照着做,你就能掌控情绪-操纵紧张情绪,生活其实没那么复杂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人生就像条弦,太松了,弹不出优美的乐曲,太紧了,容易断,只有松紧合适,才能奏出舒缓优雅的乐章。只有认清了在这个世界上要做的事情,认真去做自己喜爱的事,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并背负了适合自己的责任包袱,我们就能体会到人生旅途的快乐。要掌控你的情绪,就要掌握节奏,张弛有度,不要过度紧张。

    过度紧张有损身心健康

    当今世界是一个竞争激烈、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这就不可避免地给人带来许多紧张和压力。精神紧张一般分为弱的、适度的和加强的三种。人们需要适度的精神紧张,因为这是人们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但是,过度的精神紧张,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从生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若长期、反复地处于超生理强度的紧张状态中,就容易急躁、激动、恼怒,严重者会导致大脑神经功能紊乱,有损于身心健康。因此,要克服紧张的心理,设法把自己从紧张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有效消除紧张心理,从根本上来说一是要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一个人如果十分争强好胜,事事都力求完善,事事都要争先,自然就会经常感觉到时间紧迫,匆匆忙忙(心理学家称之为“A型性格”)。而如果能够认清自己能力和精力的限制,放低对自己的要求,凡事从长远和整体考虑,不过分在乎一时一地的得失,不过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自然就会使心境松弛一些。二是要学会调整节奏,劳逸结合。

    据说,希特勒的集中营中常用的一种用来拷问囚犯和俘虏的刑罚是将囚犯的手脚固定,然后在他们的头部上端吊一个漏斗一样的水袋,水袋会昼夜不停地在囚犯头上嗒嗒地滴水。久而久之,囚犯便会神经错乱,直至发狂。原来在囚犯们听来,那落在头上的水滴声好似重锤击打在头上发出的声音,听久了,他们的心灵便会彻底崩溃。

    生活中无休止地忙碌就好像那不停地往下滴水的水袋。只要你不离开,它就会一刻不停地击打你的心灵,不会放松自己的人,终将被其击垮。所以,我们在工作之余,应该学会放松,学会尽情享受美好人生。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忙忙碌碌为工作、为生活,似乎每天都没有充裕的时间去放松自己。其实只要合理地分配你的时间,也就是说妥善地处理好工作与生活、忙碌与休闲之间的关系,坚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放松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即可。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整好节奏。工作学习时要思想集中,玩时要痛快。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适当安排一些文娱、体育活动。

    掌握节奏,张弛有度

    有一位猎人看到一件有趣的事情。有一天,他偶然发现村里一位十分严肃的老人与一只小鸡在玩说话游戏。猎人好生奇怪,为什么一个生活严谨、不苟言笑的人会在没人时像一个小孩那样快乐呢?

    他带着疑问去问老人,老人说:“你为什么不把弓带在身边,并且时刻把弦扣上?”猎人说:“天天把弦扣上,那么弦就失去弹性了。”老人便说:“我和小鸡游戏,理由也是一样。”

    生活也一样,每天总有干不完的事。但是,如果天天为工作疲于奔命,最终这些让我们焦头烂额的事情也会超过我们所能承受的极限。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似乎对每个人都不再留情面。于是,超负荷的工作给人造成不可避免的疾患。

    因为人们的生活起居没了规律,所以患职业病、情绪不稳、心理失衡甚至猝死等一系列情况时有发生,给人们生活、工作及心理上造成无形的压力。

    这时,需要换一种心情,轻松一下,学会放下工作,试着做一些其他的运动,以获得片刻休闲,消去心中烦闷。有一位网球运动员,每次比赛前别人都去好好睡一觉,然后去练球,他却一个人去打篮球。有人问他,为什么你不练网球?他说,打篮球我没有丝毫压力,觉得十分愉快。对于他来说,换一种心态,换一种运动方式,就是最好的休闲。

    你每天行色匆匆,为了生存、为了生活而奔波劳碌,你说根本没有时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争时间、抢速度已成为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中的普遍现象。

    小义在一家知名外企工作,现在他怀疑自己得了健忘症。和客户约好了见面时间,可搁下电话就搞不清是10点还是10点半;说好一上班就给客户发传真,可一进办公室忙别的事就忘了,直到对方打电话来催……小义感觉自从半年前进入公司后,陀螺一样天旋地转忙碌,让他越来越难以招架,快撑不住了。“那种繁忙和压力是原先无法想象的,每人都有各自的工作,没有谁可以帮你。我现在已经没什么下班、上班的概念了,常常加班到晚上10点,把自己搞得很累。有时想休假,可假期结束后还有那么多的活,而且因为休假,手头的工作会更多。”他无奈地向朋友诉苦。

    在实际工作中,类似于小义这种情况时常发生,尤其是在外企拿高薪的工作人员。

    据有关统计,在美国有一半成年人的死因与压力有关,企业每年因压力遭受的损失达1500亿美元——员工缺勤及工作心不在焉而导致效率低下。

    在挪威,每年用于职业病治疗的费用达国民生产总值的10%。

    在英国,每年由于压力造成1.8亿个劳动日的损失,企业中6%的缺勤是由与压力相关的不适引起的。

    我们都有时间,并且可以试着改变自己。当你下班赶着回家做家务时,你不妨提前一站下车,花半小时,慢慢步行,到公园里走走。或者什么都不做,什么也不想,就是看看身边的景色,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去海滨、名山休假不是每个人都能办到的,但学会忙里偷闲,作片刻休息,则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解除紧张,保持平衡

    过度精神紧张给人身心健康带来的威胁是明显的、严重的,那么应怎样做才能解除人的过度精神紧张而达到心理平衡呢?

    提出合理的期望水平。俗语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每一个人都应对自我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正确地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据此提出适合自己的合理期望,不要事事想成,也不要每一件事都要求完美。你的一生可能不很伟大,但却活得有价值。各行各业的能手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他们认识到了自我的优势,并根据优势提出合理期望。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

    保持幽默感。我们每个人都应活得轻松些,尤其当自己身处逆境时,要学会超脱。所谓“来日方长”,要看到生活好的一面,无忧无虑,自得轻松。

    对自己说“我行”。做任何事都不要害怕失败,因为只有自信才会使你抓住成功的机会。要善于挖掘自身的潜能,改善原有的认识结构和行为模式,以提高自己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克服自卑心理,因为生活中一个自我感觉强大的人要比一个自我感觉渺小的人精神负担少得多。因此,认准了的事就要去做,大声对自己说“我行”,那么你一定会获得成功。这里所说的自信不是狂妄自大,也不是自以为是。如果只指望他人把事情办好,或坐等他人把事办好,就可能使你处于被动地位,也可能使你成为环境的牺牲品。因此,办任何事情,首先要相信自己,依靠自己,不要将希望寄托于别人,否则将坐失良机,产生懊丧心理,加重精神紧张。

    当机立断。死守着一个毫无希望的目标,不论对你自己,还是对你周围的人,都会增加心理压力和精神紧张。一个聪明人一旦打算完成某项任务时,就应马上做出决断并付诸行动。当他发现已作的决定是错误的,就应立即另谋办法。优柔寡断,只会加剧精神负担。

    养成宽容的习惯。古人说得好:宰相肚里能撑船。只有心胸宽广的人,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特别是在挫折面前要表现出大度。我们不应一遇挫折就自怨自艾,或在别人身上泄愤。应学会宽容和宽恕,这样你就能忘却那些不愉快的事,消除产生精神紧张的根源。大事不应糊涂,但小事不妨糊涂些,做个“难得糊涂”的人,这样,你会生活得比以前更轻松、愉快。

    建立支持系统。人生之路并非全是坦途,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每个在困境中的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因而这要求我们必须建立相互支持系统。它可为你在挫折时提供良好的情感支持,令你减少孤独或紧张。你的亲友、同学、同事、邻里都可成为你的支持者。在这个人际圈当中,你要得到别人帮助就先要多去关心别人,而且关心别人还会使你有一种美好的感受。我们都是同样的人,别人碰上的事情你有一天也可能会碰上。生活的道路不会太平坦。与周围的人建立友谊,可以增加来自外界的支持和帮助,从而减轻精神紧张。不要害怕扩大你的社会影响,这样有助于你寻找应付紧急事件的新渠道。据美国科研人员在对2 700多人进行为期14年的跟踪研究后指出,帮助别人有助于消除精神紧张,这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走出封闭的自我。自我封闭有两种:一是以自己为圆心的自我封闭。多是自卑心重或曾受到重大的挫折的人,这只要加强自信,正视现实就会逐步迈出自己编织的小圈子。二是以别人为圆心的自我封闭。我们中国人最能忍辱负重,有些人是为别人而活着的,有的为父母,有的为儿女,有的为家庭,有的为事业等。虽然我们不崇尚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但也不能空来世上走一遭,只为别人拉磨盘,而把自己封闭起来,这样的活法哪能不累。走出去,做你喜欢的事,你将发现外面的世界的确很精彩,你的紧张、烦恼也将随风消散。

    宣泄、抒发。经常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累加起来,可能会吞噬我们健康的机体。我们需要对人诉说自己的感受,哪怕这样做改变不了多少事情。向谁诉说,取决于想要说的内容,必须选择合适的诉说对象。记住,绝对不要将不愉快的事情隐藏在自己的心里。

    以仁待人。当别人身处困境时应乐于助人。在这种时刻,他们最需要你去倾听他们的诉说,需要你给予帮助。俗话说,善有善报,如果你有朝一日也出现某种危机之时,如果对方是一位真诚的朋友,他也会来帮助你的。

    灵活一些。我们要完成一件工作,可能有许多方法,你自己的那种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或者虽然是最好的方法,但不一定行得通。如果你总认为事事都必须按你的想法去做,那么当事物不按你的想法发展时,你就会烦恼生气。其实你的目标只应是把事情办成,至于方法,不必拘于某一种。

    情绪掌控术 消除情绪紧张十大妙计

    下面是消除紧张情绪的十大妙计。

    1. 畅所欲言

    当有什么事烦扰你的时候,应该说出来,不要存在心里。把你的烦恼向值得你信赖的、头脑冷静的人倾诉:你的父亲或母亲、丈夫或妻子、挚友、老师、学校辅导员等。

    2. 暂时避开

    当事情不顺利时,你暂时避开一下,去看看电影或一本书,或做做游戏,或去随便走走,改变环境,这一切能使你感到松弛。强迫自己“保持原来的情况,忍受下去”,无非是做自我惩罚。当你的情绪趋于平静,而且当你和其他相关的人均处于良好的状态可以解决问题时,你再回来,着手解决你的问题。

    3. 改掉乱发脾气的习惯

    当你想要骂某个人时,你应该尽量克制一会儿,把它拖到明天,同时用抑制下来的精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例如做一些诸如园艺、清洁、木工之类的工作,或者是打一场球或散步,以平息自己的怒气。

    4. 谦让

    如果你觉得自己经常与人争吵,就要考虑自己是否过分主观或固执。要知道,这类争吵将对周围的亲人,特别对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你可以坚持自己正确的东西,静静地去做,给自己留有余地,因为你也可能是错误的。即使你是绝对正确的,你也可按照自己的方式稍作谦让。你这样做了以后,通常会发觉别人也会这样做的。

    5. 为他人做些事情

    如果你一直感到烦恼,试一试为他人做些事情。你会发觉,这将使人的烦恼转化为精力,而且使你产生一种做了好事的愉快感。

    6. 一次只做一件事

    在紧张状态下的人,连正常的工作量有时都担当不起。最可靠的办法是,先做最迫切的事,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其中,一次只做一件,把其余的事暂且搁到一边。一旦你做好了,你会发现事情根本不那么可怕。

    7. 避开“超人”的冲动

    有些人对自己的期望太高,经常处在担心和忧郁的状态之中。因为他们害怕达不到目标,他们对任何事物都要求尽善尽美。这种想法虽然极好,但是很容易走向失败。没有一个人是能把所有的事都做得完美无缺的。所以我们首先要判断哪些事是能够做得成的,然后把主要精力投入其中,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做不到时,则不要勉为其难。

    8. 对人的批评要从宽

    有些人对别人期望太高,当别人达不到他们的期望时,便感到灰心、失望。“别人”可能是妻子、丈夫,或是他们要按照主观愿望培养的孩子。对自己的亲人经常感到失望的人,实际上是对他们自己感到失望。不要去苛求别人的行为,而应发现其优点,并协助其发扬优点。这不仅使你获得满足,而且使你对自己的看法更趋正确。

    9. 给别人可以超前的机会

    当人们处于激动而紧张的情况时,他们总是想“取胜得第一”,而把别人的劝告抛开,尽管事情小得像在公路上驾车超前一样。如果我们都这么想,而且大多数人都这样做,那么,任何事情都变成了一场赛跑。其实,用不着这样去做。竞争有感染性。你给别人可以超前的机会,不会妨碍自己的前途;如果别人不再感到你对他是个阻碍,他也不会对你产生阻碍。

    10. 使自己变得“有用”

    很多人有这样的感觉:认为自己被忽视,被人看不起,被抛在一边。实际上这不过是你自己的想象,可能是你自己而不是别人看不起你。你不要退缩,不要避开,你要做出一些主动表示,而不要等到别人向你提出要求。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