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日本史3-大阪冬之阵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2月4日凌晨,大阪城攻防战的第一枪正式打响。

    打头阵的是前田利常,他率领本部人马一个劲儿地就往真田丸下冲,而松平忠直跟井伊直孝则引兵在后,是为策应。

    而大阪城内因见敌军来势汹涌,故而也派出了后藤基次和长宗我部盛亲等人率总共一万五千余人的军势赶往真田丸。

    他们跑得很快,天还没亮就已经到了城下。

    这正是悲惨所在:因为天黑,所以大伙看不清路,又不熟地形,故而很快就受到了早有准备的真田军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并陷入了混乱,而后面松平忠直跟井伊直孝一看前面开打了,于是连忙一阵急行军,冲到大阪城下,然后三路人马人挤人人推人地一起被困在了真田丸下,成了信繁他们的活靶子。

    在一连挨了数小时的揍之后,三人借着刚刚升起的太阳,总算是看清了脚下的路,于是便各自带着已经基本上被打崩溃了的队伍逃离了这个是非之地。

    是役,德川军损失极大,折兵两千有余。

    顺便说一下,在这场被称为大阪冬之阵的战争中,德川军的全部战死兵力也不过是四千来人。

    收到败报后的德川家康极为愤怒,先是把井伊直孝叫过来痛骂一顿,说你爹那么能打,怎么就生出了你这么个脑残玩意儿?你爹要还活着,早大耳光子抽上去了。

    井伊直政病逝于庆长七年(1602),死因是在关原合战中被岛津家打的那枪旧伤复发。

    骂完直孝,接着是松平忠直,骂他的台词跟之前差不多,也是类似于“你爹结城秀康是跟你大伯德川信康不分上下的猛将,怎么到了你这儿就成这副挫样了?信不信秀康晚上在你床前显灵哪?”这样的话。

    唯一没有被骂的是前田利常,因为人家做得又没错,你挖壕沟挖了一半有人拿枪打你,你也得打个报告去问问是不是要主动出击吧?

    最后那个下令主动出击的哥们儿,也就是德川秀忠,被叫到了家康的跟前。

    家康已经骂不出话了,一来是刚才骂忠直和直孝的时候太投入,把满腔怒火都给泄光了,现在有点无力;二来是秀忠他爹就是自己,这真要骂起来,还不是要抽自己耳光哪,于是老爷子只能拍拍秀忠的肩膀,表示哥们儿咱跟你商量个事儿吧,这次打仗,你就别管了,就在冈山上吃吃便当看看风景,不然的话我们三军估计都得让你给祸祸地去领便当了。

    秀忠说父亲大人我知道了,这次战事就全仰仗您了。

    另一边,旗开得胜的丰臣家上下士气空前高涨,人人都沉静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而作为本次作战的最大功臣,真田信繁受到了丰家全体的一致好评,当人们提起他的时候,再也不说真田昌幸之子这六个字,而是清楚明白地称之为真田左卫门佐信繁大人。

    同时,据城死守的丰臣家并没有寻求扩大战果,而是继续死死地以大阪城为据点,并未迈出城门一步。

    就这样,战场陷入了僵局。

    在这天寒地冻的大阪城外,20万大军不得不夜夜露宿于寒霜之下,别说是普通的小兵,就连指挥官也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御寒装备,到了最后,就连装盔甲的箱子也被劈了当柴烧,眼瞅着再过几天就要把刀鞘给丢火堆里取暖了。

    可以说,仗打到这个份上,应该是德川军所没能想到,其实也是几乎所有人都没能想到的,当时在京都街头,朝廷公卿之间碰面的第一句话往往都是:“你听说昨天的战斗了吗?丰臣家比想象中的要强硬好多啊。”

    但家康却依然非常优哉游哉地在茶臼山上混日子,偶尔问上一句身边的本多正纯:“运到了么?”

    在一连回答了好几天:“回大人,还没到”之后,终于有一天,正纯跪下表示:“回大人,已经如数运至茶臼山下了。”

    “好,很好。”家康站起了身子,“那么,就开始作战吧。”

    这天半夜大概一两点的时候,大阪城里的丰家守军基本上都睡下了,突然,外面一片火光,喊杀声震天,同时伴随的还有一阵阵的铁炮声。

    有人夜袭!

    众丰家军连忙起身,穿衣拿刀冲出城去准备厮杀。

    但他们前脚刚出门,那些端着铁炮放枪扯着嗓子乱叫的德川军士兵们却离奇地退了回去。

    丰臣军一看这架势,也不深追,大伙一边鄙视着德川军的软弱,一边打着哈欠回家继续睡觉去了。

    刚睡着,德川军又杀来了,城外还是一片震天的叫声。

    等丰臣军再杀出去的时候,他们却仍然和上次一样,并不交战,只是撤退。

    因为是大晚上,而且谁也不知道德川家打的什么注意,所以丰家上下并不敢真的深追,于是他们就被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地折腾了一整夜。

    到了早上,德川军倒是不来偷城了,而是在大阪城城北,一个位于淀川之中,名为备前岛的小岛上,架起了大炮,目标是天守阁。

    这些大炮就是家康日夜期盼天天问正纯“运到了么”的宝贝,总共有17门,是由三浦按针牵线,幕府从荷兰以及英国购买来的,最厉害的一门炮口径14CM,炮弹重4公斤,射程高达6000米以上。

    只不过那时候的大炮炮弹里没有火药,就是一个大铁球,所以像这样的远距离发射其实杀伤力并不大,最多也就是吓唬吓唬人,骚扰骚扰人。

    吓唬谁?当然是吓唬淀夫人了。

    一连几天,德川军晚上敲锣打鼓,白天发射大炮,弄得丰臣家人人都精疲力竭,而淀夫人更是近乎神经衰弱,与此同时,家康也不失时机地大搞策反,比如把一封封劝降信绑在箭上再射入城中,同时,他还不失时机地派出密使,找到了淀夫人,表示愿意和谈。

    淀夫人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态度并不强硬,但随着大炮夜袭的不断持续,她开始变得犹豫了起来,偶尔也会问问来使,说你们都肯给些啥条件?

    直到12月16日发生的一件事,才从根本上彻底地改变了她的立场。

    那天上午,和往常一样,备前岛上的德川家炮兵部队继续打炮,已经射了十来天的他们熟门熟路地完成了填弹,瞄准,点火这一系列地动作,然后看着炮弹飞出炮膛,呈一条抛物线向大阪城的方向飞去。

    在一般情况下,这炮弹应该是落在城内的某块地上,或是某片城墙上,要么就是某工事上,然后砸死几个小兵或是光砸出一个坑来。

    可这次和以前不同,炮弹被直接打进了天守阁内。

    这真是堪比火星撞地球几率的头彩,以至于炮阵上欢呼阵阵。

    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不是火星撞地球,而是太阳撞地球。

    这枚打入大阪城天守阁的炮弹出乎意料之外地发挥了巨大的杀伤力——先是击中了某根木梁,再造成了塌方,随后,压死了数名城内的侍女。

    最凑巧的是,这根木梁,是在淀夫人的生活范围内,那些侍女,都是她的贴身女婢。

    淀夫人慌了,她虽然并非不知道这回大炮打进来是纯属巧合,但她更明白的是,如果以后真有了类似的雷同,那万一炮弹打中的不是侍女,而是自己,乃至是秀赖,这可怎么是好?毕竟枪炮不长眼。

    所以她当即决定,同意和谈。

    18日,丰臣家遣使来到茶臼山家康本阵,正式开始了谈判。

    老爷子为人还是比较爽快的,没有一丁半点的墨迹就列出了自己的条件:

    第一,遣散之前招募的所有浪人;

    第二,丰臣家放弃大阪城,另迁别处,并以一介普通大名的身份存活于世;

    第三,大阪城的壕沟全部填毁,城墙全部拆除;

    第四,淀夫人来江户做人质。

    仔细看的话你就会发现,这条件姑且不论杀伤力,其本身完全是有问题的。

    第二条,丰臣家放弃大阪城另迁别处;第三条,把大阪城砸了。

    既然丰臣家都放弃大阪城了,这大阪自然就该归幕府所有,可都给幕府了,你还砸它做什么?

    其实,家康这条件本身就是随便提提的,他根本无心和谈,只是打算借此机会缓兵之计一下,等过了这天寒地冻的时节再卷土重来罢了。

    老爷子之所以要提出让秀赖滚出大阪城以及让淀夫人做人质,纯粹是为了用这两条那耀眼的光芒来遮盖第三条,即拆城。

    大阪城确实是一座难攻不落的要塞,要想灭丰家,首先就必须得毁了大阪城。

    另一方面,虽说淀夫人已经被这不知会持续到何时的炮击给吓得肝胆俱裂,但一看这四条和谈条件,却也迟迟地不敢做决断。

    犹豫了半天,她表示,拆城可以,遣散浪人有点困难,我们没钱,如果幕府肯出点钱给遣散费的话倒也不是不行,至于人质和放弃大阪城,这个实在是太难做到了,希望家康大人再考虑一下。

    虽说基本目的就此达到,但家康却还想再装装X,他很强硬地表示,人质,是一定要给的;浪人,是一定要滚的,而且你们自己招进来的人你们自己想办法请出去,别打幕府国库的注意;唯一可以松一松口的,那就是第二条,只要把大阪城外的壕沟都填平了,城墙也都拆光了,那可以让秀赖接着住下去。

    经过一整天的讨价还价,双方终于磋商完毕:城可拆,但人不走;答应遣散浪人,但得缓几日;人质也可以给,不过淀夫人不行,最多给你个大野治长。

    德川家康装出了一副“算是便宜你了”的模样仔细地斟酌了一番后,终于点了点头:“那就签完了和议之后开始拆城吧。”

    按照协议,德川军在撤退之前将留下一部分人马来监督并“协助”拆城工作。

    对于这些人,家康亲自做了指示:“要把城拆到连三岁小孩子都能爬上去的程度。”

    造城容易拆城难,短短数日过后的23日,便有人来报说差不多都拆完了,连城门都被卸下来了。

    家康在派本多正纯实地考察,验证了此言不虚之后,便开始撤军,而随同一起来的各路诸侯也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不过,无论是谁都知道,这次和谈只是纯粹的缓兵之计,德川家是因为大阪城城高墙厚,攻打成本太高,才提出拆城和谈,而丰臣家则是由于自觉城被攻下是时间问题同时也受不了这每日的炮轰,这才不得已饮鸩止渴。

    总之,战争必定会再次降临,纯粹是早晚的问题,同时,胜负其实也早就分出了,任谁都看得出来,这丰臣家纵然是招募了十万大军,可想翻天实在是不太可能。

    但是,无论是在多么危难的时刻,总是会存在着一些抵死不肯放弃的人,此时的大阪城内虽说有着一群相当悲观的主和派,但同样也有着一些相信丰臣家不会就此灭亡的坚定不移者,比如那群招来的浪人,而真田信繁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他不相信两家的和谈,并坚持认为战争很快就会爆发,早在和谈期间,信繁就亲口说道:“家康的谈判如摆渡口来往的船只一般反复无常,毫无诚信可言,不假时日,大战必定再度爆发,拆除了城池的我们,到时候就将陷入相当被动的局面。”

    但同样的,尽管形势已经如此恶劣,但信繁也依然相信,自己会赢。

    这种自信源于两点,首先是本身的心态,对于信繁或是其他浪人们而言,与其说他们相信自己会赢,不如说他们有一种渴望自己能赢并且不得不赢,因为这群人一旦战败,那么可能连做浪人的机会都不会给他们,直接就得成为死人,这是背水的一战;其次,真田信繁相信自己手中还有一样可以制胜的法宝,那就是大阪城的少君,丰臣秀赖。

    他认为,丰臣秀赖作为太阁丰臣秀吉的唯一儿子,一定在诸曾受过丰臣家恩惠的诸大名中存在着相当高的威望,等下次开战的时候,只要秀赖骑着马上阵地前走一遭,那么那些个前来攻打的诸侯就算不望风而降,也得被震得不敢造次。

    说老实话我一直觉得这是个相当单相思的想法,光从之前各路大名对秀赖的那些个求救信的反应来看,就算这小子真的在开战后上阵地玩走秀,也多半会被人用枪给狙下来。

    但信繁却不这么认为,他坚持自己的看法,所以在停战期间,数度前去游说秀赖,说是请他在下次战斗打响之后,亲自率军出城迎战,但每次都被淀夫人婉言拒绝。

    而战争,也的确很快又爆发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