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课堂1:养育女孩-内外兼修的女孩最让人刮目相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爱美之心是每一个女孩的天性,但是过多地注重外在的打扮而忽略内在气质的修炼,只会让女孩成为头脑空空的“花瓶”。作为女孩的父母,更应该注重的是女孩内在的人格修养、道德品质的培养。只有一个内外兼修的女孩,才最让人刮目相看,更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赢得他人的尊重。

    不要抹杀她爱美的天性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是花枝招展的女孩子了。哪个女孩不希望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像个公主一样?爱美、爱漂亮是所有女孩的天性,所以,作为父母,不要抹杀女孩的这种天性,不要嘲笑、打击或是斥责她爱美的行径,只要不是太过分,一味地只追求外表上的打扮,父母应该对女孩子的这种天性给予赞赏和鼓励,毕竟,爱美的女孩子也是爱自己的。

    孩子到了3岁后,开始对自我和环境有审美要求。尤其是女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段会对自己的衣着产生浓厚的兴趣,处在审美敏感期的女孩子,会突然对美产生很多的想法,比如有的女孩子喜欢有“宝石”(亮片)的衣服、有的喜欢穿裙子、有的喜欢扎漂亮的辫子……

    从这时起,女孩子的一生都会一直处在一种对美丽的探索之中。所以,在这个探索的初期,如果父母经常粗暴地干涉、阻止、限制孩子的爱美之心,孩子的审美发展就会停滞,并遭到破坏;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审美观形成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孩子就极有可能成长为一位审美能力极高的美丽女孩。

    爱美是女孩子的天性,但有时,女孩子的这种天性并不能得到父母的认同,有时,女孩子的爱美反而会惹来家长的担忧:这么小,就开始臭美,长大了以后还得了?所以,有时候,当女孩子穿着自己漂亮的裙子欢天喜地地在父母面前展示时,不仅得不到爸爸妈妈的赞美,相反还会被斥责:“小小年纪,就开始臭美……”父母们没完没了地唠叨,却不知这种做法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多大的阴影。

    彤彤3岁那年,每天起床非裙子不穿。她固执地认为裙子是世界上最美的衣服,任凭爸爸妈妈怎么跟她讲道理她都听不进去。每天早上她都用惊天动地的哭声比的父母为她穿上裙子。

    对此彤彤的妈妈感到无比担忧,女儿这么小,就知道爱美,若是长大了,把精力都放在这上面,忽略了学习,岂不是因小失大?为此妈妈只好采取强硬手段,打她屁股:“你这小妖精!这么小就臭美,长大了还不变成个狐狸精!再嚷着要穿裙子就把你从窗口扔出去!”

    彤彤听了妈妈的话,立即安静了。狂风暴雨之后,妈妈又辅之以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谆谆教诲:一个女孩子从小就把注意力集中于外在的修饰上,长大后就会成为花瓶,甚至是坏女人。

    彤彤好像隐约听懂了,也可能是暴力和恐吓的作用,总之她再也不提裙子的事了。甚至到了夏天该穿裙子的时候,她也拒绝穿裙子。打从那次以后,无论父母给彤彤买了多少条漂亮的裙子,但却再也没有看到她欣喜的笑容。

    彤彤父母的做法无疑是极其错误的,当女孩表现出强烈的爱美倾向时,父母必须以客观的态度,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别特质。只有父母更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用爱来包容孩子,一个有着爱美之心的女孩,才会懂得爱惜自己,珍惜自己,才能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乐观快乐、积极向上的阳光女孩。

    女孩子生来就是要装扮这个世界的,所以,爱美是每个女孩子的天性,也是上天赋予女孩的一笔特殊的财富,爱美之心是每个女性一生的追求。然而,并不是每个女孩子都能拥有正确的审美观,这就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像上文中的彤彤,很可能因为父母一时情急的“口不择言”而在心理上产生“穿裙子的女孩会变成坏女人”的错误想法,而这样的想法一旦形成,父母再想改变,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作为父母,要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孩子的爱美之心,不可极端遏制孩子对美的幻想,但是要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更深邃的内涵美的境界。

    育女心经

    面对爱“臭美”的女儿时,做父母的不要太过小题大做,不要让自己的言行抹杀女孩爱美的天性。父母要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女儿的爱美之心,既不能随波逐流,也不宜厉声遏制,而是应该给女孩灌输正确的,高品位的审美取向,这样,她才能在日后成长为一个品位不俗,清新含芳的公主。

    教她如何打扮自己

    大概每一位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女儿在走向社会后能受欢迎,能成为一个气质优雅,品位不俗的女性。聪明的父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智商,睿智的父母能培养女儿良好的情商,善良的父母能培养女儿可人的性格。有品位的父母会懂得教会孩子学会打扮自己。教女孩如何打扮自己,这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女人可以不那么漂亮,但不能没有气质;女人可以不那么聪明,但不能不解风情,女人不一定会成为科学家,但一定不能成为不会修饰自己的庸俗女子。

    可是,如何能将自己打扮的优雅清新,气质超凡,这就需要做父母的给予女孩悉心正确的引导,树立她正确的审美观念。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是自幼养成的,其中包括打扮自己。俗语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很多孩子,尤其是女孩子,从小爱打扮,希望自己更漂亮。因为在她们的潜意识里希望自己被关注,希望能得到父母更多的爱,所以,她们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取悦父母,赢得家人的喜爱。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女孩子懂得关注自己,就代表她们在乎自己,这也是爱自己的一种表现,所以,作为家长,如果发现你的女儿开始打扮自己,不必过分担心,用正确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只要女儿的审美观念是正确的,就不必太过遏制。

    有些家长过分担心孩子爱美会分散注意力,从而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甚至有的父母还认为,学校里有校服,女孩根本就不需要打扮自己。这些想法都是大错特错的,女孩大了,爱打扮是人之常情,爱美不是过错,关键是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美,如何去美。如果一味的约束孩子,强迫孩子接受家长的说教,甚至把爱美和学习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很难使孩子信服,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她对美的问题产生偏见而造成她错误的审美观和歪曲的审美取向。

    教女孩打扮自己,并不是一味地为她买漂亮的衣服,昂贵的化妆品,而是首先要培养女孩正确的审美观。引导女儿“只买对的”、“不买贵的。”比如父母买衣服的时候可以让女儿给予一定的参考意见,问她觉得好看不?好看在哪儿?为何不好看等等。要让女儿明白,并不是所有贵的衣服就是好的,有些衣服虽然价格昂贵,做工精细,但不适合自己。同时,也不要养成女儿买衣服只买便宜的习惯,有些衣服虽然价格便宜,但是穿在身上不舒服,这样,也不要买。总之,要树立女孩正确的审美意识,让她知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美的。

    常言道:“有其母必有其女。”妈妈要做女儿气质培养第一人。妈妈要努力把自己最“美”最“优雅”的一面展现给女儿。教女儿打扮自己,并不是一味地穿衣打扮。教会女儿正确的仪表姿态,也是打扮的一种方式。假如做父母的平时就不注意自己的仪态,平时上班回到家就斜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或躺在床上看书,这样其实对女孩的影响非常大,女孩会在潜意识当中不自觉地模仿父母的行为。

    打扮自己,是为了自己更美。谁不想自己看上去更美呢?可是,天生丽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修饰的人毕竟是少数。再说,即便天生丽质,不修边幅,蓬头垢面,就算不面容可憎,也毕竟不雅。打扮自己,是对自己的一种尊敬,打扮自己,也是对别人的尊重。父母必须要让女孩明白这一点,打扮不是为了“臭美”,而是出于对别人的一种尊敬,把自己打扮得越端庄,越能显示出你的郑重其事,也越显示了你对对方的尊重。

    孩子爱打扮也是爱美的表现,家长要正确看待这种现象,同时要引导孩子怎样对待穿着,要让孩子知道,美不只是光靠外表,外在的美是有限的也是短暂的,要由内及外,从心灵散发出的美丽才是真正的美丽,才会持久。

    育女心经

    教会女孩如何打扮自己,让自己变得更漂亮,这在无形当中会增加女孩的自信,她会因为自己的打扮得到别人的肯定而心情愉悦,从而让女孩学习、做事都变得充满自信,这对她以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极其重要。

    不漂亮的女孩依然是公主

    “每个女孩都是公主!哪怕她住在低矮的阁楼里;哪怕她衣衫褴褛;哪怕她不漂亮或者不再年轻,但她依然是公主!”这是电影《小公主》里面最经典的台词,“每个女孩都是公主,这是我们的权利”,电影中的小女孩莎拉,无论生活以怎样的面孔对待她,她仍然保持着她的坚韧和善良,这是一个关于善良纯真,足够勇气去面对生活,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亦是如此,无论一个女孩漂亮与否,是不是有动人的容貌,姣好的身材,她都是公主,都值得拥有父母的疼爱。

    容貌是天生的,谁都无法改变,并不是所有的女孩一出生就是花容月貌,美如天仙。作为父母,当你的女孩并不如别人家的女儿那般有着闭月羞花的容颜时,当她并没有别的女孩天使的面庞时,请记得,不要嫌弃她,也不要嘲笑她,而是应该给她更多的关爱,让她知道,不漂亮的女孩依然是爸爸妈妈的小公主。

    不漂亮的女孩一般都缺乏自信,她们会因为自己并不美丽的容貌感到自卑,从而变得害羞胆怯,害怕与人交往,害怕社交活动,如果长此以往,有的女孩还会因为过度的自我封闭而患上抑郁症。所以,当父母发现你的女儿有这样的情形时,千万要引起注意。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户外活动,鼓励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当她完成后,给予她肯定和赞扬,让她感觉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从而增加她的自信心。

    有这样一个故事:小区公园的亭子里。十二岁的小女孩佳佳每天傍晚都会来这里弹古筝。美妙的琴声常常吸引公园的人们前来观看,甚至过路的人们也会驻足聆听。小女孩不仅古筝弹得娴熟优美,长得也可爱漂亮。她精致的面庞,高贵的气质让她如同一个小公主般骄傲自信。女孩的身边是她的母亲,看到别人对女儿的赞赏,母亲的脸上是藏不住的骄傲,眼中充满了对女儿的无限温柔和怜爱。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场意外事故在佳佳脸上留下了一道不可治愈的疤痕,她再也不复往日天使一样的美丽容颜。从医院回到家里后,佳佳便再也没有去那个亭子弹过琴,她甚至拒绝走出家门。从此以后,那优美的琴声也如同小女孩的快乐一并消失了。

    突然有一天,人们又听到了琴声,但是这琴声。生硬刺耳,对人们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而弹琴的显然不是佳佳,而是她母亲。她站在女孩曾经弹古筝的地方,用笨拙的指法弹着。她的脸上,没有人们想像中的哀伤。一天,一个醉鬼闯进了花园,朝那位母亲吼道:“你知不知道你的琴声简直是对我们的一种折磨,你的古筝弹得实在是太糟糕了!”

    佳佳的母亲的眼中第一次有了愤怒,她脸涨得通红,一字一句地说:“我是弹给我女儿听的。如果你嫌难听,你可以选择离开”

    这时,佳佳走到人群中,坦然地仰起她那张不再美丽的小脸,对那个醉鬼说:“我妈妈只为我弹琴,我觉得她才是世界上最好的琴手。”

    说完,女孩开始从容地演奏那些人们熟悉的曲子。曲终,所有人都热烈地为她鼓掌。

    母亲上去搂住女儿,大声对她说:“孩子,我是想让你明白,你的脸和妈妈的琴声一样,不够美,但我们应该有勇气把它拿出来见人!”

    所以,自信不是天生,自卑也不是就该跟随那些不漂亮的女孩。作为父母,应该教让女儿知道,外表并不能成为生活中的全部,每个人都会有缺陷,但是这缺陷却并不能影响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只要拥有足够的自信,每个女孩都可以使最美的公主。

    育女心经

    每个女孩儿都是独一无二的公主,即使没有漂亮的容颜,她们也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作为父母,更要给予女儿加倍的关爱,让她知道,在父母眼中,她永远是骄傲美丽的公主。在这个世界上,她是有人爱的,是值得被爱的,让她体会到自己生命的价值,从而帮助她走出容貌上的缺陷带给她的阴影。

    知识让女孩改变

    女性是人类社会构成、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一半,她们和男性一道形成社会发展的动力。女孩应该拥有和男孩同等的获得知识的权利。只是能让女孩变得富有,变得和男孩一样强大,只有知识水平上,女孩和男孩做到真正的平等,才能让女孩才能为女孩今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才能让女性在今后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不成为男性的附属品。

    在如今大学的校园里,人们不难发现许多不再年轻的女性身影,很多30岁上下的妈妈学生到这里“充电”,她们中有人从来没有上过大学,而有的人已经有了本科文凭,有的甚至有了硕士文凭,但为了进一步实现自我价值,她们毅然再度迈进课堂,并把这种选择称作是对自己未来的一次投资。这种现象则充分说明了只是对于女性命运的重要性。从大处说,只是可以改变女孩今后的人生。从小处说,拥有丰富的知识,能提高女孩的自身涵养,修炼女孩的内在气质,丰富的知识会让女孩变得自信乐观,气质高雅,成为一个备受欢迎的小公主。

    现在家有女儿的父母都主张女儿“富养”,他们认为,女孩子“富养”就是要她从小过奢华的生活,弹钢琴、看画展、吃山珍海味、穿高档衣服,把她像小公主一样教养长大,只要是女儿想要的,就都会尽量满足她。即使父母省吃简用,也要为女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让女儿吃的用的都是名牌,企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她的品位修养。

    其实,这些父母往往歪曲了“富养”的真正含义,金钱充裕的“富”,很有可能会培养出一个娇纵、挑剔、禁不起任何打击、不能自立的柔弱女性。“富”并不单单代表金钱的充裕、物质生活的绝对满足。真正的“富养”,意味着父母要赋予女孩子自信、自强等强大的意志力量;父母要不断开阔女孩子的眼界,丰富她的知识内涵;父母要赋予女孩子理性思考的能力、判断的能力,让她具有高远的眼光和开阔的视角……

    知识是提升女孩子品位的最好方法,增长见识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旅行、读书、学习一些才艺等等。只有女孩子掌握的知识增长了、判断能力增强了,她才真的不会被外界的种种所诱惑。丰富的知识能让女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让她分清什么是善恶对错,明辨是非假丑,从而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不至于迷茫,而丢失了自己的方向。而如何能丰富女孩的知识,则需要家长们费一番苦心了。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家长们要培养女孩丰富的知识水平,可以从最基本的做起,鼓励她多看书、看好书,为了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家长们也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看书,然后可以跟她探讨书中的内容,问她从书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让她把这些感悟记在本子上,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其次,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夏令营、或是带孩子去农村体验生活,知识并不一定全要从书本中得来,有时候,亲身体验更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尤其是女孩,从小到大,娇生惯养,多带她去农村体验一下生活,不仅能丰富她的知识,更能增长见识,让她知道生活的艰辛。

    另外,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可以多带孩子出门旅行,增长她的见识。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丰富的旅行经历也能让你的女孩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不仅是对于世界各地人文古迹的了结,同时,她更能在旅行中学会一些生活的基本技能。这对于她日后的独立生活都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尤其对于女孩子来说,丰富的阅历和高层次的知识水平能让她变得超凡脱俗,从而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

    育女心经

    父母疼爱子女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一定要用对方法,千万不要让自己扭曲的爱变成对孩子的“害”。改变女孩命运的永远是知识而不是奢华的生活、名牌的服饰和父母盲目的宠爱。父母要想自己的公主以后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要从教会她知识开始。

    知书达理的女孩惹人爱

    知书达理,顾名思义,“知书”是指有文化,“达理”则是指一个人要懂礼貌、有教养。无论男孩女孩,只有一个人懂得最起码的礼貌,才懂得在为人处事中,尊敬别人,也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而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知书达理更显得重要。因为只有一个知书达理,懂礼节、识大体的女孩,才会给人留下一个完美的印象,才能赢得别人的喜爱。

    人们常说“女孩子就要有个女孩子的样”,而这其中,“女孩子样”的首要标准,大概就是指女孩子要知书达理吧。

    而这种知书达理的气质并非天性,而是在于父母的悉心栽培和教导。我们都知道,人从一出生开始,与他们最接近的就是家庭。有良好的家庭,才能孕育出优秀的下一代。每一个孩子生来都是一张纯真无暇洁白的纸,你往上面写下什么就是什么。所以家长的教育应该从孩子一出生做起。因为孩子一生出来,他没有受到社会的污染,在这个时候你教他善,他就是善;你教他恶,他就变成恶;你教他读书,他就会琅琅上口;你教他跟兄弟姊妹友爱,他就会友爱。所以,家有女儿的父母们,若想培养书一个知书达理,有教养、懂礼貌的小淑女,就要从小做起,从孩子的点滴培养。

    1.诚信是做人之本

    诚信讲究的是以诚待人,以信取人,是中华民族最为优秀的传统之一。诚信是女孩博得他人的信任、和他人友好相处的最基本条件。诚信的品质比其他任何品质更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更能取信于人。诚信是女孩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和品质。女孩如果没有诚信的品德和素质,难以形成内在统一的完备的自我,也就很难获得别人的认可。缺失诚信,会使女孩陷入非常难堪的境地,诚信需要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做起。父母要教育女孩在答应他人之前,首先要考虑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到,对于不能胜任的事情,不能轻易答应;对于已经答应了的,就要守信用。如果在履行诺言过程中有特殊情况而无法兑现诺言时,就要向对方说明情况并表示歉意。

    2.倾听是修养的外在体现

    倾听的艺术对女孩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很多帮助。生活中写作、看书,其实都是在变相地倾听。通过倾听,女孩可以准确地判断对方要传达的消息,同时感受到对方的感情,推断对方的性格、目的和诚恳程度,以此决定是否和对方深交,这样可以减少女孩上当受骗的几率。耐心听别人说话是尊重别人的行为。一个善于倾听的女孩,常常会是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因为女孩的倾听能拉近与人的距离,同时能让人对女孩产生一种信赖感。

    3.教育女孩不要随意打断他人的说话

    在别人说话的时候随意打断他人的话是无礼的表现。倾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不随意打断他人的话是女孩有修养的重要表现。不要因为不感兴趣或是不同意对方的观点,就随便打断对方的话。打断别人说话就表示女孩不善于听人说话,不懂礼貌,难以沟通。

    4.教她与人为善

    与人为善不仅是女孩的个性品质,更是女孩应该具备的处世哲学。与人为善是一座沟通女孩和他人交流的桥梁,是当今社会人际交往所必须的素质。与人为善的女孩才会保持优雅的微笑,真诚地和他人相处。一个与人为善的女孩,才令人喜爱,而产生与之深交的欲望。

    还有,父母在生活中要重视自己的言行给女孩带来的影响。孩子从出生开始,她的认知就是空白的,这时候的孩子是极具模仿力和可塑性的,而父母则成为她们的第一任模仿对象。所以,想要培养一个知书达理有教养的女孩,做父母的首先就要以身作则,拥有高雅的气质,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育女心经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培养出一个端庄贤淑,大方得体,人见人爱的小公主,但是这些气质的养成并不一天两天的,父母要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注重对女孩内在气质的培养,把她变为一个知书达理的、善解人意的女孩。

    自尊的女孩才能让别人尊敬

    自尊心是一种尊重自己,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容许别人侮辱和歧视的心理状态。具有自尊心的人,能够积极履行个人对社会和他人应尽的义务,为人处世光明磊落,对工作有强烈责任心;在学习方面,能够发扬自觉、勤奋、刻苦的精神。自尊心是个体因自身的价值,在群体中的地位而肯定自己、接纳自己的一种心理状态。

    自尊心强的人,往往待人接物极为礼貌,做事情考虑后果,这样的人常常被人赏识。而拥有自尊心的女孩,才会懂得尊重自己,爱护自己,这样的女孩,才会在生活中同样赢得别人的尊重。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儿拥有自尊。自尊可以使她们更加快乐,对自己的生活更加满意,使她们充满自信,确保她们更好地学习、娱乐、爱和沟通。随着女孩子年龄的增长,她们会进入青春期的迷茫,这一阶段,她们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烦恼,她们的自尊时高时低。这时,如果家长们知道女孩子可能在什么时候陷入困境,变得脆弱和易受伤害,并导致其自尊水平低下,他们就会给予女孩子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女孩尽快走出青春期的低迷。

    虽然当今社会处处强调男女平等,当今的女性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和男子一样的地位。但是,对女性的抑制、贬低及女性自我贬低的历史传统仍然存在,不会轻易消失。男人和女人,男孩子和女孩子,在生理上、心理上以及激素水平方面可能确实存在差异,但这不能、也不应该变成角色僵化或者有关男女两性地位和价值一成不变的假定。自尊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女孩子的自信心的发展,作为一个女孩子应该充满自豪地成长,他们有权利享受和男孩子同等的权利,而不应该因为自己的性别而感到羞愧。所以,作为父母,必须重视女孩子自尊的养成,鼓励每一个女孩子尊重自己,包括她的性别。因为一个缺乏自尊的女孩,必然也是缺乏自信和自爱的,一个不能够自尊自爱的女孩,又怎么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呢?

    自尊是属于比较高的认知能力,培养女孩的自尊也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让孩子从小就树立自尊自爱的观念

    1.家长要用正确的态度看待孩子的性别

    家长要摒弃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旧观念,接受她的性别,并以此为荣。相信你的女儿,她能和男孩子一样棒。

    2.不要总是拿她和别人做比较

    有些父母动不动就喜欢把“唉,要是个男孩子,就不会……”或者“你是女孩子……”诸如此类的字眼挂在嘴边,殊不知,这样对女孩子自尊的养成是极为不利的,长此以往,在她们的认知里,就会觉得自己不如男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自卑,缺乏自信,而且,家长经常性地拿女孩和男孩子比较,也会造成女孩和父母之间的隔阂,她们就会有“爸爸妈妈不喜欢女孩”这样的想法,这对于培养父母和孩子间的亲密关系也是不利的。俗话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谁都希望自己的女儿是一个会围在爸爸妈妈身边撒娇的小公主,哪个做父母的都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养育的女儿和自己形同陌路。

    3.不要伤害女孩脆弱的心

    女孩是敏感的,青春期的女孩更敏感,她需要知道自己是重要的、有用的、有价值的。青春期女孩要面对的事情有很多,如荷尔蒙的冲击、升学的挑战、家庭的希望以及心灵的渴望……各种各样的烦恼会让她们一时感到丢失了自尊。这时,父母应帮助女孩正视自己的问题,鼓励她去增长自己的见识,同时让她知道她的观点是很受重视的。这样,她会感到父母对她的观点是感兴趣的、是重视的。于是在与父母不断的交流中,女孩的自尊会一点点增加。

    育女心经

    自尊心是人们对自我爱护的一种情感体现,伤害了自尊心就等于伤害了感情,成长中的女孩子总是相对敏感的,所以,作为父母,要教会女孩自尊自爱,这样才能让她赢得别人的尊敬。在与女孩的交流中应对自己的言行极为注意,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而伤害了女孩的自尊心。

    女孩想要被人爱,先要学会自爱

    女孩,自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是女孩必须具备的品质。女孩的一生,总会经历太多的人生转折,升学、工作、恋爱、结婚……只有一个真正懂得自爱的女孩子,才会在面临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更好地保护自己,让自己免受无谓的伤害。

    但并不是所有的女孩生来就懂得自爱的,这种品质的养成重在为人父母者后天的培养和对女孩的悉心照料。

    学会自爱,必须学会识己。所以,父母要想培养女孩有一颗懂得自爱的心,先要教会她认识自己。教她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看待自己的每一次成功和失败。有的人对别人总能在认真观察以后,作出全面而正确的评价,但唯独对自己缺乏认识,缺乏发现。不能了解自我、认识自我,便无以挖掘自我、开发自我,更无以提升自我,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正确的认识自我,全面利用自我,集中到一点,就是必须发现自己的才能、自己的潜力、自己的优势,从而扬长避短,经营自我,让自己的人生充分增值。

    然而,成长的女孩子,心智、能力方面都尚未成熟,她们很难达到这样高度的认知,所以,作家长的就必须给予孩子充分耐心的指导,让她正确地认识自己,看待自己的价值,让她明白,无论美丑,她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她都有着别人无法替代的价值,只有当她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她才懂得保护自己,爱护自己,才不会在一点挫折之后就自轻自贱。

    想要让自己的女孩学会自爱,首先就要帮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取向观。教她认识这个世界,明白什么是对与错,明白是非曲直。尤其是在女孩子面临感情问题的时候,这时的女孩,她们是不理智也不够成熟的,她们往往会凭自己的感觉做事,所以很有可能在一时冲动之下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这时,作为女孩的父母,要以极大的耐心来面对她,既不能对她放任自流,也不可对她厉声斥责,横加阻拦,这样极端的做法不仅达不到想要的效果,相反,极有可能弄巧成拙。聪明的父母会在这个时候给予女孩更多的关爱和帮助,理智地看待她的爱情,告诉她什么是该坚持的,什么是该放弃的。让她明白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只有父母对女孩抱以极大的耐心,才会帮助她走出情感的困惑,以免她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错误的选择。

    其次,想要自爱,先要自信,一个连自信都没有的人,又怎能学会肯定自己,爱护自己呢?所以学会自爱,必须先学会自信。,一个人一旦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利用了自己的长处,便能走向成功的话,那么,对一个尚未功成名就的人来说,更须创造自己的优势。一个人的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努力,是可以逐步积累,逐步创造的。积累优势、创造优势,关键在于树立自信。所以,父母在对女孩的培养过程中,一点要注意对女孩自信心的累积,注重培养她的自信。

    在女孩的世界里,他们常常更注重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女孩常常会为了维护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而放弃自己的正当利益,正因如此,女孩才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在女孩小的时候,父母就应向她们灌输一种这样的思想:能够体谅他人是你的美德,但你一定要学会先爱自己。

    育女心经

    在女孩的一生中,她总要接受各种各样的痛苦和磨难,而如何能将女儿的伤害降至最低,是每一个家有女孩的父母最大的希望。想要女孩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少一些挫折和痛苦,就要从小树立她自爱自尊的人生观,让她成为一个懂得爱护自己,珍惜自己的人,只有这样的女孩,才更值得被爱。

    感恩的心,让女孩变得耀眼

    现在的父母在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心态下,节衣缩食、想方设法地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再加上现在一般大多是独生子女,做父母的如同呵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家中的宝贝,从来就没有想过培养孩子感恩和回报的心态,尤其是对于很多家有女儿的家庭来说,父母抱着女儿要“富养“的心态,尽一切可能在吃、穿、用上都给女儿提供最好的,哪怕自己省吃俭用。这样做的结果在孩子看来,父母所给与自己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只知道索取,不懂得感恩和回报,他们的煞费苦心,往往只会教出来一个刁蛮跋扈,任性贪婪,自私自利的小公主。

    所以,为了不让你们善良可人的小公主变成一个只知道索取,不懂得感恩和回报,自私贪婪的女孩,家长们,请从现在开始,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因为,一颗感恩的心,会让你的女孩看起来更加耀眼。而如何能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让刁蛮任性的小公主变成一个善解人意的小天使呢?

    1.让孩子从感谢父母开始

    要让孩子知道,即使是来自父母那最简单的衣食,最质朴的关怀,也无不倾注了父母对她们的心血和热爱。这种爱是独一无二的。这样孩子才能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理解并疼爱父母。最廉价、最实用、而且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经常让孩子亲吻拥抱一下爸爸和妈妈。比如给孩子削好了个苹果,在给孩子的同时,可以先对孩子说“来,亲亲爸爸(妈妈)吧,这时再把苹果给孩子,从孩子呀呀学语开始,就培养孩子这种感恩和回报的意识。这样做不但可以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交流;还可以培养孩子感恩和回报的意识,使孩子从小就明白一个道理,任何索取都是有代价的,不是无偿的,这样,孩子长大了后才会很有爱心和感恩的心。

    2.培养孩子的爱心

    多带领孩子参加一些关爱的活动比如支援贫困地区的家庭,比如去福利院看望孩子,去之前要让他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些活动,回来后可以问问她从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并让她把这种启发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家长可以时不时地和孩子共同翻看,回忆,从而增强对孩子感恩意识的培养。通过这种对比,孩子更能看到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多么幸福,更会珍惜和怜悯,也渐渐从对亲人的爱转向对社会的爱。

    3.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正如公益广告中“妈妈给奶奶洗脚,孩子给妈妈端洗脚水”那样,家长自己要经常对上一代人的付出表达感激之情,体现出感恩之心、之行。做父母的如果不关心和感激自己的父母,孩子就会模仿父母。同时,父母还需有意识地激发和呵护孩子的感恩之心。

    4.寓教于乐

    通过一些书籍或电视教育,还有名人故事和身边的例子。让孩子从中受到启发,比如《弟子规》或者《三字经》,其中蕴含的道理或许显而易见,但却常常被我们忽略了。所以,父母可以时不时地给孩子讲一些炎炎故事,让孩子从中受到启发,学会感恩。比如孔融让梨等寓言故事就是很好的教育例子,平常在家时父母也要找机会试探锻炼孩子的行为。

    正如《三字经》里说的那样,“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孩子在初生之际本性都是善良的,而之所以有的孩子懂得感恩,有的孩子一味索取,很大程度上都和父母的教育有关。所以,作为父母,要从孩子小的时候教导孩子学会感恩,让孩子学会重视、尊重和感谢别人对自己的付出,从这种感恩之中品味生活的幸福,这才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育女心经

    让孩子学会感恩,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要父母从小对孩子的培养,在感恩的心情中,让孩子以友善之心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让她们学会要对别人的付出怀有感恩之心,她们也会因此成为更健康、完整、完美的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