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是宋史2:辽宋风云-天国逆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切还都刚刚开始,正是见利不见弊的时候。宋朝君臣弹冠相庆,刚刚开始笑,结果更大的喜讯从天而降。

    当年的九月,辽国的皇帝耶律贤突然病死了,年仅三十五岁。而且绝妙的是即位的人不是他成年的弟弟,而是他才十二岁的儿子耶律隆绪。这样的一个小孩子懂得什么?辽国的皇权落在了他的妈妈、皇太后萧燕燕的手里。而这位皇太后,当年却只“高寿”二十九岁……

    空前利好,宋朝却暂时无动于衷。

    赵光义的儿子,楚王赵元佐出事了。

    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十月,赵光义把他的儿子们的名字一律从“德”字改为“元”。长子、原卫王德崇改名为元佐,封楚王;次子、原广平郡王德明改名为元佑,封陈王;三子德昌改名为元休,封韩王;四子德严改名为元隽,封冀王;五子德和改名为元杰,封益王。

    从此和他哥哥赵匡胤的儿子、弟弟赵廷美的儿子彻底区别开,并且五个儿子同时封王,都加封同平章事,分日进中书省与宰相一同视事。就从这时起,赵光义的子孙在北宋史上唯我独尊,成了皇位的唯一法定血脉。

    元佐,提起他,让人想起了德昭。

    德昭让人悲悯惆怅,而元佐则让人感慨万千。有一个问题,纵观华夏历史五千年,无数人争名夺利、丑态百出且视作当然,这其中有没有人在皇位唾手可得时只为了心里面那一点良知的折磨而坚决不要呢?

    元佐就是这样,当他父亲费尽心机、在血泊里把大宋的皇冠捧到他面前时,满以为他会欣喜若狂,却不料他冷冷地说——不要。因为那上面有他伯父的血,有他两位哥哥的血,现在为了它,竟然还要让他三叔也流血!

    赵廷美被无端陷害时,元佐极力为之辩白、挽救,可是他理智的父亲却一意孤行,最后廷美被发配了,他无可奈何,但是可以把这口恶气出在帮凶的身上。于是他以楚王兼王储的身份来要求父亲,把赵普赶走。

    赵普在这段时间里卷土重来,以所谓的“金匮”之谜让赵光义的皇位合法化,同时搞垮政敌卢多逊,摇身一变,成了赵光义面前的红人。

    锦上添花,顺手构陷赵廷美。

    赵光义答应了。一来大局已定,朝堂之上已经不缺赵普这尊太重太沉的神;二来元佐文武双全,聪明机警,就连相貌都和赵光义极为相似,在资质上,在心理暗示上,都是帝国唯一的继承人。

    一个交易似乎达成了,未来是元佐的,无论这时赵家另外两支的人受过多少亏负,等到元佐登基时,他都可以尽情地加恩,为父亲的曾经做出补偿,更给自己添加仁德的光环。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但是,时间进入公元984年的正月,从房州传来了一个消息,先是让赵光义如释重负,紧跟着就追悔莫及。

    赵廷美死了,年仅三十八岁。

    元佐“疯”了,他见人举刀就砍,有人经过他的府门,他会突然间张弓射箭。他变得无法克制地狂暴,他的老师、他的属下,甚至连赵光义本人的规劝都不起作用。其实人人都知道,他在用一个奇特的方式来报复自己的父亲——你是伟大的帝王,我是个卑贱的疯子,这就是你希望的,那么你赢了!

    在当年的九月,从西夏党项方面传来捷报。宋知夏州尹宪偷袭草原深处的李继迁部,一举成功。抓住了李继迁的老母和妻子,俘虏一千四百余帐百姓,李继迁本人仅以身免,孤身逃入草原的更深处。

    第二年,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西夏的银州城下来了两个老熟人,李继迁和他的弟弟李继冲。他们没带随从,空着手叫开城门,走进了大宋西北军团主帅都巡检使曹光实的帅帐。

    ——我大败了好几次,现在走投无路没法立足了,能允许我投降吗?

    李继迁如是说。

    曹光实谨慎思考,答应了李继迁的投降,带了一百多个骑兵立即出发,由李继迁兄弟为先导,赶赴葭芦川(今陕西佳县),去接收李继迁的残余部族。至于为什么这么做,很简单,功劳。第一要快,第二要隐秘。这样才能瞒住驻西夏的宋朝第一长官尹宪的耳目,把招降李继迁的所有功劳独吞。

    当天曹光实一路疾行,很快就到了目的地,那里真的等着很多党项人。李继迁一声令下,突然间万箭齐发,曹光实和他的一百多名骑兵全部阵亡。

    大宋西北军区司令官就这么死了。李继迁剥下了他们的衣甲,穿戴整齐,重回银州城。

    就这样,银州陷落,紧跟着他又打破了会州,把当地的城池一把火烧毁,让西夏的形势彻底逆转。

    大宋迅速做出反应。王侁(王朴的儿子,参看李飞雄事件)率军出击,在银州城北大破李继迁,阵斩其五千余人。李继迁再次一无所有,逃入茫茫的戈壁荒原。

    边疆动荡,将士们的头颅和鲜血再次把国境线稳定了下来,国都之内得以歌舞升平,又一次的举国盛事开始了。文人们在快乐地走入考场,雍熙二年的科考开始。

    这一科,并没有产生什么大人物,要强调的是,第一,这一科的状元叫梁颢,当年只有二十三岁,但是民间传说,此人空前绝后,及第时竟然高寿八十二岁;第二,从这一科开始,考中的进士以唱名的方式向全天下宣布,以此荣耀文士,并由此成例。

    战士的胸膛,帝王的勋章;战士的鲜血,进士们却视如平常!就在几十年之后,《宋史》中著名的臭嘴韩琦就曾经对名将狄青叫嚣——你算什么?“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才是好男儿!”

    真的是这样吗?

    文章盛世之后,宋朝更加普天同庆,一个个饭局的理由接连出台。三月科考,四月就召集宰相、参知政事、枢密、三司使、翰林、枢密直学士、尚书省四品、两省五品以上及三馆学士,也就是京城里稍有头脸的达官贵人,同到皇宫后苑赏花钓鱼,张乐赐宴,君臣同乐。

    当天皇帝兴致极高,命群臣赋诗、习射,脱落形迹,尽日欢愉。并且以此成例,每年的四月都要举行“赏花钓鱼宴”。据说,这个皇家宴会的规格极高,不仅人吃的上档次,就连鱼饵也非常美味可口,以至于几十年之后,有一位不世出的大学士在宴会上居然把满满一碟子的鱼饵都吃了下去,让冷眼旁观的皇帝大失所望,结果那场在人类历史上都屈指可数的大变革迟了近十年才得以实现。

    进入九月,时值重阳节,这更是一个放假休息的法定日子,出于幸福感有时就是私密感的原则,赵光义决定在皇宫里和自己的儿子们过。要强调的是,他这时的个人生活幸福极了。第一,长子元佐的“病”情好转,不经常拔刀砍人了;第二,他刚刚立了皇后,已经是第三位,据说该皇后年轻貌美,识见非常,是个品貌双全的美人儿,今年才二十五岁。

    得说一下这位皇后。她姓李,是宋朝开国功臣、著名的吃人恶魔李处耘的闺女,她的三位前任可都死得极早,似乎都在给她让道。其中赵光义的原配夫人尹氏、续弦符氏都在他即位之前就死了,第三位也姓李,就是元佐和元休的生母,本想立为皇后,可惜突然病死,直到元休成为赵恒,也就是宋真宗的时候,才被追封尊号,母以子贵。

    所以现在这位李皇后是太宗时第三位,也就是最后一位皇后。将门之后,美丽的外表之下大有心机,而且她的兄长就是战功卓著的李继隆。内皇后而外将军,这是标准的汉朝顶级外戚的配置了,到底在宋朝会有怎样的表现,我们以后再说。

    先说当年重阳节,宋朝皇宫内宅里的家宴。话说惯子如杀子,那么关爱呢?父母的关心对儿子又意味着什么?似乎纯真美好……但在有心人的眼里,这竟然也是机会,天地间至高无上、能随便让万众生死的那个位子,让人的脑子时刻变异。

    你信吗?这些人的脑浆是硫酸做的。

    家宴开始,与会者有陈王元佑、韩王元休、冀王元隽、益王元杰。对了,唯独没有长子楚王元佐。这是因为做父亲的格外疼爱,赵光义体谅长子大病未愈,刚刚见好,想让他继续休息。

    当年赵光义眼望众多儿女心潮起伏,能想象吗?皇宫做宅院,满座皆龙种……九年之前,他是谁,这些孩子又都是什么,回望前尘,想一想都是罪过,但竟然成功了。

    这一天父子同欢,至晚才散。散场之后,四个弟弟像是顺路一样,去探望了一下一直蒙在鼓里的大哥。注意,兄弟们见面,弟弟们说了什么,历史上只字未提,大哥的话却被记录了下来。

    元佐非常难过——“汝等与至尊宴射,而我不预焉,是为君父所弃也!”我只是不要皇位,可我不是不要父亲,你们怎么能抛弃我?

    史书记载,当天晚上元佐悲愤交集,到了半夜,他把妻妾都关了起来,一把火把自己的房子给烧了,烈焰升腾,大火直到天亮都没能扑灭。天亮了,赵光义直接命人把元佐押到了中书省,派御史去审问,而且把巨型木枷放在堂上,大宋宰相办公的地方,第一次成了刑堂。

    元佐都招了。

    赵光义心灰意懒,连面都不愿再见,派内都知王仁睿公事公办,去宣诏问罪——“汝为亲王,富贵极矣,何凶悖如是!国家典宪,我不敢私,父子之情,于此绝矣。”

    史称元佐无言以对。

    再以后,他的兄弟们以陈王元佑为首,再加上宰相、近臣集体痛哭求情,百般营救。赵光义不为所动,还是把长子贬为庶人,赶出京城,押送均州(今湖北十堰东北)安置。等到百官三次集体上表挽留,赵光义终于召回他时,元佐已经走到了黄山脚下。

    从此,元佐被幽禁南宫,派专使监护,不通外事,直到终老死去。

    当年,他仅仅二十五岁。

    好了,事情基本上就是这样记载的,可是有几个可疑点,似乎需要另外想想。第一,四个弟弟到底说了什么?是谁说的?还是四口同词,一心想看看大哥能不能气得更“疯”些?

    第二,赵光义为什么直接就把纵火人锁定在长子身上。为什么就不能是宫中的差役不小心失火呢?想一想十几年后,宋真宗年间那场更大规模的火灾,也与皇族子弟有关,可是为什么就能秉公处理,找出直接的责任人呢?

    阳光下没有任何事情是新鲜的,那个人不管隐藏得多深,都会留下他的蛛丝马迹。

    陈王赵元佑。

    四个弟弟之中,元杰太小,只有十五岁,无论怎样,都与他无关;元隽终生不问政事,悠游闲散度过一生;元休是元佐的同母亲弟,两人至死都没有半点不和;元佑则不同,元佐不倒,什么都轮不到他,而元佐刚倒,他就从此改名为元僖,升任开封府尹兼侍中,正式成为大宋皇储。

    用什么样的话才能刺激到冲动天真的大哥,再第一时间暗示父亲是谁纵的火呢?只是一场寻常的家宴,就能得到天下至尊的宝座……或许应该祝贺他,虽然他长得不像父亲,虽然他没有大哥那么聪明,甚至他手无缚鸡之力,不像大哥文武双全,但是事实证明了他才真正遗传了父亲的基因。

    那么你就去坐吧,只是得到与保住之间还是大有区别,祝你好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