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透视简明中国通史-谢幕的行程(春秋结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单身妈妈夏姬

    正当楚庄王野心勃勃向霸主绝顶冲刺之时,中国历史上最具品味的美女夏姬出场,夺走了楚庄王的风头。

    夏姬,是比西方的海伦更美丽、更富于建设性的女子。西式美女海伦导致特洛伊亡国,可是西方人从未骂过她。而夏姬,她非但没有灭国,反而使一个国家兴盛起来,可是中国人对她的评价有失公正。现在我们必须要正本清源,为这个非凡的美女主持公道。

    夏姬是郑国的公主,郑穆公的女儿,母亲为少妃桃子。少女时代,她与自己的同父异母哥哥公子蛮相爱,虽然爱得不太妥当,但爱情这种事儿,是不跟你讲道理的。可未及三年,公子蛮死掉了,夏姬就被嫁给了陈国的大夫夏叔御,从此以夏姬之名闻名于史。

    夏姬给夏叔御生了个儿子,有记载称这个孩子是她出嫁未及九个月就出生的。但夏叔御也没办法求证,就给儿子起名叫夏征舒。征舒12岁时,夏叔御幸福地死了,于是夏姬恢复了快乐的单身妈妈生活。

    陈国的两个大夫孔宁、仪行父向夏姬求爱,夏姬大概觉得男人很辛苦,拒绝他们未免太残忍,就答应了下来。孔宁和仪行父食骨知髓,就向陈国国君推荐夏姬,于是陈国国君也来求爱,夏姬无法拒绝。

    此后陈国国君与大夫孔宁、仪行父交流经验,畅谈体会,恰好夏姬的儿子夏征舒路过,三人就大声提醒夏征舒,说夏征舒是他们三人共同的儿子。夏征舒发飙了,发动叛乱,杀掉了陈国国君。

    孔宁和仪行父逃到楚国,向霸主楚庄王投诉,请求主持公道。楚庄王既然身为霸主,这事不能不管,遂摧师大入,灭亡陈国,把夏征舒车裂。美丽的夏姬,作为俘虏送到了楚庄王面前。楚庄王一见夏姬,口水当时淌下,立即要封夏姬为妃,占有夏姬。这时候大臣巫臣越众而出,大呼曰:不可以,君王你如果占有夏姬,就失去了主持公道的意义。楚太子也在一边说:巫臣说得对,父王,把夏姬给我当妃子吧,这样更合适。

    巫臣大怒,斥责太子:不可以,这个女人是不祥之物,谁娶了她就甭想活命,难道你太子真的嫌命长了吗?

    楚太子不傻,明白巫臣在打什么主意,当即说道:好,我不要夏姬,但你巫臣也不能要。

    巫臣很生气地说:这说的是什么话,难道我巫臣是这样的人吗?这时楚庄王说:别吵,都别吵了,那个谁,大夫连尹襄,他不是刚刚死了老婆吗?要不咱们把夏姬给他,让他试试祥不祥,不祥再说。于是夏姬被迫送给了大臣连尹襄,可没多久,连尹襄就在战场上死掉了。而且这时候有流言蜚语传出,说夏姬和连尹襄的儿子深情相爱。这时候巫臣说话了,他说:夏姬已经不可以再在这里住下去了,我已经通知现在的郑国国君,命令他做好准备,把自己的姐姐接回家。夏姬就这样被送回国了。此后不久,巫臣出使齐国,却绕道去了郑国,到了后说:楚庄王有令,命我迎娶夏姬,你们没意见吧?

    就这样,巫臣和夏姬幸福地进了洞房,正所谓春宵一刻值千金,画眉深浅入时无。人生得意须尽欢,寒雨连江夜入吴。巫臣费了如此之大的周折,才圆了自己人生的爱情梦想。他知道楚国是不能回去了,就带夏姬去了晋国。

    楚庄王得知巫臣暗度陈仓,偷娶夏姬,气得半死。当即命令公子婴齐率一彪人马出动,到巫臣家里把满门老小统统杀了个净光。

    闻知噩耗,巫臣悲愤莫名,他给楚庄王写了封信,说:我爱夏姬,这有什么错?如果爱也是错,那咱们就错上加错好了,不搞死你楚国,算我巫臣孬种!

    于是巫臣南下,绕到了楚国的后方,在那水泽山林之中,活跃着一支原始部落,其首领叫吴梦寿。吴梦寿正学习中原先进文化,打算创建一个吴国,可这么个国家怎么摆弄或者万一楚国打来又怎么应付,吴梦寿一头雾水。

    此时巫臣来到,与吴梦寿达成合作协议,由他给草莽之中的吴国派一支专家队伍,来帮助吴国建立起王国班子,同时训练吴国的军队使用马匹、战车、弓箭与长矛。这让吴国大踏步地实现军事现代化,从背后搞死楚国。

    就这样,夏姬以她那绝世的美貌,无可抵挡的诱惑力,主导了历史的走向,替楚国配备了一个强大的敌人。从此楚国陷入与吴国的消耗战中,再也无暇北上。

    拓展阅读

    同一时间的世界史

    公元前612年,楚庄王时代,闪族加尔班底亚部落崛起,攻陷尼尼微城,建立于公元前745年的亚述帝国灭亡。加尔班底亚帝国兴起,定都巴比伦,史称后巴比伦,或称第二巴比伦,该帝国于公元前539年灭亡。

    公元前594年,这段时间的中国正上演着赵氏孤儿的历史,而在古希腊,雅典推举梭伦为执政官,梭伦立新法,改革内政,创立公民会议及陪审团制度,世界上平民有参政权从这一天开始。世界司法陪审团的设立,也始于这一天。

    公元前590年,希腊爆发神圣战争,雅典为保护神庙击灭克里沙城邦并将其夷为平地。克里沙由于频繁地抢劫和虐待朝圣者,激起了众怒,战争中克里沙历史上首次遭受到化学武器的袭击,菟葵之毒将城市水源污染。

    公元前565年,释迦牟尼出生在古印度的边远山区一个释迦族的小部落。据记载,他出生后绕行一周,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从今后,再不转世。

    公元前539年,波斯王居鲁士转战后巴比伦,此时后巴比伦的名王尼布甲尼撒已死,这是居鲁士的时代,后巴比伦帝国被居鲁士攻破灭亡,立国不过74年。曾由尼布甲尼撒俘为奴隶的以色列人,被居鲁士释放,返回耶路撒冷。

    伍子胥一夜白了头

    霸主楚庄王的儿子是楚共王,他的一生消耗在和吴国争斗之中。共王死后,儿子楚康王也是惨淡经营,眼看着楚国一天天走下坡路。

    楚康王有四个弟弟,我们就称这四个弟弟为老二老三老四老五好了。康王死后,儿子继位。但新王很快被老二杀了。接着老三老四老五,趁老二出征之际叛乱,老三继位,老四老五辅佐。但此时老二下落不明,不知死活。脑瓜飞快的老五,就打算用这个机会,搞死老三老四。

    于是忽然有一天,楚都杀声大震,就见老五满脸惊慌地冲进宫来:不好了不好了,老三老四,老二老大来了……不对,老三老四,老二带兵来了,要杀你们两个。

    老三老四吓坏了,害怕老二报复,当场自刎。其实老二根本没消息,外边的喊杀声是老五让自己的手下弄出来的动静。如此轻易地除掉老三老四,老五很佩服自己,于是就登上王位,是为楚平王。

    此后楚平王开始治理楚国,到了公元前526年,楚平王给自己的儿子说亲,就派大夫费无极前往秦国,迎娶秦国国君的妹妹孟嬴,嫁给自己儿子。

    不久费无极返回,告诉楚平王:大王,那孟嬴真是个绝美的女子,太美太美了,这么美的女子,我看不如大王你自己留下……嗯,如何呢?

    楚平王有些犹豫:这样……妥当吗?费无极:有什么不妥当的?等我把她骗进宫来,你就知道她有多美了。费无极把孟嬴骗进宫,楚平王一见,惊为天人,立即宣布自己是孟嬴的丈夫了。这是继卫宣公夺占儿媳妇之后,春秋历史出现的第二桩同类事件。孟嬴心里当然不乐意,可是春秋时代,女子没有丝毫的社会地位,哪怕是封君的女儿也经常作为礼物送出去为媵妾。孟嬴人在异乡,对楚平王的要求是没有丝毫抗拒能力的。

    楚平王开心了,但是佞臣费无极却在琢磨:嗯,我把太子的老婆送给了国君当玩具,这个,等太子继位之后,他会放过我吗?

    要避免太子继位之后的报复,那就只有--干掉太子了。于是费无极向楚王报告:大王,太子他要谋反呀,你听说了没有?楚平王很生气:好端端的,太子为什么要谋反?费无极:因为你抢了他老婆呀。楚平王大怒:抢他老婆怎么了?抢老婆不过是道德瑕疵,是小节,谋反可是大逆不道。给我立即杀掉太子!费无极:太子可不好杀,别忘了他的老师伍奢,那可不是普通人物。

    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伍尚,二儿子伍子胥,都有超人的智慧。楚平王:那有什么,给我把伍奢叫来。楚平王先行囚禁太子老师伍奢,强迫伍奢给两个儿子写信,让他们回来,否则就杀掉伍奢。接到父亲的书信,大儿子伍尚说:我必须回去,否则父亲会被杀掉的。二儿子伍子胥说:我不能回去,回去咱们全家都会被杀掉,我要为你们报仇!

    伍尚返回楚都,果然和父亲一起被斩。伍子胥和太子会合,逃到郑国。但太子卷入郑国叛乱,被郑国杀掉。伍子胥抱着太子四岁的儿子,穿越生死线,横贯楚国,过昭关一夜白头,最终抵达吴国。

    途中,伍子胥遇到了他的知交好友申包胥。申包胥劝他:放弃报复吧,祖国是娘你是孩儿,虽说这娘有点毒,杀了你父亲哥哥,可子不嫌娘毒,不要因为你有本事就报复娘,要爱你的狠毒娘,好不好?

    伍子胥说:好个屁,我必须要杀掉平王,以消心头之恨。申包胥说:杀掉平王,楚国就亡了。这样吧,你如果敢灭亡楚国,我必定会让楚国复活。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价值的义士宣言,双方达成协议,从此各奔东西。

    拓展阅读

    同一时间的世界史

    公元前526年,中国楚平王霸占儿媳妇孟嬴。这一年波斯王冈比西斯统军攻入北非,陷埃及国都底比斯城,加冕为埃及法老。

    公元前525年,建立于公元前1580年的埃及帝国灭亡,立国约1055年。

    公元前522年,因波斯王冈比西斯加强权力,引发贵族对抗,波斯内乱,国王冈比西斯自埃及返国途中自杀。

    公元前522年,中国发生伍子胥过昭关的著名事件。波斯王冈比西斯死后,王弟继位,但不久一位妃子发现,这个王弟是一个叫高墨达的僧侣假冒的,贵族们不得不再一次叛乱,杀掉假王弟。波斯再次陷于内乱,各地暴动,相互攻杀。

    公元前521年,波斯六名贵族争逐帝位,最后约定天明后共同策马至城外,谁的马先叫,谁就是国王。机智的大流士以锥刺自己的马,于是他的马率先嘶叫起来,大流士登上波斯王位。从此波斯走向鼎盛,但因为大流士嗜好权力,也为王国埋下了覆亡的种子。

    孙子玩真的

    此时,吴国已经成为军事上的强国,楚国为了抗拒吴国,建筑了三座坚固的军事要塞,却全被吴国攻占。

    伍子胥到达吴国后,无门投靠,无路可走,沦为姑苏街上的乞丐,吹箫乞食。未几饿晕街头。但是公子光[1]发现了他,此后伍子胥加入公子光的政治阵营,寻求把公子光推上吴王位子的方案。

    没多久,伍子胥发现一位嫌命长的厨子,叫专诸,其人吵架时气势雄浑,伍子胥知其可用,就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

    公元前515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备办酒席宴请吴王僚。当时吴王僚的卫队,从王宫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里,堪称戒备森严。席间公子光不停地劝酒,然后他声称自己的脚有毛病,退了出去,让专诸把匕首放到烤鱼的肚子里,把鱼进献上去。到吴王僚跟前,专诸碎鱼得剑,击杀吴王僚。专诸也被吴王僚的卫士当场格杀。公子光则幸福地成为了吴王光。史称吴王阖闾。但是前任吴王僚还有个儿子庆忌,是吴国第一勇士,这让吴王阖闾的继位蒙上了阴影。不久,伍子胥向吴王阖闾推荐精于击剑的渔夫要离,可是要离说话顶撞吴王阖闾,吴王大怒,当场砍掉要离右臂,投入监狱。抓捕要离的妻子,杀掉后再把尸体焚掉。没多久,要离越狱,投奔了公子庆忌。庆忌对要离同情又怜悯,就带着要离去攻打吴国,准备夺回君位。途中突遭风雨,勇士庆忌随着船身晃动,站立不稳,这时要离突然出手,扑哧一声,手中短矛刺入庆忌胸膛,从后背穿出。

    但是庆忌神勇无比,他反手抓住要离,把要离的脑袋浸入水中,前后[1]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杀吴王僚而夺王位。

    三次,大笑道:要离呀,杀你全家的是吴王阖闾,你却来杀我,你自己说你是不是太缺心眼了?--《吴越春秋》记载的原话是:天下居然有像你这样的勇士,竟然能用这种苦肉计来刺杀我啊!

    庆忌自己拔出短矛,流血而死,死之前他下令手下人不得杀要离。理由是不可以在同一天内杀掉两个勇士。但要离却感觉到再活下去没什么意思了,就投水自尽。

    两名舍身刺客,专诸倒还罢了,唯独这个要离,为了杀人,残身焚妻,这玩得未免太夸张。替他妻子想想,丈夫为了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去杀另一个九竿子打不着的人,这已经够离谱的了。而为了达成这个离谱的目的,还要砍断自己手臂,眼看着吴王杀死自己妻子并焚尸,这要跟自己家的亲人有多大血仇,才能下得了这个毒手?

    当时吴国的社会游戏规则,就是这么夸张。相信伍子胥为达成他复仇的目的,会不惜一切代价,把吴国弄成没有人性的尚武国家。

    没多久,又来了个更可怕的人物--人类历史兵法的始祖孙武!孙武及他的《孙子兵法》,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军事巨著,他的身世很复杂,祖上本是陈国陈氏,因为国乱而奔齐,在齐桓公时代兴家,改称田氏。公元前512年,孙武带着他刚刚完成的《孙子兵法》,来到吴国凑热闹。吴王听了有趣,就将自己宫里的妃子列队,让孙武操练一下。

    于是孙武以两名最受宠爱的美姬为队长,要求众女生随他号令行事。女生们从未玩过这么好玩的游戏,兴奋地咯咯咯乐。没人按号令行事。于是孙武重申命令:不服号令者,斩,现在咱们重新开始。重发号令,女生们笑得前仰后合,只顾笑而顾不上听从命令。于是孙武下令,把两名队长推出斩之。

    当时吴王就急了:别别别,只是玩玩,你怎么当真了……孙武当然知道不过是玩玩,但他非要当真,以展示自己风格麻辣的军事天才。两名美姬当场被斩,让吴王好不悻悻。这个故事警示女人,别跟孙武打交道,那孙武是玩真的。可想而知,吴国聚集了这么一伙狠人,楚国还有活命的希望吗?从此这伙狠人开始截长补短,消耗楚国国力。到了公元前506年,伍子胥率师攻入楚国,这时候楚平王已经死了,伍子胥不客气地把平王尸体掘出,亲自打了三百鞭,硬是把尸体打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伍子胥鞭尸的故事。

    此时,伍子胥的昔年好友申包胥,立即赴秦国,请求秦国发兵,复活楚国。秦国觉得没这个必要,就不理睬。没想到申包胥在秦庭恸哭七日七夜,哭得秦国心惊胆战,感及义行,终于发兵。

    就这样,楚国被伍子胥弄死,又被申包胥弄活。如此死去活来,精彩倒是精彩,但已经失去称霸天下的能力了。

    拓展阅读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公元前509年,罗马王国有一位女性叫鲁克丽丝,她被国王塔克文的儿子以剑挟持并强奸。鲁克丽丝不甘受辱,自杀抗议。鲁克丽丝的丈夫是位贵族,他愤怒地号召平民暴动,驱逐国王塔克文一家。就这样,罗马王政时代宣告结束,贵族与平民联手建立起罗马共和国,国家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两名执政官及公民会议三权分立。执政官由百人队会议从贵族中选举产生,行使最高行政权力。公民会议由平民和贵族构成,议会领袖称首席元老,七年为一期,一人至终身为止最多做三期,由平民大会选出。

    来历不明的越国

    当吴国处心积虑要灭亡楚国时,一个不明来历的国家出现了--越国。没有人能说清越国的来历,它距离中国文化极远,血统毫不相干,甚至连语言也自成体系。此外越国人还非常原始,但丝毫也不谦虚地自称他们是夏王朝大禹的后人。同时酋长勾践宣称,他不再是什么狗屁酋长,而是越国的国王,并建议吴国尊重越国。

    吴王光刚刚灭了楚国,如何会把个原始人扎堆的越国放在眼里?就于公元前497年,去教训越国。但不料越人一箭射来,正中吴王光的脚趾,部位倒是不重要,但那支箭有毒,于是吴王光就这样死去了。

    吴王光的儿子夫差继位,每天吃饭时他都命令卫士大声呵斥他:夫差,你忘记你爹是咋死的吗?于是夫差泪流满面站起来,说:不敢忘不敢忘,我必灭亡越国,为父亲复仇。

    两年后,吴国再次攻击越国,轻易地击溃越国,俘虏了越王勾践。伍子胥建议,杀掉勾践,把越国并入吴国版图。但勾践既然敢当你的俘虏,那是有备而来的,他为夫差奉上中国排名第一的美女西施,还和自己的妻子一道给夫差当奴隶,甚至为了表示关切夫差的健康,舔舐夫差的粪便。

    坦白说勾践的表演非常过火,但夫差就喜欢这个。最后,夫差拒绝伍子胥的建议,把勾践释放了。

    伍子胥提醒夫差,勾践可不是省油的灯,纵虎归山,必有后患呀。夫差无奈摇头:伍子胥呀伍子胥,你这人心理怎么这么阴暗?在你眼里难道就没好人了吗?夫差无法容忍总是传播负能量的伍子胥,就宣称伍子胥叛国,勒令伍子胥自杀。

    伍子胥被逼自杀,临死前他说:请把我的眼球摘下来,挂在城门上,我要看到越兵攻进来,灭亡你们吴国。勾践回国,在谋士范蠡、文种的帮助下,开始谋求灭吴。这些措施包括了把煮熟的种子送到吴国,给吴国制造饥荒,同时鼓励越国青年男女生育,并惩罚找不到媳妇的光棍和未嫁人的剩女等等。这些损招听起来很过瘾,但实际上都是小儿科,终究无改于吴强越弱的现实。

    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一个能够扭转时局的人物,可这样的人存在吗?如果存在的话,他又在哪里呢?

    正当勾践苦无出路的时候,忽然得报:报,有个做买卖的名叫子贡,听说正要来咱们越国贸易。

    子贡?勾践腾地一声站起来。他终于来了!

    这大春秋是强者的时代,更是智慧的时代,智慧先师孔子,与他门下最优秀的弟子子贡,正在玩转这个时代。

    拓展阅读

    越人的歌声:两个男人的爱情有个故事说:楚国襄成君册封受爵之日,身穿华服立于河边,楚大夫庄辛看到他,顿时陷入无法控制的爱情之中。于是庄辛就走上前要拉起襄成君的手。襄成君不同意,庄辛就给他讲了个故事。

    庄辛说:从前,楚王的弟弟子皙,容貌美丽,他坐船出游,划船的越国船夫一下子爱上了他,于是抱着船桨,对美丽的子皙,唱了首情歌求爱,情歌唱的是:滥兮抃草滥予昌泽予昌州州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子皙听不懂越歌,就问:你唱的是什么呀,这么怪怪的?

    船夫就把越歌翻译过来:今夕何夕兮,搴中洲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大夫庄辛解释说:美丽的子皙听到如此动情的情歌,被船夫的真爱打动了,于是子皙拥抱船夫,给船夫穿上漂亮的衣服,两个男人盖上绣花被,幸福地睡在了一起。

    襄成君听到这个故事,目瞪口呆,说:这个……因为爱,美丽的子皙能够舍身船夫,我为何要拒绝你的手呢?于是襄成君把自己的手递给庄辛,两个男人真情相爱了。

    这个故事说,越歌最动情,男人也相爱。爱情跨越阶层隔膜,当然也跨越性别。华丽非凡的大春秋,不可能少了这一页。

    美少女激战孔圣人

    早在公元前710年,宋国太宰华父督,攻杀大司马孔父嘉,夺占其美丽的妻子之时,孔父嘉的子孙逃宋入鲁,此后多年,孔子及儒学这支隐秘的智慧之花,在鲁国那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渐然开花结果。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有名的大力士,战场上立功无数,曾有过力托千斤闸,救下许多鲁国士兵的风云往事。但到了叔梁纥晚年却有一桩心事,那就是他只生了个跛足的儿子孟皮,按礼法,跛足儿子是不能继承家业的。于是叔梁纥不理会自己年纪老大,就去曲阜城最有名的颜家求婚。颜家最小的女儿颜征在嫁给了他,于是叔梁纥按当时的风俗,带着年轻的妻子,登上尼山,于荒山野岭地带欢爱。

    尼山野合,少女颜征在怀孕了,不久她梦到有仙子牵着头异兽麒麟,送给她一个儿子。然后她就生下个模样怪怪的男孩。

    叔梁纥被这怪孩子吓坏了,担心这孩子是什么怪物,就把孩子扔掉了。颜征在发现丈夫丢掉了孩子,非常气愤,她不顾一切回去寻找,终于找回了孩子。从此,颜征在就独自抚养着这个孩子。因为孩子于尼山生产,此外孩子的脑壳长得像小山丘,故给孩子起名叫丘。

    小孔丘长大了,表现出与同龄孩子不一样的兴趣,普通孩子喜欢野地里撒欢玩,他却喜欢莫名其妙的礼仪规则。再大一些,母亲教导他识字,从此他沉迷于古老的礼法典籍之中。

    但孔丘家生活困顿,小孔丘为了生计瞒着母亲做了吹鼓手,结果遭到母亲斥责。母亲告诉他,他应该有更伟大的事业目标。

    可这目标应该是什么呢?最初,孔子显然是想像父亲那样成为一个"士",但鲁国权臣季孙氏大宴群士,孔子却被拒之门外。这时候孔子明白了,他要做的,是完成这个时代"士"从武士打手到知识分子的转换,要为君子儒而不为小人儒。于是,他成为中国第一个开办民间教育的人,无知无识的底层民众从此有了导师。而孔子也因此被誉为万代师表--当然他也饱受非议和诋毁,非议及诋毁者恰恰是那些远离智慧与思想的暴力迷信者。

    传说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但实际上,孔子门下,在当时及历史上具有影响力的,远不止七十二人。

    孔子这个人,声称他办学收徒,有教无类。意思是说无论什么人,只要缴了学费,就可以在他的课堂上混日子,至于日后有多大出息,这事要看个人的资质与悟性。他的学生五花八门,喜欢文的有,喜欢武的有,喜欢兵法打仗的有,喜欢钻营做官的有,无论问他什么问题,他都不厌其烦地教导。单说能够对当时的政局产生影响的,孔子有两个弟子,孟懿子和南宫适,这两人都是鲁国二号实权人物孟孙氏的传人,其中南宫适娶了孔子的侄女儿,而孟懿子则为孔子打通了出仕做官之路。就这样,孔子的简历上多出段从政经历,他成为鲁国的大司寇,兴致勃勃地要玩个大的。当时鲁国国君被架空,季孙、孟孙及叔孙三家史称三桓,瓜分了鲁国的权力。孔子想将三桓打落凡尘,归还国君的权力。这个美妙的想法,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国君的欢迎,却引发了三桓的强烈对抗。但对孔子掌握鲁政最恐惧的,莫过于齐国。齐国敏锐地意识到,如果鲁国照孔子这么个搞法,以后就没齐国混的了。于是齐国想出来个绝妙办法,给鲁国的国君和权臣们送来了一群能歌善舞的美少女。孔夫子与美少女们展开了激烈对抗,他很费劲地说服鲁国国君及权臣不接受齐国的美少女。齐国不泄气,就在曲阜大街上搭起帐篷,每天举办超级女生大赛。最终,鲁国国君和权臣抵抗不了诱惑,瞒着孔子投奔了美少女阵营。孔子悲愤地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他就离家出走了。

    周游列国的大戏,就这样上演了。

    拓展阅读

    孔子为什么没有成为帝王

    中国历史是部帝王史,孔子虽然影响力超过任何帝王,但因为他没有做过帝王,所以不被许多研究者看好。但实际上,孔子至少有三次机会成为帝王,只不过他都拒绝了。

    曾经有一次,孔子到了卫国,弟子们来见亲信弟子子贡,问:老师有什么想法没有?意思是说,我们人多势众,人才济济,要不要夺取权力。

    子贡说:让我先问问老师。于是子贡就问孔子:老师,宁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是什么人呢?

    孔子说:他们是贤人,为了道义而舍弃生命。子贡听明白了,孔子的意思是维护道义,不染指权力。于是子贡出来告诉同学们,都散了吧,洗洗睡吧,老师他没这个意思。还有一次,孔子病了,他的弟子子路就把学生们组织起来,相互之间不再称呼同学,而以君臣相称。等孔子病好发现这件事后,破口大骂子路:子路,你个王八蛋,你想害我吗?想让我像条狗一样,死在路边没人埋吗?

    孔子是人类罕有的智者,他是最早看破极端权力真相的人。掌握极权的统治者看起来为所欲为,但实际上却是在透支后人的福祉。每一个当权者的荒淫无度,迟早要由后人来埋单的。这也是中国历史几千年,不绝于书的"愿世世代代无生于帝王家"的绝望哀鸣之因由。

    孔门丧家犬周游列国

    孔子时代,各诸侯国的权力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齐国,曾经从陈国逃难到齐的陈氏,改姓田之后人才辈出--《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就是这个家族中的成员。此时田氏田恒架空了齐国国君,就打算对鲁国用兵,炫耀武力,以此立威。

    正在周游列国的孔子,听说了这个消息,就说:鲁国是我的祖国,虽说这个祖国待我不公道,但齐国想要欺负它,我不能不管。

    孔子门下最善言辞的子张说:老师,我去一趟吧。孔子说:你怕不行。孔子门下最小的弟子公孙龙说:我最擅长扯皮,白马非马,谁听到谁晕,让我去如何?孔子说:你那白马非马,也解决不了问题。这时孔子门下的子贡站出来说:老师,我走一趟如何?孔子说:好,子贡,这事就交给你了。

    于是子贡赴齐国见田恒,说:听说你要打鲁国,我认为这是极缺心眼的表现。鲁国有三大优势,攻之必败,为什么呢?因为鲁国城墙低,墙壁薄,国土狭小,君王懦弱,大臣愚昧,百姓厌战。所以攻鲁必败。莫不如攻吴,吴国城墙高,墙壁厚,国土辽阔,兵精甲利,战将如云,容易征讨。

    当时田恒就晕了:喂,子贡,你没神经吧?怎么你说话跟正常人的思维,扭着劲来呢?

    子贡笑道:没错,是扭着劲来,可为什么要扭着劲呢?是因为你们齐国特殊啊,齐国有齐国的特殊国情,不能硬搬别人家的道理。先说你为什么攻鲁?炫耀武力?以此立威?可如果赢了的话,是人家国君赢,跟你有个毛线关系?只有齐国输了,削弱了齐君势力,才凸显出你的价值,你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田恒说:有道理,不过呢,现在齐军已经攻入鲁境,怎么办呢?子贡笑道:这太简单了。我马上去吴国一趟,让他们来攻打你,岂不妙哉?

    田恒道:好,有劳先生了。于是子贡赴吴国,见到吴王夫差,说:吴国,乃当今天下霸主是也。

    霸主就要有霸主的霸气。现在齐国攻打鲁国,霸主却蹲在一边不吭气,这样的霸主,会让大家失望的呀。

    夫差说:霸你个头呀霸,你哪里知道我的难处?越国那个勾践,现在对我吴国虎视眈眈,只怕我前脚出兵,勾践后脚就会杀入门来。

    子贡说:这样啊,那我去越国一趟,让勾践倾国之兵力,与你一道出征,如何?

    夫差大喜,说:这样好,如果我以霸主的身份统吴越联军出战,铁定出尽风头,那就辛苦先生了。

    于是子贡离开吴国,向越国行进。而越国的勾践,此时正卧薪尝胆,矢志灭吴。可是却奈不得吴国实力雄厚,无法可想。闻知孔子门下高徒来访,勾践大喜,立即命人洒扫道路,亲自出城三十里迎接。

    勾践知道,强越灭吴的希望就寄托在孔门弟子身上,他低声下气地侍奉子贡,说:越国地小偏远,怎敢烦劳先生亲自前来。

    子贡说:那咱们就掀开盖子说亮话吧,我劝吴王伐齐,吴王却担心你越国在背后攻击他,坚持要灭越才肯行动。与其如此,越国莫不如派兵随吴王出发,以卑词尊奉吴王,而吴伐齐必胜,此后必然攻晋,必定因失败而元气大伤,这时大王就可以乘机攻吴,此天赐良机,不可放过。

    勾践躬身道:谨遵先生之命。然后子贡再赴晋国,游说道:大王,此时吴王正率军伐齐,取得胜利之后,必定转而攻击晋国,请晋国做好准备。晋国道:谢谢先生指导,晋国一定不会让吴国得逞。然后子贡回到孔子处,销了事假继续上课。而这边,吴王夫差率吴越联军,大战齐军,生擒齐将七名。大胜之后,耀武扬威,转而乘胜攻晋。却不料晋国早有准备,被晋军大破吴军于黄池。而勾践得知吴军败绩,立即倾越国兵力,向吴国发起总攻。

    公元前482年,越军包围姑苏,火焚姑苏台,烈焰熊熊,明照天南,大火一月不熄。吴王夫差狼狈而回,又遭到越军的凶猛攻击,彻底战败。

    当夫差于绝望中仰望星空之时,这个时刻或许会永远在他那无意义的生命中定格--这一年是公元前482年,次年春秋时代终结。更索然无味的战国时代行将拉开帷幕,而夫差将在战国开局之时,被他的对手勾践步步紧逼。夫差请求仿效当年吴国对越国的处置方式,但勾践断然拒绝。

    勾践说:从前,上天把越王国赐给你,可是你没有珍惜。所以上天转而把这个机会给了我,现在我要说,去死吧!

    夫差自杀,死前以布蒙脸,因为他没脸见伍子胥于地下。立国114年的吴王国,就此宣告灭亡。

    拓展阅读

    善行的利益驱动机制

    春秋时,由于频繁的战争,许多鲁国人流落于外,沦为奴隶。但如果有人付钱的话,就可以替这些奴隶赎回自由。所以,鲁国的法令规定,凡是鲁国人做了诸侯的奴隶,能够将他们赎回的人,可以从官方的库府拿回赎金。这条法令,是鼓励大家踊跃赎回那些沦为奴隶的鲁国人。

    孔子的弟子子贡,是当时天下巨富,他在诸侯国遇到沦为奴隶的鲁国人,就将这些人赎回,却不肯接受鲁国支付的赎金。

    孔子知道这事后,批评了子贡。孔子说:子贡呀,你这样是错误的。真正的善行,是能够带动一种好的社会规范,让每个人都效法,而不是只让自己表现出高风亮节。你以为你不拿回赎金是高尚之举吗?错!你是有钱人,但更多的人没有多少钱,你开创了赎回奴隶却不拿回赎金的规则,那些没多少钱的人就无法效法。如果只赎奴隶却不拿回赎金的风气流行开来,就没多少人肯赎回那些奴隶了。行善之人必须要得到回报,否则就没人肯做善事了。

    没过多久,孔子的学生子路救了一个落水的人,那个人感谢子路,就把自己的牛送给了子路,子路毫不客气地收下了。

    孔子听到这件事,大加赞赏,说:子路这件事做得好,做了善事而获得回报,以后必定会有很多人勇于拯救那些落水的人。

    孔子是个顽皮的怪老头

    说到历史,说到春秋,甚至于说到中国,孔子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无论是褒是贬,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孔子及其儒教浸淫了中国文化的成长与形成。生为中国人,身上就打着孔子的烙印,无论你接受与否,情况就是这样。

    但对于孔子,最无语的还是传统知识分子。因为孔子述而不著,没有留下一个成形的思想体系给后人。当然他的思想主旨是仁,而且他也曾对仁做过多种多样的解释,诸如仁者爱人,我欲仁,斯仁至矣等清晰的观点。但正因为如此,反倒让后来者无从措手。

    单纯从思想体系这个角度出发,历史上大凡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总归是要有一个完整的架构提供给后人,以供后人居高临下地批而判之。但老奸巨猾的孔子显然早料到这一点,所以他老人家坚定不移地述而不著,导致了后人无法在他那庞大精深的思想迷宫之前卖弄聪明,这一点让许多批评者备感愤怒。

    如果我们一定要对孔子说句什么,那就是:这是一位最大程度接近于智慧终极的智者,这种对智慧的接近不是空洞的理论,也不是毫无凭据的自以为是,而是他能够征服他那个特定时代的优秀年轻人,让他们心悦诚服地汇聚于他的门下,最终构成了一股不可小视的庞大政治势力。

    细数孔门弟子,好勇斗狠的子路,家财豪富的子贡,温润如玉的南宫适,闻一知十的颜回,既能够纵横疆场又深悟财政法则的冉求,相貌丑陋却最终光大孔子门楣的澹台灭明--甚至连被孔子骂为朽木不可雕也的宰予,也拥有着无可争议的辩才,因为问及孔子农耕而被孔子骂为小人的樊迟,他既是战场上的猛将,又是农业方面的专家。简单说,孔子门下随便拿出一个人来,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历史上,都有着非同小可的影响力。

    比如说我们已经提到过的,公元前484年,孔子只为了保护鲁国不受侵犯,派遣得意弟子子贡出马,结果掀起满天风云,最终是保存了鲁国,削弱了齐国,灭亡了吴国,强大了越国。这种在国际战场上呼风唤雨的本事,足证孔子及弟子所形成的力量,在当时是多么骇人。

    孔子的力量,源自他的思想。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话或许稍嫌夸张,但平心而论,数千年历史长河之中,很难找到在思想智慧方面能与孔子匹敌的人。后世的学者之所以抱怨孔子没有提供一个成型的模子给大家批判,只是因为孔子已经超越了这个无聊的境界。

    事实上,孔子是用他一生的坎坷经历,向后世人印证了思想与智慧的价值。要知道,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代,是一个全无规则可言、强者为王弱肉强食的时代--孔子在宋国的先祖孔父嘉,就是因为被华父督觊觎妻子的美色,从而遭到灭门之祸,甚至连宋国国君都因此而丧命--孔子就是在这样一个残酷的时代,手拿竹简书向诸侯们的暴力发起挑战。而最终,那些显赫一时的诸侯君王俱已随风而去,千秋万载,留下来的唯有孔子的不灭之名。

    思想与智慧,比暴力更持久,更深入人心。实际上,孔子终其一生都在实践着这个道理,曾有段时间,孔子周游列国被讥为丧家犬,大家认为孔子的主张是行不通的。但历史的真相是,孔子之所以不肯回归故国,那是因为他要求鲁国的权贵们,必须要在思想与智慧面前低头--就是在他面前低头。最终,鲁国意识到他的价值,"持厚币以迎",当时的鲁国国君鲁哀公就尊孔子为父。

    让权力管你叫爹--孔子是个顽皮的怪老头,他兴致勃勃地拿自己的人生来搞笑,如果你把他的人生看得太过于沉重,这就辜负了孔子的教导。

    紫气东来,老子就是这么拽

    公元前484年,也就是伍子胥被吴王夫差以谋反之名逼迫自杀的那一年,一个老人骑着青牛西行到了秦国的大散关。守关的关令叫尹喜,他认出了这个老人,就叫道:老聃先生,早晨我见到有紫气东来,就知道有智者要路过这里。早听说你老人家要避世隐居,可否在离开之前,留下几句话给我们?

    于是,那位叫老聃的老人,就在大散关执笔写了篇五千字的短文,名字叫《道德经》,然后老人掷笔出关,不知所踪。

    这就是老子及其《道德经》的由来。

    《道德经》这部书,说的到底是什么?书名就已经全都告诉了我们。

    道德经的"道"字,大致可以说是规律的意思,"德"字大致可以说是运行或表现的意思,"经"字可以解释为原理或法则。那么《道德经》的意思就是:规律运行的法则,或是规律表现的法则,或是规律运行的原理--无论什么规律,都是遵循这些法则或原理运行的。

    有学者指控,说老子的道学思想找不到个体系,还有人以《道德经》来推断老子的思想,认为老子的思想是对强梁世界的一种消极反应,这种推断都不挨边。老子只是说出宇宙自然与社会共有的规律而已,规律就在这里,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什么思想,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都无改规律本身之分毫。

    那么,这种永恒不变的规律,是什么呢?当老子在周王室担任藏室吏--这个职位类同于周王室的机要资料管理员,说是图书室管理员也不为错--时孔子曾经到洛阳,去向他询问有关周礼的细节问题。当时老子对孔子说道:你说的那些人,骨头都已经烂掉了,只留下竹简上那些难以辨认的字符。求道之士若是遇到舒展胸臆的大好时机,那就求仁得仁。反之,如果时局不理想,没有这种机会,也没必要刻意勉强。我认为,价值昂贵的珠宝,一定要藏于无人知晓的地方,真正有才能的人,不可以表现得太过于精明。戒除你的骄傲,化解你的欲望,此二者于你而言,全然无益。

    这番话,老子不止是对孔子说,但唯有孔子,能够听懂。有记载称,老子的学问,是他的老师常枞教导给他的。曾经有一次,常枞突然张开嘴巴问老子: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在。常枞再问:那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回答:不在了。于是常枞说道:舌以柔则存,齿以刚而折,天下之事的道理,尽在这其中,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告诉你的了。

    于是老子体悟出柔弱者善存、刚强者易折这个道理。这个道理的推演就是清静无为--恰恰在这一点上,老子经常遭到误解。

    有种观点认为,老子的"无为"就是不要作为的意思。这是生吞活剥了老子原话而产生的错误。无为的原意,是无违,并非是不要作为,而是不要违背规律而强行抬杠,是说要顺应规律的发展来做事,那样才会事半而功倍。

    一个典型事例是,自从老子的《道德经》问世以来,两千年来不知有多少自诩高明之士对老子批判指导,但时间的大潮将这些"有为者"统统淘汰,留下来的,是固如磐石的无为经典。

    拓展阅读

    诸子百家简介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的智慧大爆炸。经过两千年专制极权的剿杀,目前只有十一家尚有记录残存:诸子第一家:儒家,创始人孔子诸子第二家:道家,创始人老子诸子第三家:墨家,创始人墨翟诸子第四家:法家,主要人物李悝诸子第五家:名家,创始人惠施诸子第六家:兵家,创始人孙子诸子第七家:阴阳家,创始人邹衍诸子第八家:纵横家,主要人物苏秦诸子第九家:杂家,主要人物吕不韦诸子第十家:农家,创始人许行诸子第十一家:小说家,主要人物屈原。

    墨门巨子大战公输般

    春秋年间,智慧爆炸,百家争鸣。诸多学术流派,无不是各立体系,自成一家,奔走于庙堂之上争论不休。但有一家,不和诸流派争论,而是玩真的。

    墨家!墨家流派也和孔子一样,有着庞大的门徒,但比孔子更胜一筹的是,墨家的门徒有严密的组织,并分成森严的等级体系。加入这一学派的人,必须要以博爱、和平为宗旨,过着简朴甚至是苦修的生活,学习各种战争技巧,并参加到实际的战斗中去。只不过,墨子讲非攻,墨门信徒只守不攻,不参加任何侵略性战争。

    创建了这一奇异门派的墨子,他和孔子关系匪浅。实际上两个人很可能有着共同的血缘,至少他们的先祖,都是由周公旦分封到宋国的微子启。在微子启这株老树上,结出孔子和墨子这两枚味道全然不同的果实,也足以让人惊讶。这只能证明一件事--在殷商王朝覆灭之后,这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族裔,才突然想起他们还秘藏着人类文明的智慧之本。从此他们改弦易辙潜心教育,这才培育出孔子和墨子这一根藤上的两枚瓜。

    比之于孔子,墨子的教义更富传奇性。曾经有一次,楚国得到了科学家公输般的协助,制造了云梯,准备攻取宋国。当时墨子正在鲁国访问,听说了这个消息,他立即从曲阜出发,向现在湖北钟祥西北的楚都进发。

    从曲阜到楚都,直线距离是610公里,途中千山万水,百折千回,以最低距离两倍直线来计算,就是1220公里。墨子驾车而行,只用了十天就到了楚都。如此一来他需要每天狂奔120公里,这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但是为了制止楚王的野心,墨子顾不得逻辑了,反正他狂奔十天,硬是到了楚都,然后点名挑战公输般。

    公输般就是传说中的鲁班,他姓公输,名般。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他也是墨子的老对手了,因为墨子也精通木工机械,在此之前,两人已经有过两次交手的记录。

    第一次,公输般发明了钩钜,水战时如果敌方弱小,可以把敌人钩过来打;如果敌人强大,又可以把敌人推开,避免挨打。事后公输般向墨子炫耀。不料墨子却说:我也有钩钜,我是用爱来钩住人,用恭敬拒绝人。我的钩钜,未必差于你。这个回答,让公输般感觉很没趣。

    又有一次,公输般发明了一只木头鸟儿,可以在天上飞行三天三夜。公输般兴奋地拿给墨子看,不想墨子却冷冰冰地说:弄这没用的东西,还不如制作一支车辖,安装在车轴上,可以载重五十石。你这东西不能吃不能喝,有个屁用。这又让公输般好不恼火。

    这一次墨子又来了,他见到公输般,就说:喂,我正在找你,帮个小忙呗。

    公输般问:要我帮什么忙呀?墨子说:北方有个人,竟然敢瞧不起我,你替我杀了他如何?公输般很生气,说:我不杀人。墨子说:那这奇怪了,你不杀人,造云梯干什么?云梯难道不是用来杀人的吗?你不是不杀人,是不少杀人吧?公输般说:那这事……可是云梯已经造出来了,要不你跟楚王说去吧。于是墨子面见楚王,说:有这么个人,他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精美的食物,却想偷邻居家的糟糠和破衣,请问这人是怎么回事呢?楚王说:这个人,莫非是有偷窃癖吧?于是墨子说:楚国与宋国相比,国家富裕,山川美丽,却要去攻打民穷地贫的宋国,大王的表现,跟那个偷窃癖有区别吗?楚王说:你说得太好了,不过很抱歉,云梯已经造出来了,所以这个宋国,是必须要攻打的。墨子说:有云梯也未必能赢,不信让我和公输般较量一下。于是墨子和公输般就在楚王面前展开较量。公输般进攻,墨子防守,公输般用了九种方法进攻,都被墨子轻易化解。最后公输般笑了,说:哈哈,我知道怎么战胜你了,但是我不说。

    墨子也道:哈哈,我知道你的办法是什么,我也不说。楚王听不明白,就问:你们俩在打什么哑谜呀?墨子解释说:公输般的办法,不过是杀掉我而已。但杀掉我也没用的,因为我的弟子禽滑厘,已经带了三百门人入宋国助防,恐怕你们最终也是攻不下来呀。

    于是楚王宣布取消这次军事行动。而墨子成功完成任务,长松了一口气,就返回宋国。眼看就到了国都大门了,突然间下起了暴雨,墨子急忙奔到城楼门洞下,想避避雨。不料想守门的士兵看到他,大声呵斥道:门楼里那个人,滚出去!不许躲在下面。

    墨子恳求道:雨下得这么大,就让我避一会儿吧。士兵毫不通融:滚,浇死你活该!再不滚就不客气了。墨子一声不吭,走到雨地里,任凭暴雨浇过脸颊。墨者的追求就是这样,不问付出,不求回报,纵然千般委屈,也无怨无悔。

    拓展阅读

    墨门巨子

    公元前381年,正在楚国的墨门巨子孟胜,与阳城君关系友善。阳城君外出,要求孟胜替之守城,并将一块玉璜掰为两片,以璜片为符还城。

    阳城君离开,是为了参加楚悼王的追悼会,但因为楚悼王重用著名军事家吴起,引发了楚国贵族们的憎恨。楚悼王一死,贵族们就群起攻击吴起。阳城君就是参加攻击吴起的人之一。

    但吴起脑子极快,在追杀中他疾奔到楚悼王尸体旁,抱住尸体,贵族杀手们追上来乱砍一气,吴起被杀,但楚悼王的尸体估计也不完整了。

    事后楚悼王的儿子楚肃王追究此事,所有参加砍剁楚悼王尸体的人,统统灭三族。阳城君还算机灵,飞快地逃跑了。

    于是楚军开动,来收缴阳城君的封地。守城的孟胜陷入困境,他的弟子徐弱认为:事已至此,守护这座城已经失去意义,而且会导致墨门徒众全部死在这里,绝墨者于世。但是孟胜认为,如果不死,恐怕日后也没人再相信墨者,更何况他可以把巨子之位传承给正在宋国的田襄子,不怕墨者绝世。

    听了孟胜的话,弟子徐弱就先登城战斗,并很快死掉。而孟胜派了三个人去传巨子之位于田襄子。这三人转告田襄子继任巨子位后,又返回去与孟胜共死,田襄子以刚刚到手的巨子令,命令三人留下。但三人拒绝服从。

    最后的墨者激战于阳城,跟随孟胜战死的墨者,约有180人。

    春秋结语:五霸碎成七龙珠

    当勾践率甲士向吴国发起攻击之时,北方大地回荡起三家分晋的密谋低语,历史就在公元前481年奏响了宏大的休止符。伟大的春秋时代至此终结,战国争雄的大幕徐徐拉开。

    为什么历史要在这一年划界?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有何区别?区别有很多,经济模式上的区别、权力结构上的区别、文化观念上的区别、价值取向的区别、战争模式与规则的区别……但如果说到最明显最直观的区别,那就是大规模的权力兼并已经在春秋时代完成,战国则是向权力极端化冲刺的阶段。

    打一个比喻,权力是公器,但没理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它犹如一盏美丽的龙珠,在春秋时代呈散落状分布于大地之上,充满了嘈杂声的春秋无义战,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是以争夺或搜集龙珠为隐线。

    战国时代的七雄,各自持有一枚龙珠,而此后则是秦国收集七龙珠的过程。当七龙珠在秦始皇手中合而为一,立刻释放出巨大的黑色能量,彻底将一个民族吞噬殆尽。

    事实上,这也是历史学家无限缅怀春秋风景的主要原因,单是在这短暂的242年里,不少于两千名的封君雨打浮萍,纷纷落尽。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多样化,甚至连那些封君的死法,也别出心裁独具创意。

    242年里,不少于170个封国倏忽明灭,封君的数量太多了,他们中的大多数完全没有记载,狭小的历史舞台实在挤不下他们的位置。如果他们想在这个时代露个小脸,必须要非常努力才行。

    应该说,有些君主已经尽力了,他们尽其可能地比拼别具一格的死亡方式,比如说公元前682年,鲁湣公与大力士南宫万下棋,不能取胜,就取笑南宫万曾经被俘的糗事,结果激怒南宫万,他一棋盘拍死了鲁湣公。

    比如说公元前548年,齐庄公与大夫崔杼的妻子偷情,崔杼大怒,捕杀齐庄公。再比如公元前543年,蔡景侯与儿媳妇偷情,被儿子逮到杀之。此外还有跌入粪坑中浸死的晋景公、因为暴脾气自己一头撞死在火炉里的邾庄公。这些形形色色的封君之行,宛如一只人性万花筒,让我们于中窥到欲望失控时的人性之悲凉。

    人死留名,豹死留皮,这些封君已经尽力了,但我们仍然未能给他们留下足够的空间。这只是因为,春秋时代的多样化带给后人更多的选择,但当春秋落下帷幕,我们知道,我们的选择空间在一步步缩小。

    同一化的历史就是这样,民众的选择趋于减少,是与权力的自由度扩大成正比的。如果说中国的古史就是一部权力扩张史,这也丝毫不夸张。而我们记述历史,不是为了猎奇,而是为了寻求在这奇异的历史表象之下所潜伏的人性规律。

    历史是人类行经的足迹,历史的规律,就是人性的规律。当我们的先祖走过这辽阔的大地,留下满地苍凉之时,我们只想问:为什么我们的历史是一部权力扩张史?为什么我们先祖面对权力的蚕食而束手无策?为什么?

    当问题提出,答案已经在历史的深渊之中上下沉浮。

    拓展阅读

    同一时间的世界史

    公元前500年,伯罗奔尼撒联盟建立。在希腊的南部,位于伯罗奔尼撒境内的诸城邦,先后与斯巴达结盟,公推斯巴达为盟主,建立联盟。

    公元前499年,鲁国奉孔子为大司寇,这是孔子人生的黄金时期。而在波斯,其属地爱奥尼亚诸城起兵叛波斯,攻陷撒狄,烈火焚城,雅典也派军舰助攻,波斯军队展开反击。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攻吴失败,沦为吴王夫差奴隶。而波斯大军已经击败叛军,夺回爱奥尼亚诸城,并进行了血腥的屠城。

    公元前490年,第一次波希战争爆发,为报复雅典卷入爱奥尼亚诸城叛乱,波斯王大流士统军渡过爱琴海,进攻雅典。雅典危急,派青年腓力比底斯跑步向斯巴达求援。腓力比底斯48小时疾奔了240公里,抵达斯巴达。但斯巴达拒绝援助,声称必待月圆方可进军。而此时,波斯大军已经在马拉松登陆,雅典将军米泰亚底孤军奋斗,不幸战败。次年,将军米泰亚底被指控为"欺骗人民",米泰亚底气死。

    公元前487年,雅典人创立"贝壳驱逐法",以防野心家独裁。

    公元前485年,与波斯王大流士死亡的同年,也是中国越国向吴国献出绝世美女西施的这一年,释迦牟尼卒,年81岁。僧徒500人在王舍城聚会诵经,史称佛教徒第一次大集结。

    公元前484年,希腊最伟大的史学家希罗多德诞生,他将记述那些行将失落的历史。

    附录:参考资料

    1.霍彦儒、郭天祥著《炎帝传》,陕西旅游出版社,1995年6月第1版。

    2.李肇祥、柴剑虹译《吕氏春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

    3.司马迁《白话史记》,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4.(德)古斯塔夫·施瓦布著《译林世界文学名著:希腊古典神话》,译林出版社,2002年10月第7版。

    5.柏杨著《中国历史年表》,海南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6.柏杨著《中国人史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2月第3版。

    7.冯作民译《白话左传》,岳麓书社,1989年1月第1版。

    8.雾满拦江著《孔丘说明书:一个理想青年的奋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9月第1版。

    9.张荫麟著《中国史纲》,九州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10.(英)J.F.C.富勒著《西洋世界军事史》(第一卷),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81年1月第1版。

    11.谭家健著《墨子研究》,贵州教育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

    12.侯家驹著《中国经济史》,新星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

    13.杜建民编著《中国历代帝王世系年表》,齐鲁书社,2010年4月第6版。

    14.柏杨著《中国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

    15.(美)T.N.杜派著《哈珀·克林斯世界军事历史全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8年8月第1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