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夏花倾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再见桂花香

    文/贾静

    北方城市漫长的冬天终于要过去了,假期临近,考试也是一场接着一场。冬天的厚外套还没有脱掉,灰蒙蒙的天空让我想起了曾经的城市。穿梭在校园里,偶尔会想起你。你还好吗。

    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对你的想念。

    因为你对我太过于重要。你知道我是个不善于表达自己的人。

    从对你的印象讲起吧。冬天的时候,你会穿着一件深红色的羽绒服,戴着深蓝色的两面都有图案的帽子,我记得曾经的我最喜欢把头套进那个帽子两面换着戴,我记得那上面有你头发的味道,但是你爱出汗,所以难免有一点点汗味,不过,是我熟悉的味道。

    往常的时候,冬天会下好大的雪。小时候我总是告诉你那是许多刨冰机做出来的,现在的我会告诉你,我觉得那是你在想我。早晨我睁开眼睛,看看窗外一片雪白,激动地告诉你,下雪啦。你笑笑提醒我,不能玩雪啊,要不会感冒的。我说知道啦知道啦,然后匆忙吃饭跑出家门。每次回来你都能从我湿了的手套上看出我的顽皮,之后我记得在暖气片上烤干手套上的水分,后来便可以瞒过你和小伙伴们一起享受下雪后的乐趣。

    原谅我今天刚刚睡醒时跳跃性强的思维吧。

    说起小院,我想起了我们家的院子。生了锈的绿色的大铁门,朝向南方,太阳把它晒得渐渐褪了色。院子外面的东南角有一棵月季,花开的时候是粉红的。院子里面有两棵香椿树,其中一棵高大得已经长到了四楼的阳台,而在二楼住的你总是会在它们刚刚发芽不久,用长长的竹竿绑上钩子,摘下许多的嫩芽做成香喷喷的香椿炒鸡蛋。炒菜时油烟味很重,我能听见你好几声的咳嗽声,也不知道现在你的气管炎好了没有。

    不知道为什么,觉得之前的日子就像是美好的电影,每次在脑海里放映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想要喊声暂停。而现在的日子总是想要快进,看看结局是什么。

    我想,和你的漫长陪伴有关系吧。

    就像我和你在一起时不知道珍惜,总是把我的小脾气展现给你,总是不会说关心的话,失去后我才后悔。我不说,是不是你都不知道,你会和别人一样以为,我一点都不曾记起你。

    好像你是一场注定要失去的瑰丽风景,我望着你,心里说,不要离开。可是我知道终有一天,我们会各奔东西,你会离我而去。我的不担心,是因为我害怕,我害怕分离来得太过迅疾,让我无法承受。

    冬天就这么过去吧。冬天的寂寞孤独会被莫名地放大,我知道是因为没了周围的树木花草陪伴,让人觉得寒冷空虚,让我们不自觉地想要依靠。环顾四周,熟悉的或是陌生的面孔,都让我们觉得生活的难过,因为距离时近时远,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今陪伴我们的某个人,哪一天就离开。

    我记得你的名字是一种花草的名字。印象中我想不起它的样子和气味了,应该是我们那个地方不常有吧。现在觉得它是一种普通而平凡的存在,可是它的作用却是很多。就像你,你是那么普通的存在,可你在我的生命里开放了将近二十个年头,淡淡的香气应该会是有一辈子那么久吧。

    记得那年夏天吗。你在街的对面卖冷饮,我坐在你的旁边。你总是把我最爱的饮料和冰棍留下得多一些,你知道我喜欢什么。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叫作香樟树,什么叫作时光易逝,我只知道我的身高就能够得到你的冰柜。我记得你墨绿色的旧雨衣,下雨的时候你让我钻进雨衣,骑着三轮车载我回到那个狭窄的崎岖的街道。记得你还卖过很多东西,好像有很多的干果,因为我知道我最爱吃的就是开心果,你说我也是,然后你就会笑起来,脸上的皱纹慢慢汇聚成一条线,我以为是河流,因为汗水在上面流淌。因为我记得那时候我们总是说,溪水汇聚成了河流,河流汇入了大海。我想,你是我的海。

    以前的时候觉得海是广阔的,一望无际的。我简单地就以为是这样。可是之后当我一次次地在溽热的夏天看见不同的海,我知道,它是沉默的,是悲伤的。我听见了它旁边的人们的欢声笑语,我看见了它周围的人们躺在它身边发烫的沙子上,用海水和沙子混合堆砌的城堡,海水再次拍打岸边的时候,又是一个故事。

    初中以后的每年夏天,我都会去看海。可是都没有那次和你去的时候印象深刻。

    那好像是你为数不多的几次远行,你在家休息的一段时间里,如果扩大范围的话,那就是几年的光景。

    临海的宾馆,拉开窗帘就能看见日出。我们和小贩砍价,你送给我许多串贝壳的手链项链,那些东西现在还放在我的书架上。一切带着清晰的轮廓,好像是被当时清澈的海水浸泡还有耀眼的阳光渲染。我在海边跑啊跳啊,你在旁边看着我,又笑了,牙齿掉落了好多,那时候你还不服老地不想要戴假牙。晚上去散步,我记得旁边的一整条街有好多大排档,那个时候我只是个孩子,不允许喝啤酒的孩子,你会给我买好多的烧烤,我记得有个红色头发的烧烤男孩,他的皮肤黝黑,穿着印着椰子树的背心短裤。你听我分享我的新鲜感我的小激动我的想家。我以为这就是最快乐的回忆,而之后我看见大海,再也没有了当时的兴致。我只会觉得深深的悲伤,胸口沉闷,好像是黏滞了的姜糖,回忆和过往就在那里无法散开。

    你是个记性很好的人。

    比如我在某某时候获得的三号学生等奖状,比如我的某次测验得了班里前几名,比如我爱吃的东西你总会买许多非得像是屯粮才行。

    现在你过得好吗,还记得我吗。

    我的变化不大,和你最后看见我的时候没什么分别,如果在白天的街头遇到你,我想我会大声叫住你,然后跑过去。唉,我想起了一年级的时候,我看见你回来,大声叫着你,然后跑过去,我想紧紧抱住你,可是却不小心滑倒,膝盖蹭破了一层皮,还有些许的淤青。你心疼地给我上药,那时候我很爱摔跤,因为我喜欢跑得很快,尤其是看见你的时候,所以后来的时候,同学们总说,我跑步的时候样子很认真,很喜欢看我跑步的样子。后来的时候我喜欢听跑步时耳边的风声,细小而微妙,我觉得那个时候,我离着天空最近,离着未来和梦想最近,现在,我觉得风声是你。

    你看看,我还记得这么多,怎么可能忘了你。

    当然,我的遗憾,就是,你离开的时候,我没有和你好好告个别。

    刚刚我梦见了你。

    你穿着什么衣服我忘记了,但是阳光很好,透过落地窗照进木地板的屋里,屋里的摆设不是我熟悉的,但是你在我就不觉得陌生。

    我说,我要去训练,下午四点回来。像往常一样告别。

    你说,你要去做一个手术。成功了我就可以好好和你玩了。说得十分轻松,连我都没有听出有什么不同。

    然后我们坐上了车,听不见说话声,阳光变得更耀眼,接近中午了吧,我就在最繁华的街口,停站的时候下了车。离开的时候,我对你摆摆手,我说,你一定要成功,我笑着离开你,我又看见了你的笑,然后我好像闻到了桂花的香味,真是不常有。

    擦擦我湿润的眼角,翻了个身,我知道梦醒是件痛苦的事情。不管是我们可以逃离遇到的危险还是幻觉营造的美丽,我们都错过了其中的经历,其中的未完待续。尤其是结局和想法背离的时候更为难过。

    周围一片漆黑包裹着我,熟悉的床铺告诉我身在何处。

    内心失落,痛苦难过。

    我失去了你,曾经我们互相依赖。你给我生活的希望,我给你生存的勇气。

    病房里白色的病床,高考之前几个月的时间,你都在那里。我知道如果不是我,你不会有那么顽强的力气存在下去,我知道后来的你很累。

    我看见你最难过的时候,我的心是痛的。氧气罩里的空气让你虚弱而缓慢地吸进去,我吸进去的是医院特有的我不喜欢的气味,还有大口的悲伤和难过,刺痛我的每一寸皮肤,拂过我的脸,阳光再好,也变成了匕首。我怕你离开,深深地害怕。我想让你多一天存在,永远存在,就像是太阳会永远照亮这个世界,不管它变成了什么模样,我知道你慈祥和蔼的脸是我最信任最依赖的。

    成长的伤痛不只是我体会到了,你也同样体会,那是衰老。

    从我抬头仰望你变成了我低头看你佝偻的背。从我和你的陪伴延长又缩短。

    高考之前的一阵子,你电话里虚弱的声音。我不是没有担心过。

    就像我曾经害怕失去你的年月里,胆怯地设想没有你的日子我就抑制不住地哭泣。

    那年冬天,我骑着白色的马赛,穿过路灯微亮的街道。车子骑得很快,能听见风声从耳边呼啸,我好怕,于是我哭了,眼泪肆意流淌,然而是冷的。我想以后的日子我就每天来看看你,抱抱你。但是之后的日子卷子越来越多,复习的节奏越来越紧张。你打电话告诉我,你快好了,让我好好考试,我信以为真,在剩下二十多天的日子里努力学习,我好像忘了你,忘了你的病。其实,我是陷在无尽的像是黑夜的恐惧里。在高考前的十多天里,我梦见了你,你离开了,带着最后一点阳光。

    然后周围从一片耀眼的白色变成了黑暗。我不敢拨通那个熟悉的号码,不敢询问一丝有关你的消息。我怕是最坏的结果让我猜中。

    所以,当高考结束之后的两天,我听见了你离开的消息,在车上哭得不成样子。

    我以为我可以表现得很冷漠,一滴眼泪都没有,让别人以为我是个冷漠的人。可我还是没有忍住,因为我太想你了,可是我却没能看见你最后一眼,没有听到你说,考试答完题要认真检查。然后我不耐烦地说,哎呀知道啦。如果你能再说一次,我一定会乐意。

    没有了你从小到大的拥抱,我会像你期待的一样,坚强独立地成长吧。我会变得更好,让你没有后悔与我在一起的十几年的时光,没有辜负你这么多年的心血。

    好想告诉你,谢谢你,奶奶。

    但是没有机会了。

    我犹豫了好几个月,在失去你的时候我就想告诉你这些,可是我不想承认,你去了你曾经想去的天堂。

    说完这些,我还要蜷起身子,抱着自己,再次睡去。

    我会带着你给我的爱和希望,好好地活下去。

    再见桂花香。

    再见,奶奶。我知道我们不能再见了。

    我知道你化成了风,在我周围吹过,携带着海的气息。

    我看见了,桂花的香气。

    是你。

    梦旅人

    文/侯佩儒

    00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窗外刚好落下了今夏的第一滴雨。啪嗒,坠落在地面上溅开小小的水花,随后四分五裂只剩下潮湿的水汽。于是一场倾盆大雨如期而至。

    恍然,像一场悠长的梦境。

    01

    似乎是过了不久,骤至的暴雨停歇。

    蔚蓝色天空在拥抱风,而风却从未关紧的玻璃窗缝隙挤进来,告诉我黄昏时刻有一个猫少年在兀自仰望。我偏头指着天边那棵挺拔的白杨树,问,是像它仰望天空那样吗?风吹得银白色风铃清脆直响,表示默许。

    一只洁白的鸽子飞过像被打翻了纯蓝色墨水瓶般的天空,清晰地映在我的褐色瞳孔中,我问风,那这只白鸽呢,也是吗?风愉快地说,对啊。

    我翻开一本书,轻轻地问风,它们都是在干什么。风安静地停顿了一下,待小憩在窗台上摆的茉莉花旁的金色蝴蝶飞向远方才缓慢地回答,它们都在追梦。

    “它们都是和你一样的梦旅人。”

    原本端起清茶的右手顿在空中,意识里仿佛有什么苏醒。像初夏骤至的暴雨,连带着被冲刷掉尘埃的晴空和打落在地的花瓣与芭蕉叶,颜色明亮,突然鲜活在脑海里。我想风说对了,我是梦旅人。

    耳边响起时光托风快递来的提醒——“梦想的航班要启程了”。或许再喝杯清茶,就赶不上了啊。我放下手中的书,厚厚的书页里掉落出一张写着“抵梦想”

    的机票。是它了。

    多像我们义无反顾走下去的青春,所有找寻的东西都会在某一时刻突然出现在你面前。梦想的耀眼光芒也一样可以悄悄藏匿在小巷的雨声中。

    若是不细心,那光芒就会日渐弱下去,最后蒸发在淅淅沥沥的雨里。

    02

    “梦想的航班将要启程,请旅客们做好准备。”

    时光又在我的耳边轻声提醒。

    我抬眼看明澈的天空蓝和被风吹得舞动的白桦树叶,以及我脚下延伸出的深黑色影子,合上了书,带着书里珍贵的机票走上前去。

    “梦想的航班一直不稳定。或许会在中途不小心飞机失事,也或许会最终到达那个叫梦想的地方。”

    时光不安,耐心地提醒道。

    我深呼吸一口气。太阳已经开始西沉。我想我永远无法预料到第二天的清晨里有多少颗晨露,又有多少人在匆忙变幻的尘世里丢掉梦想,在梦想航班出事的前一刻纵身打开降落伞跳下去。

    风也焦急地敲打着我身侧的玻璃窗,似乎在喊,再考虑考虑吧。梦想始终在天边遥不可及,或许有时候也该考虑放弃。

    我微笑着摇了摇头,说,不必了。开始启程吧。

    “梦想的航班准备开始起飞。”

    时光很轻地点了头,倒计时的声音终于停下。

    “梦想的航班,正式起飞。”

    于是梦想航班逐渐起飞。

    我看到它载着我飞向高空,穿过密集的云层,越过高山与湖泊,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无休止地飞去。那棵挺拔的白杨树越来越小,最终不见。

    夕阳西沉,只剩下一道微弱的金光。

    猛然间我看到一个眉眼温暖的猫少年安静站立在太阳最后的余光里眺望远方。

    哦,原来风说的就是他啊。我还来不及看到他最后的结局,梦想的航班已经带我旅行了很远。

    那群白鸽起起落落,憩息在教堂屋顶的十字架上。下面有小孩嬉闹奔跑,指着我所在的梦想航班大喊,看!这些场景都稍纵即逝,可都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这是追梦旅途中最美的风景。

    而我,正满怀希望满心温柔地坐在梦想航班上,坚定我的信仰。

    03

    啪。杯子打碎的声音。

    我忽然惊醒,窗外的骤雨刚刚停下,闷热的暑气更浓郁了。原来刚才只是个梦。

    我若有所思地翻开那每一页都印满了我渴望的铅字的书。我知道我的梦想,都藏匿在这些文字之中。

    隐约间,在天空终于放晴的瞬间。我仿佛听到猫少年开口说话了。

    “我到了。”

    长弄其实并不叫长弄,而是另一个更为复杂的名字。只是它实在太长了,所以留在记忆中的也就只有走不完的弯曲小弄,在每个游子的回忆里盘旋成故乡的脉络。久而久之人们也就遗忘了它原本的名字。只是唤它:“长弄,长弄。”

    像是站在高高的山峦上,呼唤远方恋人的昵名。

    在长弄的两旁是高低错杂的居民楼。夜里亮起一团团暖橙色光晕,断断续续地连接成一条柔软的线段。而在白天,随意架起的晒衣绳上布满了色彩沉暗的衣物,在地上投下晃动的影子。孩子们调皮地踩着衣物的影子一蹦一蹦,发出清脆的撞击声,在长弄中一圈一圈地扩散开来。

    那是一条普通到卑微的弄堂。而十三岁之前她与母亲就一直居住在长弄里。

    母亲出生在烟雨迷蒙的江南,书香门第。跟所有出生在那个年代的年轻女子一样,居住在悠长潮湿的巷子里,终日与书为伍,母亲会写诗,在江南一带也算是一个小有名气的诗人,不乏追求者,但都被她一一回绝,她觉得她足够年轻,还有大好的未来,感情于她而言过分束缚了。

    那个时候的母亲就像是书中那个才华横溢的林妹妹一般,并没吃过什么真正的苦头,又有着足够自傲的资本,所以在 20岁的时候,她休学,与家里怄气,把行李收拾得哐当哐当响,戴了一顶棕红色的圆边帽子便踏上了异乡的征途。

    而那顶帽子最后落在了荷花盛开的西湖池水里,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为了捡帽子而掉进西湖差点淹死的 Z大高才生。男生从水里爬出来的时候,不合身的棉质外套早已吸透了水黏在身上,加上因为水的重量下沉的灰色裤子,显得特别滑稽。看到男生这副摸样,母亲倒也忘记了帽子的事,反而抿着嘴笑了起来,男生也摸着头跟着母亲傻笑。

    男生貌不惊人也不会花言巧语,可母亲却接受了男生的求婚。

    大学毕业后之后,男生出人意料地放弃高薪本职,投身于一窍不通的商业,到处碰壁,前途一片黑暗。可他却似中了蛊一般死不回头。最让人不解的是母亲竟也义无反顾地支持。为此,母亲与外婆大吵了一架。外婆气得浑身发颤地威胁“你敢走出这个门就不要回来了”的情况下,母亲也咬紧了牙,拿着稿费千里迢迢地去找男生。而她会这么做的原因,按她的话来说,那都是老一辈的事情了。然后母亲微微勾起嘴角,望向前方的双眸满眼的柔情。

    五年后的一个深冬,母亲生下一个女儿,她在听到婴儿啼哭声的那一刻,看到了搁在桌上外婆赠予她的《飞鸟集》,于是母亲为女儿取名为如夏。

    很久以后杨如夏从母亲书柜上翻到这本诗集。那句话被映在封面,英文是: “Let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郑正铎把它译为“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母亲选择了前半句为她命名。

    而后来那本书被葬身火海。

    所有人都说,杨如夏像极了母亲。听到这里,杨如夏便会觉得高兴,带着被人揭穿的高兴。因为从翻阅到那本诗集开始,她就不断地在模仿母亲。母亲喜欢看书,于是她小小年纪也便故作老成地看起唐诗宋词。母亲不喜闲谈,所以她在同龄人中显得孤僻高傲。

    她所效仿母亲的一切,让她自始至终都未融入长弄这条带着油烟气息的弄堂里,却让她成为了长弄里的人教育自家儿女时必带的名词。

    “你看看人家杨如夏。”

    “你就不能跟着杨家那小丫头学学。”

    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用羡慕甚至略带些妒意的。倒不是妒忌杨如夏为什么不是自家孩子,而是嫉妒为什么她总是那么乖巧听话。他们希望的是有朝一日可以说“你千万不要学杨如夏”“你别跟着杨如夏学”之类的话。

    用酸的语气说甜的话,或是用甜的语气说苦的话,这是长弄里的人最擅长的。

    然而杨如夏终归是没有让他们失望,十岁那年的午后,她怂恿一帮小孩砸掉了长舌妇张喜凤家的窗户。

    相当幼稚的行为,可杨如夏还是选择去做了。她记得她捡起的那块石头并不圆润,右上方有一块棱角所以捏在手里的时候很疼。那天下午她在窗户前站了很久,直到双脚发麻她才扔出那块石头。石头撞上玻璃发出巨大的声响,不过玻璃并没有应声而碎,而是由中间向四周蔓延出无数裂痕,蜘蛛网般地盘踞在一起,像是青面獠牙的怪物。

    很多个晚上她都会梦见那扇窗户,有的时候它的周围爬满了鲜花有的时候是枯叶,以至于她自己都分辨不出到底哪些是梦境而哪些又是真实。

    事情暴露得很快,小孩子都不禁吓,大人们拿出鸡毛掸子便立刻供出了元凶。

    也不管自己有没有参与了,第一个扔出石头的人应当受到最大的责罚,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而母亲是在第三天才得知这个消息的,她很生气。至于到底训斥了些什么,杨如夏已经记不真切了,她只记得自己哭得很厉害,后来估计是态度诚恳地道了歉,这件事才告一段落。

    杨如夏想着,等她长大了,一定要带着母亲搬出这里。

    可是用不着长大,她们便从这里搬出去了。因为父亲回来了,他的公司已经步入正规。

    父亲回来那天,整条长弄都沸腾了,一大早便有一堆人来到夏家等父亲,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当然也有些中年妇女凑在一起议论着,离不了“男人有钱就会变坏”“看她到时候怎么哭着回来”。她们又转身对着自己的丈夫大声道:

    “看看人家杨建东,这么快就有钱了,你啥时候能带我们也享享清福啊?”

    父亲在月色中到达,穿着体面的衣服,眉眼间已不见了年少时的素色。他走到杨如夏面前蹲下来,他说:“如夏都这么大啦,乖,叫爸爸。”

    杨如夏突然感到这个男人是那么陌生,与年幼时那个把她举在头顶的男人怎么也无法融合在一起。几乎是下意识地躲掉了眼前这个男人想要按在自己头上的手,藏到了母亲的背后。

    “如夏,叫爸爸啊。”母亲也这么说。

    杨如夏咬了咬下唇,许久才道,爸爸。

    “哎。哎。好孩子。”父亲笑起来,然后他又转过身去对母亲说,“看看有什么要带的吗,我们明天就走。”

    “那我打包一下书。”母亲拢了拢垂下来的发丝。

    “唉,带着些破书有什么用?你要什么我给你买什么。”父亲满不在乎地说。

    母亲还未放下的手就这么僵在了半空中,半晌她说,好。

    第二天清晨,母亲唤醒杨如夏,带着她的所有书来到河边的空地上,她将它们堆在一起,“啪”地全部点燃。杨如夏看到那本泰戈尔的《飞鸟集》被放在最上面,泛着黄的封面迅速被火舌湮灭。

    那年杨如夏刚好十三岁,豆蔻年华。

    杨如夏与母亲很快搬入了这个城里最豪华的小区。在小区的正中央有一大片的玫瑰花地,一入夏便开得无比妖娆。杨如夏喜欢玫瑰,跟母亲一样。

    以至于在很久以后唯一能留在杨如夏脑海里关于那个小区的记忆便是那大片大片张扬的玫瑰花和那个拿着白玫瑰告白的男生。

    那年杨如夏十六岁,正值女子最美好时光的开端。

    也是同一年的春节,父亲没有回来,说是去赴一个客户的约。于是母亲买了些烟花在自己的院子里燃放。母亲去点火,然后像个孩童一般笑着跑开。烟花从母亲的背后蹿出来,在黑暗中划开一道亮线然后在空中散开。恍惚中,杨如夏仿佛又回到了十三岁那年的河边,而母亲却已经不是那个点燃所有书籍的母亲了。

    “如夏,下次多买些烟花跟你爸爸一起来放如何?”母亲跑到杨如夏身边说道。

    杨如夏笑了笑,说好。

    可这个平淡的对话仿佛是一个序幕,开启了接下来所有与期望背道而驰的故事,像是一场灯红酒绿的舞台剧,所有人都声嘶力竭地演着只为了最后一个鞠躬和重重落下的布幕。

    那个曾经笑容腼腆的男人开始夜不归宿,就算回来也是喝得酩酊大醉,脾气也日益暴躁起来,起初是喝醉了才会大声嚷嚷几句,到后来他就算清醒着也会因为一点小小的事情大发雷霆,母亲性格隐忍,也算是相安无事。

    然后这一切都只是那场舞台剧的开端。父亲第一次对母亲动手是中秋的时候。

    杨如夏被嘈杂的争吵声惊醒,她打开床头的灯,仔细听了一会儿才确认声音是从自己家里传出来,走到客厅的时候看到母亲捂着脸坐在地上,父亲双眼通红显然又喝了很多的酒。

    父亲意识到杨如夏走了出来,没有抬头看她,把烟蒂丢在地上踩灭,就摔门走了出去。而母亲擦了擦眼泪,也不做解释,只是催她早点去睡。一个人在阳台上在抽烟。这是杨如夏第二次看到母亲抽烟,第一次是外婆过世的时候。

    父亲和母亲在冷战了一段时候后,仍旧重归于好,不过他们变得更加相敬如宾。

    母亲开始重新拿起笔,可是频频碰壁。母亲生日那天,收到了一家知名杂志社的约稿函,杨如夏知道是父亲花了钱找了关系,而母亲也是个聪明人,不过她还是挺高兴的。

    除夕那天,父母再一次争吵起来,母亲把杨如夏锁在房间里,他们压低了声音,所以杨如夏无法听到他们到底在争吵什么,只是传来断续桌子移动的声音和母亲的抽泣声。杨如夏靠着门无力地坐下来,脑袋里一片空白。直到一个尖锐的玻璃器皿碎裂的声音响起,杨如夏又想起了那扇窗户,她深深吸了一口气,拿起椅子狠狠砸开了门把,父亲正要扇下来的巴掌就这么停在了半空中。

    “你们离婚吧。”她说。

    正月初五的时候下起了雪,而杨如夏和母亲也选在那天离开。杨如夏走到大门的时候回头望了望,她看到父亲站在阳台上,雪落了他满身,然后她转过头看看母亲也被雪落了满头的长发,突然觉得这样真的没什么不好。

    离婚的时候父亲给了母亲一大笔钱,可母亲分文未动。用自己的储蓄买了一间很小的房子,每一个角落都精心布置。“这才像个家嘛。”母亲经常这样说。

    离婚后的母亲似乎没有了烦恼,微微胖了一点,她彻底放弃了写作,在朋友的帮助下当了一个小学的英语老师。向来寡言的母亲开始变得健谈起来,经常在饭桌上跟杨如夏讲班里学生的事情,有时候也会约上几个好友去广场上跳跳舞,学学十字绣或是一起散步聊天。

    母亲现在是闲适的,无忧无虑,可是杨如夏总觉得母亲从某个点开始突然变老,以一种无法抑制的速度。

    报纸上刊登关于父亲公司因长期负债累累而倒闭的事情时,正值杨如夏瞒着母亲偷偷递交了外国大学的申请书。母亲看完报纸后,什么都没说,心平气和地将当年父亲给她的钱原封不动地寄了回去,然后转身扇了杨如夏一个巴掌。

    “翅膀长硬了是吗。”母亲眯起眼睛冷冷地说,“有这么大能耐会自己一个人选择去留了是吗?你当国外的日子那么好过,是你想去就去的吗?”

    “这是我自己的事。”杨如夏毫无惧色地直视母亲,她又想起了那本《飞鸟集》,“你当年也不是想一个人出国留学吗?你现在反对我出国自己不觉得讽刺吗?”

    母亲铁青着脸,走上前:“你说你有什么资本跟我一样。你长这么大都不是在走我的老路,你说你有什么资本跟我一样!”

    “我当然跟你不一样。”杨如夏深吸了口气,“我当然不会为了个男人毁了自己的一生。”不等母亲有所回复,她便摔门走了出去。

    这是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与母亲吵架。

    然而杨如夏终究没有出国。因为就在她即将飞往香港进行考试的那一天,母亲突然病了,她是在机场接到的电话,放下手机她后坐在候机室里看着机场的飞机有的降落有的起飞,看着亲人或是朋友互相拥抱挥手,直到机场第三遍响起空姐甜美的声音,提醒杨如夏登机的时候,她站起身来,把机票丢进手边的垃圾桶,快步走着最后飞跑出了机场,她突然明白有些东西不是逃避就可以解决的,我们更重要的是去选择遗忘。

    高考的时候,母亲已经住院半年。医院也给不出个确切的说法,母亲说,年轻的时候爱折腾,现在人老了嘛当然折腾不动啦。杨如夏再也没有提过出国的事,母亲也对吵架的事缄口不语。等到高考结束的时候,杨如夏陪着母亲回到了那个小区,住在里面的人家也从数一数二的富豪变成了中产人家,唯一没变的是那一大片玫瑰花地。

    你说一个人经历过多少痛苦才可以涅槃重生,而重生又需要耗费多少时间呢?

    我们都不知道。

    有人说人是哭着来到人世间的,必定要经历很多很多的苦难,亚当和夏娃的故事更是告诉人们,人注定是要痛苦的,因为那是上帝的旨意。

    可是你有看到过破冰之后一条阿拉斯加鳕鱼跃出水面吗?你有看到过破除黑暗的第一缕阳光吗?你有看到过狂风暴雨之后万里无云的蓝天吗?

    在杨如夏结婚的那一天,那个曾经念着普希金诗歌的年轻新郎在他们新家的院子里种满了盛开的红玫瑰。

    母亲的病并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重,然而父亲却是走在母亲之前,长年熬夜工作导致突然的心肌梗塞死亡。

    父亲病逝那天,杨如夏问母亲:“你恨父亲吗?”

    她笑着说:“恨啊,怎么能不恨。”她笑着笑着很快笑出了泪。

    杨如夏没有说话,只是用力地握住了母亲的手。

    母亲走的时候是深夜十一点,杨如夏本以为她可以撑过那晚的。

    处理完母亲的丧事后,杨如夏又重新提交了去国外上学的申请,她知道母亲一生的热情已经尽了,而她的才刚刚开始。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