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决定出路全集-崇高理想带来好思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确定做事的方式和思路

    人只有树立了心中期望的目标,才有行动的方向。有了行动的方向,发散的思维才有最终的落脚点。可以说,目标是思考问题和拿出行动的最终指向,是集中所有精力所要追求的东西。目标不仅可以给人带来前进的动力,还会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从而制定周密的计划,确定做事的方式和思路。

    1878年9月初,爱迪生访问华莱士。当他看到华莱士把“远距离发电机”连接起来,并且点亮了一盏弧光灯时,变得非常兴奋。通过相应研究,他对发明白炽灯充满了信心,认为可以把电灯系统遍布各家各户。从此,他就以发明这样的电灯为目标,开始了自己的发明和实验。爱迪生的研究目标可以从他的《电与煤气争夺通用照明地位》看到:“目标:爱迪生要用电力照明取代煤气照明,不仅要使电力照明具有煤气照明的一切优点,而且要使照明设备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要求。”

    这个目标带来的思路是全新的,主要是因为爱迪生决定先把电流分路,再引入住屋中去点灯。这在当时的电学家们看来是不可能的。对爱迪生来讲,也正是有了这样的目标和信心,才有后面那上千次的尝试和努力,最终有了千家万户的灯火通明。

    相反,如果一个人没有目标,就等于失去了行动和努力的方向。有些人缺乏确定自己目标的能力,总是找不到目标,结果整天浑浑噩噩,得过且过,青春年华在不知不觉中流失殆尽。也正因为没有目标,许多人从来没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当然也就不会取得成功的思路和创意,从而永远被拒绝在成功的门外。

    一个人只有先有目标,才有成就大事的希望,才有前进的方向。那些成功者,非常善于在行动之前,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来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能力发展的目标,因为在他们看来,找到目标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当自己定下目标之后,目标就在两个方面起作用:它是努力的依据,也是对你的鞭策。目标给了你一个看得着的射击靶。随着你努力实现这些目标,你就会拥有成就感。对许多人来说,制定和实现目标就像一场比赛,随着时间推移,你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目标,这时你的思想方式和工作方式又会渐渐改变。

    目标带来思维,思维带来行为。一个人一旦树立了目标,脑中所思、心中所想都会围绕目标进行,所有行为才会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效率。一项心理学原则表明,一个人的行为总是与他意志中的最主要思想互相配合的。所以,特意深植在脑海中并维持不变的任何明确的主要目标,在我们下定决心要将它实现之际,它将渗透到整个潜意识,并自动地影响身体的外在行动来实现目标。

    所以,我们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不仅要有强烈的期望,还必须把这种期望变成一个目标。这就是说,你应该用想象力在脑海里把目标绘成一幅直观的图画,直到它完完全全实现。有丰富的计划,就有丰富的人生。假如你能确立人生目标,就已经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有目标才有思路。例如,如果你的目标是想获得更好的工作,你就要设法把具体的工作描述出来,给自己设定期限,然后根据现实的情况为自己制订一份发展计划。如果你的目标是使家庭更加美满幸福,那你就要去描述一下如何使你的婚姻状况得到改善,并把你所希望出现的那种美满婚姻描述出来——希望与你妻子或丈夫能够更深入地沟通,把所有藏在心中的话都说出来;你为了改变生活准备采取什么行动;你们夫妻俩能一起参加某项活动;找出最有利于沟通的时间等等。当这些都清楚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

    制定一个目标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对美国电影演员理查·伯顿来说,目标挽救了他的人生。

    理查·伯顿是一个声誉极高的演员,事业上颇有成就。可有一次他表演失败了,一时想不开,便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想以此消愁,结果是借酒消愁愁更愁,不仅伤害了自己的身体,还差点毁了自己的演艺生命。

    后来,伯顿在其主演的一部影片获得极大成功以后,决心要戒酒。因为他逐渐感到,由于酒喝得太多,他甚至连台词都记不大住了。他说:“我很想见见与我合作过的那些演员,我知道他们的演出都十分出色,可我现在连一个镜头都回想不起来了。”

    这一痛苦经历促使他产生了要改变自己生活的强烈愿望。他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具体目标,即严格地控制自己,过一种与酒告别的生活。他对自己期望的未来制定了明确的目标,甚至对与喝酒的朋友在一起会损失什么,也认真考虑了一番。他明白,在漫长的人生过程中,他必须改掉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他也相信,只要确定了某个具体目标,他就能实现它。

    伯顿为自己制订了一个治疗计划,每天游泳、散步,并严禁喝酒。经过两年的努力,他终于达到了目的。他又重新组织了一个家庭,过着美满、幸福的新生活,他兴奋地说:“我的工作能力完全恢复了。我发现自己的动作和思考都比酗酒时更加敏捷,精力更充沛,脑子转得也更快了。”

    因为有了强烈而明确的目标,伯顿获得了成功。目标告诉他自己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对我们也一样,我们也应该找出自己强烈的期望,并把它们转变成你生活中的具体目标。

    而且,目标不仅会带来思路,更会带来效率。试想,如果一艘轮船在大海中失去了方向,在海上打转,它必然很快就会把燃料用完,却仍然到达不了岸边。事实上,它所用掉的燃料,已足够使它往返两岸好几次了。一个人若是没有明确的目标以及达成这项明确目标的计划,不管他如何努力工作,都像是一艘失去方向的轮船。

    可以这么说,当一个人没有选好人生的明确目标时候,他会把他的精力和想法浪费在其他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这不但使他无法获得任何能力,而且使他变得优柔寡断而怯弱。只有当他向着生命中一项明确目标前进时,他才能发挥自身的智慧和身体的潜能去实现他的目标。

    请记住:如果一个人没有目标,只会造成大脑迟钝,精力涣散,从而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远无法到达终点。

    目标是前行路上的明灯

    一艘船,如果配备有合适的风帆,就能朝任何方向行驶。组合帆可保证最有效地利用风力,但舵能确保船向特定的方向行驶。没有了舵,船就只能任凭风吹,毫无目的地行驶。

    其实,人生如船,目标如舵。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就没有前进的方向。目标是人生前进的指明灯,指引着我们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有了目标,我们做事的思路就会围绕着它去进行。目标不仅可以带来动力,更重要的是指明方向。杰克·韦尔奇说:“有效贯彻执行好的思路,就能获得预期的成果。但行动必须有目标,否则就是盲动。目标有大小之分,可是必须要有。有了目标,行动就有了方向,有了动力。”

    人生丰富多彩,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你可以通过修身养性让自己具有迷人的个性,通过修饰打扮使自己神采奕奕,通过教育使自己才高八斗,通过工作使自己收入颇丰。但是,如果你的人生没有目标,所有这些都会变得没有意义。就像船一样,无论多么豪华与坚固,没有了导航装置,在大海上仍然寸步难行。

    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有目标和理想,这样才能使自己沿着所希望的方向前进。尽管有些人终生工作勤奋,但在个人事业上成果甚微。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不能牢牢把握方向,指引自己奔向既定的目标,而沉溺于胡思乱想,做些无足轻重的事。他们就像没有舵的航船一样,任凭命运的风把他们摆弄,白白浪费掉宝贵的精力,结果无法使自己积聚起广博的知识和专业技能。由于深感无能为力,他们始终生活在毫无幸福可言的状态中。而崇高的目标和明确的目的,可以对人的潜力起到舵的作用,帮助自己沿着提高声誉、增强能力的方向前进。人一旦变得高效和富有创造性,无能为力和无所适从等不良反应就会烟消云散了。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的人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一生像燃着的湿绳,烟雾弥漫,却没有亮光,成为失败、悲观、渺小者;而有人的却能长期奋斗,创造成绩,给人类带来光明,成为成功卓越乃至伟大者。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前者心中无灯,一片灰暗,后者心中却有一盏人生大目标的明灯。如果我们心中有一盏明灯,有了人生的大目标,我们就有了一个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我们的人生就会变得有意义,我们就不怕漫漫长夜,不怕世界的变化、社会的变迁、身世的坎坷。而心中没有明灯的人,由于心理灰暗,容易把这个世界也看成是一个灰暗的世界,从而误人失败悲观的歧途。

    费罗伦丝·查德威克是从英法两边海岸横渡英吉利海峡的第一个妇女。1952年7月4日清晨,在加利福尼亚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34岁的查德威克涉水下到太平洋中,开始向加州海岸游过去。如果成功了,她就是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的妇女,从而再创下纪录。当时,加利福尼亚海岸笼罩在浓雾中。由于雾很大,她连护送她的船都几乎看不到,而且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

    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看着。有几次,鲨鱼靠近了她,被人开枪吓跑。她仍然在游。在以往这类渡海游泳中最大问题不是疲劳,而是刺骨的水温。

    15个小时之后,她又累又冷。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到。

    几十分钟之后——从她出发算起15个小时55分钟之后,人们把她拉上船。又过了几个钟头,她渐渐觉得暖和多了,这时她开始感到失败的打击,她不假加思索地说:“说实在的,我不是为自己找借口,如果当时我看见陆地,也许我能坚持下来。”

    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2个月之后,她成功地游过同一个海峡。她不但是第一位游过卡塔林纳海峡的女性,而且比男子的纪录还快了大约两个小时。

    查德威克虽然是个游泳好手,但也需要看见目标,需要有目标的指引才能鼓足干劲完成她有能力完成的任务。所以,对每个人来说,当你规划自己的事业时,千万别低估了制定可测目标的重要性。

    罗马纳·巴纽埃洛斯是美国第34任财政部长。但在当初,她只是一位贫穷的墨西哥姑娘,16岁就结婚,后来失去了丈夫的支持,独自抚养两个儿子。但是,她那时就决心谋求一种令她自己及两个儿子感到体面和自豪的生活。于是,在梦想的支撑下,她口袋里装着7美元,带着两个儿子乘公共汽车来到洛杉矶寻求更好的发展。

    最初她做洗碗的工作,后来找到什么活就做什么,拼命攒钱直到存了400美元后,便和她的姨母共同经营玉米饼店,结果非常成功,并开了几家分店。后来,她成为全国最大的墨西哥食品批发商,拥有员工三百多人。

    在经济上有了保障之后,巴纽埃洛斯便将精力转移到提高美籍墨西哥同胞的地位上。她和许多朋友在东洛杉矶创建了“泛美国民银行”。这家银行主要是为美籍墨西哥人所居住的社区服务。但她的成功确实来之不易。当初,有人告诫她说:“美籍墨西哥人不能创办自己的银行,你们没有资格创办一家银行,而且永远不会成功。”就连墨西哥人也说:“我们已经努力了十几年,总是失败,你知道吗?墨西哥人不是银行家!”

    但是,她始终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努力不懈。如今,这家银行取得伟大成功的故事在洛杉矶已经传为佳话,巴纽埃洛斯也成为了美国第34任财政部长。

    人只有树立了目标,内心的力量和头脑的智慧才会找到方向。而没有目标的人,就像一个无头苍蝇,撞到哪里就是哪里,他们默默地来到世上,又默默地死去,心中那一座无价的金矿,也因得不到开采而与平凡的尘土无异。

    目标是一切成就的起点。你过去或现在的情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将来想要获得什么样的成就。目标是对于所期望成就的事业的真正决心。目标不等于理想,因为目标可以实现。没有目标,就不可能发生任何事情,也不可能采取具体步骤。如果一个人没有目标,就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远到不了任何地方。正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目标对于成功也有绝对的必要。如果没有空气,人就不能生存;如果没有目标,没有任何人能成功。

    成功从确立目标开始

    成功的真正内涵不在于对结果的认知与把握,更重要的是丰富的过程内容的积淀与凝聚,如财富的积累、学业的成就、卓越企业的经营,无一不是如此。然而,引领成功的却是目标。正如一首乐曲的音调决定于起首音。对于成功来说,起首音就是目标,就是对目标的规划。

    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学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他们将进入社会,开始他们的人生征程。他们的智力、学历等条件都相差无几。在临出发时,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又是这样的:

    3%的人,25年间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任何意义上的成功与进步,都是渐进螺旋式的,其间必然经历无数风霜雨雪,但只要意志坚定,目标不变,不断地改进方法,一定会穿越极地、达到成功的彼岸。可以说,凡成功者,必有坚定而明确的目标。随后,他们以身为箭,以心为弦,将自己射向成功的目标。此所谓有价值的生命者,此所谓成功之人士。凡是有强有力的中心意志的人,一定是个积极的、有建设与创造本领的人。每个人都会向往一件事,但真能做事、成事的,却只有那些有意志和终极目标的人。

    洛杉矶郊区有个年仅15岁的孩子,拟了一个题为“一生的志愿”的表格,其中包括:

    “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恩山;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路;主演一部像“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着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游览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结婚生孩子;登上月球……”

    他把每一项编了号,共有127个目标。

    当把梦想庄严地写在纸上之后,他开始循序渐进地实行。

    他按计划逐个实现了自己的目标,49岁时,他完成了127个目标中的106个。这个美国人叫约翰·戈达德,获得了一个探险家所能享有的一切荣誉。他集腋成裘、不辞辛苦地努力实现包括游览长城(第40号)及登上月球(第125号)等目标。如果每个人都能像他一样,从小拥有远大的抱负,有一天,就也会发现自己是那个走得最远的人!

    目标会使我们产生积极心态,使我们看清使命,并有助于我们安排轻重缓急,引导我们发挥潜能。许多年前,某报做过300条鲸鱼突然死亡的报道。这些鲸鱼在追逐沙丁鱼时,不知不觉被困在了一个海湾里。这些小鱼把海上巨人引向死亡,鲸鱼因为追逐小利而暴死,为了微不足道的目标而空耗了自己的巨大力量。没有目标的人,就像故事中的那些鲸鱼,他们有巨大的力量与潜能,但他们把精力放在小事情上,而忘记了自己本应做什么。说得明白一点,要发挥潜力,你必须全神贯注于自己有优势并且会有高回报的方面。

    目标能够帮助我们集中精力。当我们不停地在自己有优势的方面努力时,这些优势会进一步发展。最终,在达到目标时,我们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比我们得到什么东西重要得多。

    目标使我们有能力把握现在。虽然目标是朝着将来的,是有待将来实现的,但目标使我们能把握住现在。因为这样能把大的任务看成是由一连串小任务和小的步骤组成的,要实现理想,就要制定并且达到一连串的目标。每个重大目标的实现都是几个小目标小步骤实现的结果,所以,如果你集中精力于当前手上的工作,心中明白你现在的种种努力都是为实现将来的目标铺路,那你就能成功。

    不成功者有个共同的问题,他们极少评估自己取得的进展。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或者不明白自我评估的重要性,或者无法量度取得的进步。而目标提供了一种自我评估的重要手段。如果你的目标是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你就可以根据自己距离最终目标有多远来衡量目前取得的进步。所以可以说,目标有助于评估自己的进展。

    另外,成功人士总是事前决断,而不是事后补救。他们提前谋划,而不是等别人的指示。他们不允许其他人操纵他们的工作进程。不事前谋划的人是不会有任何进展的。而目标能帮助我们事前谋划,目标迫使我们把要完成的任务分解成可行的步骤。要想制作一幅通向成功的交通图,你就要先有目标。正如18世纪发明家兼政治家富兰克林在自传中说的:“我总认为一个能力很一般的人,如果有个好计划,是会有大作为的。”

    因为缺乏目标,许多不成功者常常混淆了工作本身与工作成果。他们以为大量的工作,尤其是艰苦的工作,就一定会带来成功。但成功的尺度不是做了多少工作,而是做出了多少成果。

    法国博物学家让·亨利·法布尔研究巡游毛虫时发现,这些毛虫在树上排成长长的队伍前进,由一条虫带头,其余跟着。法布尔把一组毛虫放在一个大花盆的边上,使它们首尾相接,排成一个圆形。这些毛虫开始行动了,像一个长长的游行队伍,没有头,也没有尾。法布尔在毛虫队伍旁边摆了一些食物,但这些毛虫要想吃到食物就必须解散队伍,不再一条接一条前进。

    法布尔预料,毛虫很快会厌倦这种毫无用处的爬行,而转向食物,可是毛虫没有这样做。出于纯粹的本能,毛虫沿着花盆边一直以同样的速度走了七天七夜,一直走到饿死为止。

    这些毛虫遵守着它们的本能、习惯、传统、先例、过去的经验、惯例,或者随便你叫它什么好了。它们干活很卖力,但毫无成果。许多不成功者就跟这些毛虫差不多,他们自以为忙碌就是成就,干活本身就是成功。

    而目标有助于我们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如果你制定了目标,又定期检查工作进度,你自然就能把重点从工作本身转移到工作成果,单单用工作来填满每一天,这看来再也不能接受了。做出足够的成果来实现目标,这才是衡量成绩大小的正确方法。随着一个又一个目标的实现,你会逐渐明白要实现目标要花多大的力气,你往往还能悟出如何用较少时间来创造较多的价值,这会反过来引导你制定更高的目标,实现更伟大的理想。随着你的工作效率的提高,你对自己,对别人也会有更准确的看法。

    眼光放远,树立长远目标

    成功从确立目标开始,但目标有长远目标与眼前目标之分。这两种目标对于人的成长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眼光短浅、缺乏长远目标会导致急功近利、一事无成,而缺乏眼前目标则会导致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尽管如此,人首先应该把眼光放远,把思维放在长远的目标上,那样才能知道轻重缓急,知道如何取舍。

    长远的目标能唤起一个人的热情与潜能,而远大目标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具有长远的目光。具有长远眼光的人,面对困难时不退缩、不动摇。具有远大目标的人,会把自己想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景象作为检验行为的标准。

    目标远大会给人以创造性火花,使人有可能取得成就。正如约翰·贾伊·查普曼所说:“世人历来最敬仰的是目标远大的人,其他人无法与他们相比……贝多芬的交响乐、亚当·斯密的《原富》,以及人们赞同的任何人类精神产物……你热爱他们,因为你知道,这些东西不是做出来的,而是他们的真知灼见发现的。”

    成功人士都是这样取得成功的。奥运金牌得主不光靠他们的运动技术,而且还靠远大目标的推动力,商界领袖也一样。远大的目标就是推动人们前进的梦想。随着这梦想的实现,你会明白成功的要素是什么。没有远大的目标,人生就没有瞄准和射击的目标,就没有崇高的使命能给你希望。正如道格拉斯·勒顿所说:“你决定人生追求什么之后,你就作出了人生最重大的选择。要能如愿,首先要弄清你的愿望是什么。”有了理想,你就看清了自己想取得什么成就。有了目标,你就有一股无论顺境逆境都勇往直前的冲劲,目标使你能取得超越你自己能力的东西。

    任何成功者都不是空有一腔抱负的梦想者,他们把志向植根于客观的现实之中,凭借有目标的梦想使他们产生不满,因不满而刺激他们不断奋斗以追求成功。所以,将眼光放远是一个人为事业奋斗的力量的源泉,也是取得人生成功的根基。

    有两粒种子被农夫埋在了地里。没有多久,它们变成了两棵同样大小的树苗。第一棵树开始就决心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所以它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根枝条,盘算着怎样向上生长,完善自身。由于这个原因,在最初的几年,它并没有结果实。这让农夫很恼火。相反,另一棵树也拼命地从地下吸取养料,打算早点开花结果,它做到了这一点。这使农夫很欣赏它,并经常浇灌它。

    时光飞转,那棵久不开花的大树由于身强体壮,养分充足,终于结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而那棵过早开花的树,却由于还未成熟时,便承担起了开花结果的任务,所结出的果实苦涩难吃,并不讨人喜欢,相反却因此而累弯了腰。老农诧异地叹了口气,终于用斧头将它砍倒,用火烧了。

    从上面的寓言可以看到,急于求成的结果只会导致最终的失败,而眼光放远,树立长远目标,注重自身知识的积累,厚积薄发,自然会水到渠成,实现人生理想。

    美国五大湖区上的运输大王考尔比在最初进入社会做事时说:“我从楼梯的最低一级尽力朝上看,看看自己能够看到多高。”最初之时,他一无所有,但是他的期望和理想却非常高远。

    由于穷困,考尔比从纽约一步一步走到克利夫兰,在湖滨南密执安铁路公司总经理之下谋了一个书记员的职位。但是他工作了一段时间,便觉得这份工作过于单调,已不能满足其远大志愿了。他觉得这个工作除了忠实地、机械地干之外,没有什么发展,没有什么前途。他觉得坐在一个矮梯子的顶上,更容易跌倒,不如爬一个看得见顶的梯子,一心只想朝上爬。

    于是,他辞去了这个工作,通过努力在赫约翰大使的手下谋得一份工作。考尔比说:“我最初走到克利夫兰来,原是想做一个普通水手的——这是一种儿童追求冒险和浪漫的思想。但结果我没有当水手,而每日每时与美国最完全的一个理想人物相接触(就是赫约翰,他后来成为国务卿兼美国驻英国大使),这也是我的好运气,他成为我各方面的理想人物了。”

    其实,正是因为有了长远的眼光,考尔比已经看到,假如他同一个小人物相处,绝不能有很大的发展。于是,他选定了一个大人物,然后以这个人为自己心目中的偶像。他选定了赫约翰,便为自己树立了一个理想。

    一个人要有眼光才有进步,但是眼光也必须时时改进。从心理学上讲,一个人如果安于现状,对现状并不觉得不满意,便不会去想如何改进现状,也就不会有一种光明前途的理想。但是,如果你有了理想便满足了,把理想作为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安慰而没有行动,那只能是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

    树立理想的好处就是,从中找到自己发展的长远目标,根据现在的事实,相信未来可以达成自己的期望。长远的目标是一种刺激,可以把你现在和将来的大区别摆在眼前。目标之于人,应当是一种挑战,催促他改进现有的状况。如果他只是空想着成为一个大人物,或是以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物,那么,他便永无任何改进。

    没有长期的目标,你可能会被短期的种种挫折击倒。理由很简单,没人能像你一样关心你自己的成功。你可能偶尔觉得有人阻碍你的道路,故意阻止你进步,但实际上阻碍你进步的人就是你自己。其他人可以使你暂时停止,而你是唯一能永远做下去的人。

    如果你没有长期的目标,暂时的阻碍也可能构成无法避免的挫折。家庭问题、疾病、车祸及其他你无法控制的种种情况,都可能是重大的阻碍。

    有志向的人,总是会树立长远的目标,划出路线和前进的方向,然后照着路线从他现在的地位达到他想得到的地位。当然,这中间是需要树立许多小目标的,因为对于最近的目标积极付出努力,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这样自己觉得有了进步,便感到很高兴,然后休息一会儿,又鼓起劲来,树立第二个目标,向着那里前进。

    查理·库冷先生曾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表示了他的创意。他说:“伟大的机会并不像急流般的尼亚加拉瀑布那样倾泻而下,而是缓慢的一点一滴。”一般说来,伟大与接近伟大的差异就是领悟到如果你期望伟大,你就必须每天朝着目标工作。举重选手都知道,如果他想成就伟大的目标,就必须每天去锻炼肌肉,每一对想养育出有教养的可爱孩子的父母,都知道人格与信仰是每天不断培养的结果。

    眼光放远,树立自己人生的长远目标吧!成功首先从确立长远目标开始,正如维亚康姆主席桑姆纳·雷史东所说:“看准目标,不断进取,就这么简单。我无法想出获得成功的其他答案了。”确实,只要能保持不断朝着目标努力、积极进取的精神,并将它用于你的生活中、事业上,相信你做什么事都会成功的。

    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

    人生和事业目标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佳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能力和智商也分大小,如果选定的目标偏离自己的长处,或者高于自己的能力,或者低于自己的能力,都是不合适的。

    有一个人在岸边垂钓,旁边几名游客在欣赏海景。只见一名垂钓者竿子一扬,钓上了一条大鱼,足有三尺长,落在岸上后,仍腾跳不止。可是钓者却用脚踩着大鱼,解下鱼嘴内的钓钩,顺手将鱼丢进海里。

    周围围观的人响起一阵惊呼,这么大的鱼还不能令他满意,可见垂钓者雄心之大。

    就在众人屏息以待之际,钓者鱼竿又是一扬,这次钓上的是一条两尺长的鱼,钓者仍是不看一眼,顺手扔进海里。

    第三次,钓者的钓竿再次扬起,只见钓线末端钩着一条不到一尺长的小鱼。围观众人以为这条鱼也肯定会被放回,不料钓者却将鱼解下,小心地放回自己的鱼篓中。

    游客百思不得其解,就问钓者为何舍大而取小。

    想不到钓者的回答是:“喔,因为我家里最大的盘子只不过有一尺长,太大的鱼钓回去,盘子也装不下。”

    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非常重要。否则,将永远挣扎于不满意的情绪之中。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目标也一样。高效工作必须是为适合自己的目标而行动。当然,目标是一种方向,需要恰当地选择。假如你的一个目标发生了问题,就应当更换另一个目标,这样才能重新确定自己的强项,从而为更合适的目标努力。

    凡·莫顿原来是个布商,后来成为了一位银行家。1888年时,他又成为美国副总统候选人,一时声名赫然。

    当有人请教凡·莫顿如何成功地转变为一个银行家的时候,他说:“当时我还在经营布料生意,业务状况比较平稳。但是有一天,我偶然读到爱默生写的一本书,书中这样一句话映入了我的眼帘:‘如果一个人拥有一种别人所需要的特长,那么无论他在哪里都不会被埋没。’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顿时使我改变了原来的目标。

    当时我做生意本来就很守信用,但是与所有商人一样,难免要去银行贷些款项来周转。看到了爱默生的那句话后,我就仔细考虑了一下,觉得当时各行各业中最急需的就是银行业。人们的生活起居、生意买卖,处处都需要金钱;天下又不知有多少人为了金钱,要吃尽苦头。

    于是,我下决心抛开布行,开始创办银行。在稳当可靠的条件下,我尽量多往外放款。一开始,我要去找贷款人,后来,许多人都开始来找我了。由此可见,任何事情,只要脚踏实地地去做,不可能会失败。”

    通观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的人因为一生干着不恰当的工作而遭到失败。在这些失败者中,有不少人做事都很认真,似乎应该能够成功,但实际上却一败涂地,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勇气放弃耕种已久但荒芜贫瘠的土地,没有勇气再去寻找肥沃多产的田野,所以,只好眼看着自己白白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消耗了宝贵的光阴,但仍然一事无成。其实,他们早该知道,这完全是由于他们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而糊里糊涂地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

    朝着适合自己的目标前进是重要的。一旦你以相当的精力长期从事一种职业,但仍旧看不到一点进步、一点成功的希望,那么你就应该反思一下:从自己的兴趣、能力来说,自己追求的目标是否合适?自己是否走错了路?如果走错了路,就应该及早掉头,去寻找适合自己、更有希望的职业。如果你所追求的目标一直没有实现的希望,那就不必再浪费时间了,不要再无谓地消耗自己的力量,而应该再去寻找另一片沃土。

    当然,在你重新确定目标、改变航向之前,一定要经过慎重的考虑,尤其不可三心二意,不可以既抱着这个又想要那个。在美国西部,有一位着名的木材商人,他曾经做了40年的牧师,可是一直无法成为一个胜任而出色的牧师。他考虑再三后,对自己的优势和弱点有了重新的认识,于是立刻改变目标,开始从事商业经营。他从此一帆风顺,最终成为一个全国有名的木材商人,富甲一方。

    目标很重要,选择合适的目标更重要。选择合适的目标,需要自己不断地反思,认清自己的特点和不足,然后再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从而才能找到合适的目标。目标一旦定下来,就要信任自己和自己的能力,内心绝不可轻易承认有失败的可能性。想着自己的长处而不是短处,想着自己的能力而不是问题。

    其实,人生不仅要学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目标,还需要去学会设定一个有效的目标。一个有效的目标首先需要把自己的想法清晰化,明确自己想达到什么具体目标,然后专心致志地去实现这个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并定出最后期限,细心规划各时期的进度:每小时的、每日的、每月的,因为有组织的工作及持续的热情是力量的源泉,这样才能实现目标。

    善于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

    我国有句古语,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句话对于实现长远的目标而言,有非常值得借鉴的意义。通常来讲,长远的目标过大,在实现过程中,如果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小目标,然后不断地去实现小目标,那么最终的大目标也就可以实现了。如果心里总是想着大目标,眼睛总是盯着大目标,长时间下来,就会使你感到很疲倦,继而产生懈怠心理,甚至可能会认为没有成功的希望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如果能将一个大目标分解成很多个具体的小目标,分阶段地逐一实现,你就可以尝到成功的喜悦,继而产生更大的动力去实现下一阶段的目标。

    火箭飞向月球需要一定的速度。科学家们经过精密的计算得出结论:火箭的自重至少要达到100万吨,才能达到需要的速度。而如此笨重的庞然大物无论如何也是无法飞上天空的。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界都一致认为:火箭根本不可能被送上月球。

    直到有人提出“分级火箭”的思路,问题才逐步得到解决。将火箭分成若干级,当第一级将其他级送出大气层时便自行脱落以减轻重量,这样火箭的其他部分就能轻松地逼近月球了。

    对目标而言,如果学会把目标分解开来,化整为零,变成一个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然后逐步实现,不失为一个实现终极目标的有效方法。所以,你不妨把你犹如大火箭似的宏大目标进行有效地分解,分段分时实现,不是容易得多吗?不能一飞冲天就循序渐进。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困难不可逾越,成功无法企及,正是因为觉得目标离自己太过遥远而产生畏惧感。

    积土成山,积沙成塔,积水成渊,积小胜为大胜,积小目标为大目标!一个热气球探险专家计划从伦敦飞往巴黎。他对自己此次航空计划做了以下的分解。第一,希望自己能顺利地抵达巴黎。第二,能在法国着陆就很不错了。第三,其实只要不掉到英吉利海峡里,就心满意足了。

    其实,成功人士永远都有一个明确的长远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它,他们会把长远目标分解成阶段性的短期目标,然后非常详细地规划自己的行动,把目标做成详细的计划。如果将最后的终极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小目标,逐一实现,你将可以尝到成功的喜悦。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冠军。当记者问他取胜的法宝时,他只说了“凭智慧战胜对手”这么一句话。

    两年后,在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山田本一又一次夺冠。这次记者请他谈经验,他又用了相同的一句话回答记者。许多人对此迷惑不解。

    10年后,山田本一在自传中解开了这个谜。他说:“每次比赛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画下沿途中比较醒目的标志,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先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完成了。最初,我并不懂这个道理,我把目标定在40公里外的终点线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有些人常妄想自己能一步登天,常做白日梦,想一夕成名,一下子便成为一个亿万富翁。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一是由于你的能力不够,二是由于成功必须经过长久磨炼。因此,真正的成功者善于化整为零,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

    许多人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并不是因为难度高,而是因为他认为现实距离梦想太远,正是这种心理上的因素导致了失败。若把长距离分解成若干个短距离,逐一跨越它,就会轻松许多,而目标具体化可以让你清楚当前该做什么,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有人说,我长大以后要做一个伟人,这个目标太不具体了。就像我们小时候写作文,题目是将来长大做什么,有的同学说:“我长大了要做总统。”这个目标就有点太不具体了,太笼统了。目标必须具体,比如你想把英文学好,那么你就订一个目标,比如每天一定要背十个单词、一篇文章,要求自己在一年之内能看懂英文书报,由于你定的目标很具体,并能按部就班去做,目标就容易达到。

    山田是一位拥有出色业绩的推销员,可是他一直都希望能跻身公司业绩排行榜的前几名。不过这只是他的一个愿望,一直放在心里,并没有真正去争取过。直到三年后的某天,他读到了一句话:“如果让愿望更加明确,就会有实现的一天。”

    于是,他当晚就开始设定自己期望的总业绩,然后再逐渐增加,这里提高5%,那里提高10%,结果顾客增加了20%,甚至更多。这激发了山田的斗志,从此他不论什么情况、什么交易,都会设立一个明确的数字作为目标,并总能在一两个月内完成。

    “我觉得,目标越是明确,越感到自己对达到目标有股强烈的自信与决心。”山田说。他的计划里还包括想得到的地位、想得到的收入、想具有的能力等。然后,他把所有的客户拜访资料都记录得十分详尽,并且在相关的业界知识方面努力累积。终于在第一年的年末,山田的业绩创造了空前的记录,提升了好几个百分点。

    山田自己得出了一个结论:“以前,我不是不曾考虑过要扩展业绩、提升自己的工作成就。但是因为我从来只是想想而已,没有付诸行动,当然所有的愿望都落空了。自从我明确设立了目标,以及为了确实实现目标而设定具体的数字和期限后,我才真正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动力正在鞭策我去达成它。”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都会有自己长远的目标,而长远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把长远目标进行分解,将其细小化、具体化。

    不要被困难吓倒

    认清自己的目标只是成功的开始。如果要把目标变成现实,需要付出超常的毅力。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他们除了拥有坚持与执着,更重要的是紧咬着目标不放,只有这样,才能全力以赴,赢得成功。

    要实现目标,就必须有把计划进行到底的决心。坚定的决心是别的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下决心将你的计划坚持到底,不要理会障碍、批评、不利环境,或别人会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以不懈的努力、专注及集中的力量来筑起自己的决心。成功的机会永远不会落在等待者的头上,只有不被吓倒、敢于出击的人,才能抓住机会。而成功出击的能力取决于规划制定及实现目标的能力和意志。

    世界上没有一个遇事迟疑不决、优柔寡断的人能够成功。成功者的特征是:他绝不因任何困难而沮丧,他只是咬定青山不放松,认定目标勇往直前。如果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意志力,即使才能平平的人也会有成功的一天;否则,即使是一个才识超群,能力非凡的人也将遭到失败的命运。

    决心获得成功的人都知道,进步是咬定目标不放松,一点一滴不断地努力得来的。例如,房屋是由一砖一瓦堆砌成的,足球比赛的最后胜利是由一次一次的得分累积而成的,商店的繁荣也是靠一位一位的顾客创造的。所以每个重大的成就都是一系列的小成就累积成的。

    西华·莱德先生是个着名的作家兼战地记者,他曾在1957年四月号的《读者文摘》上撰文表示,他所收到的最好忠告是“咬紧牙关,继续走完下一里路”。下面是其文章中的一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跟几个人不得不从一架破损的运输机上跳伞逃生,结果降落在缅印交界处的树林里。当时唯一能做的就是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印度走,全程长达140英里,必须在八月的酷热和季风所带来的暴雨侵袭下,翻山越岭长途跋涉。

    才走了一个小时,我一只长筒靴的鞋钉扎破了脚,傍晚时双脚都起泡出血,血泡像硬币那般大小。我能一瘸一拐地走完140英里吗?别人的情况也差不多,甚至更糟糕。他们能不能走完呢?我们以为完蛋了,但是又不能不走。为了在晚上找个地方休息,我们别无选择,只好硬着头皮走完下一英里路……最后,我们居然走完了!

    当我推掉其他工作,开始写一本25万字的书时,心一直定不下,我差点放弃一直引以为荣的教授尊严,也就是说几乎不想干了。最后我强迫自己只去想下一个段落怎么写,而非下一页,当然更不是下一章。整整六个月的时间,除了一段一段不停地写以外,什么事情也没做,结果居然写成了。

    几年以前,我接了一件每天写一个广播剧本的差事,到目前为止一共写了2000个。如果当时签一张“写作2000个剧本”合同,一定会被这个庞大的数目吓倒,甚至把它推掉,好在只是写一个剧本,接着又写一个,就这样日积月累真的写出这么多了。”

    “继续走完下一里路”的原则不仅对西华·莱德很有用,当然对你也很有用。

    不被困难和痛苦吓倒、按部就班做下去是实现任何目标唯一的聪明做法。最好的戒烟方法是“一小时又一小时”地坚持下去。有许多人用这种方法戒烟,成功的比例比别的方法高。这个方法并不是要求他们下决心永远不抽,只是要他们决心不在下个小时抽烟而已。当这个小时结束时,只需把他的决心改在下一小时就行了,当抽烟的欲望渐渐减轻时,时间就延长到两小时,再延长到一天,最后终于完全戒除。那些一下子就想彻底戒烟的人一定会失败,因为心理上的感觉受不了。一小时的忍耐很容易,可是永远不抽那就难了。

    想要实现任何目标都必须坚持做下去。或许你往事不堪回首;或许你没有取得期望的成功,或许你失去至爱亲朋,失去企业,甚至住房;或许你因病不能工作,意外事故剥夺你行动的能力。但是,即使你面对这一切的不幸,你也不能屈服!

    只要永不屈服,就不会失败。不管失败过多少次,不管时间早晚,成功总是可能的。

    对于一个没有失掉勇气、意志、自尊和自信的人来说,就不会有失败,他最终会成为一个胜利者。如果你是一位强者,如果你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失败只会唤醒你的雄心,让你更强大。比彻说:“失败让人们的骨骼更坚硬,肌肉更结实,变得不可战胜。”

    杰出的鸟类学家奥杜邦毕生的目标是制作鸟类图谱。他在森林中刻苦工作了多年,精心制作了二百多幅鸟类图谱。但是度假归来后,他发现这些画都被老鼠糟蹋了。回忆起这段经历,他说:“强烈的悲伤几乎穿透我的整个大脑,我连着几个星期都在发烧。”但当他身体和精神得到一定恢复后,他又拿起枪,背起背包,走进丛林,从头开始。

    卡莱尔在写作《法国革命史》时遭遇了不幸。他经过多年艰苦劳动完成了全部文稿,他把手稿交给最可靠的朋友米尔,希望得到一些中肯的意见。米尔在家里看稿子,中途有事离开,顺手把它放在了地板上。谁也没想到女仆把它当成废纸,用来生火了。这呕心沥血的作品,在即将交付印刷厂之前,几乎全部变成了灰烬。卡莱尔听说后异常沮丧,因为他根本没留底稿,连笔记和草稿都被他扔掉了,这几乎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但他没有绝望,他说:“就当我把作业交给老师,老师让我重做,让我做得更好。”然后他重新查资料、记笔记,把这个庞大的作业又做了一遍。

    即使你失去了其他任何东西,也不要放弃目标、失掉勇气和毅力。一个人除非学会清除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不惜一切代价去克服成功路上的障碍,否则他将会一事无成。通往成功路上的最大障碍就是自己。自私自利、贪图享乐是所有进步的阻碍。懦弱、怀疑和恐惧是成功最大的敌人。警惕你的弱点,征服自己,就会征服一切。

    面对困难的态度十分重要。困难就像纸老虎,如果你害怕它,畏缩不前,不敢正视,那么它就会吃掉你;但是,如果你毫不畏惧,敢于正视,它就会落荒而逃。对于懦弱和犹豫的人来说,困难是可怕的,你越犹豫,困难就越发可怕,越发不可逾越;但当你无所畏惧时,困难就会消失。

    意志坚定、行动积极、决策果断、目标明确的人能排除万难,勇敢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去争取胜利。成就大业的人,面对困难时从不犹豫徘徊,从不怀疑是否能克服困难,他们总是能紧紧抓住自己的目标。自己的目标是伟大而令人兴奋的,他们会做坚持不懈地努力,暂时的困难微不足道。

    在马德里的监狱里,塞万提斯写出了《堂吉珂德》,那时他穷困潦倒,连稿纸也买不起。有人劝一位富裕的西班牙人资助他,那位富翁却说:“上帝禁止我去接济他的生活,唯有他的贫穷才能使世界富有。”另外,《鲁滨逊漂流记》、《圣游记》、瓦尔德·罗利爵士的《世界历史》、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也都是在监狱中写出的。

    一个人的成就与他战胜困难的能力成正比,他战胜的困难越多,取得的成就越大,而向困难屈服的人注定一事无成。

    失败中学会重新认识目标

    人生是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而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也充满了许多不可知的因素。失败是难免的,正视失败也是必需的。挫折和失败的产生必定有其原因,有时并不是由于人的能力、学识的不足,而是由于错误地选择了目标,而失败正是给予了你一个重新思考,从错误中解脱的良机。所以,每个人都需要学会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的目标,学会不断反思,以使接下来的进程更有效率。

    在中南美洲,生长着有一种很有趣的小型动物叫蜘蛛猿。这种动物很难捕捉,多年来人们想尽方法,用装有镇静剂的枪射击或用陷阱捕捉它们,都无济于事,因为它们的动作实在太快了。

    后来,有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在一个透明窄瓶内放进一颗花生,然后等待蜘蛛猿走向玻璃瓶,伸手去拿花生。一旦它拿到花生时,你就可以逮到它了。

    因为当时蜘蛛猿手握拳头紧抓着那颗花生,所以它的手抽不出来,而那个瓶子对它来说又太大了,使它无法拖着瓶子走。但它十分顽固——或者是太笨了——始终不愿意放下那颗已经到手的花生。就算你在它身旁倒一大堆花生啊香蕉啊,它也不愿意放开手中那颗花生。所以,这时狩猎者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抓到它。

    有些时候,为了追求更适合自己的目标,你就必须先放弃手中的“那颗花生”。这不是见异思迁,而是你愿意改变一些习惯,使自己更有弹性,愿意在尝试新的方法之前,先放弃一些现有的利益。

    安德鲁是美国着名的不动产经纪人,但他最初只不过是一个葡萄酒推销员,那是他的第一份工作。当找到这份工作时,他不知道还能干什么,于是他认为自己的目标就是“卖葡萄酒”。最初他为一个卖葡萄酒的朋友干活,接着为一名葡萄酒进口商工作,最后同另外两个人合作办起了自己的进口业务,这并非出自热情,原因正如他自己所说:“为什么不卖葡萄酒呢?我过去一直在卖葡萄酒。”

    后来生意越来越糟,可安德鲁还是拼命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直到公司倒闭仍然不改行,是因为他不知道还能干什么。

    事业的失败迫使他去上一门教人们如何开业的课,他的同学中有银行家、艺术家、汽车修理工,他逐渐认识到这些人并不认为他是个“卖葡萄酒的”,而认为他是个“有才能的人”、“多面手”,他们对他的看法使他抛弃了原来的想法。

    他开始猛醒仔细分析,探索其他行业,思考自己到底想干什么。最后,他选择了和夫人一起开展不动产业务,使他取得了卖葡萄酒永远不能为他带来的成功。

    许多职业专家认为,一个人一生中至少要经过两三次变换,才能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特长的事业,而确定自己合理的目标,则需要同样长的一段时间。而且事实上,生活往往借失败之手,促使你进行这一次次的探索和调整。下面的故事是对这一点很好的佐证:

    一位调音师来到罗宾家中,给孩子的钢琴进行调音。那位调音师是个能手,他很仔细地锁紧了每一根琴弦,使它们都绷得恰到好处,能发出正确的音符。

    当他完成整个调音工作后,罗宾问他要付多少钱,他笑一笑地答道:“还不急,等我下次来的时候再付吧!”

    罗宾不解地问道:“下次?你这是什么意思?”

    调音师说:“明天我还会再来,然后一连4个星期每周来一次,再接下来每3个月来一次,要来4次。”

    他的话弄得罗宾一头雾水,不由得问:“你说什么?钢琴不是已经调好音了吗?难道还有问题?”

    调音师清了清喉咙说道:“我是调好琴弦了,可是那只是暂时的,如果琴弦要保持在正确的音符上,就必须继续‘调整’,所以我得再来几次,直到这些琴弦能始终维持在适当的绷紧程度。”

    听完他的话,罗宾不禁叹道:“原来还有这么大的学问!”

    那天罗宾着实是上了重要的一课:调琴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如果我们希望目标能维持长久直至实现,那就得像钢琴的调音工作一样。一旦我们有了进展就得立即强化,而且这种强化的工作不能只做一次,得持续做到目标完成为止。

    实际上,失败是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它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学习机会。成功固然可喜,但失败中才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我们身上的弱点,指导我们重新调整人生的航向。

    面对失败时,找出失败的原因只是第一步,也是我们从失败中学习到的最基本的东西。而失败能为我们带来的最大转机,是它赋予了我们一个重新进行选择、重新塑造自己的机会。

    失败是对事件的评判,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你自己、社会和他人对结果的一种解释。在你从失败中汲取力量、重新驾驭自己的生活时,不仅要学会客观地寻找其失败原因,尤其重要的是,要用积极的眼光看待过去,从中寻找成功的种子。

    一位着名网球运动员谈及失败时说:“不知怎么,在我心中输的感觉比赢的感觉更强烈。”任何一名运动员都明白这点,都必须要搏击这种情绪。你可能打了十个好球,失了最后一个,结果你记住的不是那十个好球,而是最后一个,当时的情形在你脑海里反复显现,心中也就越记越牢。我们都这样把输看得比赢更重。改变这一习惯的诀窍是重新调整心中的事件,赋予它们同等重要的机会。

    失败之后的反思是对自己人生的最透彻分析,但光总结过去是不够的。借此时机,学习自己从前未接触过的知识,可以扩大视野,充实精神,帮助你清醒地认识自己的选择余地,并掌握适应时代变化潮流的新技能。

    另外,许多从前一帆风顺的人在遭遇失败后,容易走入心理误区,拒绝接受别人的同情和帮助。这种态度是不正确的。在失败面前敢于面对现实,坦然接受友好的帮助,并主动接触他人,让别人为你指引道路,带你认识新的领域,是重新崛起所需的重要条件。

    培养创新能力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白石老人挥笔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米开朗琪罗、罗丹的手里,却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很多人为自己不能创造出新的事业和生活而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白石老人挥笔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米开朗琪罗、罗丹的手里,却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身陷囹圄,但就是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卜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单调又无过于沙漠,而雷赛布竞能在沙漠中造出苏伊士运河,将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我们是要在平凡中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因此,我们可以很客观地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大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那么,怎么才能进行“创造”呢?“产生新思想”是创造最重要的前提。只要你依循下面的步骤,就一定能产生新思想。

    ①最初的观念:你有一个问题要解决或有一件事要做;你想找一个更好的工作;你的房子需要重新装饰一下;你想把你们公司里的废料做成有用的副产品等等,这些都属于最初的观念。

    ②准备阶段:现在你要调查一下发展这个处在萌芽状态的观念的所有可能的方法。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那方面的资料,阅读有关书籍,记笔记,和别人交谈,提出问题。要善于接受新的事物。这些都是开动我们想像力的跳板。

    ③酝酿阶段:这一阶段应该让你的潜意识活动起来。散散步,睡个午觉,洗个澡,做做其他的工作或消遣消遣,把问题留到以后再解决。如作家埃德娜·弗伯一次说过的:“一个故事,要在它自己的汁液里慢慢炖上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成熟。”

    ④开窍阶段:这是创造过程的最高阶段,也是创造过程中最令人兴奋和愉快的阶段。脑子豁然开朗起来,一切东西都突然变得井井有条。以查尔斯·达尔文为例,他一直在为进化理论收集材料,然后有一天,当他坐在马车里旅行时,这些材料都突然一下子融为一体了。达尔文写道:“当解决问题的思想令人愉快地跳进我脑子里时,我的马车驶过的那块地方我还记得清清楚楚。”

    ⑤核实阶段:不管你的见识多么高明,但开窍时得到的启示并不一定靠得住。这时便要发挥理智和判断的作用。你的预感或灵感都要经过逻辑推理加以肯定或否定。你要回过头来尽可能客观地看待你的设想。然后征求别人的意见,对自己的设想加以修正,使之趋于完善。经过核实,你往往会得出更新更好的见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有意识地锻炼,培养开阔的思路,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下面是专家总结的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①相信自己有创造力。

    激发创造力最大的绊脚石,是认为自己缺乏创造力。但是,即使是最伟大的创新点子,也并非是无迹可循、难以捉摸的。以电视游乐器发明人诺南·巴希奈为例,他的灵感即来自游戏与电视。这两项现代人最喜爱的东西,经他一结合,变成了价值1亿美元的点子。其实,这只不过是一个平凡的联想。

    ②多读些参考书。

    增加你的一般知识的有效方法是每天在睡觉前看看科普读物。请记住:几乎所有真正有艺术创造力的人,都曾经努力扩大他们的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

    ③经常光顾工艺品商店。

    从日新月异的文具、五金百货等造型上你也许会突然获得灵感或得到某些启示。它的那些商品的巧妙布局常常会展现出许多你从未想过的作品题材。

    ④培养你的想像力。

    找一篇你从未读过的短篇小说,读完第一段,然后试着自己接下去把小说写完。写完后,再去读原小说的其余部分。你会发现你的文学想像力比你预料的要大得多。

    ⑤置身新领域。

    一个年轻人请教管理专家彼德·杜拉克如何成为好主管。杜拉克回答:“学拉小提琴吧。”他的意思是,任何让你置身新领域,或迫使你摆脱原先安适怠惰的活动,都可能将你的想像力激发出来。最好的活动是磨练平时不常用的另外半边脑。有时这类活动会形成神奇的组合。

    ⑥对你的日常生活进行重新安排。

    把那些原来不相连的事物安排在一起:晚会上不常在一起的人们。午餐中不放在一起吃的食物,房间里的物品,以及每天发生的事情。通过对这些习以为常的事情加以变动,你往往会发现一些新的、有趣的组合。

    ⑦抬头看看你每天经过的那些建筑物。

    对于那些我们认为非常熟识的建筑物,却很少有人能描述一下它们的第二层是什么样子。你可以沿着你通常去商店、学校或办公室的路线走一次,再反向走一次,沿途仔细观察整个的建筑物,你会有与以往不同的感受。

    ⑧多一些思考。

    静静地躺着是非常养神的,在这些大脑平静的时刻,你的潜意识的创造性思维将会异常活跃。你可以漫不经心地看着某些使人安详的景物:白色的云彩,龙飞凤舞的书法,一道道帆布上的油彩,风格鲜明的东方地毯,绿色的植物,或金色的阳光。

    ⑨从一个新的角度观察、考虑。

    用望远镜或者放大镜重新观察和发现你周围的环境或事物,从一个高建筑物上观察你生活或工作的地方将会使你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感受。你是否这样问过自己:我们是谁?我们正在做什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通常只有过于破碎和内向的认识。换一个角度对它们进行看待,会使我们有一个更新和更广的认识。把诸如扩大、缩小、取代、重组、颠倒、合并等动词列一张表,设法把每一个动词都依次运用到你要解决的问题上,试试看是否行得通。

    ⑩随时准备好。

    你最好随身带一本笔记本、一支钢笔或铅笔,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带一架微型盒式录音机或录音笔。新的念头一出现,便及时地把它写在纸上或录在磁带上。

    科内尔大学的天文学家、作家卡尔·塞根每次一听到心灵的“敲门声”便记录下来。他不论走到哪里,都随身带着一台盒式录音机,“有时敲击声彬彬有礼,也有时敲击声急促而持久。”塞根说,“总的说来,我发现自己被卷入激情,处于一种兴奋状态,我会坐在飞机上,听整整一章的‘敲门声’。”

    准备一个地方专门收集存放与每个不同的科目有关的思想记录。这个思想库可以是文件夹,写字台抽屉,甚至是空鞋盒。当你有了好的念头,便把它手下来放好。然后当你准备就绪,开始认真考虑的时候,你就会有许多过去的设想作为基础。就让时间来为你服务吧!启示往往是在半夜里不知不觉地溜进你的大脑的。如果你正在设法解决一个难题,你把解决问题的障碍写下来,然后把它们丢在一边去睡觉,不要再去想它们,让你的潜意识起作用。当你一觉醒来时,往往已经有了新的设想或解决办法。

    要随时准备好笔,在灵感降临时,不要找不到笔,或者你找不到白纸,或者你缺少颜料,或者你忙得脱不开身。随时随地组织安排好自己的工作,不论灵感何时降临,你都能够从容应付!

    化创意为行动。

    所有的构思都必须付诸实行,才能真正具有价值。不要吝于将创意付诸行动。试试看哪些点子行得通,哪些行不通,然后你就会惊异,自己想像出来的点子,竟然对这个世界有所帮助。肯定自己的创造能力,并付诸实行,你也能够成为创意天才。

    换一种思路走向成功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困难都往坏处想,换一种思路,也许更容易走出挫折的泥潭。

    一提到创新,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它很神秘,似乎它只有少数人才能办到。其实,创新有大有小,内容和形式可以各不相同,创新活动不光是那些科学家、发明家的事,更存在于普通人的生活中,很多人都可以进行创新性的活动,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可以进发出创造的火花。一旦你拥有了创新性思维,并运用到你的事业中,你的事业必然会不断攀升。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有一个穷人到一个富人家乞讨。

    “滚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搅我们。”

    穷人请求道:“只要让我进去,在你们的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了。”

    仆人以为这不需要花费什么,于是便让他进去了。穷人进去后,请求厨娘给他一个小锅,以便他“煮点石头汤喝”。

    厨娘一听很是纳闷:“石头汤?我想看看你怎样能用石头做成汤。”于是她给了穷人一个小锅。而穷人到路上拣了块石头洗净后放在锅里煮。

    “可是,你总得放点盐吧。”她给他一些盐。

    后来又给了他豌豆、薄荷、香菜。最后,又把能够收拾到的碎肉末都放在他的汤里。当然,你也许能猜到,这个可怜的穷人后来把石头捞出来扔回路上,美美地喝了一锅肉汤。

    这个故事里的穷人便具有创造性思维,你看,他如果直接对富人说:“行行好吧!请给我一碗肉汤喝!”这肯定是不行的。然而他却换了一种思路,逐步用石头汤引来了肉汤,便轻易地解决了自己的难题。这个穷人摆脱饥寒逆境的方法其实就是一种创新。

    丹尼尔·罗维洛开始仅是密歇根州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他从小生活非常贫困。有一次,他发现一艘损坏的26英尺长的轮船被当作废品扔在岸边,就把它运回家。那个冬天,丹尼尔专心做一件事情,就是在修理这条船。第二年夏天,他把修好的船租出去,一年能白白赚到50美元。

    修船租船,这第一次小小的经营虽然微乎其微,但却昭示了他怎样去取得成功的道路。

    在此后的时间里,他做的全部是买船、修船、卖船、租船这些船圈子里的活儿,虽然赚钱并不多,但却使自己的生活得以改善。

    当然,丹尼尔也在寻找机会,渴望能够快速致富。突然有一年,由于石油的消费量和生产的日益增长,油船开始成为有利可图的工具。但是,丹尼尔·罗维洛没有资金来购船,他不甘心机遇就这样从自己身边溜走,开始千方百计地筹措资金。他跑了几家银行,希望能够得到一笔贷款,却全碰了钉子,然而丹尼尔·罗维洛不灰心,他仔细地总结了经验并创造性地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又跑到大通银行去“碰运气”。经理上下打量他一番。问他有没有什么作为担保和抵押的。

    丹尼尔·罗维洛痛快地说明自己确实没有什么一般理解的那种担保和抵押,然而他有一条旧的油船,已出租给石油公司运输石油,根据租约,可以按期收取石油公司的租金。如果银行认为包租出去的船可以作为抵押,那么他就可以获得贷款了。

    银行经过反复研究,认为有实力雄厚的石油公司租用油船,丹尼尔的收益很有保障,这样的话贷款风险就很小,于是银行答应贷款给丹尼尔。丹尼尔·罗维洛用这笔贷款买了一艘旧货船,并改造成油船。他把这艘油船又出租给石油公司之后,再以它为抵押,从银行获得新的贷款,利用贷款又购进旧货船,改装成油船,这样地相继干下去,丹尼尔·罗维洛获得了一笔又一笔的贷款,他的油船队伍也日益壮大。日益增多的资金积累使丹尼尔·罗维洛的事业蒸蒸日上,很快成为闻名一时的成功人士。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困难都往坏处想,换一种思路,也许更容易走出挫折的泥潭。穷人讨饭和丹尼尔租船的故事无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杰出的创意就是金钱

    敏锐的头脑、杰出的创意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人用小的代价换取巨大的财富。

    (1)只有动脑,才能比别人赚更多的钱

    汉斯是个德国农民,由于他爱动脑筋,常常花费比别人更少的力气,而获得更大的收益,当地人都说他是个聪明人。到了土豆收获的季节,农民们就进入了最繁忙的工作时期。他们不仅要把土豆从地里收回来,而且还要把它运送到附近的城里去卖。为了卖个好价钱,大家都要先把土豆按个头分成大、中、小三类。这样做,大大增加了劳动量,每人都只有起早摸黑地干,希望能尽快把土豆运到城里赶早上市。汉斯一家却与众不同,他们根本不做分拣土豆的工作,而是直接将土豆装进麻袋里运走。

    汉斯一家“偷懒”的结果是,他家的土豆总是最早上市,因此每次他赚的钱都比别家的多。

    一个邻居发现了汉斯一家赚的钱比自己多,但是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于是就悄悄地跟踪汉斯,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汉斯每次往城里送土豆时,并不是开车走一般人都经过的平坦公路,而是载着装土豆的麻袋跑一条颠簸不平的山路。二英里路程下来,由于车子的不断颠簸,小的土豆就落到了麻袋的最底部。而大的自然就留在了上面。卖时仍然是大小能够分开。由于节省了很多时间,汉斯的土豆上市最早,自然价钱就能卖得比别人更理想了。

    农民汉斯这种巧妙利用自然条件进行逻辑想像的方法,看起来并不算是惊世骇俗的创举,但却能开启我们的大脑。如果你能够激发出自己这样的逻辑想像能力,就可以在自己的成功过程中做得更好了。

    (2)“点子”就是金钱

    波尔格德是石油企业家的儿子。1914年9月刚从英国回到美国,便决心从事石油开采业。

    1915年10月,美国俄克拉何马州有一个石油矿井招标,参加投标的企业家很多。投标者中不乏实力雄厚、财大气粗者,因此投标的竞争异常激烈。

    波尔格德此时才成立的公司资金不足,不是那些大企业家的对手。怎么办呢?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之后,波尔格德想出了一个高招——空城妙计。

    投标当天,波尔格德租了一身非常华贵的衣服,约了一位他所熟悉的着名银行家,同他一道前往投标会场。到了会场,波尔格德摆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架势,显得气度不凡,加上身旁有着名的银行家陪伴,致使在场的企业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那些跃跃欲试,准备在投标中一决胜负的投标者,心里不免忐忑不安。他们很自然地想到波尔格德是石油富商的儿子,现在又有大银行家作“参谋”当“后盾”,感到自己绝非波尔格德的对手。于是,投标会场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前来投标的企业家们竟三三两两地相继离开了,留下的也不敢竞价。

    结果,波尔格德以五百美元的低价便轻而易举地中标。他的计策成功了。四个月后,波尔格德中标的那个油矿打出了优质石油。他马上以四万美元的价格将油矿售出,很快便获得了三万多美元的纯利。

    波尔格德一处又一处地投资开采石油,不断成立新的石油公司。到了1917年6月,年仅23岁的波尔格德就已成为拥有40家石油公司的大富翁。

    人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其实“点子”也是金钱。点子是人们解决问题时想出来的办法,杰出的点子就是最好的创意,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可靠保障。

    (3)用总统做广告

    美国一出版公司,有一批滞销书久久不能脱手,经理突发奇想:给总统送去一本书,并三番五次去征求意见。忙于政务的总统不愿与他多纠缠,便应付地回了一句:“这本书不错”。经理便据此大做广告:“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于是,这些书一抢而空。不久,他又有书卖不出去,又送一本给总统。总统上过一回当,想奚落他,就说:“这本书糟透了”。

    该经理听后,并不失望。脑子一转,又做广告:“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不少人出于好奇争相抢购,书又很快售光。第三次,他又有书送给总统,总统接受了前两次的教训,便不作任何答复,然而新的广告还是很快出来了:“现有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欲购从速”。居然又被一抢而空,总统对此哭笑不得,出版者则大发其财。

    (4)有了敏锐的头脑,总能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

    CNN的老板特德·特纳非常喜欢这样一个关于捕象的幽默故事:

    文学家出书造势,宣传大象的种种好处,既收到了大量的广告费,也得到了一笔可观的稿费,在全球掀起了捕象的热潮。

    数学家们用课题费远征非洲,以给大象确定准确的定义。经验丰富的数学家们将在求解问题之初试图证明至少存在唯一一只大象,作为前导性练习。数学教授则只证明至少存在唯一一只大象,而将寻找和捕捉一只大象的任务作为一道习题留给他们的研究生。

    物理学家们捕猎大象的方式是将大象处理成一个不稳定的w-z粒子,并申请大笔资金建造一个庞大的粒子加速器,企图在河马与犀牛发生碰撞时发现大象。

    计算机科学家们则在得到众多商业公司的赞助后,通过执行如下算法A捕猎大象:

    1去非洲。

    2从好望角开始。

    3向北有序前进,交替地东西横贯非洲大陆。

    4在每一趟跋山涉水横跨非洲大陆的行动中:

    a.捕捉每一动物并仔细查看。b.将捕到的每一动物与一已知大象比较。c.发现两相匹配即告停止。

    富于经验的计算机程序设计人员将通过在开罗预先放置一只已知的大象修改算法A,以确保算法具备终止条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人员偏爱用赤膊上阵的方式来执行算法A。老师们捕猎大象的依据是动物的体重:在非洲随意地捕捉灰色动物,若其体重与一已知大象的体重相差在正负百分之十五之间,即认为所获动物为大象。经济学家们不捕猎大象,但他们坚信只要付给大象丰厚的报酬,大象将相互捕猎其同类。

    被高薪雇来的统计学家们的捕象要诀是捕捉他们首次发现的与他们见过N次并被称为大象的动物相似的动物。

    顾问们不捕猎大象,且他们中的许多人从来就不捕猎任何东西。但只要计时付酬,他们便乐意为捕猎大象的人们提供咨询服务。如果说其他人仅能识别大象的话,研究行为科学的顾问们却能辨析帽子的尺寸及子弹的颜色与捕象策略的效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政客们不捕猎大象,但他们将与投票支持他们的人们分享您所捕获的大象。律师们不捕猎大象,但他们将跟踪兽群,并辩论粪便之主是什么动物。

    负责工程研究和开发的副总裁试图努力捕猎大象,但其职员则千方百计从中作梗。当副总裁确实开始着手捕猎大象时,职员们就开始疲于奔命地确保所有可能是大象的动物在副总裁看到它们之前都已成为笼中之物。万一副总裁真的发现了一只漏网的大象,职员们的对策便是:第一,奉承副总裁目光敏锐;第二,谨慎从事,以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资深经理们基于众多的假设制定周密完备的捕象方针,但宣布时的语调却不那么理直气壮。

    质检员们并不关心大象,他们只是搭乘其他猎手们的吉普车,在旁品头论足地对猎手们挑刺。

    推销员们不捕猎大象,但他们整日兜售尚未捕获的大象,以便在狩猎开始前两天定下买主。软件推销员将逮住的第一只动物运交买主,并想当然地开出一张大象的销售发票。硬件推销员则逮住兔子并将其装饰成银灰色,然后作为玩具大象来销售。

    特纳指出:现代社会的商机无处不在,关键是看你是否具备敏锐的头脑,能不能见人之所不能见,想人之所不会想,为人之所不敢为。

    在特纳之前,没有一个电视经营者肯涉足24小时电视新闻这个领域。它像一块令人踌躇不前或是不屑一顾的极地,等待着一个既有胆量又别具慧眼的冒险家。

    特德·特纳正是这样一个冒险家。当时,特德·特纳已是全美第一个通过卫星播放有线电视节目的老板,在亚特兰大拥有一家“超级电视台”。特纳不甘平庸,他一直怀着与美国广播公司(ABC)、全国广播公司(NBC)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卜一较高下的雄心。但是,三大电视网已雄踞美国几十年,他率领的那个亚特兰大“超级电视台”如同摩天大厦下的一个小商亭,实在没有出头之日。他要实现这个梦想,就必须在电视领域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于是,他打算创建一个24小时的有线新闻电视网。

    一石击起千层浪。消息一传出,立即招来一片反对之声。人们普遍认为经营电视新闻只会赔钱。它的收视率不高,制作费却高得惊人,报道一条中东热点新闻,仅差旅费就相当于美国一般家庭一年的收入。当时,美国三大电视网经营时数有限的新闻节目,一年尚亏损15亿美元。在人们眼中,特纳成了天下最大的傻瓜,认为特纳最终会赔得倾家荡产。对此,特纳并不介意,他坚信只有“傻瓜”才会在聪明人不敢企及的地方充分展示出自己的才华。

    经过市场调查,他了解到:人们对24小时新闻节目不感兴趣。对此,特纳没有畏缩,而是在心里暗下决心:干吗要相信那个该死的市场调查呢?此刻需要的不是调查,而是创造。“飞机造出来之前,如果你调查有多少人愿意坐飞机,又会有多少人说他愿意呢?”想到这里,特纳如释重负。他知道,任何冒险最终只有两种结果:创造,或是毁灭,而他却只对创造满怀热望。

    筹建CNN的工作开始了。1980年6月,特纳正式宣布:CNN将在一年内成立。

    在CNN创建不到一年时,特纳提出,CNN要和三大电视网比肩加入白宫记者团。起初,特纳的请求并没有被接受,特纳便起诉白宫设立记者团违反了《公平贸易法》。他甚至起诉了当时的总统里根、贝克和国务卿黑格。8个月以后,特纳的诉讼终于收到了成效,CNN在白宫记者团中得到一个高级记者的席位。

    CNN打进白宫。意味着可与三大电视网分庭抗礼了。

    12年后,位于亚特兰大的CNN中心,成了一个由12架巨大的卫星天线守护的庄园。美国1989年的一次民意测验表明,观众对CNN的喜爱,已超过三大电视网。最后的一次民意调查表明,CNN已成为世界名牌,仅次于迪斯尼、柯达和奔驰而名列第四。

    把创意融入生活

    创新就是生活。生活的每一天,创新都像蒲公英的种子漫天飞舞,不经意间它便生根发芽。

    进入21世纪,创新一词在传媒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一说到创新。很多人就会想到创造与发明,进而与科学家联系起来。这种认识并不错。但它却导致了一种偏见,一旦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普通人士,就可能将创新视为陌路,而不思创新。其实,创新就是生活。生活的每一天,创新都像蒲公英的种子漫天飞舞,不经意间它便生根发芽。

    一天,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商学院的学生讲课。

    “我们来个小测验。”专家拿出一个一加仑的广口瓶放在桌上。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把它们一块块地放进瓶子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瓶子满了吗?”所有的学生应道:“满了。”他反问:“真的?”说着他从桌下取出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壁使砾石填满石块间的间隙。“现在瓶子满了吗?”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一位学生应道。“很好!”他伸手从桌下又拿出一桶沙子,把它慢慢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的所有间隙。他又一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没满!”学生们大声说。然后专家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一个这样的暗示:如何把创意融入生活?

    一位美国白宫着名人士谈起了这样一件事:“小时候,妈妈拿来几个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好吃,谁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她一直都是这样教育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在我们家里,你想要什么好东西要通过比赛来赢得,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

    看看,这位妈妈让一个苹果的香味永远留在了儿子的心间,运用的便是创意的力量。

    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注重创造,他以“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为理念,来教育学生,规范自己。即便是教育学生,也不乏创意,不同凡响。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校园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的男生,当即斥止了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里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接受训斥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王友眼睛睁得大大的,一脸惊疑。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道:“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听后。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说:“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已经用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成了吧!”说完,他走出了校长室。

    陶行知先生不忘“尊重”二字。用四块糖果收服一颗迷失的心,既盈满爱心,又充满创意,让人永生难忘。

    以上所述,大家会从中看到创意在生活中也大有驰骋之地。在生活的每一天,只要你肯启动创造的灵感,美德的鲜花便会为你而开,让人生一路芳香,一路高歌。

    思维通过科学想像来扩展

    客观实际是科学创造的空气,想像力则是科学创造的翅膀。要想扩展自己的思维,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必须张开想像的翅膀。

    想像,是人脑在改造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也是以往经验中已经形成的暂时的联系重新结合的过程。心理学家依据想像内容的新颖性、独创性的不同,将想像又具体分为了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所谓再造想像,即一个人依据一定的描写、说明、图案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过程。创造想像则是一个人按照自己的创见形成某种独创性的想像的过程。二者都是具有创造力思维的人才的极为宝贵的心理品质。想像是创造活动的基础和先导,是激励创造活动,产生科学的假说的源泉。爱因斯坦曾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包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黑格尔也断言道:“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像”。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就是丰富的想像力。如何张开你想像的翅膀呢?

    (1)扩大知识面,丰富信息储备

    丰富的想像力是以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也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而一切科学的创造、技术上的革新和艺术上的创作,都是在丰富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想像而取得成功的。一个人知识和经验的多少,信息储备的多少,对于想像的广度和深度有着重要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想像力与知识经验成正比。须知,缺乏独立思考,满足已有知识的人,则将压抑想像力。

    (2)保持好奇心,丰富情感

    好奇心是发挥想像力的起点,因此要提倡科学的怀疑精神,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使自己大脑的想像功能在思考中升腾。而要使大脑的想像奔驰起来,还要保持丰富的情感。情感可以刺激想像。而悲观失望的情绪不能使大脑高度兴奋和活跃起来,想像力自然无法充分地发挥出来。

    (3)扩张联想、富于幻想

    从广义上讲,想像包括联想和幻想。所谓联想,决不是简单的思考,而是许多思考的联结和扩张。常常表现为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顿悟。一个人如果不善于联想,那么他就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不可能产生认识上的飞跃。大量事实表明,有些人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往往能抓住生活中的偶发事件,产生丰富的联想,构筑鸿篇巨制并提出科学假说、技术发明等。牛顿从一个落地的苹果联想到地球引力;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是听了被船长遗弃到荒岛上4年的落难海员的故事;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是起于一件女子卧轨的新闻事件;魏格纳从世界挂图到创造大陆漂移说;贝尔从吉他声到改装电话机等,这些联想竟有如此惊人的力量。

    所谓幻想,是由个人愿望或社会的需要引起的指向未来的特殊想像。虽然幻想比联想距现实客体远一步,但它是更高一级的思考。没有幻想,就没有科学的假说,没有科学的假说,也就没有科学的发现和发展。比如,原子结构的模式,试管婴儿的诞生等,又何尝不是在幻想功能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呢。

    客观实际是科学创造的空气,想像力则是科学创造的翅膀。要想扩展自己的思维,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必须张开想像的翅膀。

    逆向思维解难题

    逆向思维的好处在于,它不受常识或常规的束缚,见常人不见之处,异想天开,从而产生新的创意。

    逆向创新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倒过来想。倒过来想指的是把顺着想的思路加以颠倒,它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倒过来想的作用在于能使我们去注意和思考顺着想想不到,或者容易忽略的问题的另一端、另一点、另一面。

    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的王永志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1964年6月,他作为一个中尉军衔的年轻的国防科技工作者,第一次走进戈壁滩,参加了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种中近程火箭的试验发射。有关专家面对火箭射程不够的问题,都在竭力想办法如何尽可能多地装进一些推进剂,以增加火箭的射程。尽管火箭的燃料贮箱已被完全填满,专家们却仍在挖空心思地想怎样才能再多加进去一些燃料。

    在当年的一次研讨会上,王永志站起来说:“火箭发射时推进剂的温度高,密度就要变小,发动机的节流特性也要随之发生变化。经过计算,要是能从火箭体内泄出600千克燃料,这枚火箭就能命中目标。”在场的专家们大都对王永志的建议不以为然,并有人不客气地说:“本来火箭射程就不够,你还要往外泄燃料?”后来便再也没人理睬他的建议了。

    王永志对于自己的思路和计算非常自信,对于别人的否定他并不甘心,于是他去找了当时正坐镇酒泉发射场的技术总指挥钱学森。钱学森听完王永志陈述的意见后。当即对秘书说:“快把火箭的总设计师请来。”钱学森指着王永志对总设计师说道:“这个年轻人的意见对,就按他说的办。”

    果然,火箭泄出一些推进剂后,射程真的变远了。连打了三发火箭,发发命中目标。30多年后,当总装备部的领导去看望钱学森时,钱老还兴致勃勃地说:“我推荐王永志任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没有看错人。他年轻时就崭露头角,大胆进行逆向思维,和别人不一样。”

    王永志提出从火箭体内泄出600千克燃料,使火箭发射时推进剂的温度不是增高,而是降低;密度不是变小,而是变大,从而使“发动机的节流特性”“随之变化”。他运用逆向思维的思路与做法,成功地解决了火箭射程不够的问题。

    一个毛纺厂出产一种呢子,没想到质量不过关,呢子面上有许多白色的斑点,结果产品积压没有销路。这时厂里的有关设计人员突发奇想,既然这些白色斑点已经无法去除,那么是否可以将这些斑点由瑕疵变成装饰呢?于是他们在生产中刻意追求那种效果,将斑点加大,最后生产出一种别具一格的产品,名叫“雪花飘”。“雪花飘”一上市便成了抢手货。厂里的人们称这种经营方式为“歪打正着”。

    一家体育用品公司,由于经营产品缺乏特色,陷入了困境,为此,老板采取了违反常规的方案。他独出心裁,让外行去设计新产品,理由是外行头脑中没有条条框框,反而更有可能想出独创性强的新点子。果然一位足球教练——不折不扣的外行,经过认真设计和研究,为这个公司设计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运动鞋——散步鞋。这种鞋一投放市场后,大受欢迎,甚至刮起了一股强劲的散步风潮。

    逆向创新的巧妙运用,常会使人解决看似无解的难题,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法国巴黎芝利亚兄弟化妆品公司,曾于1926年7月在《巴黎日日新闻》上刊登一则别出心裁的广告,题为《重金聘丑女》。广告词大意是:凡自信长相最丑之本市少女,如能到本公司谈话一小时者,本公司愿付20法郎作为报酬。经过谈话后,若双方都感到满意者,本公司即以重金聘用。

    这一广告传开后,很快就有10余名丑女前去应征,公司从中挑选了2名最丑者予以重金聘用。

    三个星期后,芝利亚兄弟化妆品公司又登出广告宣布:丑女已选定,将于某星期六晚上在巴黎大舞台与公众见面,届时还有苏俄女子跳舞、华人音乐助兴。

    消息传开,激起了人们的好奇心理,竞相准备赴会。

    到了那天晚上,当大幕徐徐拉开之后,两位丑女登台,果然奇丑无比,观众议论纷纷。两位丑女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公司总经理芝利亚出台讲话。他说:此次聘请丑女登台,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看看本公司所生产之化妆品的功效。请诸位稍候,我们到后台为两位丑女化妆片刻,然后再与观众见面。

    观众们等了一会儿,只见在舞、乐相伴下,台上款款走出刚才亮过相的两位少女,面涂脂粉,可谓旧貌换新颜,在灯光照耀下,虽不敢说光彩照人,但的确漂亮了许多。

    观众们大为叹服,啧啧称奇。从此,这家化妆品公司名声大振,产品畅销,使那些惯于用美女做广告的同行们自叹弗如。

    拥有一个开放的头脑

    在严峻的挑战面前,一定不要墨守成规,故步自封,要有一个开放的大脑,随时保持对周围世界的敏感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你化险为夷,立于不败之地。

    比尔·盖茨是当代世界首富,他拥有着惊人的财富。他认为自己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拥有一个开放的头脑,这也正是造就他成功的内在特质之一。微软公司在互联网时代的战略转型是能说明这一点最好的例证。

    早在1993年,比尔·盖茨就以7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荣登《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首位。到1995年时,微软公司更是以操作系统和软件在个人电脑市场称霸。但当时比尔·盖茨几乎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他没有及时地意识到互联网的引入将使整个信息技术产业和全球经济发生根本性的革命。然而由于他随时保持对周围世界的敏感性,并及时地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和建议,使他改变了看法,全面调整了微软的战略。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当互联网络奇迹般地由个人网络摇身一变而成为全球性的通信与计算机媒介之时,盖茨的微软公司增长正旺。销售额增长了两倍,达38亿美元。员工也由1990年的5600人增至1993年的144万人。这主要是出于视窗软件的成功。

    1993年,技术方面的消息灵通人士发现了“万维网”,万维网可以让你在网络上轻松的显示图表和照片。而且你只需用鼠标在某个地方轻轻一点,万维网就可以让你在网络计算机间跳来跳去。然而,在当时的微软公司和比尔·盖茨看来,万维网只不过是个普通的新鲜玩意儿罢了。

    比尔·盖茨说:“我是不会说‘现在已清晰可见万维网将在今后几年里迅速发展’之类的话的。如果当时你们问我大多数电视广告是否会在广告内容中加入万维网地址,我会放声大笑。”而且盖茨和他的经理们都认为他们还有更紧迫的事需要考虑。政府的决策者们对微软公司反竞争行为的调查正在进行。微软还有一个秘密小组正在创建一个服务项目以同“美国在线”一较高低。更为重要的是,众多的程序员们正忙于研究后来的Win95。

    微软公司对万维网所作出的公开反应一直沉默不语。直至1995年秋,万维网的猛烈发展势头给微软公司敲响了警钟:它已对微软公司造成了威胁,已有约2000万人不用微软公司的软件而沉迷于网络之中。更糟的是,在太阳微系统公司所开发的一种新的计算机语言的推动下。万维网作为一种新式“平台”正在崛起。这对视窗在个人电脑上的霸权地位,以及整个个人电脑时代都构成了挑战。

    在这种状况下,盖茨终于坐不住了。1995年12月他举行了一次大型活动,表明微软公司打算全面参与并赢得这场网络时代的软件大战。微软公司将生产网络浏览器、网络服务器,并对微软公司现有的程序进行网络化。从那时候起,微软公司总部的每个人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这个有着35座建筑物的大院里,每个角落都在进行着网络项目的开发工作。1996年2月份成立的专门从事网络产品开发部门的员工人数增加到了2500人,这一数字比网景公司以及紧随其后的5大网络新贵的员工人数之和还要多。盖茨说:“当前,互联网络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它将带动一切。我们的软件个个都是核心产品。”

    为什么盖茨会如此快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的调整战略呢?因为盖茨对历史非常熟悉,有些市场的领导型企业,比如通用汽车、IBM之类的公司由于其高层经理人员未能洞察到整个行业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而栽了跟头。而且盖茨对市场情况看得非常清楚:到1996年中,互联网的动力就变得极其强大,而网景成了万维网的新领地内统治者——网景至少占有浏览器市场的2/3。

    如果当时盖茨固执己见,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这样的局面出现:微软公司被国际互联网置于死地。但是盖茨没有给其他人这样的机会,他根据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调整了自己的思维。在数字化时代,没有什么比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战略更重要。而这需要有一个开放的头脑,任何墨守成规的人,或固执己见的人都无法成为一个永续的成功者。

    我国古代就不乏拥有开放头脑的人。唐代着名诗人王维在少年的时候就非常的聪慧,而且富有正义感,好打抱不平。一天,他听见邻居刘老爹在瓜田嚎哭,原来他的好多西瓜被人偷掉了。

    王维听见哭声下田一看,瓜几乎被洗劫一空,只见瓜藤不见瓜,他气愤地说:“偷这么多瓜,准是偷着去贩卖了,我陪老爹到市集里走一趟,好吗?”

    两人一同来到市集,看见有个高个子男人在卖西瓜,刘老爹一眼就认出这是自己种的瓜,就大声喊道:“捉贼!”

    卖瓜的高个子男人气势汹汹地说:“凭什么说这瓜是你家的?”

    刘老爹说:“我自己种的瓜,难道我还认不出吗?”

    王维喝令高个子男人去见官,高个子男人说:“你说我偷瓜。有什么证据?”

    王维一听,忽然灵机一功,叫老爹看住瓜,请围观的群众协助老爹看住偷瓜的贼,自己气喘吁吁地跑回老爹的瓜田,取来一大把瓜蒂,便往回走。大家相帮着用瓜蒂去对西瓜的底部,果真一一对上,证明西瓜确实是刘老爹的。

    结果,县官判决偷瓜贼赔偿刘老爹的西瓜,还狠狠责打偷瓜贼40大板。

    不管贼的手段有多么高明,总会留下蛛丝马迹,只要我们思路正确,把握关键,任何贼都是无法逃脱的。

    敢于大胆去设想

    费罗的成功,一方面归功于他的勤奋和天才:一方面归功于实业家埃弗森的资助和老师托曼——是他们发现了一个天才,并且记住了这位天才告诉他们的那些话。

    关于发明电视的故事,还得追溯到1922年。一个名叫费罗·法恩士沃斯的小孩居住在美国一个叫里加拜的小城镇里。

    小费罗是一个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孩子。然而他在老师贾斯延·托曼面前时,却一点也不拘束。托曼发现在小费罗身上有一种别的学生所不具备的素质,托曼相信这孩子日后一定会大有出息。

    费罗上中学一年级没几天,就出现在四年级的学生中间。他学习异常勤奋,很快就把四年级的全部课程掌握了。课余,他还到学校图书馆,阅读了有关当时科学进展的所有图书。

    费罗16岁那年的一天,放学后,托曼发现费罗一个人还在教室的黑板前画着什么,整块黑板都让费罗给画满了。

    托曼走进教室,挺有兴趣地问他:“你又在干什么呀?”

    “我想搞一些发明,”小费罗回答,他指着黑板上的草图说:“这就是我第一个发明的设计草图。”托曼仔细地看着这些草图,微笑着问道:“你这是个什么发明呀?”“我有一个发明电视的设想,也就是通过空气来传播图像。现在,让我把整个设想都告诉您,您是唯一能理解我的人。”

    在1922年,无线电收音机对于人们来说,也还是十分新奇的东西。全美无线电台还不到30个。但这时的费罗只是一个年仅16岁的孩子,居然已经在向他的老师滔滔不绝地解释有关电视机的草图了!

    在费罗最后一个学年的年底,他全家搬离了里加拜。从此,费罗就与他的托曼老师失去了联系。

    1926年,费罗在盐湖城一家公司的办事处做勤杂员,每天接触许多知名的实业家。其中有一个从旧金山来的实业家名叫乔治·埃弗森,他很快便喜欢上了这个聪明、肯干而又有点害羞的勤杂员。

    一天晚上,埃弗森请他一起用餐。吃饭时,费罗开始向埃弗森叙述他有关电视机的一些设想。起先,埃弗森对费罗的叙述并不怎么感兴趣。仅仅是由于他喜欢这孩子,才没有打断费罗兴致勃勃的描述。

    许多年以后,埃弗森在他的一本回忆录中,还专门提到了那天晚上的事。“当费罗·法恩士沃斯在滔滔不绝地谈他的电视机时,我真想改变话题:可他的眼睛是那样的明亮,那样的神采奕奕。他开怀畅谈着他要做的发明,看上去是那样的自信。在他谈论这些话题时,他好像不再是一个勤杂员,似乎成了一个科学家了。”

    那天晚餐结束后,埃弗森更加欣赏费罗了。同时,他对费罗的发明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几天以后,他带着费罗来到了旧金山,把费罗介绍给了他的一些同行。这些人对费罗和他的设想很感兴趣,并资助了费罗25000美元,帮助他实现他的发明。

    机遇给了费罗成功的可能。他辞掉勤杂员的工作,专心从事自己的研究工作了。那一年,他20岁。

    在美国,一项发明如获成功,可到专利局申请专利发明权。这样,别人如要进行同样的生产、研究,就必须征得专利权所有者的同意或向其购买专利。但费罗在申请电视机发明专利时,却遇到了麻烦。

    原来,纽约有个名叫弗拉迪米·赞沃金的人,也同样在研究电视接收机。他在纽约一家大无线电公司里工作。纽约的赞沃金和加利福尼亚的费罗,相距近3000英里,彼此没有任何了解,却在做着同样的研究。而且,几乎是同时,都向美国专利局提出了申请。不久,专利局请他们到华盛顿来申辩,关键的问题是:谁能证明自己是发明电视的第一个人。

    费罗想起了自己的老师托曼。只有他才能证明自己早在1922年就已经画出了第一幅电视机草图。于是,费罗开始寻找多年不见的老师。终于在盐湖城一所学校里,找到了正在那儿教自然科学的贾斯延·托曼。

    联邦专利局做出了最后判定:电视机的发明专利权属于费罗·法恩士沃斯。

    从此以后,电视机逐渐进入人们的家庭生活,并传遍了世界各地。当然,赞沃金的工作也为人们所尊重,所重视。现代电视系统中就吸收了这两位天才发明家最精华的设计思想。

    费罗的成功,一方面归功于他的勤奋和天才:一方面归功于实业家埃弗森的资助和老师托曼——是他们发现了一个天才,并且记住了这位天才告诉他们的那些话。

    充分展现自己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内在美,把它表现出来,你不见得会是另一个选美皇后,可是它能使你成为人生的赢家。

    在选美竞赛上,众人瞩目的总是亮丽鲜艳的面孔、婀娜多姿的体态。外在美是选美取决的标准,可是也有人相信内在美的焕发才是选美最重要的条件,而且这样的理念也得到了证实,至少在美国小姐唐娜·亚松真身上,世人见识到内在美获得认同的实例。

    唐娜出生在阿肯色斯的一个小镇上,她的青春期就像大多数的青少年一样,生涩、害羞,对自己的将来感到很茫然。那个时候她想象自己是只丑小鸭,并不是选美的皇后。可是唐娜有一些远比外在的美丽更要紧的特质,她的气质清新,风度稳健。她好比一块璞玉,稍加琢磨就能大放异彩。

    她决定要把自己的内在美表现出来。她去练健身,学习仪态,然后报名参加一场选美比赛。那一场比赛她没进入决赛,可是唐娜并没有因此而灰心,接着又参加了很多场比赛,直到参加过16场选美比赛之后,她终于当选阿肯色斯小姐,然后又成为美国小姐。以后她带着同样那一份自然芬芳的内在美,以及辛勤努力的工作,踏入娱乐界,目前已成为一名出色的艺人,拥有自己的节目。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应该从这个故事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因为每个人都拥有同样芬芳的内在美。最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内在美,把它表现出来,你不见得会是另一个选美皇后,可是它能使你成为人生的赢家。

    其实每个人都具有成功者的资格,这也就是说我们在起跑点上是一样的,至于起跑后的差距则是日积月累后发展出来的。虽然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但是,结果如何,完全要看个人的本事与表现了。

    一般人认为成功者必定有其特殊的才能或高人一等的智商,其实不然。因为才能与成功之间并没有特别紧密的关系,爱迪生有句名言:“天才是99%的努力和1%的灵感。”

    超越平庸,选择完美

    不要满足于尚可的工作表现,要做最好的,你才能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

    很久很久以前,一位有钱人要出门远行,临行前他把仆人们叫到一起并把财产委托他们保管。依据他们每个人的能力,他给了第一个仆人十两银子,第二个仆人五两银子,第三个仆人二两银子。拿到十两银子的仆人把它用于经商并且赚到了十两银子。同样,拿到五两银子的仆人也赚到了五两银子。但是拿到二两银子的仆人却把它埋在了土里。

    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主人回来与他们结算。拿到十两银子的仆人带着另外十两银子来了。主人说:“做得好!你是一个对很多事情充满自信的人。我会让你掌管更多的事情。现在就去享受你的奖赏吧。”

    同样,拿到五两银子的仆人带着他另外的五两银子来了。主人说:“做得好!你是一个对一些事情充满自信的人。我会让你掌管很多事情。现在就去享受你的奖赏吧。”

    最后拿到二两银子的仆人来了,他说:“主人,我知道你想成为一个强人,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收割没有撒种的土地。我很害怕,于是把钱埋在了地下。”主人回答道:“又懒又蠢的人,你既然知道我想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收割没有撒种的土地,那么你就应该把钱存到银行家那里,以便我回来时能拿到我的那份利息,然后再把它给有十两银子的人。我要给那些已经拥有很多的人,使他们变得更富有;而对于那些一无所有的人,甚至他们有的也会被剥夺。”

    这个仆人原以为自己会得到主人的赞赏,因为他没丢失主人给的那二两银子。在他看来,虽然没有使金钱增值,但也没丢失,就算是完成主人交代的任务了。然而他的主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不想让自己的仆人顺其自然,而是希望他们能主动些,变得更杰出些。

    不要满足于尚可的工作表现,要做最好的,你才能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人类永远不能做到完美无缺,但是在我们不断增强自己的力量、不断提升自己的时候,我们对自己要求的标准会越来越高。这是人类精神的永恒本性。

    对于我们来说,顺其自然是平庸无奇的。为什么可以选择更好时我们总是选择平庸呢?为什么我们只能做别人正在做的事情?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超越平庸?

    哈伯德说:“不要总说别人对你的期望值比你对自己的期望值高。如果哪个人在你所做的工作中找到失误,那么你就不是完美的,你也不需要去找借口。承认这并不是你的最佳程度。千万不要挺身而出去扞卫自己。当我们可以选择完美时,却为何偏偏选择平庸呢?我讨厌人们说那是因为天性使他们要求不太高。他们可能会说:“我的个性不同于你,我并没有你那么强的上进心,那不是我的天性。”

    超越平庸,选择完美。这是一句值得我们每个人一生追求的格言。有无数人因为养成了轻视工作、马马虎虎的习惯,以及对手头工作敷衍了事的态度,终致一生处于社会底层,不能出人头地。

    在某大型机构一座雄伟的建筑物上,有句很让人感动的格言。那句格言是:“在此,一切都追求尽善尽美。”“追求尽善尽美”值得作我们每个人一生的格言,如果每个人都能实践这一格言,决心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竭尽全力,以求得尽善尽美的结果,那么人类的福利不知要增进多少。

    人类的历史,充满着由于疏忽、畏难、敷衍、偷懒、轻率而造成的可怕惨剧。曾经在宾夕法尼亚的奥斯汀镇,因为筑堤工程没有照着设计去筑石基,结果堤岸溃决,全镇都被淹没,无数人死于非命。像这种因工作疏忽而引起悲剧的事实,在我们这片辽阔的土地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无论什么地方,都有人犯疏忽、敷衍、偷懒的错误。如果每个人都能凭着良心做事,并且不怕困难、不半途而废,那么非但可以减少不少的惨祸,而且可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尚的人格。

    养成了敷衍了事的恶习后,做起事来往往就会不诚实。这样,人们最终必定会轻视他的工作,从而轻视他的人品。粗劣的工作,就会造成粗劣的生活。工作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做着粗劣的工作,不但使工作的效能降低,而且还会使人丧失做事的才能。所以,粗劣的丁作,实在是摧毁理想、堕落生活、阻碍前进的仇敌。

    要实现成功的唯一方法,就是在做事的时候。抱着非做成不可的决心,要抱着追求尽善尽美的态度。而世界上为人类创立新理想、新标准,扛着进步的大旗,为人类创造幸福的人,就是具有这样素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如果只是以做到“尚佳”为满意,或是做到半途便停止,那他绝不会成功。

    有人曾经说过:“轻率和疏忽所造成的祸患不相上下。”许多年轻人之所以失败,就是败在做事轻率这一点上。这些人对于自己所做的工作从来不会做到尽善尽美。

    大部分青年,好像不知道职位的晋升,是建立在忠实履行日常工作职责的基础上的。只有尽职尽责地做好目前所做的工作,才能使他们渐渐地获得价值的提升。

    相反,许多人在寻找自我发展机会时,常常这样问自己:“做这种平凡乏味的工作,有什么希望呢?”可是,就是在极其平凡的职业中、极其低微的位置上,往往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比别人更完美、更迅速、更正确、更专注,调动自己全部的智力,从旧事中找出新方法来,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使自己有发挥本领的机会,满足心中的愿望。

    做完一件工作以后,应该这样说:“我愿意做那份工作,我已竭尽全力、尽我所能来做那份工作,我更愿意听取人家对我的批评。”

    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分水岭在于:成功者无论做什么,都力求达到最佳境地,丝毫不会放松;成功者无论做什么职业,都不会轻率疏忽。

    你工作的质量往往会决定你生活的质量。在工作中你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不能允许自己只做到次好;能完成百分之百,就不能只完成百分之九十九。不论你的工资是高还是低,你都应该保持这种良好的工作作风。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一名杰出的艺术家,而不是一个平庸的工匠,应该永远带着热情和信心去工作。

    努力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

    无论未来从事何种工作。一定要全力以赴、一丝不苟。能做到这一点,就不会为自己的前途担心。世界上到处是散漫粗心的人,那些善始善终者始终是供不应求的。

    如果你能找出更有创造力、更有效率、更经济的办事方法,你就能提升自己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老板会邀请你参加公司决策会议,你将会被调升到更高的职位,因为你已变成一位不可取代的重要人物。

    一位成功学家曾聘用一名年轻女孩当助手,替他拆阅、分类信件,薪水与相关工作的人相同。有一天,这位成功学家口述了一句格言,要求她用打字机记录下来:“请记住:你唯一的限制就是你自己脑海中所设立的那个限制。”

    她将打好的文件交给老板,并且有所感悟地说:“你的格言令我深受启发,对我的人生大有价值。”

    这件事并未引起成功学家的注意,但是,却在女孩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从那天起她开始在晚饭后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不计报酬地干一些并非自己分内的工作——譬如替老板给读者回信。

    她认真研究成功学家的语言风格,以至于这些回信和自己老板一样好,有时甚至更好。她一直坚持这样做,并不在意老板是否注意到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一天,成功学家的秘书因故辞职,在挑选合适人选时,老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这个女孩。

    在没有得到这个职位之前已经身在其位了,这正是女孩获得提升最重要的原因。当下班的铃声响起之后,她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没有任何报酬承诺的情况下,依然刻苦训练,最终使自己有资格接受更高的职位。

    故事并没有结束。这位年轻女孩能力如此优秀,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其他公司纷纷提供更好的职位邀请她加盟。为了挽留她,成功学家多次提高她的薪水,与最初当一名普通速记员时相比已经高出了四倍。对此,做老板的也无可奈何,因为她不断提升自我价值,使自己变得不可替代了。

    无论你目前从事哪一项工作,每天一定要使自己获得一个机会。使你能在平常的工作范围之外,从事一些对其他人有价值的服务。在你主动提供这些帮助时,你应当了解,自己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金钱上的报酬,而是为了训练和培养更强烈的进取心。

    你必须先拥有这种精神,然后才能在你所选择的终身事业中,成为一名杰出的人物。

    你能给自己最好的推荐就是以正确的心态提供最优良的服务。别人对你的看法相当重要,只要这些看法和你对自己的期望不谋而合。如果你被认定是一个积极、有重要贡献的人,你就会备受欢迎。同事们会重视你,顾客会欣赏你。如果你能保持这些优点,你的老板也会肯定、奖励你。虽不能一夕成功,却也绝无永远失败的顾虑。

    优秀人才总是为社会所需要。“适者生存”的法则并不是仅仅建立在残酷的优胜劣汰基础上,而是基于公平正义,是绝对公平原则的一部分。若非如此,美德如何能发扬光大?社会又如何能取得进步?那些思虑不周、懒惰的人与那些思虑缜密、勤奋的人相比有天壤之别,根本无法并驾齐驱。

    一位朋友告诉我,他的父亲告诫每个孩子:“无论未来从事何种工作,一定要全力以赴、一丝不苟。能做到这一点,就不会为自己的前途担心。世界上到处是散漫粗心的人,那些善始善终者始终是供不应求的。”

    有许多老板多年来费尽心机地寻找能够胜任工作的人。这些老板所从事的业务并不需要出众的技巧,而是需要谨慎、朝气蓬勃与尽职尽责。他们雇请了一个又一个员工,这些员工却因为粗心、懒惰、能力不足、没有做好分内之事而频繁遭到解雇。与此同时,社会上众多失业者却在抱怨现行的法律、社会福利和命运对自己的不公。

    许多人无法培养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原因在于贪图享受、好逸恶劳,背弃了将本职工作做得完美无缺的原则。某公司一位努力恳求终获高薪要职的女性,她才上任短短几天,便开始高谈阔论想去“愉快的旅行”。月底,她便因玩忽职守而遭解雇。

    正如两物无法在同一时间占据同一位置一样,被享受占据的头脑是无法专心求取工作的完美表现的。

    在别人的怀疑中奋进

    每件被人制造出来的事物在开始时只是一个想法。你有许多伟大的想法,你只需要让你头脑中的杂音沉寂下来,让你静静地倾听。没有人知道,今天的一个伟大想法或主意将走得多远,或者,明天它就将触及何人。

    几十年前,一位青年居住在美国犹他州的首府盐湖城,靠近大盐湖。他是一个勤勉的人,工作非常努力,生活非常节俭,他的所有朋友都对他的良好习惯非常称赞。然而有一天,他做了一件一反常态的事,使得许多人都怀疑他的判断是否明智。

    他将银行里的4000多元积蓄全部取出来,到纽约市汽车展销处,买了一部新车。在人们看来,仅此似乎还不足以显示他的“愚蠢”,更有甚者,当他把新车开回家后,就把车开进他的车库里,顶起4个车轮,动手拆卸汽车,一件一件地拆,直到整个车库到处都是七零八落的汽车零件。他仔细地检查了每个零件,然后又把汽车装好。人们觉得他简直是发疯了,而他却对别人的怀疑不以为然,他不只是一次,而是多次拆卸汽车,再把汽车装好。大惑不解的人们开始嘲笑他了。

    几年后,那些嘲笑过他的人不得不改变对他的看法,并深信不疑,他有明智的见识。这个反复动手拆装汽车的青年就是沃尔特·珀西·克莱斯勒。他开始制造汽车了,他的产品领导了整个汽车工业,他在汽车这个领域里还做了许多有价值的改进与革新,他终于取得了成功。

    每件存在的事物在开始时只是一个想法。你有许多伟大的想法,你只需要让你头脑中的杂音沉寂下来,让你静静地去倾听。没有人知道,今天的一个伟大想法或主意将走得多远,或者,明天它就将触及何人。

    发人深省的思想创造发人深省的梦想。

    几乎在每一个成功的故事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想法,这个想法滋养着人的信念。而许多拥有成功故事的人物,面对的是最大的逆境。一个极普通的青年被成功意识戏剧般地推入正在成长的汽车工业浪潮中,并且把他高高地推到浪尖上,使他用新观念领导他的整个领域。

    克莱斯勒的“疯狂”中蕴含着一种目的,一种方法。他的“确定的目的”有效地培养了他的成功意识,使他大胆开拓,走向成功的巅峰。

    不要等所有人都赞成你

    当我们的创新想法总是能超出别人的想像,那么我们就会远远走在别人前面。这样,我们与别人将不只是几步的差距,而可能是几千步的差距。

    众所周知,美国纽约华尔街的大佬“摩根”是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大财团。

    虽然世界经济几度风云变幻,但是摩根财团却始终巍然屹立,其地位从未发生过动摇。摩根财团有这样的地位,应该首先归功于它的创始人——摩根,因为他,摩根财团才得以叱咤风云,才拥有了今天显贵地位。

    当时美国产业界最重要的运输手段就是铁路,摩根看到这一点,他开始一步步地“吞噬”,他不仅赚到了巨额的财富,而且为自己赢得了伦敦和美国金融界的信任与肯定。

    19世纪后期,铁路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但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重复建设,各个铁路之间的难以衔接,这些都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高瞻远瞩的摩根意识到这样发展下去是不行的,他决心对铁路行业进行一次大的整合,从而彻底实现对铁路业的“垄断”。他说服了铁路巨头搁置恶性竞争、化解纠纷。接着又趁经济萧条时期铁路公司大量倒闭之机,对几大铁路运营进行了重新规划。

    摩根为实现对破产铁路企业的控制,于是组建了一个专门对债权人负责的信托委员会。委员会由4人至5人组成,实际的控制权则在摩根一人手中。

    就这样,他用这种别人根本从未想过的办法,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体制。这就是后来所谓的“摩根化体制”。

    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并将想法付之行动,这就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所要做的。

    只有永远走在别人前面,想在别人前面,才能拉开与他人的差距,才能使自己的事业走向辉煌。

    日本有一家纺织公司的董事长,名叫大原总一郎,他曾提出一项工业计划。但是,这项计划在公司内部遭到普遍的反对。大原总一郎经过认真分析之后,坚持推行自己的原定计划,结果大获成功。

    他的父亲经常对他说:

    “一项新事业,在10个人当中,有一两个人赞成就可以开始了;有四五个人赞成时,就已经迟了一步;如果有七八个人赞成,那就太晚了。”

    当我们的创新想法总是能超出别人的想像,那么我们就会远远走在别人前面。这样,我们与别人将不只是几步的差距,而可能是几千步的差距。

    执着地去追求梦想

    有灵感、有梦想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但是。如果没有执着的精神,许多梦想甚至是好的构想都只能是虚幻。

    C·L·邵尔斯本来在一家烟厂里服务,按理说与打字机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但由于一连串的奇遇巧合,使他成为这项专利的持有人。

    邵尔斯长得并不怎么帅气,但他有一副好头脑,加上他做事认真踏实。所以跟他相处久了的人,都会对他生出好感。也正因如此,他常去送货的一家公司里的女秘书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

    婚后的邵尔斯太太,仍在担任秘书工作,但由于公司业务的扩展,工作愈来愈忙。有时候她把做不完的工作带回家去,连夜赶写,真是辛苦异常。

    邵尔斯担心把妻子身体累坏,只好帮她抄写,他们时常要写到深夜,两个人往往写得手酸臂疼。

    一天他们又一起抄写到深夜,邵尔斯无限疼爱地对妻子说:“这样忙下去,你会吃不消的。我小时候听祖母讲过一个故事,一位叫普西的神生有8只手。我真希望我能多生两只手,帮你多做一点。”

    “别说傻话了。”他太太很感动地说,“你要是真的多生出两只手来,岂不变成妖怪了,吓也把我吓死啦!”

    “对啦,以前我好像听一位同事说过,有人在研究用机器写字,可惜那个人没有研究成功就去世了。他说,如果能研究成功的话,比手写快多了。”

    “用机器写字?真的能有这样的机器,那倒是太便利了,我看不太可能。”

    “这倒很难说,人类的脑子是个无尽的宝藏,真可说无所不有。当初我进烟厂工作时,大部分都是用手工,现在几乎全部机械化了。那些机械结构之复杂,简直叫人不敢相信那是人类造出来的。”

    “我明天再去问问那个人,”邵尔斯思索着说,“如果能找出一点头绪来,我们何不自己来研究研究看?”

    “什么,你要研究写字的机器?”他太太几乎是惊叫着说,“你一点都不懂机器,居然要发明写字的机器!”

    “不懂我可以慢慢地学,”邵尔斯说,“反正这次我一定要认真地试一试,不管能不能成功。”

    “为什么突然变得这样认真了?”

    “因为你太辛苦了。我每想到你趴在桌子上写字的辛苦情形,心里就很难过,”邵尔斯有点激动地说,“长此下去,你一定会成驼背的。”

    第二天,邵尔斯特意去找那位以前告诉他写字机器故事的人,这个人名叫白吉纳,是个老技工,平常对他很不错。

    “你突然问这个干什么?”白吉纳笑着说。

    邵尔斯毫不隐瞒地把内情说了出来。白吉纳听完之后,哈哈地大笑起来,“如果是别人,一定会说你想法荒唐。”他止住笑声,很认真地说,“但我了解你,你考虑问题是非常认真的,只是——”他迟疑一下才接着说,“你成功的希望不大。”

    白吉纳从阁楼上找出了一架用木板钉的机体模型。邵尔斯一件件地擦去上面的尘灰蛛网,欣喜不已。邵尔斯说:“您没有继续研究下去,实在是太可惜了。”

    “说实在的,你现在所看到的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我的一个老朋友设计的,”白吉纳回忆着说,“他是德国移民,来到这里都是我在照顾他。此人倒是颇有点头脑,工作之余,一心一意想搞发明,可惜天不假年,不到40岁便去世了。他临死时,把这堆东西留给我,并且告诉我,如果我能好好利用,再加研究。将是一笔了不起的财富。

    “当时我感于他这份心意难得,倒真想好好地用心研究研究,何况单是‘用机器写字’这个设想就很够吸引人了,可惜我断断续续地搞了有10年,依然没有多大进展,最后我便决定放弃了。”

    邵尔斯听后,毅然地说:“我决心要做这项研究工作,不知你是否肯让我把这些东西带回去,供我做研究的参考?”

    “当然肯,如果你能研究成功,也算替我死去的朋友了了一个心愿。”

    于是,邵尔斯如获至宝似的把这些打字机雏形的机件全部搬了回去,开始了他的研究工作。

    打字机的字臂,照现在的结构而言,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形式,可是当时在设计时,却令邵尔斯大伤脑筋。因为他一开始被一个听起来简单而做起来困难的概念愚弄了。

    他认为字键与字印之间不宜距离太远,最好是字键在上,字印在下,一按就可以有字出来。就像一般人盖印一样,既简单,而又能使机器的体型缩小,可是,研究到最后,他发觉这一构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因为字键在上,字印在下面的设计,字臂不能太长,否则,像树根一样盘在下面,既复杂而又不实用。可是,字臂太短,又不能运用自如,因此,让他很是苦恼。

    他太太看他为了研究打字机,废寝忘食,身体也日渐消瘦下去,现在又见他为研究中的困难而苦恼,心中更是焦急,便劝他:“我看算了吧,何必这样认真?你研究这种东西,只不过为了减轻我的工作负担,可是,等你研究成功了,身体也累垮了,还要这种东西有什么用?”

    一天深夜,邵尔斯工作得累了,到院子里散了一会步,回到屋里再想重新工作时,一抬头,猛然看到他太太弯着背写字的侧面身影。也许是这些日子以来邵尔斯过于忙碌了,很少有时间和太太对坐闲聊;也许是由于夜深人寂,使他的情感变得特别敏锐。

    就在这一瞥之下,邵尔斯内心深处激起了一阵轻微的颤动。灯下那个美丽的影子,是多么感人的一幅画面!他忽然觉得坐在那里的不再是他太太。而是他梦寐以求的美妙的打字机式样。如果把他太太的头当作字键,弯曲的臂当做字臂,这种结构不是很理想的设计吗?邵尔斯终于忍不住跳了起来,喊道:“姬蒂,我成功了!”

    在万籁俱寂的深夜里,正在聚精会神抄写东西的邵尔斯太太,听到这一声叫喊,大吃了一惊。她睁着充满惊慌和询问的大眼睛,瞪着她的丈夫,半晌没有说出话来。

    邵尔斯急急地跑过去抱住妻子,低声而充满歉意地说:

    “对不起,亲爱的,我不知道自己会失去常态。这是你赐给我的灵感,亲爱的。”

    邵尔斯太太心中的惊慌慢慢散去,泪水却止不住地簌簌而下。

    自此之后,他又潜心研究了4年的时间,打字机终于问世了。

    有灵感、有梦想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但是,如果没有执着的精神,许多梦想甚至是好的构想都只能是虚幻。

    你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

    当你开始行动时,你就会了解到真正支持你迈向成功之路的人,正是你自己。

    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使你沮丧消沉。

    你是否曾经觉得自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不论做什么事,结果往往不能如愿。出了问题,也只好责怪自己。但是,正如你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一样,你也可能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当你了解到世间唯一能左右你成败的人就是你自己时,那么,你就能“化敌为友”,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当你具备了某种品德,能接纳自己,心灵变得成熟起来,你就会欣喜地发现你已经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了。确定一个长远的目标,并着手培养自己的能力,修正自己的错误。当你开始行动时,你就会了解到真正支持你迈向成功之路的人,正是你自己。

    西方有句名言:“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他的为人。”此语概括了人生的全部内容,道尽人间百态。人内心的想法可以通过其行为不折不扣地反映出来,所有思想都汇集在一起,便形成了其独特而丰富的人格。

    如同没有种子的发芽就没有禾苗的茁壮成长一样,人们外在的言行举止都是由内心隐藏的思想种子萌芽而来——无论是自然行为,还是人类刻意为之,这一点都毫无例外。

    如果说行为是思想绽放的花朵,那么快乐与痛苦就可以被看做是思想结下的果实。因此,收获快乐还是痛苦,全部取决于自己的思想。思想造就出个性,一念之间往往决定一生的命运。如果人心包藏歪念,痛苦就会接踵而至,犹如车轮一样碾过;如果心诚意正,快乐便如影相随,永远陪伴左右。

    人类是自然造化的产物,并非依靠权谋投机取巧成长。如同万物因果循环一样,思想同样包含种因得果的道理。

    高尚人格的形成不是凭借个人的爱好和机遇,而是纯正思想的自然结果,是长期心存正念的报偿。同样的道理,卑鄙蛮横的人格可以说是心怀不轨长久积累的后果。

    有一个潦倒落魄的人,非常想使自己糟糕的处境有所改变,然而在工作上却偷奸耍滑,应付了事。他认为自己的薪金太少,在工作上偷懒是应该的。这样的人并不懂得改变处境的方法,他的懒惰、自欺欺人的想法,不仅无法摆脱贫穷,而且还会使自己陷于更深的困苦之中。

    这个故事说明这样的道理:自身是造成所处环境的原因(虽然人们平时并没有意识到)。一些人一方面展望美好的人生目标,另一方面却不断抱怨自身的处境,将所有原因全部归咎于他人,因此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人只有真正懂得思想的巨大作用,环境就不会成为失败的借口了。

    对工作的态度一旦改变,工作的处境也会随之改变。增强信念,丰富自己的知识,让自己置身于更富有挑战性的环境中,就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一定要记住,什么事都要努力去做。千万不要以为可以脚踩两条船,将所有的便宜占尽,因为这样做即使取得了成功,也必定是短暂的,很快就会失去。

    如同学生必须先掌握一门功课。才能接着学习下一门课程一样,在拥有你梦寐以求的丰硕成果之前,你需要先充分发挥你的能力。因为如果滥用、忽略或低估我们的能力,即使我们天赋的能力再强,也会慢慢减弱,因为我们的所作所为不配拥有这样的能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