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福莱特悬疑经典-鹰翼行动(44)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都到这一步了,博尔韦尔可不愿轻言放弃。“好吧。”他对查理说,“那搭个便车返回上一个城镇,再叫一辆出租车来。”

    查理开始步行。两辆车径直从他面前通过,未作停留,但最后有一辆卡车停了下来。卡车载着稻草和几个孩子。查理跳上车,卡车开走了。

    博尔韦尔、伊尔斯曼和出租车司机一面站着眺望大湖,一面吃着橘子。

    一个小时后,一辆小型欧洲旅行车风驰电掣般奔来,在他们面前紧急停住。查理跳下了车。

    博尔韦尔向阿达纳的司机付了五百美元,然后同伊尔斯曼和查理·布朗跳上新出租车走了,将雪佛兰留在湖边,看上去仿佛搁浅的鲸鱼。

    新司机开车极快,中午他们就到了大湖东岸的凡。凡是一个小镇,镇中心才有砖房,郊区则是泥巴小屋。伊尔斯曼引导司机来到“菲什先生”的一个表兄家。

    他们给司机付了钱,走进房子。伊尔斯曼同“菲什先生”的表兄聊了很久。博尔韦尔坐在客厅里倾听,但一个字也听不懂。他迫不及待地想出发。一个小时后,他对查理说:“听着,我们再去叫一辆出租车。我们不需要这个表兄。”

    “从这儿到边境的路途非常凶险。”查理说,“我们是外国人,我们需要保护。”博尔韦尔强迫自己耐住性子。

    伊尔斯曼终于同“菲什先生”的表兄握手了,查理说:“他的儿子们将会带我们去边境。”

    “菲什先生”的表兄有两个儿子,分别驾驶一辆车。

    他们开进了群山之中。博尔韦尔没有看到他们必须提防的可怕匪徒——只有白雪覆盖的田野,皮包骨头的山羊,以及一些住在简陋小屋中的衣衫褴褛的人。

    他们在距边境几英里的尤瑟科瓦镇被警察拦下来,带进白涂料粉刷的警察局。伊尔斯曼出示了他的证件,他们很快被释放了。博尔韦尔相当震惊:也许伊尔斯曼真的是土耳其情报机构的人。

    赶了二十四小时的路之后,他们在星期四下午四点抵达边境。

    边境检查站位于一片蛮荒之中,由两座木结构的小屋组成。检查站里还有一个邮局,博尔韦尔很想知道谁会来寄信。也许是卡车司机吧。两百码之外的伊朗一侧还有更大的建筑群。

    但他没有看见走陆路的那组人。

    博尔韦尔有些生气。他费尽周折才差不多按时抵达,但西蒙斯他们在哪儿?

    一个守卫从小屋中朝他走过来,说:“你是在找美国人吗?”

    博尔韦很是惊讶。逃离行动难道不是机密吗?但秘密好像全泄露了啊。“是的。”他说,“我就是在找美国人。”

    “有电话找你。”

    博尔韦尔愈发惊讶了。“不会吧!”这时机也太巧了吧。到底有谁知道他在这儿?

    他跟着警卫进入木屋,拿起话筒。“喂?”

    “这里是美国领事馆。”那声音说,“你叫什么?”

    “呃,这是怎么回事?”博尔韦尔谨慎地问。

    “你能告诉我你在做什么吗?”

    “我不知道你是谁,也不会告诉你我在做什么。”

    “听着,我知道你是谁,我也知道你在做什么。如果你有什么问题,给我打电话。有铅笔吗?”

    博尔韦尔记下了电话号码,道了谢,挂断电话,如坠云里雾里。一个小时前,我自己都说不准能不能到这儿,他想,那为什么这家伙知道我能到?而且这家伙还是美国领事馆的人。他又想到了伊尔斯曼。或许伊尔斯曼通知了他的老板——土耳其国家情报组织,土耳其国家情报组织又通知了中情局,中情局又通知了领事馆。伊尔斯曼可以让人从凡打电话找他的老板,甚至从尤瑟科瓦的警察局打电话。

    他不知道领事馆知晓内情是好事还是坏事。他想起保罗和比尔从德黑兰大使馆得到的“帮助”——国务院与其说是朋友,倒不如说是敌人。

    他将领事馆抛诸脑后,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走陆路的那组人在哪儿?

    他又来到屋外,眺望荒凉的边境。他决定越过边境去找伊朗人谈谈。他叫伊尔斯曼和查理·布朗同自己一起去。

    靠近伊朗一侧时,他看见伊朗的边境警卫没有穿制服。也许他们是政府垮台之后接管这里的革命者。

    他对查理说:“问问他们是否听说过有两辆载着美国商人的吉普穿越边境。”

    查理没必要翻译伊朗人的回答——他们都在大摇其头。

    一个好奇的土著男子从伊朗一侧走过来,他缠着破烂的束发带,扛着古老的步枪。查理同他交谈了一阵,然后说:“这个男人说他知道美国人在哪儿。如果你付钱,他愿意带你去找他们。”

    博尔韦尔想知道多少钱,但伊尔斯曼阻止他以任何价格达成这笔交易。伊尔斯曼对查理大声说了一段话,查理翻译道:“你穿着皮大衣,戴着皮手套和高档手表。”

    博尔韦尔很喜欢手表,他戴着的这只是他和玛丽结婚的时候玛丽送给他的。“那又怎样?”

    “你的这身衣服让他们认为你是萨瓦克特工。他们恨萨瓦克。”

    “我可以换衣服。我在车上还有一件大衣。”

    “不行。”查理说,“你必须明白,他们只是想把你骗过去,然后打爆你的头。”

    “好吧,我不去。”博尔韦尔说。

    他们返回了土耳其一侧。因为检查站里就有邮局,十分方便,所以他决定给伊斯坦布尔打电话,向罗斯·佩罗汇报进展。他走进邮局。打电话前,他必须签字。办事员告诉他,电话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接通。

    博尔韦尔又来到室外。查理告诉他,土耳其警卫现在有点紧张。有些伊朗人刚才跟着他们来到边界附近,土耳其警卫可不愿看到有人在荒野中闲晃——这破坏了秩序。

    博尔韦尔想:我在这儿啥也干不了啊。

    他说:“如果我们返回尤瑟科瓦,这里的警卫会在西蒙斯他们穿过边境后通知我们吗?”

    查理询问警卫,警卫表示可以。他们说尤瑟科瓦镇上有家旅馆,他们可以打电话到旅馆去。

    博尔韦尔、伊尔斯曼和查理,还有“菲什先生”表兄的两个儿子上了车,返回尤瑟科瓦镇。

    他们在那里入住了世界上最烂的旅馆。泥土地面,厕所就是楼梯下地上凿的一个洞,所有床都放在一个房间里。查理·布朗点了食物,但它却是裹在报纸里送进来的。

    博尔韦尔不确定离开边境检查站是不是正确的决定。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那些警卫可能不会像承诺的那样给他打电话。他决定接受美国领事馆的帮助,请他们为他争取留在检查站的许可。他用旅馆唯一的古老转盘电话拨打了领事馆给他的号码。电话接通了,但信号不好,双方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最后,电话线另一头的人说他会打回来,然后挂断了。

    博尔韦尔站在炉火旁,心烦意乱,很快就丧失了耐心,决定未经许可就返回边境。

    路上车胎爆了。

    “菲什先生”堂兄的两个儿子换轮胎的时候,他们都站在路边。伊尔斯曼看起来很紧张。查理解释说:“他说这一带非常危险——杀人越货的事常常发生。”

    博尔韦尔怀疑这是不是真的。伊尔斯曼当初答应,整件事做完收八千美元,博尔韦尔现在怀疑这个胖子要涨价。“问问他,上个月这条路上有多少人遇害。”博尔韦尔对查理说。

    伊尔斯曼作答的时候,博尔韦尔盯着他的脸。查理翻译道:“三十九。”

    伊尔斯曼异常严肃。博尔韦尔想:糟了,这家伙是在说实话。他环顾四周,群山、白雪……他禁不住打了个冷战。

    3

    在雷扎耶,拉西德开着一辆路虎揽胜从酒店返回革命总部所在的那个学校。

    他不知道那名副领导人是否已经给德黑兰打过电话。科伯恩昨晚没有打通电话——革命领导会不会遇到了相同的问题?拉西德猜很有可能。倘若副领导人没有打通电话,他会做什么?他只有两个选择:扣留美国人,或者不核实就放走美国人。但后一种选择无疑非常愚蠢——副领导人不想让拉西德发现这里还乱作一团。拉西德决定不动声色,佯装自己的身份已被核实。

    他走进院子,副领导人就在那里,靠着一辆奔驰。拉西德开始谈论带领六千美国人经过本镇前往边境的困难。雷扎耶能容纳多少人在那里过夜?色罗边境检查站有什么通关设施?他强调阿亚图拉·霍梅尼命令必须在送美国人离境时善待他们,因为新政府不想同美国发生冲突。他谈到了文件的问题——或许雷扎耶革命委员会应该给美国人办理通行证,授权他们经色罗出境。他拉西德今天肯定需要这个通行证,因为他要带六个美国人出境。他建议副领导人进学校签署一张通行证。

    副领导人同意了。

    他们走进图书馆。

    拉西德找到了纸笔,递给副领导人。

    “我们写什么呢?”拉西德说,“或许可以这么写:持有这封信的人可以带六个美国人通过色罗边境。不,写巴扎干或色罗吧,以防色罗走不通。”

    副领导人开具了通行证。

    “也许还可以加上一句:所有边境警卫都应尽量予以配合和协助,这些美国人都经过严格审查,身份确凿无误,有必要的话请护送他们出境。”

    副领导人照他的话写了下来。

    然后他签了名。

    拉西德说:“也许落款应写成:伊斯兰革命指挥委员会。”

    副官又写了下来。

    拉西德看了看这份文件,似乎还有所不足,不够正式。还需要什么东西让它看起来更有分量些。

    他找到了一个橡皮章和一个印台,便在文件末尾盖上了章。他然后才发现印章上的文字是:雷扎耶宗教学校图书馆,建于1344年。

    拉西德将文件放入口袋。

    “我们应该印六千份通行证,然后你只需要签名就行了。”他说。

    副领导人点点头。

    “我们明天再谈接下来怎么办。”拉西德继续道,“我想现在就去色罗,同那里的边境官员讨论出境的问题。”

    “好。”

    拉西德走开了。

    事事皆有可能。

    他跳上路虎揽胜。他认为现在去边境走一趟比较好——在真的带着美国人去之前,他可以先去探探路,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

    雷扎耶郊外有一个由一群扛枪少年把守的路障。他们没有给拉西德制造麻烦,但他担心他们对这六个美国人就没那么友好了——这些孩子明显急于想要使用自己的武器。

    这个路障之后就一路畅通。虽然是土路,但还算平坦,所以他开得比较快。他载了一个搭顺风车的人,问对方是否可以骑马穿过边境。没问题,那人说。可以做到,而巧的是,这个人的哥哥刚好就有马……

    拉西德用一个小时多一点就跑完了四十英里的路程。他驾着路虎揽胜停在边境检查站旁。警卫向他投来怀疑的目光。他向他们出示了革命委员会副领导人签署的通行证。警卫给雷扎耶打去电话,并且——据他们所说——同副领导人通了话,后者证实拉西德所言不虚。

    他眺望着边境线外的土耳其。他们经历了这么多痛苦,就是为了能到那一头去。对保罗和比尔来说,那意味着获得自由,与家人团聚;对所有EDS公司的人来说,那将是噩梦的终结;但对拉西德来说,那意味着去美国的机会。

    他明白EDS公司管理人员的心理。他们都是懂得感恩的人。如果你帮了他们,他们就会表达感激,互不亏欠。

    他知道,只要自己张口要求,他们就会把他带到他梦寐以求的国度。

    边境检查站在色罗的掌控之下。沿着山路往下走半英里就能到达镇子。拉西德决定去见色罗的老大,疏通好关系,以方便接下来办事。

    他刚要转身离开,突然看到两辆车从土耳其一侧开过来。一个穿着皮外套的高个子黑人从第一辆车上下来,来到边境上的铁链旁。

    拉西德的心跳骤然加速。他认识那个人!他开始挥舞双臂大喊:“拉尔夫!拉尔夫·博尔韦尔!嘿,拉尔夫!”

    4

    星期四上午,格伦·杰克逊——猎人、浸礼会教徒、“火箭男”——乘坐一架包机飞临德黑兰上空。

    杰克逊在探索了保罗和比尔从伊朗进入科威特的可能性,得出否定的结论后,就一直留在科威特。星期天,保罗和比尔出狱那天,西蒙斯通过梅夫·斯托弗通知杰克逊前往约旦的安曼,在那里包下一架飞机飞往伊朗。

    杰克逊星期一到达安曼,立即投入工作。他知道佩罗是从安曼乘阿拉伯之翼的包机前往德黑兰的。他也知道,阿拉伯之翼的总裁阿科尔·比尔塔基非常友善,允许佩罗携带NBC的电视录像带作掩护。现在,杰克逊又联系了比尔塔基寻求帮助。

    他告诉比尔塔基,EDS公司有两个滞留在伊朗的员工需要营救出来。他为保罗和比尔编造了假名。尽管德黑兰机场关闭了,杰克逊还是想飞进去降落。比尔塔基表示愿意一试。

    然而,星期三,斯托弗又传达了西蒙斯的新命令。现在,杰克逊的任务是确认乘飞机那一组能顺利离开伊朗——据达拉斯了解,走陆路那一组已经不在德黑兰了。

    星期四,杰克逊从安曼出发,向东飞去。

    飞机朝群山环抱的德黑兰降落时,两架飞机从这座城市升空。飞机靠近后,杰克逊看清他们是伊朗空军的战斗机。

    他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一阵噪音后,包机飞行员的无线电里传出了呼叫。战斗机绕着包机飞,包机飞行员同战斗机飞行员展开了对话——杰克逊听不懂对话的内容,但他庆幸的是伊朗人在通话而不是射击。

    通话继续。包机飞行员大声争辩着什么,最后他转过头对杰克逊说:“我们必须回去。他们不允许我们降落。”

    “如果我们强行降落,他们会怎么办?”

    “把我们射下来。”

    “好吧。”杰克逊说,“今天下午再试一次。”

    星期四上午,伊斯坦布尔,一份英文报纸被送到了喜来登酒店佩罗的套房。

    他捡起报纸,焦急地阅读头版文章中对昨天德黑兰美国大使馆被攻占的报道。看到文章中没有提及EDS公司的人,他松了口气。只有一个名叫肯尼迪·克劳斯的海军陆战队中士受伤。不过,根据报道,克劳斯并没有得到必要的医治。

    佩罗给波音707的机长约翰·卡伦打电话,让他来套房。他把报纸给卡伦看,道:“如果让你今晚飞去德黑兰,将受伤的海军陆战队员接出来,你怎么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