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少年读物,华丽变身
江户川乱步的第一部少年读物于《少年俱乐部》[1]上连载是在昭和十一年,也就是一九三六年,那一年还发生了二二六事件[2]。那一年,乱步四十一岁。
说到乱步,关于他最详尽的记录——打年轻时开始——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显然是《贴杂年谱》[3],这是一本记录了他一生详尽点点滴滴的私家剪贴簿;另外,堪与其比肩的是其自传史,也就是《侦探小说四十年》[4]。
翻开这本《侦探小说四十年》,上面记录着“自这一年的正月号起——其实应该说前一年的秋天就已经谈妥了——不知道吹的什么风,我决定尝试少年读物领域[5]”。
当时《少年俱乐部》的总编辑须藤宪三表示,昭和十年夏天他建议乱步创作少年连载小说,乱步听了之后,虽然“仿佛听到极为意外的事”,但“似乎多少产生了点儿兴趣”。
那是在东京会馆召开,围绕野间清治社长[6]的实力作家联谊会的宴席上。
说到《少年俱乐部》,这是一本主打“教育”的杂志。相较之下,乱步从处女作《两分铜币》[7]以后,在大正时期发表了多如繁星的知名短篇小说,又在昭和初期,应报章杂志之邀,写出大量的通俗长篇小说。
从昭和初年的《一寸法师》[8]开始,《蜘蛛男》[9]、《魔术师》[10]、《黄金假面》[11]、《黑蜥蝪》[12]等作品助他一跃成为文坛的宠儿,乱步在社会大众间的人气也因此到达巅峰。
他笔下的怪盗以亚森·罗宾[13]为样本,模仿明治时期风靡日本的黑岩泪香[14]式高潮迭起的小说情节,在作品中营造令读者百读不厌的悬疑推理氛围,把他过去嗜读的外国作品的优点巧妙融合进纯日本风格的作品中,随心所欲地自如运用,因此自然能够赢得大众的喜爱。
但是,乱步自己却颇为不满,认为这些通俗作品只是不得已的产物。乱步真正心仪的还是本格侦探作品。有一阵子,他颇为苦恼,红透半边天的现状和自己的理想互相抵触,他苦恼、无所适从。
不管怎么说,他的作品都算不上符合“善良风俗”的标准。
根据前面提到的《侦探小说四十年》里的记述,当时报纸的社会版,一再以“《效法天花板上的散步者》、《实际犯案的怪盗》、《以空屋当跳板》、《洗劫邻家》”或者《在学校闹事的少年》、《手上有江户川乱步的〈一寸法师〉》”这种耸动的标题来夺人眼球。
昭和七年发生在玉井的分尸命案,报社甚至收到“犯人就是江户川乱步”这种可怕的投稿[15]。
在这种情况下,难怪《少年俱乐部》的编辑会议上,会出现“乱步先生与少年读物这样的组合,从根本上就不符合我们的基调”这种意见了。
既然已充分预料到会有这种反应,为什么仍然起用乱步?
据说,那是因为觉得“过去刊登在《少年俱乐部》上的侦探小说,全都是以少年侦探为主角的办案故事,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点儿力道”——这是因为,“身为主角的名侦探,等于是拥有多样化特殊能力的超人,这正是吸引读者”的首要条件,可是“让少年扮演这么重要的角色,往往让故事显得空泛不实,或者情节过于想当然令人失去阅读的兴趣”。
“那么,究竟该让什么样的名侦探上场呢?众口一致,提出明智小五郎,全场无异议拍板定案”——须藤氏如此描述决定起用乱步的经过。
对此,乱步以他个人特有的谦虚口吻回忆:“反正我本来就在替成年人读的杂志写稚气的东西,所以我觉得替少年杂志写稿应该也没有区别。”他又说,“这一年的二月份发生了二二六事件,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没落的前兆已十分明显,唯美主义必须消亡的时代已然开始。创作欲本就不断流失的我,到了这阵子益发意志消沉。”在这种状态下,“正当邀我写新稿的杂志社数目比以前减少[16]之际,《少年俱乐部》的大力邀约或许算是一种契机”。
他进而又说,“我向来有先好后坏、虎头蛇尾的个性”,“最近我的成人小说产量没那么高,所以或许应该在心境上转换一下”,他准备开创新境界的斗志由此可见一斑。
意料之外的系列化
须藤先生提议创作少年读物的数日后,上门拜访了乱步。“老师也有意替我们写稿,所以谈得很顺利。对老师而言,少年读物是他从未涉及的陌生世界,因此他极为慎重,非常专心地聆听了我们的意见,问题也很热切,而且一针见血。”——可以看出乱步的热情非比寻常[17]。
正因如此,作品“大胆地描绘非现实”,成功地“抓住儿童的心”,“若容我自夸,可以说受到划时代的热烈欢迎”。
“少年杂志从来没刊登过这种作品,因此大受好评。儿童的信件如雪片般飞来。结束为期一年的连载后,立刻由讲谈社出版单行本,书籍也十分畅销。从此,养成了每年至少要连载一则长篇少年读物的习惯。”乱步如此记述[18]。
这段发言很重要。由此也可以看出,须藤等人最初的提议,只邀约乱步创作单篇侦探小说,绝非系列作品。同时,如果注意看他的第一部作品,会发现有一点颇为耐人寻味。
现在,乱步的这些少年读物,一般习惯称为“少年侦探(或少年侦探团)”系列,但少年侦探团这个组织的成立,其实是在这第一篇作品的结尾处。
至于故事情节,大半就像乱步过去的通俗长篇小说,由明智小五郎和小林少年对抗举世罕见的大坏蛋,基本上都是这种模式(当然,因为这是少年读物,所以小林少年在作品中的分量大幅提升)。
少年侦探团这个组织的成立,是在连载完结篇的前一回,也就是《少年俱乐部》昭和十一年的十一月号。而且,是第一号受害者羽柴家的儿子——还在念小学的壮二提议的。听到明智落入敌手的新闻,壮二坐立难安,于是和班上同学讨论后前去找到小林,表明他们也想尽一份力,提供帮助。
想必,连载开始后的好评令《少年俱乐部》的编辑部士气大振,眼看为期一年的连载即将结束,连忙请求乱步,下一年,不,最好都维持这个步调,继续创作少年读物。乱步同意后为了将作品系列化,这才灵机一动想出成立一个成员只有少年的侦探团体吧。
当时乱步的脑海中,肯定闪过在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系列中登场的Baker Street Irregulars[19]。第一篇作品的题目是《怪盗二十面相》,第二篇是《少年侦探团》,如此看来这种发展趋势应该是必然的。
翘首以盼的读者来信
事实上,乱步的少年读物果真受到热烈的欢迎。
观诸《少年俱乐部》昭和十三年九月号,上面刊登了《等待诸君来函〈妖怪博士〉的江户川乱步老师》这篇报道。
编辑带着读者来信造访了乱步家。“啊,这是我最大的乐趣,看到这些热情洋溢的信件,我就会觉得非拼命写作不可。”老师开心地表示,“读者经常给我写信,信上热烈猜测下一期的故事会如何发展、犯人是谁。连载二十面相的故事时也是如此。”——这便是访谈的内容。
由这个小故事可以窥知,当时乱步有多受欢迎。
同时也可以看出,当时的读者将这个系列视为以解谜为主旨的本格派作品,这一点的确很有意思。就这个意义而言,这篇简短的报道堪称为重要文献。
起初应承写少年读物时,乱步表现出的“似乎也是产生了点儿兴趣”,但读者的强烈支持令乱步士气大振,他开始试图向青少年传达侦探小说的乐趣所在。在他的心里,肯定念念不忘培育未来的侦探小说迷。
就这样,昭和十一年《少年俱乐部》上连载的《怪盗二十面相》,既是乱步少年读物光辉的第一作,同时,此后直到昭和三十七年写出《超人尼可拉》为止,在他所有的少年读物中,此篇也是首屈一指(我想特别强调)的杰作[20]去世了,于是杂志公开征求这篇小说的续集。当时我也看了少年杂志,见了便起意投稿,还当真写了草稿。那篇草稿至今留在我的废纸袋中。但是,我记得还没来得及写完,截稿日就到了,因此没能投稿。总之,既然有过这段往事,可见我也不是完全没有写少年读物的底子。
三种少年读物
招致混乱的白杨社版本
江户川乱步的少年读物,大致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乱步自己写的,纯原创作品。
第二种,是把乱步的成人小说,改写成适合少年阅读的作品。这部分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乱步的名义,在战后多次改变形式后付梓的白杨社版本作品。另一种,是标明改写者姓名刊行的讲谈社版本“少年版江户川乱步选集”。
先从后者开始介绍,昭和四十五年的“中岛河太郎·作品编辑”,出版了以下六卷。
《蜘蛛男》(中岛河太郎·文)
《一寸法师》(冰川珑·文)
《幽奇之塔》(山村正夫·文)
《人间豹》(山村正夫·文)
《三角馆的恐怖》(冰川珑·文)
《幽灵塔》(中岛河太郎·文)
这应是当时讲谈社自第一期的“江户川乱步全集”出版后,衍生而出的企划。
相较于此,白杨社版共计有以下二十篇(乱步的原始题目和篇名不同时,会以〔〕标明)。
《黄金假面》
《诅咒的指纹》 〔恶魔的纹章〕
《魔术师》
《大暗室》
《红色妖虫》 〔妖虫〕
《地狱假面》 〔吸血鬼〕
《黑色蜥蜴》 〔黑蜥蜴〕(后来改名为《黑色魔女》)
《影子杀人》
《地狱小丑》
《影男》
《暗黑星》
《白羽毛之谜》 〔化人幻戏〕
《死亡十字路》 〔十字路〕(冰川珑·文)[21]
《恐怖的魔人王》〔恐怖王〕冰川珑·文)
《一寸法师》
《蜘蛛男》
《幽鬼之塔》
《人间豹》
《钟塔的秘密》 〔幽灵塔〕
《三角馆的恐怖》
而第三种,是以少年取向的翻译小说介绍(改写版)。这也是别人的代写之作。
《铁假面》(讲谈社 世界名作全集 昭和十三年八月)。
《名侦探勒科克》[22](讲谈社 昭和二十三年十月)。
《黄金虫》(讲谈社 少年世界名作全集 昭和二十八年九月)。
《海底黄金》[23](白杨社 世界名作侦探文库 昭和二十九月十一月)。
《暗黑街的恐怖》[24](白杨社 昭和三十年五月)。
《怪杰杜蒙》[25](白杨社 昭和三十年十月 昭和四十八年改名为《魔人大作战》)。
《灰色幻影》(白杨社 世界名作侦探文库 昭和三十年十二月)。
《海峡的秘密》[26](白杨社 昭和三十一年二月 昭和四十八年改名为《怪船七七一号》)
《活动人偶之谜》[27](讲谈社 少年少女世界侦探小说全集昭和三十二年七月)。
《红馆怪事》[28](讲谈社 少年少女世界侦探小说全集 昭和三十二年十二月)。
《名侦探宋戴克》[29](讲谈社 少年少女世界侦探小说全集昭和三十三年六月)。
《曝光的秘密》(白杨社 世界推理小说文库 昭和三十八年四月)。
《红花侠》[30](小学馆 少年少女世界名作文学全集 昭和三十八年十月)。
其中,第二种改写成少年小说的作品中,过去在白杨社的版本曾与第一种的原创作品一起被当做“少年侦探江户川乱步全集”出版,因而产生了混乱。
乱步的原创作品中,不管有没有二十面相,都不会出现关于杀人或残酷场景的描写。此外,正文也是以“です·ます”为结尾的敬语文体写成,这种问题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可是,到了以成人作品改写成的儿童读物中,虽然把出场人物的年龄写得小了并且注意若干描写手法,却出现了直接描写杀人的场面,而且变成“だ·である”为结尾的简体文体。在此把这两种不同的风格放进同一系列丛书的编排方式的确很不自然。不说别的,首先就容易招致读者的误解。实际上,也的确引发过某些问题[31]。
白杨社自平成十年以后,重新印刷出版时,也修改过遣词造句以及表记方面的问题,之后又经过了平成十七年的平装版本,自平成二十年起恢复过去白杨社版印刷设计的文库版。但是书名却和昭和三十九年以后的旧版无异,因此这个新装版本以后的参考书目都略过不提。
在此,我想探讨乱步从一开始就以少年读者为对象而写的原创作品。
少年读物的原创作品
我们就先按照发表年代的顺序,来整理乱步的少年读物原创作品吧。
关于单行本,只记述初版以后的目录,再加上光文社版、白杨社版的旧版以及讲谈社的“江户川乱步”文库版与光文社“江户川乱步全集”文库版,还有白杨社的新版(下文各版本后面的数字,代表该版本的卷数)。此外,《冒险少年》、《冒险世界》、《少年》附录刊载的重刊内容或摘要,还有漫画书之类,在此不得不忍痛割爱。
《怪盗二十面相》
连载于《少年俱乐部》昭和十一年一月号至十二月号。单行本初版,于同年十二月由讲谈社出版。光文社版“少年侦探江户川乱步全集”(以下简称为光文社版)(1)的初版是昭和二十二年出版。白杨社版“少年侦探江户川乱步全集”(以下简称白杨社版)(1)的初版是昭和三十九年。讲谈社江户川乱步文库版(以下简称讲文版)(31)的初版,刊于昭和六十二年。光文社文库“江户川乱步全集”版(以下简称光文版)初版于平成十五年。附带一提,白杨社的新版(以下简称白杨社新版)(一)于平成十年初版。
《少年侦探团》
连载于《少年俱乐部》昭和十二年一月号至十二月号。单行本初版于十三年三月,由讲谈社出版。光文社版(2)初版于昭和二十二年。白杨社旧版(3)[32]初版于昭和三十九年。讲文版(31)初版于昭和六十二年。光文版(12)初版于平成十五年。白杨社新版(二)初版于平成十年。
《妖怪博士》
连载于《少年俱乐部》昭和十三年一月号至十二号。单行本由讲谈社出版,时间为昭和十四年二月。光文社版(3)初版于昭和二十三年。白杨社旧版(2)初版于昭和三十九年。讲文版(32)初版于昭和六十二年。光文版(12)出版时间同讲文版。白杨社新版(三)初版于平成十年。
《大金块》
连载于《少年俱乐部》昭和十四年一月号至十五年二月号。单行本初版于十五年二月,由讲谈社出版。光文社版(4)初版于昭和二十四年。白杨社旧版(5)初版于昭和三十九年。讲文版(43)初版于昭和六十三年。此外,昭和二十三年还有有乐社版本。光文版(13)初版于平成十七年。
在这本小说中二十面相并没有出现,作案的是一名女贼,堪称为别树一帜的作品。
《新宝岛》
连载于《少年俱乐部》昭和十五年四月号至十六年三月号。单行本初版于十七年六月,由大元社出版。之后,以同名于昭和二十二年在文化出版社出版,昭和二十三年由出云书房公刊。昭和二十六年,改名为《黄金乡》后由山王书房付梓。进而,昭和二十九年再度改名为《黄金宫殿》,由白杨社刊行。讲文版(44)初版于昭和六十三年。光文版(14)初版于平成十六年。
《智慧一太郎》
连载于《少年俱乐部》昭和十七年一月号至十八年一月号,再加上四月号共十四回,乃是以小松龙之介的名义发表的短篇小说。之后,发行单行本时,又加写了一篇,所以作品总数为十五篇。
依单行本的收录顺序,列记作品名称如下。
1象鼻作品编号6
2消失的足迹作品编号7
3智慧之火作品编号8
4名侦探作品编号9
5空中曲艺师作品编号10
6针孔作品编号11
7雏人偶的花瓶作品编号12
8幼虫的曲艺作品编号13
9冷火作品编号14
10魔法眼镜作品编号15
11月亮与气球作品编号16
12兔子与蜗牛作品编号17
13白与黑作品编号18
14风之不可思议作品编号19
15橡皮球与裁缝针 作品编号20
单行本初版分为两册。前八篇以《智慧一太郎》之名于昭和二十二年十二月由京桥书房出版;后七篇以《魔法眼镜》之名于同年同月由同社出版。之后,昭和二十四年一月,出云书房出版了两书合并的《少年名侦探》。讲文版(44)初版于昭和六十三年。光文版(14)出版时间同讲文版。
此外,单行本全都以江户川乱步的名义发表。另外,《少年俱乐部》昭和十八年八月号,则以小松龙之介的名义刊出《制造出飞机的伟大力量》和《智慧一太郎君的工厂参观记》这两篇工厂见闻录。直到前述光文版(14)才首次出版单行本。
《青铜魔人》
连载于《少年》昭和二十四年一月号至十二月号。是乱步在战后重拾文笔的第一作。单行本初版于同年十一月,由光文社出版(5)。白杨社旧版(4)初版于昭和三十九年。讲文版(32)初版于昭和六十二年。光文版(15)初版于平成十六年。
《虎牙》
连载于《少年》昭和二十五年一月号至十二月号。单行本初版,于同年十二月由光文社出版(6)。在白杨社旧版(8)改名为《地底魔术王》[33],昭和三十九年发行初版。讲文版(33)初版于昭和六十二年。光文版(15)的出版时间同讲文版。
本文以埃勒里·奎因的著名短篇小说[34]为蓝本。
《透明怪盗》
连载于《少年》昭和二十六年一月号至十二月号。单行本初版于同年,由光文社出版(7)。白杨社旧版(6)初版于昭和三十九年。讲文版(33)初版于昭和六十二年。光文版(16)初版于平成十六年。
《怪奇四十面相》
连载于《少年》昭和二十七年一月号至十二月号。单行本初版于同年十二月,由光文社出版(8)。白杨社旧版(7)初版于昭和三十九年。讲文版(34)初版于昭和六十三年。光文版(16)的出版时间同讲文版。
起初是以勒布朗的短篇小说《亚森·罗宾的越狱》[35]为蓝本,自中段起变成寻宝故事。
《宇宙怪盗》
连载于《少年》昭和二十八年一月号至十二月号。单行本初版,于同年十二月由光文社出版(9)。白杨社旧版(10)初版于昭和三十九年。讲文版(34)初版于昭和六十三年。光文版(16)的初版时间同讲文版。
在这篇作品首度登场的飞行机械到了后期作品,二十面相几乎每次都会使用。
《铁塔怪盗》[36]
连载于《少年》昭和二十九年一月号至十二月号。单行本初版于同年十二月,由光文社出版(10)。白杨社旧版(24)一月初版改名为《恐怖的铁塔王国》,于昭和四十五年发行。讲文版(35)初版于昭和六十三年。光文版(17)初版于平成十七年。
以乱步自己的作品《妖虫》[37]为蓝本。
《海底魔术师》
连载于《少年》昭和三十年一月号至十二月号。单行本初版,于同年十二月由光文社出版(11)。白杨社旧版(21)初版于昭和四十五年。讲文版(35)初版于昭和六十三年。光文版(17)出版时间同讲文版。
《灰色巨人》
连载于《少年俱乐部》昭和三十年一月号至十二月号。单行本初版于同年十二月,由光文社出版(12)。白杨社旧版(19)初版于昭和四十五年。讲文版(36)初版于昭和六十三年。光文版(18)初版于平成十六年。
《侦探少年》
《读卖新闻》图文故事,从昭和三十年九月至十二月底,分九十六次连载的中篇小说。首次发行单行本,是在昭和三十一年八月出版的光文社版(13),与中篇《天空魔人》合并,并以此为书名,但后又改名为《黄金虎》。在白杨社旧版(26)中,与中篇小说《二十面相的诅咒》合并,这时的书名也是黄金虎》。讲文版(42)初版于昭和六十三年。这时,书名又恢复成发表时的《侦探少年》。光文版(18)出版时间同讲文版。只是,此时的书名为《黄金虎》。
二十面相在本篇小说中没有出现,反倒有号称魔术博士的怪盗登场,主动挑战小林少年。以福翠尔[38]的著名短篇小说[39]为蓝本。
《天空魔人》
刊载于《少年俱乐部》昭和三十一年一月十五日增刊版的中篇小说。前面也提过首度发行单行本是与《黄金虎》的合并本,昭和三十一年八月刊行光文社版(13)《天空魔人》。在白杨社旧版(22)中,与《飞天二十面相》合并,于昭和四十五年付梓。讲文版(42)初版于昭和六十三年。光文版(19)初版于平成十六年。
在这篇作品中,二十面相和魔术博士都未出现。以怀特彻奇[40]的著名短篇[41]为蓝本。
《魔术博士》
连载于《少年》昭和三十一年一月号至十二月号。单行本初版,于同年十一月由光文社出版(14)。白杨社旧版(18)初版于昭和四十五年。讲文版(36)初版于昭和六十三年。光文版(19)出版日期同讲文版。
《黄金豹》
连载于《少年俱乐部》昭和三十一年一月号至十二月号。单行本初版,于同年十一月由光文社出版(15)。白杨社旧版(12)初版于昭和三十九年。讲文版(37)初版于昭和六十三年。光文版(19)出版日期同讲文版。
《妖人GONG》[42]
连载于《少年》昭和三十二年一月号至十二月号。单行本初版,于同年十一月由光文社初版(16)。在白杨社旧版(20),改名为《魔人G O N G》,于昭和四十五年发行初版。讲文版(37)初版于昭和六十三年。光文版(20)初版于平成十六年。
《魔术人偶》
连载于《少女俱乐部》昭和三十二年一月号至十二月号。单行本初版,于同年十一月由光文社出版(18)。白杨社旧版(23)初版改名为《恶魔人偶》,于昭和四十五年付梓。讲文版(38)初版于昭和六十三年。光文版(20)的出版时间同讲文版一致。
《马戏团怪人》
连载于《少年俱乐部》昭和三十二年一月号至十二月号。单行本初版,于同年十一月由光文社出版(17)。白杨社旧版(13)初版于昭和三十九年。讲文版(38)初版于昭和六十三年。光文版(20)亦同。
这篇作品中,终于解开了二十面相的庐山真面目,原来他是马戏团团员远藤平吉。二十面相作案的动机是私怨,这一点也不同。
《魔法屋》
连载于《快乐的三年级生》昭和三十二年一月号至三月号。在光文版(20)首度出版成书。只连载三次内容很短,几乎还不成故事。
《红色甲虫》
连载于《快乐的三年级生》昭和三十二年四月号至三十三年三月号。讲文版(44)首度出版成书。光文版(20)出版日期同讲文版。
《奇面城的秘密》
连载于《少年俱乐部》昭和三十三年一月号至十二月号。单行本初版于同年十二月,由光文社出版(20)。白杨社旧版(11)初版于昭和三十九年。讲文版(39)初版于昭和六十三年。光文版(21)初版于平成十七年。
《夜光人》
连载于《少年》昭和三十三年一月号至十二月号。单行本初版于同年十二月由光文社出版(19)。白杨社旧版(14)初版于昭和三十九年。讲文版(39)初版于昭和六十三年。光文版(21)出版日期同讲文版。
《塔上的奇术师》
连载于《少女俱乐部》昭和三十三年一月号至十二月号。单行本初版于同年十二月由光文社出版(21)。白杨社旧版(15)初版于昭和三十九年。讲文版(40)初版于昭和六十三年。光文版(21)出版日期同讲文版。
《不可思议的人/名侦探与二十面相》
以《不可思议的人》为名,连载于《快乐的二年级生》昭和三十三年八月号至三十四年三月号。接着又改名为《名侦探与二十面相》,连载于《快乐的三年级生》昭和三十四年四月号至同年十二月号。光文版(21)以《不可思议的人》之名收录,是头一次出单行本。
《假面恐怖王》
连载于《少年》昭和三十四年一月号至十二月号。单行本初版于同年十一月光文社出版(22)。白杨社旧版(16)初版于昭和四十五年。讲文版(41)初版于昭和六十三年。光文版(22)初版于平成十七年。
《铁人Q》
连载于《小学四年级生》昭和三十三年四月号至三十四年三月号,同年四月号起由《小学五年级生》继续刊登,直至三十五年三月号为止,是时间颇长的连载。单行本初版,于昭和三十五年九月由光文社出版(23)。这是光文社版“少年侦探江户川乱步全集”的最后一本,之后的《电人M》、《我是二十面相》、《妖星人R》、《超人尼可拉》只在杂志上连载,光文社没有再出版成书[43]。白杨社旧版(17)初版于昭和四十五年。讲文版(40)初版于昭和六十三年。光文版(22)出版日期同讲文版。
《ㄍㄨㄞㄖㄣ二十面相》
连载于《快乐的二年级生》昭和三十四年十月号至三十五年三月号。光文版(21)是头一次出版成书。
《ㄍㄨㄞㄖㄣ二十面相》
连载于《快乐的一年级生》昭和三十四年十一月号至三十五年三月号,接着继续在《快乐的二年级生》四月号至十二月号刊登。至《快乐的二年级生》四月号为止由藤子不二雄画插图,五月号起由筱田英男取代。这篇也是直到光文版(21)才首度出版成书。
《电人M》
连载于《少年》昭和三十五年一月号至十二月号。单行本初版于昭和三十九年九月,收入白杨社旧版(9)。讲文版(41)初版于昭和六十三年。光文版(22)出版日期同讲文版。
连载于《小学六年级生》昭和三十五年四月号至三十六年三月号。单行本初版于昭和四十五年十月,改名为《二十面相的诅咒》,与《黄金虎》(《侦探少年》)合并以《二十面相的诅咒》为书名,由白杨社旧版(26)付梓。讲文版(42)初版于昭和六十三年。光文版(23)初版于平成十七年。
以狄克森·卡尔的短篇小说[44]等为蓝本。
《怪盗与少年侦探》
连载于《儿童家之光》(《家之光》附录)昭和三十五年九月号至三十六年九月号。不过,三十六年五月号休载,因此全部共计连载十二回。《创元推理》一九九五年夏季号(六日刊)一举刊载后,收录于光文版(23)。
《妖星人R》
连载于《少年》昭和三十六年一月号至十二月号(但四月号休载)。单行本初版,于昭和四十五年九月改名为《飞天二十面相》,与《天空魔人》合并,以《飞天二十面相》之名,由白杨社刊行旧版(22)。讲文版(42)初版于昭和六十三年。
光文版(23)出版日期同讲文版。
《超人尼可拉》
连载于《少年》昭和三十七年一月号至十二月号。单行本初版于昭和四十五年十一月,改名为《黄金怪兽》后,由白杨社出版旧版(25)。讲文版(43)初版于昭和六十三年。书名恢复为《超人尼可拉》。光文版(23)出版日期同讲文版。
这实际上是少年读物的最后一篇,同时也堪称为乱步全作品中的遗作。
以上,若将这些整理出来的原创作品群分类,可大致分为两类。亦即:
I 少年侦探系列——描写由小林少年担任团长的少年侦探团以及不良少年特遣分队,其中明智小五郎[45]也很活跃。
Ⅱ 其他。
不过,属于后者的作品,仅有一部长篇、十五个短篇——成书不过三册。
也就是《新宝岛》、《智慧一太郎》。
在此,暂且从这两部作品切入剖析乱步少年读物的世界。
《新宝岛》
逐渐逼近的战争
昭和十五年,《少年俱乐部》连载的第五部少年读物《新宝岛》是和之前作品截然不同的漂流冒险小说。
三个日本少年在长崎被一群海盗掳走,带到遥远的南洋。少年们趁机夺走小艇,成功脱逃,却不幸遇上暴风雨,历经九死一生,漂流到不知名的孤岛——这就是故事的开端。
之后的情节发展,类似《鲁滨孙漂流记》或《十五少年漂流记》[46],少年们克服重重危机,终于抵达黄金乡,被当地人奉为上宾。情节的发展没有特殊新意,每张插画也不够丰富。是缺少乱步风格的作品。
之前的四部作品,在《少年俱乐部》一连载完,便立刻由讲谈社出版成册,但唯独这部作品,直到连载完毕的第二年,昭和十七年七月才由大元社出版。
在该书序文中,乱步写道:
“这个故事,是在大东亚战争爆发前的昭和十五年开始执笔的,当时我对南方诸岛已日益关心,大概就是基于这种心态,我选择了南洋作为故事发生的舞台。此外,当时刚开始对美贸易,短时间内必须从该国进口大量物资,政府为了筹措贸易资金百般苦思,或许这一点反映在故事里,演变成日本少年寻找黄金乡的幻想。不过,这个故事的重点,不如在前半段三个少年的海上及弧岛冒险生活。面对不断袭来的困难,少年运用智慧和巧思逐一克服、百折不挠的精神。就这一点而言,这个故事若能对少年读者的精神稍有鼓舞,诚为作者之幸。”
从这篇序文可以看出,战争前夕社会的局势会充分反映在作品里,之所以不采取侦探小说的形式,或许正是这个缘故。
被删除的最后一章
在《侦探小说四十年》中,也曾提到“至昭和十五年底为止大量出版的文库本(新潮文库六种、春阳堂文库十八种)及讲谈社的少年本(《铁假面》、《怪盗二十面相》、《少年侦探团》、《大金块》、《妖怪博士》)等。自十六年起,基于相关方面的意志,由出版社自行整理,决定再版,这导致了无法指望版税收入”,他写道,“在这种前提下,我无法再写类似于过去的侦探小说和怪诞小说,也没那个心情写,创作欲消失了。昭和十五年只能在《少年俱乐部》上连载少年冒险小说《新宝岛》。”
这篇作品,战后曾二度改名,由不同的出版社分别出版。也就是昭和二十六年山王书房出版的《黄金乡》,另外一个版本是昭和二十九年白杨社出版的《黄金宫殿》,但二者都把初版《新宝岛》最后一章删去[47]了。
这个出问题的最后一章,描写被黄金乡奉为上宾的三名少年,一人成为黄金国军队的将军,把他“在学校习得的日式军事训练,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当地人”。(《新宝岛》大元社出版)最后有船经过,三名少年终于可以如愿返回日本,“黄金国希望受到日本的保护,成为日本的从属国”。
战后再度出版时,这个结尾和序文一起被删除了——如此判断,应属妥当吧。
不过,也因此,战后版的《黄金乡》和《黄金宫殿》里,三名少年成为黄金国的客人,“受到土人们的尊崇”,“得到了全世界任何少年都不曾享受过的幸福”,故事到此就结束了。
《智慧一太郎》系列
唯一的别名“小松龙之介”
正如前文提及的,随着战争色彩日渐浓厚,乱步不得不停笔。由此,劝他“不如换个笔名,写些有益教育的读物”的是《少年俱乐部》。
“当时虽然还有些积蓄,但是坐吃山空终究不安。我也想挣点儿收入,于是就妥协了。”乱步如此记述[48]。
就这样开始连载的,是《智慧一太郎》系列。
“每期写十张稿纸,算是少年科学极短篇小说”,自昭和十七年一月至十二月号这十二回,还有十八年的一月和四月号总计十四回连载,日后发行单行本时,又多加了一篇。
而他的笔名,用的是一点儿都联想不到“江户川乱步”的小松龙之介。这是他除了乱步之外唯一的笔名,而且只用于《智慧一太郎》系列连载的署名,战后要出版单行本时,又改回乱步。
因此,到头来,没有任何一本单行本是以小松龙之介的名义出版的。
不能出现犯罪情节的“制约”
《智慧一太郎》系列,在战后由京桥书房分成两册出版。
分别是《智慧一太郎》和《魔术眼镜》(二者都出版于昭和二十二年十二月),但是昭和二十四年一月,出版社换成出云书房,以《少年侦探小说——少年名侦探》为书名,出版合辑。
在收录作品方面,《智慧一太郎》包括《象鼻》、《消失的足迹》、《智慧之火》、《名侦探》、《空中曲艺师》、《针孔》、《雏人偶的花瓶》、《幼虫的曲艺》这八篇;《魔术眼镜》则收录了《冷火》、《魔术眼镜》、《月亮与气球》、《兔子与蜗牛》、《白与黑》、《风之不可思议》、《橡皮球和裁缝针》七篇,总计十五篇。
智慧一太郎,其实是小学六年级儿童明石一太郎的绰号,“因为他总是能想出绝妙的点子,令众人大吃一惊(见第一则故事《象鼻》),因此有了这个名字。
且看第一则故事,开头是“我打算从一太郎令大家佩服的故事中,选出能供各位参考的部分,一一写出来”,最后以“各位,你们可明白‘怎么办’的重要性”结束故事,可以看出,这是有趣又有益的科学故事——这就是他的执笔思路。
合并版的书名,虽是《少年侦探小说——少年名侦探》,但是只有开头几篇比较像侦探小说。其他的,正如作者自己标榜的是从法布尔[49]的《昆虫记》撷取的故事,“写的是少年的科学机智”[50]。
他表示,因为当时读了《昆虫记》的日译本,深受感动。但实际上,肯定还是因为受到“当时编辑的神经质已到了惊人的地步,令我完全无法写犯罪”这样的制约。
在严格制约下的侦探趣味的表现
但即便如此,乱步还是继续在这种不利的条件下,努力发挥侦探趣味。
例如第二则故事《消失的足迹》中,处理的是在人迹稀少堆满积雪的小巷,一组脚印消失在中途的谜团。
此外,第四则故事《名侦探》中,一太郎的妹妹差点儿被车撞上,幸好一太郎的一位同学伸出援手。但是,他这六个朋友正在奉行“日行一善运动”,坚守为善不欲人知的方针。到底是谁救了妹妹呢?——一太郎根据指纹,找出做好事的主人……大意如此。
还有,“大家已经明白了吗?一太郎知道的事,其实大家也都明白哦。如果还不明白,请你现在就把书放下,好好思考一下”(见第三则故事《智慧之火》),可以看出作者甚至时不时挑战读者的智慧,令人不禁莞尔。
相对地,从“现在是必须珍惜物品的时候。况且,要得到裁缝针并不容易”(第十五个故事《橡皮球与裁缝针》),“(运用智慧发现真理)对你这种人而言,一切都是为了社会、为了国家”(第十一个故事《月亮与气球》),这些描写也可窥见当时的时局。
此外,“‘赋予这么小的虫子如此力量的神,你不觉得很伟大吗?’(中略)‘神真的太伟大了’”(第五个故事《空中曲艺师》)这些对白,以及“这个世界,真的很美好。无论是多么渺小的生物,都能显现出那种令人惊讶的神的智慧。令人不得不深深感觉到,活在这个世上是多么快乐啊”(第八个故事《幼虫的曲艺》),处处都可以看到他对神的赞美。
少年侦探系列
抓住少年心的少年侦探系列
除了上述两部作品,剩下的全是在描写活泼的少年侦探们。
在这个系列中,战前有长篇四作,战后有长篇、中篇,合计约三十篇,在为数颇多的少年侦探读物中脱颖而出。
在杂志连载当初,便赢得少年读者们绝对的支持,出版单行本后销售量更是一路走强,成为乱步战后最大的收入来源。况且,看到原作备受好评,广播剧、电影、电视剧、漫画乃至纸牌及大富翁游戏,都出现了少年侦探团。
当时的少年都喜欢哼唱着“我,我,我们是少年侦探团……”这首主题曲,胸前别着BD徽章(将少年Boy的B和侦探Detective的D图案化的徽章。少年侦探团员全体都随身携带数量相当多的徽章,用于追踪以及团员之间的联络),手持少年侦探记事本,大玩侦探游戏。
宗谷真尔[51]曾在《怪盗二十面相》这篇随笔中,回忆他小学四五年级时,在图书馆争阅这本书的经历[52]。
“为了等别人还书,我天天上图书馆报到,但是虎视眈眈的不仅是我。某日,蓄着八字胡的图书馆长正要将书与木板交换的那一刹那, 四面八方‘哇’地扑上来一群人,甚至有人咬他的手臂、扯下他的衣服纽扣,而那本书,则在三四个人的手里扯来扯去……”
这则逸事,看得出当时少年侦探系列有多么受少年的支持。
怪盗二十面相的完成度
在这股人气的哄抬下,昭和三十年至三十四年这五年当中,有三四家杂志争相邀约乱步撰写少年读物。参照前列作品清单便可窥知。
虽说“故事情节等于是完全仿照亚森·罗宾,比起写给成人看的小说要轻松多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乱步的作品产量暴增后,品质也随之下降。
这一点,乱步自己也承认,他说:“我向来是先好后坏、虎头蛇尾的个性。”还分析自己,“大概只有三分钟热度吧。”[53]
品质最好的,还是战前的四部以及战后初期的五六篇吧。尤其是第一作《怪盗二十面相》,就算称之为最佳少年读物,也绝不为过。全篇情节无懈可击、非常完整,只能用精彩来形容。而且,第二作以后的故事情节原型,几乎都已在这第一作中出现过。
所以,对于这套畅销系列作的特征和魅力之谜,我们不如透过仔细检视《怪盗二十面相》来探讨。
少年侦探系列的特色与魅力
举世罕见的大怪盗诞生
“最近,整个东京的街头巷尾,只要人们碰到一起,简直就像谈论天气一样,自然而然就会谈起‘怪盗二十面相’。”
乱步的少年读物第一作《怪盗二十面相》就这样揭开了序幕。
举世罕见的大怪盗,日本版的亚森·罗宾,自第一行文字,便跃然出现在读者眼前。
开头的第一章,简单扼要的描写了怪盗“二十面相”的人格特质。根据这段描写,所谓的怪盗二十面相,是“当时”在“东京”出现“特别擅长伪装”的“盗贼的诨名”,“报纸上天天大肆报道”。他偷的东西,“仅限珠宝与艺术品这类美丽罕见又异常昂贵的物品”,“对于现金似乎没什么兴趣”。
而且,他从来不曾“做出伤人或杀人的残酷举动”。因为他“讨厌流血”。他还有一个怪癖,“当他锁定某样贵重物品时,一定会事前送信,预告他将在几月几日前去偷取”——这就是文中的描写。
这个二十面相的人物设定,几乎可说已大半决定了少年侦探系列作品的特性。之后只要设定各个事件,让二十面相、明智和少年侦探团对决就行了。
蓝本是怪盗亚森·罗宾
不过,关于这个二十面相的人物特质,“我起先想写少年罗宾的故事”,“情节等于是亚森·罗宾的翻版”——正如这段作者自述[54],是以法国推理作家莫理斯·勒布朗塑造的怪盗亚森·罗宾为蓝本。
亚森·罗宾出场的第一作《亚森·罗宾被捕》(收录在第一本短篇集《怪盗绅士罗宾》)的开头写着,“自数月前起,由于大胆狂妄而上遍各家报纸版面的那个神出鬼没的怪盗!(中略)他是一个只对豪门富户与美术展览厅下手的奇妙绅士。(中略)可以乔装成任何人的男人,亚森·罗宾!二者的人物设定有多么相似,可说是一目了然。
此外,勒布朗以《罗宾对决福尔摩斯》[55]这部长篇为首,也写出了长篇的《奇岩城》[56]、短篇的《迟到的福尔摩斯》[57]等一连串作品,让侦探小说史上的两大巨人对决,据此可以推测二十面相与明智小五郎的宿命对决,应是从勒布朗的小说中得到的灵感[58]。
同时,在其中一篇《奇岩城》中,高中生侦探伯特雷展现了卓越的侦探本领。这个少年侦探有着“像女孩一样粉红的脸蛋”,想必乱步在设定小林芳雄的人物特质时,受了极深的影响。
乱步也从亚森·罗宾的故事中,大量借用诡计和情节,显然他的少年读物多半沿袭勒布朗的创意。
但是,这里想请各位留意的是,乱步效法罗宾塑造二十面相这个人物,不只是因为那样“比较轻松省事”。
比方说,在《灰色巨人》中,“此人拥有四十种不同的面貌,因此无法确定哪一个才是他的真面目,但那肯定是四十种面貌之一”这段描述,或者在《少年侦探团》中,也有“因为我没有固定的长相。连我自己,都已忘记真正的自己到底长什么样子”这段二十面相的台词。同样的描写在其他作品中也可见到,从后续发展也可看出,二十面相不只是乔装高手,他其实是个没有真实面目的男人。
对此,我想将之视为乱步所谓的“隐身衣愿望”的表征[59]。
二十面相的“好胜心”
佐藤忠男在《儿童作家江户川乱步》一文中,将着眼点放在二十面相的“自尊心”,或者说“时髦、好面子”[60]上。
那可称之为死要面子,也可用“好胜心”来形容,二十面相的这种个性,成为这个系列作品的核心主干,这一点自然无须佐藤氏提醒。
比方说,在《少年侦探团》中,有这样一段内容。
“二十面相甚至曾在一夜之间盗走价值千万的艺术品,所以就黄金塔本身,想必他还没有看在眼里。与之相较,倒是传说中戒备森严的防盗装置更吸引他。他铁定是为了破解可怕的秘密机关,于是通过顺利偷走黄金塔,好让世人大吃一惊。
‘看到没有?我就是有如此高强的本领。’
“他想如此炫耀。他想抢在警方和明智名侦探前头,嘲笑他们一声‘知道厉害了吧’。像二十面相这么厉害的盗贼,即便是当贼,也当得如此争强好胜。”
二十面相这种“想让世人大吃一惊”的“好胜心”,正是乱步少年侦探系列的主题,也是这一系列作品优于其他类似作品的最大要素。
当然,对此,明智和少年侦探们也有侦探这边的面子要顾。这种追捕者与被追捕者的面子之争,把故事推向高潮。这是乱步描述这种对决的出名语调。
“啊,这岂不是令人担心吗?怪盗二十面相说,无论施展任何魔术,都要偷走黄金塔呢。名侦探真的能够制止他吗?这是巨人与怪盗单枪匹马的斗智之战。恶人赌上恶人的名声;名侦探也赌上名侦探的名声。对彼此而言,这都是绝不能输的殊死决斗。”
若说乱步的少年读物至今人气不坠的秘密尽在此处,此话绝不为过。
注 释
[1].讲谈社发行的少年杂志,战后改名为《少年俱乐部》,昭和三十七年(1963)停刊。
[2].昭和十一年(1937)二月二十六日,陆军的皇道派青年将校企图以武力达成政治改革,率领下级官兵杀害内阁大臣,占领首相官邸,但在二十九日即遭到武力镇压,实际上整个事件是皇道派与统制派之间、部队军官与幕僚军官的长期倾轧,以至最终反目的结果。
[3].二战期间,乱步将过去的剪报和信件整理出来,添上自己执笔的解说,或附上新的图片,整理成册,即为《贴杂年谱》。
[4].昭和三十六年(1962)由岩谷书店出版。意指从创作《两分铜币》的大正十一年起算,大约有四十年。
[5].须藤宪三《江户川老师的〈少年读物〉》。
[6].野间清治(1878—1938),讲谈社的创立者,《讲谈俱乐部》、《少年俱乐部》、《国王》等多种杂志的创刊人。
[7].大正十二年四月号《新青年》杂志刊登了江户川乱步的处女作。文中,乱步利用“点数”当暗号,开篇的“真羡慕那个小偷”反映了当时社会及年轻人的心态,带给读者新鲜的阅读感受。
[8].大正十五年(1926)十二月至昭和二年(1927)二月在《朝日新闻》上连载的第一部报纸小说。
[9].昭和四年(1929)八月至五年六月连载于《讲谈俱乐部》上的长篇小说。
[10].昭和五年(1930)七月至六年五月连载于《讲谈俱乐部》上。在这篇作品中,“魔术师”的女儿就是后来的明智夫人文代。
[11].昭和五年(1930)九月至六年十月连载于《国王》。
[12].昭和九年(1934)一月至十一月连载于《日出》。
[13].法国著名推理小说家莫里斯·勒布朗(Maurice Leblanc,1864—1941)的作品“怪盗亚森·罗宾系列”中的主角。在一九○七年出版的《亚森·罗宾被捕》中,这名怪盗以其独有的飒爽英姿大受欢迎,之后也在《813》、《1910》等长短篇小说中大为活跃。
[14].黑岩泪香(1862—1920),明治时代的记者。身为翻译先驱,开创出独特的改写文风,将当时的读者领入狂热的旋风。此外,明治二十二年(1890)发表《无惨》,也是日本创作推理小说的开路先锋。
[15].出自江户川乱步《侦探小说四十年》。《贴杂年谱》中,也有这种内容的剪报。
[16].若单就长篇小说回顾乱步的创作表现,大正十五年(1926)一月至十一月于《苦乐》连载《黑暗中的蠢动》后,同年十二月起至昭和二年(1927)二月在《朝日新闻》连载《一寸法师》,之后直到昭和三年都没有长篇连载。昭和四年开始若按年度加以整理,首先从昭和四年的一月至五月初,在《朝日》上连载《孤岛之鬼》,同年八月至五年六月于《讲谈俱乐部》连载《蜘蛛男》,昭和五年一月至十二月于《文艺俱乐部》连载《猎奇的结果》,七月至六年五月于《讲谈俱乐部》连载《魔术师》,九月起至六年十月于《国王》连载《黄金假面》,又从九月起至六年三月于《报知新闻》连载《吸血鬼》,昭和六年二月至七年三月于《朝日》连载《盲兽》,四月至七年四月于《富士》连载《白发鬼》,六月起至七年五月于《讲谈俱乐部》连载《恐怖王》,昭和七年没有作品,到了昭和八年,从十二月开始到九年十一月于《国王》连载《妖虫》,但自十一月开始在《新青年》连载的《恶灵)到九年一月为止才刊了三回就中止了。到了昭和九年度,一月至十二月于《日出》连载《黑蜥蜴》,一月至十年五月于《讲谈俱乐部》连载《人间豹》,昭和十年结束这篇连载小说后.便再也没有作品。然后,就到了开始连载《怪盗二十面相》的十一年。这一年的作品,包括从一月至十二年二月于《讲谈俱乐部》连载的《影子杀人》,十二年起于《国王》连载《大暗室》至十三年六月,由此看来,连载篇数比起全盛时期的确变少。
[17].摘自须藤宪三《乱步老师的〈少年读物〉》。
[18].摘自江户川乱步的《侦探小说四十年》。
[19].贝克街游击队。乱步在《青铜魔人》中,译为“面包店街的小混混”。是在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系列”长篇《血字的研究》及《四签名》中最为活跃的一群街头小混混,首领是魏金斯,底下另有十二名儿童。后来狂热的福尔摩斯死忠书迷(这些人被称为福尔摩斯迷)自称贝克街游击队,结成组织。
[20].严格说来,乱步之前也写过一些少年读物。《侦探小说四十年》虽未记载,但根据《贴杂年谱》的记载,应该是在“中学三年级,正月。”“换言之,明治四十三年正月号,我十六岁那年年底印刷”的《中央少年》这本杂志只剩下第二卷第一号,乱步在上面刊上了《怒涛》这篇冒险小说,还有《悲伤的回忆》这篇插画故事,在现存记录的范围内,这算是他最早创作的少年读物。之后,根据《侦探小说四十年》的记载,乱步在大学低年级时,好像也写过面向少年的冒险侦探小说。“大学低年级时,印象中三津木春影在《日本少年》连载的少年冒险侦探小说还没结束这样,昭和十一年《少年俱乐部》上连载的《怪盗二十面相》,既是乱步少年读物光辉的第一作,同时,此后直到昭和三十七年写出《超人尼可拉》为止,在他所有的少年读物中,此篇也是首屈一指(我想特别强调)的杰作①1。
[21].唯有《死亡十字路》和《恐怖的魔人王》明确注明“江户川乱步原作,冰川珑文”。
[22].原作名为《勒科克侦探》(Monsieur Lecoq),埃米尔·加博里奥( mile Gaboriau,1832—1873),他被称为法国推理小说之父。
[23].原作名为《无名男子》(Le Plongeur),福蒂内·杜·波斯顾拜(Fortuné du Boisgobey, 1821—1891),法国大众小说家。
[24].原作名为《双胞胎复仇记》(The Avenging Twins),约翰斯顿·麦卡利(Johnston McCulley, 1883—1958),美国作家,以“蒙面侠佐罗系列”而闻名。
[25].原作名为《斗牛犬德拉蒙德》(Bulldog Drummond),作者萨珀(Sapper),即赫尔曼·西里尔·迈克内勒(Herman Cyril McNeile,1888—1937),英国作家。
[26].原作名为《英法海峡之谜》(Mystery in the Channe),弗里曼·威尔斯·克劳夫兹(Freeman Wills Crofts,1879—1957),英国推理作家。
[27].原作名为《歪曲的枢纽》(The Crooked Hinge),狄克森·卡尔(John Dickson Carr,1906—1977),美国推理作家。
[28].原作名为《红屋之谜》(The Red House Mystery),艾伦·亚历山大·米尔恩(Alan Alexander Milne,1882—1956),英国儿童小说作家,“小熊维尼系列”故事的作者。
[29].原作名为《达布雷之谜》(The D'arblay Mystery),R. 奥斯汀·弗里曼(Richard Austin Freeman,1862—1943),英国推理作家兼医生。
[30].原作名为《红花侠》(The Scarlet Pimpernel),奥希兹女男爵(Baroness Emmuska Orczy, 1865—1947),英国女作家,创造了史上第一位安乐椅神探。
[31].记忆中那是距今三十多年前的事,少年读者(父母?)投稿给某报社,宣称自己嗜读白杨社版的少年侦探系列,没想到在另一部小说里读到了同样的情节。像乱步这样的大师,难道也剽窃自己的作品吗?这件事,被该社当成头条独家新闻大肆报道,而且还登在社会版。具体而言那是指哪篇作品已不复记忆,但以《铁塔王国的恐怖(铁塔怪盗)》和《红色妖虫》为首,类似的故事情节很多,就某种角度而言,这是理所当然的。对此,白杨社在《假面恐怖王》卷末附上中岛河太郎写的《谈少年侦探——江户川乱步全集》一文,用以下这段声明作为善后对策。“白杨社出版了《少年侦探江户川乱步全集》计四十卷。在热心阅读了大部分内容的读者中,想必有人发现同样的诡计手法和相似的场景。各位或许奇怪既是同一个作家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在这套全集中,到二十六卷为止都是原创的青少年读物,二十七卷的《黄金假面》之后,则是把写给成人的小说改写成少年读物。江户川乱步老师基于读者对象不同,所以把有趣的奇特诡计也用在少年读物上。现在一起放在同一套全集里,这必然会引起读者的不解,(中略)老师把作品分为面向成人的和面向少年的,此外即便是成人读物,也针对一般读者和爱好者在执笔时有所区别。如果不了解创作时的内情,恐怕会招致误解,因此简单作文说明。”
[32].白杨社旧版中,到二十六卷为止都是文中提及的原创作品,但编排顺序截然不同,前后顺序毫无根据,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而且,该版本为将顺序正常化甚至在某些地方更改了作品的内容。举其一例,《奇面城的秘密》开头——在这一卷中,二十面相(四十面相)罕见地打从一开始就出现。一位自称遭到四十面相威胁的绅士造访明智侦探事务所。对此,难掩惊愕的明智如此回答:啊?怪盗四十面相?那家伙原来的名字是怪盗二十面相吧?不过,那家伙在三个月前才因马戏团怪人事件被我逮捕,现在应该待在监狱里……”可是,在白杨社的版本中,《马戏团怪人》事件变成了《宇宙怪盗》。结尾处,怪奇四十面相引燃事先备好在潜水艇里的炸药,当场被炸死,并没有被明智逮捕送入牢中。这种前后矛盾的更改,只会让读者更加疑惑,这一点到了新版本中也没有更正。不过,在这个系列的开头,毕竟还是把先后顺序改为《怪盗二十面相》、《少年侦探团》、《妖怪博士》。
[33].白杨社版收录时,曾改过几篇作品的名称。例如把《虎牙》改为《地底魔术王》,可能是因为该出版社的“怪盗罗宾全集”中也有一本《虎牙》,因此不得不改名,避免混淆,但除此之外的改名似乎没有特别的根据。
[34].埃勒里·奎因《埃勒里·奎因的新冒险》中的《神灯》。
[35].收录在“罗宾系列”的第一短篇集《怪盗绅士亚森·罗宾》中。
[36].从《怪盗二十面相》到昭和二十九年的《铁塔怪盗》,本来是一年一篇的进度,但自三十年起变成每年都有两三篇小说同时于不同杂志连载。这种情况下,以光文社版的顺序为优先,并在考虑内容后排列先后顺序。不过,自从每年创作超过两篇以后,乱步似乎苦于作品本身彼此之间的衔接。有时二十面相在事件结尾时明明已经落网,但在下一事件中,对于他是如何脱身逃走,却没有任何说明。于是不得不形成二十面相最后必然被捕,然后又平白无故再度出现的模式。
[37].昭和八年(1934)十二月至九年十一月在《国王》连载的长篇小说。昭和九年十二月,与《黑蜥蜴》合并由新潮社出版。
[38].指Jacques Heath Futrelle(1875—1912),美国小说家。
[39].指福翠尔的短篇《逃出十三号牢房》。
[40].指Victor L.Whitechurch(1868—1933),英国推理作家。
[41].指怀特彻奇的《吉尔伯特·梅尔的肖像》,文中活跃着一位名为索普·黑兹尔的另类侦探。
[42].昭和三十二、三十三这两年,乱步替《少年》、《少年俱乐部》以及《少女俱乐部》这三本杂志各写为期一年的长篇连载小说。此外,也在《快乐的三年级生》和《快乐的二年级生》连载作品,所以单就少年读物而言,是产量最多的时期,但也因此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关联更加薄弱。当时,杂志连载后,立刻将小说出版成书的光文社,在这两年中共出了三册新书。在编排系列编号时,以自家《少年》连载的作品优先,接着再依《少年俱乐部》、《少女俱乐部》的顺序编号。另一方面,作品的前后关联被作者刻意模糊,因此光文社“因地制宜”的编排方式也就无伤大雅,但其中有两三篇涉及到前作就比较麻烦。结果,需要相当严谨的福尔摩斯式考证,关于这一点只能另起一篇讨论。在此姑且先就编列顺序作一个说明。《妖人GONG》的开头,头一次介绍少女助手花崎真由美。真由美接着又在同一年出版的《魔术人偶》中出场,文中介绍她是“大约一年前就开始担任明智侦探助手的十七岁女孩”,因此可以确定是发生在《妖人GONG》一年后的事件。真由美的出现有种种问题,在此略过不提。确立《妖人GONG》、《魔术人偶》的先后顺序后,那只剩下《马戏团怪人》这一个问题了。这篇作品真由美没有出现,如果简单处理那放在《妖人GONG》前面就可以,但显然无法如此轻易解决,是因为必须顾及与第二年三部作品的关联。在此,《夜光人》和《塔上的奇术师》倒没有太大问题,但《奇面城的秘密》这篇就麻烦了,前面也提到过在这篇作品中,二十面相(四十面相)罕见地在文章开头就出现,并且是在发生了《马戏团怪人》事件的三个月后。同时也提及《妖人GONG》。如此一来,显然顺序应是《马戏团怪人》、《奇面城的秘密》,《妖人GONG》必须放在《马戏团怪人》前面。所以,在此基本上将顺序定为《妖人GONG》、《魔术人偶》、《马戏团怪人》、《奇面城的秘密》,接着为求简便从事依序为《夜光人》、《塔上的奇术师》。之所以说为求简便从事,乃因这种编排其实仍遗留了许多问题。
[43].光文社于昭和三十六年十二月,宣布出版附有书盒的新装版“少年侦探团全集”,出版前五卷后就中止。当时书后广告已预告至第二十六卷的《超人尼可拉》,但《电人M》、《妖星人R》始终未曾出版。不过,从书后广告可以确定,当时的确打算出版。
[44].狄克森·卡尔以怪奇案件受理处的马奇上校为主角的短篇小说《新隐身人》。
[45].正如佐藤忠男的《儿童作家江户川乱步》的评论文章,还附着“谈怪盗二十面相系列”这个副标题,因此这套作品的主角应是怪盗二十面相。但这些作品中,也有几篇没有二十面相出场的,所以姑且称之为少年侦探系列。
[46].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1828—1905)的冒险小说。很早就以《十五少年》这个书名出版日译本,是耳熟能详的作品。
[47].观诸作品清单,昭和二十二、二十三年,文化出版社及出云书房仍依《新宝岛》之名出版,但没看过这两本书,因此无法确认到底有没有出问题的序文和最后一章。
[48].江户川乱步《侦探小说四十年》。
[49].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 Henri Fabre,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
[50].江户川乱步《侦探小说四十年》。
[51].宗古真尔(1925—1991),日本的小说家、医生。
[52].宗谷真尔的《怪盗二十面相》,发表在《大众文学研究》十五号上。
[53].江户川乱步《侦探小说四十年》。
[54].江户川乱步《侦探小说四十年》。
[55].一九〇七年出版。
[56].一九一二年出版。
[57].收录在第一短篇集《怪盗绅士罗宾》中。
[58].很早就开始致力于罗宾系列翻译的保筱龙绪,将《罗宾对决福尔摩斯》译为《怪盗对决巨人》介绍给日本读者。乱步似乎很中意这个译名,在成人版的通俗长篇及少年读物的章题与正文(“巨人与怪盗如今处于对等位置”——《黄金假面》等等)中一再使用。从这方面,也可窥知亚森·罗宾的影响。
[59].请参照江户川乱步《续·幻影城》收录的《变身愿望》等篇。
[60].佐藤忠男《儿童作家江户川乱步》《大众文学研究》十五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