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事-军事趣话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将军的由来

    古代没有将军,管民政的叫司徒,管经济的叫司空,管军事的叫司马。由于军队数量很小,天子也只有6个军(每军2500人),诸侯最多不超过3个军。当时每军的统率也不叫将军,而叫卿,卿以下叫大夫,大夫以下叫士。

    到了春秋时代,诸侯为了扩大势力范围,不断增加兵力,因此,大国诸侯常常拥有3个军以上的兵力,而编制上他只有3个军,只能设三卿。于是,就把扩充军的统帅称作“将军”,意即将领一军的意思。以后军队数量越来越大,将军也就越来越多了。作战时军队得由一人统率,因此,在将军中选拔出“大将军”或“上将军”来全盘指挥。

    到了汉代,军队数量更多,单设一位大将军也管不过来了。于是又出现了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级别。以后,各朝将军的名称虽不尽相同,但将军分成许多级别这一原则却是相通的。

    入伍的典故

    参军叫入伍,与我国古代军队编制有关。

    据《周礼》载:我国古代军队里“5人为伍,5伍为两,4两为卒,5卒为旅,5旅为师,5师为军”。从西周时代起,军队就是按伍、两、卒、旅、师、军编制的。那时,社会基层单位叫“比”,一个村庄、一个部落住在一起,5户为一比。当兵时,5户各送一名男丁,一比共送5人,组成一个伍,不管干什么,5人总是在一起。历代军队编制虽然不断变化,但“伍”的叫法却一直流传至今。近代的班、排、连代替了古老的伍、两、卒,但人们仍习惯把参军叫作“入伍”。

    古代军中的旗帜

    古代军中旗帜很多,这些旗帜颜色各异,大小形状不同,图案装饰繁多,各标志一定的意义。

    表明身份;国王的旗帜叫“常”,上面画的是日月,表示天明。主帅在军中居于中央,用黄牙旗,为青、赤、白、黑四旗之首。

    表示方位:青旗表示东方,赤旗表示南方,白旗表示西方,黑旗表示北方,黄旗表示中央。

    指挥队形阵势:在战斗操练时,举青旗布直阵,举白旗布方阵,举赤旗布锐阵,举黑旗布曲阵,举黄旗布环阵。用于指挥和开道的旗,旗杆头上缀有牦牛尾,下面有五彩折羽。

    古代军乐凯歌

    军队打了胜仗,奏着胜利的乐曲回来,以所获俘虏献于宗庙社稷,是古代军礼之一。而凯歌也就是军乐,亦作“恺乐”。“恺”与“凯”通。《周礼·夏官·大司马》中说:“若师有功,则左执律,右秉钺以先,恺乐献于社。”又云:“王师大献,则令奏凯乐。”可见这是一种蔚然可观的礼乐制度。为什么有这一套排场?战国时齐威王命大夫整理编辑的兵书《司马法》说:“得意则恺乐,恺歌示喜也。”原来是表示向皇天后土、祖宗神灵报喜,可以起到鼓舞军心、提高斗志的作用。当然也是一种“寓教于乐”的艺术宣传手段。

    从春秋战国起,奏凯歌的军礼代代承袭下来。最早的“左执棒”,说明有一排手执十二律乐器的军乐队在吹奏,列队在左边,与执黄钺的队列形成仪仗,作为先导走在前面。它的主奏乐器是什么?有待考证。不过《晋书·乐志上》记载明白:“其有短萧之乐者,则所谓王师大捷,今军中凯歌也。”由此可知,时至晋代短萧是凯歌的主奏乐器。

    大约是从宋代开始,不一定局限于在王师凯旋献俘时才奏凯歌,只要是一个战役或者一场战斗取得胜利,士卒们是可以高唱凯歌的。既然是唱,就有了歌词。古代只有诗人、词人、文学家,而没有专业军歌作家,所以凯歌词一般是士卒自编的,不外乎是“下里巴人”的作品,只要能表达胜利喜悦的心情就行了。北宋时,科学家、政治家沈括在元丰5年前知延州(今陕西延安),西夏常来侵扰,他加强防御,时得胜仗。他发现“边兵每得胜回。则连队抗声凯歌,乃古之遗音也”。但是“凯歌词甚多,皆市井鄙俚之语”。于是这位支持王安石变法、颇有改革精神的州官,一气呵成,“制数十曲,令士卒歌之”。不用说,边防军是普遍引吭歌唱了。他晚年回忆还粗略记得5篇,现全文抄录如下:

    其一:

    先取山西十二州,

    别分子将打衙头。

    回看秦塞低如马,

    渐见黄河直北流。

    其二:

    天威卷地过黄河,

    万里羌人尽汉歌。

    莫堰横山倒流水,

    从教西去作恩波。

    其三:

    马尾胡琴随汉车,

    曲声犹自怨单于。

    弯弓莫射云中雁,

    归雁如今不寄书。

    其四:

    旗队浑如锦绣堆,

    银装背魅打回回。

    先教净扫安西路,

    待向河源饮马来。

    其五:

    灵威西凉不用围,

    蕃家总持纳王师。

    城中半是关西种,

    犹有当时轧吃儿。

    每篇都是四句,七言句式,音节二二三,分明采用了方言俚语,朴素,顺口,使歌词增色。具有七言近体诗和民歌浑然一体的格调。体味歌词的主旨,反映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收复失地,团结西北方少数民族,和睦共处的思想。从现有资料看,这5篇是今存唯一的一组凯歌词。沈括是历史上可知的第一个凯歌词作者。南宋刘克庄《破阵曲》:“六军张凯声如雷。”明代于谦《纪梦中作》诗:“来年二三月,宁听凯歌还。”凯歌历代皆有,而老资格的完璧凯歌词,只有沈括这五篇了。它是可以作为研究北宋与西夏关系史料来看待的。

    阅兵

    阅兵是古今中外一种隆重的军事仪式,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和大型军事演习时进行。阅兵仪式起源很早,公元前,古埃及、波斯、罗马等国,便已有阅兵的活动。我国春秋时期亦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如齐桓公6年8月,曾举行“大阅”。近年挖掘出来的秦陵兵马俑,就很像古代阅兵的阵式。18世纪以后,在西欧等国广泛普及阅兵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盟军统帅如斯大林、艾森豪威尔、丘吉尔、戴高乐等,都很重视阅兵,经常举行各种盛大的阅兵活动。

    现代的阅兵,受阅部队多,礼仪时间较长一般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阅兵式是指首长或贵宾在阅兵指挥员的陪同下,乘车、骑马或步行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分列式是指受阅部队列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首长的检阅。受阅时,受阅的地面部队编组成若干徒步或机械化方队,以护旗方队为前导行进,并配置有司礼部队,军乐团(队)等。阅兵进行时,受阅的空中飞行梯队也依次飞过检阅台上空。

    我国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和1984年10月1日35周年的国庆大典时,都曾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规模盛大的阅兵仪式。

    最早的军校

    宋代武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正规军校。庆历3年(1043年)5月,为了改变军事人才缺乏的局面,初设武学,但在某些臣僚的反对下数月即废。宋神宗继位后,任用王安石变法。熙宁5年(1072年),复置武学于武成王庙,从此开始了我国正规军校教育的培训体制。

    宋代武学有比较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其内容包括:军事理论、军事历史、军事学术和政治思想教育。同时,还设有实兵演习课。《孙子》、《吴子》等7部兵书,作为武学的经书和教范。

    武学学员的来源是未授职的使臣(八、九品武官)、荫补的官将子弟。有一定军事知识和技术的平民百姓,经地方官推荐报考,成绩合格者才能取得入学资格。

    武学学制3年,分为上舍、内舍、外舍3级培训体制。如果武艺、策略等各科考试成绩多次居于下等,则逐步降级,直至最后开除学籍。

    学员毕业考试合格后,按成绩好坏和资历深浅实授官职。才能特别出众的上舍生,由枢密院严格审查,情况属实者准许提前毕业,并立即录用为军官。同时规定,所有学员必须分配到边远地区任职一段时间,如果在职3年无差错,依例升迁。

    宋王朝规定武学由兵部主管,“选文武官知兵者为教授”,设“博士”“学谕”具体负责教务。宋代武学的基本传统和经验,对于后世军校建设和军事人才培训,一直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兵符

    符牌中的重要角色,莫过于古代的兵符。兵符的佼佼者,则莫过于虎符。信陵君窃符救赵,是有关虎符的最早的故事。考古发现的秦杜虎符,是今日所见的最古老的虎符,已有2300多年了。

    虎符在汉代,铭文始铭于虎脊,符分字也分。它是今日凭信物普遍在骑缝上盖章、编号的祖型。

    虎符到宋代,改成牌状。辽金元也加以模仿。元虎符,牌顶饰一虎头,俗称“虎头牌”。从此,凭信物的雅称“符”,逐渐让位于俗称“牌”。今日称“牌”,而不再称符了。

    牌源于符,符源于节。古代节的质料、形制、用途很多。诸如玉节、角节、虎节、龙节,或调兵,或用之外交,然而最古老的是竹节。考古发现的鄂君启节,形若带节竹板,却是用青铜铸成。有趣的事,其节共有5枚,合起来恰是一个带节的竹筒。它生动地揭示,断竹为节,剖节为符,这就是符节的发展史。

    剖物为信的风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原始社会。符牌文化可考的历史至少已有3000年。

    烽火报警

    有文记载说,宋末元初,烽火报警已变成历史遗迹,其实此说不确。据《明史·兵志》记载:“(洪武)9年……分兵守古北口、居庸关、喜烽口、松亭关烽堆百9远处……建文元年,自宣府迤西迄山西缘边皆峻垣深壕、烽堠相接……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可见,做报警用的烽火台在明初仍是北部边疆的重要军事设施,用以防备蒙古贵族入侵。这种烽火台很多与长城连为一体,同时也有一些仍是单体建筑。这种单体的烽火台,在我国沿海一带设置尤多。

    自元末始,倭寇屡为海患,明初在沿海设卫、所、烟墩,以为常备。嘉靖时,倭患达到高峰,烟墩增设尤密。明代的沿海烟墩,在清初顺治年间时,多已废圮,但北部陆路边疆,则依然使用烟墩报警。清初于各省边境扼要处,设立墩台营房,有警则守兵举烟为号。“寇至100人者,挂1席,鸣1炮;至300人者,挂2席,鸣2炮……”此时的烽火台已不单单是烟火报警,而又加之挂席、鸣炮,这是烽火台的改进。“咸、同朝……边堠尽废……左宗棠平定新疆,……其常设卡伦,严申旧制,边烽少息矣。”可知直至清代后期,北边仍用烽堠。举烽播燧,这种历史悠久的报警方法,虽然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却几乎与我国旧式军制相始终。

    军用密码

    北宋时代我国出现了第一本真正的军用通信密码表。它保存在曾公亮编纂的《武经总要》中。曾公亮指出了以往常规军事通讯的严重缺点,想出了一种高明的办法:先收罗当时军中必用的40个短语,给它们分别编上相应的代码数字。

    例如:1、请刀;2、请箭;……14、请添兵;……18、请固守;……当大将率兵出征时,先发给他一个密码本,并和兵部事先约定好,利用某一首五言诗,作为解码密钥。

    例如,约定下面这首诗作为解码之用:“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厅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战斗进行后,统兵将领请求固守阵地。这时,他查出“请固守”是第18号密语,而诗中的第18个字是“花”字,于是,马上编发一道嵌有“花”字的普通公文,并在“花”字上加盖印章,以表示此字是个关键。公文到达后,主帅马上就可破译出来。如果他同意下属的请示,就重新写下这个字,把它夹杂在文章中,加盖印章发回;如不同意,就什么也不写,只盖上一个空印。

    这种通信保密方法,不仅敌人看不懂,就连送信人与偏裨将领也不知道。

    最早的火器部队

    学术界一般认为,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建立的“专习枪炮”的神机营,是中国最早的火器部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

    其一,元至顺3年(1332年)铜炮铭文中的“绥边讨寇军”,已装备了大量火炮,但是,它是否就是专习火炮的部队,目前尚不能肯定。

    其二,《明太祖实录》记载元至正23年(1363年)朱元璋水军与陈友谅水军在邵阳湖激战,朱元璋将每队水师分成火器士兵和弓弩士兵;火器士兵首先用火器射击敌人,弓弩士兵次发弓弩杀伤敌人。可见,元代末年,水军已出现了火器部队。

    其三,元至正24年(1364年),达礼麻识理为了守卫京城上都,按照“火铳什伍相联”的方法组建了一支“丁壮苗军”。所谓什伍,即是以5人为伍,二伍为什。这支“丁壮苗军”就是专习火铳的火器部队。这证明,元代末年的陆军也已经有了专习火铳的火器部队。据此,最迟在元至正23、24年,我国水陆军已经有了火器部队,比明永乐年间的神机营早了将近半个世纪,比欧洲炮兵部队早了一个多世纪。

    军鞋

    我国的战争始于氏族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军鞋才从一般鞋饰中分离出来,并以靴、屦、屦、屐等主要鞋种构成了一部我国古代的军鞋史。

    商墓中曾出土过一种胫甲,胫甲的作用是保护小腿。有人认为,胫甲是军靴的前身,军靴是胫甲与鞋结合的产物。商墓中也曾出土过一座跪坐玉人,足胫间缠绕行滕,这是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行滕形象。

    西周后,人们开始用火烟熏烤使皮变成革的材料制作军靴。沈阳周代废墟里曾出土过铜泡钉靴,这是我国现已证实的第一双军鞋产物。今人曾在新疆楼兰挖掘出一双基本完整的皮靴,距今已4000年,这证实了古书记载的“靴本来自西域”的说法。将铜泡钉装饰到皮靴上是设计者从战时防护要求出发的精心构思,这是军靴源于胡履,别于胡履,胜于胡履的一大标志。

    除了铜泡钉靴外。战国时期还有其他式样的履。楚墓中曾出上过一双“皮军鞋”,这种鞋的鞋面已采用近似现代的3块皮革相拼的设计造型,浅帮无舌。

    纳底布鞋这时期也已被广泛用作军鞋,从山西侯马出土的东周武士跪像背面。明显可见鞋底上有整齐的一行行线迹,这与今天的纳底鞋完全一样。

    秦始皇陵墓中出土了8000尊兵马俑,其中每一尊兵俑都穿着与自己身份相符的军鞋,这说明秦时的军鞋已按兵种及等级而各异。如此统一的鞋饰有力地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秦代的军鞋材料和制作工艺已初步形成标准化。

    出土的将军俑和骑兵俑则穿皮靴。秦代将不同的鞋饰纳入装备中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汉代军鞋不仅考虑实战需要,而且还十分讲究装饰——咸阳杨家湾出土的将军俑,脚着的是一双色彩斑斓的纹饰靴。

    汉代的军鞋除靴以外,种类式样也日趋丰富,有舄、圆口圆头布鞋、翅尖鞋、鸭舌鞋、草鞋,还有一种纟句履。

    汉魏之际,我国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开始向内地迁移,与汉族杂居。民族的广泛迁移和杂居,对这一时期的服饰有很大影响,在军鞋上明显反映出北方少数民族的特点。足蹬长统靴成为魏、晋、南北朝武将武士的主要戎装之一。

    这一时期,北方高丽和南方等地的木履传到中原并被用作军鞋。

    隋唐军鞋的主要款式仍受“胡气”影响,靴仍为军鞋的主体。隋朝关于军鞋的规定很严格,武官一律着乌皮履。唐朝是我国服饰发展的一个高峰,武官服饰的最大特点为大口裤,束“吊腿”,着战靴,出征时将帅也足蹬战靴。此类战靴一般都是软靴。

    宋代武将服饰基本上继承唐制。宋代的女将们也配穿战靴,甚至文官也常穿戎服,脚着战靴,以应战事。

    元朝的服饰制度自然就以蒙古人的习惯为主流了。元代的军鞋根据蒙制和汉制戎服的不同而各异:蒙制武服的特点为窄口裤,长皮靴,汉制武服则以软战靴为主要特色。

    明代的军鞋沿用唐宋之制,但等级比较分明。清代的军鞋,无论是材料、工艺及品种都极为丰富,一般征战时为薄底,以利战事:一般武官着布鞋,兵丁则下穿长裤,脚缚行滕,着薄底鞋。北方寒冷地带也有着黑氈靴、乌拉鞋的。

    清末民国初,国外皮制马靴传入我国。19世纪中叶,我国开始引进皮鞋技术。20世纪初,又兴起胶鞋工业。皮鞋和胶鞋便逐渐成为主要的军鞋鞋饰,并一直应用至今。

    古代的军事间谍

    使用间谍是战争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我国最早使用间谍的,据《左传》载,是夏帝少康。不少古代的名士贤臣都亲自做过间谍,如商代的伊尹、周初的姜子牙、孔子的高足子贡等。姜子牙《太公六韬》论间谍的职能曰:“游士八人,主伺奸候变,开阖人情,观敌之意,以为间谍。”

    间谍的称呼,五花八门。《周礼》谓之“邦汋”,即斟酌盗取机密之意;《尔雅》称之为“亻见”,反间之义;《左传》称“谍”,《礼记》“觇”,《鹖冠子》称“亻圣”;《史记》称“中诇”;《后汉书》称“侦侯”;《左徒注》中叫“游侦”、“细作”。

    《孙子》对使用间谍的方法作了精辟的论述:“用间有五:有乡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为神纪。”乡间,即利用同乡关系去从事间谍活动;内间,是利用敌人内部派别之间的矛盾进行间谍活动;反间,就是利用敌人的间谍为自己服务,或收买、或泄假情报使敌人上当;死间,即用犯罪的人做间谍,必要时可以牺牲间谍来达到我方目的;生间一即选择精干的人做间谍,搞了间谍活动之后,能活着回来报告情况。五间的关系互相关联、互相补充,而以反间为根本,为关键。

    唐代军事家李靖对使用间谍的方法,也有类似《孙子》“五间”的阐述,即:“因邑人”,“因任子”,“因敌使”,“择贤能”,“缓罪戾”,还分为“间亲”、“间能”、“间助”、“间邻”、“间左右”等方法。

    口令溯源

    早在2000多年前,口令在我国就已应用于军队了。我国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记载:公元前525年吴国与楚国交战,在一次战斗中,楚军把吴王乘坐的船只缴获了。这对吴国来说是个莫大的耻辱,他们就千方百计夺回这条船。一天夜里,吴军派了3个兵伪装成楚兵,潜伏在船边,约定以“余皇”为口令。于是,当吴军到来,用这个口令与潜伏的士兵三呼三对,使夜袭获得成功,将船夺了回来。

    古代战争的讲究

    在我国古籍中,经常出现一些描述战争性质与战争方式的词,如“击”、“袭”、“侵”、“伐”、“征”、“战”、“攻”等等。其中,除了“击”、“攻”、“战”三个词表示一般地攻打、作战外,其余的词在描述战争性质和战争方式上均具有特定的含义。

    “征”,是指上伐下,有道伐无道,是所谓的“褒义”词。如《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汝实征之。”这是指上伐下。《孟子·梁惠王上》:“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这是指有道伐无道。

    “伐”,用于诸侯国之间,不仅限于上对下、有道对无道的进攻。其特点是出兵的一方须事先找个理由,即“师出有名”。因此是中性词,后因“征伐”、“讨伐”连用,而渐具褒义。如《左传·隐公元年》:“命子封率车二百乘以伐京。”古人使用这组词是很讲究的。《左传·庄公二十九年》中中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实际上、“伐”指正式战争,有钟鼓,表明行动公开,而且进攻的一方还有所谓的理由或借口,而“侵”就不需任何理由,只是“不宣而战”。“袭”比“侵”更富有秘密性质,只是偷偷地进攻。

    除上述方式之外,还有“围”,即众兵包围;“邀”,即拦击;“逆战”,即迎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