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事-长兵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矛

    矛在隋唐时期又称“槊”。一种形状直而尖的刺击长兵器。分矛头和长柄两部分。矛身一锋两刃,两刃之间的中线隆起部分称“脊”,有的在脊两旁开有凹槽。脊往下延长称为“銎筒”,用来装柄,銎侧有环和孔,用来装缨。整个矛长25米。矛和枪相似,一般矛头比枪头更长,矛头锋利,柄又长,刺杀效果比戈好,适合于步兵、车兵和骑兵使用。

    矛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工具。最初用尖形的石块或骨角绑在竹木长杆上,就成了原始的矛。商、周时代有了铜矛,分酋矛和夷矛两种。战国时又出现了铁矛。到汉代,矛非常盛行,并出现了用清一色的长矛武装的军队。公元199年,孙策进攻黄祖,刘表曾派5000长矛兵去援助黄祖,可见长矛是当时军中的主要兵器。矛在三国时期仍然盛行,如蜀国猛将张飞就善于使用长矛。

    由于枪制造简易、节省材料、使用轻便,而杀伤效果并不比矛差,所以到晋代枪兴起以后,矛渐渐衰落。

    戈

    戈是一种可钩可啄的长兵器。由戈身和长木柄组成。戈身呈“栽”字形,横出的一边叫做“.”,长约24厘米,内外有刃,内刃可以钩割,外刃可以推割,前锋可以啄击;横出的另一边叫做“内”,长约12厘米,上面有小孔;竖直部分名为“胡”,长约18厘米,有排孔。戈身用牛筋等牢固绳索穿过“内”和“胡”的小孔缚在长木柄上。整把戈就像一把长柄镰刀。

    戈由原始时期的狩猎工具演变而来。原始人看到鸟兽打斗时用嘴啄或用角抵,便模仿着将兽角绑在长杆上,以延长人的手臂,这就是最原始的戈。后来吸收镰刀的钩割特点,便形成了具有钩割和啄击性能的兵器。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戈已成为军队中的主要装备。当时作战方式是车战,每辆车上有兵士3人,右边战士持戈或矛,他的任务是近战刺击。

    战国以后,甲盔坚度提高,戈不如戟的作用大,所以戟逐步在军队中代替戈。步骑兵兴起,并逐渐替代战车后,戈就在战场上被淘汰,成为仪仗、门卫的饰物。

    枪

    枪亦称“长枪”。冷兵器时期一种在长柄上装有金属尖锐枪头的刺击兵器。古代实战的长枪和现代红缨枪一样,由枪头、枪缨和枪杆组成。枪缨多用犀牛尾、牦牛尾制成,扎于枪头与枪杆的相接处,作战时,枪缨抖洒开,可以迷乱对方的视线,当刺中敌人身体时,敌人伤口的血被枪缨阻挡,不至于顺着枪杆向外流淌,使枪杆变得湿滑而难以把握。枪杆用白蜡杆、竹竿,也有用铁杆制成。枪头与枪杆的重量比例必须合理,枪杆长则枪头轻,枪杆短则枪头重。

    枪为“百器之王”,是在战场上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兵器。相传,黄帝与蚩尤作战时,就削木为枪。后来出现铁枪头,刺杀威力就更大了。从唐代到清代,都以长枪作为近战的主要武器,宋、明期间更为盛行。宋代民族英雄岳飞常用的兵器就是枪。明代军制规定,每100个士兵中铳手10人,刀牌手20人,弓箭手30人,枪手40人。戚继光创造的12人的鸳鸯阵中,枪手4人,名为杀手,可见枪在战斗中的地位。

    长刀

    长刀是我国古代一种安有长柄的砍杀兵器。它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石器时代。在石器时代后期就出现了多孔石刀。多孔石刀,长约30厘米,厚却不超过1.1厘米。石刀的一个长边开有刃,另一边是非常平直的刀背。在靠近刀背的地方开有一排共7个整齐的2孔,用于穿绳绑扎。

    安徽潜山出土的一件7孔石刀上,7个孔在一条直线上,而江苏南京出土的7孔石刀上,7个孔排列略呈一弧形。7孔石刀安装有长木柄。在长柄的一端竖直开一个和刀背截面差不多的深槽,将刀背插入,露出7孔,然后用麻绳、皮条等穿孔绑扎系固。安徽潜山出土的13孔石刀,也十分罕见。长111.5厘米,刀身宽3厘米,刀厚1厘米。

    这种长刀是由汉代的佩刀发展而来的,(佩刀又叫横刀,是古代军队中常备的一种短柄战刀)。长刀由于直背直刃,柄长刀锋,砍杀有力,很适合用于各种战斗场合,因而历来为兵家武将所推崇。相传,三国时大将关公使用的“青龙偃月刀”,又叫“冷艳锯”就是特制的;曹真步将王双使60斤大刀;孙坚横古锭刀,骑花鬃马;还有典韦、韩当等猛将都曾横刀纵马,血战沙场。长刀的砍杀威力相当大。《前汉演义》中曾有这样一段描写:“秦将章邯袭劫楚营,项梁觅路逃生。章邯金盔铁甲跃马舞刀,锋刃所及,血肉横飞。项梁身着常服,执一把短剑,仓皇出帐,逃出大营。二人狭路相逢,一个长刀乱劈,火焰逼人,一个短剑难支,心胆已落。”

    偃月刀

    偃月刀是一种刀面好像半弦月牙状的长柄大刀。刀刃长约4米,刀背有一至数个翘起的脊突,脊突上有小孔,可穿缨穗。刀身下的木柄长约1.5米。柄的一端还装有铁鐏,既可插地,又可以增加木柄的重量,使整把刀不会头重脚轻。偃月刀是骑兵和步兵都能使用的长重兵器。有的重达40千克,使用时必须双手握把,可劈、砍、剁、抡砍起来落刀的力量很大,如猛虎扑羊,很难招架。一些勇猛健壮的将士都喜欢使用它。

    传说三国时关羽曾用这种刀,所以偃月刀也称“关公大刀”。但事实上三国时根本没有这种长柄大刀,《三国志》等所有史书也没有关羽使偃月刀的记载。小说《三国演义》创作描写了关羽使青龙偃月刀,因此关庙塑像旁、戏剧舞台上都以讹传讹,让关羽使起了偃月刀。

    佩刀

    佩刀是一种砍劈兵器。属短柄长刀。带有刀鞘,可以将刀放入鞘中佩带,故称佩刀。

    刀身呈尖狭条状。刀刃较直,刀端尖锐,刀背厚实,由柄的末端至刀尖渐渐变薄。刀柄为木质,呈弯弧状。佩刀的种类很多。长度、宽度不一,一般全长约0.9—1.6米,刃长约0.7—1.1米,刃宽约35厘米。

    佩刀使用灵活,既可以砍劈,又可以刺击。是步兵、骑兵近战格斗的主要兵器,常与虎头盾牌配合,一手持刀,一手执盾牌,可攻可守。

    在唐代军队的装备中,佩刀占80%,它成为随身护卫的一种兵器。清代时,佩刀种类很多,有皇帝大阅佩刀、皇帝随侍佩刀、绿营佩刀、兵丁佩刀等。

    槊

    槊是古代最重而长的冷兵器。兵书记载有“重而长的矛和棒称为槊”。

    据《古今图书集成·戈矛部·马架谱序》载,梁简文帝萧纲对马上用槊技术“搜采抑扬,斟酌繁简”编制成谱。今在云南江川李家山墓群中就发现了战国晚期、东汉早期的槊。

    槊的种类很多,技术要求不高,镋、钯、锤、槊,力猛之人始能使用,因此,槊近于失传。架柄长约6尺,坚木制,柄端有长圆形锤,上面密排铁钉68行,栖下有三菱形铁钻,故名“狼牙槊”。《武备志》载:“棒首施锐刃,下作倒双钩,谓之钩棒,无刃而钩者亦用铁抓植钉于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本未均大者为杵,长细而坚重者为杆,亦有施刃者,大抵皆棒之一种”。除狼牙槊外,还有指槊、槊架、双槊、横槊等。

    福居禅师《少林衣钵真传》中有关于槊的记载,且绘之以图,其柄端系三节似锏,并谱曰:“使槊却有四面刃,出入进道八方巡,心灵眼快手腿疾,一反一复似年轮。”由此可见,其技击方法与大刀相同。

    相传,西楚霸王项羽就使用这种槊南征北战,横扫千里沙场,建立了赫赫战功。后因“鸿门宴上心肠软”,最后只好“挥泪别姬”,自刎乌江。隋朝末年,在潞州府天堂,二贤庄上住着一位杀富济贫的英雄好汉,他的名字叫单雄信。此人专攻狼牙槊,舞起来石破天惊,鬼泣神嚎。

    由于隋炀帝景昏庸无道,坑害百姓,使百姓陷入水火之中,无以为生。饥寒交迫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单雄信参加这个起义的行列,为民除害。后来被官府收买,成为洛阳王的附马公。王世充利用他反对李世民,结果被李世民捕获,李并不想杀害他,劝他投降,他无地自容,最后抽刀自刎。

    戟

    戟是一种将戈和矛合为一体的可钩、可刺的兵器。它的形状像“十”字。前端有矛锋,两面有刃,长约12厘米。矛锋下面横枝的一端称“.”,也是两面有刃,长约15厘米;另一端称“内”,长约9厘米。“援”向下延长的部分称“胡”,长约12厘米。“胡”和“内”都有刀,并凿有几个洞孔,以便穿绳将它固定在柄上。柄的下端装有2锥形的金属套鐏。整把戟长约3.2米。

    戟既有矛的刺击作用,又有戈的钩砍、推割、啄击等作用,一种武器能当两种使。戟自商代问世后,逐渐成为军队的主要武器,战国时,人们常将拥有戟的数量作为国力强弱的标志。

    戟在古战场上曾风行2000多年。它的内质和外形不断改进。早期的时节是矛、戈联装的青铜戟。战国时出现铁戟,形状也有变化,矛锋变得窄长尖锐,并和横枝联铸在一起,“内”已消失,整个戟体近似“卜”字。汉代出现方天戟和青龙戟,后汉和晋代又出现了手戟和双戟。

    唐代以后,由于盔甲日趋坚固,戟的钩啄杀敌效力大大降低,它在战场上逐渐被枪所替代,加入了仪仗和门卫的饰物行列。

    镋

    镋这种兵器,似叉非叉,似刀非刀,似戟又非戟,它可勾,可砍,可刺,可劈。

    镋属古代杂兵器。在《古今图书集册·经济汇编戒政典·杂器械部》中有关于锐的记载。此器械形似叉,上有利刃,称“正锋”,长一尺半,横有月牙,月牙朝上,上下均有一定间隔的利刃。锋与横刃互镶并嵌在柄上,柄长约七八尺、尾端有棱状铁钻叫砧。

    这种器械可用于击刺、架格,因长日沉重,使用者必须力大身高,为长兵器中的重器械。镋的形制不一,比较类同的有:凤翅镋、燕翅镋、龙须镋、牛头镋、镏金镋等。福居禅师《少林衣钵真传》载:“镋名何谓,四方八面当,一言说不尽,横竖迎面闯,埋势紧伏底,抢土迷眼光,何用千般巧,真乃是神方。”

    锐有仆、拍、拿、遮、推、转、支、拦八字用法,多采用“扎捻势”、“中手势”、“骑龙势”、“架上势”、“闸下势”等基本姿势。

    这个古怪的名字对我们来说十分生疏,或许很难想象这种兵器的模样。其实这种兵器式样挺多,不仅名字特别,样子也奇里古怪。读过《西游记》或看过《西游记》电视剧的人便会清楚地记得猪八戒肩扛的大铁钯,常人眼里会把它当作农具,实际上它就是由镋派生出来的,称之为镋钯。

    这种兵器兼矛和盾的两种功用。古代军中有专门的镋钯手,每两名镋钯手配备30支火箭,远可用镋把的双刺作火箭架,发射火箭,近可以兵刃相见,架拿敌械,被称为“军中最利者”。

    另外长兵器中还有一种长柄钩,是从戈镰演变而来。也属镋派生出来的。柄长可达1.5丈,多用于步战、水战,割断敌人的船缆、帆篷或用来搭勾船只。步兵则用长柄钩对付敌骑兵,勾马的四肢,令敌骑不得行进,这便是长柄钩的独到之处。

    隋文帝麾下有一位少年将军,名叫字文成都,他使用的兵器就是一杆凤翅金镋,此镋长有5.9尺,重30斤,镋头铁杆均为镏金。宇文成都是少壮派英雄,年纪虽小,但武艺出众,力大无穷,在阵前挥舞此镋,金光闪闪,骁勇无敌。

    宇文成都曾用这杆凤翅金镋大败南陈大将张冲、李度。

    他用“单臂送客”一镋将手持大刀的张冲刺于马下,又用“金钩挂腮”将手持双锤的李度钩下马来,接着又出战南陈的“无敌金枪将刘大孝”,打了30多个回合,也也用凤翅镋将刘大孝勾下马来。

    棍

    棍是历史最悠久的武器之一,古称“殳”、“梃”、“棒”等。原始人类在狩猎的过程中,已使用天然的棍棒,后来演变成多种武器。用于军事的棍棒是铁制和木制的。

    隋唐时期,对棍在战场上的运用已有记载。如,《宋史·张威传》载:“威以勇见称,每战不操兵。有本掊(棍子)号紫大虫,圆而不刃,长不6尺,挥之掠阵,敌皆靡。”而“宋赵太祖(匡胤)之腾蛇棒”更是人人皆知。明代几十家棍法中较有名气的首推俞公棍。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附载有棍法14势。

    棍,种类繁多,如八尺大棍、齐眉棍、三节棍、长短梢子棍等。棍起先用硬质枣木制,后改用白蜡杆,取其韧性强,练起来既柔且刚。棍的构造大体上分为棍梢、棍身、棍把。演练起来有劈、崩、抡、扫、缠、绕、绞、点、拔、云、拦、挑、撩、挂、戳等棍法,要表现出“棍使两端”,“棍打一大片”的特点。要做到手臂圆熟,身棍合一,势猛劲烈,力透棍尖。棍术套路有:“自选棍”、“少林棍”、“五虎群羊棍”,对练套路有“对棍”、“棍进枪”、“棍进三节棍”及“三人对棍”等。据史料记载,商周大战,商军大败于周军,“血流漂杵”这里的“杵”就是棍。在古代棍叫殳,和现在的棍还是有区别的。那时的殳,前端装有青铜制作的“殳头”,上面开有锋刃,主要用于撞击杀伤。殳头分两种,有棱殳和无殳。战国时期多用无棱殳头。秦汉以后殳头花样渐多,多方桩体,有三梭矛状,还有在木柄两端套上带尖刺的铜箍。三国时军队里装备大量的殳。《三国志》中记载,魏国大将钟会率兵平定西蜀后,阴谋叛魏,就暗地里派人掘了个大坑,埋伏了数千名手执白殳的亲兵,打算召集“护军、郡守、牙将、骑督以上”和蜀国归降官员开会,然后一举杀灭他们。结果事情泄露,各营将士遂把钟会杀死。这里亲兵所执的白殳,即是一种白蜡杆的殳。

    棒

    自古棍棒不可分,它们都是用于打击的兵械。兵家云,棍棒是一家,是一对孪生兄弟。棒以坚硬木料制成。最早使用的木棒,是用较直的树枝做成的,一端略粗一些,或有树节。有的用铁皮包住棒的两端,有的在两端分别安装钩和或钻,有的在棒的周围按上植钉子,棒长一般约120~150厘米,以与练习者直立齐胸高为度。

    棒的形状和名称很多,有杆棒、白棒、柯藜棒、钩棒、抓子棒、狼牙棒、铁链夹棒等。明代出现了长2.2米、头上装一鸭嘴形短刃的“大棒”,这就是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所创造的“加刀棒”。

    棒的用法以劈、盖、截、拦为主,与棍类同。头端重大或有刃者,使用时则增加类似锤或长刀的用法。

    殳实际就是棍棒。它是古代一种击打兵器,又叫杖、柞、榕。在以车战为主的古战场上,殳曾作为重要的兵器被列为“五兵”之一。

    最早的殳起始于原始社会。那时,人们用木棒捕猎野兽,抵挡猛兽袭击,同时又用作部落同部落争战的武器。殷商时代,青铜兵器虽已出现,但由于产量有限,不可能装备兵士。少量的青铜兵器仅供贵族、奴隶主阶层使用,一般士兵便使用这种简单的木棒竹棍——殳。“柞”即一般士兵持的长木棒。由于殳取材广易,制作简便,兵士中使用也较为普遍。历史上著名的秦末农民起义,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民众“揭竿而起”,反抗秦王朝的暴虐统治,他们大多使用的这种简易兵器。殳看起来式样简单,但它的使用方法却变化莫测。

    钩

    钩是古兵器的一种,是由石戈、铜戈、铁戈逐渐演变而来。春秋战国期间,戈、钩、戟这3种冷兵器同时并用。从卫墓出土的铜钩看,钩的形状似戟,只是戟上边为利刀,而钩上边为一浅钩形,故名钩。在古战场上,军队中用钩的人颇多。据史料记载,两晋时骁勇善战的由闵,就“左操双方矛,右执钩戟,以击燕兵,斩首三百余级”。

    钩的形制很多,到宋代,据《武经总要》记载,钩就有“抓子棒”,即“棒首施统刀、下作倒双钩,谓之钩捧,多刃而钩者,”有“水钩”,以双钩刀为刃,有“火叉”,以铁为两歧,实为钩。此外,还有“飞钩”,又名“铁鸱脚”,钩铎长,列四刃,典贯铁索,以麻绳续之(见《武备志》)。

    长钩,大部分是双手使用。短钩多左右两手各持一钩,或一手持钩,另一手持其他兵器,相互配合使用。

    现代所用的钩有单钩、双钩、鹿角钩、挠钩、虎头钩等。其中以护手双钩流行较广,因它有钩、有刃、有月牙、有钻,属于多刃作用。演练时,要求有起、伏、吞、吐的“身法”作配合,因此有一“钩走浪式”的说法。

    钩距

    钩距又名“钩拒”、“钩强”。是古代水战专用的一种钩割兵器。

    钩距的柄由竹竿制成,长而轻,一般长4.6米以上,顶端有弯曲的铁刃。这种兵器专用于水战中的近战搏斗,它可推可钩,两船靠近时,可以用钩距将敌船推开不让靠近,也可以将敌船钩住拉拢,不让逃跑。

    相传钩距是春秋时期的著名工匠鲁班发明的。当时,鲁班从鲁国南部来到长江流域的楚国,为楚王设计了这种水战的兵器。

    最初的钩距,可能还没有利刃,仅用于钩推敌船。后来发展为具有利刃的武器。除了推、钩敌船外,还可以钩割敌船上系篷、张帆的绳索,破坏敌船上的船篷、船板。当两船接舷时,还可以钩杀敌人。如果有几把钩距同时发力,在大船上可以将敌方较小的战船钩翻。

    铲

    铲是一种长柄带横弧刃的冷兵器。铲的发展历史,要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时已有石铲。

    到了商代又有了青铜铲,战国晚期使用了一种锋利的钢铲。金属铲,刃部多成弧形,均以銎装柄,刃与柄成丁字形。

    这种器械有两种形制:一种是铲呈月牙形,内刃外背、栖尾装有枪形刃;另一种是长柄,两端均装铲,一铲呈月牙形内刃,一铲为月牙形外刃。铲最早是农具中“镫锄划草具”,以后改进成武器。明《武备志》录有月牙铲,并绘之以图。铲刀由凸形演变成固形(“铲以弯月,月牙朝上,铲柄长1丈1尺,尾有刃,以便后刺”)。

    民间僧侣多用铲,因为平时铲可代替扁担负重,走路时便于开路或作为武器。铲的使用方法重在两端刃锋,击法有推、压、拍、支、滚、铲、截、挑等。两头换击,运用灵活。单势动作用“童子拜佛”、“乌龙摆尾”、“三郎担山”、“出山门”等招势,风格别致。单练套路有“方便铲”、“月牙铲”,对练套路有“月牙铲对枪”等。

    禅杖

    禅杖亦称“锡杖”。隋唐以后,民间或僧侣常用的一种刺击兵器。它的两头都有利刃。前端为一个横卧的内凹的月牙形刀刃,月牙刀两侧各有一铁环,使用时发出铿铿的响声。尾端有一个铁铲,铲刃呈凸圆弧状。整把禅杖长约3米。是一种两头可用的刺击兵器。

    禅杖原系僧人所持的手杖,当他们云游四方时,既要当作扁担使用,又要作为开路的工具和自卫武器,因而出现了两头对;僧人化缘时为避免敲门而受主人责怪,便在杖头上装上铁环,摇动杖头上的铁环,向施主报信。禅杖是一种重兵器,个身多用镔铁打造,经锤炼后,再水磨抛光,造型优美古朴。《水浒传》中鲁智深用的水磨禅杖重有31千克哩!

    钺

    斧、钺通常被联称,二者的形制相似,都是用作劈砍的兵器。区别在于钺是一种大斧,刃部宽阔,呈半月形,更多地用作礼兵器;斧则是一种用途极广的实用工具。据《六韬》记载,周武王军中有大柄斧,刃宽8寸,重8斤,柄长5尺以上,名曰“天钺”。斧钺在上古时代不仅是用于作战的兵器,而且是军权和国家统治权的象征。

    钺是以砍劈为主的兵械,形制似斧。《说文解字》说,大者称钺,小者称斧。钺称大斧,安装有长柄。《诗·商颂》:“武王载,有虔秉钺。”另据《十八般武艺全书》等述,钺头较斧头约大3分,钺杆比斧杆约长50厘米,斧、钺属一类。古时的“戚”,亦属斧类。如《说文解字》载,钺夫斧也,“戚、钺也”。两者区别在于斧刃较钺刃窄,刃较宽大,呈弧形,似新月。从1959年四川彭县出土的殷器铜钺、铜斧,可明显看出两者的区别。

    1972年河北藁城县台西村商代墓葬出土的铁刃铜钺(藏河北省博物馆),陕西出土的秦代“钺”,做工均相当精致,有刃、有背,并铸有纹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