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事-攻城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攻城槌

    攻城槌是一种用来破坏堡垒围墙、塔堡和城门的古代攻城武器。

    攻城槌上设一根带铁帽或铜帽的圆木,一端通常制成羊头状,悬于木制塔楼(有时几层)中的粗绳或锁链上,塔楼靠几个轮子移动,也是驾槌车者的掩体。

    据古罗马战史记载,公元6673年的犹太战争中,罗马要在围攻耶路撒冷城堡时,最初试图一到城下就以猛攻夺取之,未奏效,便在轻装部队和抛射器械的掩护下展开工程作业,筑起攻城工事和塔堡,并用攻城槌击破城墙,发起第2次冲击,结果取得了胜利。在这次作战中,攻城槌发挥了很大作用。

    公元前97世纪,亚述在其极盛时期进行了一场侵略战争,谓“亚述战争”。巴尼帕在位,南征北战,征服了周边各国,亚述成为独霸亚细亚的大国,始终保持着高水平的军事组织和掌握着精锐的兵器。

    常备军(包括骑兵、步兵和战车兵)中以骑兵为主,军队变得机动灵活多了。骑兵常常迅猛出击并快速追击敌人。步兵由重装和轻装的兵士组成,他们身穿铠甲,手持盾牌和头戴防护头盔,以弓箭、短剑和长矛为武器,进行战斗。军队中有专门的筑路、架桥和设营的部队。

    亚述人以擅长构筑工事、围城和强攻要塞而著称。他们攻城时使用一种带轮子的攻城槌(用铁链悬挂大圆木的撞城槌)。

    这种攻城槌是亚述发明的,波斯人从他们那里学会了使用攻城槌攻城的办法,后来罗马人又从波斯人那里学会了这种攻城槌。

    飞桥

    飞桥,是保障攻城部队通过城外护城河的一种器材,又叫“壕桥”。

    这种飞桥制作简单,用两根长圆木,上面钉上木板,为搬运方便,下面安上两个本轮。《六韬》中记载:“渡沟堑飞桥一门,广1.丈,长2尺以上。”

    如果壕沟较宽,还可将两个飞桥用转轴连接起来,成折叠式飞桥。搬运时将一节折放在后面的桥床上,使用时将前节放下,搭在河沟对岸,就是一座简易壕桥。

    古代战争中,在攻城掠地时,经常使用这种飞桥,一直沿用到今天。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害怕中国游击队的袭击,一般在盘踞的碉堡里都安装这种飞桥,他们龟缩在碉堡里,不敢出来。

    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四野部队在解放天津过程中,为了突破该城周边护城河,就使用了这种“飞桥”即壕桥,保障攻城的先头部队顺利通过城外护城河,可见这种攻防器材不仅在古代使用,一直沿用到20世纪,依然在发挥作用。

    云梯

    云梯又名飞梯,是一种攀登城墙的工具。

    相传云梯是春秋时的巧匠鲁班发明的。据史书记载,早在夏商周时就有了,当时取名叫“钩援”。春秋时,鲁班加以改进。

    战国时云梯由车轮、梯身、钩3部分组成。梯身可以上下仰俯,靠人力扛抬倚架到城墙壁上;梯顶端有钩,用来钩援城缘;梯身下装有车轮,可以移动。

    唐代的云梯比战国时期有了很大改进,云梯底架以木为床,下置6轮,梯身以一定角度固定装置于底盘上,并在主梯之外增设了一具可以活动的“副梯”,顶端装有一对辘轳,登城时,云梯可以沿城墙壁自由地上下移动,不再需人抬肩扛。

    同时,由于主梯采用了固定式装置,简化了架梯程序,缩短了架梯时间,军队在攻城时,只需将主梯停靠城下,然后再在主梯上架副梯,便可以“枕城而上”,从而减少了敌前架梯的危险和艰难。

    另外,由于云梯在登城前不过早地与城缘接触,还可以避免守军的破坏。

    到了宋代,云梯的结构又有了更大改进。据《武经总要》所记,宋代云梯的主梯也分为两段,并采用了折叠式。同时,副梯也出现了多种形式,使登城接敌行动更加简便迅速。为保障推梯人的安全,宋代云梯吸取了唐末云梯的改进经验,将云梯底部设计为四面有屏蔽的车型,用生牛皮加固外面,人员在棚内推车接近敌城墙时,可有效地抵御敌人矢石的伤害。

    古代攻城用的梯子种类很多,云梯算是巨大笨重、结构较为复杂的一种。

    三国时,孙权手下大将甘宁,率兵攻打曹操的皖城,攻城的时候,原打算兵士运土筑土山,坚云梯,架飞桥,接近敌城墙,但大将吕蒙认为此法费时费力,不如乘军队士气正锐,用弓弩石炮强攻,可速战速胜。果然,最后以强攻取胜。

    攻城在古代有多种方法,但多是以迅速登城为决胜前提,架梯必须果敢、迅速、乘虚入城,所以常用的有各种轻便简单的云梯。

    汉代时,汉军攻打郅支城,该城外设一道木城墙,内设土城墙,防守相当严密。攻城兵士先用弓弩仰射,击退城上守兵,用火烧毁木城,持弩弓,操长戟冲入木城,然后迅速接近土城,四面架梯,缘梯登城,很快攻破了内城。这种攻城方式便是强攻,尽量缩短双方对峙时间,一鼓作气,迅速攻破城防,所以必须使用轻便云梯。云梯结构简单,质量轻,多是木制竹制。宋代云梯长23丈,首端装有双轮,便于登城。另外还有避檑木云梯、蹑头云梯、竹云梯,形制略有差异,但都轻便实用。

    守城

    守城是攻城部队挖掘地道攻城,守城部队往往防不胜防,因此若能得知挖掘部队所在的位置,就可以提早准备。探知敌军地下活动的利器就是甕听和地听,它们其实不是什么特别的器械,它只是一只甕而已。一般而言,守城均必须在城內的各方先掘好深2丈(6.26公尺)的洞穴,以耳力好的军士待在洞中,然后取一个新的甕盖在洞顶,只要敌人在数百步(一步等于5尺,相当于1.57公尺)之內活动,在洞中的军士就可以借由声音来判断敌军的方位,然后再利用风扇车迅速的将毒药或石灰粉吹向敌军方向。也可以在敌方地道方向预凿地道,两旁橫向凿洞,隐藏伏兵,洞外再以土色毡帘加以隐蔽欺敌。

    水攻

    所谓水攻,主要是指利用水力来阻挡敌人的运输路线,冲毀敌人的城墙,或是浸泡敌军的资材粮秣等。利用水攻的战术主要是在于水源必须高于城池的地方才行,只要水源高于城,就可以截断敌人水源,或是引水冲击城墙或交通线,最后还可以于水源中加入毒药。自古以来便有许多水攻的战例。如:韩信就曾利用潍水消灭龙沮。是故,测量水源的高低是最重要的工作。用来测定水的高低的器具有3种:水平、照版和度竿。水平是1个小水槽,共有3个相通的小水池,3个小水池中都置有略比池小3分的浮木,浮木上有齿,若3齿一样高则代表水平。

    照版的形状有点像方形的扇子,长4尺(1.25公尺)下2尺塗成黑色,上2尺白色,宽是3尺(0.94公尺),有1尺(0.31公尺)长的握把。至于度竿,宽2寸(0.06公尺),刻成精度达到分的尺。

    水平、照版和度竿是如何测量相对高低的?一般而言,先将照版和度竿置于待测地点,用白绳测量待测地点和水平的距离,然后使照版上黑白相交的部分和水平的视觉延长線重合,再利用水平的高度減去度竿测量照版黑白相交線与地表的距离,此即为两地实际相差的高度。

    只要一旦确定水源高于实施水攻的地区,就可以实施水攻,反之,则必须注意是否会被敌人有采取水攻的可能。

    战车

    为了要減少攻城时所造成的伤亡,预先进行炮击以降低敌人的战斗力是必需的。所以《武经总要》中还附有2种炮车,但都没有文字记录可供了解,只能从图片去想像分析了。

    古代攻城时,面对高耸的城墙时,只有三个选择,一是挖掘地道,再来就是想办法超越十几公尺高的城墙,不然只好面对面破坏城墙。

    挖掘地道除了可以使部队突入城防体系外,同时也可以在城墙的地基下挖掘,先以木板支撐挖掘的部分,然后放火焚烧支架,地基一松动,城墙就会倒塌。攻城部队就可以蜂拥而上冲入缺口扩大战果。

    宋代在挖掘地道方面已经发展出专门的车辆,称为“头车”。头车的结构很复杂,共分为3个部分:“屏风牌”、“头车”及“绪棚”。屏风牌在车列的最前端,车前及两侧设有防护,等于是整组头车的出口。在有敌情顾虑下,屏风牌和头车紧接,提供攻城部队良好的防护。等到地道挖掘的差不多,攻城部队会在车內集结,迨地道挖通后,迅速的将屏风牌推开,部队就可鱼贯出车进行攻击。至于中段的头车,车身一般而言长9尺(2.82公尺),宽7尺(2.19公尺),前高7尺,后高8尺(2.50公尺)。车顶并设有一二尺宽的出入口,除了供出入外,也可以成为攻城部队还击的射口。另外,在掘地道的时候,因头车是靜止的,容易为敌军的炮石或燃烧性武器所攻击。所以其车顶防御特别坚固。在木制顶盖上又加上一层皮笆(铺上生牛皮的竹盖),然后再覆上一尺多厚的穰櫜,最后再盖上皮笆。而利用车顶的出入口,运用预先准备的泥浆桶、麻搭(拖把)和浑脫水袋(牛皮做的水容器)也可以迅速的灭火。

    至于挖掘作业开始以后,随着开挖的进度,头车也会不断地前进,因之,车最后一段的绪棚也会随之加长。挖出来的泥土也可以借由车尾所附的绞车带出,移作填壕之用,一组头车的乘员约为30人。

    除了头车之外,轒轀(枣藻灶憎藻灶)车、木牛车和尖头木驴都是属于攻城的车辆。轒轀车的历史很悠久,最早出现此一名称是在《孙子·谋攻》其言曰:“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轀,具器械,3月而后成,距闉,又3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1/3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轒轀车的用途和头车差不多,只是构造简单的多,车子的容量大概是10个人,共有4个路轮。它的车底是空的,所以乘员可以在里头推车前进,车顶和两旁则用生牛皮覆盖。不过大概为了減轻重量,所以车顶的牛皮是以绳子作为支撐。由于轒轀车是尖顶的,所以可以减少炮石的破坏力。

    尖头木驴的车形和轒轀车很接近,因袭轒轀车尖顶的优点,尖头木驴车顶的斜度更大,车脊则換为较坚固的大木。为增加行车的安定性,路轮又增加成为6个,车长为1丈5尺(4.7公尺),高8尺(2.504公尺),车的乘员一样是10名。尖头木驴曾为梁将侯景所使用,但卻因守建业的羊侃火攻击退,事载《太平御览》、《梁书》及《通典》,因《通典·兵典》所载较详,故录于下:

    梁将侯景反,兵逼建业,皆危惧。梁将羊侃为守城督,因伪称得外射书,云“邵陵王、西昌侯兵已至近路”,乃少安。贼为尖头木驴攻城,矢石所不能制。侃作雉尾炬,施铁镞,以油灌之,掷驴上,焚之俄尽。

    可见这种攻城车最大的致命伤还是在防火上,难怪头车的车顶上平时就备有泥浆桶和浑脫水袋,准备随时灭火。尖头木驴在宋代又被称为鹅车洞子,自北宋末年以后的宋金战役中被金人大量使用为攻城主要兵器,据《靖康纪闻》一书记其功能构造为:

    洞子可以沼道,可以攻城而上,用车轮推行,其状如峻屋,上锐下阔,人往来其间节次续之,带有长数十丈者。上用生铁裹,內用湿毡,矢石灰火皆不能入。

    而在赵万年的《襄阳守城录》中更详细的记录了金兵充分利用洞子攻襄阳城的情形。

    比较起来最简单的还是木牛,是以坚木厚板组成的攻城车,外层以生牛皮包裹,一样有4个路轮。但是,它的车顶卻不是尖的,可以想见对于炮石的防御力较低。

    上述几种车虽然设计精巧,但是对于冲出城的守军卻缺乏攻击力,故还有一种钩撞车,它的形状和尖头木驴相仿,只是车子的顶部安装了一些长兵器,可以用以防御敌军,必要时,可以抽出使用,避免了车內狭小,无法携带长兵器的缺点。

    木幔是一种机动式的屏障,因《武经总要》并沒有详细说明,我们只有透过其他的历史记载来了解它。在《宋书·武帝本纪》中曾记载这种木幔的功效:“张纲治攻具成,设诸奇巧,飞楼木幔之属,莫不毕备。城上火石弓矢,无所用之。”另据《通典·兵典·攻城战具》的记载:“以板为幔,立桔槔于4轮车上,悬幔逼城堞间,使趫捷者蚁附而上,矢石所不能及,谓之‘木幔’”。可见木幔是用来暂时抵御来自城堞的矢石攻击,使攀墙攻城者减少伤亡的一种设施。

    壕桥、折叠桥

    若壕沟或护城河过宽时,则利用机构较为复杂的折叠桥。折叠桥是将两座壕桥加以衔接的方法来补足不足的长度。折叠桥的结构有销轴和绞车,转关是用来连接两个桥面的,辘轳则是用来控制延伸桥面的俯仰度。

    楼车

    楼车,又分为望楼车和巢车,是用于瞭望的一种军事车辆。

    公元前594年春,中国南方的楚庄王发兵攻宋,宋国向晋国求救,但晋国并没有发兵,却派解扬前往鼓动他们坚守,不料郑国人在途中抓住了他并献给了楚庄王。楚庄王要他登上楼车向宋国城内喊话,说明“晋军不再派.军了”。可是,解扬上了楼车后就说“晋国已出动了全部的军队,请宋国坚守待援”。结果宋军坚决抵抗,而楚军则围攻数月不克,只好退兵。

    公元前575年,楚军与晋军开战,楚军突然逼近晋军营垒,晋军便只好在营垒内填井平灶列阵,楚庄王又登上巢车观察晋军营垒动静。

    望楼车有四轮车底座,上面竖一高竿,称“望竿”。它周身有脚登,最高处有一望楼,用以载人瞭望。望楼四面开有瞭望孔,并蒙皮革防护,架设时还要用绳索和蹶子固定。

    巢车,则是在8轮车底座上竖起一个门式高竿,又在高竿顶部装置辘轳,用绳索吊起,用来瞭望敌人的小方屋。

    将望楼固定在高竿上的“望楼车”高8丈,顶端置板屋,方阔5尺,内容纳一人执白旗望敌人动静,用简单的旗语向下面的将士通报敌情;将旗卷起表示无敌人;开旗则敌人来;旗杆平伸则敌人近,旗杆垂直则敌人到;敌人退却将旗杆慢慢举起,敌人已退走又将旗卷起。

    望楼车,车底有轮可来回推动;坚杆上有脚踏蹶,可供哨兵上下攀登,坚杆旁用粗绳索斜拉固定;望楼本身下装转轴,可四面旋转观察。这种望楼车比巢车高大,观察视野开阔。后来随着观察器材的不断改进,置有固定的瞭望塔,观察敌情。

    公元前575年陵之战时,楚庄王曾在太宰伯州犁的陪同下,亲自登上巢车察看敌情。公元23年王莽军围攻昆阳时,造高10余文的大型巢车,用来观察城内守军动态,称为云车。王莽也亲自登上该车观察敌情。

    攻城作业车

    攻城作业车有多种多样。/辊车是一种古代攻城战的重要工具,用以掩蔽攻城人员掘城墙、挖地道时免遭敌人矢石、纵火、木擂等伤害。/辊车是一种攻城作业车,车下有4轮,车上设一屋顶形木架,蒙有生牛皮,外涂泥浆,以遮蔽矢石和火烧。车内可容纳10人,攻城时将车靠近城下,人员在其掩蔽下作业,也可用它运土填沟等。

    还有一种平顶木牛车,但由于车顶是平的,石块落下容易破坏车棚,因此南北朝时,改为等边三角形车顶,改名“尖头木驴车”。它是用长11.5丈、周长1.5尺的圆木为脊,用斜柱支撑,下宽上尖,高78尺,蒙以生牛皮,下安6轮,车厢内没有底,作业人员可在车内着地推车。车内可容610人。这种车可以更有效地避免敌人矢石的破坏。

    为了掩护攻城人员运土和输送器材,宋代出现了一种组合式攻城作业车,叫头车。长7尺,高78尺,车顶用两层皮笆,中间夹1尺多厚的干草掩盖之,以防敌人炮石破坏;车顶中央有一方孔,供车内人员上下,车顶前面有一天窗,窗前设一屏风笆,笆中央开有箭窗,以供观察和射箭之用;车两侧悬挂皮笆,外面涂上泥浆,防止敌人纵火焚烧。

    头车后面搭挂绪棚,其形制与头车略同。在绪棚后方敌人矢石所不能及的地方,设一绞车,用绳索和绪棚相连,以备绞动头车和绪棚。

    在头车前面,有时设一个挡箭用的屏风牌,其上开有箭窗,屏风牌两侧有侧板和掩手,外蒙生牛皮。

    使用头车攻城时,将屏风牌、头车和绪棚连在一起,推至城脚下,然后去掉屏风牌,使头车和城墙密接,人员在头车掩护下挖掘地道,用绞车绞动使头车往返运土。

    这种将战车、战棚、绞车组合为一体的攻城作业系列车,是宋代军事工程师的一大创举。

    临冲吕公车

    临冲吕公车是古代一种巨型攻城战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战车。

    车高数丈,长数十丈,车内分上下5层,每层有梯子可供上下,车中可载几百名士兵,配有机弩毒矢、枪戟刀矛等兵器和破坏城墙设施的器械。

    进攻时众人将车推到城脚下,车顶可与城墙齐,士兵们通过天桥冲到城上与敌人拼杀,车下面用撞木等工具破坏城墙。

    这种庞然大物似的兵车在战斗中并不常见,它形体笨重,受地形限制,很难发挥威力,但它的突然出现,往往对守城士兵有一种巨大的威慑力,从而乱其阵脚。

    公元1621年,明熹宗派朱燮元守备成都,平息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的叛乱。当时,叛军将成都团团围住,昼夜攻打,用钩梯爬城,在城外垒土山,设工事,居高临下,用强弩射城上守兵。守军用火炮、火箭反击,双方相持不下。这天城外忽然喊声大起,守军发现远处一个庞然大物似的战车用许多牛拉着,向城边接近,车顶上一人披发仗剑,装神弄鬼,车中数百名武士,张弩待发,车两翼有云梯,可俯瞰城中。战车驱近时,霎时毒矢俱下,城上守兵惊惶失措。朱燮元见状沉着若定,告诉官兵这是临冲吕公车。立即命令架设巨型石砲,以千钧石弹轰击车体,又用大炮击牛,群牛受惊回身奔跑,吕公车顿时乱了阵脚,自顾不暇。

    这种巨型攻城战车,在先秦时就使用过,那时车体小些,周代军队用的大型战车,每车由24人推,用8个车轮,车上竖旗立鼓,载士兵数名,装备矛、戟、强弩。车外用坚厚的皮革遮蔽,可用来攻城。

    撞车

    撞车是用来撞击云梯的一种工具。在车架上系一根撞杆,杆的前端镶上铁叶,当敌人的云梯靠近城墙时,推动撞杆将其撞毁或撞倒。

    公元1134年,仙人关之战中,金人用云梯攻击金坪垒壁,宋军杨政正是利用这种撞车击毁金人的云梯,迫使敌兵败退的。

    叉竿

    叉竿又叫抵篱叉竿,这种工具既可抵御敌人利用飞梯爬城,又可用来击杀爬城之敌。

    当敌人飞梯靠近城墙时,利用叉竿前端的横刀抵住飞梯并将其推倒,或等敌人爬至半墙腰时,用叉竿向下顺梯用力推剁,竿前的横刀足可断敌手臂。

    飞钩

    飞钩又叫铁鸱脚,其形如锚,有四个尖锐的爪钩,用铁链系之,再续接绳索。

    用飞钩杀敌,其要旨是待敌兵蚁附在城脚下,准备登梯攀城时,出其不意,猛投敌群中,一次可钩杀23人。

    夜叉擂

    夜叉擂又名“留客住”。

    这种武器是用直径1尺,长2丈多的湿榆木为滚柱,周围密钉“逆须钉”,钉头露出木面5寸,滚木两端安设直径2尺的轮子,系以铁索,连接于绞车上,当敌兵聚集城脚时,投入敌群中,绞动绞车可将敌人碾压致死。

    此外,还有砖擂、木擂、奈何木等。

    地听

    地听是一种听察敌人挖掘地道的侦察工具,最早应用于战国时期的城防战中。

    《墨子·备穴篇》记载,当守城者发现敌军开掘地道,从地下进攻时,立即在城内墙脚下深井中放置一口特制的薄缸,缸口蒙一层薄牛皮,令听力聪敏的人伏在缸上,监听敌方动静。

    这种探测方法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敌方开凿地道的声响从地下传播的速度快,声波衰减少,容易与缸体产生共振,可据此探测敌人所在方位及距离远近,据说可以听到敌人在离城缘5步内挖掘地道的声音。

    古代战争中,城防设施常常把地听的设置作为重要的一项:城内四周每隔一定的距离挖一口深井,一般井深2丈,放一口鼓形新瓮,听者可在井中托瓮听之,所以又叫“瓮听”。

    看过电影《地道战》的人们也许还记得其中有这样的镜头:日本鬼子为防备抗日军民把地道通向他们的据点下面,就在院子里深置一口大缸,侦听地下的动静,这便是古代地听的用场。

    狼牙拍

    狼牙拍是用榆木做成的畚箕形器械,长5尺,宽4尺5寸,上面钉3200颗狼牙铁钉,钉长5寸,重6两,钉尖出木面3寸。拍的四面嵌入带利刃的刀。拍的前后有两个铁环,用绳索系住,吊在城头滑车上,当敌人攻城时,先高高悬掣狼牙拍,再重重落下拍击敌人,拍的四面俱有利刃,使敌兵不得还手。

    在古代战争中,城墙上通常备有一些普通的石块、圆木,在敌兵攀登城墙时抛掷下去击打敌人,这些石块和圆木又被称为“擂石”、“擂木”。用这些擂石、擂木配合使用狼牙拍,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除了以上这些守城器械外,还有木女头、塞门刀车等,用来阻塞被敌人破坏了的城墙和城门。

    铁蒺藜

    蒺藜本是一种蔓生草本植物,茎平铺地面,果实外皮带三角刺,成熟后刺坚硬刺人。古人常将蒺藜撒布在敌军必经之路上,阻碍其行进。公元234年,诸葛亮再出祁山,魏明帝令司马懿率军迎战。魏军行至途中,发现到处布满蒺藜,许多士兵的脚被扎伤,无法继续行进,于是只得派2000人穿软底木履为大军前导。以后,人们仿照这种形状造出铁蒺藜,敷设在要道路面上,刺伤敌人及战马,从而阻碍敌军进前。

    铁蒺藜有四个向不同方向伸出的尖锐的刺,凡着地均有一尖向上,可刺伤人马脚。铁蒺藜中心有孔,可用绳串连,以便快速铺设和收取。秦汉以来,铁蒺藜成为军队中常用的障碍器材,通常设置在城池四周及交通要道,有时还设在营区四周以及水池、河川渡口的水下,或埋设在陷阱马坑中,刺伤人马。公元959年,后周伐吴之战中,吴平铺设了铁蒺藜阻拦周军。宋金之战时,宋将扈再兴乘黑夜偷袭棘阳,暗设铁蒺藜于城外,拂晓时佯退,金军急驰追击,致使人马踏中铁蒺藜,伤亡惨重,宋国大胜。

    铁蒺藜制造简易,铺设方便,除用生铁铸造外,还可用竹、木削制代替,如战国时常使用木蒺藜、竹箭、竹尖桩铺设城壕、陷坑等。在明代,军队中使用铁蒺藜更为广泛。在戚家军中,每一步远个为一绳,都用绳串入蒺藜中心而出,每一小队前面布5层,每层3根共计15根,布成野营障碍群;水战中,战船上也装有大量铁蒺藜,“大船1000,中船800”,交战时,投掷到敌船上,使敌人在船上难以行走,因倭寇赤足作战,铁蒺藜在此显示了极大的刺杀效果。明军中还使用一种蘸毒的铁蒺藜,名曰“鬼箭”,用粪汁、毒药炒染铁蒺藜,以竹筒散放在要道外,阻滞敌军。

    铁蒺藜虽说不能与杀伤威力大的重型武器相比,但是它的障碍作用十分显著,现代战争中,人们用铁蒺藜网围护野战工事、营区库房、关卡要冲等,作为军队制式障碍物仍发挥一定的作用。

    二战中,前苏军在万里防线的前沿都布设了铁蒺藜,据不完全统计,为制造这些铁蒺藜所花费的钢铁,不下千万吨。

    拒马

    拒马是一种木制的可以移动的障碍物器材,最早用于堵门,阻止行人通过。后来用于战斗中,阻止敌军人马前进。

    据传说,拒马出现于春秋以前,但其形制无从考究。唐代拒马又称“拒马枪”,用周长2尺的大圆木为干,长短根据需要而定,在圆木上按十字形凿孔,安上长1丈的横木棍数根,将上端削尖,面向敌人来袭方向,设在城门、巷口或要道上,以阻绝人马通行。唐代以后,将横木棍改为铁枪,并有一种小型拒马,用长约7尺的圆木3根,在木中间用铁钉将其贯注一体,并能收合,本两端削尖,安上铁枪头。每副拒马还配备带有长钉的铁链一根,设置时将其打开,用铁链固定在地上,行军时用牲畜驮载随军移动,因此又叫“远驮固营拒马”。

    宋朝军中,每人配鹿角拒马枪两支,扎临时营地时,立柜马为营,又叫“近守拒马鹿角枪”。

    此外,各朝代还有一些用于守城的障碍器材,如汉代的“鹿角木”;晋唐有防骑兵用的“挡蹄”;宋明有“地涩”。

    “金椎板”等。“挡蹄”是用直径7寸的圆木,做成木框,方框内外都钉上逆须钉;“地涩”和“金椎板”是在木板上密钉逆须钉或铜铁钉,为了提高其效能,还在钉尖上涂以毒药。这两种障碍器材通常设在陷坑内,上面施以伪装,敌方人马陷入,即被刺伤或因中毒致死。

    障碍器材是阻止和迟滞敌人行动的防御设施,并有一定的杀伤效力。因此为历代军队所沿用,并不断提高其效能,种类也逐渐增多,成为巩固城防、营垒的重要设施之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