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华把甲鱼放进塑料马夹袋,刚要付钱,那瘦摊贩拦住他说:“你还得带点水去。”陆华见摊贩想得周到,就连说“谢谢”。可是那个瘦摊贩没往陆华的袋里添水,而是另用一只小塑料袋,用勺子小心地勺了一点水,然后放在秤上称起来。
陆华看得莫名其妙。
这时,那个瘦摊贩说:“喂,你还得付5块钱呢。”
陆华一怔:“这是什么钱?”
那瘦摊贩不慌不忙地说:“这是一两水的钱。”
“你说什么?一点点水也要卖钞票?”
“对,和甲鱼一样,50块一斤。”
“你……”陆华起先还以为是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可当他确认对方不是开玩笑后,就不由和瘦摊贩论起理来。
那瘦摊贩振振有词地解释道:“我这是公开搭卖,公平交易。你去打听打听,现在卖甲鱼的,有几个不用针往甲鱼里头打水的?一斤甲鱼,少说也要给你打二三两水。更要命的是,打了水的甲鱼一煮就走味。我不做那亏心事,改暗搭为明搭,不但保证了甲鱼的质量,而且水也少加了好几两。”
陆华是个记者,大大小小的怪事见得也算多了,可面对瘦摊贩的这番理论,他一时间竟然找不到合适的话来反驳。尽管他苦口婆心地讲了半天,无奈那瘦摊贩认定了一个理:要么连水一块买,要么你就走人。
事后,陆华越想越来气,就写了篇“买甲鱼”的新闻稿,登在了第二天的报上。
自从那稿子登出后,陆华接到不少电话,这些电话几乎都是来问他是不是真有此事。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大多又会问那个摊贩在菜场的确切位置。陆华估计这些人要为自己仗义执言,去找那个瘦摊贩论理的,就不厌其烦地把那瘦摊贩的位置讲了一遍又一遍,甚至连那瘦摊贩的长相特征也讲得详详细细。
这天,陆华又接到一个找他的电话。对方问清他就是陆华后,对着陆华就嚷起来:“哎呀,陆记者,我总算找到你了!”
陆华问:“你是不是问买甲鱼的事?”
“不不,”对方大嚷,“我就是那个卖甲鱼的!”
一听对方是瘦摊贩,陆华以为他是来认错的。谁知瘦摊贩却在电话里一个劲地嚷道:“陆记者,我是特地来感谢你的!自从你那篇文章在报上登出后,我的生意就火起来啦!许多人都慕名找到我的摊上来买搭水的甲鱼,说与其被人暗算,不如这样明来。我现在一天光是水就要搭卖出好几斤哩……”
这下可把陆华的鼻子都要气歪了,他决定去瘦摊贩处看看。
主意打定,陆华蹬车再次来到菜场,一看,不由得傻了眼:不但那瘦摊贩搭水卖甲鱼的生意果真做得红红火火,就连别的摊贩也都在大声吆喝:“公平交易,搭卖啦搭卖!”
陆华稍稍一数,就有卖大闸蟹的搭卖草绳;卖笋的搭卖泥巴;卖活鸡的搭卖青糠;卖米的搭卖石砂子;卖茶叶的搭卖树叶子……
(司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