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玩家赵匡胤-第一才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建隆二年(961年)注定是一个让很多人都不自在的年头。

    譬如这年六月,母亲杜太后去世之后的赵匡胤很不自在;这年七月,因为赵匡胤一曲《秋天里》而被罢免军权的石守信等五位大将也是非常不自在。

    但青年李从嘉应该是这年里感觉最不自在的人之一。

    因为他老爹在几个月前打点着从金陵(南京)迁都洪都(南昌)的事,不曾想刚到新的办公室干了几个月竟去世了,这下自己居然成了南唐的皇帝。

    在很多人看来,当皇帝当然是一件很有吸引力并且值得为其付出无数奋斗的事业,李渊、朱元璋这样辛辛苦苦杀出一条血路登上高位的开国皇帝固然这么想,李世民、朱棣等为了得到本不属于自己的帝位而不惜杀兄屠侄者当然更这么想。当王者觉仁笔下的唐太宗垂老之时面对第五子齐王李祐在齐州起兵谋反,愤然提笔写下了那道“夫背礼违义,天地所不容;弃父逃君,人神所共怒……往是吾子,今为国仇……生为贼臣,死为逆鬼……吾所以上惭皇天,下愧后土,叹惋之甚”谴责李祐的手诏,满目凄凉地回忆起武德九年(626年)那个夏天的早晨时,他的神情是如此痛切而感伤,他说:“吾死之年,廿六而已!”

    建隆二年的李从嘉,廿五而已。

    这年七月,这个二十五岁的年轻诗人身着黄袍,脚踩红地毯,无奈地一步一步地迈向那张象征最高权力的龙椅,从此不但将君临天下,成为南唐数百万臣民的君主,并且将拥有一个光照千古的新名字:李煜。

    然而当皇帝并不是李煜的追求,他所向往的,不过是一片可以自由挥洒的天空,天空下有爱人可以朝夕相对,有书卷可以日夜吟读,最好还有一汪浅蓝的湖水,可以就着春风携爱人之手渔舟唱晚,看着远处天边的落日在湖水中留下深红的影子,而不是掌握着这个父辈留下来的并不辽阔的江山,同时还要面对周围众多敌人的虎视耽耽。

    而身为李璟第六子的李煜,皇帝这个位子本来也轮不到他,因为就算大哥死了,还有四个哥哥等着上呢——可是很快他就不幸地发现,自己的二哥到五哥全都夭折了,于是第六子李从嘉成为了李璟事实上的次子。

    但是尽管如此,李璟长子李弘冀还是看不惯这个弟弟,认为他有可能危及自己的地位,从而经常给他小鞋穿。因为李煜的长相奇特,史载李煜“一目重瞳子”,就是一只眼睛里有两个瞳仁,用赵晓岚教授的话说,这应当是瞳仁发生了粘连畸变,属于病态的症状,可在古代却认为是要当皇帝的征兆——这点跟刚出生之时的赵匡胤颇为相似,这个“体有金色,三日不变”的婴儿很有可能是患上了黄疸肝炎,但时人的解读也是这个孩子将来要当皇帝。每当看到这些类似的案例,徒步都会觉得庆幸,幸好他们的父母不懂医学,否则把孩子拿去治上一阵,俩皇帝说不定就这么废了。

    可在李弘冀看来,李煜的这个相貌未必是病变这么简单,史书上跟李煜相貌类似的人曾经有过两人,其中一个当了皇帝,另一个差点当了皇帝——前者叫舜,后者叫项羽。如果李弘冀学过一点数学建模,就知道从有限的样本数量推算,李煜取代自己地位的可能性为50%,跟扔一个硬币出现正面的可能一样。

    史书对李弘冀着墨不多,因为他死得早。但早死的李弘冀仍然奋力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权力斗争中去,其人虽颇有军事才能,曾经数次给父亲提出正确的建议打了胜仗,然而为人猜忌严刻,心狠手辣,这点跟他爱好文学、个性软弱的父亲李璟毫无相似,俩人之间关系也就不太融洽。

    而有一段未经证实的故事似乎可以反映少年李弘冀的飞扬跋扈,是说某次李弘冀亲自驾着飞快的马车泡妞,路上撞倒行人若干,而后竟然抽身要逃。众人围上来打算向这个公子哥儿讨个说法,李弘冀从车里探出头来,高喊一声:我爸是李璟!然后扬长而去。

    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是说官二代李弘冀某一次和其他少年拼爹,只见哪咤跳出来说:“我爸是李靖!”李世民听完一乐:“我爸是李渊!”李国豪听完微微颔首:“我爸是李小龙!”李显龙听完哈哈一笑:“我爸是李光耀!”李泽楷听完一拍桌子:“我爸是李嘉诚!”李弘冀洋洋自得:“我爸是李璟!”

    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如你所知,沉默良久的李启明喊出了那句千古名言:

    “我爸是李刚!”

    李璟随后带着李弘冀在南唐最大的电视台NTTV上向全国人民道歉,然后因为这事而恼怒的李璟将不听话的儿子打了一顿,并且告诉他:再不收敛,这个皇位将来就传给你的三叔李景遂,你永远都休想当上这个皇帝!

    生气之下说出此话的李璟未必真有传位于弟之心,很可能是说完气话过段时间就忘了。虽然李璟曾立李景遂为皇太弟,但后者心中一直惴惴不安,李璟于是在其一再要求下同意其退出储位,后改封晋王。然而李弘冀却认为只有死人才不会和我抢位置,于是在某次李景遂打完球之后找水喝的时候命人事先在水里放入毒药,可怜的昔日皇太弟竟被自己的亲侄子给毒死了。

    既没有舜那样高尚的道德,也没有项羽那般过人的武艺,只因为长了一只与众不同的眼睛就受到猜忌的李煜对这位哥哥是心存忌惮的,他为此采取的对策倒也没什么新鲜,1300年前的孙膑用过,500年后的朱棣也用过,那就是想办法让对方无视自己——不同的地方在于孙膑和朱棣是装疯,李煜采取的策略是隐居。所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那么最大的隐士自然是隐于皇宫了。

    于是李煜当上了皇宫隐士,徜徉在自己喜爱的文学和艺术的世界里。对他来讲,这种逃避的生活是快乐的,他不仅有了一个避难所更有了一个广阔的精神家园,他在中间不仅是找到了安全感,还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他给自己取了一大堆类似“钟山隐士”、“钟隐居士”“莲峰居士”这样的外号,并留下了不少歌唱隐士的生活的诗篇,他在别人的画作《春江钓叟图》上题《渔父》词曰: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又曰: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言辞简约,辞藻清淡,然而意境优美,平和之心跃然纸上。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温飞卿(温庭筠字)之词,句秀也;韦端己(韦庄字)之词,骨秀也;李重光(李煜字)之词,神秀也”。虽然所作评价主要针对李煜后期作品,但是此时两首清新的《渔父》,亦让年方二十的李煜“神秀”的风格依稀浮现。

    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南唐的历史沿着此时的轨迹继续下去,那么不久之后的李弘冀就会当上南唐皇帝,敢做敢为并且颇有军事才能的文献帝也许会将南唐带往国力强盛、南征北战、开疆扩土的美好未来,而不像他的父亲那样晚年一直在柴荣、赵匡胤巨大阴影下郁郁寡欢;而李煜也会一直过着这种恬淡的生活,在李弘冀即位后被皇兄封王封公,也许出守洪都,也许永驻金陵,也许待在另一个并不出名的城市,有一片可以自由翱翔的天空,天空下有爱人朝夕相对,有书卷日夜吟读,蓝天下还有一汪碧绿的湖水——可以就着春风携爱人之手渔舟唱晚,可以在夏夜静静沐浴着满池荷香,可以在秋天沉醉地游走于满陇桂雨,哪怕是在冬季,也可以看着远处天边的落日在湖水中留下深红的影子,而每每心满意足之后,挥毫写下无数缠绵缱绻的华丽词章,令人在千载之下读来,仍会怦然心动,仍会心有戚戚,仍会神向往之。

    可惜所有对未来的美好期许都在显德六年(959年)九月戛然而止。

    因为一年前(显德五年八月初二)下毒毒死三叔的李弘冀时隔一年也死了。

    刚刚因为显德六年六月的柴荣之死而高兴了不到半年的李璟很伤心,已经四十三岁的他当然没法再赶着生出一个太子出来,而且最近几年担惊受怕的生活也让他没法再生了,眼见得剩下几个儿子中李煜最为年长,跟自己性情也最相似,于是决定立李煜为太子。

    不过李璟的这个决定还是遭到了反对,大臣钟谟就劝谏李璟说“从嘉德轻志懦,又酷信释氏,非人主才。从善果敢凝重,宜为嗣。”李璟的回答是将钟谟贬官并加以流放,随后封李煜为吴王、尚书令,令其住在东宫,就近学习处理政事;一年半后李璟决定迁都南昌,立李煜为太子监国,令其留守金陵。想到偌大的南京随后将由自己管理,年轻的李从嘉望着父皇登船远去的背影,怅然若失。

    这一天,在太阳落入紫金山的树影背后时,南唐的中兴崛起已经仅仅是理论上的了,李璟踌躇满志地赶赴新都却在随后死在了那里,李煜缓缓走入凤楼龙阁、玉树琼枝装扮的皇宫大殿的步伐却带着惆怅——或许只有年仅20的南楚国公李从善怀着对光辉未来的期待。赵匡胤这只汴京城里的蝴蝶已经扇动了翅膀,其巨大的冲击波即将随着北宋大军的步伐扩散到这个混乱世界的各个角落。

    三个月之后,李煜在金陵城以痛哭迎回父亲了灵柩,同时也哀怨地即位当上了南唐末代皇帝。走出皇宫的李煜曾经站在高处极目远眺,不远的南京城外就是浩荡的长江,江的对岸驻扎着北宋强大的禁军,而就是这支队伍,不久前才几乎不费力就消灭了彪悍的叛将李重进。李煜一念至此,不由头皮发麻。

    就在李煜登基的第一天,就给自己惹了一个不小的麻烦。

    因为按照惯例,天子即位时是有一个大赦天下的仪式的,基本过程是在宫门前竖一根七丈高的长杆,杆上立一个四尺高的木头雕刻的鸡,口里衔一根七尺长的绛红色的条形旗帜,下以彩盘相托,用绛红色的绳子把它捆扎固定,然后宣读赦令,这个仪式就称为“金鸡消息”——因为虽然杆子上放的是木鸡,但鸡头却是用黄金涂过的。

    李煜用金鸡消息的消息很快传到赵匡胤耳里,虽然这个大老粗到了三年后提拔赵普为相时还不知道任命敕书上要有现任宰相签字这一基本的礼节,可也知道金鸡消息是专为天子所用的,于是怒气冲冲地责问被召进见的南唐进奏使陆昭符。陆昭符一看要糟,急中生智赶紧撒谎道:咱们那只不过是国主即位在境内做做样子罢了,我们那里把这叫做“怪鸟”,所以这不是什么“金鸡消息”,只能算“怪鸟消息”而已。

    听完解释的赵匡胤哈哈一笑就算了事,可远在南京的李煜却因为赵匡胤的一怒一笑而浑身一颤,赶紧派人送来一份《即位上宋太祖表》,短短464字(含标点)的文章中,李煜除了描述自己“本于诸子,实愧非才。自出胶庠,心疏利禄。被父兄之荫育,乐日月以优游”的并非出自自愿的即位,也表达了自己“惟坚臣节,上奉天朝。若曰稍易初心,辄萌异志,岂独不遵于祖祢,实当受谴于神明”的全心全意地做宋朝的下属的决心。

    很可惜这位绝世才子即位后第一篇文采盎然的文章要以这样一种方式面世——而最不幸的是,这种并非出自自己真情的文章,却不是李煜所写的最后一篇。

    除了上表,李煜派往京城的使者还带上了丰厚的贡品,计“金器二千两,银器二万两,纱罗缯彩三万匹。”按照当时的购买力,一两黄金约等于十两白银,一匹绢约等于一两白银,按照一两银子折合人民币600元计算,这份大礼相当于人民币4200万元。

    对比一下昔日刘崇给自己宰相开出来的工资不过年薪1200贯720000元,李煜一个红包可以解决北汉58个宰相的年薪。

    就在一年之前,李璟派使者前往开封祝贺赵匡胤登基加上庆祝长春节,所带的红包不过银一万两、绢两万匹,折合人民币1800万元。

    不知道此时志得意满笑傲天下的宋太祖,在看着南唐献上巨大红包的使者的时候,能否回忆起十五年前的那个下午,当赵匡胤带着饥饿的眼神用颤抖的手从叔叔王彦超手中接过十贯银子然后被扫地出门的时候,他会否相信就在并不久远的将来,别人送上的红包是现在的整整七千倍!

    徒步曾经惋惜,大蜀皇帝孟昶没有多活770年,没有机会读到富兰克林所写的《穷理查年鉴》,其中有一句简直就应该写上TO孟昶:如果你家的窗户是玻璃做的,就不要向邻居扔石头。

    而年轻的李煜虽然同样没有读到富兰克林的这本小册子,但是很明显他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你是个穷光蛋,那就得对别人尊敬点儿,看起来别像大卫王从宝座上看下边那么神气活现。

    从即位第一天就收到赵匡胤的下马威开始,十五年里李煜一直采用这样一种花钱买平安的逃避政策,不但将对北宋的年贡当成常态,而且一旦宋朝有大事发生,譬如红白喜事、军队打了胜仗,甚至老母鸡下了双黄蛋,李煜都会派人送上丰厚的贡品,宋代的史官并没有偷懒,随后多年李煜上贡的记录都被写在《宋史·南唐李氏世家》里:

    建隆二年,贡金器二千两,银器二万两,纱罗缯彩三万匹。

    昭宪太后葬,煜遣户部侍郎韩熙熙载、太府卿田霖来贡。

    煜每闻朝廷出师克捷及嘉庆之事,必遣使犒师修贡。其大庆,即更以买宴为名,别奉珍玩为献。

    乾德三年,献银二万两,金银龙凤茶酒器数百事。

    开宝四年,遣弟从谦奉珍宝器用金帛为贡,且买宴,其数皆数倍于前。是冬,以将郊祀,又遣弟从善来贡。

    (开宝)五年,长春节,别贡钱三十万,遂以为常。是岁,煜又贡米麦二十万石。

    七年秋,煜初闻大兵将举,甚惶惧……贡绢二十万匹,茶二十万斤及金银器用、乘舆服物等。

    天真的李煜以为用金钱就可以买来自己的平安幸福,所以就算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从国家财政中拨出一笔专门的款子来负担对北宋的进贡;而当年随着江北土地的割让,南唐所有的产盐地都被柴荣抢走,从此每年不但要拿出钱来孝敬赵匡胤,还要斥巨资进口食盐,甚至江南老百姓连吃的腊肉都不是咸的。徒步曾经对这个问题感到费解,因为一直以来都觉得一块钱一斤的盐不是个很贵的东西,这个想法直到2011年的3月才告结束,那时候的日本发生了地震,那时候的中国人相信吃盐能防辐射,那时候一块钱一斤的盐很快被变成了十块,先是有个傻逼吃盐吃死了,然后是另外一个傻逼买了满满一卡车盐希望从中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李煜对盐价的体验自然不会有一千年后这二位那么深刻,但是连年的巨大开支却使他日夜焦虑,加上开宝初年李煜笃信佛教,在北宋派来的间谍小长老的蛊惑下修建无数寺庙空养无数僧人,南唐有限的国力几乎被挥霍一空,无奈的李煜不得不加重赋税,甚至课税的名目被扩大到了鹅生双黄蛋、柳树结絮上,而赋税沉重的印象也就随之留在老百姓的记忆里,直到北宋统一之后许多年,南唐的百姓还会对子孙提起这些往事。虽然上贡之后北宋也会礼节性地返还一些赐品,譬如日常用品或者牲口,或者是灾荒年头的些许粮食,但很明显,这些细微的赏赐难以弥补南唐财政的巨大亏空。

    于是李煜在韩熙载的建议下想到了一个办法。

    这个办法当年他爹李璟也用过,准确说来是在柴荣征淮南期间,南唐财政同样吃紧,韩熙载建议李璟铸铁钱在市面流通。于是此时困境中的李煜任命韩熙载为兵部尚书,兼职铸钱使,大量铸造铁钱,面值为铜钱十倍;南唐第一辩手徐铉认为这样会产生金融问题,与韩熙载辩于朝廷,不分胜负,最终李煜拍板:铸!

    事实证明这是个馊主意。

    没有足额黄金储备下发行大量货币,导致的唯一后果就是物价飞涨,类似的故事在一千年后曾经发生,徒步中学历史课本上曾有一幅图描绘了1920年某地市民用满满一车筐现钞去买火柴的场景——虽然回头看时,中学的历史教材多属扯蛋,徒步也无法考证此事的真伪,但很明显,贱金属铁钱的面额如果变成贵金属铜钱的十倍,拎着几十斤铁钱去买盐在李煜治下的南唐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

    通货膨胀,金陵城破,那是遥远的事情,仿佛可以不管;建隆初年的李煜在安慰好了天子一怒的赵匡胤并以为自己每年的上贡能让这位远方大胃口的敌人给自己几年消停的时光之后,再次投入了自己的艺术世界,当然,还有和周后的爱情世界。

    早在李煜还叫李从嘉,还生活在太子李弘冀的阴影之下做那个隐于皇宫的大隐之前,李璟就曾经在保大十二年(后周显德元年,954年)为自己挑选了一个二儿媳,名叫娥皇,是南唐老臣周宗的女儿。周宗,字君太,是李煜祖父先主李昪的部下,在李昪登上皇位的过程中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李昪登基后派其主管南唐盐、铁的生产经营,很快周宗由此发家致富,成了南唐最有钱的人之一。

    现在这个最有钱人的女儿要嫁给最有权人的儿子了。

    我们当然有理由怀疑这是一桩带有政治目的的联姻。如果你的记性足够好,应该能因此回忆起建隆二年的一些往事。那时赵匡胤在唱完《秋天里》后将女儿延庆公主嫁给石守信之子,昭庆公主嫁给王审琦之子,并且在此之前将曾经挥舞擀面杖击打过自己的妹妹嫁给高怀德——考虑到高怀德婚后难免挨棒子的悲惨经验,我们有理由担心,洞房花烛夜揭开新娘盖头的李煜会面对一个怎样的新娘,因为在此之前他是没机会看到这个拥有美丽名字的女孩长得是什么模样的。

    李璟肯定也有同样的担心,所以在几天之后问儿子:从嘉,你喜欢娥皇吗。李煜回答:喜欢。李璟再问:真的喜欢?李煜答:真的。李璟:为什么?

    无独有偶,多年以后刚将郭靖带回桃花岛的黄蓉也问了黄药师相同的问题:爹,你喜欢郭靖吗?

    黄药师回答:喜欢。

    黄蓉再问:真的喜欢?

    黄药师:真的。

    黄蓉:为什么?

    于是黄药师给出了一个令黄蓉和读者抓狂的回答:女儿你想想,梅超风成了瞎子,陆乘风他们都成了瘸子,桃花岛上的仆人都非聋即哑,我想注册一个残联,现在就缺一个傻子,郭靖刚好填了这个缺啊,我能不喜欢吗。

    然而与黄药师所回答喜欢的原因迥异,李煜喜欢这个未来的皇后、此时年仅19岁的娇妻娥皇,是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妻子不仅貌美如花国色天香,而且才艺非凡能歌善舞,在赵晓岚教授的眼里是偶像加实力的明星式人物——徒步看来,简直就是张娜拉和徐静蕾的结合体。

    陆游的《南唐书》上记载了娥皇的多才多艺:“通书史,善歌舞,尤工凤萧琵琶,至于采戏弈棋,靡不妙绝。”这样一个聪慧的女孩对任何一个男人来说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更何况对年仅十八岁的文艺小青年李从嘉。于是很快他们过上了先结婚后恋爱的幸福生活,这才有了李煜《渔父》词中的清新脱俗。

    丰富而有情趣的生活再加上佳人在怀,为李煜增添了无数的写作激情和灵感。就像大蜀皇帝在摩诃池边和花蕊夫人纳凉,微醉时候写下珠玉之音的《玉楼春》一样,小唐皇帝也曾经在一个微醉的傍晚写下一首著名的《一斛珠》:

    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虽是短词,却大用险韵,高超的文字技巧姑且不论,结尾一句“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以区区16字就将娥皇的风情万种如动画般置于读者眼前,对比日后苏东坡批评秦观的《水龙吟》中“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两句,道:“十三个字,只说得一个人骑马楼前过”,就差让秦观去读读李煜“笑向檀郎唾”那十六个字了。虽然徒步很赞同王国维的“意境”说而且觉得秦观这首词其实也是颇具美感并且不差意境,更重要的是秦观此词是要赠给一位名叫娄婉的营妓,而在“小楼连苑横空”中巧妙嵌入了对方的名字——但是对于词这种极小篇幅的文字来说,显然李煜这种以尽量少的用字描摹更多的内容显得略胜一筹。

    除了这种描写两人世界多情生活的短词,才子李煜也以如画的笔触写下了南唐宫廷内排演舞曲的盛大场景,词《玉楼春》曰: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词中所描写的“春殿嫔娥鱼贯列”的场景,正是在排演一出盛大的宫廷歌舞,名曰《霓裳羽衣曲》。

    这部被称为“音乐舞蹈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的舞曲,版权原属于风流天子李隆基。当缔造了开元盛世并对音乐深有研究的玄宗皇帝某一天白日做梦飞升至月宫的时候,惊见一队天仙般的女子正身着霓裳羽衣翩翩起舞,舞姿翩翩,舞曲玄妙,白日梦醒,梦境历历在目,玄宗遂提笔记下此曲,后命杨玉环组队排练,首演刚罢,即轰动长安城,杨玉环也因此集三千宠爱于一身,让李隆基这个君王从此不早朝。

    可惜幸福总是短暂的,天宝十四年(755年)一声炮响,为唐玄宗送来了安史之乱,一方面证明了前文杨李在一起总会发生大事的论点,一方面为白居易提供了极好的抒情素材,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马嵬驿一绳白练,让杨贵妃魂归九天,也让《霓裳羽衣曲》的歌舞从此绝迹江湖,只剩下些许残篇。

    可音乐家、舞蹈家娥皇在偶然听到《霓裳羽衣曲》的残曲的时候,并没有从中联想到原作者的悲惨遭遇,而是很快被其宏大的气势和跳珠撼玉般的听觉效果所震撼,随后竟然凭借自己的音乐天赋,硬是将残破的曲谱复原。当气势恢宏声动云霄的歌声和舞女们婀娜多姿衣袂飘飘的舞步同时在南唐的皇宫盛大上演时,李煜和娥皇相视一笑,眉目间情意绵绵。

    随后李煜挥笔写下“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的词句,看着小朝廷上重现了昔日盛唐时候的恢宏场面,他对这种生活感到无比的满意,似乎也完成了小唐国主到大唐皇帝的蜕变。这是当上南唐国主以后李煜最大的辉煌,同时也是最后的余晖。

    十余年后,当日夜悲苦的李煜在开封写下“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悲情诗篇,他总情不自禁地屡屡回望。在泛黄的视线和依稀的泪光中,不惑之年的后主看见青年李煜正怀抱娥皇拥坐在大殿上,拥坐在昔日灯火辉煌的历史角落。纵世间花开花谢、沧桑变幻,任天上云舒云卷、日月轮回,那对年轻的夫妻却永远定格在那里——他们的笑容是那样的灿烂而开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