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多文学家对生命极尽溢美之词,但他们却不太关注心理起源、发生与发展等。为此,我们必须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对几千年来,让诗人们赞叹不已同时也能给人们带来快乐的那些材料反复加以研究并进行深入探讨。当然,很多时候,我们会力不从心,也未必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但这种不愉快恰好从反面证明了一点,那就是我们对两性的爱情研究或其他事情的研究不是什么艺术手法,而是完全合情合理的。越是研究,我们就将越发深切地体会到,人心对于背离“快乐原则”的接受度到底有多高。
举例来说,精神分析家常常能进入患者的情欲世界进行研究,且大都对此印象深刻。他们中的很多人还听说过,那些高智商的健康人也同那些病人一样经历过同样的内心痛苦。如果他足够幸运,就能够观察并收集到很多材料,并且能够得到更为明确的印象,那么,这些足以支撑他将人们的恋爱方式进行分类。
男人对性爱对象的选择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我们先讨论其中的一种;这种人的“爱情”是如此的不同寻常,以至于身边的人都对此感到迷惑不解。不过,精神分析法却能为此找到明确的解释。
一、这种类型的人在选择爱情时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不论何时,他们的选择对象都必须满足“受到迫害的第三者情结”这一条件,换句话说,那就是,这类人只会爱上那些已经被别的男人爱过或占有过的女人,并不在乎她们是否有或是有过丈夫、未婚夫或情夫。他们绝不会爱上少女或寡妇等没有归属的女孩,甚至有时还很鄙视她们,这种态度一直持续到这些女孩和别的男人产生关系时才会改变。
二、第二种条件虽然不常见,但是也很显著。有时它会与第一种条件一起组成我们所说的这种类型,有时,只由第一个条件便可组成。
第二种条件是:在他们眼中,那些纯真的女孩不具备任何魅力,他们只喜欢那些生活不检点,贞操有问题的女人。这种特征本身也有很大差别,一个香艳的有夫之妇,一个情夫众多的女人,或是妓女,对他们来说都很有吸引力,换句话说他们只爱放荡的女人。
总之,这种人的爱情总是离不开这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可以让他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去与另一个男人争斗,借此满足自己的敌对情感;第二个条件是因为这个女人的放荡能激起一种嫉妒情绪。对这个男人而言,只有这种嫉妒能让他热血沸腾,而这种嫉妒心理越是强烈,那个女人在他心中地位就越高,甚至达到一种高不可攀的位置。
他们总是时刻注意女方的行为,甚至一点点儿小事也能让他妒火中烧。但是,令人费解的是,他从不会嫉妒这个女人的合法占有者,比如她的丈夫,他的嫉妒对象一直都是她的新欢,甚至是任何一个可疑的陌生人。他在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想单独占有她,而是很满足于一种三角关系。我就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病人,他就经常因为情妇的放荡偷情而终日郁郁寡欢,然而,后来他听说女方要结婚了,不但没有反对,反而大力支持。在其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甚至一点儿也不嫉妒那个丈夫。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男方本来十分嫉妒初恋对象的丈夫,一直强烈要求女方与其丈夫离婚,可后来却逐渐改变了想法,甚至能像对待普通男子那样对待情妇的丈夫了。
以上我们所描述的是哪种女人才会成为这种异常类型男人喜欢的对象。接下来我们要来看一下,这种男人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爱人的。总的来说,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不同于一般人对贞洁的女人的敬重,对放荡的女人的蔑视,这些人往往会对那些轻浮的女人爱得发狂,这种爱情能令他们神魂颠倒,无法自拔。他们总是认为,只有那样的女人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值得爱的女人,但一旦爱上之后,他们又会要求她们完全忠于自己。这样的爱情注定会带来折磨。当然,正如我们所知,不论哪种热恋的行为,或多或少都会带有强迫的性质.但是这种男人的强迫症程度还要更深一层,当他们爱上了一个自己不该爱上的女人时,他们往往在这种强迫冲动的驱使下,表现得更加无法阻止。他们爱得热烈而专注,而他们的一生会出现很多次这样的机会。这种事会不断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而且几乎每次都是上一次的翻版。伴随着这个人生活条件的改变,比如说迁居或改行,他们的情妇人选也会随之改变,到最后,他们这种经验会越积累越多。
二、我们会在这种人的性格中看到他们渴望拯救对方的欲望,这很让人吃惊。他们深信对方是需要他的,甚至认为如果没有自己的帮助,她们一定会行差踏错,下场凄惨。所以,他就会在无形中充当对方保护人的角色,而保护对方的方式,就是好好管住她,不让她出去见人。
我们说,如果一个女人真的因为放荡习惯了,没有人愿意相信她,或是确实无依无靠,生活窘迫,那么这种保护的冲动还是情有可原的。但事实是,就算没有上述情况出现,他的这种保护欲望仍然非常强烈。我就曾经接触过这样一种人,他们平时对女人体贴照顾,极尽温柔之能事,一旦得到一个女子,就会想方设法让她对自己保持忠诚。
现在,让我们现在来总结一下这种人的各种特征:首先,他们选为对象的这个女人必须是属于别的男人的;而且她们必须是轻浮和放荡的,并且他也需要这种轻浮和放荡,因为这能够激起他强烈的嫉妒心,而且每次这种嫉妒心都会深入骨髓。他虽然言之凿凿,但每次都不能保持长久;他们总是喜欢对另一半表现出强烈的保护欲等。若是想从这种表现中分析出一种单一的原因,乍听上去不容易,实际上并非不可行。因为,精神分析法会帮我们找到满意的答案。如果对这些人的性生活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些男人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对象的条件和一种奇特的爱恋方式,而这一切的根源与常人无异,即幼儿时代对自己母亲的那种爱慕之情的固置。
这种固置可能表现为各种形式,这里我们提到的只是其中的一种。正常人对对象的选择总是保留着一种“母体原型”的痕迹,比如年轻人对成熟女人的一种爱慕之情,但是他们这时的原始欲望中,希望脱离母亲的冲动还是很明显的。而这种类型的人就完全不同,他们的原始冲动在母亲的身上投入了太长时间,所以,即使超过了青春期,母亲的特征也会永远地影响着他们对爱人的选择,这一点从自己的爱人与母亲之间的相似程度上就能找到端倪。所以,我们可以针对这种现象打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比方:如果婴儿能够顺利地出生,那么他们的头通常是又大又圆的;如果孩子在出生的时候难产,导致生产时间过长,那么他们头部的形状就像是从母亲的骨盆中雕塑出来的。
当然,仅就此判定这些人的爱情基础和爱恋方式都是源自于情节还不够,我们还必须拿出一些合理的证据。第一个条件是最容易论证的,即“所爱的女人必须属于别的男人”,或者说“不能缺少被伤害的第三者”。基于这一点,我们能够立刻联想到,如果一个男孩子是在家庭环境中长大的,那么,在他看来,母亲就是父亲的附属,那才是母亲的根本性质。这类人在恋爱中所表现出的那种专一性,说明他的爱人在他心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无可取代的,就像小男孩的观点一样。在小男孩心中,只有一个母亲,他特别渴望和母亲亲近,任何人也取代不了。
如果这种人真的把自己爱恋的对象视作母亲的替身,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释,他貌似对一个一个女人忠贞不渝,但事实上,在他的一生中却可能会不断地变换恋人这一现象呢?这难道不是互相矛盾的吗?
我们说,在其他方面的精神分析中,我们能够发现一个颠扑不破的规律:如果人的潜意识一直对某种东西狂热的爱恋着,认为那种东西在他心中无法被取代,那么就会表现为一种永不停歇的追逐过程。因为,替身永远不能与真身相比,也永远无法让他满足。比如,小孩到了一定年龄后就会变得好奇心特别重,这种现象该做何解释?事实上,他们只是想问那个他们最为关心的话题,只是不知该如何说出口。同理,那些整天喋喋不休的精神病人,也是因为内心一直隐藏着某种秘密的压力,特别想说个痛快,但是却无法开口。
谈到爱情的第二个条件,也就是比较偏爱那些具有淫荡性格的对象。这点好像和母亲的印象完全不吻合,甚至是完全相悖的,因为二者之间好像根本不可能有因果关系。在成年男子心中,母亲贞洁神圣,如果听到别人攻击自己母亲的品行,哪怕是稍有微词,都会让他备感耻辱。如果自己也胡乱猜测,就会更加痛苦。显然,母亲和“妓女”是一种鲜明的对比,引发了两种情节,即恋母情结与偏好淫荡女人的情结,我们将会对这两种情节做深入研究,探索二者是否在潜意识上存在某种联系。
一直以来我们就发现,两种在意识中互不相容的东西,也许在潜意识中恰恰属于一体。由此,我们可以孩子在青春期到来之前的一段生活。在那个时候,他偶尔会接触到一些成人性生活的模糊事实,而这种私密的了解,大都是通过口头流传的粗鄙不堪的语言实现的,其用词充满了对性生活的鄙视,要么极其恶毒,要么充满敌意。
这种对成人性生活的认识,显然与长辈在孩子们心中的威严形象大相径庭。
第一次接触到这些事情的小孩会立刻联想到自己的父母。在很多时候,他们往往会这样反驳:“我的父母绝不会做那种事,你的爸妈才会那样子做。”伴随着这种“性的启蒙”,他们又了解到,这个世界有很多女人是靠性谋生的,而这种行为是被世人所不齿的。但是小男孩永远不能理解这种鄙视是为了什么。
只要他了解到,这种女人也能赋予他大人们才有的那些特权,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这样的女人来证明自己已经成为一个成年人了,那么,当他进入这种生活领域后,就会对这种女人既渴望又畏惧。随后,他们也不再相信,他们的父母没有做这种几乎人人都做的“丑恶”性行为。所以,只能自我解嘲地说,既然从本质上讲父母和妓女们做的是一回事,那么母亲和妓女也就没有太大的不同了。长大后,他们的所见所闻又重新唤醒了他们童年时的印象,那时的欲望和感情也都开始重新苏醒。于是他们在这些性知识的鼓动下,再次欲求得到母亲和仇视妨事的父亲,也就是说,他会再次产生伊底帕斯情结[100] 。
令他一直心怀不满的是,母亲只允许他的父亲同她发生性关系,而他却没有这种特权,这简直太不公平了。如果这种激情无法排解,就只有借助别的手段来将它发泄出去。
这种手段就是,将母亲幻想成各种奇怪的形象,而这将造成更强烈的性刺激,最后只能通过自慰来解决。因为恋母情结与仇恨父亲的倾向往往同时出现,所以他通常会幻想母亲的不贞。在各种幻想中,那些和母亲有私情的情夫,又通常与这个男孩有着相同的性格,也就是说,在他的想象中,他希望自己长大成熟后能够与父亲相匹敌。我经常提到的“家庭浪漫史”,指的就是在那个时期,小男孩会通过各种奇特的幻想编织出各种一厢情愿的结果。
只要我们了解到那个时期孩子们心智的发展情况,再看男人为什么会偏爱性格放荡的女人这一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显然,这种情况应该与恋母情结有关。对于我们讨论的这一类型的男人来说,早年的情欲明显对其身心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影响。而他日后所做的一切,都透露着他青春期之前的想象痕迹。同时,我们还能清楚地发现,青春期的过度手淫也是导致这件事的原因之一。
在清晰的意识中,支配着这个人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幻想和“拯救”爱人的冲动,两者并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就算有关系,那种关系也并不密切。也就是说,如果他爱的人本身很放荡,很不专一,那么就会很容易陷入麻烦之中,而他应该使自己的爱人意识到贞节的重要性,不再继续做坏事,以这种方式来保护她。
然而,遮盖性记忆、各种幻想和对于夜梦的研究告诉我们,这种解释只是对人类潜意识的一种合理化处理,因为人们在潜意识中是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的某种行为或思想的,所以就会找一些看似合理的理由来搪塞自己。
“梦的继发性加工过程”往往能够混淆我们的视线,同样,“拯救”一词的出现也有着其自身的原因和特殊的重要性。事实上,这与“恋母情结”或者说是“双亲情结”是脱离不了关系的。当孩子听说自己的生命是双亲赋予的,或者说是母亲生下他的,他在感恩之余就会想要尽快长大成人独立自主,以便能够早日以某种珍贵的东西回报父母的恩情。可以这样设想,一个男孩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甚至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我从未想过要从父亲那里得到什么,他现在给我的一切我都会加倍还给他。”他还能为此编出各种幻想,比如他在某次危险中救了父亲一命,这样他就算报了父亲的养育之恩,然后就可以坦然地离开他了。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幻想要经过包装才能够进入意识,所以这种“拯救”的对象往往不再是父亲,而是变成了皇帝、国王或某个大人物,最后这些幻想会转化成诗的素材。大多数时候,“拯救”的对象都是父亲,这其中隐含着保护自尊的意味;如果拯救对象换成了母亲,那么其包含的就是一种感恩之情。母亲赋予了他生命,这无以为报,但是只要在潜意识将“拯救”一词稍做改动,那么那种感恩的欲望就能够得到满足了。这里,他选择的也是唯一能回报母亲的方式就是给她一个孩子,或使她再有一个孩子。不过,这个孩子一定要酷似自己。这种改变其实和那种救母亲一命的幻想极其相似,而且母亲给了自己生命,作为回报,再还给母亲一个酷似自己的生命,这听上去很合理。
为了感恩自己的母亲,作为儿子的,他力图使母亲能够拥有一个像他一样的孩子,而作为感恩图报,同时,这就也是“拯救”的本质。通过这在种幻想的世界中,他在无意中用自己代替了父亲,与此同时,也便满足了自己的所有天性、喜悦、爱情、恩情、欲求、自尊、自爱和自立。
在这种“含义转换”中,“拯救”的危险一直不容忽视。因为一个生命的出生背负着母亲的苦难,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危险,所以人们常常把生命的出生视为整个人生中的第一大危机。事实上,这种危机也是日后人生旅途中各种危机的原型,这种经验会一直深深地根植在人们心中,所以导致了各种“焦虑”的情绪产生。人们对这种危机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恐惧感,在苏格兰的一个传说中,因为主人公马克多夫在出生时,不是从他母亲的阴道中生出来,而是从“她的子宫中直接蹦出来的”,所以从来不知道恐惧。
古代的解梦专家阿特米多鲁斯曾经说过,对于同一种梦境,因做梦者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所以也需要不同的解释。这是很有道理的。
在这种潜意识中,规律性的东西也能够根据幻想着的男女性别不同而有所区别,也就是说:对于男性来说是让别人生个孩子,而对于女性来说是自己生个孩子。这种“拯救”的冲动在梦中及幻想中非常重要,如果梦境或幻想涉及水,这个重要性就更为明显了。如果一个男人梦到他从水中救起了一个女人,那么就意味着他想让这个女人生下他的孩子。而若是当一个女人梦见从水中救出一个人或一个小孩时,那就意味着她会生下这个孩子,就像摩西神话中法老的女儿一样[101]。
有时对于拯救父亲的幻想也会掺杂着感恩的情感。在这种情况下,它通常会将父亲放在儿子的位置上,也就是说,想象有一个像父亲那样的孩子。所有那些关于“拯救”的观念和“双亲情结”的联系中,只有一种情结是我们所讨论的这类人的典型特征,那就是想“拯救”自己所爱的女人的冲动情愫。
这里,我不想对这种以观察而推演出的理论进行深入描述,我将重点讨论那些有着鲜明特色的极端的例子,就像讨论“肛门乐欲”一样。大部分人身上只有一两个能够观察到的特征,而且还是偶然事件,所以,如果不深究其根源,只从偶然反常的现象出发,就会陷入一片混乱当中,根本找不到头绪。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