荤辛类
菘
【释名】现在所谓的白菜。其分为两种:一种茎圆厚,微青;一种茎圆薄,白色。叶子都呈淡青白色。其菜籽为灰黑色的,八月以后下种。次年二月开四瓣黄花。三月结角,像芥角。这种莱作腌菜最好。
茎叶
【性味】昧甘,性温,有小毒。
【功效主治】利肠胃,除胸中堵塞烦闷,解酒后口渴。消食下气,治瘴疟,止热邪咳嗽,十一、十二月的菘菜汁更好,可和中,利大小便。
子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榨油,涂在头上有益生发,涂在刀剑上,可防刀剑生锈。
芥
【释名】也叫芥菜。
味辛烈,似白菜,菜叶上有柔毛。
茎叶
【性味】味辣,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通鼻,通肾脏经络邪气,利九窍,明耳目,安中。常吃温中。止咳嗽上气,除寒冷气。去头痛,通肺消痰,利膈开胃。叶大的为好,叶子小且有毛的对人的害。
子
【性味】味辛,性热,无毒。
【功效主治】主通鼻,去各种邪恶疰气,咽喉肿痛。治疰气发没有定处,及被毒箭伤,做成药丸或捣为末服,治胃寒吐食,肺寒咳嗽,伤风受寒导致的胸腹腰痛,口噤,消散痈肿瘀血。芥籽的功用与芥菜相同。它的味辣能散发,利九窍,通经络,治口噤,耳聋,鼻出血的病症;又能消瘀血,疗痈种,祛痛痹的邪气。它的性热而温中,因而又能利气化痰,治咳止吐,主治胸腹各种疾病。白色的芥籽更加辛烈,治病更加。
【附方】治伤寒没有汗:用水调芥籽末填入肚脐内,然后用热药物隔着衣服熨肚脐处,直到出汗为止。
治身体麻木:芥菜籽末,另醋调和后,涂在身体麻木之处。
治牙龈溃烂出臭水:把芥菜杆烧存性,研细为末,频敷患处就可以治疗。
治飞丝入目:用青芥菜汁点入眼中,功效神验。
治漆疮搔痒:用芥菜煎汤洗患处。
治咽喉肿痛:用芥菜籽末加水调好后,敷咽喉部,等到药干后再换。又方:将芥菜籽研细成末,调醋取汁,点入喉内。等到喉内有响声,再用陈麻杆点烧,烧烟吸入喉内,即刻见效。
治夜盲:用紫芥菜籽炒黑研成末,用羊肝一具分作八服。每服用芥籽三钱捻在羊肝上,再用竹笋皮裹好,煮熟冷却后服用,以煮它的水送服。
治妇女闭经已有一年的,脐腹痛,腰腿沉重,寒热往来用芥菜籽二两,研成末。每次用二钱,空腹用酒服下。
治阴证伤寒引发,腹痛呕逆:用芥菜籽研成末,加水调和后贴在肚脐上。
治颈淋巴结结核:用芥制成末加醋调和后,贴患处。
白芥
【释名】现称之为胡芥,也叫蜀芥。这种菜虽属于芥类,但它和别的芥类区别很大。
茎叶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冷气,安五脏,其功用与芥菜相同。
子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发汗,胸膈痰冷,气息急促,将它研成末,加醋调和后外敷可治毒箭伤。用熨之法可除恶气风毒脓肿,四肢疼痛。对咳嗽不止,胸胀气喘且多唾的人,每次温酒送服七粒。它还可利气化痰,除寒暖中,消肿止痛,治咳嗽翻胃,下肢麻木,筋骨腰各种痛。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处,非白芥籽不能治。
【附方】防痘疮(天花)余毒末尽,复受风邪,治眼中作痒,眼睑红赤溃烂等:用白芥籽末,加水调和后涂足心中,引毒气下行,使疮疹不进入眼中。
治胸胁水饮:皮肤苍白或肿面不红及胸痛,用白芥籽五钱,白术一两,研为末,加入枣肉捣烂,做成梧子大的药丸,每服用五十丸白开水服下。
芜菁
【释名】也叫蔓菁。根圆,也有长的,分红白两种颜色。它的味辣而带甜,叶粗糙,也有花、叶。夏初起苔,花呈淡紫色。结的角像虫一样,腹部大尾部尖。其籽似葫芦籽,大小不一且不圆,呈黄赤色。
根叶
【性味】味苦,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利五脏,耳聪明目、轻身,使人肌肤红润有光泽,精力充沛,抗衰老,益气。常食通中焦,使人健壮。消食,下气,治疗咳嗽,清热解渴,去胸腹冷痛,以及热毒风,乳房结块和因产后乳汁积累过多而致乳房胀硬掣痛。
子
【性味】味辛,苦,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耳聪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充沛,驻颜。疗黄疸,利小便。加水煮汁服用,可以除腹内痞块积聚,服少许,可治霍乱导致的胸腹胀闷。研成末服用,主治视物模糊不清。榨成油调入石膏中,可以去脸上的黑斑和皱纹。籽和油敷,可治蜘蛛咬伤。服用其籽,使人健壮。特别适用妇女。
花
【性味】味辛,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虚弱,疲劳,视力差。久服延年益寿,夜间可看书。
服用之法:每年的三月三日采花,阴干,研为末,每次服两钱,空腹用井水服下。
【附方】预防疫病:在立春的庚子日那天,用蔓菁煎成汁,全家大小趁温服下,多少皆可,一年免疫病。
治鼻血不止:用生蔓菁捣汁饮,立刻即可止血。
治各种肿瘤:用一把生蔓菁,加入盐少量一同捣碎敷在患处,效果明显。
治眼外观一切正常但逐渐失明:用蔓菁籽六钱,蒸透后,马上用锅中的滚水淋,然后晒干,如此反复三次,再将它杵成末。
每天用酒送服方匕。
治乳房肿块:用其根和叶,去泥土忌用水洗,直接加盐捣烂后,涂抹在患处。药热后重新换,三、五次就可治愈。十一、十二月就只用蔓菁根,有奇效。
冶疝肿如斗:将蔓菁根捣烂后,封贴在患处,奇效。
治异物入目:蔓菁菜捣烂后,拿手帕包好,挤汁滴两三点入眼中,异物马上就出来了。
被狗咬伤:蔓菁根捣烂,取汁服用。
治黄疸如金:生蔓菁籽研为末,每次服方寸匕。
莱菔
【释名】即萝卜。六月下种,花呈紫绿色。叶子大的像芜菁叶叶,小得像花芥叶,叶上有细柔毛。
呈红和白两种颜色,形状有圆、长两种。一般而言,沙性土壤中生长的萝卜脆甜,瘠薄土壤中生长的则硬而且辣。萝卜的根、叶都可生食或熟食,是蔬菜当中最有益于人的。
根、叶
【性味】根,味辛、甜;叶,味辛,苦,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做成散服及炮制后煮服,大下气,消食和中,去痰癖,使人健壮;生莱菔捣烂后取汁饮,清凉解渴,有利于关节,美容养颜,散发五脏恶气,制面毒,行风气,去热气。利五脏,身体备感轻松爽快,肌肤白嫩细腻。同时又可消痰止咳,治肺痿、吐血,温中补不足。萝卜和羊肉、银鱼煮食,治劳瘦咳嗽。和猪肉一起吃,益人;生萝卜捣烂吃,治痢疾伴饮食不进或呕吐不能食,又治吐血和流鼻血。同时还宽胸膈,通大小便。生吃萝卜,止渴宽中;煮熟食用,化痰消胃肠积滞。萝卜还能除鱼腥治豆腐积。主治吞酸水,化积滞,解酒毒,散瘀血,效果极佳。把萝卜研成末服,治各种淋症;制成药丸服,治小便白浊;煎水洗脚,治脚气;饮萝卜汁可治痢疾和失音,还可治因烟熏而将死之人;生萝卜捣烂涂在跌打损伤和烧伤、烫伤处,也极为有效。莱菔极为能制面毒。
【发明与传说】以前一个婆罗门的僧人来到东土,发现人们吃麦面,惊呼:这麦面乃大热之物,如何吃得?又发现他们饭食中有萝卜,又说:全凭萝卜来解麦面的热性。从此承传下来,吃麦面一定要吃萝卜。萝卜捣烂制面,作出的面食口味极佳,吃得很饱也不会发热。萝卜煎来吃,下胀气,只要是人饮食过量,生嚼食则能消食。
张杲所作的《医说》上说:富人李某生病,鼻血不止,极为危险,医生以萝卜、天然水、酒调服,鼻血即止。这是血随气行,气滞则血妄行,萝卜下气而酒作引导的原因。《延寿书》记载:要师在逃难时逃入石窟中,强盗以烟熏之,他在被熏的昏迷将死之际,这时他摸到萝卜菜一束,嚼汁咽下,马上就苏醒了。此法以备急用,不可不知道。但是吃多了莱菔会动气,只有生姜能制这种毒。
籽
味】味辛、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研汁服,治因风邪而引起的风痰症发作。同醋研细后服,可消肿毒。它能下气定喘治痰,消食胀利大小便,止气痛,治腹泻粪便杂有未消化食物残渣,疮疹。
【附方】治食物作酸:生嚼萝卜数片下咽,或生嚼萝卜菜都效果极佳。但是干的、熟的、盐腌的,都无效。
治反胃:萝卜用蜜煎浸后,细嚼慢咽,有效。
治肺痿咳血:萝卜加羊肉或者鲫鱼煮熟,频食。
治鼻血不止:萝卜捣汁半盏,加入酒少量的烧后服用,也可以将萝卜汁注入鼻中,效果都上佳,或者将酒煎沸,再加上萝卜煎后饮用,也可治好。
治痢疾伴有不思饮食,呕吐不纳:萝卜捣成汁一小盏,蜜一盏,水一盏,一同煎,早午各一服。或用萝卜籽擂的汁亦可。又方:只用萝卜菜煎汤,每天饮用。又方:用萝卜片,不管新旧用蜜浸片刻后,含在嘴里,咽下它的汁水,味淡后再换一片,到觉得想饮食的时候,用肉煮粥吃,但不可食之太多。
治大便下血:大萝卜取皮烧灰存性,荷叶烧灰存性,生的蒲黄,三种各等份,一起研为末,每次用一钱,米汤送服。又一方:蜜炙萝卜,任意吃。
治伤酒下血;用十二个萝卜,留青叶一寸左右,放入罐中加井水煮,煮到十分烂后,再加淡醋,空腹时任意吃。
治肛门脱出,将生萝卜捣烂,敷填在肚脐中,用布裹紧,直到感觉有疮长出时,立即除去,效果上佳。
治因湿热蕴结下焦,形成砂石淋,下腹、腰部、尿道疼痛难忍:把萝卜切成片,蜜浸片刻后炙干,再浸、再炙反复数次,但不可过焦。细细嚼后用盐开水服下,每日三服。
治偏正头痛:将生萝卜汁放入一个蚬壳里,患者仰卧,将萝卜汁注入左右鼻孔中,效果神效。
治哮喘遇过敏原即发者:萝卡籽淘干净,蒸熟后晒干研细,加姜汁浸后蒸成饼,制成绿豆大小的丸。每服三十丸,用唾液咽下。
治年久头痛:萝卜籽和生姜各等分,捣后取汁,再加入少量麝香后,滴入鼻孔中,头痛即止。
治牙齿疼痛:将十四颗生萝卜籽研细,加乳调和,左痛点右鼻,右痛点左鼻。
治小儿盘肠气痛:萝卜籽炒黄后研末,用乳香汤送下半钱。
香荽
【释名】也叫胡莱、胡荽、芜荽。八月种下,阴天最好。初生时茎柔叶圆,叶有花岐,根软呈白色。冬春采来食用,香美可口,立夏后开成簇细花,颜色呈淡紫色。五月收子,子如麻子,也有辛香。它的子、叶都可用,生、熟均可食,对人大有裨益,适宜在肥沃的地里生长。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消食,治五脏,补不足,利大、小肠,通小腹气,清四肢热,止头痛。疗痧疹、豌豆疮不出,用胡荽酒喷于患处,立出。通心窍,祉筋脉,和胃。倘若治肠风,就以热饼裹胡荽吃,效果极佳。和其他菜一同,气香、爽口,辟飞尸、鬼疰、蛊毒。解鱼毒、肉毒。若有狐臭、口臭、烂齿和脚气、金疮之人,都不可吃胡荽,不然病情加重。久食使人健忘。它的根,会发痼疾。万万不可与邪蒿同食,不然使人汗臭无法治愈。只要服各种补药以及药中含有白术、牡丹的人,不可食之。李时珍说:胡荽,味辣、性温和、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能辟所有邪气。所以痘疮难出的,用胡荽能引发出来。按《直指方》载:痘疹不出,宜用胡荽酒喷,以辟恶气。床帐四方,都宜挂胡荽,以除汗气、狐臭、天癸、淫荡之气。对付一切秽恶,无所不可。小儿若体质虚弱,在天阴寒冷时,食胡荽最佳。
韭
【释名】又名起阳草。只须种一次便可反复生长,所以叫韭。一年可割三、四次,只要不伤到它的根,到十一、十二月用土盖起来,三、四月来临之前又起初生长,一丛一丛地生长,叶长得茂盛,韭叶颜色翠绿。
【性味】味辛,微酸、涩,性温,无毒。
【采集加工】叶子长到三寸长时即可收割,若要收种子就只收割一次。八月份开一花,收取后腌藏作为菜,叫做长生。意味割后又能长,长久不衰。九月份收种子,它的种子呈黑色,形状扁平,需放在通风之处阴干,不可放在潮湿的地方。
【功效主治】主治归心,安抚五脏六腑,除胃中烦热,有益于病人,可以长食用。另有归肾壮阳,止泄精,温暖腰部膝部。可治吐血咳血、鼻血、尿血,及妇女月经失调、跌打损伤和呃噎病。将韭菜捣成汁澄清后,和小儿的尿一起饮服,能消散胃内的瘀血。和鲫鱼一起煮食可治急性痢疾。将生韭菜捣汁服,可治胸部疼痛。煮来吃,可使肺气充沛,除心腹陈寒痼冷和腹部包块,治肥胖人中风后失音;还可解各种药物的毒性,治疗狂犬咬伤,毒蛇、蝎子、毒虫咬伤,捣烂后,外敷,解其毒性。把韭菜炸熟加入盐、醋,空腹食十次,主治胸膈噎气。三、四月食用香,六、七月食用臭,十一、十二月食用则小便频繁。五月吃了则使人疲乏无力。不能与牛肉同食。昔日人们在过节时要吃五种荤辛类食物来驱除邪气,这五种荤辛就有韭菜,元宵日吃辛,依此来资助人的正气。
花
【功效主治】食之动风。
根
【功效主治】可治各种癣症。
籽
【功效主治】可治梦中遗精、便血。可暖腰膝,驱除鬼气附身,补肝脏及命门,治小便频繁、遗尿,可治妇女白带过多。将其研成末,拌入白糖可治腹泻;拌入红糖则可治腹泻便血。用陈米汤服下,有神效。
【附方】服食方:有位穷苦的老人患有消化道肿瘤,一吃食物立刻就呕吐,而且胸中有针刺般痛疼。有人叫他用韭菜汁,加入少量盐、梅和卤汁,先细细呷一点,再慢慢加量,吐出数升浓痰后明显好转。
治产后大出血而晕倒:把韭菜切碎装入瓶中,再倒入热醋浸泡,使气吸入患者鼻中,即可苏醒。
治鼻出血不止:将韭菜根、葱根一起捣碎,捏成枣子般大小,塞入鼻孔,经常更换,两三次即可止血。
治夜有恶梦不止:发生恶梦导致的昏死,勿点灯,只要痛咬他的大拇指指甲并将唾沫吐在他脸上就可使他苏醒,再将捣成汁的韭菜,吹进他的鼻孔中,十一、十二月没有韭菜时就用韭菜根。
山韭
【释名】大多生在山中。它的特征与家韭相同,但根是白的,叶子颇像灯芯苗。
【性味】味咸、涩,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可治小便频繁,祛除烦热,滋润毛发,能够补肾,适宜于患肾病的人吃。主治腹胀,腹泻和肠炎。有温暖中焦调补脾胃的作用。
【发明与传说】陈直《奉亲养老书》载:韭菜羹能治老人脾胃虚弱、饮食减退,用韭菜四两,鲫鱼五两,煮成羹,调入调料服下并少吃面食。每隔三五天煮一次,据说能大补身体。韭传说由后魏孝文帝所种。
葱
【释名】葱共分四种:冬葱也就是冻葱,夏衰冬盛,它的茎呈白色,叶呈绿色,极为柔软。汉葱茎厚实坚硬,而味道很淡,到了十一、十二月叶子使枯萎。胡葱的茎和叶子粗短,还有一种楼葱,也叫龙爪葱。每根茎上长有像龙爪的形状的枝桠。冬葱又名太官葱,因为它的茎柔软细弱而且有香味,可以过冬,汉葱又叫木葱,因它的形状很粗又很坚硬而得名。冬葱不结子。汉葱春末开成一丛丛的花,花呈青白色。子是黑色,有皱纹,呈三瓣的形状。收取后阴干,不能在潮湿之处,可栽苗也可撒种。
葱茎白
【性味】味辛,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煮汤,可治伤风寒的寒热,消除中风后面部和眼睛浮肿。药性入手太阴肺经,能发汗;又入足阳阴胃经,可治伤寒骨肉疼痛,咽喉麻痹肿痛不通,并可安胎。使用于眼睛,可眼清目明、轻身,使肌肤润泽,精力充沛,抗衰老,祛除肝脏中的邪气,通利中焦,调五脏,解各种药物的药毒,通大小肠,治疗腹泻引起的抽筋以及奔豚气、脚气,心腹绞痛,眼睛发花,心烦气燥。另可通关节,止鼻血,利大小便。治腹泻不止和便中带血。能达解表和里,祛除风湿,治全身疼痛麻木,治胆道蛔虫,能止住大人虚脱,腹痛难忍,及小孩肠绞痛,妇女妊娠期便血,还可以促使乳汁分泌,消散乳腺炎症和耳鸣症状。局部外敷可治狂犬咬伤,制止蚯蚓之毒。
叶
【功效主治】煨烂研碎,敷在外伤化脓处,加盐研成细末,敷在被毒蛇、毒虫咬伤之处或箭伤溪毒之处,有除毒作用。还可以治疗下肢水肿,利于滋养五脏,益精聪耳明日、轻身,使人肌肤红润有光泽、精力充沛、抗衰老、发散黄疸病。
汁
【性味】味辛,性温、滑,无毒。
【功效主治】饮用葱汁可治便血,可解藜芦和桂皮之毒。又可散瘀血,止流血、疼痛及耳聋。
须
【功效主治】主治通气,治饮食过饱后的房事过度,治血渗入大肠、大便带血、痢疾和痔疮。将葱须研成末,每次服两钱,用温酒送下。
花
【功效主治】主治心脾如刀割般的疼痛,同吴茱萸一起煎服,效果明显。
实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能使睛眼明亮,补中气不足,能温中益精、养肺、养发。
【发明传说】《张氏经验方》一书载:因金属外伤而出血,可用葱白和葱叶一起煨熟后捣烂敷在疮上,冷后再换。石城慰戴尧臣,试马时大拇指受损,流血甚多,用此方法,换药两次即可止住疼痛。第二天洗脸时,看不到受伤的痕迹。宋推宫和鲍县尹都知道此方法,每当有人被杀伤还有气息时,用此法救活了很多人。
煨葱治跌打损伤方法是:将葱放入灰中用火煨熟,去除葱皮,将中间流出的液体覆盖在损伤之处,再多煨些葱,不间断地敷上热葱。昔日李抱真当判官时,大脚指被军士用棍棒打伤,连指甲都被打落了。起初用金创药裹在拇指上,以饮酒止痛,结果脸色越来越青,痛苦得无法忍受。有个军士就告诉他用煨葱治跌打损伤,他马上采用此法,换了三次药后,脸就呈现出了红色,很快疼痛消失。一共十几次后,便能在席上谈笑风生了。
【附方】治头昏脑胀疼痛难忍:用葱插入病人的鼻和耳内,即可通气,使人清爽。
治上吊自杀者:在耳鼻之中插入葱,等到有血流出来即可苏醒。
治因伤寒头痛欲裂者:用带须的葱白半斤,生姜二两,水煮,温热时服下。
治妊娠期间受到伤寒、红斑变黑、尿中带血者:用一把葱白,三升水,煮熟后喝汤,将葱吃完,直到出汗。
治怀孕五六个月时剧烈胎动无法抢救者:用一把葱白,三升水,煎至只有一升时,除去葱渣马上服用。
治胎道流血,腰痛攻心:用葱白煮成浓汤饮服。倘若胎儿没死即可安胎,倘若胎儿已死则能让死胎很快排出来,无效可再服用。一种药方:加上川芎。另一种方法:用银制器皿煮粥和羹米食。
治突然中风,卧床不起:急取葱子中间的黄心刺入病人的鼻孔中,男的刺入左鼻孔,女的刺入右鼻孔,深约三、四寸,鼻孔、耳朵出血就救活了。或者刺入耳中五寸深,以鼻孔中出血为准,倘若没有出血则已经死亡。
治小儿暴死:取葱白放入肛中和两处鼻孔中,气通后打喷嚏,即活。
治小儿腹痛:用葱煎水浴小孩腹部,并把炒葱捣碎后贴在肚脐上过片刻,排出尿后腹痛即止。
治阴痛难忍,昏厥而唇青面黑者:用除去根和葱叶的葱一束,留二寸葱白,烘烤热后放在肚脐上,用熨斗烫,葱坏后再换新,过片刻,热气透入体内,手足温暖有汗出来即可,再服四次葱汤。倘若用熨斗烫,手足不变暖和,那么就难以治疗。
治虚脱危症:只要是大吐大泄之后,四肢冰凉,不省人事,有的与女子媾和后,小腹和肾疼痛,出冷汗,昏迷不醒,如不及时抢救,则极为危险。先将葱白炒热贴在肚脐上,再擂烂三到七根葱白,用酒煮后灌服,阳气马上回升。这是华佗发明的药方。
治急性胆道绞痛、小便不利,倘若不及时抢救就会危及生命,用葱白三两,炒热后用帕包好,将两包交替熨烫小腹等气渗透到腹里气透后则愈。
治早期乳腺炎:用葱汁一两,马上服下,炎症即可消失。
治疗疮毒疮:将疮刺破,用老葱、生蜂蜜杵碎贴两个时辰,疗疮出来后,用醋水洗,效果神奇。
治人身体上突然长出肉刺,或痛或发痒,即血壅,如不医治则必死无疑,将葱烧成灰后淋洗,再喝数杯豉汤,则病情自然好转。
山葱
【释名】茎细而叶大,吃起来很香,也就是野葱,山坡平地上都有生长。在沙地生长的叫沙葱;在水泽地里生长的叫水葱。山葱花呈白色,结的果实像小葱头一样大。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长期食用可以强智益胆气,将山葱煮水浸泡或捣碎外敷在局部。主治各种山中毒物刺伤,山中溪水的沙虱,及箭伤等毒。
子
【功效主治】主治泄精。
葫葱
【释名】葫葱又叫蒜葱。形状像大蒜,是人工种植的,不是野生的。
【采集加工】八月间撒种,五月份收获,它的叶了像葱而根像蒜。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温中下气,消除积食使人食欲旺盛,并可杀虫,补利五脏气不足,治疗肿毒。长期食用有伤神经损伤记忆,使人健忘,眼睛昏花,血脉不通,导致顽固性疾病。患有狐臭,虫咬的人,吃葫葱后转好。
子
【功效主治】主治各种肉毒,吐血不止;面黄肌瘦的人,用葫葱籽加一升水煮至半升后,冷了服下。
薤
【释名】又叫火葱。一根多茎,叶长得茂盛而根长得很大,其叶的形状像韭菜,但有剑脊,又是空心,像小葱的叶子但又有棱,气味也象葱。二月开细花,呈紫白色,根像小蒜,一根有几颗,长在一起。
【采集加工】五月趁叶子还是青的时候可以挖出,不然根肉不饱满。它的根可以用来煮食、腌制和醋泡。
【性味】味辛、苦,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药入手阳明经,主治金疮溃烂、轻身、不饥耐老。强筋骨,除寒热,去水气,温暖中焦散结气,利于病人。捣碎薤白可治各种疮,中风寒,水气肿痛。煮来食用可耐寒,调中补气不足,治慢性腹泻,使人健壮,壮阳恢复元气。另可散血通气,治胸部针刺般疼痛,并安胎,利于产妇。还可治妇女赤的带下。骨刺卡咽喉,吃薤白后刺即吞下。薤有红色、白色两种,白的能滋补,红的能治疗金疮。同蜂蜜一起捣碎涂在烫伤、烧伤的患处,效果显著。但不可和牛肉一起食用,不然易生结石。
【发明与传说】安陆郭坦兄,患大肝病后,随即饭量巨增,每天要吃一斛食物,五年后,家境败落,沿街行乞,有一天肚子饿了,来到一个菜园里,吃了很多的菖头的大蒜,便觉得无比难受而倒在地上,随即吐出一大堆秽物,而后秽物逐渐减少。有人撮来饭倒在上面,即化成了水,但病人从此就好了。如此看来薤实、大蒜能化结石是很灵验的。
【附方】治突然中风,奄奄一息,或平时恶梦:用薤实汁灌入鼻孔中,就会苏醒。
治霍乱干呕,腹中大痛欲死:取薤实一把,三升水,煎到只剩下一半时服下,服用三次就好了。
治腹胀气痛:用薤白捣成汁喝,效果甚好。
治拉红痢不止:薤实同黄柏皮煮水喝能治好。
治小儿痢疾:把菖头捣成泥,和以粳米粉和蜂蜜做成饼,烤熟后食用。
治产后各种痢疾:多煮些薤白来吃,再和羊肉一起炒来吃。
治胎动不安,腹内冷痛:取一升薤白,四两当归,五升水,煮到只剩两升时,分三次服下。
治鱼骨鲠在咽喉:将薤白嚼软,用绳子捆好,吞到被鱼骨鲠住之处,然后拉出绳子,鱼刺也随之而出。
治狂犬咬伤:取薤白捣成汁喝,并将它的汁涂在咬伤之处,每天涂三次,效果上佳。治小儿误食钱物:将薤白煮熟后吃下,钱物随即便出。
蒜
【释名】又叫小蒜。家蒜分两种:根和茎都很小,瓣少较辣的,就是小蒜;根和茎都大,瓣多的,味辣而带苦的是大蒜。
【性味】味辛,性温,有小毒。
【功效主治】益脾肾,止霍乱吐泻,解腹中不安,消积食、温中调胃,除邪祛毒气、下气,治所有虫毒,敷在蛇虫咬伤处和沙虱疮上,有极好的效果。
叶
【功效主治】主治心烦痛,解各种毒,治小儿发红疹。
【发明与传说】华佗看见一个人哽住食物难以下咽,就叫店家取大蒜榨出两升汁叫病人饮服,马上吐出一条蛇,病人把蛇挂在车上,去拜谢华佗,看见墙壁北面挂着数十条蛇,才知道他的神奇。还有《奇疾书》一书说:人头上、脸上有火光,别人的手靠近就象火在烧烤,这是中了蛊毒。取大蒜榨汁半两,和着酒服下,即吐出像蛇一样的东西。由此可见,大蒜是治中毒的重要药物,现在知道这一点的人很少。
山蒜
【释名】山蒜、泽蒜、石蒜都是同一种蒜,只是分别生长在山中、沼泽中、石头之间等不同之处。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积块和妇女血瘤,磨细后用苦酒服下,治疗效果极佳。
【功效主治】泽蒜、石蒜都能温补下气。
葫
【释名】又叫大蒜。它和小蒜的气味相似。张骞出使西域后,大蒜、胡荽才传入中原。因而叫葫蒜。而小蒜系中原本地所产。
【采集加工】大、小两种蒜,都在八月下种,三、四月吃蒜苗,夏初则吃蒜苔,五月份则吃它的根,秋季收种。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功效主治】主治归五脏,可散痈肿毒疮,祛除风邪,消除毒气。又可下气消积食,化腐肉,祛除风湿,破冷气,消腹部包块,扶正祛邪,通气温补,治疗毒疮,癣等病症。另有强健俾胃,助肾气,止霍乱吐泻导致的抽筋和腹痛,驱除邪气和瘟疫,疟疾导致的抽风和寒冷。敷伤风冷痛,治毒疮,蛇虫之毒,溪砂毒,沙虱毒。
【发明与传说】叶石林在《辟暑录》一书中记载:有一个仆人在六、七月骑马飞驰,忽然倒在地上气若游丝。同行的王相叫人用大蒜和路上的热土各一把放在一起研碎,用一杯刚打来的井水调和,扳开牙齿灌进他的嘴里,很快就苏醒过来了。李绛在《兵部手集方》一书中记载:毒疮肿毒导致疼痛呻吟,无法睡卧,神智不清的,把两颗独蒜捣烂,和上麻油后厚厚敷疮上,于后便更换再敷。多次用此方法救人,都极为灵验。卢坦侍郎肩上长疮,撕心胀痛,采用此方法便治愈了。有李卜射后脑长疮久治不愈,卢侍郎向他建议采取这种方法也医治好了。葛洪在《肘后方》一书中记载:只要是背上疮肿,可用独蒜横切一分厚,贴在肿头上,用梧桐子大的艾炙大蒜一百次,不知不觉红肿逐渐消退,多炙片刻更好,不要太烫,倘若觉得疼痛就拿开,蒜焦了就再换一块,不要损伤皮肤。
【附方】倘若是用熟醋浸泡多年的大蒜更好,将大蒜捣乱用水服下,可治疗因中暑导致的昏迷不醒。捣碎贴在足心,可医治鼻孔流血不止。用大蒜和豆豉丸服下,可治大便突然大出血。将大蒜捣成汁饮服,可医治吐血和心绞痛。煮成汁饮服,可治疗角弓反张之症。和鲫鱼一起做成丸子食,可治胸闷胀满。和蛤粉一起做成丸子食,可消水肿。同黄丸子一起吃,可治腹痛。捣成膏敷在肚脐上即可通达下焦消水,通大小便。贴于足心,治急性腹泻,止鼻出血。放入肛门中,能使幽门通畅,治疗关络不通,但吃多了会损伤人的眼睛。
治腹胀:大蒜装入自死的黑鱼肚里,再用湿纸包好,放在火中煨熟,将蒜和鱼一起吃。忌放椒、盐、葱、酱。多吃自愈。此方法有人试过,并不是夸大其辞。用炙的方法治背上发疮。只要觉得背上有硬肿块疼痛,先用湿纸贴在疮头,再用大蒜十颗,淡豆豉半合,乳香一钱,研细,根据疮头的大小,用竹片做个圈围起来,将药填在圈内,填至分两厚,用艾炙,由痛炙到痒,再由痒炙到痛,以一百次为一疗程。此方法与蒜钱炙法有相同的功效。
治疗肿恶毒:用门臼的灰一撮筛细,用独蒜和蒜苔蘸灰擦疮口,等疮自然冒小汗后再擦,不久红肿便消失了。背上硬块红肿,也可以擦。
治腹部胀满,大小便不通:将独头蒜烧熟后去掉蒜皮,用布裹好放入肛门,胀气马上就能通。
治干湿霍乱转筋:将大蒜捣碎涂于足心,立愈。
治气肿,用大蒜、田螺、车前子各等份,熬成膏摊贴在肚脐上,水即随大小便排泄出去,几天即可痊愈。
治痢疾伴饮食不进或呕吐不能食:将捣烂的大蒜贴于足心,也可掩贴在肚脐上。
治妇女阴部红肿发痒:用大蒜水洗阴部,见效时停止。
治中闭口椒毒,气滞欲死:把蒜煮来食用,即可治愈。
治鱼骨头卡在喉咙里:用独头蒜塞在鼻孔里,鱼骨头自然就出来了。
芸苔
【释名】又名油菜。它的籽可以榨油。九、十月间插种,长出来的叶子形状颜色有点像白菜。
油菜开黄色的有四瓣的小花,像芥花。结荚收籽,它的籽也像芥籽,呈灰赤色。
茎叶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丹毒,乳房肿块,破腹内痞块结血。治产后贫血及瘀血。煮来食用治腰腿麻木。将叶捣烂涂于女人乳房疗肿块。治瘭疮,豌豆疮,散血消肿,伏蓬砂。芸苔破血,产妇宜食。
【发明与传说】孙思邈说:贞观七年内江县因饮酒过度,导致夜间感觉四肢骨肉疼痛,次日清晨头痛,额角上生丹如弹丸,肿痛,到晌午肿得厉害,眼睛无法睁开。再过一天差点就会死。我想到本草记载芸苔可治丹毒。于是取芸苔叶捣烂来敷,马上就消了红肿,格外灵验。也可以捣汁来服用。
子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男子梦遗、与鬼媾和。用其油敷头,头发会长黑,通滞血,破冷气,消肿结,治难产,产后心腹部各种疾病,赤丹热肿,金疮血痔。
【附方】治手足瘭疮:此疮常长在手、脚、肩、背上,密密麻麻如红豆,将其刺破有汁渗出。用芸苔籽煮水服一升,并且多吃晒干煮熟的芸苔菜,吃时加少量的盐、酱。冬季用芸苔籽研水服。
治泻下血色鲜红,腹痛昼夜不止:用芸苔叶捣烂取汁二合,加蜂蜜一合,温服。
治产后失血过多导致的晕厥:用芸苔籽、生地黄各等分,每次三钱,姜七片、酒水各半盏,童子尿半盏,一起煎至七分,趁温服下,产妇即可苏醒过来。
治产后恶露不下,血结心中:用炒过的芸苔籽、当归、桂心、赤芍各等分,研为末,每次用酒送服二钱,便能排出胞宫内遣留的余血和浊液。
治大便带血:用生芸苔籽、甘草炙一起研为末,每次用水煎服三钱。
治偏头痛:用芸苔籽一分,大黄三分,研为末,吸入鼻中,很快就见效。
治疗扭伤骨节:用芸苔籽一两,炒黄米二合,龙骨(蛇骨)少许研为末用醋调成膏,摊在纸上,敷贴骨节扭伤处。
治小儿天钓:芸苔籽、去掉皮尖的生鸟头各两钱,研为末,用水调和后涂在头顶上。
胡荽
【释名】就是沁香菜,又名胡菜,原荽。因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种子,所以叫胡荽。现在俗称荽,山西人称之为香菜。根叶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消食,治五脏,补不足,利大小肠,通小腹气,清四肢热,止头痛。疗痧疹,豌豆疮不出,用胡甍酒喷于患处,立出。通心窍,补筋脉,开胃。倘若治肠风,就用热饼裹胡荽吃,治疗效果极佳,和各种菜一同吃,气香,爽口,辟飞尸、鬼疰、蛊毒。解鱼毒,肉毒。但有狐臭、口臭、烂齿和脚气、金疮的人,都不可食,不然病情加重。久食使人健忘。它的根,宜发痼疾。万不可与邪蒿同食,不然使人汗臭难以治愈。只要是一切补药以及药中含有的白术,牡丹,不能吃它。
子
【性味】味辛,酸,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消食开胃,解蛊毒治五痔,及吃肉中毒,吐血,下血,可煮汁冷服。又可以用油煎,涂小儿秃疮,能发痘疹,除鱼腥。
胡萝卜
【释名】根分黄色,红色两种,带点蒿气,长约五,六寸,大的有手握满那么粗。三、四月,茎高约二、三尺,开白色的碎小花,形状像伞,胡萝卜籽有褐色的毛,气味有点像萝卜,因是元朝时从西域引进来,所以得名胡萝卜。
根
【性味】味甘、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足下气调补中焦,利胸膈和肠胃,安五脏,增强食欲,对人体有利无害。
子
【功效主治】主治久患痢疾。
芹菜
【释名】分为水芹、旱芹两类。生长在沼泽的边上的为水芹;生长在陆地的为旱芹,分为红、白两种。通常二月长出幼苗,它的叶子成对生长。它的茎上有棱,中间是空的,气味芬芳。五月开出白色的细小的花,芹菜对人身体大有益处。
水芹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女子大出血,且有止血养精,保养血脉,键体补气的功效。使人身体强健,增强食欲。服用水芹汁,又可去除暑热,医治结石。小儿饮其汁可以去除暴热,大人可治酒后鼻塞及身体发热,又可去头中风热,利口齿和润滑大小肠。同时还可解烦闷口渴,妇科出血及白带增多和痈症、五种黄疸病。芹菜和醋一起食用,不损牙齿。红芹是有害的,不能吃。腹有包块的人吃不得。
【发明与传说】春秋时节,蛇卵附在芹菜上,人们误认为食物把它同芹菜一起吃了,引发病变,出现面色青紫,腹部有鼓胀症状,像怀孕一样疼痛难忍,此为蛟龙病。宜吃硬糖二、三升,每日三次,直到吐出像蜥蜴一样的秽物后症状消失。李时珍说:芹菜生长在水边。蛟的行为变化多端,它的精卵怎么可能附在芹菜上呢?可能是蜥蜴、水蛇之类的动物,在春夏之时交配时,将精液遗留在那里之故吧。再说蛇喜欢芹菜,这足以证明上述结论。
堇
【释名】又叫旱芹。
堇菜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捣成汁后,可以用来洗马身上的毒疮,同时也可服用。又将汁涂在蛇、蝎毒痈肿患处可治。经常食用堇菜可经消除胸腹间的烦闷发热及寒热,治颈淋巴结核病。具有聚积精气,除下瘀血,止霍乱腹泻的功效。还可以将生堇菜捣成汁取半升服,能够驱除体内毒性产物。
紫堇
【释名】又称红芹。长在水边。它的叶青色,有三寸长,叶上有黄色斑点,它的味道苦涩。它的根嚼起来有极浓的酸、苦、涩味。
苗花
【性味】味酸,性平,微毒。
【功效主治】主治大人、小孩脱肛。
马蕲
【释名】马蕲与芹菜是同一个种类但不是同一品种,在潮湿之处,三四月长出幼苗,茎像蒿一样,而且茎上有茸茸的白毛,嫩的时候可以吃。叶比水芹稍小一些,五六月份开碎小的花,堆积成簇,花呈青白色。结出的果实黑的。马蕲的根呈白色,有一尺左右长,气味芳香,质地坚硬,难吃。
苗
【性味】味甘,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益脾胃,利胸膈,去除体内冷气,可以当菜吃。
子
【性味】昧甘、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心腹胀满,开胃下气及帮助消化食物。可作调味品用。炒熟的马蕲籽,研细成末,加醋服用,可治疗急性心痛、失眠并能温中暖脾,治反胃。
罗勒
【释名】又叫香菜。有三个品种:一种像紫苏叶;一种叶大,香气很浓,一种能作成凉拌菜。冬季一般使用晒干的制品。
【性味】味辛,性温,微毒。
【功效主治】主要是调理中焦脾胃,消化食物。有去除恶气,消除水气的作用,适宜生吃。治疗牙齿,牙根烂疮的方法是:把罗勒烧成灰饮用,治疗效果极为好。患呕吐病的人,可取罗勒汁服用半碗或老十一、十二月用罗勒晒干品煮汁服用。将它的根烧成灰,敷在小儿黄烂疮上,能治愈。罗勒还有治疗各种传染病和排出体内毒物蓄积的功效。
【发明与传说】《饮膳正要》记载它与各种菜同吃,辛香味能够避去腥气。但是不可多吃,否则会使关节活动不利,经络不通,使人血脉不行又动风,诱发脚气。
子
【功效主治】医治眼睛视物不清和尘埃落入眼中,方法是:用三、五颗罗勒籽放入眼中,片刻就润湿胀大并和眼泪一起将异物冲出,又能治红眼病和砂眼。
【发明与传说】李时珍记载:以前庐州县彭大辨在临安,突然得了红眼病后视物不清。一和尚拿罗勒籽洗净晒干,每一次放一粒在眼内,闭上眼片刻后,罗勒籽连同眼内的秽物而出,治愈了红眼病和视物不清。另一方,是将罗勒籽研成细末和水制成汁,点入眼中也有效。我曾经取罗勒籽放入眼中,结果籽也胀大了。大概是因这籽被打湿后的原因,所以可粘附在眼膜上的尘物。然而眼中容不下一粒尘埃,而放入这籽三、五颗却并没有妨碍。这大慨是一一个例外吧。
白花菜
【释名】三月下种,它的茎很软,一叶上有五片叶子,似拇指大小。秋季开白色的小花,花蕊长二、三寸,有小角,白花菜籽呈黑色并且很小,菜叶的气味膻臭,只适合用盐做腌菜吃。另一种开黄色的,叫黄花菜,形状和它相似。
【性味】味苦、辛,性微毒。
【功效主治】主治下气,用白花莱煎水可治痔疮,捣烂敷可治风湿痹痛。和酒一起饮可治疟疾。但是吃多了可使风气滞留在五脏六腑,使人胃中胀闷不适,仿人脾胃。
辣米菜
【释名】生长在南方,是田园间的小草。冬季满地丛生,有二、三寸长,它的梗柔软,叶子很小。三月间开黄色小花。结一二分长的细角,角内有细小的籽。可以连根一起拔着吃,味很辛辣,称为辣米莱。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能去冷气,驱除腹内久寒,助消化,增加食欲,利胸膈,化痰,去心腹疼痛。其方法是:将辣米莱切细,用新鲜蜜浆拌入洗净后的辣米菜中捌匀;或者先洗干净后就吃,口感舒适且能消化食物。但多吃生热,引发机体顽固性疾病。
生姜
【释名】种在低湿沙地,四月取母姜栽种,到五月就长出苗,竹叶宽,对生,叶味辣香。秋后经霜,姜就老了。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久服去臭气、通神明。功能是归五脏,除风邪寒热,伤寒头痛鼻塞,咳逆气喘,止呕吐,去痰下气,去水肿气胀,治时令外感咳嗽。合半夏能治胃脘部急痛。加入杏仁煎,治急痛气实,心胸拥膈冷热气。捣烂取汁和蜜服,治中暑呕吐不能下食。散烦闷,开胃。把生姜汁煎服,下一切结食,冲胸膈恶气,特效,还能破血调中,去冷气。
汁
【功效主治】解药毒,除恶热,治痰喘胀满,寒痢腹痛,转筋胸闷,去胸中臭气,狐臭,杀腹内寄生虫。开胃健脾,散风寒,解菌覃等各种菌毒。姜生用时,能发散,熟用时和中,能解吃野禽中毒而致的咽喉肿痛。点入眼中可以治红眼病。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疼痛处,治疗效果极为好。
【发明与传说】李时珍说,俗话说:“上床萝卜,下床姜”,说的就是姜能开胃,萝卜能消食。姜味辣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吃熟吃,或同醋、酱、糟、盐、蜜煎后调和,无所不宜。既可作蔬菜、调料,又可入药作果脯,用途极为广泛。只要是早上外出或者走山路,都宜含一块生姜。
姜皮
【性味】昧辛,性凉,无毒。
【功效主治】可以消浮肿,如腹胀、腹腔内的痞块,调和脾胃,去眼球上的白膜。
叶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吃鱼导致的结石,捣汁饮用即消。
【附方】治产后肉线:有一个妇女产后用了力,导致肉线裂出三四尺,一触疼痛连心,不堪忍受。有一个道士叫人买来老姜三斤,连皮捣烂,倒入二斤麻油拦匀炒干。先将消过毒的绢五尺,折成方后叫人轻轻盛起肉线,使肉线曲成三团放入产户。再用绢袋盛姜,就近熏,姜袋冷了就换。熏了一天一夜,肉线就收缩了大半,两天便痊愈了。据说这是魏夫人秘传的怪病方但不能让肉线断了,否则,就成了不治之症。
脉溢怪症,一人毛窍节次血出不止,此胀如鼓,不久目、鼻、口被气胀用生姜,姜汁和水各半盏服用。即愈,出自夏子益的《奇疾书》。
同蒿
【释名】又叫蓬蒿。
【性味】味辛,性平,无毒。
四蒿四月起苔,有二尺多高。开深黄色花,花的形状像单瓣菊花。一朵花可结籽近百个,成圆形,最易繁植,有蒿气。
【功效主治】主治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但多吃动风气,薰人心使人气胀。
邪蒿
【释名】叶纹都是料的,所以叫邪蒿,根、茎叶像青蒿,而细小柔软。三、四月生苗,没有臭味。它的根叶都可以吃。
【性味】味辛,性温、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胸膈中臭烂发恶气,利肠胃,通血脉,益气。将它煮熟后和酱油、醋调食,治五脏的恶邪气、厌食。治痢疾,口渴难忍热中,暴病恶疮。但不可与胡萎同食,否则使人汗气曼。柔骨类
苜蓿
【释名】结圆扁形的小荚,周围有刺,结的英极为多,老了就变成黑色。荚内有像米的籽,可以做饭吃,也可以用它来酿酒。
【性味】味苦,性平、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安中调脾胃,有益于人,可以长期食用,轻身健体,去脾胃间的邪热气,去小肠各种热毒,可以加酱油煮吃,也可煮成羹吃。对大、小肠有利,把苜蓿晒干来吃对人有益,功能与新鲜时相同。
根
【性味】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热病烦闷,眼下发黄,小便呈黄色,酒精中毒,捣碎后服一升,让人呕吐后就可把病治好。也可以把它捣碎取汁煎来服用,治结石引起的疼痛。苜蓿不可和蜜同吃,使人腹泻。
苋
【释名】又叫苋菜。苋都是三月撒种,六月以后即可吃。长老了能抽出很高的茎,开小花结成花穗,穗中有细籽,籽呈扁形有黑色的光泽,有六种:赤苋,白苋,六苋,紫苋,五色苋,马苋。
白苋
【性味】味甘,性冷、利,无毒。
【功效主治】白苋补气除热使九窍畅通。
赤苋
【功效主治】主治赤痢、箭伤和虱病。
紫苋
【功效主治】消除虫毒,治气痢。
六苋
【功效主治】利大小肠,治初痢、滑胎。苋动气,所以使人烦闷,性寒损伤脾胃。不能和鳖一起吃,容易产生结石。五月五日收苋菜籽,和马齿苋一起研为末,两者分量相等,孕妇常服,容易分娩。
苋实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青光眼,并可聪耳明目,轻身,使人肌肤红润有光泽,精力充沛,不易衰老。除眼中邪恶之物,利大、小便排泄,去除寒热。经常用用增加元气和体力,使身体感觉轻松,不容易肌饿。又可治眼疾,杀死蛔虫,增加精气。
根
【功效主治】捣烂外敷可治下腹及阴部疼痛。
马齿苋
【释名】也叫长命菜。在田园野外都有生长。它的茎柔软并且铺在地上,叶子很小,对称性的生长。六七月开小花,结小的尖形果实,果实中有籽。它的苗煮熟晒干食用。另一种叫水马苋,生长在水中,形状和马齿苋相似,也可以洗干净后生吃。
莱
【性味】味酸,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各种肿瘘疣结。方法是:将马齿苋捣碎后涂在患处。又能消除腹部包块,止消渴,增强肠道功能,使人不饥饿。治女人赤白带。饮用马齿苋汁冰,可以治反胃和各种淋症。止金疮流血,破除局部瘀血,尤其对小孩效果较好,汁水还可以治口唇紧闭和皮面上的疮疱。将它制成膏,可以涂抹在湿癣,白发秃头处,有效。又主治三十六种风症。将它煮成粥,可以治痢疾及腹部疼痛。使人头发长年不白。用生的马齿苋捣碎取汁服用,还可治痈疮,杀灭各种肠道寄生虫。它的汁加梳子上的污垢,调后封贴在疔疮处,有消肿的作用。可以将马齿苋烧成灰加入陈醋浸泡,先烤一下后再封贴在疔疮处,有消肿的作用。马齿苋还有散血消肿,利胸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出虚汗的功能。这种菜受阴气很多,所以吃它时应亥加蒜调和。马齿苋的节叶问粘有白灰的,是最好的一种。
子
【功效主治】主治眼睛明亮,具的聪耳明目、轻身、使肌肤润泽,精力充沛,不易衰老的功效。
【附方】多年恶疮,各种药方都治不愈,或者皮肤发炎肿胀疼痛不止:捣马齿苋敷于患处,两三次即愈。
治妇女产后血痢,小便不通,肚脐腹部疼痛:将马齿苋用木棒捣取它的汁二合,煎到沸腾时加上蜂蜜一合,调和匀后服用。
治小便淋沥不畅:用马齿苋汁服用。
治中毒生命垂危:用马齿苋捣碎后取汁饮用。
苦菜
【释名】就是苦苣。春天生长幼苗,有红茎,白茎两种。苦茎中空而脆,折断后有白汁流出。叶像花萝卜菜叶一样颜色绿中带碧。叶柄依附在茎上,每片叶子有分叉,相互交撑挺立,开黄花,像野菊。一枝花结子一丛。当花凋谢时就可以采集。苦菜籽上有茸茸的白毛,随风飘动,花落之处就带有籽落地,就会生长出来。
菜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五脏邪气.厌食胃痛。经常服用安心益气,精神饱满轻身耐老,耐饥饿和耐寒,豪气不减,增强体力。虽然苦菜性冷但对人有好处。可治腹泻,清热解毒,及恶疮疾病。调节十二经脉,治霍乱后胃气烦胀。捣它的汁饮用,可清除面目和舌头下的湿热。它的汁是白色,涂抹在疔疮肿痛之处,能拔出病根。把苦菜汁滴在痈上,马上使痈溃烂,脓汁排出。能耳聪明目、轻身,使人肌肤红润有光泽,精力充沛,抗衰老,治各种痢疾和血淋痔瘘疾病。野苣不能和蜂蜜一起吃,容易使人患内痔,脾胃虚寒的人不可以食用。只要是患痔疮的人,适宜用苦菜,新鲜或晒干的都可以,放入锅中煮到熟烂的程度,把热的苦菜汤放在器皿中,人横坐在凳子上,先用热苦菜汤熏,再用苦菜汤洗,直到汤冷,每天洗数次,数日后见效。
根
【功效主治】主治赤痢,白痢和骨结核,三种病都可以煮汁服用。同时苦菜根还能治血淋,利于小便的排泄。
花、籽
【采集加工】主治黄疸病时,可用若菜籽加上莲子一起研细,每次取二钱加水煎服后服用,每天两次,效果良好。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祛中暑,安定神。
【附方】治口腔恶疮:用野苦苣捣烂取汁水一一盅,加入姜法一匙,调和后用酒服用,用渣敷患处,一、两次即可。
治喉痹肿痛:用野苦苣捣烂后取汁半盅,再用灯心加热浸,拘谨捻灯心汁水半盏,与野苦菜汁调匀拌和后服用。
白苣
【释名】又叫生菜。像莴苣但叶子是白色,折断叶子后有白汁流出。
菜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壮筋骨,利五脏,开利胸膈,疏通经脉,益脾气,吃了使人牙齿变白,精神饱满,减少睡眠。煮来吃,具有解热毒,酒毒,止消渴,利大小肠的作用。妇女产后不宜食用,否则使人脾胃受寒,小肠疼痛。患有寒病的人吃了白苣,就会感到腹冷。白苣不能和奶酪同吃,易生肠虫。
莴苣
【释名】又叫莴菜。正、二月下种,它的叶像白苣呈尖形,颜色比白苣稍轻点,折断后有白汁流出粘手。四月抽苔,苔有三、四尺高,削去莴苣的皮生吃,味像胡瓜。也可以腌制食用。
【性味】味苦,性冷,微毒。
【功效主治】利五脏,通经脉,开利胸膈。种气,壮筋骨,去除口臭,使牙齿变白,使眼睛明亮。又有催乳汁的作用。利小便排泄,解虫毒和蛇咬之毒。但经常食用又使人眼睛昏浊不清。患寒病的人不宜适用。莴苣有毒,食用害人,各种各样的虫不敢靠进它。
子
【功效主治】催乳汁,又可利小便,治阴部肿胀,痔漏出血和扭伤。
水苦荬
【释名】又叫谢婆菜,它的叶子厚而且有光泽,它的根像白术但比白术软。适宜生长在小溪山游览涧边。
根
【性味】味苦、辛,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风热上涌,咽喉肿痛,以及头顶上的风疠。它的方法是:用酒磨水苦莫根,取它的药酒服用。
菠菜
【释名】叶子是绿色,细腻而且柔厚,它的茎柔脆而且是空心的。它的根有数寸长,大如桔梗而且是红色,味道甘甜香美。
菜及根
【性味】味甘,性冷、滑,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利五脏,去除肠胃的热,饮酒过量而中毒。服用丹石的人吃它更好。具有疏通血脉,开胸下气,调涩,止口渴润燥的功效。但它不能和各种鱼一同煮来吃,容易引起腹泻。北方人吃肉、面食时,吃菠菜就会起平衡作用;南方的人吃鱼、虾米时,吃它便于降温。所以多吃了伤及大、小肠,使人生病。大便涩滞不通或有痔疮的人,应该常常吃菠菜、葵菜之类的食物。它的性滑可以护养窍穴,自然通利肠道,而没有枯涸的害处。
蕹菜
【释名】它的茎柔软像蔓一样,而且中间中空的,它的叶子像菠菜,味不好,必须同猪肉一同煮成紫色才好。
【采集加工】煮熟了服用,也可以用生的捣碎来服。取蕹菜的汁加酒一起服用,可以治难产。南方人先吃蕹菜,再吃野葛,这两者的物性互相制约,所以没问题。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解胡蔓草,即野葛毒。
东风菜
【释名】生在沼泽地里。它的茎有二、三尺高,它的叶像杏叶,但比杏叶长,而且叶片厚软,叶上有细毛煮吃时味道很美,这种菜在三四月来临之前生长,所以叫东风菜。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风毒积热,头痛目眩,肝热眼赤,可以把它和肉在一起,煮到成羹状再吃,味佳。
菁菜
【释名】又称“马蹄草”,生长于湖泽中。
【性味】味甘,性寒、滑。
【功效主治】主治热渴、热痹、热疽、逐水湿,解各类药中毒,蛊毒,顺气止呕,治各类疮疽肿毒。
地瓜儿
【释名】就是草石蚕。又叫土蛹,也叫甘露子。
二月生苗。苗长的近一尺;茎是方的,对节而生;叶上有鸡冠似的齿。四月,开小花,草石蚕的根相连,五月,掘它的根来蒸吃煮吃,味道像百合。既可做菜,又可当果品。
根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和五脏,下气,清神。泡酒喝,除风破血。煮食,治水中恶虫之毒。焙干吃,散血止痛。茎叶上的节也可捣成末和酒服。但不宜生吃或多食,否则生寸白虫。倘若与各种鱼同食,会使人呕吐。
睡菜
【释名】就是醉草。叶子像慈姑,根像藕条,夏天生长在池塘沼泽中,据说人吃了常觉思睡,所以也叫冥菜。
【性味】味甘、苦,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心膈邪热不能人眠。
藏菜
【释名】在八、九月冬初季节长得特别茂盛胜过冬仲。它的茎是白色。倘若茎是青色,那么味则更香美。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调和脾胃,利于脏腑,把它煮吃或腌制食用,即使吃多了也不会伤害身体,因为它在生长之时已得阳气,有的人把它蒸后晒干作干菜食用,更好。
荠
【释名】又叫护生草。它的茎坚硬而且有毛,不好吃。开白色的小花,许多小花集在一起。结出的荚只有三只角。四月收摘,因为它的茎能避蚊子和飞蛾,所以叫护生草。
荠菜
【性叶】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利肝和中,益五脏。
根
【功效主治】可治眼睛疼痛,具有聪耳明目、轻身,使人肌肤红润有光泽,精力充沛,不易衰老益胃的功效。
根叶
【功效主治】将荠菜的根叶烧成灰后饮用,治赤白痢极为有效。
实
【采集加工】每月四月八日采摘。灾荒年采摘它的籽和水调成块状或煮成粥。作成饼都很粘滑。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它能使眼睛明亮,治眼痛、青光眼,同时可以滋补五脏不足。也可治腹部胀痛,去除风毒邪气,治疗眼内积尘,白翳并解热毒。倘若长期服用,会使眼睛看物更加清晰。
花
【功效主治】放在床席下面,可以驱臭虫。又能避蚊子,飞蛾。把花阴干研细成末,用枣汤送服,每次两钱,可以治慢性腹泻。
繁缕
【释名】就是鹅肠菜、滋草。它的草茎极为繁茂,中间有一缕主茎,所以叫繁缕,俗称鹅肠菜。它的形状与鹅肠十分相似,又容易滋生,所又叫滋草。
【性味】味酸,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多年的恶疮,痔疮不愈之病。利于破除瘀血,催乳汁,产妇适宜多吃。产后腹部有宫缩疼痛,就用酒炒繁缕出的汁水温服。又可以把繁缕晒干研细为末,加醋调和糊成丸,每次空服五十丸,可排恶血。作成菜吃,对人有益,必须是五月五日采摘的繁缕才有效。但是不可长久吃,避免让体内的血液流尽,同时繁缕不可同鱼、腌菜一起同食,有使人产生口渴,令人健忘的副作用。
【附方】治男子阴茎溃烂,疼痛无法忍受,长久不愈。五月五日采摘的繁缕烧焦五分,放入蚯蚓刚刚拉的屎二分,加入少量水调和研细做成饼状,贴在患处,干了又换,但是禁止吃酒、面、五辛和热物,十分有效。
鸡肠草
【释名】又叫鸡肠菜,鸡肠菜生在低洼潮湿之处。结出小果实,果实中有细籽。它不如鹅肠味关。生嚼时有滑腻感,所以可以用来捕捉飞虫。然而鹅肠生嚼没有粘性,这样自然就可以分辨。
【性味】味辛、苦,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毒肿和小便次数过多。治疗昆虫引起的疮病。主治遗溺,洗手脚因水毒而糜烂。五月五日将它晒干研成末回入盐调和混匀,可以治疗一切疮和风丹导致的遍身搔痒症;也可以取它的汁液加蜂蜜调和服用,治小儿红、白痢疾,治疗效果极为好。把它研成末或者烧成灰,擦在牙齿上,具有洁齿、去牙垢的功效。
翻白草
【释名】又叫鸡脚根,也叫天藕、鸡腿根。生在沼泽水田之处,高不足一尺。三、四月长出幼小的根,一枝茎上有三片叶子,叶子长而厚,叶子上有皱纹,边上的锯齿,叶面呈青色,叶背呈白色。四月开黄色小花。
根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吐轿和阴道流血等症,以疟疾、痈疮尤为显著。
【附方】治疔毒:不论成熟与否,用翻白草十棵,加酒煎服,直到出汗即可以治疗。
治臁疮溃烂:端午节采翻白草,洗净后收藏。每次要用时拿一把,煎水后用盆子装,先熏后洗,有效果。
治女子阴道流血:用鸡腿根一两捣碎,酒两盏一起煎,煎到酒只有一盏时再服用,极为有效。
治吐血不止:翻白草每次用五至七棵,嚼烂,加水两盅煎,直煎到水一盅时,空腹服用,立刻见效。
蒲公英
【释名】蒲公英生长在平原沼泽的田园之中。它的茎,叶都像莴苣,折断后有白汁流出,可以生吃,花像单独的菊花但比较大。花像头饰金簪头,也叫金簪草,形状一只脚立地的样子,也叫黄花地丁。
苗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妇女乳房痛和水肿,它的方法是:煮它的汁饮用和封贴在患处,立刻消肿。解食物中毒,驱散滞气,化解热毒,消除恶肿,结核及疔肿。放入牙中,可以使胡须头发变得乌黑,滋壮筋骨,用蒲公英的白汁涂在恶刺上马上治愈。这草属土,开黄花,味道甘美。可进入阳明和太阴经,所以能滋阴壮阳。化解热毒,消肿核有奇妙的功用。蒲公英加忍冬藤煎汤,再混入少量的酒调佐服用,可以治乳腺炎。服用后想睡,这是它的一个作用,入睡后感觉出汗,病就治愈了。
【发明与传说】主治恶刺的方法,出自孙思邈的《千金方》。书中序上说:孙思邈在贞观五年七月十五日夜,因左手中指触碰了庭木,到天亮时已很疼痛难忍了。十几天过去后,伤处痛得更厉害,疮一天天地肿大。经常听长辈说有这个药方,于是用了这个药来治疗。疼痛被止住,疮也好了,没到十日,手恢复了原状。
【附方】用蒲公英一斤,连根带叶将它洗干净,不要让它见阳光,阴干后放入斗中,加盐一两,香附五钱,将这两者研细这末,放入蒲公英里腌上一夜,把它分别做成二十个药丸。用牛皮纸包三、四层捆好扎紧,用六十一条蚯蚓屎把药丸敷贴牢固,再放入灶内烘干,至药丸通红时为限度再取出来,去掉表面蚯蚓泥后把药丸研细为末,早晚用来擦牙嗽口,吐出来,咽下去长其使用才有效。此方能稳固牙齿,强筋壮骨,滋润肾脏。
治肠痈:用蒲公英二两,忍冬藤二两,将它们捣烂,加两盅水煎,煎到一盅水时,然后在吃前后服用。睡一觉后就会觉得病已经好多了。
黄瓜菜
【释名】又叫黄花菜。因为它开黄花,它的气味像瓜因而得名。形状像油菜,但比油菜稍苦。可以把它作成羹来吃,很香美。这种菜二月长出幼苗,三、四、五月开黄花,它的花、茎叶都和地丁相同,相差很小。
【性味】味甘,微苦,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作用是通结气,利肠胃。
生瓜菜
【释名】三、四月生长出幼苗,长三、四寸,一丛丛地生长。叶子是青色圆形。六、七月开紫白色的花,结小果实,是黑色的。它的气味像生瓜,由此而得名。
【性味】昧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风痹导致的头面四肢疼痛以及阳毒伤寒,壮热头痛,心神烦燥,利胸膈开合。既可以捣汁饮用,还可以捣碎敷贴在红肿之处。还可以治女人血性白带之病。孕妇可以服用生菜,捣它的汁三合,加鸡蛋清两个先加温到热时再放入苋菜汁等到温度稍温时,马上饮用。治急性丹毒和疮肿,用生瓜菜和汁涂在患处,可以治愈。
落葵
【释名】又叫繁露,俗称胡燕脂。三月种葵,嫩苗可以吃。五月茎蔓延长。叶子像杏叶,但比杏叶厚滑,落葵八九月开细小紫花,果实累累,熟后呈紫黑色。
【采集加工】将果实揉乱取汁,颜色如胭脂,女人可用它来化妆、点唇及染布物,所以把它称为胡燕脂,也叫染绛子,但经过的时间一长,颜色就会改变。
叶
【性味】味酸,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可滑中散热,利大小肠,倘若被狗咬伤后吃落葵,就会终身不愈。
子
【功效主治】可以制成面脂,润泽肌肤,女人将粉浸落葵汁里,然后拿来敷面,能使化妆后的容颜美丽动人。
蕺菜
【释名】叶子像荞麦却比荞麦大,茎是紫红色。生长在潮湿之处,因它的叶有腥气,又叫鱼腥草。
叶
【性味】味辛,性温,有小毒。
【功效主治】主治尿疮,把它放在淡竹筒里煨熟。然后倒出捣烂用于敷恶疮、白秃。能散热毒肿痛,痔疮脱肛、疟疾,解氯物的毒。但吃多了,会使人气喘,对脚不利。小儿吃了,就会脚痛,平时脚有病的人吃了,一生不愈。
【附方】治背脊肿痛:用蕺菜捣汁涂肿痛处,留一小孔宣泄热毒,待冷后就换掉。
治小儿脱肛:先用朴硝水洗脱出的肛肠,然后将鱼腥草捣烂,用芭蕉叶托住药,让小儿坐在上面,脱肛便自然缩回。
治虫牙痛:用龟腥草、花椒、菜子油各等分,捣匀,加入泥少许,做成豆子大的小丸,随左右牙痛塞入相应的耳内,两边轮换,不可一起用,恐闭耳气。塞一日一夜,取出看如有细虫,就有效。
治疟疾:紫蕺一把,捣烂用绢布包裹,抹擦全身,睡觉时得汗即愈。每次发病前一小时实施。
治蛇虫咬伤:用鱼腥草、皱面草、槐树叶、决明草,一同捣烂,敷伤处甚有效。
蕨
【释名】二月生芽,形状卷曲。长成后则像展开的凤尾,有三四尺高,生长在山中。
【采集加工】蕨茎嫩时可采,在石灰汤里煮去涎滑,然后晒干作蔬菜,味道甘美滑。也可以和醋食用。蕨的根呈紫色,皮内的白粉,捣烂后再三洗净,待沉淀后,取粉作饼,或刨掉皮做成粉条吃,粉条颜色淡紫,味道极为滑美。
【性味】味甘,性寒,滑,无毒。
【功效主治】去暴热,利水道,使人睡,补五脏不足。气壅塞在经络和筋骨间。
蕨根
【功效主治】烧成灰后和油调匀,敷蛇咬伤,但能经常食用,否则使人目暗,落发。小儿食后,会脚软没有力,不能行走。而且长期吃,会使妇女脐下长硬块。吃得过多,消阳气,使人昏昏欲睡,脚软没有力。
水蕨
【释名】和蕨是一类,生长在水中。
【性味】味甘、苦,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腹中积块,清淡地煮食,一两天即下恶物。同时忌食杂食一个月为好。
茅膏菜
【释名】有一尺高,菜上有油腻粘手的细毛,它结的籽像角,它生长在茅草中。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煮食,主治赤白久痢。
鸡侯菜
【释名】像艾草,二月生苗,适于同鸡肉煮羹吃,所以命名。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长期食用,可温中益气。
孟娘菜
【释名】叶的形状像升麻叶,茎是方的,冬春两季常有。
【性味】味苦,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妇女阴内结血,赢瘦;男子阴囊湿痒,壮阳道。使人行走矫健,补虚。去痔漏,颈淋巴结结核和单纯性甲状腺肿大。
薇
【释名】薇的茎蔓,茎,叶的气味都同豌豆的一样,所以叫野豌豆。
【性味】味甘、苦,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久食不饥,调中,利大小肠,利尿,去水肿,润大肠。
翘摇
【释名】又叫野蚕豆。
因它的茎叶柔轻,有摇动之状,所以得名。
【性味】味辛,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破血,止血生肌。捣汁服用,疗五种黄病,以病好为宜。利养五脏,明耳目,去热风,使人轻健,久食不厌,很补人。止热疟,活血平胃。煮食很好,如生吃,使人吐清水。
【附方】活血聪耳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充沛,抗衰老,漂洗后的野蚕豆捣为末,每次用甘草汤服两钱,每日两次。
热疟不止:取翘摇汁,口服。
鹿藿
【释名】又叫野绿豆。它的苗、叶都像绿豆苗、绿豆叶,只不过要小一些,茎蔓延长。生黑色。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血吸虫,女子腰腹痛,肠和颈淋巴结结核,止头痛。
灰涤菜
【释名】四月生苗,茎上有紫红线棱。叶尖而有齿,叶面青色,叶背白色。茎心、嫩叶背面都有白灰,在原野生长。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恶疮,虫、蚕、蜘蛛等咬伤,可将灰涤捣烂后和油敷搽。也可将它煮来食用,或作汤,洗浴治疥癣风瘙。把灰涤烧成灰后放入牙缝中,可消炎。如用来漱口,去疳疮。用灰涤的灰淋汁,可蚀息肉,除白癜风,雀斑。而皮肤接触了生灰汁,会生疮。
子仁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做成饭或磨成面食,可杀虫。
藜
【释名】就是胭脂菜。也就是红心的灰涤。只不过藜的茎、叶稍微大一点。
【性味】味甘,性平,有微毒。
【功效主治】主治杀虫。煎汤,洗虫咬,漱齿痛。把胭脂菜捣烂,可涂各种虫咬伤,去白癜风。
茎
【功效主治】烧成灰,加入荻灰、蒿灰各等分,再用水调和,蒸后取汁煎成膏。点疣、雀斑,可脱去恶肉。
秦荻藜
【释名】秦获藜生长在潮湿低洼的地方,是蔬菜中味道最美的一种。它和藜是一类,所以叫秦获藜。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心腹冷胀,能下气消食。则同酱、醋一起食用。又可将它研成末和酒服,疗心痛悒悒和胸腹胀气。
子
【功效主治】主治肿毒,则将其捣成末和醋封在肿处,每日换三次。
醍醐菜
【释名】醍醐菜形状像牛皮蔓,掐它有乳汁出来。
【性味】味甘,性湿,无毒。
【功效主治】将菜汁,和酒煎服一杯,主治月经不调。治伤中崩赤,用醍醐杵汁拌酒煎沸,空腹服一盏。
芋
【释名】芋又叫土芝。芋的种类很多,有水、旱两种:旱芋可种在山地上,水芋可种在水田中,叶都相似,但水芋的味道更佳。芋茎也可以吃。芋不开花,有偶尔在七八月间开的,抽茎开黄花,很像半边莲花。
芋头
【性味】味辛,性平、滑,有小毒。
【功效主治】可宽肠胃,养肌肤,滑中。吃冷芋头,疗烦热,止渴。使人肥白,开胃,通肠闭。破瘀血,去死肌。产妇吃了芋头,破血;饮芋头汤,止血渴。和鱼煮食,很能下气,调中补虚。白色的芋吃来没有昧,紫色的芋吃了破气。煮汤饮,止渴。十月后将芋晒干收藏,到冬季吃不会发病。但在其它的季节却不能吃。
【附方】芋和鲫鱼、鲤鱼一同煮羹很好。但长期吃芋,会使人虚劳没有力。将煮芋的汤用来洗脏衣,会使衣服洁白如玉。
茎、叶
【性味】味辛,性冷,滑,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除烦止泻,疗妊如心烦迷闷,胎动不安。另外,将茎叶和盐一阔研碎,敷蛇虫咬作和痈肿毒痫及毒箭处。
梗
【功效主治】用来擦峰刺毒特别有效。
汁
【功效主治】涂蜘蛛咬伤。
【发明与传说】处士刘汤隐居在王屋山时,曾看见一只大蜂误入蛛网,蜘蛛便过来想缚它,却反而被大蜂刺伤坠地,不久只见蜘蛛腹胀欲裂,便徐徐爬入草丛中,咬开芋梗,将伤处对着芋梗磨,磨了很久,腹胀才逐渐消散,最后,恢复剑原来轻盈的样子。从此后,只要是有被蜂刺伤的人,将芋梗敷在伤处,即愈。
土芋
【释名】土芋又叫土豆。叶像豆叶,像鸡蛋大小。南方人叫做香芋,北方人称为土豆。
【性味】味甘、辛,性寒,有小毒。
【功效主治】解诸药毒,如生研水服,吐出恶物就止。煮熟了吃,则味道甘美,养人肠胃,去热嗽。
薯蓣
【释名】薯蓣在四月蔓延生苗,在五六月开花成穗,淡红色,结一簇一簇的荚,荚都由三个棱合成,坚硬没有果仁。子则长在一边,大小不一。山药子皮色土黄肉是白的,极为甘滑,同山药根一样。
根
【性味】味甘,性温,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伤中,补虚赢,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久食薯蓣,使人耳聪目明,轻身不饥,延年益寿。还可以去头晕目眩,头面游风,下气,止腰痛,治虚劳赢瘦,充五脏,除烦热,补五劳七伤,去冷风,镇心神,安魂魄,补心气不足,开通心窍,增强记忆,还可强筋骨,治泄精健忘。益肾气,健脾肋,上泄痢,化痰涎,润肤养发。把薯蓣捣碎后贴硬肿毒,能使肿消散。只要是体虚赢弱的人,应该多吃薯蓣。将薯蓣和蜜一起煮熟,或煎汤。或做成粉吃,都很好,可壮阳滋阴。把晒干的薯蓣拿来人药更妙。只有把薯蓣和面做成汤饼来吃,会动气,因为它不能抑制面毒。另外,吃山薯可以避雾露。
【附方】治噤口痢:用山药半生半炒,捣为末,每次服两钱,用饭送下。
痰气喘急:用生山药半碗捣烂,加甘蔗汁半碗,和匀,热饮立止。
手足冻疮:用一截山药磨烂,敷冻疮。
零余子
【释名】是薯蓣的一种零余,子它的形状大像鸡蛋大小,生长在叶下。把它晒干后,它的功用比薯蓣强。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补虚损,强腰腿,益肾,吃了它不饥饿。
甘薯
【释名】二月栽种,十月收采。甘薯的根似芋根,头很大。大的像鹅蛋,小的像鸡蛋、鸭蛋。
【采集加工】把它的紫皮剥去,里面的肉则纯自如脂肪。南方人把它当作粮食、水果,蒸烤后,味道都十分香美。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功效同薯蓣一样。
百合
【释名】百合只有一茎向上,叶向四方伸长。五六月时,茎端开出大白花,花瓣有五寸长,花有六瓣,红蕊向四周垂下,颜色也不红。红的叶子像柳叶,叫做山丹。
根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邪气所致的心痛腹胀,利大小便,补中益气。除浮肿胪胀,胸腹问积热胀满、阴塞不畅全身疼痛、乳难和咽喉肿痛,吞口涎因难,止涕泪。辟百邪鬼魅,涕泣不止:除膈部胀痛,治脚气热咳。还可安心、定神,益志,养五脏,治癫邪狂叫惊悸,产后大出血引起的血晕,杀血吸虫,胁痈、乳痈发背的各种疮种。也可治百合病,温肺止嗽,如心下急黄,宜将百合同蜜蒸食。
花
【功效主治】将百合花晒干后研成末,和入菜油,可涂天气引起的小儿湿疮,治疗效果极为好。
子
【功效主治】加酒炒至微红,研成末用汤服,可治肠风下血。
【附方】治天泡湿疮:生百合捣烂涂搽,一两天即安。
治肺病吐血:将新鲜的百合捣成汁,和水饮或煮食。
治百合病:可用百合知母汤。因为此病是因伤寒引起的,百脉一宗,全身受邪,行、住、坐、卧不安,像有鬼神附身似的。如已发汗的,可将百合七枚,用泉水浸一夜,次日凌晨再取泉水两升煮至一升,然后将知母二两,同泉水两升煮取一升,再同百合汤煮取一升半,分次服下。百合鸡蛋汤可治百合病已经呕味的人,用泉水将百合七枚浸泡一夜,次日凌晨再用泉水两升,煮取一升,加入鸡蛋黄一个服用。百合代赭汤,治百合病已经恶化的,用百合七枚,按上面的方法浸后煮取汁,然后将代赫一两,滑石三两,水两升,煮取一升后,再同百合汤煮取一升半,分次服下。百合地黄汤,治百合病人末发汗、呕吐泻泄的,依照上述方法,加入地黄汁一升,同百合汤煎取一升半,分次服下。
山丹
【释名】开红花的百合叫山丹。它的根,味稍差,不如开白花的百合。山丹的根似百合,但小而瓣少,茎也短小;它的叶子很像柳叶,与百合的叶有别。四月,山丹开红花,花有六瓣但不向四面垂下也结小的籽。
山丹根
【性味】味甘,性凉,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肿疮、惊邪、女子非经期大量持续出血。
花
【功效主治】主治活血
蕊
【功效主治】敷疔疮恶肿。
草石蚕
【释名】草石蚕又叫土蛹,也叫甘露子。草石蚕花结的籽很像荆芥子。草石蚕的根就像珠子相连在一起,形状很像老蚕。
【采集加工】五月,掘它的根来蒸吃煮吃,味道像百合。或者用萝卜卤和盐菹水处理、收藏,使它的根不至变黑。也可用酱汁浸泡或掺人蜜后收藏。既可做菜,又可充当果品。
根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和五脏,下气,清神。泡酒喝,除风破血。煮食,治溪涧砂毒。焙干吃,主治走注风,散血止痛。茎叶上的节也可捣成末和酒服。但不宜生吃或多食,否则生寸白虫。倘若与各各鱼同食,会使人呕吐。
豆芽菜
【释名】在夏秋两季之间,将绿豆浸泡三天,绿豆便发一寸左右长的芽,它是蔬菜中最清洁的。
【性味】味甘,性凉,无毒。
【功效主治】可解毒,清脏腑积热,利肠胃。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常食。
萱草
【释名】生长在潮湿的地主,一丛一丛的,叶子柔弱而且颜色翠绿,新旧不断相替,所以四季青翠。五月抽茎开化六瓣。花有红、黄、紫三种颜色,结的果实有三个角,里面有籽,且有梧桐子那样大,黑颜色,有光泽。它也叫忘忧草。
苗花
【性味】味甘,性凉,无毒。
【功效主治】煮来食用,治小便赤涩,身体烦热,除酒疸,消食,利湿热。制成酸菜吃,利胸膈,安五脏,使人欢乐没有忧,轻身耳聪明目、轻身,使人肌肤红润有光泽,精力旺盛,抗衰老。
根
【功效主治】主治砂淋,下水气。满身酒疸黄色的人,可将根捣汁服用。如大热而引起鼻出血,可研汁一大杯,加生姜汁半杯,细细咽下。将根捣碎后用酒送服,并将滓敷在乳头上,可催乳,治乳痈肿痛。
藕丝菜
【释名】藕丝慕叫鸡头菜,也就是芡茎。
【性味】味咸、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生吃、熟吃都可。能解烦止渴,除虚热。
根
【功效主治】煮食,主治小腹结气胀痛。
金针菜
【释名】金针菜产于北方。有点像黄花菜,长有一寸左右,且直而尖锐,所以用“金针”来命名。
【性味】味甘,无毒。
【功效主治】能利肠胃,滑大小便,去火除热。
菰笋
【释名】它生长在水中,叶子很像蒲苇,春末、秋仲时白如笋,又叫交白,可生吃,熟吃。
【性味】味甘,性冷,滑,无毒。
【功效主治】和盐、醋煮食,利五脏邪气,红脸酒渣鼻,白癞,颈淋巴结结核溃烂,目赤热毒风气,突发心痛。又可去烦热止渴,除目黄,利大小便。同鲫鱼作羹食,可开胃口,解酒毒,压丹石毒发。
竹笋
【释名】竹笋十天之内为笋,嫩而能食,而十天之后则成竹了。各种竹笋中,苦的味道也特别苦,也有不中吃。
诸竹笋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消渴,利尿,益气,可经常食。还利膈下气,清热消痰,爽胃口。
苦竹笋
【性味】味苦、甘,性寒。
【功效主治】主治失眼,去面目及舌上热黄,消渴,聪耳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充沛,抗衰老,解酒毒,除热气,使人健康。理心烦闷,益气力,利尿,下气化痰。理风热脚气,治出汗后伤风失音。将干的苦伯‘笋烧研后加盐,可擦牙疳。
淡竹笋
【性味】味甘,性寒。
【功效主治】主治化痰,除狂热壮热,头痛头风,及妊女头晕,颠仆惊悸,瘟疫迷闷,小儿惊痫天吊。
冬笋
【性味】味甘,性寒。
【功效主治】可解毒,治小儿痘疹不出。
青笋
【性味】味甘。
【功效主治】可以治愈慢性肺病、吐血和出血。还可治五痔及妊娠反应。
桃竹笋
【释名】竹刚生长时,奇形怪状。竹皮黄色,光滑;竹茎很细,有犀纹,每隔四寸左右长有一个节。
【性味】味苦.有小毒。
【功效主治】如家畜长疮,生蛆,可把笋肉捣碎人进去,蛆就会全部爬出。
油菜
【释名】二三月抽嫩心,开黄花。也可折菜苔。春末夏初,结菜角,角内有黑色的籽,可以榨油,它的味道比其他慕好。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可滑胃,通结气,利大小便。
白菜
【释名】茎扁阔而颜色雪白;叶青,面上有许多细白茎;冬种舂长,高可达两尺,开黄色,味道很美。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通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毒。
黄芽菜
【释名】同萝卜相似。与各种荤、素之物同煮食者很好。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可益元气,补胃,悦容颜。
莫菜
【释名】茎有筷子那样大,茎上有红色的节,每一节上长一片叶子,叶子像柳叶却更厚长,有毛刺,可做羹。初生的莫菜还可以生吃。它生长在潮湿的地主。
【性味】味酸,性滑。
【功效主治】可去皮肤风热。
瓜菜类
冬瓜
【释名】瓜嫩时绿色有毛,熟后发青色,皮坚厚有粉,瓜肉肥白。瓜瓤叫做瓜练,像絮一样白而虚松,可用来洗衣服。瓤中的籽叫瓜犀,排列生长。它在冬月成熟,所以叫冬瓜。
【采集加工】在霜后摘下冬瓜,瓜肉可以蒸吃,也可加蜜糖制成果脯;籽仁也可食用。可兼蔬菜、果品用。凡收的瓜应避免接触酒、漆、麝香和糯米,否则必烂。
白冬瓜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小腹水胀,利小便,止渴。能益气耐老,除心胸胀满,去尖面热,利大小肠,压丹石毒。可消热毒痈肿。将冬瓜切成片摩擦痱子,治疗效果极为好。捣成汁服,可以治愈消渴烦闷,解毒。冬瓜热吃味佳,冷吃会使人消瘦。煮食养五脏,因为它能下气。相要体瘦轻健,可以多吃冬瓜;要想长胖的人则不要吃。只要是患有发背及一切痈疽的人,可以削一大块冬瓜贴在疮上,感到瓜热时就换掉。用冬瓜,散热毒很好。但久病阴虚的人要忌食。
【发明与传说】孙真人说:九月不要吃冬瓜,否则使人反胃。只有经霜后的冬瓜吃了最好。倘若每天将一颗冬瓜和桐叶喂猪,整个十一、十二月,也不喂它的他任何饲料,猪也不会感到饥饿,反而会比原来长大三四倍。
瓜练
【释名】瓜练即瓤。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吃后,使人面色悦泽,益气不饥。久服,能轻身耐老,除烦闷不乐。可用来作面脂,去皮肤风及黑斑,润肌肤,还可治肠内结块。
瓜皮
【释名】可制成丸服用,也可做面脂。
【功效主治】主治驴马汗人疮引起的肿痛,则将瓜皮阴干为末涂搽,还可治伤折损痛。
叶
【功效主治】能治肿毒,杀蜂、疗蜂叮。主糖尿病和尿崩症引起的消渴,治疟疾寒热。又可将瓜叶焙干研末,敷多年的恶疮。
藤
【功效主治】烧灰,可除纹身。煎汤,可洗黑斑及疮疥。捣汁服,能解木耳毒。煎水,洗脱肛。
【附方】治消渴不止:将冬瓜去皮,每日饭后吃二三两,五至七次就会有效。另一方法:将冬瓜一个,去皮后,埋在湿地中,一月后取出,剖开取瓜中的清水,每疆饮用。也可将冬瓜烧熟绞汁饮用。
治水肿危急:冬瓜不论多少,任意煮,神效无比。
治十种水气、浮肿喘满:取大冬瓜一个,切盖去瓤,填满赤小豆,然后盖上瓜盖,用纸筋泥密封,放在阳光下晒。再将两大箩糯米的糠倒进瓜内,煨至火尽,取瓜切片,又同豆焙干为末,用水糊成梧桐子大小的丸。每服七十丸,煎冬瓜子汤服下,每日服三次,直至小便通畅为止。
治食鱼中毒:饮冬瓜汁,效果良好。
治男子白浊,女人白带:将陈冬瓜子仁炒为术,每日空腹用米饮下五钱。
治多年损伤不愈:温酒服冬瓜子末。
治腰损作痛:将冬瓜皮烧研,用酒服一钱。
南瓜
【释名】南瓜三月下种,四月生苗,一根蔓可长到十余丈长,节节有根,附地而生。南瓜的茎,中间是空的,叶子的形状大如荷叶。八九月时开黄花,如西瓜花。结的瓜很圆,比西瓜更大,皮上有棱如甜瓜。一根藤可结瓜数十颗,瓜的颜色或绿或黄或红。经霜后将它的收置于暖处,可贮存到三四月。南瓜子也像冬瓜子,肉厚色黄,可炒熟吃。它适宜种在肥沃的沙地。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能补中益气。但多食发脚气、黄疸,不能同羊肉一起食用,否则令人气壅。
越瓜
【释名】二三月下种生苗,就地牵藤,叶青花黄,都像冬瓜的花和叶却稍小。夏秋之间结瓜,有青、白二色,大的如瓠子,有一种瓜有两尺左右长。它也叫梢瓜。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利肠胃,止烦渴,利小便,去烦热,解酒毒,宣泄热气。和饭作腌鱼,久食益肠胃。把它烧灰,能敷口角吻疮及阴茎热疮。但生吃多冷中动气,使人胸痛,脐下结块胀痛,发各种疮。
胡瓜
【释名】胡瓜又叫黄瓜。正二月下种,三种生苗牵藤。叶像冬瓜叶,也有毛。正四月开黄花,结的瓜长的可达一尺许。瓜皮青色,皮上有小刺,皮到老的时候则变成黄色。
【性味】味甘,性寒,有小毒。
【功效主治】能清热解渴,利水道。但不能经常吃,否则动寒热,多疟疾,积瘀热,发疰气,使人虚热上逆、少气,损阴血,发疮疥脚气和虚肿百病。患天行病后.也不能吃。小儿切忌,不然会滑中生疳虫。不能同醋食。
叶
【性味】味苦,性平,有小毒。
【功效主治】主治小儿闪癖,每年用一张叶,生搓揉汁服,得吐、下则良。
根
【功效主治】捣碎后敷狐刺毒肿。
【附方】治小儿热痢:嫩黄瓜同蜜吃十余枚,好。
治水鼓,四肢浮肿:将胡瓜一个破开,连同瓜子用醋和水各煮一半至烂,空腹吃,不久即下水。
治烫火伤:五月五日时,掐一只黄瓜放入瓶内,封后挂在屋檐下,取瓶里的水擦伤处,良。
治小儿出汗香瓜丸:用黄连、黄檗、川大黄(煨熟)、鳖甲(醋炙烤)、柴胡、芦荟、青皮等各等分,共捣为末,用黄色的大黄瓜一个,割下头,用上药填满,盖定封住,以慢火煨熟,同捣烂,加面糊作绿豆大小的丸,每次服二三十丸,食后就水下。
丝瓜
【释名】丝瓜又叫天丝瓜,也叫天罗、布瓜、蛮瓜。因此瓜的叶,大如蜀葵却多叉,叶尖有细毛刺,它的茎上有棱。六七月开五瓣的黄花,有些像黄瓜花,丝瓜比黄瓜稍大些,因它老时丝很多,所以叫丝瓜。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痘疮不出,将枯丝瓜烧灰存性,加朱砂研末,用蜜水调服,很好。同鸡、鸭、猪、鱼烹食也佳,能除热利肠。将老丝瓜烧灰存性服,可去风化痰,冰血解毒,杀虫,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治大小便带血、痔漏、崩中、黄积、疝痛卵肿、血气作痛、痈疽疮肿、虫牙、痘疹胎毒。能暖胃补阳,固气和胎。
子
【性味】味苦,性寒,有毒。
【功效主治】主治四肢浮肿,消肿下水。使人呕吐。甜丝瓜子,有毒。能除烦止渴,治心热,利尿,调心肺。治泌尿系结石,吐蛔虫,压丹石。如患脚气、虚胀和冷气的人吃了,病会加重。
叶
【功效主治】主治癣疮,将叶在癣疮处频频揉搓。也可治痈疽疔肿。
藤根
【功效主治】主治虫牙和鼻寒脓浊滴出,杀虫解毒。
【附方】治痘不起发,或未出的,令多的减少,少的变得稀疏,可用老丝瓜接近蒂的三两,连皮烧存性,研末,用砂糖调服。
治痈疽不敛,疮口太深:可用丝瓜捣汁频频抹擦。
治玉茎疮溃:将丝瓜连子捣汁,和五倍子末,频频擦涂。
治下血危急不可救的:将丝瓜一条烧存性,槐花减半,捣为末。每次空腹用米饭服两钱,即愈。
治咽喉肿痛:用丝瓜研水灌进咽喉。
治咽喉骨鲠:七月七日,取丝瓜根阴干,烧存性,每服两钱,用原鲠物煮汤服。马上有效。
治痔漏脱肛:将丝瓜烧灰,取五钱,再用多年石灰,雄黄各五钱,一同捣为末,和猪胆,鸡蛋清及香油调后贴用。
治水鼓腹胀:将老丝瓜一条去皮剪碎,同十四粒巴豆一起炒,当豆变黄时铲去豆,再放入陈仓米一同炒熟,去掉瓜,磨米为丸,糊成梧桐子大的丸,每服一百丸白开水送下。
治肺经火热,面部疳疮:用丝瓜、牙皂各等分,烧灰,调油涂抹。
治冻疮:将老丝瓜烧存性,调腊猪油涂抹。
治下血不止:将老丝瓜和棕榈烧灰,各取等分,用淡盐水送服。
治乳汁不通:把丝瓜连子烧存性,研末,用酒服两钱,盖被取汗即通。
治小肠疝气,疼痛冲心:将连蒂老丝瓜烧成性,研未。每次服三钱,热酒调下。严重的不过两三次即愈。
治丸卵偏坠:用丝瓜棚上初结的丝瓜,待瓜叶全部落完,其他的丝瓜也全被摘取时才取下,将其烧存性为末,炼蜜调成膏,每晚用酒服一匙。睡觉时如偏坠在左侧,就向左睡,在右侧,则向右睡。
治老人痰火:将丝瓜烧存性为末,同枣肉和成弹丸大的丸。每次服一丸,温酒化下。
预解痘毒:五六月取丝瓜藤上的卷须,阴干,至正月初一子时,用二两半煎汤。
治各种疮久溃:取丝瓜的老根熬水洗,如感到溃烂处清凉,即愈。
治咽喉肿痛:将丝瓜根放在盛有水的瓦瓶里浸泡,然后饮用。
治鼻塞,并时时流出臭水,脑痛,叫探脑砂,即鼻窦中有虫用近根三五尺的丝瓜藤,烧存性。每次服一钱,温酒送下,直到病愈为止。
治腰痛:将丝瓜根烧存性。为末,每次温酒服二钱。
治风癣虫癣:每日清晨,采带露水的丝瓜叶七片,逐片擦癣七下,它的效如神。但忌食鸟、鱼等发物。
治刀疮:用陈石灰、新石灰、韭菜根、丝瓜根叶(要丝瓜刚起瓤,瓤内才长出两瓣如匙形的)各等分,捣一千下做成饼,阴于,临用时才研末揉搓刀疮,止血定痛生肌,其效如神。
治疗疮:取丝瓜叶、葱白、韭菜各等分,一同捣碎取汁,用热酒和服,将滓贴在腋下。如病在左手贴左腋,病在右手则贴右腋;在脚上贴胯,左右都一样;在身体中部赔脐心,用布缚住,待肉下红线处都变白了,疔疮就消散了。
苦瓜
【释名】苦瓜又叫锦荔枝,也叫癞葡萄。五月下种,生苗牵藤,茎叶卷须,都像葡萄却小。七八月开黄色的小花,花有五瓣是圆的。结青色的瓜,皮上有细齿,也像荔枝皮的形状,瓜熟时色黄而自裂,里面有红瓤黑子。瓤的味道甘美可食。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除邪热,解劳乏,清心聪耳明目、轻身,使人肌肤红润有光泽,精力充沛,不易衰老。
子
【性味】味苦、甘,无毒。
【功效主治】益气壮阳。
茄
【释名】茄又叫落苏,茄的株有二三尺高,叶子大如手掌。从夏到秋,茄开紫花,五瓣相连,有青茄、紫茄、白茄。白茄也叫银茄,味道胜过青茄。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寒热,五脏劳损,及瘟病传尸劳气。也可用醋摩后敷毒肿。将老后裂开的茄烧成灰,可治乳裂。吃茄子,可散血止痛,消肿宽肠。但是长期受寒的人不能多吃,否则会损人动气、发疮及旧疾。
【发明与传说】李时珍说:据《生生编》载:茄性寒利,人吃得过多会腹痛下痢,女人吃后则会伤害子宫。菜地中只有茄子对人没有养没有益。《开宝本草》中也没有记载它的主要功效,只说会损害人。朱丹溪认为:茄属土,所以味道甘美而喜降,大肠易动的人应忌食茹予。老的茄子可治乳头裂;把茄根煮汤可治冻疮;把茄蒂摘下来烧成灰治口疮,都会获得奇特的效果,这与茄的甘甜能缓火有关。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说,茄子能厚肠胃,动气发疾。此说全不知茄子性滑,不厚肠胃。
蒂
【功效主治】把茄蒂烧成灰,和入饭中饮服二钱,可治肠风下血不止,及血痔。又可用来敷口齿疮。将茄蒂生切后,可用来擦癜风。
花
【功效主治】可治金属锐器所致的金疮和牙痛。
根及枯茎叶
【功效主治】将根、茎叶煮成汤,浸泡冻疮皲裂,很有效。还可消肿,治血淋下血,血痢,子宫脱垂,齿痛和口腔溃疡。
【附方】治下腹硬块:用陈酱茄子烧存性,加麝香少许,轻粉一分,和脂调和后贴上。
治妇女血黄:用竹刀将黄茄子切开,阴干为末。每次服两钱,饮酒送下。
治肠风下血:将经霜的茄子连蒂烧存性为末,每日空腹用温酒服下两钱匕。
治咽喉肿痛:将糟茄或酱茄,细嚼后咽汁。
治跌倒重作,散血缸止痛;在重阳日收老茄子一百枚.去蒂后用刀破切为四块,再将硝石十二两捣碎:接着在干燥的器具里先铺上一层茄子,再铺上一层硝石,如此反复数次,直到将茄了和硝石铺完,再用纸密封几层,放在干净之处,垫上块新砖,然后再用一块新砖压在上面,使里面的茄子和硝石不能感染地气。到正月以后取出,撕掉两层纸,把它放在阳光下晒,每天坚持这样做。到二三月时,估计茄已糜烂,便打开器具将茄子倒出,这滤去滓后.装进新的器具中,然后用薄绵盖住顶部,又拿到阳光下晒,直到茄汁变成膏时才可食用。每次用酒调半匙。空腹饮下,如此两天,恶血便会消散,疼痛也会停止,疮痛也就好了。如时间久了膏已变得干硬,可以用热饭饮化开后服用。
治发背:可用上方,用酒送服半匙,再用膏涂疮口周围,如感觉到冰冷,那么疮已干了,病也消了,如脓根在疮里面的,也能消除。
治肿毒:把生茄子一个切去二分,剜去里面的瓤二分,使其像罐子的形状,然后将它扣在疮上,肿毒马上消散。如疮已出脓,可再做一次,以消除病根。
治齿痛;用隔年的糟茄子,烧成灰后频频干擦,马上有效。
治女人乳头燥裂:取秋季裂开的冷茄子,阴干烧存性研末,调水涂。
治血淋疼痛:将茄叶熏干研为末,每次服二钱,温酒或盐汤送下。隔年的茄叶尤佳。
治久痢不止:将茄根烧灰,山石榴皮研为末,用沙糖水送服。
治牙疼:将秋茄花烧研后涂痛处,痛即止。
壶卢
【释名】壶卢在正二月下种,生苗,引蔓延缘。叶子像冬瓜叶而稍圆,有柔毛,嫩时可摘来食用。它也叫瓠瓜和匏瓜。用途很广。
【性味】味甘,性平、滑,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消渴、恶疮,鼻口溃疡烂痛。利尿,消热,从事炼丹石的人宜吃。可除烦,治心热,利小肠,润心肺,治泌尿系结石。但多食使人吐痢。患有脚气的人也不能吃。其中有一一种瓜腰细的,也不能吃。
叶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藤须花
【功效主治】主解毒。
子
【功效主治】主治牙齿肿痛或露出及齿摇疼痛,用壶卢子八两和牛膝四两,每服五钱,煎水含漱,每日三四次。
【附方】主治腹胀黄疸:将壶卢的亚腰连子烧存性,每服一个,饭前温酒下。如不会饮酒的人,可用白开水下,治疗效果极为好。
预解胎毒:在七八月或三伏天,或中秋日,剪掉根部像环子一样的壶卢须,阴干,在除夕之夜煎汤洗浴小儿,可免出痘。
瓠和子
【释名】瓠和子即苦壶卢。原种味道甘美,忽然变成像苦胆一样味道苦而不能吃。
苦瓠
【性味】味苦,性寒,有毒。
【功效主治】主治大水、面目四肢浮肿,消水肿。使人呕吐,利尿路结石。煎汁浸洗阴部,可疗小便不通。将汁滴入鼻中,出黄水,可去伤冷引起的鼻塞,黄疸。吐蛔虫。还可治痈疽恶疮,疥癣和龋齿有虫的。也可制汞。
【附方】治急黄病:用苦瓠一枚,在上面挖一个小孔,加水煮,搅取瓠内的汁滴入鼻中,可去黄水。
治黄疸浮肿:取如大枣般大的苦壶卢瓤,用两碗童子尿浸泡一小时后,再取两颗像酸一样大的瓤塞入两个鼻孔中,然后深吸气,待黄水出后,即愈。另一方法:将瓠炒黄为末,每服五分,每日服一次,十日后便愈。
治水肿,头面浮肿:用晶莹,洁净的苦瓠白瓤,捻如豆粒大小,再用面裹后煮沸,空腹服下七枚,到中午时便出水一斗,日后水出不止而消肿。但两年内切忌食咸食。加一方法:将苦瓠瓤一两,微炒后为末,每日和饭饮服一钱。
治目中弩肉血翳:秋季取小柄壶卢或小药壶卢,阴干,在壶卢紧小之处锯断,挖一个大如眼眶的小孔。如得此病,便将上下上皮扳开,用壶起孔合定。起初时很痛苦,然而弩肉、血翳却都逐渐褪下,也不伤眼睛。
治死胎不下:将苦壶卢烧存性,研末。每服一钱,空腹热酒下。
治膨胀神方:用三五年的陈壶卢瓢一个,再用糯米一斗造酒,做好后,将瓢放在炭火上烤热,然后用酒浸泡。反复做三五次后,将瓢烧存性,研末。每服三钱,用酒下,大效。
治头面及颈下或腋下淋巴结肿大:将长柄壶卢烧存性,研末,搽患处,直到消散为止。
【发明与传说】曾有一老妪,右腋下长了一个瘤,最后长到一尺左右,形状像长瓠子,久而溃烂。有一个方士教给她这种方法,一试,果然出水,瘤也逐渐消散而愈。
水菜类
紫菜
【释名】紫菜生长在海中,附在石头上。纯青色,取来晒干后则变成紫色。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将其煮汁后饮用,用治咽喉炎。患有甲状腺肿大结气的人适宜吃紫菜。但经常吃会使人腹痛发气,吐白沫。若饮热醋少许,即消。紫菜中有小螺蛳,误食后会损人,必须拣出。
石莼
【释名】石莼出自海边,附石而生。茎长两三寸,颜色青而滑,又很光莹。茎间有桠,桠中生花。石莼的形状像豆,叶子比铜钱大,像慈姑叶。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下水,利小便;治风秘不通,五膈气,小腹结气,可煮汤饮用。所以人用它来治疳疾。
石花菜
【释名】石花菜。生长在海和沙石之间。有两三寸高,形状如珊瑚,有红、白两种颜色。它的枝上有细齿。如将它的根埋在沙地中,可再生枝,有一种稍粗像鸡爪的枝,叫鸡脚菜,味道更好。这两种如长时间浸泡,会化成胶而凝固。
【性味】味甘、咸,性寒、滑,有毒。
【功效主治】可去上焦浮热,发下部虚寒。孕妇不宜经常吃。
鹿角菜
【释名】鹿角菜生长在海中的石崖间,长三四寸,紫黄色。味道极其滑美。倘若让它在水里长时间浸泡或在开水里泡,就会深化成胶状。
【性味】味甘,性寒,滑,无毒。
【功效主治】能下热风气,疗小儿肺疾。从事炼丹的人吃后,能抵御丹石的侵害。解面热。但男子不可经常食,否则发旧病,损腰肾经络血气,使人脚冷痹痛,面色不好。
龙须菜
【释名】龙须菜生长在海边的石头上。丛生叶的形状像柳,根须长的有一尺多,呈白色,它的名字还叫石发。
【性味】味甘,性寒,珍毒。
【功效主治】主治甲状腺肿大热气,利小便。
海藻
【释名】海藻生在海边。叶子像鸡苏,茎像筷子,长有四五尺。也可将它晒干后做菜,味道十分鲜美。
【性味】味成,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甲状腺肿大,项下淋巴结结核。散结气痈肿,腹内积块、胀痛、腹中空鸣。还可下十二种水肿,疗皮间积聚暴溃,留气结热,利小便。
芝类
灵芝
【释名】也就是瑞草。生长在坚硬地方的叫菌,生长在阴柔地方的叫芝。芝的中类很多。和菌类是一物。
青芝
【释名】青芝又叫龙芝。
【性味】味酸,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聪耳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充沛,抗衰老,补肝气,安精魂,能使人具有宽容仁恕的胸怀。经常食用,可轻身不老、延年成仙,增强记忆,增长志气,养筋。
赤芝
【释名】赤芝又叫丹芝。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益心气,补中。使人长智慧,聪明,行动敏捷。经常食用,使人轻身不老,延年成仙。
黄芝
【释名】黄芝又叫金芝。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心腹五邪,益脾气,安神,使人忠信和乐。
白芝
【释名】白芝又叫玉芝。
【性味】味辛,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咳逆上气,益肺气,通利口鼻,使人意志坚强,勇猛决断,安魄。
黑芝
【释名】黑芝又叫玄芝。
【性味】味成,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可治尿闭或排尿困难、下腹胀满,利尿,益肾气。通九窍,使人聪明灵敏细心。经常食用,使人轻身不老,延年成仙。
紫芝
【释名】紫芝又叫木芝。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通耳聋,利关节,保精神,益精提气,坚筋强骨,使人面色好。经常服用。
木耳
【释名】术耳又叫木菌。木耳生长在朽木上,没有枝叶,受湿热余气而生。各种树木都能生禾耳,它的良毒也由木性而决定,不能不知道。
【性味】味甘,性平,有小毒。
【功效主治】主治益气不饥,轻身强志;还能断谷疗痔。生长在古槐、桑木上的很好,柘术上的其次。其余树上生的木耳,吃后使人动风气,发旧疾,肋下急,损经络背膊,烦闷。只要是有蛇、虫从下面经过的木耳,有毒,尤其是枫木上生的术耳,有大毒,如误食会使人狂笑不止。采来的木耳如颜色有变,就有毒,夜间发光的木耳也有毒,欲烂而不生虫的也有毒,食用害人。如吃木耳中毒,可生捣冬瓜藤汁解。
【张明与传说】张仲景说:木耳赤色和仰生的,都不能吃。按《生生编》载:柳蛾补胃,木耳衰精。是说老柳树上的蛾,吃了能补胃理气,而木耳由朽木所生,得一阴之气,所以有衰精冷肾之害。
桑耳
【性味】味甘、性平,有毒。
【功效主治】主治女子漏下赤白,血病腹内结块、肿痛,阴痛,阴阳寒热,不孕。疗月经不调。黄熟陈旧色白的,可以治愈久泄,益气不饥。金色的,可治饮食失节引起的两胁之间的结块,腹痛金疮。治女人崩中带下,月闭血凝,产后血凝,男子胸腹结块。还可以治愈鼻出血,肠风泻血,妇女心腹痛。利五脏,宣肠胃气,排毒气,压丹石热发,可和葱、豉作羹食。
槐耳
【性味】味苦、辛,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能治五痔脱肛,下血疗心痛,妇女阴中疮痛。治风破血,益力。
柳耳
【功效主治】补胃理气。治反胃吐痰,取柳树上的耳五七个,煎汤服即愈。
柘耳
【功效主治】主治肺部痈疡,咳唾脓血,且脓血腥臭。
【附方】不论脓血形成与杏,用一两柘耳研末,同百齿霜两钱,糊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和米饮下三十丸,效果迅速。
杨栌耳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瘀血结块,可破血止血,煮来服用。
【附方】治女子崩中下血:将桑木耳炒黑为末,用酒服方寸匕,每日三次,有效。
治血崩:木耳不论多少,将其炒至见烟后,捣为末,每服二钱一分,发灰三分,每日服后取汗。
治鼻出血:用桑木耳炒焦为末。塞入鼻中有效。
治痔疾:将桑木耳煮羹,空腹饱食,每三日一次。待患处痛如鸟啄时,取大豆、小豆各一升合捣,再用布包好做成两个布囊,然后蒸到极热,取出来更换而坐,即愈。
治小便血淋疼痛:用桑木耳,槲白皮各两钱,煎水服用。
治血痢:将木耳灰五钱用酒服下。或将木耳煮熟后,和盐、醋吃,用汤送下。
治杖责棒伤:被官府棍棒责伤,可预先将木耳灰用酒服三钱,便不致于危及生命。
治颈淋巴结结核溃烂,日久不愈:用桑耳五钱,水红豆一两,百草霜三钱,青苔二钱,冰片一分,共研为末,用鸡蛋清调敷后,再将车前草、艾叶、桑皮煎汤洗患处。
治脏毒下血:取槐树上木耳灰,干漆减半,每次一钱。温酒服下。
去面上黑斑:将桑耳焙研,饭后用热汤送服一钱,一日三服,有效治咽喉痹痛:在端午时,收桑树上木耳自如鱼鳞的,临时捣碎,用绵布包成弹丸子大小,放在蜜汤里浸泡后,取出来含在嘴里,马上有效。
杉菌
【释名】生长在老杉树上。形状像菌,时时均可采到。
【性味】味甘、辛,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心脾气疼,及心剧痛。
香蕈
【释名】香箪生在深山中的烂枫木上,比茵小而薄,黄黑色,味特别香美,最为佳品,生在偏僻之地的,有毒,食用害人。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益气不饥,治风破血。
松蕈
【功效主治】主治尿浊不禁,吃后有效。
葛花菜
【释名】葛花菜又叫葛乳。秋霜满地时,葛花菜便涌出地面。就像芝和蕈。它的颜色脆红,生长在山中。
【性味】味甘、汁,无毒。
【功效主治】能醒神,治洒积。
天花蕈
【释名】天花蕈又叫天花莱。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益气,杀虫。蘑菰蕈
【释名】蘑菰蕈又叫肉蕈。长有两三寸,头小顶大,白色,柔软,中间空虚,形状如未开的玉簪花。它的味道很美。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益肠胃,化痰理气。但也能发痼疾,不可经常食。
鸡菌
【释名】鸡菌。因它的味道像鸡肉,所以而命名。是生长在沙地间的丁蕈。鸡菌的柄很高,顶部像伞。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益胃清神,治痔。
舵菜
【释名】舵菜即海船舵把上所生的茵。不多见。
【性味】味咸、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甲状腺肿大结气,水饮病。
土菌
【释名】土菌又叫杜蕈。生在地上的为菌,生在木上的耳。山间茅草中长期阴湿便会生土茵,极多。但它的良毒不可不知。
【性味】味甘,性寒,有毒。
【功效主治】烧成灰,可敷疮疥。冬春两季没有毒,夏秋有毒,食用害人。因为夏秋有蛇虫从它的下面经过。菌子有以下几种:槐树上的良,田野中的有毒,食用害人,能杀人。夜间有光的、欲烂没有虫的、煮不熟的、煮后浑浊照人没有影的、上面有毛下面没有纹理的、仰卷赤色的,都有毒,食用害人,能杀人。凡中土菌毒的人,可用地浆及粪汁解。煮菌时,放入姜屑、饭粒,若姜屑、饭烂变黑则说明菌有毒,食用害人,反之,则无毒。
【发明与传说】《菌谱》记载:杜蓖生长在土中,与山中的鹅膏蕈混淆。民间说杜菌受毒虫之气而生,吃后会中毒。凡中毒的人,必定笑而不止。可将茶茗、白矾,同一勺刚从井里汲上来的水咽下,没有不立愈。因胡蔓草能毒死人,南方少数民族便将它悬挂在门外的树上,胡蔓草的汁滴到地上,不久便生菌。南夷人将菌收回,叫做菌药,有很强的毒性。
竹蓐
【释名】又叫竹肉,也叫竹菰、竹蕈。生长在朽竹根节上。形状像木耳,红色。
【性味】味苦、咸,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一切赤白痢,可和姜、酱食用。
苦竹肉
【功效主治】经灰汁消过毒后吃,可杀三虫及毒邪气,破积血。
地耳
【释名】生长在地上,形状如木耳。春夏在雨中生长,雨后应及时采取,因为它一见阳光就不能食用了。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产主治】主治聪耳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充沛,抗衰老益气,食妇女有孕。
石耳
【释名】石耳也叫灵芝。它的形状像地耳。把石耳洗去沙土,作食,胜过木耳,是佳品。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长期吃益人面色,到老时,容颜依旧。使人不饥,大小便少,聪耳明目、轻身,使人肌润泽,精力充沛,不易衰老益精。
【附方】治泻血脱肛,则取石耳五两炒,白枯矾一两,蜜陀僧半两,共为末,蒸饼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二十丸。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