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类
粳
【释名】和大米相同。是稻谷的总称,有早、中、晚三季,有粘性的是糯稻,南方雨水多,适宜种植水稻。北方土地平坦,只有润泽之处适宜种植旱稻。
粳米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益气,止烦,止渴,止泄痢。温中,和胃气,长肌肉。健壮筋骨,益肠胃,通血脉,调和五脏,益精强志,聪耳明目、轻身,使人肌肤红润有光泽,精力充沛,不易衰老。
【附方】用粳米和芡实一一起煮粥食用更好。初生的小孩,将粥煮成乳汁状适量地喂食,可以开胃、助食。经常吃干粳饭,可以使人不噎。新米刚起初吃,会动风气。陈米下气,以病人尤为适宜。但不能和苍耳一同吃,否则叫人猝然心痛,这时应赶快烧仓米灰和蜜浆服用,不然可置人于死地。粳有早、中、晚三季,以晚白米居第一。各地出产的种类很多,气味必有相异,但也相差不远。天生五谷,之所以养人,得到它能生存。得不到就会死亡,是因为谷米得了天地中和之气,与造化生育的功效相同,所以不是其他东西可以相比的。
光粳米
【性味】味甘,性平。
【功效主治】可助胃益精。
白粳米
【性味】味甘,性寒,性稍软。
黄茎籼
【性味】味甘,性温。
【功效主治】有养容健身,健脾调和中气。煎汤服用可以止痢疾。
天落黄
【性味】味甘,性平,性软。
【功效主治】它益胃功效与上述的米相同,陈米养胃不滞。
红莲米
【性味】色赤,味甘,性平,性软。
【功效主治】能健胃和脾,大补人的元气,是米中佳品。
淅二泔
【释名】第二次的淘米水,清澈可用,所以称为淅二泔。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可清热,止烦渴,利小便,凉血。
炒米汤
【功效主治】益胃除湿但不驱火毒,使人渴。
粳谷奴
谷穗呈煤黑色即是。
【功效主治】主治在奔跑后气喘喉痛,将它烧后研碎,和酒服方寸匕,马上见效。
禾秆
【功效主治】可解砒霜毒。先将它烧成灰,然后以刚打出的井水淋汁,所得汁再过滤清澈,冷服一碗,毒即可排除。
【附方】主治米瘕,嗜吃生米,久亦毙人:可用白米五合,鸡屎一升,一同炒焦研为末,用水一升顿服。很快便可吐出瘕,如研米汁或白沫淡水,即可以治疗。
治自汗不止:有绢包粳米粉,频频扑上。
治小儿初生没有皮,色赤,但有红筋,乃是早产的新生儿:用早白米粉扑上,肌肤自生。
治吐血、流血不止:都以陈米淘水,温服一杯,每日三次。或以麻油或萝卜汁滴入鼻孔。
治赤鼻酒齄:淘米水每}{食后饮用。外以硫黄放入大菜头内,煨烂后研成末,涂搽。
稻
【释名】就是糯米。它的性温,所以可以酿酒。它的种类也很多,谷壳有红、白二种颜色,有的有毛,有的没有毛。米也有红、白二种颜色,颜色红的糯米用来酿酒,洒多糟少。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温中,使人发热,大便于结。使人气血充足,通畅,可解莞毒、斑螫的毒。有益气止泄的功能,把一碗糯米碾碎后和水服用,可以止霍乱后呕吐不止的情况。把它与骆驼脂调和后作成煎饼服食,町以治痔疮。把它作成制服食,可以消渴。
米泔
【性味】味甘,性凉,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益气,
止烦渴霍乱解毒。食鸭肉不消化者,马上饮一杯,即可消除病症。
稻花
【采集加工】放置阴凉处晾干。
【功效主治】有自牙、乌须作用。
稻秆
【性味】味辛、甘,性热,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黄疸,将它煮成汁,浸洗,接着又将谷芒炒黄研为末,和酒服用。将它烧成灰,可以医治跌打损伤。烧成灰浸水渴,可以止消渴。将稻杆垫在鞋内,可以暖脚,去寒湿气。
【发明与传说】湖南李从事马上跌下受伤,就曾用糯稻杆烧成灰,将新熟酒连酒糟放点盐,取汁过滤后,浇在痛处,马上就好了。还有一人虱虫进入耳内,头痛难忍,用了很多种药都不见效。改用稻秆灰煎成汁滴进耳内,虱虫马上死后随汁流出。
谷芒
【功效主治】主治黄疸病。制成粉末,和酒服用。煎成汁饮用。煎汁饮用,又可解虫毒。
糯糠
【功效主治】主治牙齿发黄,烧后取它的白灰,天天擦牙。
【附方】主治鼻衄不止,服药没有效:用糯米炒成微黄,为末。新井水调服二钱,再吹少许人鼻中。
治噤日痢:用糯谷一升爆出白花,去壳,有姜汁拌湿再炒,研为末。每次用白开水服下一匙,三次即止。
竹刺入肉:用糯米三升,于端午前四十九日,冷水浸之。一日换两次水,轻轻淘转,勿令搅碎。于端午日取出阴干,.用绢袋盛好,挂通风处。每次用时即取,炒黑研为末,冷水调如膏药,贴一夜,刺即拔出留在药内。木入肉亦同。一切痈肿金疮贴之都有效。
治疯狗咬伤:糯米一碗,斑蝥黄去之,再入七个,蝥黄又除去,又入七个,待米出烟,去斑蝥研为末,油调敷于患处,小便利,恶物下,就痊愈了。
籼
【释名】又叫旱稻。和粳相似但颗粒,小。现在的品种也有很多,有红、白二种颜色,和粳米大同小异。
灿米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最主要的作用是能温中益气,养胃和脾,除湿止泄。
米秕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能肠开胃,下滞,磨积块,作为粮食,可充饥,能使人皮肤光滑,可作为疗养之品。
舂杵头细糠
【性睬】味辛、甘、性热。
【功效主治】主治呃噎,可以刮了舂杵头细糠含之。把它烧成灰,和水服下方寸匕,可使孕妇顺产。
稷粟类
稷
【释名】就是稷米。又称粢。稷与黍,属同一类的两个品种。质粘的是黍,不粘的是稷,稷可以作为饭食,黍可以用来酿酒。
稷米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益气,补不足,可以治疗热毒、解苦瓠毒。也可作为饭食,安中利胃益脾,凉血解暑。
根
【功效主治】主治心气痛,难产。
【附方】主治背部痈疽:将米粉熬黑,以鸡蛋清调和涂于绢帛上,剪孔贴患处,干了则换,治疗效果极为好。
黍
【释名】有粘性的稷,就是黍米。它又有红、白黄、黑几个品种。白黍米粘性次于糯米,红黍米粘性最强,可以煮粥。可以包棕子吃。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益气,补中。长时间食用使人发热,心烦;引发旧病,搅乱五脏;使人瞌睡,筋骨乏力。小儿不适宜多吃,否则会使他行走能力延迟。小猫、小狗吃了,可使它的脚弯屈。将黍米和葵菜、牛肉同食,可以使人易患寄生虫病。将它烧成灰后,用油调和,涂抹下棒伤处,可以止痛。还可以将它嚼成浓汁,涂治小孩的鹅口疮。
丹黍米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可以治疗咳嗽哮喘、霍乱,止泄痢,除热,止烦渴。
【附方】治疗食鳖引起的包块,用新收的红黍米的淘米水.生服一升,不超过二、三天在就可以治愈。但它不能和蜜及葵菜一起吃。
丹穰、茎并根
【性味】味辛,性热,有小毒。
【功效主治】煮成汁喝,可解苦瓠毒,用它来洗浴身体,可去浮肿。将它和小豆煮成汁服用,可利尿。把它烧成灰和酒服方寸匕,可以治疗妊娠尿血。有人家取用它的茎穗编成扫帚扫地。用它的腐茎煮水来沐,可治浮肿。
【附方】主治男子阳萎:黍米二两,煮成稀粥,和酒同饮,发汗至足即愈。
治心痛久不愈:黍米淘汁服用。
治骨关节脱臼:用黍米粉,铁浆粉各半斤,葱一斤,同炒存性,研成末。用醋调服三次后,水调入再加少许醋贴之,大效。
治小儿鹅口疮,不吃乳:丹黍米嚼汁涂搽。
饮酒不醉:赤黍渍以狐血,阴干。饮酒时,取一丸置舌下含之,使人不醉。
令女人不妒:赤黍同米仁为丸,服用。
蜀黍
【释名】茎杆很高。形状像芦苇,但中间是实心的,叶也像芦苇,黍穗像大扫帚,颗粒像花椒般大,呈红黑色。泰梢可以制作成扫帚,现在好多人也用。
米
【性味】味甘、涩,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丰治暖中焦,涩肠胃,止霍乱。有粘性的蜀黍米有相同的功效。
根
【功效主治】煮成汁服用,利不便,止喘咳。烧成灰和酒服用,治疗难产有效。
玉蜀黍
【释名】就是玉高粱。它的苗和叶都像蜀黍,长得粗壮,苗有三四尺高。六七月份开花成穗,苞上有米粒,一颗颗集在一起。颜色有黄白色。
米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小便淋沥及泌尿道结石,疼痛难忍,将它煎在汤连续饮用几次。
粱
【释名】是谷类中的良种,有黄粱、白粱、红粱几个品种。
黄粱米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益气,和中、止泄痢。除邪风顽痹,止霍乱,得小便,除烦热。
白粱米
【性味】昧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除热,益气,舒缓筋骨。只要是患有胃虚并且呕吐的人,用二碗米汁,一碗姜汁,一起服用,治疗效果极为好。做成饭食用。有和中,止烦渴的作用。
青粱米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胃痹,热中消渴。有止泄痢,利小便,益气补中,使人年轻长寿的作用。煮成粥吃,能健脾,治泄精。现在粟中颗粒大且色呈青黑色的就是青粱米。它的谷芒多而米少,因它承受金水之气,所以性最凉,而对病人有宜。
可以将米用纯醋连泡三天,蒸晒一百次,然后把它贮藏好,远行时,白天吃一顿,可以度过十天。
【附方】治霍乱大渴不止,多饮则对人有害:黄粱米一升,水一斗,煮成三升,稍稍呷饮。
治小儿鼻干没有涕,脑热:用黄米粉,生矾末,每次一钱,水调后贴囟门上,每日二次。
治小儿丹毒:用土番黄米粉,和鸡蛋清敷,即愈。
治小儿遍身生疮,面如火烧:以黄粱米研粉,用蜜水调涂搽,治好即停用。
治霍乱不止:用白粱米五合,水一一升,一起煮粥食。
治手足生疣:取自粱米粉,铁桃炒红研成末,以众人唾沫和之,厚一寸,涂上马上消。
治脾虚泄痢:用青粱米半升,神曲一一合,日日煮粥食,即愈。
治老人血淋:用车前子五合,绵裹煮汁,加青粱米四合,煮汁常食。
治中一切药毒,烦闷不止:用甘草三两,水五升,煮剩二升去渣,加入青粱粉一两,煎食。
粟
【释名】就是籼粟。有粘性的是秫,没有粘性的是粟。所以称它为粘粟,北方人称它为小米。粟就是粱。谷穗大并且毛长时颗粒大的就是高梁;小的就是粟。
粟米
【性味】味成,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养肾气,脾胃中热,益气。陈粟米,味道苦,性寒。主治胃热消渴,利小便,止痢,抑制丹石毒。加水服用,能治热腹痛和鼻出血。制成粉末,用水过滤成汁,能解多种毒,能治霍乱以及转筋入腹,又以镇静安神。能解小麦毒,发热、反胃和热痢。用它煮成粥食用,对丹田有好处,可以补虚损,开肠胃。但不能和杏仁一起吃,否则会让人上吐下泻。
粟泔汁
【功效主治】主治霍乱突然发热、心烦渴,喝了粟泔汁可马上病愈。
臭泔
【功效主治】止消渴,特别有效。
酸泔和淀
【功效主治】用来洗浴瘙疥,能杀虫。喝它,治痔。把它和臭樗以煎熬服用,能治小孩消化不良和腹泻。
粟糖
【功效主治】主治痔漏脱肛,配合各种药薰患处。
粟奴
【功效主治】粟苗抽穗时长出煤黑色的就是粟奴。有利小肠、除烦闷的作用。
【附方】主治异物进目不出:用粟米七粒,嚼烂取汁,洗后即出。
治汤火灼伤:将粟米炒焦加水,澄清后取汁,煎稠如糖。频敷患处,能止痛,消瘢痕。
治熊虎爪伤:嚼粟米涂患处。
治鼻衄不止:粟米粉同水煮服用。
治小儿丹毒:嚼粟米敷患处。
治反胃吐食,脾胃气弱,消化不良,汤饮不下:用粟米半升磨粉,加水调成梧桐子大的丸七枚熟,放点盐,空腹和汁吞下。有的认为纳入糖醋吞更好。
治胃热消渴:以陈粟米煮饭,干后食用,治疗效果极为好。
米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寒热,利大肠,可治疗漆疮。能治筋骨挛急,除疮疥毒热。
【发明与传说】宋代元嘉年间,有个人吃鸭成癖,医生用秫米粉调水让他服用,开始烦闷急燥,过了片刻,吐出一团鸭毛,病就好了。秫米性太粘滞,很不容易消化,小孩不适宜多吃。
【附方】将生秫米捣碎和上鸡蛋清,敷于青肿患处,治疗效果极为好。被狗咬伤或生冻疮,将秫米嚼啐于伤处,也很有好处。它又有治阳盛阴虚、失眠,以及吃鹅鸭积成症结。
根
【功效主治】煮汤可以用于洗风疾。
【附方】主治赤痢:秫米一把,鲫鱼一条,煮粥食用。
治筋骨挛急:用秫米一石,曲二三斗,地黄一一斤,菌陈蒿炙黄半斤,按照酿酒法服用,效果不错。
治肺疟寒热,痰聚胸中,病时使人心寒,寒热交替伴惊恐不安:常山三钱,甘草五分,秫米三十五粒,水煎,于发病时分作三次服。
治妊娠下水,黄色如胶:秫米、黄芪各一两,水七升,煎成三升,分三次服。
稗
【释名】和秧苗极为相似。它的茎叶和穗的颗粒都像黍稷。秭稗的苗像稗而它的穗像粟,有紫色的毛,就是乌禾。稗有水稗、旱稗两种种类。一水稗生在田中,旱稗的颜色是深绿色的,根上的叶带紫色,梢头生出扁穗,结的果实像黍粒,是野生植物。可以食用。
稗米
【性味】味辛、甘、苦,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作成饭食用,益气宜脾。
根、苗
【功效主治】能治跌打损伤,出血不止。方法是将它们捣碎或在末敷在患处,马上可以止血。
狼尾草
【释名】狼尾草的穗像狼尾。生长在沼泽地。它的茎、叶、穗粒都像粟,颜色是紫色的,有毛。
米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菰米
【释名】就是茭白。生于湖泊中,结的果实像米,很稀有。九月抽出茎,开的花像苇。果实长一寸多,秋霜过后采摘,皮呈黑褐色。它还有一名叫雕菰。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止渴,解烦热,调理肠胃。
蓬草子
【释名】黍蓬,就是青科。有两种生长在湖泊,沼泽之地。青科只有西南地区的人才种植它,叶像茭黍,秋季抽穗结果,它的果实像红黍般大小,去壳可食用,也可用来酿酒,青科酒。
子
【性味】味酸、涩,性平,无毒。
薏苡
【释名】薏苡到处都有种植,二、三月间老根自己长出。五、六月间抽出茎杆开花结果。它有两个品种:一种粘的。它的米呈白色像糯米,它们的根都是白色的,根须相互交结,味甜。
仁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筋急拘挛、不能伸展弯曲,长时间患有风湿麻痹的患者。可通气。长时间食用,使人舒爽益气。消除筋骨中的邪气,有利于肠胃,消水肿,使人开胃。做饭或面食,能使人不饿。将它煮粥喝,能解渴,杀蛔虫。还可以治肺部慢性疾病,积脓血、咳嗽流鼻涕、气喘。将它煎服用,能解毒肿。它还可治脚气,健脾益胃,补肺清热。
【发明与传说】古人辛稼轩曾长一疝,大小像杯子,重重地往下垂。有一个道人把薏苡仁用东墙上的黄土炒后,用水煮成膏状服用。经过几次服食后,疝便消了。程沙后来也得了这种病,辛稼轩将这种方法教给他,也很有效。《济生方》中记载:将猪肺煮熟切成片,蘸薏苡仁末,空腹吃,可治肺损咯血。这是因为薏苡仁可以补肺,猪肺可以疏通经脉。赵君依照这个药方多次服用,很有效果。
根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除肠虫。用它煮汁至烂后很香,可以打蛔虫,很有效。也能用它来堕胎,以及治疗心急腹胀,胸胁痛,只需将它锉破后煮成浓汁服下三升即可。将它捣成汁和酒服用,能治黄疸。
叶
【功效主治】将它作为饮料,味道清香。益中空膈。在夏季煎熬饮服,能暖胃益气血。刚生下来的小孩用它来洗浴,可以使孩子不生病。
【附方】主治久患风挛痹痛,补正气,利肠胃,消肿,除胸中邪气,治筋急拘挛:将薏苡仁研末,同粳米煮粥食用。
治砂石热淋,痛不可忍:用薏苡仁的子、叶或根,水煎后热饮,夏月冷饮,以通为度。
治消渴饮水:用薏苡仁作粥,食用。
治天阴后风湿身疼:麻黄二两,杏仁二十枚,甘草、薏苡仁各一两,水四升,煮至二升,分三次服。
治肺肿喘急:用郁李仁二两研末,以水滤汁,煮薏苡仁饭,天天食用。
治肺脓肿咳脓血:薏苡仁十两杵粉,加三升水,煎至一升,酒少许,送服。
肺痛咳唾,心胸甲错者:用醇酒煮薏苡仁至浓,微温时顿服,肺有血者,吐出后即愈。
治肺痈咳血:米仁三合捣烂,水二大盏,煎为一盏,入酒少许,分二次服。治痈疽不溃:薏苡仁一枚,吞后有效。治喉肿疼痛,吞米仁一、二枚。
罂子粟
【释名】就是御米。叶子形状像白苣。三、四月间出茎结青苞,花开后青苞就脱落。它的花有四瓣,果就在花中,被花襄着。花开了三天过后就凋谢了,而罂果还长在茎头,长一、二寸,像马兜铃大小,上面有盖,下面有蒂,它的果实中有很小的白来,可以食用,也可以榨油。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驱风通气,驱逐邪热,治疗反胃胸中痰滞.丹石发动,吃东西能下咽。将罂粟米和竹沥煮成粥吃,治疗效果极为好。能治疗泻痢,有润燥的.叻能。但不能多吃,否则会动膀胱气。
壳
【性味】味酸、涩,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它能止泻痢,固税肛,治疗遗精和长时间的喘咳,敛肺涩畅,止心腹筋骨各处的疼痛。
嫩苗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具有除热润燥、开胃厚肠的作用。
阿芙蓉
【释名】就是鸦片,它就是罂粟花的津液。罂粟结成青苞时,中午过后用大针刺破它外面的青皮,但不要伤损里面的硬皮,刺破三五处,第二天早晨津流出,用竹刀刮取,收集到瓷器中阴干后可用。它是一种毒品,人吸食后会上瘾。
【附方】罂粟粥治反胃吐食:白罂粟米三合,人参末三钱,生山药五寸细切研末,三物以水二升三合,煮至六合,用生姜汁及盐花少许匀分服。
治久痢不止:罂粟壳醋灸为末,制成蜜丸弹子大。每次服一丸,用水一盏,姜三片,煎至八分,温服。又方:粟壳十两去膜,分作三分,一分醋炒,一分蜜炒,一分生用,一并研成末,制成蜜丸芡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下。
治久嗽不止:粟壳去筋,蜜灸为末。每次服五分,蜜汤送服。
治久痢:阿芙蓉小豆大小,空腹温水服下。若渴,饮蜜水解。
麦类
小麦
【释名】小麦秋季播种,冬季生长,春季开花,夏季结实。是五谷中价值最高的。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新麦性热,陈麦性平。它可以除热,止烦渴,咽喉干燥,利小便,补养肝气,止漏血唾血,可以使女子易于怀孕。补养心气,有心病的人适宜食用。将它煎熬成汤食用,可治淋病。磨成末服用,能杀蛔虫,将陈麦煎成汤饮用,还可以止虚汗。将它烧成灰,用油调和,可涂治各种疮及汤火灼伤。
浮麦
【性味】味甘、咸,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治大人、小孩结核病虚热,妇女劳热。
面
【性味】味甘,性温,有微毒。
【功效主治】主治补虚,长时间食用,使人肌肉结实,养肠胃,增强气力。它可以养气,补不足,有助于五脏。将它和水调服,可以治疗中暑、马病肺热。将它敷在痈疮伤处,可以散血止痛。
麦麸
【功效主治】主治瘟疫和热疮、汤火疮溃烂、跌伤折伤的瘀血,用醋和麦麸炒后,贴于患处即可。将它醋蒸后用来熨手脚风湿痹痛,寒湿脚气,交替使用直到出汗,效果都很好。将它研成末服用,能止虚汗。凡人身体疼痛及疮肿溃烂流脓,或者小孩夏季出痘疮,溃烂不能睡卧,都可以用夹褥盛麦麸缝合来垫铺,因麦麸性凉并且柔软,这的确是个好方法。
麦粉
【释名】就是用麸皮洗筋澄出的浆粉。现在的人多用它来浆衣服。
【性味】味甘,性凉,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补中,益气脉,和五脏,调经络。炒一碗麦粉和汤服下,能止痢疾。将麦粉和醋熬成膏状,能消一切痈肿、火汤伤。
面筋
【性味】味甘,性凉,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解热和中,有劳热之人适宜将它煮吃。能宽中益气。它是麸在水中揉洗而成,是素食的主要物品,煮着吃性凉,现在人们多用油炒而食,则性热。
麦
【释名】就是为糗,是将小麦蒸熟后磨成的面。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要能消渴,止烦。
麦苗
【性味】味辛,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要能消除酒毒暴热、黄疸目黄。方法是:将它捣烂绞成汁,每日饮用。它还可以解虫毒,方法是将麦苗煮成汁服用。此外,可以解除瘟疫狂热,除烦闷消胸膈热,利小肠,将它制成粉末吃,可使人面色红润。
麦奴
【释名】麦穗将要成熟时,上面有黑霜的就是麦奴。
【功效主治】主治热毒,能解丹石毒,及各种阳毒温毒,发热口渴温疟病症。
麦杆
【功效主治】可治疣痣,去除坏死组织。
【附方】治消渴:小麦作饭及粥食。
治老人小便五淋:小麦一升,通草二两,三升水煮至一升,饮后即愈。
治颈上长瘤:用小麦一升,醋一升浸泡,晒干后为末,海藻磨末三两和匀,酒服方寸匕,每日三次。
治白癜风:用小麦摊在石上,烧铁物压出油,搽患处甚效。
治小便尿血:麸皮炒香,用肥猪肉蘸食。
治中暑猝死:井水和面一大把,服。
治吐血:用面粉略炒,京墨汁或藕节汁,调服二钱。
治衄血,口、耳、鼻皆出者:白面加盐少许,冷水调服三钱。
治咽喉肿痛,不能进食:白面和醋,涂喉外肿痛处。
治妇女乳腺炎:白面半斤炒黄,醋煮为糊,涂后即消。
治折伤:白面,栀子仁同捣,水调敷伤处即散。
治小儿口疮:寒食面,硝石水调,涂足心,男左女右。
大麦
【释名】麦粒比其他麦都大,所以叫大麦。它和小麦的功效大致相同。还有粘性的大麦,叫糯麦,可以用来酿酒,作糖。
【性味】味咸、甘、性温、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消渴除热毒,益气调中。滋补虚劳,使血脉强壮,对肤色有益,充实五脏,消化谷食,止泄,不动风气。长时间食用,可使人长得又自又胖,肌肤滑腻。
面
【功效主治】能平胃止渴,消食治疗腹胀。长时间食用,可使人头发不白。用它和朱砂、没石子等药物,还可以将头发染成黑色。它还能宽胸下气,凉血,消食开胃。大麦性平凉,口成滑腻。曾有人患喉炎,吃东西无法下咽,用大麦面作成稀糊,吃后助胃气。平和三伏天,朝廷将面赏赐给下臣,也是因为它性凉,能消暑热,对脾胃有益。
【发明与传说】丹溪说:大麦刚成熟的时候,人们因缺粮所以多将它炒着吃,因它炒吃性热,所以会使人发热。另一种说法:长时间食用会伤肾,应戒掉。
大麦苗
【功效主治】将其捣汁每天服用,能治各种黄疸,利小便。冬季手脚长冻疮,可将大麦苗煮成汁浸洗。
大麦奴
【功效主治】它能解发热疾病,消除药毒。
【附方】主治刀剑椎戳,腹破肠出:可用大麦五升,水九升,煮取四升,绵布过滤取汁待极冷,令患者卧席上,含汁喷肠,肠渐入,再喷它的背。不要让病人知晓及旁人看见和说话,否则肠不入,就抬席四角轻摇,使肠自入。十日内,进入许流质饮食,慎勿惊动。
治麦芒偶入目中:大麦煮汁洗,即出。
雀麦
【释名】就是燕麦。它的苗叶像小麦但比小麦小。它的果实比麦细。它的苗和麦相同,但穗细长得稀少。
【采集加工】雀麦去皮,作面蒸着吃,也可作饼吃。现今的人们在正月、二月间,刚生的青叶捣成汁,和米粉作成饼,蒸着吃,颜色青翠味道香。
米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要能充饥滑肠。
苗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将它煮成汁饮用,主治女人难产。
【附方】主治胎死腹中及胞衣不下,用雀麦一把,水五升,煮为二升,温服。
荞麦
【释名】苗高达一二尺,红茎绿叶,开白色的小花,繁密点点,果实累累,立秋播种,八九月收割,磨成面食用,不如麦面好。南方种植较少,只能作成粉或做成糕饼吃,是农家冬季的粮食。
【性味】味甘,性平,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要能充实肠胃,增长气力,提精神,除五脏的滓秽。做饭吃,能饵丹石毒,治疗效果极为好。用醋和粉调好,可涂治小孩丹毒红肿热疮。它能降气宽肠,消积滞,消热肿风痛,除白浊白带,脾积止泻。用砂糖水调和炒面二钱服食,能治痢疾。将它炒焦用热水服,能治肠绞痛。
叶
【功效主治】能下气,对耳目有好处。吃多了,可使人轻微腹泻。
秸
【功效主治】将它烧成灰淋汁用碱熬干,用等量的石灰和蜜收炼,治溃烂的痈疮,去除坏死组织和面痣,效果最好。
【附方】主治水肿喘满:生大戟一钱,荞麦面二钱,加水做饼,烘熟研末,空腹用茶服,以大小便利出为度。
治男子白浊,女人带下:用莽麦炒焦研末,鸡蛋清调和制成丸。每服五十丸。盐汤送服,每日三次。
治噤口痢:养麦面每次服二钱,砂糖水调下。
治背部痈疽,及一切肿毒:莽麦面、硫黄各二两,研为末,再用井花水和做饼,晒干收藏。每吃一饼,磨水敷,很快止痛而痊愈。
治汤火伤:用养麦面烽黄,研末,水和敷之。
治颈淋巴结结核:用荞麦炒去壳,海藻,白僵蚕炒去丝等分研为末,白梅浸汤,取半量的肉,和丸呈绿豆大,每次服六七十丸。饭前服用,每日五服,它的毒从大便泄去。若与淡菜连服尤妙。忌豆腐,鸡,羊肉,酒,面。
治痘疮溃烂:荞麦粉反复敷涂。
治痘黑凹陷不起:莽麦面煮食,即发起。
治肠绞痛:荞麦面一撮炒后,加水调服。
苦荞麦
【释名】苦荞生长在南方,春季前后播种,茎青而枝多,叶比荞叶尖。开绿色的花,结的果实跟荞麦很像,它的味道苦涩,很少食用。
麻类
胡麻
【释名】就是巨胜。古时中国只有大麻,汉朝时张骞从胡取得油麻种植,所以又称胡麻,和大麻相区分。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伤中虚亏,补五脏,增气力,长肌肉,长智力。它又能润养五脏,滋实肺气,止心惊,利大小肠,耐寒暑,驱逐湿气、游风、头风,能催生使胞衣尽快剥离,补产后体虚疲乏。将它研成细末涂抹的头发上,可以使头发生长。将胡麻和自蜜蒸成糕饼,可治百病。用它来炒着吃,使人不生风病。精神错乱者长期食用会行走正常,不胡言乱语。将它嚼烂涂抹在小孩的头疮上,有一定疗效。也可将它煎成汤用来洗恶疮和妇女的阴道炎。
白油麻
【释名】白油麻即芝麻。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可以治疗体虚,劳累过度,滑肠胃,舒经络,通血脉,去除头皮屑,滋润肌肤。饭后生吃一杯胡麻,使人终身受益。将它作成汁饮用,可治外来邪热。生嚼胡麻,用它敷治小孩头上的各种疮,治疗效果极为好。
【发明与传说】胡麻可以使人延年长寿,人口回甜。根据苏东坡给程正辅的信中说:凡患有痔疮的人,宜禁吃酒、肉、盐酪、酱菜、大味和粳米饭,只能吃淡面和蒸过九次的胡麻即黑脂麻,和去皮的茯苓,加入少许白糖,做成面吃。长期食用可使人气力不衰,百病自行除去,痔疮渐消,这是长寿的要诀。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依照这种说法,那么胡麻即是芝麻就有依据了。现在有人将芝麻捣烂去渣滓,和入豆腐吃。它的性平滑,对老人最有益。
青蓑
【释名】青蓑就是胡麻叶。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益气,补脑髓,使人耳聪目明,不感饥饿不衰老,可延长人的寿命。用它熬汁来洗头,可去头屑,润滑肌肤,增添血色。用它来治疗月经不调,方法是将一升蓑捣烂,用热水淋汁,服用半升,马上可愈。
胡麻花
【功效主治】能使秃顶生发,润滑大肠。人身上的赘肉,用它来擦,即可治愈。可以令肌肤光滑有弹性。
麻秸
麻秸烧灰,可加到点痣去恶肉的药方中使用。
【附方】服食胡麻法:用胡麻三斗,淘净入罐,令蒸气透。晒干,以水淘去沫再蒸,如此九次,用热水脱去皮,簸净,炒香研末,和自蜜和枣膏制成丸弹子大。每次温酒化下一丸,每日三服。忌毒鱼、狗肉、生菜。服至百日,能除一切疾病。
治腰腿疼痛:用新胡麻一升,炒香杵成末。温酒、蜜汤服,日服一合,服完一斗永不复发。
治风寒:用脂麻炒焦,乘热擂酒饮,暖卧出汗则愈。
治中暑:用炒黑芝麻摊冷研末,新汲水调服三钱。
解小儿胎毒:初生时,嚼生芝麻,用绵包,让儿吮吸,它的毒自下。
治疔肿恶疮:用胡麻烧灰,针砂等量,研末,醋调和敷,每日三次。
治小便尿血:胡麻三升杵末,以东流水二升浸一宿,绞汁,顿热服。
治乳疮肿痛:用脂麻炒焦,研末,以灯窝油涂调。
治汤火伤:胡麻生研如泥,敷。
治妇女外阴生疮作痒:胡麻嚼烂敷涂效果佳。
治牙齿痛肿:胡麻水煮汁,含漱吐出。
大麻
【释名】大麻即火麻,也称黄麻。形状像益母草叶,一枝有七片或九片叶。五六月开花抽穗,结果。可以榨油。
麻
【性味】味辛,性平,有毒。
【功效主治】主治五劳七伤。多服,使人产生幻觉,但它对五脏有利,能破积下血,止痹散脓。长时间服用,可以通神明,使人年轻。
麻仁
【释名】麻仁就是去壳的果实。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要能补中益气。长时间服食,轻身健康强壮,犹如神仙。它能治中风出汗,治水肿,利小便,破积血,疏通血脉,治妇女产后的疾病。用它来洗头发,可以生发润发。将它炒香后,用小便浸泡,绞成后服用,可使人心情舒畅。孕妇胎位不正,吞下二十七枚麻仁即能生产。还可以滋润五脏,治大肠热。便秘。男子食多了,会滑精、阳痿。妇女吃多了,马上引起白带不正常。
麻勃
【释名】麻勃就是麻花。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可治疗一一百二十种恶血,人周身发黑发痒,驱各种恶血,治疗女子月经不调。
叶
【性味】昧辛,有毒。
【功效主治】将它捣成汁服五合,可驱蛔虫;将它捣烂敷在蝎毒处,有一定疗效。用它浸泡后洗头,能滋养头发,使人不生白发。
【功效主治】主治破血,通小便。捣汁或煮汁服,主治瘀血和尿路结石。治难产、破血壅胀,崩中带下不止,则用水煮服。
【附方】服食麻仁法:麻子仁一升,白羊脂七两,蜜蜡五两,白蜜一合,和杵蒸食,使人不饥耐老。
大麻仁酒治骨髓风毒疼痛,不能运动用大麻仁浸水,取沉者一升曝干,于银锅中缓慢炒香熟,入木臼中捣碎,待细如白糊即止,分为上贴,每用一贴,取家酿无灰酒一大碗,和麻粉,用柳槌蘸入砂盆中擂,滤去壳,煎到减半。空腹温服一贴。轻者四五贴见效,重者不出十贴必失所苦,效不可言。
麻仁粥治腹水,腰脐重痛,不能转动。用麻子半升,研碎,水滤取汁,如粳米二合,煮稀粥,下葱、椒、豉、空腹食。又可治老人风痹,及小便失禁涩痛,大便不通,俱用此方。
治产后便秘;许学士说:产后汗多则大便秘,难于用药,只有麻仁粥恰当。不仅产后可服,凡老人诸虚风秘,皆可服食。用大麻子仁,紫苏子各二合,洗净用水研细,滤取汗,分二次煮粥服食。
菽豆类
大豆
【释名】在夏至前后播:仲,苗长达三、四尺,叶呈圆形但有尖。秋季开出成丛的小白花,结成豆荚长达一寸。它有几个品种,分黑黄褐等颜色,可榨油,做豆豉,炒食。做豆腐等,其营养很高。
黑大豆
【采集加工】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将它研碎,涂在疮肿处,有一定疗效。将它煮成汁喝,能杀邪毒。它能治水肿,消除胃中热毒,伤中淋露,去淤斑,散去五脏内寒,除乌头毒。将它炒黑,趁热放入酒中饮用,能治风痹瘫痪口吃,及产后伤风头痛。吃完饭后生吞半两黑大豆,可以耳聪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充沛,抗衰老,镇心,滋补人。长时间服用,可以润肌肤,使人长生不老,服食黑大豆可以填腹度饥,每天饭后吃黑大豆三十粒,可以使人长生不老。刚起初服用时好像身体沉重,但一年左右,便可感觉身姿轻盈。黑豆加入盐煮,经常吃,能补肾,这大概是豆的形状像肾,而又因黑色通肾,再加上少许盐,所以补肾。
【发明与传说】李时珍说:黑豆古代药方中称它能解百药之毒,每次试验,结果却不是这样,但加上甘草后,便出奇灵验,这些事情,不能不知晓。
大豆皮
【功效主治】生用,治疔痘疮和目视物不清。嚼烂敷涂治小儿痘疮。
大豆花
【功效主治】主治目盲,翳膜。
大豆叶
【功效主治】能治蛇咬,捣碎敷在伤处,常更换,可愈。
【附方】服食大豆:使人长肌肤,益颜色,填骨髓,增气力,补虚能食,不过两剂。大豆五升,如作酱法,取黄豆捣末,以猪炼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到百丸,温酒服下,神验秘方。
豆淋酒法:治产后血热,产后余血水肿,或中风瘫痪,或肌肉强直不能语,或烦热口渴,或全身肿,或身痒呕吐,或手足顽痹,头旋眼眩,这些都是虚热中风的症状。用大豆三升熬熟,至微烟出,人瓶中,以酒五升泡。泡一日以上。服酒一升,盖被令汗出,身润即愈,不能说话者,加独活半斤,微微捶破,同泡。产后宜常服,以防风邪。又男子中风,口眼歪斜,也用此方。
治眼球上生白膜,视物不见:用黑豆每月初一以淡盐汤下一粒,初二初三逐日增一粒,至十五日十五粒,十六日也十五粒,十七日十四粒,十八、十九逐日减一粒,至月底仍归一粒,若月小,十六日便服十四粒,十七日便服十三粒,连服三月,眼病即愈。
治突发中风,四肢挛急不能行:取大豆三升,淘净后湿蒸,以醋二升,倾入瓶中,铺于地上,设席豆上,令病人卧。仍重盖五六层衣,豆冷逐渐去衣,仍令一个于被内外引换挛急处,又蒸豆重复上述方饮荆沥汤,如此三日三夜即愈。
治中风入脏:以大豆一斗,水五斗,煮取一斗二升,去滓。人美酒一斗五升,煎至九升。晨服,以汗出愈。
治中风不语及失声:用大豆煮汁,煎稠如饴,含,并饮它的汁。
治阴毒、伤寒笃者:用黑豆炒干投酒,热饮或灌,吐则复饮,汁出为宜。
解巴豆毒,下痢不止:大豆一升煮汁,饮,又可解砒石毒、河豚毒。
治腰胁疼痛:大豆炒二二升,酒三升,煮至二升,顿服。
治突然腰痛:大豆六升,加水湿炒热,布熨之,冷即换。
治身面浮肿:用黑豆一一升,水五升,煮汁三升,入酒五升,再煮为三升,分三次温服。
治身面浮肿:用黑豆炒干,研为末,每次二钱,用米饮下。
治水肿:用大豆一斗,水一斗,煮至八升,去豆,加酒八升,再煮为八升服用,水能从小便中排出。经验证明很有效。
黄大豆
【释名】黄豆的苗高一二尺左右,它的叶像黑豆叶,但比黑豆叶大,结的豆角略微肥大些,它的叶嫩时可以吃,叫黄豆芽。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宽中下气,利于调养大肠,消水胀肿毒。研成末,加开水调和涂在出痘后有感染之处。
豆油
【性味】味辛、甘,性热,微毒。
【功效主治】主涂疮疥,解发。
赤豆
【释名】在夏至后播种,豆苗茎高一尺左右,它的枝叶像豇豆的枝叶,到秋季开花,比豇豆的花小,颜色呈银褐色,有异味。结的荚长约二三寸。比绿豆荚稍大,皮色微白带红,半青半黄时就收割。一般用它来做豆包、粽子馅。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下水肿,排除痈肿和脓血。消热毒,止腹泻,利小便,除胀满"消渴,催乳汁。常吃使人虚弱,使人枯瘦。可以解除小麦毒。和鲤鱼一起煮来吃,可以治疗脚气水肿。拉痢疾后,气胀不能吃东西,宜将赤豆煮来吃,但不能同腌制的鱼一起吃。
叶
【功效主治】可去烦热,止尿频。煮食,可耳聪明日、轻身,使人肌肤红润有光泽,精力旺盛,抗衰老。
芽
【功效主治】主治漏胎和房事伤胎,则用芽为末,温酒服方寸匕,每日三次。
【附方】治水肿:用赤豆半升,蒜一颗,生姜五钱,陆根一条,一起研碎,加水煮烂,除去药,空腹吃赤豆,慢慢将红汁喝完,水肿现象很快消失。又一方:治水肿从脚起,若水肿至腹就会致命。取赤豆一斗,加水煮到极烂,取其汁水五升,温热时浸泡足膝。若已肿至腹部,就吃赤豆,不要吃其它东西,也会好。又一方:治腹肿、腹水,皮肤出现黑色。用赤豆三升,白茅根一把,同水煮后吃赤豆,以消尽腹水为宜。又一方:治水肿。用东行花、桑枝烧灰一升,淋上汁,煮赤豆一升,用来当饭吃,治疗效果极为好。
治热毒下血,或因吃烫的东西而发作:将赤豆末和水调和后服方寸匕。
治痔疮出血:取豆二升,苦酒五升,煮熟后在太阳下晒到酒干为止,研成末,和酒服一钱,每日三次。
治舌头上出血的症状:用赤豆一升,和三长升水,绞汁服下。
治尿痛、尿血:用赤豆三合,炒后研末,再加一葱用微火煨好,加酒调和,调服二钱。
治小儿鹅口疮:将赤豆末和醋涂于患处。
治丹毒如火:将赤豆末和鸡蛋清时常涂于患处。
治肋颊热肿:用赤豆和蜂蜜涂于患处,一夜即可消肿,若再加蓉叶末就更好。
治风疹瘙痒:将赤豆、荆芥穗等量,研成末,用鸡蛋清调和涂患处。
治胞衣不下:用赤豆,男七粒,女十四粒,取东流之水送服。
治乳汁不通畅:用赤豆煮汁饮服。
治怀孕期间来月经,叫做漏胎,有的是由于行房事所致,叫伤胎:用赤豆芽研成末,以温酒送服少许,每日三次,有效即停止服用。
治小儿遗尿:用赤豆捣汁服下。
绿豆
【释名】三四月间下种,它的苗高一尺左右,它的叶小而且有细毛,到八、九月开小花,它的豆荚像赤豆荚。它的用途很广,可以做绿豆糕,可以生绿豆芽。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可消肿通气,清热解毒。将生绿豆研碎绞成汁水吞服,可医治丹毒,烦热风疹,药石发动,热气奔腾。补肠胃。可作枕头,使眼睛清亮。可治伤风头痛,消除呕吐。经常吃,补益元气,和调五脏,安神,通行十二经脉,除去皮屑,滋润皮肤,煮汁汤可解渴,解一切药草、牛马、金石之毒。但不可与鲤鱼同吃,否则使人肝黄形成渴病。
【发明与传说】李时珍说:绿豆肉性平,皮性寒,能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毒,适宜连同豆皮生研后和水服下。曾经有人喝附子酒太多,头肿得如斗一般大,嘴唇干裂流血,急忙用绿豆、黑豆各数碗嚼来吃下,同时熬成汤饮服,才解了酒毒。
绿豆粉
【性味】味甘,性凉、平,无毒。
【功效主治】能清热,补益元气,解酒食等毒。治发于背上的痈疽疮肿,烫伤烧伤,痘疮不结痂,湿烂有腥臭味的,用干豆粉扑在上面,很有效。治霍乱抽筋,解磨菇毒、砒霜以及各种药物引起的中毒,心窝尚热的人,都可用刚打的井水调和绿豆粉灌服,即可救活。
【发明与传说】李时珍说:绿豆消肿治痘的功用虽然和赤豆一样,但解热解毒的作厢却超过了赤豆。而且绿豆补元气、厚肠胃,通经脉,长期服用也不会使人枯瘦。但用它做凉粉,造豆酒,则偏冷,或者偏热,使人生病,这都是人为的,并非绿豆本身的错。绿豆粉要颜色呈绿色带有粘性的才是真的绿的豆粉。外科医生用来治疗痈疽保护内脏,散去毒气,说它的效果极好,若三天内吃十几次,可免除毒气侵五脏六腑。
皮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能退眼睛内的白翳。
荚
【性味】主治疗长期血痢,经久不愈的,用绿豆荚蒸来吃,治疗效果极为好。
花
【功效主治】能解酒毒。豆之性稍:有所不同。
叶
【功效主治】主治呕吐下泄。用绿豆绞出汁和些醋,温热时服下。
【附方】护心散:只要是有毒,食辟害人疮的,一到三天内,应连吃十多次,方能免却症变,使毒气排出体外。服稍迟,则毒气攻入内脏,逐渐产生呕吐的症状,有的鼻内生疮,食欲不振就危险了。等到过了四五天后,也应该服用。厢绿豆粉一两,乳香五钱,和灯心草一起研细和均匀,用生甘草煎成浓汤调一钱服用,时而喝一口。倘若出现毒气攻心,有呕吐的症状,特别应该服用此药。大概因为绿豆能清热顺气,消肿解毒,这样服完一两后,绿豆的药性就渗透到疮孔中去了,真是仙丹妙药。
治喝烧酒过量醉酒将死:可用绿豆粉蒸成糕取皮,吃后即能解酒。
解砒霜之毒:取绿豆粉,寒水石等量,和蓼蓝的根榨汁水调服三钱刘五钱。
解毒药中毒将死:只要心窝还是热的,用绿豆粉和水调服。
治宫刑损伤:用炒熟的绿豆粉研纽,加鸡蛋清调后涂在伤口上。
治外肾生疮:用绿驻粉、蚯蚓屎和后涂在疮上。
治跌打损伤:把绿豆粉炒成紫色后,用刚打来的井水调和敷在受伤之处,外面用杉木绑好,它的效果很灵。
治一切肿毒初发:用绿豆粉炒至黑色,用醋调和敷在肿块上。
治服中目翳:取绿甄皮、白菊花、谷精草等量研末,每一次墩一钱,再用于柿一枚,粟米水一盏、一起煮到水干,然后吃饼每天服三次,半个月即可见效。
白豆
【释名】又叫饭豆。它的苗嫩的时候可以当菜吃,吃生的也很好。有的是白色色,也有的是土黄色,像绿豆一般大,但比绿豆长。四五月问下种,它的苗比赤豆苗稍尖些。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补五脏,调中,助十二经脉。还可暖肠胃,驱除鬼气。是补肾食物,患肾病的人应该吃。
叶
【功效主治】煮来食用,利于调养五脏。
豌豆
【释名】又叫胡豆。它的苗,弯弯曲曲,因此叫豌豆。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清煮吃,治消渴,除去呕吐,止下泄疾病。可调颜养身,益中平气,催乳汁。煮成汤喝,可驱除毒心病,解除乳食毒发作。研成末,可除痈肿痘疮。用豌豆粉洗浴,可除去污垢,面色光亮。
【发明与传说】李时珍说:豌豆属土,所以主治脾胃之病。元时饮酒用膳,每次都将豌豆捣碎除去皮,与羊肉同食,说是可以补中益气。现在已成为家常的食物。
蚕豆
【释名】蚕豆在八月份下种,十一、十二生长的嫩苗可以吃,它的茎呈四方形,中间是空的。叶子的样子像饭勺头,靠进叶柄处微圆而末端较尖,面向阳光一面呈绿色,背着阳光的呈白色,一根茎上生三片叶子。二月开花像豇豆花。豆角很像蚕的形状,所以叫蚕豆。四川蚕豆最多。
【性味】味甘,微辛,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利胃肠排泄,调和五脏六腑。炒来吃,或作茶点,没有不适宜。由此也可以证明,蚕豆有调养脏腑之功效。
苗
【牲味】味蕾,微甘,性温。
【功效主治】主治酒醉不醒,用油盐将苗炒熟加上水煮成汤灌进醉酒之人的嘴里,效果良好。
豇豆
【释名】在三四月间下种。有一种是蔓生的,茎长约一丈有余,还有一种是藤蔓较短的。它的叶嫩时可以吃。它的花有红色、白色两种。
【性味】味甘、咸,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理中益气,补肾健胃,和五脏,调养颜身,生精髓,止消渴,治呕吐,痢疾,止尿频,可解鼠蛇之毒。
【发明与传说】李时珍说:豇豆开花结荚,一定是两两一起下垂,有习坎的意思。豇豆果实微微变曲,像入肾的形状。人们所说的豆是肾的粮食,应该是指豇豆。昔日卢廉夫教人补充肾气,每天空腹吃煮熟的豇豆,加入少量的盐,大概就是根据这种道理吧。吃豇豆补肾与其他疾病不相克,只有患水肿的人不能补肾,不适宜吃豇豆。
扁豆
【释名】人们把它种在篱笆边。在二月间下种,它的枝叶蔓生缠绕,叶子圆而带尖。它的花形像小飞蛾,它的豆荚共有十余种,有的长,有的圆,层层叠叠地结在茎上。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补养五脏,止呕吐。长久服食,可使头发不白。可解一切草木之毒,生嚼吃和煮汁喝,都有效。使人体内的风气通行,治女子自带过多,又可解酒毒,河豚鱼之毒。可以治愈痢疾,消除暑热,温暖脾胃,除去湿热,止消渴。研末和醋一起服下,可治疗霍乱呕吐腹泻不止。
花
【功效主治】干花研成末,同米一起吃下去,可医治女子月经不调和白带过多。可作馄饨吃,治疗痢疾。干花粉调水喝,解中一切药毒要死之人。它的功用同扁豆相同。
叶
【功效主治】主治霍乱呕吐不止,呕吐泻下后抽筋,捣烂一把生扁豆叶,加入少许酢绞出汁液下,马上就愈。浇上醋炙烧后研成末服用,可治结石。杵烂后敷在被蛇咬伤之处可解毒。
藤
【功效主治】主治霍乱,同芦(也就是芦柴外部的老壳)、人参、仓米等量一起煎服。
毛豆
【释名】夏初就可以吃,但豆荚尚未饱和,可以用油、盐、花椒、海椒、酒来煮,作为菜肴。
【性味】昧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能驱除邪气,止痛,消水肿。能除胃热,通瘀血,解药物之毒。吃多了会滑脾。因为它的豆荚上有毛,所以叫毛豆。
刀豆
【释名】豆荚的形状像刀,所以取名刀豆。三月下种,藤蔓可长到一二丈长,叶子像豇豆的叶子,但比豇豆的叶子稍长些,稍大些,五六月开紫色的花像飞蛾一样,结豆荚,它的豆荚长接近一尺,有点儿像皂荚。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温中通气,利于调养肠胃,止呃逆,益肾补元气。
黎豆
【释名】又叫狸豆,还有个名字叫虎豆。生长在原野中,一根枝藤上结豆荚十余片,有三四寸长,有大拇指一般大小,有白色的茸毛。老时则变黑,露出筋.它的果实像刀豆的果实一样大,煮透去黑水,再食用,味道很鲜美。
【性味】味甘、微苦,性温,有小毒。
【功效主治】主治温中益气,但吃得过多则使人感到腻闷。
腌造类
陈廪米
【释名】也叫陈仓米,就是粳米因长期存放,所以称为廪米。用它来酝酿,胜过用新梗米。
【性味】味成,酸,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通气,除烦燥口渴,调养胃止下泄。滋五脏,但不易消化。可暖脾,除去疲劳,适宜煮汤吃。倘若烧饭吃,可以治愈痢疾,补中益气,壮骨,通血脉,壮阳。用饭和醋,捣碎敷于毒疮上,马上就会好。北方人把饭放有瓦缸里,用水浸泡,令它发酸,然后再拿来吃,可暖五脏六腑的气。研碎廪米服下,可以治愈突然心绞痛,宽中消食。吃多了会有饥饿的感觉。用陈廪米煮米汤不浑,起初时没有气味,清淡可以滋养胃。古人多用来煮水煎药,也由于它能调养肠胃,利于小便,除去湿热的功效。
【发明与传说】《于金方》——朽中说:痢疾不停,就炒廪米研成末和开水饮服也是取它的这种功能。但不能同马肉一起吃,否则引发旧病。
蘖米
【释名】这是由米作成用来酿酒的,并不是其他米的名称。只要是粮食都可以制作。
【功效主治】能消食化积。
稻蘖
【释名】又叫谷芽。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暖脾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
粟蘖
【释名】又叫粟芽。
【性味】味咸,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寒中下气,除热除烦,消积食开胃。研成末和上油脂敷在脸上,可使皮肤好看有光泽。
麦蘖
【性味】味咸,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消食和中,破冷气,去心腹胀满,开胃,止肠胃炎,吃麦芽可除烦闷消积痰。破结石,能催生落胎。补脾胃虚弱,宽肠通气,腹胀的可用麦芽来医治。能帮助消化米、面、各种水果引起的积食。以上这些蘖,虽然有消积化食的作用,但吃多了不免耗人的元气。观看制糖的人如何用它,可以类推,只有积食的人吃了才了解这一点。倘若要长期吃,蘖须和自术等药一起用,则没有妨害。
酒曲
【释名】又叫酒母。有用麦、用面、用米来制作的,这都是造酒、醋所需要的东西。
【功效主治】都能消积化食,功效相差不大。
【附方】造大小麦曲法:
将大麦或者小麦连同皮,用井水淘干,净,晒干,在六月六日磨成面,用淘麦的水和面捏成块,取楮叶包好挂在通风之处,七十天后就可以了。
造面曲法
三伏天的时候,用五斤白面,五升绿豆,用蓼汁煮烂,加上辣椒面五两,杏仁捣成泥十两,和在一起,压成饼后用楮叶包起来悬挂在通风之处,等到它发黄时就做成了。
造白曲法
将五斤面、一斗糯米粉,用水将面、粉拌到微湿,筛过后压成饼,用楮叶包好挂在通风之处,五十天就做成了。
造米曲法
将一斗糯米粉,和上自然的蓼汁做成圆形的丸子,楮叶包好挂在通风之处,七十七天后晒干收藏。以上各种酒曲用来造酒,酒性醇和,又能养脾胃,其它地方放入毒草而制成的酒曲造酒,效果当然比不上。
小麦曲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消积食止痢疾,平胃气消痔疮。可治小儿不消化,霍乱,心膈之间闷气及积痰。除去烦热,破结石,除肠胃阻塞,吃不下食物,落胎,并打死胎。解河中鱼的毒。
大麦曲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能消食和中,能催生、破血。
【附方】取五升大麦曲,用一斗水煮沸三次,分五次服下。使胎儿顺利生下,使母亲身体肥胖。
炊蒸类
饭
【释名】是我国南方的主要食品。
新炊饭
【功效主治】主治人尿床,用一盏热饭,倒在尿床之上,拌好后给病人吃,不要让他知道。还可趁饭热时来敷毒肿,效果良好。
寒食饭
【释名】清明节前两天的饭,称为寒食饭,也就祭奠了祖先的剩饭。
【功效主治】主除瘢和杂疮,研成末敷在上面。烧成灰和酒服下,治食物在积而面黄肌瘦。和寒食饭烧后研成束,可治伤寒复食,用米汤饮服二三钱,订效。
祀灶饭
【功效主治】治突然哽噎,取一料祀灶饭服下,就消去哽噎。烧后研成灰,可搽鼻中生的疮。
盆边零饭
【功效主治】主治鼻内生疮,烧研后敷在疮上。
齿中残饭
【功效主治】主治被蝎子咬后中毒疼痛,敷上即可止痛。
飧饭
【释名】即水饭。
【功效主治】热食,解渴除烦。
荷叶烧饭
【功效主治】主治厚脾胃,通三焦,资助生发之气。枳术丸,就是用荷叶包好烧成的饭做成的丸子。大概荷叶这种植物,颜色青翠而中间空直,很像八卦中震卦的风木。用荷叶烧饭和药,与白术相配合,可以滋养元气,使胃变结实不致于再被食物所伤,它的作用极为广泛。用荷叶烧饭,就是用新鲜荷叶煮水,再放入粳米、白术做成饭,各种东西的气味都有。
粥
粥是我们现在主要的佐餐食品,尤其以早饭为主,可你们知道粥的药用吗?
小麦粥
【功效主治】止消渴烦热。
寒食粥
【释名】用杏和各种花制成。
【功效主治】主治益气,治脾胃虚寒,下泄呕吐,小儿出痘疮面色苍白。
粳米籼米粟米粱米粥
【性味】味甘,性温、平,无毒。
【功效主治】利小便,止烦渴,滋养脾胃。
【发明与传说】依照罗天益在《宝鉴》一书中民载:粳米、粟米做成的粥,气味淡薄,阳中带阴,所以清淡舒畅,能利小便。有一人病危,但从不吃药。医生叫他吃粟粥,杜绝其它食物,十天过后病情好转,一个月过后痊愈。这就是五谷都能治病的原理。吃粥既节省时间,味道又美,喝完粥后睡一觉,妙不可言,人们都称粥有很大的益处。
糕
【释名】又叫粢。和黍、糯米加上粳米娄蒸成,形状像凝膏。用糯米粉作成的糕叫粢。用米粉和豆末、糖、蜜一起蒸成的糕叫饵。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粳糕
【功效主治】养胃厚肠,益气和中。
粢糕
【功效主治】能益气暖中减少小便,使大便形成。粳米糕容易消化,糯米糕却最难消化,能损害脾胃,有的形成积食,小孩尤其不能吃。
粽
【释名】又叫角黍,俗称粽子。古人用菰芦叶裹上黍米煮熟即成粽,尖角,像棕榈树的叶,取名叫粽,或者叫有角黍。近年来多用糯米做成。现习惯在农历五月初五作为节日的礼物互相馈赠。有的说是为了祭祀屈原,人们做粽子投于江中来喂蛟龙。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作为治疟疾的药,效果好。
寒具
【释名】又叫饼。冬春季节可贮存几个月,到寒食禁烟时当干粮用,所以名叫寒具。环饼,像耳环镯子的形状。馓,容易消散之名叫馓子,用来供奉菩萨。
【采集加工】或用糯米粉和面,加少许盐,揉搓后捻成环钏的形状,用油煎来吃。
【性味】味甘、咸,无毒。
【功效主治】利大小便,能润肠,温中补气。
蒸饼
【释名】有蒸饼、汤饼、胡饼、索饼、酥饼等种类,都是根据它们形状来命名的。和小麦做成的食品很多,只是蒸饼出现得最早,它是由酵糟发酵而成。在饼中包上果肉、蔬菜、糖、蜂蜜等东西,是日常小吃佳品。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采集加工】能消积食,调养脾胃,湿中化滞,补益气血,止出虚汗,利三焦,利尿。
【发明与传说】一书上说:宋宁宗为郡王时,小便失常,一夜要解无数次。国医茫然失措,不知怎么办,有人推荐孙琳给他治病。孙琳用蒸饼、大蒜、淡豆豉三种物品捣碎捏成丸子,叫宋宁宗用水服下三十丸,并说:“今天服用三次,病应该减轻三分之一,明天也服三次,这样坚持三天,病就除去了。”果然如此。宋宁宗赐给他一千匹绢。有人问到个问题说时,孙琳说:小儿为何尿床?这是尿道失禁,而蒸饼、大蒜、淡豆豉三种物品都能调理泌尿系统。
馒头
【释名】用小麦面和曲母与清水做成馒头,称为笼炊,吃起来轻软适口。
【性味】味甘。
【功效主治】主治补益脾胃,调和脏腑。烧成灰服下,可消面食沉积。
馄饨
【释名】用清水和面做皮,皮内包上菜、或肉、或糖、或蜂蜜等作馅,用水煮熟。
【性味】味甘。在农历五月初五吞服五个。
【功效主治】可镇鬼邪。在农六月初六用茄子作馅的馄饨,吃了可以治疗各种病。
油堆
【释名】在元霄节那天,用糯米粉和水捻成饼,用糖、水等物品和作馅,放在沸油里煎熟,吃起来味道很美。
【性味】味甘。
蜂糕
【释名】民俗在九九重阳节那天,用麦面和酒发酵,再加上各种水果,用笼蒸好后切开,像蜂窝一样。吃蜂糕来助登高之兴。
【性味】味甘。
【功效主治】在农历九月初九取糕角半两。阴干。取寒饭二百粒、豆豉一百粒、独蒜一颗、淮山一两、水两盅,浸泡一夜。五更时煎至一盅服下,可治疗疟疾病,服下即愈。
豆腐
【释名】黑豆、黄豆、白豆、豌豆和绿豆等,都可用来制作。
制法是:用水浸泡发胀,用石磨磨碎,滤去豆渣,将豆浆烧沸,用盐卤汁或山叶、或者酸浆,醋淀放入锅中制成。还有将烧沸的豆浆入缸内,用石膏粉来制作。豆浆面上凝结的可揭取晾干,叫豆腐皮,作菜很好。豆腐是人们常见的食品。
【性味】味甘、咸,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宽中益气,调和脾胃,消除胀满,通大肠浊气,清热散血。
【附方】喝烧酒过多,全身出现红紫病重:用热豆腐切成片,贴满全身,冷了就再更换,又贴,直到人苏醒为止。
杖疮青肿:用豆腐切一块贴在疮上,不停地换。另一种方法是:用烧酒煮豆腐后再贴在疮上,看到豆腐干了就换一片,到不红才停止。
麻腐
【采集加工】用芝麻捣烂滤去渣,加入绿豆粉煮熟,放入瓦缸中,等到冷后凝结成膏状时,再调入油、盐、辣椒、花椒、生姜、蔬菜等,是素食中的好菜。
【性味】味甘,性平。
【功效主治】利于调养肠胃,解除热毒,滋补精髓。
粉皮
【释名】用绿豆粉和水调至稀稠适当,每次用少许放入锡锅内,随沸汤旋转,片刻就做成了,用来作素菜,或者同青菜、生姜、竹笋、酱、油一起煮,是极美妙的食品。
【性味】味甘,性滑。
【功效主治】可清热解毒,调和五脏,安养精神润泽肌肤,其性稍带寒凉,脾泄的不要吃。
索粉
【释名】用绿豆粉搓成线条放在沸水中煮,吃起来滑腻味美。
【性味】味甘,性凉,无毒。
【功效主治】可以滋养脏腑,益于肠胃,凉血。解各种毒,凉大肠,止便血。
豆炙
【释名】豆炙用水浸泡后去掉皮,和水一起磨细,煎成糕饼。可同椒、盐、油炒后食用。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益元气,利三焦,调和脾胃,解各烦热,通小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