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八十一案:大唐梵天记-注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在今伊朗东北部。古波斯语中,“呼罗珊”是东边之地的意思。

    [2]在古波斯帝国的国教拜火教中,常人不能接触尸体,尸体只能由专职的搬运人来运送,此专职者便称为不净人。

    [3]即中印度,古印度小国林立,分为东、西、南、北、中五部分。

    [4]据玄奘记载,确实是黄金佛像。鉴于戒日王能背动,推测应该是木雕,外贴金箔。

    [5]迦梨女神是婆罗门教、印度教中的一个女神,大神湿婆之妻。

    [6]戒日王本名曷利沙·伐弹那,简称曷利沙,意译喜增。古印度帝王无嗣号,戒日是其德号。

    [7]佛教三界之一的欲界六重天中的第四层,未来佛弥勒居住于此。

    [8]净人,古印度寺庙中服劳役之人,未出家受戒。

    [9]摩诃耶那提婆奴是玄奘自己取的梵文名字。意为大乘天的奴仆,是玄奘的谦称。

    [10]唐尺,一尺为31厘米。

    [11]佛法要经历的三个阶段:正法、像法、末法。

    [12]《佛说摩登女经》记载,摩登伽女为舍卫城的妓女,受佛陀度化,证得阿罗汉果。

    [13]印度梵历第二个月,相当于中国农历二月十六日到三月十五日。

    [14]佛教语。即能知众生的过去宿业,知道现时或未来受报来由的能力。

    [15]释迦牟尼的核心教义之一,谓无差别、无偏倚的至理。即离开空、有或断、常等二边的实相。释迦牟尼主张应远离二边,至于中道。

    [16]吐蕃军制中的千户长。

    [17]吐蕃官名,相当于丞相。

    [18]苏毗国世代以女子为王,最高统治者为女王,另有小王协助女王管理国家。

    [19]目前为止印度共出土戒日王铭文铜牌六枚,铸造于公元627—630年。史学界根据出土位置,命名为班斯凯拉铜牌、默图本铜牌等。

    [20]关于旃檀佛像一事,可参阅元代程钜夫所著《旃檀佛像记》。旃檀佛像从天竺流传入中国,从十六国时期的后凉一直到清朝,均有完整流转记录,先后在凉州、长安、江南、汴京、上京、北京等各处享受奉祀。直到清光绪年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旃檀像被俄国人劫走,运往俄罗斯,从此下落不明。

    [21]参看全唐文补编卷一五。王勃《归仁县主墓志》:夫人讳某,字某,陇西成纪人也。皇唐高祖之孙,前齐大王之女……杨妃以亡姚之重,抚幼中闱。

    [22]即今日云南。隋朝置南宁总管府,贞观八年改南宁州为朗州,设朗州都督府。治所在石城,今日云南曲靖市。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