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当海盗全集-第93章 金融风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当美国民主党唯一候选人杜兰特带着竞选宣传团队来到加州的当晚,一场规格高到顶点的美国经济巨头聚会在惠特尼庄园拉开帷幕。几乎全美国各大托拉斯、辛迪加的巨头们都先后以不同的名义汇集到这里来,在美联集团总裁吴良的主持下,谋划着发动一场金融风暴。当然,这些人的到来也是为休.W.杜兰特在西部经济中心地区竞选宣传摇旗呐喊的。

    宽敞豪华的大厅里,以酒会形式召开的会议正在火热的进行。

    约翰.洛克菲勒、小卡内基、安德鲁.梅隆、J.摩根、p.杜邦……等人围站在讲台边听着候选人声嘶力竭地解释着自由经济理论和他对未来经济政策的规划。当然,这不是巨头们今天感兴趣的话题,却又是与金融风潮紧密相关的政治问题。说得现实一点,目前巨头们需要候选人获得胜利后兑现他的承诺,减轻政府对托拉斯的压力,为此,巨头们非常愿意听一听这个新理论。

    “……资本的扩张是在国内需求不能满足资本发展需要时的必然现象,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用行政的手段去阻挡自然发生的事情。新的政府能做的,是发掘国内经济潜力,提高国内消费需求,促进金融市场的快速、稳定发展,从而为资本的继续壮大和具有世界性的竞争力打下基础。这是美利坚的利益!”

    杜兰特最后一番近似讨好的话赢得了满堂地掌声,巨头们热情地向他鼓着掌喊道:“美利坚的利益万岁!”

    吴良等掌声稍微平息一点后站上了主席讲台,用手指敲了敲麦克风后,整理了一下会场里面有些杂乱的秩序。不过巨头们很听话。大家都知道真正的大筵上场了。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作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大亨们,大家聚集在这里,必然会有一些震动全美国的奇迹发生!现在,请问各位一句,计划投入地资金准备了多少?”吴良完全没有用平时严肃的、文质彬彬的方式来说话,他知道眼前的都是一些想钱想得快疯掉的人们。必然用夸张的、煽动性的地语气和手势来把会场上的气氛调节到高潮。

    “一亿!”

    “八千万!”

    “三亿!”

    巨头们一个个踊跃报数,这可是吴良早在计划初定的时候就安排下去的。

    “这么说,在这个地方现在有十四亿美圆的资金可以马上调用喽?奇迹,将不可阻挡地发生!我建议,马上组织一个委员会来操作整个金融大投资计划!火热的七月,会因为金融市场的大繁荣而更火热!”吴良挥舞着手臂,喷洒着“甘露”竭力地鼓动着。计划是完美的。但是需要把这些心思各异的人拢在一起在这个计划合作两三年,那还是需要个人魅力和激情。人,总是会被别人的情绪感染一点的。

    洛克菲勒跳上了讲台,没有凑到麦克风这边来,而是举起双手喊道:“不是席卷美国,欧洲金融市场也必然被纽约带动,我们的目标,应该扩大到全世界!”

    疯狂的洛克菲勒喊出了疯狂的口号。这话落进吴良的耳朵里又是又番滋味了。牵动欧洲金融市场是必然的,但是计划在皇帝提出中心思想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去打击欧洲金融!这也许是一个小小的漏洞,不过洛克菲勒说了出来。那么就不妨碍吴良迅速在脑子里扩大了整个计划。由美国到英国、法国、德国,金融投资风暴一旦掀起,那两年后各国为了拯救金融体系就不得不考虑加剧抢夺资源了,那就是说欧洲大战又增加了一条导火索!干!

    当晚,电波就把吴良的新建议传递到还是白天的北京。

    龙剑铭反复地读了几遍电文,最终还是把朱其深和洪翰祥招了来,经济地问题,还得跟他们商量商量。

    “15亿美圆的资金要启动全世界的金融市场很困难。况且需要从美国开始引爆,时间问题也需要考虑。帝国的利益是在1914年后,这么少的资金是否能够维持金融市场的热度到1914年呢?陛下。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的经济总量不能依靠这点资金去撬动。风险太大,一旦各国政府看破其中的玄机联合起来打压,那么我们很有可能血本无归。”洪翰祥一脸慎重地说着,他作为帝国中央银行行长,很清楚地知道列强的经济总量有多么的庞大。15亿美圆地资金要撬动上千亿美圆的大球,不能想象。

    朱其深抬了一下手,在这个三人谈话中抢到了发言的机会,随即向龙剑铭躬了下腰,说道:“15亿美圆的资金短期内投入美国金融市场可以造成震动并波及欧洲,但是这个波及的幅度和力度我们现在无法去揣测。单从波及过去的意义上来看是并不太大。因为无法主控市场的走向。需要保持注意的是,我们在美国是三个棋子。总统候选人的宣传,工人最低工资的提升,金融市场地资金注入,三管齐下才可以用那么点钱激活美国金融市场。在欧洲,我们没有这些条件。不过,没有条件也可以创造条件,陛下,我建议把民兴石油拆解上市,在伦敦上。这样可以为欧洲金融市场的勃起制造一个题材。而且可以在战前再集中收集一点资金。现在石油在欧洲很受关注,放出一部分股份并不影响帝国对石油的主导权。这样,一旦美国金融市场牛起来,在伦敦产生的反响会大得多。同时,趁着金融投资热潮,民兴石油股票也可以卖个高价。这里面的油水就大很多了。”

    “那么,你的倾向是要搞大?”龙剑铭问道。

    “如果,政治方面没有问题的话,完全可以搞上一场大规模地圈钱运动。资金,来自美联方面的15亿美圆和民兴石油上市所得。这不会打乱帝国的建设计划。英国有成欣坐镇,人才方面也可以从美联调剂,问题也不大。重要的是要始终以美联或者吴先生组织的那个委员会的名义来操作这个事情。这样,西方国家在受创后不会将矛盾转移到帝国身上。还有一点需要考虑,一旦计划成功,那么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就会加重,甚至提前激发出战争来。这一点,必须要在政治上外交上来避免。没有这个基础,计划始终是计划。不能实施。”

    朱其深地话引起了龙剑铭的深思。引祸江东,这一着似乎又能够跟欧洲战后的世界关系联系起来。世界金融风潮引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引发战争危机,而一切的焦点,最终肯定会追究到美国那个金融投资委员会和美国下届杜兰特政府的政策头上去。这样,美国和欧洲各国的关系就会打折扣,那么战后的美国就可能被世界孤立,至少这个事情会成为美国被孤立地一个诱因!

    “请总理和两位顾问来,咱们好好探讨一下这个事情!”龙剑铭兴奋起来,圈钱、嫁祸、打击、引爆战争最切实的计划似乎已经连为一体。这是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而不再需要去来个奥匈王储被刺杀!说不得,自己想什么时候引爆欧洲战争就什么时候引爆……

    三位政府首脑很快就来到了这个办公室,皇帝亲自打电话急召,这可是罕有的事情。不过他们一看到两位财神爷也在,就约莫地估计出今天会谈论些什么了。

    “实际上,我们主要打击的就是协约国的经济!陛下,这会让经济体系相对独立的德国得到不少好处。平衡也就因此而打破了。慎重啊!陛下。”岑春煊一听财政大臣说完,就满脑门子的汗提醒道。

    龙剑铭轻松地微笑着道:“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战略推演我们早做过了。证明即使帝国不出兵,协约国也会凭借经济上和地理位置上的巨大优势取得战争胜利。那么,帝国地作用就减小了。我们,不仅仅需要在战争中发展工业和民生经济,还要在战后取得世界的主导地位。要达到这个目的,英国就必须要削弱,美国就必须要压制。否则,一旦帝国国防军参战,估计不出一年,战争就会结束。机会就会消失。战争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吸血器,要最大化将别人的血吸过来注入我们的血管里。这,才是最根本的目的。战前削弱协约国,帮扶同盟国,制造经济危机激发战争,都是帝国发展利益的需要。总理,我们现在可是中立的,不要把未来的决定套用到现在来,这样会造成思维上地混乱。在没有参加协约国之前。什么样的事情不可以发生呢?譬如北非问题和意土战争,我们不也插足了吗?同盟国跟协约国打得越惨烈,消耗得越大,他们对帝国的需要就越迫切,他们就愿意拿出更多更好的条件来拉拢我们。这些条件在战后疲敝的欧洲和没有得到发展反而得罪了世界的美国,将成为帝国树立最高影响力的基础,也成为战后继续遏止美国的启动器。”

    岑春煊掏出手帕擦了一把汗,今天这个课题太大了。完全就是一个以经济攻势为先导的整体战略,基本上推翻了以前被动等待欧洲大战,与美国分享、争夺战争利益的计划,变成为主动控制战争,提前遏止、孤立美国地大战略。得想想,仔细想想。皇帝说的有道理,也很有吸引力。可是,这一旦弄不好,经济受损失还在其次,重要的是,全世界都会仇视帝国!也许,那时候就不是欧洲战争而是第二次八国联军了……

    杨度和方维志也是一时做声不得。

    战争啊!实际上从这个时候就要开始了,不过皇帝眼里的敌人是全世界!战前经济打击协约国,战时军事打击同盟国,战后政治打击美国……疯狂的、充满诱惑力的计划。真能够成功,那欧洲战争就真成了帝国争霸世界的踏脚石了!

    岑春煊站了起来,又躬下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半晌才说道:“那,建议美联集团的资金隐秘进入那个委员会,吴先生也尽量在后台操作,金融风暴爆发的时间一定要拿捏到位,收手也要收得快,收得稳,否则很有可能被列强抓住些把柄。洛克菲勒也不能过多牵涉进去,世界上谁都知道目前这位心宽体胖的先生跟我们走得很近。那,梅隆就是最佳地委员会台面上的人选了。他们家族不就是搞金融投机起家的吗?帝国方面,尽快拆解民兴石油,主干部分归并到中国石油来,其余的用于上市圈钱。欧洲方面,成欣应该尽快给出一个欧洲金融市场的详细报告来。陛下,可行是可行,但是步步如履薄冰啊!时间上的配合,美国、帝国、欧洲三地的配合不能出一点差错,否则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局面。我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来主管、落实这个计划。”

    “可行!财政大臣牵头做这个计划,旧金山、伦敦、海牙全力配合!”龙剑铭见一向老成的总理也同意了这个计划,忙敲着桌子拍了板。

    1912年7月15日,当日本前天皇明治睦仁在尿毒症的长期折磨下终于撒手尘寰的时候。民兴石油总公司连同1908年收购改组的中荷壳牌石油公司再次重组后在伦敦股票交易所上市。极大的利好消息是世界对石油的逐步旺盛的需求,因此造成了伦敦股票市场的火暴抢购场面。

    1912年7月22日,大中华帝国皇帝正式加封果毅亲王为扶桑国王,日本四岛改为五省,即:扶桑、关东、四国、北海道、九州。同日,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受伦敦交易所旺市”的影响,吸引了大批资金进场交易,新一轮的、破记录的金融投资热潮拉开了帷幕。

    1912年7月30日,伦敦股票交易市场再次爆出民兴石油股票交易价格的天价,每股达一英镑另三个先令……到了8月,几乎整个美国和西欧都被席卷进金融投资狂潮中。

    第94节 土耳其的危局

    大中华帝国副外交大臣伍铭枢在最近大半年时间里完全成了一位“和平天使”,一直奔波于欧洲和亚洲之间,“调停”意土战争和巴尔危机,在国际外交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可是,也不知道是伯爵的个人能力问题还是大势使然,调停了大前年的危机仅仅以意大利和土耳其准备在瑞士洛桑举行一次和平谈判为结局,而巴尔干同盟中的门的内哥罗、塞尔维亚、希腊却在积极整军备战。

    这些对土耳其苏丹以及实际权利者——王储尤素来说,无异于东屋火刚灭西间火又起,手忙脚乱还不算什么,麻烦的是土耳其本身的国力已经很勉强了。尽快在洛桑达成和平,转头对付巴尔干同盟军,极力地让眼看就要到期的中土同盟能够续约,这些就是摆在土耳其面前的出路。在被协约国家孤立的时候,土耳其遭受了来自同盟国意大利的攻击,而德国竟然为了拉拢意大利不作任何的表态,这让土耳其又无奈又寒心。不过这些眼看就要过去了,德国人也在竭力地劝说土耳其在意土谈判上让步,以集中全力处理巴尔干危机。

    目前,土耳其在被德国出卖一回后,向西看协约国没有希望。协约国内两大重要成员跟土耳其有极大的利益冲突。一是英国,英国在谋求汉志地方的独立,二是俄国,俄国人对黑海出海口的野心也无法遮掩的。因此,土耳其不可能去选择协约国家。那只有向东去看看,北京却始终没有就六年同盟的事情表态,续约的希望随着同盟条约的日渐到期而日渐渺茫起来。没办法,土耳其现在只能一头扎向刚刚出卖自己利益的德国的怀抱。现实,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就是这么的无奈。

    恩韦尔·帕夏这位前土耳其陆军大臣因为成功地与中国签署了六年同盟而倍受赏识,成为现任的首相。现在,这位土耳其的首相居然亲自出面来到了洛桑,求见在这里的中国副外交大臣阁下。

    两人是老相识了。想当初土耳其客人到北京的时候,就是由伍铭枢主持的接待工作。因此,在礼节性的寒暄后,双方的谈话就进入了双方都期待着的正题。

    “……我的朋友,土耳其必须以昔兰尼加和的黎波里塔尼亚非军事化来换取意大利的放心。至于地中海上那就个小岛就给意大利吧,只要战争不再继续下去,奥斯曼帝国就有力量去对付巴尔干问题。这个问题相对来说要复杂、要关键的多。当然,如同之前中土两国约定的那样,昔兰尼加和的黎波里塔尼亚的军事驻扎任务可以由波斯志愿军、埃及和突尼斯志愿军来完成。他们是土耳其军队的最忠实的朋友。阁下,您应该已经通过这场战争看到了残酷的国际现实。大中华帝国在这个时候与奥斯曼帝国续签同盟条约将承受巨大的国际压力和风险。您不妨这样想一想,一个友好的,能够在朋友面临战争威胁时派出三万志愿军的中国,是站在同盟的立场上,还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在这个国际局势下来帮助土耳其,会来得比较有效一点?”四十三岁的伍铭枢与其父伍廷芳办外交的风格截然不同。法务大臣喜欢执拗地从国际法的基础出发,而副外交大臣则在外交手腕和政治战略运用上有弹性得多。

    恩韦尔·帕夏陷入了沉默。

    “大中华帝国皇帝陛下认为,土耳其尽快加入同盟国,消除与意大利,奥匈帝国的矛盾是解决土耳其目前孤立处境的唯一出路。大中华帝国会在中立的姿态下尽量帮助土耳其达成这个战略转变。我们是朋友,不是吗?首相阁下。从朋友的立场上来看,土耳其应该尽快与意大利签署协议,尽快地整顿军队投入到巴尔干战争中去。1907年的时候,帝国国防军曾经派出军事代表团到贵国整军,我希望这样的精锐的土耳其军队可以从北边国境线(面对俄国的方向)上调动到伊斯坦布尔西面,随时出击巴尔干同盟军。没有这支军队的参与,您不能去想像其他军队能够击败被英国、法国支持着的同盟军。俄国方面的工作,帝国会施加影响力的,必要的时候,帝国国防军会在中亚和中鲜卑伯利亚呼应土耳其。但是这一切的部署,必须在同盟条约有效期内完成,否则帝国的姿态就不是中立了。”伍铭枢说完这些后停了下来,等待着对方的回应。

    恩韦尔·帕夏知道土耳其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危局。北非的战争奇怪的对峙着,不能不说是大中华帝国的功劳,他们的志愿军作战很勇敢,有效的打击了侵略者,把战线一直稳定在海岸。可是如果巴尔干这边爆发新的战争,那国际局势就还会恶化,对土耳其恶化!所以,问题的关键已经不是意大利与土耳其的战争了,而是土耳其如何保守着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土问题。相对北非来说,首都伊斯坦布尔西面的巴尔干更重要,一个不好土耳其就将丧失欧洲部分的领土,成为一个完全的小亚细亚国家。庞大的疆域和疲敝的国力是严重的不相称,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中国朋友已经很仗义了。第一个谴责意大利的侵略行为,第一个派出了强大的志愿军。应该说,远东的朋友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也为土耳其的未来做了热心而周到的打算。这样的国家不能成为盟国真的是很可惜。不过,在目前的局势下,土耳其在完成加入同盟国的战略后,有一个中国朋友在中立的立场上帮助自己,还是最恰当的安排。当然,中国人在谋求石油利益是大家都知道的,在中东是这样,在北非也是这样。对土耳其来说,没有开发石油的能力还不如交给中国朋友去开发,从中还能得到开采权出卖的好处,解决国内宭困的经济问题。而波斯志愿军在北非的存在,又实在的为土耳其找回了面子,至少在明天的谈判中,意大利不会提出令人难堪的要求了。

    “大臣阁下,我的朋友。土耳其非常感激中国所做的一切努力,适当的时候,王储殿下会去觐见尊敬的皇帝陛下表达最诚挚的谢意。明天的谈判我想将是决定性的,土耳其做适当的让步来缓解与意大利的矛盾以利于加入同盟国,这我完全能够理解并在明天的会谈中贯彻下去,俄国方面的问题,还请大臣阁下多多费心了。”

    伍铭枢看了看首相,他的话是真诚的,表情是谦恭的。这反而让副外交大臣从心里生出一股同情心来。这就是受人宰割的弱国外交,这就是被国际孤立以后的外交!十年前的中国何尝不是这个样子呢?甚至当时的中国统治者比这位首相还要凄惨!弹指一挥十年间,中华旧貌换新颜,四方来贺人心聚,八方来朝媲大汉。这些,都是皇帝陛下带着五万万人奋斗十年的结果,也是陛下呕心沥血励精图治的结果!万岁啊中华!

    走神了,经验丰富的副外交大臣在重要的外交会晤上走神了!感慨万千说不上,可作为在外交方面斡旋在欧洲的副大臣,他是能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一个正在飞速崛起的强国的外交人员在国际上享受到的尊重待遇!这些,和他的父亲相比,简直上天堂与下地狱的区别。如今,伯爵走到任何一个西方国家都会受到热烈的欢迎和殷勤地接待。会在谈判桌子上神色自若的摆出大中华帝国的立场和需要,让西方强国来衡量,来让步!提气啊!解恨啊!十年,完全就是一个天翻地覆的大改变……

    1912年10月8日,巴尔干同盟国之一的门得内哥罗在英国的强力支持下向土耳其宣战。18日,巴尔干同盟全体向土耳其宣战。战争在巴尔干地区再次打响了。

    面对新的战争和国内危机,土耳其迅速的于1912年10月15日在洛桑与意大利达成了秘密停战协定(洛桑条约预备协定)。根据这个协定,意大利军队撤出土属北非,土耳其宣布在昔兰尼加和的黎波里塔尼亚实行地方自治,撤出全部土耳其军队。双方同意由波斯志愿军暂时维持地方的治安以便地方自治政府组建和控制局势。土耳其割让多德卡尼斯群岛给意大利(实际上该群岛在战争初期就被意大利占领),意大利则相应的承认土耳其在土耳其在商业、海关等方面享有与其他欧洲国家一样的活动权。

    《洛桑条约》签定后,土耳其又开始频繁地与德奥接触,首先与奥匈帝国就巴尔干两国的利益问题作了界定,向加入中欧同盟迈进了一大步,也把欧洲向全面的大战推进了一大步。

    这样一来,巴尔干战争彻底的成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两个军事集团的角力,不再是单纯的巴尔干各民族反对土耳其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了。

    历史还发生了变化,那就是土耳其军队表现出了相对强势的作战能力,在战争初期略微受挫后立即从土俄边境抽调了最精锐的禁卫军部队(中国方面于1907年训练、装备的)赶到巴尔干战场,迅速地扭转了战争的态势。在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土耳其禁卫军部队的打击下,由协约国武装、训练起来的巴尔干同盟军被迫转入守势。

    北京,总参谋部作战部。

    “总司令,战争局势很快就会再次逆转。从各方面传来的消息分析得知,土耳其如果陷入长期作战,那国内矛盾很快就会激化。战场上的优势会被国内政治、经济的问题抹杀的一干二净。这个大帝国,已经处于在崩溃的边缘了。”蔡锷上将有点惋惜地指着巴尔干半岛上的战线态势图说着。从这点他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民族凝聚力有多么重要!土耳其明明有军事上的优势却无法再坚持战争到彻底击败同盟军。“政治稳定民心凝聚经济发展才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这是总司令经常对国防军高级将领们说的话,在这个时候,无疑是得到了最完全的印证。

    “这场战争已经没有关注的必要了,土耳其人很快就会无奈地谋求和谈。他的虚弱不是军事而是经济能力和政治体制,还加上矛盾不断的民族政策。说说看,驻利比亚(即土属北非)的部队如何编成?”龙剑铭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自然是不再去关注巴尔干的问题,他知道,协约国肯定会大力支持处于军事劣势的同盟军继续苦战坚持,把土耳其拖垮,不得不在占有军事优势的情况下谋求屈辱的和平。

    王坤中将打开了文件夹,并了下后跟道:“报告总司令,总参谋部拟将北非特遣部队受总参的直接指挥。特遣部队由钟剀运准将担任司令官,下属部队由波斯志愿军改组而成。在未来两年内通过换防、复员等手段,逐步将该部队主要战斗员中的波斯人比例减少,换装基本的14年型轻武器,增加重装备的数量。到1915年,让这支部队完全成为帝国国防军海外精锐。海军方面,也将组建一个非常驻舰队,主要由驱逐舰和潜艇组成。空军方面,将在北非扩大建设一个大型机场,进驻不少于一个中型轰炸机大队,一个轻型轰炸机中队和现有的战斗机中队。这样一来,预定在1916年,帝国国防军赴欧洲参战西线军团就可以得到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地。”

    “好,执行吧。”龙剑铭满意地看到总参能够考虑到未来战争的需要,能够考虑到陆海空三军的联合的问题,这就足够了,具体的布置他反而没有兴趣或者说是故意地忽略掉,让手下人去处理。来到这里,是检查从总参开始的轻敌轻浮的习气有没有彻底根治的,问问北非的事还在其次。不过从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情况来看,聂文青主持的国防军思想整顿工作已经收到了实效。

    现在,龙剑铭关注的焦点在美国,在美国的总统大选上,在美国金融市场的走势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