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的格言-写作·文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把写作当成谋生的手段,这是可怕的错误。这意味着高尚的原则屈从低下的东西。

    ——〔俄〕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论创作》

    要是没有把应当写的东西经过明白而周到的思考,就不该动手写。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

    《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

    作家写作应当出于内心的要求,他之所以要写,是因为非写不可。

    ——〔苏〕巴乌斯托夫斯基《散文——诗意》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中〕白居易《与元九书》

    文章以气韵为主。气韵不足,虽有辞藻,亦非佳作也。

    ——〔中〕陈善《扣虱新话》

    沈隐侯曰:文章当以三易:易见事,一也;易识字,二也;易读诵,三也。

    ——〔中〕颜之推《颜氏家训》

    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胸,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衣冕。

    ——〔中〕颜之推《颜氏家训》

    文以意、趣、神、色为卫。

    ——〔中〕汤显祖《答吕羹山书》

    叙事有寓理,有寓情,有禽气,有寓识。无寓,则如偶人矣。

    ——〔中〕刘熙载《艺概·文概》

    作者写出创作来,对于其中的事情,虽然不必亲历过,最好是经历过。

    ——〔中〕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文体是思想的浮雕性、可感触性;在文体里表现着整个的人:文体和个性、性格一样,永远是独创的。

    ——〔俄〕别林斯基《1843年的俄国文学》

    见人所见,见人所不见;闻人所闻,闻人所不闻;不写人所写,写人所不写。

    ——〔中〕蓝翎《了了录》

    每个作者如果在文学上能有特殊的成就,他必须成就一种他所独有的风格。

    ——〔中〕朱光潜《文学的趣味》

    所谓风格,无非是作品所显示的一种格调、气派。

    ——〔中〕王朝闻《新艺术制作论》

    风格的土壤是生活,作家的前进的思想是它吸取的雨露。

    ——〔中〕孙犁《论风格》

    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

    ——〔中〕袁守定《占毕丛谈·谈文》

    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中〕鲁迅《而已集·革命文学》

    好作品中的恶意是扎人的刺。

    ——〔英〕谢立丹《造谣学校》

    作品越好,留给读者思考的余地越大。

    ——〔英〕霍尔布鲁克·杰克逊

    《书籍与阅读格言集》

    如果题材不适合,一切才能都会浪费掉。

    ——〔德〕歌德,引自《歌德谈话录》

    如果只写善,那么恶就会成为绚丽的珍品;如果只写幸福,人们就不再去注意不幸的人,最后对他们也就麻木不仁了;如果只写那些美好的、一本正经的东西,人们就不再去讥讽生活中的丑恶。

    ——〔前苏联〕特罗耶波尔斯基

    《白比姆黑耳朵》

    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

    ——〔中〕鲁迅《二心集》

    只有注意到一个主题的各方面,才能得到文学上使人满意的成功。

    ——〔俄〕列夫·托尔斯泰,引自《托尔斯泰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