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力:唤醒最好的自己-在暗示中游刃人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一节 一个充满魅力的眼神

    列奥纳多·达·芬奇曾经说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或许能够满口谎言,但他(她)的眼睛却从来都不会撒谎。

    世界上再神奇的美容师和化妆师也不可能对眼神做出哪怕一丝的遮掩与修饰,因为它代表着心灵最深处的情感。假如,你不能确定一个人说的话是不是出于本心,那么去注意他(她)的眼神吧。假如他(她)对你说的话并不是出于本心,即便他(她)再怎么口若悬河,说得天花乱坠,他(她)的眼底深处还是会深藏着一抹虚伪、尴尬和不自然。

    有一位朋友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身上最有魅力的地方是哪里?

    我毫不犹豫地给出了答案:眼睛!眼神!

    一个充满魅力的眼神,能够让人看到你的自信、坚定和从容;一个充满魅力的眼神能够带给你强大的精神气场;同样,一个充满魅力的眼神,能够让你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让你在社交场合游刃有余。

    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总是有一些人非常的“神奇”:他(她)眼神一扫,周围所有的人立即噤声;他(她)温和地凝视着你,虽然没有说话,但你却能感受到浓浓的关爱和温暖;他(她)沉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散发任何的力量,你看着他(她)的眼睛,却总觉得有一座大山在向你压来……

    诸如此类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这并不奇怪,要知道,眼神本就是影响别人的最强大的力量。

    眼神的交流,就仿佛是心灵的对话,传达的不仅是信息和看法,还有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情。同情、怜悯、信任、怀疑、理解、不理解、喜欢、憎恶、关爱、讨厌,眼神连结着心灵,它是不会说谎的。你的内心到底是怎样的情绪,它就会反映怎样的情绪,做不得假。这一点大家都知道,所以,假如你的眼中能够表现出真诚、友好和信任,你的谈话对象也会自然而然地对你付出他(她)的真诚、友好和信任。

    眼神的感召力是无穷的,是强大的,是神奇的,运用好它的力量,你将收获无尽的惊喜。

    不要怀疑,眼神本就是一种暗示,一种来自心灵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暗示,它比任何语言都要有力!

    想要他(她)对你印象深刻吗?简单,长久地凝视他(她),让他(她)看到你的自信,但切记,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很可能让人感到尴尬与不适。

    想要他(她)认同你的意见吗?简单,直视他(她),不要退缩,让他(她)看到你的坚定,切记,千万不要将目光移开,哪怕一丝的闪烁也不要有,如果你退了,只能让他(她)嘲笑你的胆小和不自信。

    想要他(她)成为默契的伙伴吗?简单,看着他(她)两眼和嘴之间的那片三角区域,让他(她)感受到你的期待与默契。

    ……

    许多人都明白眼神暗示的神奇魔力,只是知道归知道,真正能够操控这股魔力的人却很少。我不敢说自己是权威,但在暗示心理学方面知识还算丰富,下面,我就简单地介绍几种被心灵大师们认可的练习方法:

    练习一:

    在一张六英寸宽的白纸正中央画一个硬币大小的实心黑色圆圈,然后,将白纸贴到墙上。不必贴得太高,高度和你坐着的时候视线平齐就好。再然后,将椅子搬到房间正中央,坐下,凝视白纸上的黑点。记住,视线不要偏离,要稳定,最好不要眨眼,当然,假如你忍不住眨了一下眼睛,也应该得到原谅。凝视60秒,停下,让你的眼睛休息一下,然后接着凝视,时间还是60秒,反复5次。

    接着,将白纸向右移动3英尺,对,是移动白纸,不是移动你的椅子,你的身体依旧朝向正前方,你的头不要偏转,然后,再次凝视黑点60秒,反复5次。

    最后,再次移动白纸,先让它回到正中央的位置,然后,左移3英尺,再然后,像刚才一样身体不动、头不动,用眼睛去凝视黑点,每次60秒,反复5次。

    做到这些之后,你要连续练习3天,3天之后停止练习?不,你不能停止,还要接着练习,只不过练习的难度要增加,比如,凝视黑点的时间延长到每次120秒,等到你能凝视黑点15分钟的时候,你的眼神就已经很厉害了。

    练习二:

    将白纸重新贴回正中央,高度与你笔直站立时的视线平齐,然后站起来,凝视着黑点,再然后,向左转头,但你的视线不能偏转,当然,你也可以向右转头,效果是一样的,你眼睛周围的肌肉和神经会得到锻炼。

    练习三:

    教堂里、歌剧院中、公交车上、列车车厢里、音乐会会场中,只要你周围坐着人,尤其是你的斜对面有人,你就能进行练习。注意,不要直视对方,你的眼睛要一直盯着前方,然后用眼角的余光打量斜对面的人,与此同时,向他(她)发出命令,心灵的命令,命令他(她)转过头来看你。如果你做得足够好,你就会发现他(她)真的迅速转头,装作不经意地看了你一眼。是的,没错,他(她)被你的眼神暗示影响了。

    除了上述三种方法,其他的练习方法也有很多,比如,找你的朋友帮忙,让他(她)充当你的黑点,和他(她)对视;又比如,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向走过的人发出“看过来”的眼神暗示等,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总而言之,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充满魅力的眼神可以让你在成功路上事半功倍,只不过,眼神的魅力虽然很强,但强的过分了,却适得其反。你可以凝视别人,以表达自己的真诚、期待、信任、自信和坚定,但,千万要记住,你的目光不能咄咄逼人,不能让人感到厌恶。要知道,肆无忌惮地盯着别人看,是一种很无礼的行为。

    第二节 说服是一门技术活儿

    说服,从字面意思讲,就是用理由充分的话使对方信服。

    换句话说,说服,就是要别人接受和认同你的观点、你的逻辑、你的思维方式。

    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是独一无二的,既然独一无二,那么,他(她)的思想、价值观、逻辑方式也自然是独一无二的。想要改变这份独一无二,让他(她)认同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比如说,你的朋友认为“养狗是一件很麻烦很肮脏的事情”,你不认同这一点,你想要说服他(她),让他(她)像你一样将养狗当作一件“有趣而充满爱心的活动”。那么,你要怎么做?对,第一步,就要改变他(她)的逻辑,或者说,是让他(她)对自己原有的思想、逻辑、信念产生怀疑,没有怀疑就没有改变,这是暗示的真谛,也是许多事情的真谛。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一直坚定不移地相信角马是一种马,那么,即便有人告诉你这样的认知不对,你也会认为是对方在说谎。但,当你对“角马是一种马”这种说法从心里产生怀疑的时候,哪怕这怀疑只有一丝,你也会去探究,去思考,去弄明白。如果这个时候,你的朋友告诉你,“角马其实是羚羊的一种”,那么你就很容易接受这个新观点。也就是说,你被说服了。

    事情就是如此!说服是一门技术活儿,而怀疑则是一切说服开始的前提!

    怎样才能让人对自己的信念产生怀疑,怎样才能说服别人呢?

    方法有很多,但最有效的却只有一种,那就是:反复地问,尤其是反问!

    安蒂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她,妈妈心里怀有怨恨,总是告诉安蒂:“世界上的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安蒂不相信。可是,后来安蒂长大了,谈了两次恋爱,却遭遇了两次背叛,伤心的安蒂想起妈妈曾经说过的话,终于相信了。也因此,她对所有的男性都开始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敌意,下意识地去抗拒,去戒备,原本善良活泼的姑娘渐渐变得冷漠,邻居霍恩太太看不下去了,她找到安蒂,和她进行了一场特别的谈话:

    霍恩太太问安蒂:“亲爱的,你总是认为世界上的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理由是什么?”

    安蒂说:“妈妈曾经郑重地告诫过我,并且,我也亲身经历过,我的两个男朋友都背叛了我。”

    霍恩太太又问:“那你认为什么样的男人是坏男人呢?”

    安蒂摇摇头,眼神有些茫然:“我也不清楚。”

    霍恩太太趁热打铁:“那你认为你妈妈说的话就不会出错,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安蒂想了想,再次摇头:“我并不这么认为,事实上,我的妈妈也经常犯错误,比如,她坚定地认为所有的苹果都是酸的。”

    霍恩太太笑了笑:“请原谅我,我必须再次确认一下,你到目前为止一共谈了两次恋爱,交往了两个男朋友?”

    安蒂点头:“是的。”

    霍恩太太问:“就因为这两个男朋友不好你就认为世界上的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

    安蒂脸红了,迟疑着没有说话。

    霍恩太太继续问:“你今年二十四岁,和你年龄相仿的年轻男孩虽然不会很多,但至少有一万个,这一点你认同吗?”

    安蒂“嗯”了一声,然后说:“认同。”

    霍恩太太笑问:“那么是两个多,还是一万多呢?”

    安蒂回答:“一万,这显而易见。”

    霍恩太太追问:“亲爱的,你想没想过,有这样一种可能,你遇到的两个是坏男人,而剩下的九千九百九十八个却是好男人。”

    安蒂:“这……”

    霍恩太太笑了笑:“亲爱的,我只是问你,有没有这种可能,希望你能够诚实地回答我。”

    安蒂点点头:“有这种可能。”

    霍恩太太笑得更欢快了,她反问安蒂:“既然你自己都承认有这种可能,那么又怎么能说世界上的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呢?”

    安蒂无语,她沉默了,不知道应该如何反驳,因为她觉得霍恩太太说的的确有道理。

    霍恩太太见状,轻轻地拥抱了一下安蒂,然后说:“亲爱的,世界上有好人就有坏人,有坏男人也就有好男人。所以,你完全没有必要对所有的男人都充满戒备,你的不幸,只是因为还没有遇到一个好男人。不过,不幸总是短暂的,仔细想一想,你心中好男人的标准是什么,确定下来,然后认真地去寻找,坚持不懈,你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的。”

    安蒂感激地看着霍恩太太,用力点点头:“我明白了,太太,谢谢您。”

    看吧,事情就是如此的简单,在霍恩太太不断地追问和反问之下,安蒂心中的信念动摇了,她游移不定,渐渐地,不知不觉地就接受了霍恩太太的逻辑,顺着她的思路去思考,最后,她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或许,这个例子有些不恰当,但不管怎么说,霍恩太太的方法还是值得认同与借鉴的,不是吗?

    说服是一门技术活儿,暗示的力量想要发挥也需要其他方法的配合,而不断地反问无疑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假如你不相信或者对此心存疑惑,不妨去试试,试着去改变你朋友、亲人、同事的想法吧,不过,你必须注意一点,你不能心怀恶意,并且,你也没有必要为了试验而付出被讨厌的代价。

    第三节 学习成为一个暗示高手

    按照性质来分,暗示分为两种,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按照来源来分,暗示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被来自他人的暗示影响,但与此同时,对别人来说,我们的话语、行动、思想、情绪,实际上也是一种他人暗示。假如我们能利用好这些暗示,对我们来说,影响别人的行动和想法便是一件相当简单的事情了,就如,别人影响我们一样。

    想一想,我们周围是不是总有一些人特别的受欢迎?是不是总有一些人在任何场合都如鱼得水?是不是总有一些人人缘特别好?是不是总有一些人能够游刃于形形色色各种身份各种性格的人中间?

    不要怀疑,这些人都是心理暗示的高手!他们有一种神奇的能力,那就是在不知不觉间引导你按照他的要求去思考、去行动,并且让你以为你就是自愿的,你这样做、这样想完全是因为自己想这么做,想要顺着这个思路想。

    觉得可怕?不!千万不要误会,他们不是巫师,也不邪恶,没有危害谁的意思,相反,他们的存在总是受欢迎的。他们之所以具有如此的“魔力”和“魅力”,只是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懂得交际的艺术,暗示的艺术,说话的艺术,或者说是委婉的艺术。

    这么说或者有些空泛,那么,我们就举个例子来说吧:

    在某公司的高层管理会议上,老总提议由年轻的约翰出任企划部经理的位置,两位行政副总裁都不同意。其中一位副总裁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总裁先生,约翰刚刚大学毕业,入职也还不到一年,对公司的贡献微乎其微,对企划部的工作更一无所知,我不认为一个搞土木的小伙子能够胜任企划部经理的职位,我不同意。”而另一位副总裁则显得委婉许多,他说:“总裁先生,约翰是个年轻人,刚刚大学毕业,正是朝气蓬勃、敢闯敢干的时候,您将他关在企划部,让他天天坐办公室,恐怕他会不高兴呢。而且,我听说约翰是纽约大学土木工程系的高才生,我觉得工程部更加适合他,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浅薄看法,希望您能采纳。”

    同样是拒绝,同样是觉得约翰年轻、见识浅,不能担当大任,可从两位副总口中说出来却变成了两种味道。试问,如果你是总裁,你会更认可更喜欢哪位副总裁呢?

    如果你觉得这样的例子说服力还不够,那么,我们再来说一个:

    格莱特是法国警署审讯处的处长,为人和善,对委婉的艺术颇有研究,能够不知不觉地就用暗示控制人的心理。警署上下,无论是署长等高级领导还是最普通的办事员,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他,甚至被他亲自逮捕和审讯的犯人也对他心怀感激,从来没有一个人怨恨过他。即便是有些时候有些人和他的意见相悖,他也能轻易地让反对者改变初衷,成为他坚定的支持者。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证明着同一件事:如果格莱特不是邪恶的、能够操控灵魂的巫师,他就是一个气场非常强大,非常有个人魅力,且亲和力非常强的人。

    好吧,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真正的巫师,格莱特当然也不是,他那么受拥戴受欢迎,是因为他用一些手段,确切地说,就是暗示的手段影响了别人的行动和想法。

    审讯二科的老科长突发脑溢血去世了,二科需要一个新的科长,处长格莱特就把警员们都召集过来,请他们商量一下,推选出一位科长。一开始的时候,大家提议尼森当科长,格莱特暗暗摇头,他中意的人选并不是尼森,而是杰林特,但他不会对大家这么说,他只是说,尼森有酗酒的毛病,经常会误事,任命这样一个人当科长,很难服众。大家觉得格莱特说得很有道理,接着又提出一个人选约翰逊。格莱特不满意,但他说,约翰逊虽然是警署的老人,工作经验很丰富,可是他老了,进取心不足,只等着平安退休,让他当科长,恐怕会辜负大家的期望。接着,格莱特话锋一转,请求大家多想想,看能不能找到一个最适合二科科长位置的人,大家就又提出一个人选——杰林特。杰林特就是格莱特中意的人选,这一次,他没有反对,而是感谢大家积极提议,而且表示他这样做,只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能够让大家都感到满意的新科长。

    看看吧,格莱特有多么聪明啊,他对暗示手段的运用是多么娴熟啊!他本来有权力直接任命一位二科科长,但他没有这么做,他知道强制的命令会让人产生反感,并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于是,他将权力下放了。他让大家一起推选科长,警员们感到了来自上司的尊重,能不心存感激吗?警员们以为自己得到了主动权,感到了自己说话的“分量”,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不,主动权其实一直都牢牢掌握在格莱特自己手中,如果警员们提出的人选不符合他的心意,他会拒绝,当然,他拒绝的方式很委婉,他不会生硬地说“这个人不行”,不会说“我不同意”,而是说“我认为他会辜负大家的期望”。看上去,他是全心全意地在为警员们着想,这样细致体贴、尊重下属的领导又怎么可能不受欢迎呢?

    还记得,有一次我去买车,碰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销售员,他卖车的时候,从来不主动向客户推荐车型,也从来不说“我觉得您该买……”这样的话。他会将身段放得很低,像个小学生一般请客户指点他,让客户觉得一切都是自己在主导,而这位推销员说的话却很少,只是在关键的时候用请教的口吻提上那么一两句,不知不觉中,客户就按照推销员的期望买了车,而且,客户会非常满意,因为他没有被推销员“牵着鼻子走”,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但,实际上呢?

    一个高明的心理暗示专家,绝不会让被暗示者觉得自己接收了暗示,而是会让被暗示者觉得一切都是自己在做主,很显然,无论是那位委婉的副总裁,还是格莱特以及推销员,都是这样的高手。

    什么?你问我“高手”身上有什么特征?

    很明显啊,你心中最受欢迎的人,你觉得最吸引你的人,你觉得人格魅力特别强的人,你觉得特别愿意去接近的人,你觉得特别志同道合的人,你觉得和他共事很舒服,你觉得和他搭档很和谐的人,这些,都是“高手”。

    当然,在这里必须强调一点,那就是,你心目中的这个人不仅仅要在你心中是这样的形象,还要在许多人的心中都是这样的形象,多数人都欢迎他,喜欢他,愿意和他共事,能够感觉到他的人格魅力,愿意亲近他,这样才可以。毕竟,一个人的看法会有所偏颇,但群众的眼睛却是雪亮的。

    等等?你说你也想成为这样的“高手”?好吧,这也不是不可能,每个人都有成为“高手”的潜质,每个人都能成为“高手”,这一点早已经被证实了,我也不否认。

    不过,要成为“高手”,你就首先要明白一点:人与人相处的时候,第一行为并不是吸引,而是本能的排斥。所以,要想成为“高手”,你就要先做到让别人不排斥你,你就要懂得人际交往中的三种特殊心态:

    第一,接近心态。

    人与人之间能不能保持良好和谐的关系,接近这一点很重要,如果连接近都做不到,那么一切都免谈。当然,你的接近有的时候会让对方产生一丝敌意,但相信我,这样的情况很少出现,大多数人还是愿意接受你的接近,并表示欢迎。

    第二,相似心态。

    东方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作道不同不相为谋,说的便是志趣不同的人很难走到一起,而志同道合的人则更容易亲近并建立深厚的友谊。想想,你说你喜欢福尔摩斯,另一个人说,我也喜欢福尔摩斯,然后,你们热烈地讨论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的情节,是不是越聊越投机,关系很快就能拉近。相反,如果你说我喜欢福尔摩斯,另一个人却很茫然——福尔摩斯是什么?洗发水品牌。这个时候,你是不是觉得很无趣?

    第三,互补心态。

    我们都知道,磁铁有一个特性,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人也一样,两个性格、品质、特长等各方面极端相似的人也很难做到真正的和谐,两个性格迥异,出身和处境迥异的人却能成为朋友。比如,急脾气的人和慢性子的人很合拍,温和的人和暴躁的人很融洽,开朗的人和内向的人很和睦。这实际上就是互补的神奇。

    总而言之,你要记住,不是你想要影响别人,就能够轻易地影响别人。运用暗示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是需要秘诀的,这个秘诀就是“委婉”。

    不要太直接,那对你没有好处。

    学着委婉些,学着掌握以上三种心态,学着让别人亲近你而不是抵触你,只要你真的掌握了其中的精髓,相信我,你也会成为一个气场强大的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