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军事百科之作战谋略-通信兵战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具有悠久历史的通信兵,经过战争血与火的锤炼,已发展或现代军队中的重要兵种,并具有独特的编成和任务与战术原则。

    通信兵的编成和基本任务

    在我军,通信兵是由固定通信、野战通信、通信工程、指挥自动化、观通、导航、军邮等部队组成。其中,合成军队各级建制内的通信兵为野战通信兵,战时他们还将配有军邮分队。野战通信兵装备有各种无线电台、无线电接力机、有线电通信设备、运动通信工具等。其中,部分通信兵还装备有通信直升机、卫星通信地球站等。

    通信兵在执行通信联络任务时,具有较多的通信手段和装备,较高的时效、较强的机动和“动中通”能力。其基本任务是:运用各种通信手段,建立和保持通信联络;组织计划和实施通信工程建设;建立和管理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组织实施观通、导航和军邮勤务;按照规定管理作战地区通信设施;同时不断加强自身专业训练,以提高通信保障能力。其中,各军种通信兵的通信保障任务又区分为:

    陆军通信,其基本任务是:保障陆军独立作战或与其他军种合同作战的指挥通信、协同通信、后方通信、报知通信、技术保障通信,以及组织实施军邮勤务。

    海军通信,其基本任务是:保障海军作战和支援陆军、空军作战的指挥通信;保障海军各兵种以及其他军、兵种合同作战的协同通信,保障海空情报、技术情报、气象情报、警报信号的传递;保障后勤机关及所属部队的通信;保障观察通信和海军航空兵导航;组织实施军邮勤务。

    空军通信,其基本任务是:根据国土防空和支援陆军、海军作战的需要,组织实施地面、地空、空空指挥通信,组织实施空军各兵种、部队之间以及与其他军、兵种之间的协同通信;组织实施警报、雷达情报、气象情报、技术侦察情报、航空侦察情报报知通信;组织实施后方、技术保障通信;组织实施军邮勤务;组织实施航空兵导航。

    第二炮兵通信,其基本任务是:保障核反击作战的指挥通信;保障第二炮兵与战区、海军、空军以及第二炮兵作战部队之间的协同通信;保障上下级后勤机关之间以及后勤机关与所属部队之间的通信;保障警报和弹导导弹预警信息的传递;保障侦察、空情、气象情报通信;保障弹导观测、核爆炸探测通信;保障技术保障系统的通信;组织实施军邮勤务。

    通信兵战术基本原则

    通信兵战术基本原则是指通信兵战斗行动的准则。通信兵作为诸军兵种合成兵团、部队的组成部分和合同作战编成的重要要素,它的行动理所当然地要受合同战斗基本原则的制约,这是各兵种的共性。但是,通信兵作为一个保障通信联络的兵种,其作战行动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就是说,通信兵战术还有其特殊的基本原则,突出之点是:

    1.平战一致,常备不懈

    平战一致,常备不懈,是通信兵战斗行动的首要原则。军队是一个庞大的动态系统,它与外部以及军队内部各单位之间,总是要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换,不管是平时还是战时,概莫能外,如同一个人身上的血液日夜都在不停地流动一样。否则,军队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为此,通信兵就要不分平时、战时,不分战斗期间和作战间隙,都要始终保证联络畅通。人们可以看到,和平时期,全军有许多兵团、部队可以全年进行战备训练,或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但是,通信兵各兵团、部队则要在搞好训练的同时,还要常年担负战备通信值勤,搞好平时的通信联络,以保障中央军委、总部和各级领导机关对部队的指挥,以及突发事件时有顺畅的通信联络;在作战期间,当部队在疲惫的行军之后或战斗间隙,别人在进行休整,而通信兵则还要继续紧张地架设线路,开设通信枢纽和台、站,担任通信值勤,以保持部队联络不间断和作战指挥活动的正常进行。

    这样,通信兵没有整休的“喘息”机会,始终处于战斗状态,正如迟浩田总参谋长所指出的,通信兵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通信兵这种连续地执行任务和没有平、战时严格区分的特点,要求通信兵战斗行动首先做到平战一致,常备不懈。

    为此,通信兵指战员必须提高战备观念,树立“平时即战时”的思想,不论是平时、战时,还是战中和作战间隙,都要始终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搞好通信联络,保障军队的顺畅指挥。

    同时,还要根据本兵团、部队的战备任务和行动方案,拟定通信战备计划,制定通信联络规定和各种文件,确定通信部队执行预定任务的编组和行动方案,筹措和储备通信器材,从各方面做好随时行动的准备。

    平战一致,常备不懈,贵在持之以恒。特别是在长期的和平,环境中,更要加强通信兵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广大通信官兵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和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在工作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发扬通信兵的优良传统,无私奉献,甘当无名英雄。

    2.全面保障,确保重点

    全面保障,确保重点,是全局观念和抓主要矛盾的思想在通信保障中的具体体现,是通信兵战术必须遵循的又一原则。作战中,通信兵担负着保障首长、机关对各个方向的指挥、协同、后方、报知和技术保障通信顺畅的全面任务,而火力支援和其他勤务保障等则具有时间性、地区性,这也是通信兵与其他兵种的一个重要区别。

    因此,在组织通信联络和分配人员器材时,必须根据部队的作战任务、编成、部署以及地形、天候特点等情况,充分考虑参战各兵种、各部队、各部门和各战斗时节的通信需求,从战役、战斗的全局出发,统筹规划,科学使用兵力,合理部署通信枢纽、台、站和通信预备队等,周密组织和建立指挥、协同、后方、报知和技术保障通信,力求构成纵横贯通、迁回多路的通信网,保障战役战斗各阶段、各时节同各个方向都有顺畅的通信联络。当条件不允许直接建立联络时,应采取转接等办法保持联络,并根据情况的变化,尽快予以调整和改善。

    然而,现代战争,参战兵种、勤务保障部队多,指挥协同关系复杂,需要有相应的通信兵力保障其联络;同时,现代作战,兵力部署和战斗队形更加疏散,不仅兵团、部队完全依靠通信手段进行指挥控制,就是班、排小分队,有时甚至单兵也需要通过通信工具同上级、友邻保持联络,也需要投入大量的通信兵力。而实际上,通信兵力是有限的。

    因此,在全面保障的基础上,必须确保重点。就是对主要作战方向、重要作战阶段、时节和单独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的通信,要以较多较好的人员和装备器材,对其形成多手段、多信道、多方向的保障,保证其联络顺畅。战斗中,应根据重点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通信力量和组织,以确保新的通信联络重点。

    全面组织与确保重点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只有全面组织,才能形成整体保障能力,重点保障才有基础;而重点保障好了,反过来也会促进和带动全面的通信保障。

    3.以无线电为主,与其他通信手段结合并用

    以无线电为主,与其他通信手段结合并用,是通信兵在组织通信联络、运用通信手段时应遵循的重要原则。通信兵是通过运用各种通信手段来达成通信联络目的的,而各种通信手段又都有其优势和不足。

    但是相比较,无线电通信更能适应军事行动的需要,它建立迅速,稳定性较高,便于机动,能同运动中的方位不明及被敌人分割或自然障碍阻隔的兵力、部队迅速建立并保持通信联络,能在复杂多变的战斗情况下保障作战指挥,是现代战斗中主要的通信手段,在与飞机、坦克、舰艇联络时,甚至是唯一的通信手段。

    因此,通信兵在执行通信保障任务时,无疑要以无线电通信为主。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无线电通信也存在保密性较差、易被干扰等弱点。而有线电则具有使用方便、保密性较好,在战场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能有效地保障指挥等长处;运动通信和简易信号通信,在一定范围内能发挥独特作用,是简便易用的通信手段。因而现代作战,正如任何一个兵种、一种武器都不能主宰战场一样,任何一种通信手段也不可能独立保障好战场上的通信联络,必须在以无线电通信为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进行整体保障。

    要实现以无线电为主,各种手段结合并用,通信兵在组织实施通信联络时,必须从组织方法、使用范围、电磁兼容、技术保障和通信防护等方面采取措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尤其在部队高度机动以及对特种兵指挥时,均有可靠的无线电通信,使无线电通信真正成为作战指挥的主要手段。

    同时,应依据实际情况,组织无线电、有线电和其他通信手段结合使用,相互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效能和整体效益。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确保指挥不间断和全体指战员在同一号令下协调一致地行动。

    4.掌握通信预备队

    掌握通信预备队,就是在保障当前作战指挥的前提下,掌握一定数量的通信人员和器材,以应付突然情况或执行新的通信任务。它是通信兵在组织与实施通信联络时,使用兵力应遵循的重要原则。

    现代作战中,由于通信设施和通信联络遭到破坏的可能性空前增大,战场情况变化急剧,这样就需要通信兵随时完成突发的新任务。

    因此,要想掌握通信联络的主动权,就必须有足够力量的通信预备队。因为“主动地位不是空想的,而是具体的,物质的。这里最重要的,是保存并集结最大而有活力的军队。”掌握有足够力量的通信预备队,就可以适时机动,力争主动,力避被动,对增强通信联络的稳定性和连续作战能力,确保作战指挥,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通信指挥员要有清醒的头脑,具有全局观念,善于根据任务和要求,正确处理需要和可能、当前与尔后的矛盾,科学地组织通信联络,节约使用通信人员、器材,以便留有足够的通信预备力量。

    通信预备队通常由直属和上级加强的各通信专业分队组成,主要用于应付突然情况,随时执行新的任务,如通信联络遭到严重破坏需要迅速恢复时;战斗部署调整需要建立新的通信联络时;指挥所转移,二梯队加入战斗,现有通信兵力难以保障时;下级通信联络遭到严重破坏无力恢复需要加强时等等,都需及时适量地投入通信预备队,以保障作战指挥的顺畅。通信预备队一经动用,应立即设法重新组织。

    5.严密组织通信防护

    通信联络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使其成为敌人的“眼中钉”,

    敌必欲毁之而后快,因而始终是敌打击破坏的重要目标。苏联前国防部长朱可夫在《回忆与思考》一书中,这样描述了苏遭德突袭时的部分景况:“6月22日拂晓,所有西部边境军区同部队的有线电通信都遭到了破坏,各军区各集团军司令部无法迅速地传达命令。德国人投撒在我国领土上的特务分子和破坏小组,破坏电线,杀害联络人员,袭击我方指挥人员。……总参谋部也就不可能从各军区司令部和部队获得正确的情报”,从而“在一定时期使统帅部和总参谋部处于困难境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越南战争、中东战争、苏军入侵捷克、英阿马岛之战和美、利冲突等,进攻一方也无不是力求使对方通信中断,指挥瘫痪,武器失控,雷达迷盲,以便一举达成战争之目的。未来战争,火力强,精度高,对通信人员和设施的杀伤破坏力空前增大;同时,通信侦察、干扰技术的发展,又直接威胁着通信的保密与稳定。因此,加强通信防护,确保通信联络的稳定和安全,是通信兵战斗行动必须遵循的又一重要原则。

    对通信联络的破坏主要来自敌通信侦察、窃听、电子干扰和对通信联络的破坏主要来自敌通信侦察、窃听、电子干扰和火力、电磁脉冲的“软”“硬”杀伤等方面。要确保联络顺畅,通信兵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一是在思想上树立高度的敌情观念和保密观念,执行任务时提高警惕,严守秘密,隐蔽行动,自觉遵守和执行各种保密规定,主动进行防护。

    二是加强无线电通信反侦察、反干扰和有线电防窃听。除采用保密和抗干扰性能较好的通信装备以及密化通信内容外,无线电通信还要采取一系列抗干扰战术措施,如拟制和使用抗干扰联络文件,建立隐蔽无线电网等。有线电通信则要正确选择线路路由,加强维护、检查,防止敌窃听。

    三是增强通信系统的抗毁能力。通信联络组织要科学,网络系统中的通信枢纽、台、站要合理配置,相互间的线电路要形成直通与迂回相结合,做到既能按级联络,又能越级联络,还便于实施转信;所有通信设施都要尽可能隐蔽配置,主要通信要素应在工程兵协助下构筑坚固的工事,严密伪装;同时要加强警戒、防卫,特别应加强对电磁脉冲的防护,以确保通信的稳定与安全。

    6.主动配合,密切协同

    主动配合,密切协同,是指通信兵在作战行动中,要与其他有关部门、分队,以及在通信兵内部各要素间,团结互助,密切协作,共同完成好通信保障任务。这是通信兵战斗行动必须遵循的又一原则。

    通信兵是保障通信双方进行信息传递的。通信兵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相互通信的双方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之间既是保障与被保障的关系,又有协作关系,特别是与作战部门的关系更为密切;由于我军无线电台密码通信,一开始就是由各成系统的通信、机要部门联合达成,一个负责“隐身”,一个负责传递,须臾之不分离,因而极需配合默契;自从电子战出现以来,通信兵与电子对抗兵也一起驰骋于“第四维战场”,他们常常是我引你斗,你抗我通,互相配合,对敌实施“软”“硬”杀伤,并保障我方联络顺畅。

    在通信兵内部,在宏观上,为了发挥整体威力,需要各种通信手段、要素有机结合,一密切协作,形成合力效应;在微观上,一个最简单的联络的达成,也需联络双方通力合作,共同完成,等等。可以说,每一项通信保障任务的完成,都是通信兵内外许多单位密切协同的结果。

    为真正实现密切配合,通信兵在执行任务中,必须从全局利益出发,积极与使用单位交换意见,了解他们的通信要求,商定提高通信时效,搞好通信保密的措施;主动与作战、机关、电子对抗等部门协商,确定提高作战指挥效率的方法,制定通信、保密和电子对抗规定,协调通信和电子对抗方案等;主动与地方邮电、交通、广播部门加强联系,共同商定军队利用地方通信设施的方法和措施。在通信兵内部,各军兵种、友邻部队通信部门之间,要积极配合,互通情况,严格执行协同通信的有关规定,共同协商解决协同通信中的问题;各通信专业部队、台站之间,要服从统一指挥,相互支援,主动为对方排忧解难,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等等。

    特别要指出的是,密切协同是现代合同作战指挥工作中的一个重心,而通信联络又是其中的一个关节点。因此,通信兵各级部门应通过主动了解作战意图、战场情况以及作战指挥对通信的要求,及时向首长和作战部门提供有关通信保障的情况和建议,参与首长决策过程中的运筹;同时,首长和作战部门也应给予通信部门以积极热情的支持。这样,通信兵就能较好地掌握通信保障的主动权,并促进通信兵内外之间的相互协作以及整个部队间的密切协同。

    除了上述通信兵战术基本原则外,还有关于通信兵战斗准备、装备运用、组织各种保障等方面的战术原则,从而构成了相互关系的有机整体,作为指导通信兵战斗行动的基本准则。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