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是个善良而痴情的女子,她和费庠结婚两年了,很爱自己的丈夫,可她至今仍瞒着丈夫收藏了旧日恋人延滨的几十封情书。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陆续把这些情书处理了,最后只剩下两封:一封是1969年2月13日的,这是和延滨相恋的第一封;一封是5年后同月份的27日,是两人结束恋爱的最后一封。
苏子的丈夫费庠是个研究生,如今在一家研究所里工作。费庠很爱妻子,但由此对妻子产生了一种自私、褊狭的爱欲,他甚至不愿见到妻子和她的亲哥哥说笑。
今晚费庠到上海出差,苏子独个在家感到无聊,就又拿出了那两封情书。谁知就在这时,费庠又突然返回家中。苏子听到门响,惊得赶紧把装情书的牛皮纸信封塞到桌上一只蓝色的尼龙挎包里。
费庠进门对苏子说:“他们说今年南方很冷,我回来拿件毛衣。”说着,他去亲了亲坐在床边的妻子,然后拿了毛衣,顺手把它塞进桌子上的那只蓝色尼龙挎包,出门走了。
苏子吓坏了,她追出去又返回来,人像没头苍蝇在屋里乱转。过了一会,她提了一网兜水果直奔车站,可是到了车站,火车已像一条巨龙飞驰而去。
苏子像丢了魂似的回到家里直哭泣,一连两天没去上班。她无法向任何人诉说,她呆呆地想着:当费庠惊愕地展开那发黄的信纸,他那张长脸准会由黄变青,由青变白,愤怒得眼珠凸出,嘴唇发抖……苏子越想越不安,越想越紧张。她暗暗祈祷,希望费庠没有打开挎包,没有发现那两封信。可是她知道,这个希望几乎是不可能的。
打这以后,苏子是惶惶不可终日,越是临近丈夫快回来的日子,她越是像等待审判日子来到一样忐忑不安。最后,她强迫自己平静下来,开始打量房里的陈设。他俩没有孩子,也没有什么积蓄,她准备把所有家具留给费庠。苏子一想到自己可能要离开这个家,她的腿软了,眼泪“簌簌”而下。
星期三下午,苏子下班回家,见丈夫回来了,家里坐了四五个研究所的同事,正在说说笑笑,十分热闹。
苏子怯生生地招呼了一声:“回来了?”费庠满面笑容地向她点点头。
苏子忙钻进厨房去烧水,透过门缝,看见那只蓝色的挎包放在高低柜上,苏子的心“怦怦”跳了起来。
水开了,苏子趁上茶的时候,装作收拾东西,悄悄打开挎包拉链,只见牛皮纸信封完好地放在那里,恰如刚装进去时一样,夹层里也没别的东西。她一块石头落了地,迅速地取出牛皮纸信封,藏进了自己的衣袋里……
过了两个小时,同事们纷纷离去,夫妇俩送走最后一个客人,一起返回屋内。费庠忽然沉下脸挡住苏子,问:“延滨是谁?”
苏子怔住了,顿时脸涨得通红,趴在床上“呜呜”地哭了。
费庠一声不吭地坐下来吃饭,吃完饭,仍一声不响地喝茶、抽烟。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开口说话了:“这两封信幸亏落在我的手里,否则,你就是一个真正的小傻瓜,是不是?”他说着,在房间里踱起步来,边踱边又说了起来……
他说,在1968年,为了纪念当时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全部成立了“革命委员会”,邮电部在11月25日发行了一枚叫做“全国山河一片红”的邮票,面值8分,邮票上的图案是工农兵游行队伍和国家地图,游行队伍挥舞《毛主席语录》高呼口号,29面“革命委员会”的红旗组成海洋,地图上面一片红,唯有台湾地区涂成白色。标题是“全国山河一片红”,那台湾地区呢?这显然是个政治错误。因此,决定这套邮票立即取消发行,所有印好的邮票全部收回。
费庠说到这里,语调变得温和而略带激昂:“但发现这错误太晚了,有大约几百枚邮票已经提前出售,有人买到了它,当然,其中就包括你那位相好。现在已经过了20年,谁会把20年前的信保存下来呢?我想除了极其偶然的原因外,就是情书——一个天下少有的痴情女子,结婚以后还舍不得丢弃它们,这该需要有多大的勇气!”
苏子听得脸色苍白如纸,而费庠却视而不见,依然兴致勃勃地说:“几年前,我就听说这枚邮票价值一千块出头。可现在,我们一下子得到两张。哈哈,这真是喜剧。自然,也是悲剧。事情总是因祸得福。无论如何,我,还有你,都付出了代价。感情也是有价值的,感情还意味着牺牲,牺牲也是有价值的。我们彼此还相爱——这就够了。”
费庠迅速地瞥了妻子一眼,更加兴奋地说:“这次我把它拿到上海的邮票市场上亮了一下,围上来的人差点把我撕了。你晓得目前行情多少?”他伸出三只手指,“是三千!嘿嘿,我可不是大傻瓜!三千元人民币是骗不了我的。我已打听过了,现在在国际市场,这张邮票的价码在一万美元以上!我已给在加拿大的同学去信了,请他帮我们联系工作,先是我,而后是你。我请同学帮我们把它在国外出售,然后存入银行,用我的户头。哈哈,到那时,可以凭我的本事干,我们的命运就彻底改变了!”说到这儿,他激动得目光炯炯,脸颊泛红。
谁知一直呆呆在听丈夫说话的苏子,突然“啊”的一声绝望地哀叫起来,顿时昏了过去。
费庠用力把她摇醒,问道:“你怎么啦?”
苏子双眼紧闭,泪如涌泉地说:“我刚才把信烧掉了……”
“什么——”费庠顿时脑袋好似遭到雷劈一样,嘴唇颤抖,嘴角流出了白沫……
(胡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