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后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当年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深入到革命老区调查度过的四个昼夜,至今虽然已过去了五十余载,但是对于伯延的老区人民来说,周恩来总理的身影却仍然无处不在。

    走在伯延的街上,如果看见上了年纪的人,只要你一问起“见过总理吗?”就会得到很多人的回答。说得最多的,就是“见过,那人不赖,可亲切了!”

    紧接着,这些老人就会讲他们当年亲眼见到周总理时的情景,说着说着,老人们就流泪了,仿佛又回到了五十多年前……

    更有的老人,当你问他:“见过周总理吧?”还没有回答,就先流出了眼泪。然后一边哭着一边告诉你说:

    “如果没有周总理,就没有这个村子了,就没有我们了……”

    当年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提出要收养的农民张二廷那个最小的儿子永福,如今仍然生活在伯延。如果当初不是张二廷为了答应去世的妻子不管多苦都要把孩子养大,而最后拒绝了周总理要抚养永福的要求,当年才两岁的永福,可能就不会成为现在已经五十多岁的庄稼汉了。

    因此也有人问五十多岁的永福:

    “你爸当年怎么那么傻,为什么不让周总理把你带走?”

    是啊,如果当年永福真的被周总理和邓颖超抚养,那他的命运很可能会不一样,但这个质朴的五十多岁的农民,只是憨厚地笑笑,再没有说什么。

    五十多年了,现在的伯延仍然保留着不少当年的建筑,当街的“阁”,垒着瓦的墙头,带木格子的窗棂……尤其是那间周总理曾经和社员们一起开会的屋子,里面还摆着当时周总理坐过的椅子,连椅子摆放的位置都没变,只是后面的窗户由原来的木头格子换成了玻璃……

    如今,当年伯延公社见过周恩来总理的老人还有将近三十位。只要提起周总理,他们大多是哭泣流泪,是那种抽泣式的哭,像是受过多少年的委屈似的,眼泪止不住,哭泣止不住……

    然后,眼泪还没有擦干的老人,又会找来很多老人,坐在院子里一起向你述说,他们一个一个地述说,都是不重复的。

    老人们在述说着,把他们生命里最重要、最深刻留在记忆中的一件事,深情地讲了出来……那份情感,更让今天的我们深深受到感染。更让我们走近伯延,和伯延人一起,共同缅怀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就如伯延人说的,周总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永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