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纲-基督教义的发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四福音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基督的人格和教义,但其中却很少谈到基督教会。在基督的追随者所写的一系列的书信——《使徒书》中,基督教信仰的广阔界限才被建立起来。

    基督教义创始者中起到领导作用的是圣·保罗,事实上他既没有见过基督,也没有听过他的布道。保罗原名为扫罗,在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时候,他还因迫害基督门徒而闻名。后来他突然皈依了基督教,并改名为保罗。他是智力超群,对当时的宗教改革有很深的兴趣和极大的热情。他很精通当时的犹太教,拜日教和拜王教,并将它们当中的许多思想和概念引入基督教。虽然他并没有过多地扩大和发展基督的基本教义,即关于天国的教义,但是他教导人们,耶稣不仅是神所承认的救世主,是犹太人的领袖,而且他的死是一种牺牲,就像原始文明时代的牺牲的死一样,他的牺牲是为了替人类赎罪。(延边版56左)

    当几种宗教同时并存时,很自然,它们往往会吸收和借用别的宗教在仪式上及外在表现形式的东西。例如,在中国,现在佛教几乎是完全根据才子开创的道教来建立的,有与道教几乎一样的寺庙、僧侣和用品,然而佛教、道教的原始教义却几乎是完全相反的。同样,基督教不仅采用了拜王教与拜日教中的形式上的东西,如削发为僧、供品、祭坛、蜡烛、诵经、为神灵塑像,甚至还采用了它们的宗教用语与神学思想,即神灵死后重生并会给人以永生,但是,这并没有引起别人对基督教的怀疑和轻视。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关于救世主耶稣与上帝之间关系的复杂的神学争论导致了基督教的混乱。阿利阿派认为,耶稣是神,但与天父仍有差距,他的地位应在天父之下。萨柏力阿派认为耶稣是天父的另外一种形态,上帝是耶稣同时也是天父,就像一个人可以同时是父亲和工匠一样;三位一体派有更加精妙的解释,他们认为上帝是三位一体的,他是圣父、圣子、圣灵的合一。有一段时间,阿利阿派似乎占据了上风,但经过大辩论、冲突和战争之后,三位一体派的教义便成为了所有基督徒公认的教义。

    在此,我们不想对这些争论作过多评论,毕竟他们对历史的影响并没有耶稣本人的教义对世界的影响那么深远。耶稣的教导为人类的道德生活和精神生活开创了新纪元。他坚定地宣扬上帝是全世界之父、全人类都是兄弟;每个人的人格都应该是神圣的,都是神所居住的圣殿,这些主张对以后的人类的社会和政治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基督教的发展和耶稣教义的传播,世界上确立了一种人之为人的新的尊严。虽然正如基督教的敌视者所批判的那样,圣·保罗曾向奴隶讲服从之道,但在《四福音书》中同时也明显地记载着,耶稣强烈反对人压迫人的现象,尤其是明确反对角斗场上违背人道的暴行。(西北大学版60左下)

    耶稣死后的两个世纪间,基督教在罗马迅速发展,将一大批信徒凝聚在一起,形成了拥有新理想和新意志的新团体。当时的罗马帝国皇帝们对基督教的态度有所不同,有的敌视,有的却能包容。公元2世纪和公元3世纪,这种新的宗教开始受到压制,到公元303以后,罗马的戴克理先皇帝在位的时期,终于开始大肆迫害基督徒。基督教会的财产被没收,所有的圣经和其他宗教著作被没收和销毁,基督徒不受法律的保护,甚至很多人被处死。对书籍的破坏更是惊人的,这说明当局已经意识到了文字和巨大力量。这种“书上的宗教”即基督教和犹太教是受过教育的宗教,它们之所以幸存下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能阅读并理解其教义,而古老的宗教并没有像它一样求助于人们的理性。在野蛮人侵入西欧的混乱岁月中,正是基督教会,才使得各种学术传统保存了下来。

    戴克里先皇帝对基督徒的镇压彻底失败了,在许多省份,镇压往往无效,因为大量的居民和许多官员都是基督徒。公元317年,伽理略皇帝重新颁布了宽容赦令。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大帝成为罗马世界的最高统治者,他对基督教十分友好,并在临死时受洗皈依为基督徒。他废除了所有的神圣称号,而将基督教的象征符号刻在自己军队的盾牌和旗帜上。

    几年以后,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其他与之竞争的宗教不是迅速消失,就是被基督教吸收了。公元390年,皇帝狄奥多西拆毁了亚历山大城的朱庇特神像。从公元5世纪起,在罗马帝国中就只剩下基督教的寺院与牧师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