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后,泥石流疯狂地一泻而下,迅速流向坐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村庄。农田、家舍、树木,一切都没能躲过被摧毁的劫难。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一个十四岁女孩的美梦,流进屋子里的泥石流已经到了她的颈部,她只能露出头部、颈部和双臂。
救援人员很快赶到了,看着小女孩的情势,一筹莫展。对于已经遍体鳞伤的她来说,每一次的拉扯都是更大的肉体伤害。此时,房屋已经倒塌,挚爱的父母也永远地离她而去。她是村庄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前线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她始终没有说一个“疼”字,而是咬着牙微笑,不停地向救援人员挥手致谢,用两个手臂做出表示胜利的“V”字形。她相信,救援部队一定能够顺利地救她。可是,泥石流固若金汤,营救人员想尽办法,仍然无可奈何。小女孩始终在那里挥着手,直到身体被泥石流一点一点地吞没。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的脸上没有一丝痛苦和失望,她依然洋溢着微笑,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那一刻仿佛延伸了一个世纪,在场的人,有的湿润了眼眶,有的早已泪流满面,他们亲眼目睹了这庄严而悲惨的一幕,心里充满了悲伤。
世界安静极了,只见灵魂独舞。
穿透灵魂的微笑,在生命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难如轻烟一般飘散。死神可以夺去豆蔻年华的生命,却永远夺不去生死关头那一抹微笑,那个“V”字形所蕴含的精神。虽是一个年少如花的女子,可她的内心是多么的淡然,多么的强大。
或许,世间芸芸女子,这一生都不可能经历那样的噩梦。可是,人生中的困境、绝境是避免不了的,当生命里的厄运降临,当它夺走你挚爱的一切,请想想那个十四岁的女孩,想想她的脸庞,她的“V”字形手势。像她那样,微笑着接纳美好的、不美好的结局。
多年前,还曾读到过这样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
艾格莎女士一生未婚,她收养了自己的侄子。侄子十八岁那年去参军了,在部队一待就是十年。
某天傍晚,艾格莎收到一封电报,是部队发来的。他们告诉她,她最亲爱的侄子为了帮助受害群众,不幸遇难。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艾格莎看完就昏了过去。好心的邻居把她送进医院。醒来后,她依然觉得像做了一场梦,她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侄子真的已经离开了她。她不停地安慰自己说:“一定是他们搞错了,汤尼一定还活着。”
三天后,部队派人把艾格莎的侄子的骨灰运了回来。那一刻,她完全崩溃了,痛不欲生。她以为,再过不久,汤尼就能回来跟她一起过圣诞节,她已经为他准备了特别的礼物。可是,现在汤尼回来了,可他再也不能说话、不能微笑、不能亲切地叫她一声“妈妈”了。她觉得,上天是在跟她开玩笑,可是这样的恶作剧,她真想马上结束。
艾格莎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了。她变得很冷漠,不再跟邻居们说笑,不再与朋友们往来,对工作也没有了热情。她总是回忆和汤尼在一起的时候,拿出汤尼儿时的照片不停地看,想到他已经不在了,就痛恨不已。后来,悲伤过度的她打算辞掉工作,离开生活几十年的家,去其他的地方。
她收拾行李时,突然看到一封信,那是几年前母亲去世时,汤尼写给她的。信上说:“我们都会想念她,特别是你。但我知道,你会撑过去的,因为在我心里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女人。我永远不会忘记你曾经告诉我的那句话:不管活在那里,不管我们相隔多远,都要记得微笑,就像一个男子汉那样,承受一切已经发生的事情。现在,我希望把它送给您,我的妈妈。”
看到这里,艾格莎放下了正在叠的衣服,她觉得自己要好好地活下去。如果汤尼看到自己现在的样子,肯定会很失望,很伤心。她在心里默默地对汤尼说:“安息吧!我的孩子!我能承受一切发生的事情。”
第二天,艾格莎认真地给自己化了妆,穿上自己最喜欢的衣服。这是汤尼离开之后,她第一次如此精致地打扮自己。她对着镜子说:“就算输掉了一切,也不能输掉微笑。”
人生苦短,充满了太多无法预知的因素,不悦与不幸,总在没有防备的时候悄悄降临。没有谁能保证始终如一地陪伴在你身边,没有谁能保证在你难过的时候有人会给你安慰,也没有谁能保证在你陷入低谷时能给你一双有力的手。突如其来的变化,可能会把现在拥有的一切变成失去,可能注定要剩下你一个人,走一段陌生的路。
真正强大的女人,不是把刻薄写在脸上,言语上带着针刺,咄咄逼人。她们温和从容,淡定如菊,笑靥如花,因为内心的强大,才是真的强大。她们用一抹微笑从容地回应生活的磨难,用柔弱的双肩毅然地扛起沉重的悲伤,坚信人生不会苦一辈子,却总会苦一阵子。这样的女人,任尔狂风骤雨,我自闲庭信步。活出这般风采,如何不令人动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