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仲这里,爷爷已经不在了,老管家知道自己虽然得力,但是身份却是一大障碍,属于家中老仆,王仲尊敬,那是少爷仁厚,如果真的自己主持这件事情,会给王家惹来笑话的。
不过么,王家虽然没有亲族在,但是在城外的庄园里,可是还有着王仲的一位师兄在呢。所以,等到王仲答应一切有老管家做主以后,他就不顾年迈体衰,直接找了一辆马车,急急火火的去了城外的王家庄园。没有多久,就和一位中年文士,一同回到了王宅,见到了王仲。
“少爷,过来见礼,这是老爷的记名,你应该叫师兄的。”
“爷爷的记名弟子?我叫师兄?这是不是有些乱?”
王仲一时有些懵,他知道老管家口中的老爷不是自己的父亲,而是自己的爷爷,老管家的口中,从来没有自己父母的只言片语。提到的就是爷爷和自己。但是,爷爷的弟子,不是自己的师叔么?居然要叫师兄?
“确实要叫师兄,我是你父亲的弟子,因故被祖师收为记名,传授医术而已。按照辈分,真的是师兄。”
“师兄尊姓大名?我父亲的弟子?”
忽然听到自己的父亲居然还有弟子,王仲不由得吃惊非常,在询问师兄的名字以后。追问到。
“这个么,”
说到这里,这位师兄看看有些恼怒的老管家,忽然改口说道。
“我也不知道。跟随祖师学习医术已经好久没有见过师父了。对了,我姓姜,姜华敏。”
“记名不就是记名弟子么?这样做辈分不是有些乱?”
“我是记名,不是记名弟子。这个名号不过是表明我医术的师承出处而已,并不是师父徒弟的称呼,和记名弟子不是一个意思的。”
“原来如此。我说怎么会有着如此古怪的师兄呢。”
听了姜华敏的解说,王仲才恍然大悟,他出自于医学世家,自然知道一些古代的医者规矩。
正所谓,医者必有出处。也就是说,想要做一个医者,你需要有着一个明确的师承。如果没有,在官府那里,就是非法行医,属于诈骗,需要治罪的行为。而朝廷也有着医官存在,不过医官是从太学里面学出来的,本就有着独有的称呼太医生,后世的医生称谓就是由此得来。
而在民间,则是要想做一名医者,必须有着师父教学,在出师以后,才能够独立行医。如果是自学的话,则是根本得不到官府的认可,私下偶尔做一两次可以,长久以此为生的下场,就是远窜军州,发配服刑。如果治死了人,穷家荡产,赔罪抵命也不是没有过的。
至于后世说的医者地位低下,被称作医工的说法,不过指得是那些熟知药理药性,给医者打下手,炮制配药的技工而已。根本不是值得为人看病的医者。
而且不但如此,医工只可以开药铺,坐堂医才是药铺的主心骨。而医者不但可以开药铺,开诊所,就是医术高超者,直接被朝廷延请,登堂入室,瞬息之间,坐上高位,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最初的官员品级出现的时候,朝廷的太医令可是当朝二品高官。更不用说,有些救了皇帝或者皇室重要人物的命,被加封有着勋职的存在了,医者的别称,可是大夫,虽然以后,医者地位有所降低,被叫做大夫,和原本的大夫有着区别,但是,两者同出一源却是不容置疑的。就是民间的游方医者也被称为郎中,那可是朝廷的五品京官。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对于自己的这位师兄记名在爷爷名下,找个出处,却是了解,不用多做说明。但是,让王仲介意的却是他提到的自己的父亲。不过在王仲的记忆中父母已经亡故,但看意思,似乎不是亡故,而是另有原因?
但是,看看老管家在听到父亲的时候,那恼怒的表情,以及这位师兄噤如寒蝉的表现,王仲也就知道,这个恐怕不是自己现在可以追问的事情,本就是穿越而来,和父亲极少亲情的他自然是选择躲避。买有继续询问。
这个态度,让老管家相当的满意,也就略过不提,而是和王仲师兄姜华敏说起了侯府想要结亲的事情。
“好事啊,这绝对是好事。”
一听自己的小师弟,居然有着如此的机缘,姜华敏居然是连声称好。
“真的么?可如今府衙那里的做派?”
不用王仲提出,老管家吞吞吐吐提出了疑问。这个态度,让王仲疑惑,和自己在一起的时候,老管家是极力赞同,为什么到了这个时候,居然会做出这样的姿态?
不过他极其聪明的没有出声,听着他们两个关于这个事情的看法。
“府衙?那不过是昙花一现,最后的疯狂作死罢了。知府元灵以为有着右相在他身后,就能够小看以为开国侯爷?笑话,恐怕到时候,这位元知府死都不知道是自己做的。我敢说,侯爷和知府交接之时,就是元知府毙命之日,以为开国侯爷绝对不会容忍他一介区区知府如此欺压小看自己的。不用考虑那个。”
“不是说,皇帝不喜侯爷,居然派兵追杀过他么?”
“不喜欢是一定的,派兵追杀也有,但绝对不会是皇帝做的。应该是有人看着皇帝不喜这位侯爷,私下做的而已。如果追杀成功,倒还罢了。但是,如今不是没有成功么?我敢说,主使者一定下后悔。不该出这个风头。”
“为什么?”
听到这里,王仲不由得问道。
“不为什么,就因为他要找师弟你做女婿。”
说到这里,姜华敏有些得意的一笑,继续说道。
“元知府传出流言,侯爷重伤昏迷,而且暗地里迁走我等,我估计侯爷重伤会有,昏迷未必。如果侯府没有找到可靠的医者,即使有人出手,也恐怕不太好做。但是,他找到了师弟,那就代表着侯爷绝对会康复,即使短时间不行,但是支撑着出来办个交接,还是能够做到的。如此一来,这里的地方就归了侯爷,知府绝对死路一条。你们说,和侯府结亲,不就是好么?”
“可如果侯爷重伤不治呢?”
“不可能,就凭着师门的医术,侯爷能够拖到今天,就不会出现如此的局面。我可以说,如果不是侯府不信任我的话,我都有心上门自荐的打算。如今师弟到是直接被侯府选中,还要招做女婿来保证双方的关系,这岂不是比我上门自荐更加的好么?只要师弟出手,治好侯爷,我们就是侯府的座上宾。这里可是侯爷的封地啊,有了这层关系,加上师弟的侯府女婿的身份,不飞黄腾达,博一世富贵的话,我以后就自挖双目,权当眼瞎。”
“你就如此肯定?可刚才你却说侯爷如果身死,结果就会不同,可我知道侯爷即使不在,也有小侯爷继位的啊,他可是开国侯。”
“那可不一样,人死如灯灭,侯爷在和不在,截然不同。他在,那些勋贵和侯府就是一体,毕竟是开国时候,共同打出来的交情,如果不在,这份交情就淡了许多。所以,我才会说,侯爷即便重伤,但是没死,主使者绝对正在后悔。就是右相也在头疼,所以,才会指使元知府如此疯狂的针对侯府。呵呵,只要度过难关,所有一切,对于侯爷来说,不过是一场磨难而已,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个机会小师弟可要抓住啊。”
“也就是说,元知府就是会到自己下场可悲,才会这么疯狂的?”
“差不多就是这样,他是右相的爪牙,右相吩咐,他敢不做么?与其等死,不如一搏。只不过人算不如天算。哪怕他彻底发疯,纵火烧了府城的粮仓,也无济于事。他的这个举动不过是让自己在作死的道路上滑的更远,到时候,侯爷杀了他,就是朝廷及右相恐怕都不好为他说话。居然还敢控制府军,他就没有搞明白侯爷本来就是杀出来的爵位。一介文官和武侯比这个,他唯恐自己死的不够彻底,仅此而已。”
“那可还有蛮族呢。”
“蛮族?只要侯爷开始理事,一些都不是问题。还是那句话,侯爷可是杀出来的爵位,元灵可以对付得了蛮族,一位武侯不行?笑话,侯府出来一个护卫,都比元灵做得好。军阵杀伐,谁比得了那些厮杀汉?蛮族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有着时间布置,侯爷灭了那些生蛮,都不是很难。怕什么?”
“这么说来,这门亲事结的?”
“结的,绝对结的。”
“那好,明天就陪着你师弟前去侯府,医治那些伤兵,好让他腾出手来,做些别的。懂么?”
“懂,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