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侯府的教养和母亲的嘱托以及他自身的矜持,也让龙宫大小姐知道自己该是说告辞的时候了。毕竟回去以后,还要对母亲说出王仲的选择,尽快把两个人婚事定下,父亲那里即便是伤势稳定,但也需要早些医治不是么?还有这个家伙所说的关于知府元灵的一些事情,不知道穆先生知不知道,要是因为自己误了大事,岂不是罪过?
所以,在得知王仲并不怪罪给父亲使用他开的药方,以及用上一些手段过后,韩惊鸿弯腰一个万福谢过王仲,低着头,有着无限的羞涩,口中说道。
“多谢你了。我要回去了,有些事情还要尽快禀告母亲,转告穆先生,希望尽快救治父亲,免得小人作祟,节外生枝。”
说完之后,不等王仲回应,就飞速转身,快步离去。
本想叫住大小姐,再逗留一会儿的王仲,还没开口,就看到大小姐羞红的脸庞,不由得顾忌这是在古代,也就欲言又止,有些无奈的放下抬起的胳膊,叹息一声,沉闷的坐在身边的栏杆上。
“王仲,你怎么在这里?”
忽然有人对着王仲喊道。抬头看去,却是和自己几乎是一模一样身材的小侯爷韩胤。站在不远处,有些戏谑的看着王仲,眼中却有着挑逗的意味。
几乎是刚刚和人家的大姐私下相会,转头却被小舅子看到,而且看样子也属于知道内情的存在,所以即便是王仲有着再厚的脸皮,也是有些涨红,自己都感觉到发热了,却在嘴里还是依旧口不应心的说道。
“原来是小侯爷啊,最近怎么没见过你?府中事物繁忙么?”
说完之后,还拱拱手,以示礼节。
“装什么装?那是我家大姐,亲的。怎么样?美丽吧?告诉你,当初我家大姐在京城可是有着京城美人的称谓,既然选择了她,就要好好待她,否则的话,我可饶不了你。”
也许是熟悉了的缘故,也许是马上就要成为郎舅至亲,小侯爷韩胤,虽然最初的开口故作不知,调侃的惊扰了王仲,但在看到王仲居然也要蒙混过关的时候,马上揭开真相,举起自己的白胖拳头,对着王仲威胁说道。
“我家娘子,自然会疼爱怜惜,需要您来多嘴么?哼。”
看到小胖子马上就要成为自己的舅子,居然还敢威胁自己,王仲也开口回敬说道,最后还加了一个鼻子里发出的轻蔑音节,表示不屑于一顾的欠扁模样。让韩胤顿时看的一愣,马上意识到眼前的这位恐怕就很快要成为自己的姐夫了,也就没有了火气,有些讨好的走过来,故作亲热的搂住王仲,口中勒索说道。
“你就不贿赂一下我?否则的话,到时候却是要你好看。”
这句话语,却是让王仲一阵的恶寒,不由得有些想要转换话题。要知道,虽说已经基本定局,可自家老婆还是别人的姐姐,没有娶进门不是?他可是参加过一个旅游项目的古代娶亲游戏,在那里面,新郎上门接亲,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还有一个坑爹的项目,叫做打新郎,据说,那可是真打,会下狠手的。这个时候,得罪了小舅子,到时候吃苦的可是自己。就是不知道这里有没有这个东西存在。可是不管怎么说,眼前的这个家伙,自己还是得讨好不是?
于是,王仲就看着韩胤,认命的说道。
“你要怎么办?直说就是。我认了。”
“那就好,认账就行,先记着,以后再算。”
在京城里面,虽然不是纨绔子弟,却也是大事不管,小事不找的韩胤,到了这里,父亲重伤,姐姐落到望门寡的地步,小妹还小,母亲不知如何是好,幸好有着穆先生一班自己父亲的幕僚,但那终究也是属下,不是至亲,所以,一向懒散的小侯爷韩胤不得不担起侯府的门面,努力做一个顶门立户的存在。
有着和几乎是同样身材,也是小胖子的王仲,玩笑几句,也算是难的放松。
听到王仲有了求饶的语气,也就代表着玩笑结束,马上就想起了如今侯府的处境,不由得感叹一声,发出了叹息。
生在侯府,虽然不管事,但是也懂得许多道理,知道现在侯府的节点,就在于父亲的康复,而父亲的康复就在眼前的王仲身上,但是虽然人在眼前,婚事不成,却是不好让王仲出手救治的。这是礼仪,也是利益。他心中清楚。
所以,虽然心里清楚王仲不会对侯府不利,却也说不出让他现在就动手救治父亲的话语。郁闷之极,才发出了叹息。
王仲也是个聪明人,人家不提,自己也不好贸然行事。只好也闷着,不过转头却想起一件事情,马上用手捅捅韩胤,开口问道。
“你大姐的望门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什么意思?你嫌弃大姐?”
“绝对不是,我只不过对于那一家被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的事情以及如今的皇帝,有些兴趣罢了。想要知道其中的来龙去脉。仅此而已,无关你家大姐。懂?”
“原来是这样,不过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旧事而已。”
“能说说么?”
“怎么不能。”
于是,一副如今的朝局,就在小胖子的嘴里,展现在王仲面前。不过就是有些血淋淋而已。让原本只是在书上得知的某些东西,在这里得到了印证。
前朝皇帝无道,穷奢极欲,搞得天下民不聊生。偏偏皇帝自己感觉良好,私下游玩不说,还居然连异想天开,想要强爷胜祖,开疆拓土,建立一朝不朽功业。
所以汇聚天下精兵,向邻国开战。一时之间,怨言四起,天下震动。
不得不说。屁民的想法,只要有着活路,不会想着别的。光是养家糊口就耗费了所有的心思和精力了,还会想别的?造反那是逼不得已的时候,没有活路的时候才会做的。就是这样的时候,也得有一定的条件,时机成熟才行。
所以,尽管天下有些不稳,但只要对外开战取胜,也能够震慑天下,不过就是恢复的慢一些,天下人受苦多一些而已。也许就是过于聪慧的皇帝想到这个,才会发起对外的战争,一方面为自己建立不朽功业,另一方面也是想要掠夺外面小国的财富而已,毕竟国内再逼得紧,已经是元气大伤,没有多少余地了。
但是,让皇帝没有想到的是,人家国家虽小,却是上下团结,加之于外敌强大,却又地处寒冷地带,有着一员得力将帅统带举国之兵,边打边撤,以拖延时间。
就这样,把战事从适宜作战的季节,拖到了严寒降临。本就有些后勤不畅,加之军资匮乏的大军,遇到了老天的神威,顿时有些进退不得。而对方国虽小,却是同敌仇恺不说,也适应寒冷气候,所以,四下出击,截断了大军的运输通道。
计毒莫过于断粮,大军供给本就有些捉襟见肘,这下更是雪上加霜。不用对方进攻,就光是饥饿和严寒,就搞垮了整只大军。而皇帝本就不是一个可以和诸军同甘共苦的存在,自己却是躲在一座小城之中,花天酒地,不顾麾下大军死活。
这下激怒诸军,一哄而散,各自逃命去了。被敌军随后掩杀,一场大败使得天下更加困苦不说,还落得遍地溃军,盗匪四起。
不得已,皇帝颁下诏书,各处地方,组军自救。反正朝廷是无能为力了。
就是这样,好好的一坐江山被搞得群雄并起,落到了改朝换代的地步。
还是那句话,屁民不到一定时候,没有合适的时机,是不会想着造反的。一场失败的大战,造就了诸多的溃兵,再加上各地的各自为战,组军自保,许多本来不是军人的人参与军中,成了军官不说,还得到了历练,有了造反的资本和阅历。
一番龙争虎斗,天下也乱了许多年。虽说被那个小国夺走了一些土地,整个天下也就分出了胜负。不得不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诸多原本掌握实权的存在,却是由于所处环境的缘故,没有多大的进取心,到是一些起于草莽的人物,反倒风生水起,在多次的争斗之下,脱颖而出,成为可以逐鹿天下的大人物。
当今皇帝就是笑到最后的存在。不过,既然是造反起家,又没有显赫的家世以及深厚的底蕴支撑,就是作了皇帝,获得天下,却也是战战兢兢,唯恐有人照样学样,把自己给推翻赶下宝座。
所以,在缓过一口气,稳定了朝局过后,皇帝就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搞得朝堂一片混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