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侯韩天德是一位有着一身文人气息的儒将,如果不是他一身铠甲的站在陌生人面前,所有见过他的人,绝对会说,这就是饱学儒士而已,那里会是一位征战沙场的大将军,国朝武侯。
可是了解他的人却都知道,这是一位心智坚定,杀伐果断,而且有着大智慧的儒将。
前朝动乱之时,他不过是家乡潞安州下面一个县里的一介儒生而已,但是,贼来攻打,县中官吏畏敌如虎,直接弃城而走,就是本地的那些吏员,也是回到家中紧闭门户,严守坞堡,只求贼来劫掠之后,就会退走,全然不顾一城百姓死活。
当时还在县里县学就读的韩天德却挺身而出,联络家中殷实的富户生员,说动了县里的衙役班头,收拢民壮,抵御前来的盗贼。看到有人领头,县中丁壮纷纷响应,谁不想保住自己的家园田产?更何况攻打过来的这伙盗贼可是心狠手辣,据说一旦得手,鸡犬不留,携裹壮丁,其余老幼妇孺,却是不管不顾不说,在缺粮之时,曾经有过吃人的经历。
可是,逃走的县中官吏却倒霉的遇到哪些攻打过来的盗贼,全部死于非命,在有着坚实的县城城墙的帮助下,韩天德带领家乡百姓,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刻,顶住了盗贼的最初猛攻。
看到生存有了希望,那些缩进坞堡的豪强也开始大胆的出动人手,在盗贼的后面做些小动作,让盗贼不能够全力进攻县城不说,还得不到该有的劫掠补充,最后不得不颓然撤走。
由于有着这次守城的胜利,加上县中官吏一扫而空,所以战后的韩天德就成了这处县城理所当然的掌管者。各个豪强纷纷出血财力物力,甚至还有人力,帮助韩天德稳住本地局势,对抗即将到来的乱世。
随后的发展自然是犹如顺理成章一般,保住了家乡的韩天德,还有了一股不算大却是相当得力的势力,在随后的乱世中勉力保护着自己家乡地面的平安,直到群雄混战,有了出类拔萃的几个巨头,韩天德才选择了当朝的皇帝这位大业天子,作为效忠的对象。
进入这位的麾下,韩天德主动放弃了领军的机会,回归一介文士,做了许多世间的文书以及后勤辎重的伙计,许多人甚至已经把他做出过的军事方面的才华给遗忘了。
随后的天下征战,可不是一马平川的立马而下,唾手可得,而是要经过许多次的征战才行的,别的不说,就是如今的大业天子自己都数次历经危险,幸好都得以度过,才能够身登大宝,坐了天下,成为一代开国皇帝,成为大业天子。
就在一次凶险至极的遭遇中,天子大军被人使用诡计调离大营,原本的盟友,突然翻脸,进攻中军大营,危机时刻,韩天德提手中辎重营的役夫募兵,数次大战,让叛军不得寸进,保住中军,拖到主力得胜,回军之后,摧枯拉朽,奠定了大业天子的帝业。
大家这才反应过来,感情一副儒生模样的韩天德也是一个出色的将军,一个狠人。
此一战,数万辎重营士卒损失过半,却死战不退,不仅如此,还耗得叛军元气尽失,锐气一点儿也无,大军回师,不过是紧随接受众多胆气已逝的懦夫而已。
韩天德一战成名,从此以后,由文转武,成为大业天子麾下有数的名将,不但南征北讨,几无败绩不说,还得到当时大业天子的得力谋士,后来的左相李善长的善意,两人结为儿女亲家。
但也就是这个亲家,却卷入一场风波当中,有开国的功臣一下子成了逆贼,满门抄斩不说,还株连九族。
幸好的是,当时的韩天德正跟随大业天子出兵漠北,抵御并重创北方夷人,立下大功,但虽然逃过一劫,却不被天子喜欢,有了猜忌之心,可总不能刚刚立下大功就翻脸杀人,还有天子也清楚,左相谋逆,其中文章纠缠不清,有着许多的古怪,所以,韩天德才得以以南州侯的开国爵位被发配来到南州,坐镇这里应对蛮族。
他原本的潞安侯却是直接被夺去封地,转任南州。有富庶之地来到如今极不平静,三年两头叛乱的蛮荒之地,怪不得大多数人都觉得他已经失去恩宠,皇帝不过是碍于求情的皇后颜面,拖延一二,随后也是被满门抄斩的下场而已。所以,才会有了那场被逼匆忙离京以后的追杀。
搞得他病重至今,在王仲的治疗之下,才得以苏醒,虽然可以议事,但也是虚弱至极。
听到府中长史穆先生的交接回报以后,对于元灵知府的无耻以及无赖手段,他不过是一笑之后,随口说道。
“?既然人家已经不要脸面,拿着请罪朝廷来做挡箭牌了,那就算了吧。”
到是有人有些不忿的问道。
“那就这样看着这个小人安然离去?”
“你以为他回去会有好下场么?”
这句话不是别人,而是作为侯爷属下第一谋士的穆先生接口说道。
“如果府库之中那五十万银子能够运到京城,进入户部衙门,我倒相信,右相会给他一个郎官来做,虽然依旧是五品,却是有地方进入京城,还是机要之中户部。可是如今,那五十万两白银,却是由于小侯爷和姑爷的歪打正着落入我们手中,以右相的性子以及如今的朝廷局面,他绝对会下场难堪,虽说不会都官罢职,追究责任,却也别想飞黄腾达,在走入仕途了。顶多不过是右相的一枚棋子而已,就看用在那个危险的地方吧。”
都是在大业天子麾下做过同僚的存在,穆先生对于右相贾旭并不陌生,所以,才会对于元灵的下场,有着这样的推论。
“是啊,不过我觉得,恐怕最后的元灵由于熟悉这里,还是会被贾旭用在南州。”
“那也由的他。”
关于知府元灵的讨论就此为止,随后,就是接手南州之后的一系列问题,没有接手的时候,还有着府衙在管理南州,可现在既然侯府接手,府衙的许多的官吏也就是属于朝廷的那一部分人,已经跟着知府元灵直接离开了,留下的不过是属于本地的一些吏员而已。
整个南州,眼下就要侯府承担所有的事物管理了。
“我觉得,这个倒是不难,毕竟如今的南州,虽说没有了许多该有的官吏,但是,毕竟只有一个州城,还有一些邻近州城的村庄,田园而已,就别把他当做一个州来看,先因地制宜,做好现有的地方管理再说,以后,即便有了扩张,尽收南州地域,或者再有别的地方,再做道理也不迟。我们如今要那么多官吏做什么?养闲人啊。”
不得不说,穆先生不愧是侯府第一谋士,这么一说,大家才明白过来,自己是把南州真的当做一州之地来看了。
一州之地,按照朝廷规制,辖有数个县城不等,自然铺床叠架,人员众多,文武相制,军方刑名,教育仓储,加之三班六房,还有诸多税吏,兵马,数不胜数。
可现在只有州城一处,别的县域不是荒废已久,就是属于蛮族土司,不过有着一个名义而已,需要管理么?
根本不需要不说,就是想要管理,也要看人家蛮族乐不乐意接受呢。所以,干脆就把如今的南州当做一座军城,直接按照边境地带的军镇来管理就行了。
要知道,州府管理,他们不在行,军镇所在,在座的任意一个拿出去都是行家,再说了,和军镇有着差别的不就是还要收税养兵以及别的一些事物么,可毕竟原本元灵在的时候,那些税吏也是当地人充任,绝对不会跟着元灵跑路,都在这里呢,直接就还用他们就是,至于其中有责害群之马,那可是不要太简单,丘八大爷别的不会,砍人头颅精熟无比,不信在砍头的威胁下,还有人的脖子比砍刀硬的。
所以,转过这个弯儿之后,所有的人,才感觉到接手了南州,似乎并不是那么难的。于是,所有的人脸上都有了喜色。
看着这些人的表现,穆先生不由得在心里直摇头,他可是知道,接手一座州城,哪怕是只有一座城池的南州,绝对不会是那么简单的,再说了,即便真的简单,但他搁不住有人在幕后算计不是?
“大家可别高兴的太早了,我可是说过的,如今的府兵可是拖欠军饷一年之久了,加上粮库失火,如今的南州可是一点儿粮食都没有了。”
“不是还有府库的五十万两白银么?如今这里可是地处南方,产粮之地,拿银子购买粮食应该不难吧?”
“你们可知道,根据元灵的舅子交代,南州的税可是已经被元灵预收三年,才有的着五十万两,想想看,以后三年,南州就靠着五十万两,艰难度日?”
“这这,怎么会如此?”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