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赘婿-第七十章 繁华京城傲慢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二天,王仲直接不管后续如何,命令船主,直接起航,顺流而下,直奔京师。得到这个吩咐的船主自然是大大松了一口气,很是干脆的命令船工,直接起航。

    ”总算是离开了这个是非圈儿。“

    这就是船主的心里话。而韩胤看到坐舟起航,却没有看到李越和他带走的几个护卫回来,就开口询问。

    “你觉得李越还会回来么?至于那几个护卫,我已经吩咐他们,直接会转南州了,最起码在明面上,我们不能和假天使案有着任何的关系。”

    得到了这个回答,韩胤倒也没有多说别的,这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问题。

    于是,整只大船,就在船主的操纵之下,直接挂着两杆认军旗,一路顺风,直达京师。

    水路入京,自然是要在最大的码头停靠,他们本就属于官船,在船头有着代表南州侯的韩字大旗加上表明贡船身份的黄龙旗。自然是在京师之外的第一道水关之处,就有人过来询问。得知是为了皇帝千秋万寿节,还有南州大胜乌蛮,加之还有诸多事宜之后,直接放行不说,还快马进京,直接禀报相关的礼部兵部,以及内廷,告知有南州侯入京朝贡。

    所以,当他们的船只停靠在船只众多,相当繁忙的聚宝门码头的时候,就已经有着相关的各处官员,前来迎接接洽了。

    这是朝廷规制。南州侯不属外藩,但却是和外藩几乎同样的屏藩。也就是像屏障一样的存在。和外藩不一样的是,屏藩是自己人,所以,只是禀报一声,告知各个衙门,有关于他们的人到了。派人过来接洽,要是外藩,过来的只有礼部不说,在第一道关口那里,等候着要有礼部颁发的外藩腰牌,也就是身份证明,才能够进入京师。

    而本国人则不需要另外颁给腰牌身份,这也算是内外有别吧。

    看到有着礼部以及兵部的官员在,作为正使的王仲却是直接穿起六品的文官服色,以南州侯府主薄的身份,一一见礼,随扈递上早就准备好的入京事宜的说明。

    礼部那里自然就是皇帝万寿千秋节的贺表,是以南州侯韩天德的名义写的,上面有着南州侯的印信。

    至于兵部这里,自然是报备南州建立蛮兵营的诸多事宜,以南州打退乌蛮劫掠而形成的报功文书,那上面可是有着这一次诸多立功人员的功劳簿。用以让兵部拟定奖赏名单,随后会有户部发给奖赏银子,兵部和吏部要给与有功人员的升迁考校,觉得没有问题,接下来就是颁布任职文书和赐予印信。

    按说今天应该还得有内廷来人的。毕竟,韩惊鸿也来了不说,还要禀报皇后,承认她和王仲的婚事,但是,不知道为了什么,内廷居然无人道场。

    不过,这也不耽误随后王仲亲自上门,去往负责所有衙门总理各种事物的通政司走一遭。要知道,一切进贡的物件还有搜狗网各处后宫的东西,还都要内廷派人过来接收的。而去通政司,则是韩天德还有一道表章需要直接递给皇帝,那是他的权力,也是他到了南州之后,必须要个皇帝做的一个汇报。最起码,那里的各种风土人情,还有民情政局,都要做出一个结果,随后的施政方略,也就是准备怎么做,都需要皇帝认可,最起码也得知道。毕竟虽然是屏藩的存在,还是大景的国土天下不是么?

    不但各个相关衙门有人到来,就是留守在京师的韩家人,也得到消息,派了马车过来迎接。如果单只是王仲和韩胤,那就直接骑马护送带来的东西,回到南州侯府也就是了,但是还有着大小姐韩惊鸿的到来,做为南州侯府的大小姐,总不能也骑马吧?只能乘坐马车。至于说轿子,对不起,大业天子怜惜民力,有着规矩,一律不得乘坐人力轿子。那是对于人的不尊重。

    所以,原本在前朝,盛行一时的人抬轿子,如今却是直接没了踪影。

    和各部官员一一见面,低了手本,留下自己一行人在京的住址,以便有事知会之后,各个官员也就直接告辞离开,留下的只有韩家自己人,在等候着从船上卸下所有携带的东西,好随同一起运回南州侯府。至于韩惊鸿,则是在侯府派来的婆子的簇拥下,带着丫鬟还有自己的随身物品,先走一步回了侯府。

    韩家在京的是韩天德的堂哥,名字叫做韩天威。也是跟随大业天子的功臣一个,不过由于喜文厌武,所以,不过是当时的书吏一个,新朝建立,自然也在酬功的人当中,只是功劳不大,所以,如今是在太仆寺做一任少卿。品级不高,却也清闲。

    太仆寺,九卿之一。位高权不重。依照朝廷规制。太仆寺卿掌车辂、厩牧之令,总乘黄、典厩、典牧、车府四署及诸监牧。少卿为之贰,丞参领之。国有大礼,供其辇辂、属车,前期戒有司教阅象马。

    凡仪仗既陈,则巡视其行列。后妃、亲王、公主、执政官应给车乘者,视品秩而颁之。

    总国之马政,籍京都坊监、畿甸牧地畜马之数,谨其饲养,察其治疗,考蕃息损耗之实,而定其赏罚焉,死则敛其尾、筋革入于官府。

    说白了,就是一个负责朝廷各处车仗马匹的机构。但是,他虽然有着总理全国马政的名义。但是,军中战马,自有兵部和五军都督府掌控大权,而宫中用马,则是还有御马监负责。即便是车仗还有别的东西,也都是有皇帝亲军所负责,而太仆寺到如今,也只有保留一个九卿的名号和分布在各地的那些马场而已。沦落成为朝廷养马的机构而已。

    而各处马场,自有各自的负责人,太仆寺自然有着太仆寺卿总理,有些油水的自然是有正卿把持,作为两个少卿之一,自然也就成为了一个清闲的养老职位而已。

    所以,身为朝廷四品高官的韩天威,每日里也不过到衙门应卯之后,不是找到自己的诸多老友喝茶斗嘴,就是回到府中,调教自己测三个儿子。以求他们在仕途有所建树。

    但是,由于韩家有着一个身为武侯的韩天德,所以即便是身处闲职,也无人敢于请看韩家着两兄弟。直到李善长谋逆案发,作为李家亲家的韩天德也被牵连,失却皇帝宠信,所有的人都以为,这一次韩家要跌个大跟头,一蹶不振了。但是,让许多人大跌眼镜的是,韩天德虽然宠信不再,却只不过是潞安侯换成南州侯。反倒是有勋贵变成了屏藩。

    这下所有人有些看不懂了。南州地处蛮荒不假,不但地域偏僻,还时常遭受乌蛮侵袭。而潞安州,地处内陆,和平安详,就是两处人口也没有可比性。但是,做潞安侯不过是一个虚名侯爷,只是享受赋税而已,而做了南州侯却是自己做主,只要不反叛,不作死,那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皇帝。自己可以说了算。封地的诸多职位和武力,绝对是一言而决,自己做主。

    所以,对于韩天德的这个结果,到底是贬斥还是重用,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定论的说法结果。所以,本想趁着韩家倒霉,想要占便宜的诸多虎视眈眈者,不得不收回自己的心思,哪怕是在韩天德遇袭昏迷的时候,依旧不敢轻举妄动,顶多是在语言上对于韩家诸人有些贬低而已。

    如今韩胤作为世子和王仲这个韩家姑爷第一次由南洲来到京师。韩天威作为长辈自然不会过来迎接,来的是和韩胤韩惊鸿同辈的三个韩家小子。大的才不过十七八岁,小的才十三岁而已。

    但是他们出自于官宦之家,对于京师的诸多衙门的规矩到是莫得一清二楚。看到了各个衙门过来的官员的交接过程之后,王仲一回到他们和韩胤的身边,那个大的叫做韩奎的家伙,就一脸神秘的问道。

    “大姐夫,刚才是衙门里过来交接的人?”

    “对啊。”

    “他们也太欺负人了。不说来一个五品官,到是也得来一个和姐夫平级的六品官才对,居然还都是来了一个刚刚入流的九品小官而已,这不是故意小看南州侯府么?”

    “居然还有这么一个规矩?”

    “当然了,南州侯怎么说也是一位屏藩,如果换一个别的屏藩过来的人,就是一个七品的经历,各个衙门也会来一个五品官办理交接的。”

    “是么?也许是如今各个衙门事物繁忙,你姐夫我还年轻的缘故。不管怎么说,事情办了就行。”

    “还就是姐夫你好说话,上个月,宁藩的府中经历不过是到京师采办些东西而已,不过区区七品,就有户部的五品郎中陪同,那个态度,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那个七品经历的孙子呢。以后再遇到这种事情,大姐夫别客气,直接让他们滚蛋换人。燕藩的属官,就是这么一个做派。”

    “好了,已经办过了,伯父还在家里等着呢,回去吧,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