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居住区位于秦淮河与长江的交汇处,是城市对外交通的要冲地带,居民密集,商业繁荣,为朝廷服务的大批手工业作坊也设置在这里。由于地近皇城,大臣们的第宅也都集中在此区,王仲他们所住的韩家侯府和韩天威的府邸也在于此。
而他们要去各部衙门,自然就需要去到皇城里面。哪里才是集中了本朝各部衙门的地方。
京师由外至里,划分为京城,皇城和宫城三部分。皇城是护卫宫城的最近的一道城垣。城垣上开筑城门有洪武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
皇城和宫城以及所囊括的建筑合称为皇宫。皇宫依照《礼记》五门三殿的旧制,由外向内依次为洪武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奉天门,五门之后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三大殿──皇城南面的正门叫"洪武门",然后是一条纵贯南北的宽广御道,称为"千步廊"。
御道的东面,分布着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和工部等朝廷各处衙门,就连要去的宗人府也在吏部的旁边。只有刑部督察院大理寺所谓的三法司和天牢在太平门外。御道的西面则是朝廷军方最高的军事衙门──"五军都督府"的所在地。和他在一起的还有通政司等衙门。御道中部偏北是"外五龙桥",桥北就是承天门和端门。
再往里走,接着就是宫城(紫禁城)的正门"午门"。俗称为午朝门。
午门主要是传达圣旨的地方,也是皇帝处分大臣的所谓"廷杖"之处。至于因罪斩首,一般都是在太平门外的刑部"天牢"或在闹市中心进行。在承天门、端门和午门一线以东,建有祭祀天子祖先的"太庙";此线以西,还有祭祀主宰封建国家命运之神的"社稷坛"。
午门以内是所谓"前朝"。位于中轴线上的3座主要大殿是"奉天殿"、"华盖殿"和"谨身殿",通称为"三大殿"。其中奉天殿的规模最大,俗称"金銮殿",皇帝即位和其他封建大典都在此殿举行。
"三大殿"以东有"文华殿",以西有"武英殿"。文华殿的东南,有一座"东华门",文官入朝都要从此门出入。武英殿的西南,也有一座相对称的"西华门",这是武官入朝的必经之路。
"三大殿"以北是所谓"后廷",就是皇帝日常起居的地方。包括奉先殿、柔仪殿、春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和西北角的御花园等,直到后宰门的玉带河为止。
一大早,王仲和隋越就出了侯府,骑着马一路走,一路听着隋越不断的介绍。让王仲知道,还算不错,所有今天要去的地方。集中在御道两边,到是不用到处去跑太多的路。
虽说,今天上门去递送的只有以南州侯自己的岳父韩天德的名义所写的各种奏章,不用带着进贡的东西,那要在各部衙门知会要接收的地方,得到许可之后,才会派人到侯府库房接收的,现在只有礼单呈上即可。可是光是这些奏章和礼单,就让好几个护卫背着跟随者他们前来了。
“那我们今天先去那个衙门?”
王仲虽然不懂,但是,他也知道,去各部衙门,可是也有着先后之分的。如果做错了,或者有人故意挑刺,那可就是极大的麻烦。
“按照规制和我们前来要办的事情,无非就是两样。笔下的千秋万寿节和你和大小姐的婚事。所以,我们要先去通政司送上给陛下的贺寿表章以及侯爷关于南州一概状况的表章。倒是不用再跑第二次。接下来要去的地方自然也就是宗人府,原本叫做大宗正院。递上侯爷写的请求宗人府批准你们婚事的文书。”
“然后要去的地方么,由于侯爷属于武侯,自然是军方一脉,就需要直接先去五军都督府。询问南州的军籍以及所要给的补给。接下来自然就是先去兵部,在那里一样要询问都督府转过来的补给军饷军械。加上我们呈上的报功文书的结果,还要以备有怀疑后的查问。“
“这里完了以后,才是吏部和礼部。在那里,要办的事情倒是不多,主要是侯府所颁发的那些土司之位,需要吏部背书,颁印。至于礼部,则是常规性的走一遭,询问千秋万寿节的诸般事宜,还有就是你和大小姐婚事的一些东西。”
“这些衙门走完,我们就可以回去等候了。如果有着需要我们过来的事情,他们自然会去侯府知会,到时候,我们再过来就是了。”
“如此的麻烦?”听了隋越的解说,王仲头都大了。惊讶的叫到。
“这已经不错了。对了,还有户部。虽说陛下下旨,免去南州五年的赋税,但是,毕竟已经交接完毕,有些事宜还是要到户部走一遭的。所需的文书一应的账册,我已经准备好了,不过那里恐怕不是一天能够办完的。所以,留待明天或者别的衙门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后,再去户部。”
“听你的意思,今天这些衙门的事情,我们不一定办的完?”
“大人有所不知,天下十三行省,所有事情都集中在这么一个地方。我们又不是京师土著,所以每到一个衙门都需要排队轮流听候召见。一天办完?想都别想。有的时候,一个地方衙门的官差,所有事情完结之后,只是等候一封回书,都要天天到衙门口报到,一直等了一个月才算完结。希望我们能够快些吧,要不的话,侯爷会让我们如此提前就来到京师?”
'唉,知道了。都说进京跑部难,难于上青天。今天我才见识到。王仲感叹的说了一声。他说的自然是原本那个社会的现象,没想到隋越听了以后,居然也是感同身受。还接着来了一句。
“不是难于上青天,而是就是上青天。这里比起地方,可不就是在天上么?”
两个人说说走走,不觉就来到了御街口处,由于两人都是身穿官袍,带有护卫,一看就是来各部衙门办事的官员,也就几个巡逻的兵丁,过来告知他们,御街之上,一律下马步行之后,也就走开了。
慌得隋越急忙告罪,说自己久不在京师,以官员身份来到这里,也是头一次,到是忘了御街下马的规矩。
“没事儿,人家不也没说别的么?走着。办事去了。”
对于隋越的惶恐,王仲到是没有在意。直接一句话说完,就带头踏上御街,直接往里面走去。
不管是宗人府还是通政司,都不是什么大衙门,却是事关重大,特别是通政司,属于天下各处,有着直达皇帝面前的奏事权力的大臣们,直接给皇帝递上表章的地方。谁敢小看?
也算王仲幸运,不管是通政司还是宗人府,都在御街的最里面,而且还是相对着的对门。除了通政司,直接跨过御街,就可以到达宗人府。
不得不说,他们今天开局也算顺利,在通政司这里,给了守门的一点儿银子之后,就顺利的见到了今天当值的官员,递上表章,得到一个表示表章被通政司收到的回执之后,那位不过七品的小官,很是和气的说了一句,回去等候消息吧,就算完事了。
出了通政司,自然要去宗人府。这里负责的全部是皇族事物,自然是车马冷落路人都稀。守门的兵丁原本以为他们不过是路过而已,却在不经意间,居然看到是直奔自己这里来的,才急忙收拾行头,装作一副忠于职守的模样。当王仲他们到了之后,隋越首先过来,依旧是门包开路,守卫摸摸,知道银子不少,也就欢天喜地的进去通报。
往常几乎无人来到的宗人府居然有人来了,这下闲散已久的许多人等,都觉得稀奇。而且能够在宗人府任职的大都是皇亲国戚居多,所有皇族人等,那可是必须熟背英雄谱,免得不认的来人,惹了麻烦,事关皇家,有麻烦就是大麻烦。如今的皇族,不是皇子就是公主,旁支远亲可是不多。可今天找上门的这位居然不认识,就是说了是南州侯府的属官,许多人也是一头雾水。
“你一个开国武侯,再怎么尊贵,也来不到宗人府吧?不会是年纪小走错了衙门?”
幸好的是,由于看热闹的人多,有人却是知道一些当初的事情。于是,就直接说道。
“不会是先皇后的那位义女吧?那位可是上了皇家玉蝶,列入宗族的存在。记不记得,李家谋逆,独留一人,那就是先皇后的恩德。'
这下所有人都明白了,毕竟李家谋逆可是大案,只有一人侥幸逃脱,可是让许多人感到困惑,现在这么一说,谁还不清楚来者是谁?
“快快有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