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赘婿-第九十章 有人讥讽边郡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听到这里,大业天子终于松了一口气。在和王仲相遇的时候,他就是接到有皇后给他的宗人府上奏的关于韩惊鸿和王仲婚事以后,想到了故去的皇后,韩惊鸿可是故皇后的义女。所以,勾起了他的思念,才会不带内侍,只有几个护卫,微服出宫,去到大报恩寺,为故皇后修建的佛殿,走动一下,聊慰自己对于故皇后的想念。

    却在大报恩寺住持那里得知,韩家的那位皇后义女居然也会来到大报恩寺为家人祈福。住持自然不知道韩惊鸿的另外身份,本就因此而来的大业天子却是心知肚明。阴差阳错,他觉得韩惊鸿视为怀念故皇后而来,所以在遇到王仲的时候,早就知道他的身份。

    而王仲代表南州侯来到京师的所有目的,他怎么会不知道?南州乃距离遥远,也许会有疏漏,而在京师,他可是绝对掌控,想要知道什么,不费吹灰之力。即快又详细。

    但是,对于王仲的详细情况想要打听却是不太容易,想当然的一位韩天德看重的人选,怎么也得是一个入过官学,有着功名的家伙吧?刚才的询问,可不是为了别的,而是想要以此给与王仲一个除了驸马都尉以外的职衔。也好利用王仲的某些超人见解。毕竟在大报恩寺的一面,让他觉得这小子虽说,有些稚嫩,却有着异于常人的非凡见解。

    可谁知道,一问之后,这小子居然根本未曾进过官学,到是识字,也算不错。

    刚要开口赐予王仲一个额外的职衔。这个时候,就只见一位八品官员,站了出来,手举笏版,启奏说道。

    “启奏陛下,依照我朝规矩,未曾进学,未能入监。不得为官,这位王子仲,虽然识字,却未能入监,也未进学,自然不能为官。但是,他侥幸入选皇家法眼,得为驸马都尉。加之有着军功保举,故而臣下以为,除却驸马都尉以外,可以授予王子仲以军职。备位朝班。望其恩准。”

    天子的问话,谁不清楚?不就是想给与这位王子仲一个文臣职位么?但是,满朝高官,不想出面,予以天子难堪。可没有想到,自有他人出头。

    站出来的这位,大家都认得,乃是大景翰林院的一名编修。名叫吴文。却是去年科举的一位二甲进士。虽然品级不高,但是翰林院,正牌进士。可都是清贵之职,虽说不过是一位八品的编修而已。那可是正途出身,等闲不能小看。

    见到这位出面,右相贾旭不由得喜出望外。还就得这种人出面,就是一言而决,乾纲独断的皇帝,对于这些正途进士的言语,也不得不思量一二,还不会直接怪罪。

    毕竟出身低微的皇帝深知,可以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还得依靠儒家读书人。所以,大业四年,登基以后,刚刚稳住朝局天下,天子就开了科举,还建立了各处官学以及京师国子监。作为选拔官员的来源。以后就逐渐成为定例,非官学或者国子监出身,大多不能为官,即便皇帝有着意思,也只有从军方入手。

    所以,一看皇帝有着加封王仲的意图,吴文就直接站出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不过就是由于年轻气盛,还隐晦的拒绝了皇帝的意图。

    听到吴文的启奏,大业天子却也感到头疼。他很清楚,如今的朝堂之上,文人和武勋可是对立的两大势力,就是他贵为天子,一方是将来依靠治理天下的读书人,另一方却是跟随自己百战成名的功臣。偏向哪一方,都不好决断。这也是他 明知王仲有着军功,却还要问出那几个问题的原因,想把王仲划到文官一面,好给与额外的官职。好给自己一些超人的建议。

    可是,如今翰林院的编修已经提出了异议,一时之间,就是天子也不能马上做出决断,开始犹豫。

    翰林院,那可是一个独特的地方。初时为供职具有异能人士的机构,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

    后来,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再往后,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无论何时何朝,政治地位高低,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的事情。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

    而大景一朝,翰林全有科举正途官员充任,也就是高中进士以后,才能够点翰林。设学士(正三品),侍讲学士(从四品),直学士(正五品),修撰,典簿(正七品),编修(正八品)。定进士一甲授修撰,二甲以下授编修。其他翰林高官,则需要累积晋升,直到翰林学士为三品高官。

    考中进士,就有了做官的资格,而进士中的佼佼者则进入翰林院。所以,可以说,翰林院就是朝中主要官员的必经之地,也是快速晋升的主要通道。

    所以,区区一个八品翰林的质疑,才是大业天子感到为难的主要原因。总不能因此引起那些正途进士的愤慨吧?不是不能,而是不值得。

    就在这个时候,知道这个出来启奏的家伙是针对自己的王仲开口了。

    “不知这位身居何职?出身如何?”

    王仲知道,就是官员,由于出身不同,可也是有着一条鄙视锁链的。文官看不起武将,称呼武将为丘八,配军。正途出身,看不起杂途官员。就连同为最高官学的国子监的生员,也是正途出身的有生员入监读书的贡监,看不起举人入监的举监,而举监看不起官僚子弟入监的荫监,至于荫监最看不起捐资入监的例监。

    这个家伙明显是在鄙视自己这个没有进过官学的人。借助南州报来的军功,把自己赶出读书人行列,看做被他们鄙视加以想要控制的丘八,配军行列。

    本来对于王仲来说,既然做了驸马,就有着不掌实权,混吃等死的思想准备,要不的话,也不会对韩惊鸿说,要做一个逍遥人的话语了。

    但是,他却容不得别人鄙视自己,好歹哥们也是大学毕业的存在,你一个小小的八品官,居然看不起我一个六品的侯府主薄?所以,尽管跪在地上,膝盖生疼,也忍不住开口问道。

    他一说话,大业天子才看到,这小子依然跪着呢,急忙开口说道。

    "子仲有话,站起来说就是。“

    “多谢陛下。”

    得到许可以后,王仲急忙站起来,继续看着吴文,等候他的回答。

    而吴文脖子一梗,开口毫不客气的说道。

    “好教这位来自南州的大人知道,在下翰林院吴文,去年二甲进士,得入翰林院,做个小小的八品编修。”

    "额,进士,那就是入过官学了?“

    “当然。”

    “不知这位家乡哪里?”

    “在下家乡苏杭。”

    “我说呢,绝对不会是南州这种边郡之地,否则的话,你就不会这么说了。”

    看着王仲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吴文不由得问道。

    “为什么?”

    “很简单啊,南州边郡,不但偏远,自打前朝以来,蛮族进犯不可胜数,官学?根本没有,我去哪里进学?再说了,不进学不得为官,不知这位进过学的大人,可愿去南州做官?”

    不是我不进学,而是南州没有官学,不进学不能做官,好啊,你去南州做官如何?

    听到王仲这么说,吴文张口结舌,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去南州做官?那里是流放之地,我可不想被流放。还要面对野蛮的乌蛮。至于说没有官学无法进学,这也是个理由,毕竟大景规制,不得异地科举,以防学资匮乏的地方,被别的地方侵占了名额。造成不公。

    对于王仲的解释以及要求,吴文不愧是科举高中之人,才思敏捷,马上抓住王仲话语里的漏洞。开口说道。

    “去哪里为官,朝廷自有规制。听你的意思,如果南州有着官学,以你的所学,必定能够榜上有名,得以功名?”

    王仲听他的话语,不由得暗地里叫苦,这是要比试考校的节奏么?老子那里精通八股试文?这下不好,自己挖坑自己跳,难道今日要在朝堂之上,当着这么多人出乖露丑么?

    一旦出乖露丑,不知道会不会对老子的婚事造成影响?麻批的,这个吴文,要是真到了那一步,小心你的狗命。

    “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