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货币的面值大大超过货币本身,是用发行者的信用作为担保而被承认的,而实物货币本身就有着价值不说,有些时候他的表面价值还不如货币本身值钱。所以,才会有人熔铸了铜钱,来铸造佛像或者礼器来出售,而出售的价格有时候还会超过所用铜钱的价值以及熔铸的费用总和。
这也就是不管哪个朝代的皇帝上台,却不会废掉前朝发行的铜钱的原因。毕竟,不管是铸造的铜钱,本身就有着相应的价值。怎么都不会贬值的。
而朝廷铸钱,不是为了别的,只是方便使用而已。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容易出现钱荒。也就是朝廷手中,有着物资的存在,却缺少货币。
作为交易中间品的货币也就是钱的缺少,也会让许多事情,有原本的方便变得极为不便不说,最主要的还会让某些事情,有大获裨益,变成得不偿失。
不得不说,皇帝想要用一些京师缺少的珍贵之物来换取世家大族手中的金银铜钱,这个打算让王仲觉得似乎可行,但是,却又感觉那里有着不妥。最主要的是,他有些担心,南州的这些东西,会不会让世家大族觉得有着购买的必要。
不过么,他的专业就是个医生,却不是金融,所以,对于这种东西,不过是知道些信用货币和实物货币的区别而已,真要他说出怎么应对钱荒,他还真的没有什么好主意。
按说,信用货币绝对要比事物货币可以让朝廷得利,从此不再有钱荒。但是,他也知道,以如今的技术水准,不但防伪困难,就是想要让大家承认信用货币,再来使用它,恐怕是都不会太容易。
按说,还可以和熔铸铜钱一样,来铸造金币和银币,来让朝廷获取一笔铸币税。还能够让货币面值超过货币本身的价值。后世的银元和铜元就是走的这个路数,属于信用货币和实物货币的中间路线。
但是,不说他不通铸造工艺,就是铸造技术可以过关,其中的推行和获利到底如何,他却是没有一个具体的推演。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毕竟看现在的天子,对于目前的这个建议不但信心十足,而且极为满意。他又何必独辟蹊径呢?
不过么,处于担忧,他还是说出了自己担心那些世家大族会不会如同预计的那样,拿出大笔钱财来购买这些东西的顾虑。
当他说出这个担心的时候,大业天子微微一笑,告诉他说道。
“不必担心,那些世家大族,有着一个习惯,那就是好面子,攀比。到时候只要稍作手脚,就能够让他们对于这次的交易趋之若鹜,蜂拥抢购。再说了,即便是南方的世家大族谨慎一些,可大景地域广阔,不是还有北方不是么?再说了,即便这么做不能完全解除朝廷的钱荒,能够化解一些,不也让朝廷可以喘口气息么?”
“这道也是。不过这次南州运来的是珍贵材料多了一些,毕竟那里地处南荒,技艺不如京师,是不是可以让宫中巧匠,动手做些花俏,也可以到时候提高价格。”
“这个建议不错。应该可以。”
听了王仲的建议,天子笑着说道。
毕竟天下巧匠,以宫中为尊,不但如此,对于皇家的这个名头,民间不管是小民还是世家,都有着仰望的习性,什么东西,挂上皇家的名头,那就是宝贝。绝对比一般的同样东西,来的高贵。
看到王仲认同了自己提出的建议,还为这个建议,说出了一些有益的补充,天子极为高兴,但话锋一转,就开口说道。
“虽然这一次你运来的这批东西不少,但对于朝廷的钱荒来说,依然稍有不足。能不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南州继续在熟蛮部族那里,收集一些珍稀东西,来让朝廷更加的轻松一些呢?”
看着天子有些笃定的眼神,听着他似乎是商量的语气,王仲这才明白,今天让自己来到御书房的天子的真实目的。不就是觉得那些东西,不够这次操作的数目,想要的更多么?
心里暗自鄙夷了一下贪婪的天子,王仲开口说道。
“这也就是我建议在南州开设榷场的蛀牙原因。别看蛮族居住于深山之中,那里面不但物产丰富,有着珍贵的树木药材还有野兽。就是矿产也是绝对会有的。要不人们会把矿产的出产地叫做矿山?不就是觉得山中出矿么?只不过,没有经过勘察,不知道会有什么,以及有着多少而已。开设了榷场,就可以利用朝廷手中的一些布匹还有铁器来首先换取他们手中朝廷需要的东西。慢慢的熟悉那些原本不会进入的地方,加以勘察。等到发现矿脉之后,在做道理,反正他们没有开采的技艺和能力。还不是需要依靠我们?再说了,一旦改土归流实现的话,就更加的方便,做为朝廷,自然有着许多的便利不是么?所以,在南州开设榷场,虽说一时不会有着巨大的利益,但也安抚了熟蛮的人心,长远看来,绝对不亏。”
听到自己的要求,被王仲引申到了榷场上面,天子心中虽然知道他是在为南州打掩护,不过说出的话语中的道理,也确实对于朝廷有着极大的利益。长远之计,确实如此。
不过么,气恼他没有正面回答自己的问题,就开口问道。
“那你觉得榷场的开设,有谁来做呢?南州都督府还是南州知府衙门?”
说句实话,天子以为,王仲对于自己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会偏向于他的实际岳父韩天德。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王仲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却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我觉得不管是南州都督府还是知府衙门,都不合适作为榷场的掌控者。都督府应该专于军事,练兵,防卫,甚至开疆拓土,这是他们职责。介入过多,会失去了军方的锐气和血勇,而且极大的助长某些不该有的东西。而知府衙门,看似合适,实则不然。他们不过是南州的民政管理者而已,榷场却是一个商贾所在。官吏最好不要参与其中。不过,榷场归于朝廷,自然也是有着品级的存在。而应该收归户部或者宫中。哪怕是有宗人府出面,都比都督府或者知府衙门,要合适得多。”
“户部?宫中?宗人府?户部我倒觉得他们参与无可厚非,毕竟他们属于朝廷计相衙门。你居然提出宫中和宗人府,出于什么原因?这个我好奇得多,。”
“无他,制衡而已。其实我到觉得,户部都不一定合适,还是有宫中出面或者宗人府出面才好。知府衙门和户部作为监督者存在,以防有人从中做手脚获得利益。而都督府则是派出军士,负责护卫榷场。这样一来,几方互相制约监督,有人想要从中做些手脚,也不好找到漏洞不是么?”
“这样啊。道理倒是不错。不过我要仔细想过才行。”
听了王仲所说的理由之后,天子回应之后陷入了沉思。好久之后,才回过神来。展颜一笑说道。
“好了,不过是闲谈而已。到底是年轻人,想法另辟蹊径。今天到此为止,皇后那里相比已经布置妥当,我们再不过去,就要被人惦记了。走吧,三朝回门,也是该有的习俗。”
说到这里,天子起身,首先除了御书房,王仲紧随其后,黄内监打头,还有宫中内侍跟随,向着后宫走去。
一边走,天子一边对着王仲说道。
“回去之后,你传信南州,那里还有多少这次获取的东西,一并送来,不要吝啬,等到朝廷缓过劲来,补偿你们就是。知道了么?”
原本以为已经糊弄过去的王仲,这才明白,人家 不是他三言两语就能蒙混过去的存在,听了榷场的建议,依旧记着南州那里的财物呢。不过么,形势比人强,也只好回应说道。
“是,回去我就传信回去。”
“为了保密,圣旨我就不发了。你记得就好,莫要误了。”
淡淡的一句交代,带有不容置疑的威严,让王仲想要想些别的都不敢。只好再遵从的回应一声。
到了皇后宫中,帝后一起给他们这一对三朝回门的小夫妻赐宴安抚,叙谈了一些无关大局的话语之后,放他们出了皇宫,回转驸马府邸。
一进府门,韩惊鸿看看左右无人,就低声问道。
“在宫中,你去了哪里?丢下我一个人面对皇后?”
“还能去哪里?御书房。面对天子,不说被问了许多南州之事,就连当初留下的那些东西,都被逼着要运来京师。不答应都不行。随后我就要写封书信回去。告知岳父,尽快起运才是。”
“为什么?”
“朝廷缺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