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赘婿-第一百三十一章 朝中风波将要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大景规制,沿袭前朝三省六部制度,但是,舍去门下,尚书两省,独留中书统管六部,设立左右丞相掌管中枢朝政。

    除去中书六部之外,还有左都御史掌都察院,属下都御史,"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十三道监察御史的职责是"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劾。在内两京刷卷,巡视京营,监临乡、会试及武举,巡视光禄,巡视仓场,巡视内库、皇城、五城,轮值登闻鼓。外巡按,清军,提督学校,茶马,巡漕,巡关,攒运,印马,屯田。

    通政使,"掌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正三品。内外奏疏,须经通政司达上,径自封进者可参驳。朝会引奏臣民言事,机密不时入奏。有违误则籍而会请。

    大理卿掌大理寺,大理卿掌"审谳,平反刑狱之政令"。左、右寺,分理京畿、十三布政司刑名之事。大理寺与刑部、都察院合称"三法司",会审重大案件。大理卿与六部尚书、左都御史、通政使合称"大九卿"。

    翰林院,设有翰林学士,另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一起,掌制诰、史册、文翰、讲读经史、修撰国史等事。

    国子监掌教育。设祭酒掌国子监。副手司业。另有五经博士、助教、学正等官。下设五厅(绳愆厅、博士厅、典簿厅、典籍厅、掌馔厅)、六堂(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

    六科,即吏、户、礼、兵、刑、工。独立于六部之外,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有都给事中各一人,左、右给事中各一人,给事中等官。

    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大理寺与都察院、刑部构成了三法司。 太常寺:主管祭祀。光禄寺:主管宴享。太仆寺:管马政。鸿胪寺:管招待宾客。

    太医院管理宫廷及贵族诊断、制药,设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医四人,从九品吏目若干人。

    另有詹士府,协助辅佐太子,由于如今太子未立,暂时空缺。

    至于军制,起初置统军大元帅府,后改为枢密院,又改之为大都督府,节制中外诸军事。至大景开国,天子以"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为由将大都督府一分为五,合称五军都督府。分别管理京师及各地卫所。五军都督府各设左、右都督。以中军都督府断事官为五军断事官。

    五军断事官总治五军刑狱。分为五司,每司设稽仁、稽义、稽礼、稽智、稽信5人,各理其军之刑狱。

    为了防范统军将领的专权,又规定五军都督府对军队无调遣权,其调遣之权由皇帝直接掌管;兵部在军队中虽有任免、升调、训练之权,但不统兵。每逢战事,由皇帝临时委派专人担任将军,统率部队出征,战事结束,将军归还将印,军队归还旧驻地。

    兵部并无权过问五军都督府各事务。"五军府,外人不得预闻,惟掌印都督司其籍。“

    而在这些之外,还有皇宫辅臣。

    设有宗人府,掌管明朝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册,并按时撰写帝王谱系,记录宗室成员子女的嫡庶、名称封号、嗣职袭位、生卒年间、婚嫁、丧葬谥号等事。凡是宗室陈述请求,均为之向皇上汇报,并引荐贤才、记录得失等。

    拱卫司,最初叫做帐前总制亲军都指挥司,统领侍卫亲军。任命许会耀为第一任亲军都指挥使。帐前总制亲军都尉府统领中、左、右、前、后五卫军。后来改为拱卫司,依旧有许会耀担任指挥使,属下亲军,却扩充为十二卫,号称十二上卫,区别于五军都督府的各处卫所。而今却又新增鸾仪卫,成为十三上卫。

    拱卫司不但负责宫城,皇城守卫,还会被皇帝指派到皇亲国戚的府邸作为护卫,以示恩宠。

    拱卫司的亲军,在外统称禁卫。

    而政事堂,就是左右丞相和六部尚书官员的议政之地。

    原本所有的左右丞相,由于左相李善长谋逆被满门抄斩,株连九族之后,只有右相贾旭带领六部,执掌朝政。共议大景国事。

    这一日,朝事已毕,尚未到在落衙之时,右相贾旭和几位尚书重臣,坐在政事堂中,泡上一杯香茶,边喝边在闲聊京师趣闻。

    却有兵部尚书杨嗣昌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就对着执掌户部的马琪说道。

    “要说如今京师,最为有名的莫过于咱们的那位新扎驸马爷了。奉有皇帝召命,负责南州运来的那些战利品的售卖一事,你们户部也奉命协助,不知道如今进展如何?”

    六部之中,兵部却独被五军都督府压制,存在感最弱。杨嗣昌却是文官中闻名的知兵事的一员,所以,才能执掌兵部。但他却对五军都督府的怨幽极深,无时无刻的不想拿回兵部该有的职权。

    户部尚书马琪,却是以稳重保守知名,精于财计,所以才会被天子任命,掌管大景天下税负,财政命脉。但是,由于是乱世刚过,开国之初,前朝时候,越是繁华之地,战乱越是频仍。搞得许多地方,别说赋税了,由于战乱破坏掉的水利,还有诸般工程还在修复重建之中,不时的有着地方官员上书朝廷,要求减免税负,与民休息。

    如此一来,该收的收不到,该出的不能减少,户部如今已经是入不敷出,眼看就要亏空到光光如也,无法支撑了。

    所以,才会有人想到许多办法,想要缓解大景钱荒。

    但是,许多能够想到的办法,不但缓不济急,而且许多还是饮鸩止渴。不敢动用。

    幸好的是,南州一场大胜,获得诸多珍稀物事,于是就有人提议,整修之后,拿出来售卖,也可以暂时缓解一下朝廷钱荒。

    对于户部来说,原本也有着售卖的提议,但拿来的大多是库房之中的米粮以及布匹。这些东西,虽然数量不少,但是,也是官员的俸禄的一部分,如果售卖出去,价格不高倒在其次,如果一旦年景歉收,难道要皇帝给京师百官,打欠条不成?所以马琪态度坚决,米粮布匹不得售卖。

    而南州所得,却是不同,由于这些东西,虽然价值高昂,但那是因为大景如今人口众多,原本的诸般野兽,不是被驱赶离开,就是已经灭绝。最为主要的是,这些东西,饥不果腹,渴不能饮,又是意外所得。拿来售卖,补充户部钱库,正当其时不说,对于正常秩序也没有影响,只不过是皇宫的内库少了一批用不到的收藏品和南州亏欠一些罢了。

    但是,就在此时,一道流言横空出世,家世颇丰,富可敌国的世家大族纷纷畏惧,忙不迭的逃离京师,让马琪的谋划顿时落空。

    但在朝堂之上,对于流言,却几乎属于禁忌,无人敢于提及。更没有人会说起原本的那个售卖。

    满朝文武谁都在看着天子,想要知道他会如何应对这个迷局。

    可就在他轻车简从,鱼龙白服,走了一趟新扎驸马爷的富贵山之后,却猛然从宫中,传出消息,售卖一事,是为了重建南州,设立南州都督府,故而有南州侯世子和怀玉驸马负责此事。有户部和宫中诸卫诸监协助。

    知道最大的风波已经过去,逐渐的才有人敢于提起此事,但都是底层官吏,能够在政事堂提起这个的,今天还是第一遭。

    “额,兵部对于这次售卖也有兴趣?”

    马琪知道,杨嗣昌属于前朝旧臣,却也是右相贾旭的心腹。这会突然提起这个,一定有着他的用意。

    "倒不是对于售卖,有着多大的兴趣,只不过我兵部接到消息,参与的诸监诸卫当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卫所,叫做鸾仪卫。不知各位有何看法?”

    按说宫中禁卫i,属于拱卫司,不归五军都督府,也不归兵部管辖。但大家都知道,杨嗣昌一直以来,就是力主大景军力,都要归于兵部统一管辖的领军者,按照他的理论,就是宫中禁卫,至少在军籍上也要归于兵部,以免事权不一,造成混乱,更是可以避免,有着野心之辈,肆意扩充兵力,对于皇权造成威胁。

    凭心而论,大家都知道,朝局的平稳在于制衡,这是万古不易的至理。杨嗣昌的提议,倒也看似公正合理。这也是天子没有因此驳回他的上奏,以及给与呵斥,只是留中不发,暂时搁置的原因。

    但是,谁不明白,杨嗣昌此举,不过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而已。他的真实含义,就是收回五军都督府的诸多权柄,归于兵部。相必天子也清楚。但也无法责难于他。对于杨嗣昌今天的发问,在座的都还没有开口,右相贾旭就开口说道。

    “禁卫之事,属于内宫,和兵部无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