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赘婿-第一百五十三章 售卖会上有波折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能被户部郎中高恭亲热对待的这位马老板,可不是个普通人,原本也是一个读书人,家道富裕不说,本人也聪慧异常,不巧的是,正当壮年的父亲突然离世,是的他一场大病,几乎丢了性命,不但耽误了科举,就连原本读通读透的诗书文章都忘了个干净,于是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参与过科举,只是拥有一个举人的头衔而已。从此接过父亲留下的产业,做了一个儒商。

    这个年代,商贾地位极低,子嗣后裔甚至没有科举的资格,所以,别看都叫他做儒商,但是,谁都知道的,生意是他家的没错,但是出头得人绝对和他没有任何关系。这是这个时代众所周知的变通。

    不管是官宦人家,还是世家大族,豪商富户,只要经商的,都会退出一个代理人,要么是家中的家生子,要么干脆就是家族中的旁支,有他们顶着一个经商的名头。但是实际所得利益,依旧是家族或者本家的。

    这样一来,记得到了经商的好处,却又没有经商对于家族的憋端。绝对是两全其美。当然了,被推出来主事的那一位,也是绝对给够了补偿不说,还会有着暗中的挟持手段来保证真正主人的利益。

    所以,在官府的鱼鳞册上,这位马老板和别的人一样,绝对是耕读传家的上好良民。

    既然是自家的生意,那么需要主家出力的时候,主家当然会义不容辞的。这一次这违背戏称为马老板的前朝举人,今朝的儒商在这个时候,来到京师,就是为了自家的生意而来。

    不过不要误会,他不是来参与这次售卖的,而是为那些参与售卖并且购买了许多东西的忍服务的。

    他的父亲,自从前朝开始,就是经营者车马行和一小部分河道水运的一家商行。小有名气不说,口碑甚佳,父亲过世,这位马老板接手以后,别看有些事情给忘得一干二净,但是,在经营自家生意上面,绝对有着来自于他家祖辈的血脉传承。

    不但对于家族的生意极其的精通不说,反倒是还别具心意得把车马行和那些河道水运,搞的是风生水起,蒸蒸日上,他联络了许多笑的车马行以及一些零散的船只加入,异样打着他家的商行招牌,融入到一个极其广大的连续运输的链条之中,只要在任何地方,把货物交给顺风车行,不管是陆路运输还是河道运输,甚至是两种交错,你都不用担心,坐在家里等着接货就是了。顺风车行绝对能够为你办到这一切的。

    对于顺风车行的模式,有人也想仿照,刚刚开始就发现,绝对不可能,毕竟大景各处,有着许多的巡检司和钞关,一处打点不到,就是个灾难。可马家怎么能够做到呢?很简单,他拉上了漕运。

    所谓漕运,是历代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经水路解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运,多用车载(山路或用人畜驮运),故又合称“转漕”或“漕辇”。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这种粮食称漕粮,漕粮的运输称漕运,方式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

    而在大景,初置京畿都漕运司,以漕运使主之。后废漕运使,置漕运府总兵官。设漕运总督,与总兵官同理漕政。漕府领卫军十二总共十二万七千六百人,运船一万一千七百只,另遮洋总(海军)七千人,海船三百五十只,专职漕粮运输,称为运军。在地方,以府佐、院道和科道官吏及县总书等掌管本地漕事。中央户部和漕府派出专门官员主持各地军、民粮船的监兑和押运事宜。州县以下由粮长负责征收和解运。粮长下设解户和运夫,专供运役。

    漕运之中,运军最苦,常年居于船上,而如今的河道,大多未经整修,险地不少,云军几乎就是在舍着自己的性命在位朝廷运送米粮。加之朝廷拨付运军的费用不足,所以,允许各处运军,可以随船携带一些私人货物加以贩卖,用来补贴运军的收入。空船回航依旧如此。

    运军在穷也是军队,所以马家不知道走了谁的路子,搭上漕运指挥使以后,只要拿出的补偿不比别人的差,就等于大景的漕运船只,可就成了马家的货船。原本的时候,由于时间紧张,运军的回航船只基本是装不满的,但有了马家车行的协助,就是回航的空船,也能装个满载。

    要知道,漕运之中,运军的船只可是优先通过不说,不受检索,不纳赋税。这样一来,马家的优势可是太大了。

    不但享有运军应该享有的优先和税负优惠,就连那个不被搜检的优势都利用起来了,不过,马家倒也知道厉害,不过是运些稍微过界的东西而已,至于说干脆禁运的东西,是绝对不沾手的。

    这么一来,不管是客户还是在官府那里,马家的声誉极好。凡是知道的,都会把货物交给马家承运。

    这一次的售卖,马家的这位举人儒商也接到了请柬,来到了京师,不过,他对于那些售卖的宝物兴趣不大,让他感兴趣的是,买到手的那些人,怎么把东西运回去。

    当然了,有些巨商大贾的手下也是有着车行或者船行的。可以自行运送回去,但这也只是一小部分不是么?别人呢?再者说了,即便有着自己的车行船行,就一定适合运送这些东西么?而且,还有些人的业务根本没有延伸到京师呢,怎么使用?

    不得不说,这位马举人敏锐的看到了巨大的商机,而且极其干脆的拎着银子去找到了户部接手王仲,负责售卖的郎中高恭。一番沟通下来,高恭终于答应,给与这位举人儒商一个机会,以便让售卖进行的更加的顺利。

    于是,第二天,就在户部仓库的外面大门口处,就有了一个长久性的茅棚,那就是户部特许,为这次售卖服务的马家车行的摊子,只要把要运的东西交给他们,你就只管回家等着就是,不用多久,就有人送到门口了,你验货签收就是了。

    不过,别以为这么做,运费会很高,有人用过,直接证明,不过是比普通的运费稍微的高上少许,但是要比自己运的话,居然还要便宜呢。有人证明,还能够在户部仓库的门口摆摊,却没有受到禁卫的干涉。这明显是得到了官方最起码是户部官员的认可,不过即便如此,大家还是小心谨慎的先拿一些价值不高的东西试试水,真的及时保险,在大举使用不迟。

    车行承诺,这一次为了取信与大家,货物送到,会要求各家接收得人,写一份货物收到完好无缺的文书,给与车行,然后车行快马送到这里,以便让大家看看,马家车行,绝对靠谱周到。

    而今天就应该是送回文书的时候。所以,马举人知己网自己过来坐镇。

    按说,高恭对于这个一身铜臭的哪怕是曾经为举人的儒商不会这么快就熟悉起来,甚至到了开玩笑叫他马老板的地步。但是,眼前的这位马老板,不但有着银子开路,还在自己勉强接受以后,故意说起自己也是托人在高恭高郎中这里打过招呼的。把个高郎中说的一愣一愣的。

    当时高恭模糊了过去,回到家里,仔细回想,给自己打招呼的人中间,有谁是为这位马举人说话的?要知道,自从他想办法拱走王仲以后,可是有着不少的人打过招呼,想要得到照顾。而且文人说话,尤其是打招呼求人的时候,都说的相当的隐晦,只有那人到了眼前,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是他?

    这种做法,一来是文人含蓄,二来也是害怕事后麻烦,隐晦说话,就是追究,也不会有把柄不是么?

    思来想去,高恭终于确定了目标,不过可都是朝中重臣,或者于自己有着大恩的存在,所以,他当时就叹息说道。

    “姓马的讲究啊,先送银子过来,在我答应之后,才说出后台靠山,这是不愿意让我为难啊,如此人物,可交。”

    所以,就对马举人态度相当的好不说,还在有意无意的照顾着马家车行的摊子。谁都不是傻子,这样的举动,已经超过了拿银子换取的支持程度,那么就只能说明,马家车行有背景。具体到小的方面,就是变相的证明了这家车行的可靠程度。

    文书准时到来,更是让马家车行的摊子忙碌不少,高恭一看,干脆宣布,买了东西的买主,甚至不用提货,只要在户部仓库验看过后,把提货的凭证,交给马家车行,拿一纸文书,回家等着接货就是。

    这样一来,不但是马家车行,就连户部衙门,也被大家称赞,想的周到。

    这个消息,自然没有故意隐瞒,被人给传到了富贵山,王仲一听,马上瞪大眼睛说道。

    “不好,要出大事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