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觉得从你嘴里说的这个东西或者说这份歪理靠谱么?”
得,不用说,这位驸马就是觉得这个道理不靠谱才这么看着自己的。马东明刚要开口说话,就听王仲继续说道。
“不用顾虑,就按你的本心来说,我自己有主意悳”
听到这个话语,马东明一咬牙,很是坦白的说道。
"我也知道这个不靠谱,但是我不过是一个刚刚做到会同馆大使的八品小官而已,我觉得怎么样重要么?再说了,那些大佬们都觉得这是布撒恩德于四方,我能够说什么?站在我的位置上,敢说别的么?这个会同馆大使还做不做?我敢肯定,只要稍微露出一些风声,马上就会拍出去作为日出使某个地方的使者,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真的会如此可怕?难道他们就不知道,这种道理只是存在于书本上,要是用于现实,只能是个笑话?”
“可人家就是读者书本做的官啊,不照着书本来,你让人家怎么做?别的他们也不会啊。”
这位马东明倒也有趣,既然说开了,也就不怕什么了,很是干脆的用一种调侃风趣的语言来回答王仲的疑问。这下,王仲算是明白了,感情这位也是对于这种做法极为不满,所以心中有着怨气,只是碍于自己的官微职小,不敢明说而已。今天是自己把他逼到了地方,也就放开说了。
“以往你们这里都是这种做法?”
“差不多吧,反正是在我做了会同馆的大使之后,每年都会有一些和大景不对付甚至是正在激战的部族或者国家来到这里,送上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骗取一些赏赐带回去。而且这些人的到来,就成了一些人的功绩。成为他们升官的政绩。”
“呵呵,还真是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算是在礼部,他们都有糊弄的办法啊。”
听到这里,王仲不由的笑了。
倒也是,许多地方的民族部落,繁多的如同天上的星星,而且许多地方连个正经文字都没有,不足的名字只不过有个大致一样的发音就是了。所以,只要换个人过来,至于说到底是属于哪个部族,还不是任凭一些人捏造?而且就是他们带来的贡品也能够胡乱吹嘘一番,反正咋人家的哪个地方,就属于宝物一般的东西。这就是心意,所以,大景不给些厚重的赏赐,说的过去么?
这样一来,朝贡的图个实惠,接待的图个政绩,说不定还有什么招揽劝说,镇抚的功劳可领。真的是一本万利啊。
想到这里,王仲忽然开口问道。
"你觉得今年会有这种情况么?'
"绝对会有啊,这次的千秋万寿节,看架势就知道了,绝对不会小了,所以正是有些人捞钱老政绩的机会啊。“
“那就拭目以待吧。看看都有些什么手法再说。”
就是在觉得古怪,王仲也知道的,这次的万寿节,那就是大景的脸面,天子的荣耀,所以,他不打算做些什么,就是要做,也要等万寿节过去以后再说,这个时候,多生事端,岂不是自找苦吃?做事也是要看时机的。
知道这位驸马不会马上发作,马东明也是高兴异常,会同馆是他的地方,一旦发生什么事情,他绝对逃脱不了。能够保住自己最为重要,一家老小都指望他的俸禄活命呢。要是他出了事,家里人课改怎么办?好不容易从吏员爬到了八品的小官这个品级,再要他被打回原形,都不知道回去该怎么说了。
随着千秋万寿节的越来越临近,会同馆这里越来越忙碌了。只靠主客清吏司主事卫尧他们已经不敷使用了,所以,礼部的主客清吏司的其他官员,包括郎中赵晖以及员外郎周天伟也带着主客清吏司的其他官员进驻会同馆,每日里不断地去到水西门码头或者京师的近郊陆路巡检司清江浦那里迎接越来越多的蕃国使节以及从四面八方赶到的各地土官。这个时候的王仲才知道,原来大景周边还有这这么多的小国和民族部落。一时之间,算是开了眼。
虽然他被皇帝派来协助礼部护卫迎接这些人等,但是,礼部那些人对于他的存在,都是持着疏远的态度,所以,王仲倒也不往上凑,只是吩咐銮仪卫的人手,做好护卫差事就行,至于他自己倒是和会同馆的大使马东明走在一起的时候居多。毕竟这位在会同馆,从小吏一直赶到如今的会同馆大使,对于各个小国和那些部族,是相当的熟悉,从他的嘴里,可以知道许多这些小国还有部族的详细信息,就是一些秘闻,也有着涉猎。
而且王仲还发现,这位马东明可真的是个人才,对于周边的诸多语言,不说绝对熟悉,但是听个七七八八还是可以的,他的许多知识的获得,就是在听到那些人的交谈所知道的。
“这么说,你对于他们互相之间的关系也有着认识?”
"差不多吧,他们这些人,不会有着隐藏情绪的本能,所以,只要仔细观看,大致都能知道谁和谁的部族有仇,甚至是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对于王仲颇有兴趣的问题,马东明自傲的回答说道。
王仲按照他的指点,试过几次,你还别说,真的有用,一些部族之间,一见面,如果是水货不容,那么不用问就是仇敌,如果是无视的态度,那么不是相隔遥远,就是根本不认识的那种。而且在他们之间,可是也有着合纵连横的关系,不过比较直接而已,只要细心观察,就能看出个大概来。
这样一来,王仲兴趣大增,只要无事,就会拉着马东明来观察那些部族的人。
这一天,他刚要继续拉住马东明,开始观察一个新来的部族和他隔壁小国的关系,就看到那位卫尧过来,冲着马东明说道。
“南一馆是不是空着的?'
"没有啊,已经有人住下了。“
“那就腾出来,贵州那里有个大部族到了。“
一听马东明的回答,卫尧毫不客气的说道。
王仲一听涉及南一馆,本来想要离开的脚步顿时停下了,要知道,住进南一馆的不是别人,正是从南洲过来的蒙木大巫师他们。毕竟熟蛮二十四部落,每个部族都有几个人过来,南一馆是会同馆最大的一个馆驿,自然要安排他们住进去才是,别的馆驿,没有那么多的房子,根本住不下。
“不好办啊,毕竟住进南一馆的人数可是不少,还是同一个族群,一起来的,总不能让他们分开住吧?”
马东明有些为难的辩解说道。他可是知道,南一馆住的都是什么人,那可是和驸马有着密切关系的存在。至于贵州那里据他所知,应该没有大部族会过来的。不需要住南一馆那么大的地方。
要知道,大景开国,虽然兵力强盛,但在西南一些地方,却是山高沟深,交通不便,加之一些地方本就是当地土人聚居,语言都不通,自然是无法设置官府用来有效管辖。
所以,只得在当地利用那些土人部族的首领,加以册封,成为土官土司,管理当地土人,对于朝廷则是实行朝贡制度,以抵充赋税。儿作为土司来说,世代为官,世代辖民,世有其土,世有其兵。就是一个半独立的王国而已。
所以,他们时降时叛,并不稳定。朝廷也知道这种羁縻制度并不靠谱,所以分封土司的时候,有意把每一个土司的力量辖地尽可能的限制到最低,多封一个土司土官没有什么,只不过给个名义而已。但这样一来,即便是有着土司叛乱,也不会有着多大的实力。
所以,马东明知道,即便是来得时贵州哪里的土司土官,也不会有着太多的人数,更不用说,如今那里正是出于叛乱的时候,就更加不会有着太多的人来到京师了。
而且,如今住在南一馆的那些南州来的熟蛮部族,可也是有着土司头衔的存在,而且是二十四个土司的集合体,即便是没有福妈的关系存在,作为会同馆的大使,也不会为了一处土司得罪二十四家土司,如果因此造成这二十四家土司背离了大景,这个责任,他是绝对承担不起的。
但是,作为主客司的主事卫尧只管自己的事情,对于马东明的解释根本不听,而且认为这是马东明在王仲面前,给与自己难堪而已。所以,很是恶狠狠地看了马东明一眼,就拂袖而去。
他觉得,安排贵州土司住进南一馆,可是主客司的郎中赵晖安排的,等他回去禀报以后,就会给马东明一个好看。
看到卫尧愤愤的离开,马东明摇摇头,口中说道。
“为了钱财,他们居然什么都不顾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