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赘婿-第二百六十章 改土归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任何一个土官土司,嘴上不说,心里都清楚,虽然自己有着朝廷加封的官职,也有着品级,但是,和真正的朝廷官员相比,那是做不得数的。更不用说,像薛文明这种知府前面还加着一个土字的存在了,明显属于另类么。

    说以,当他听到王仲说的,自己只要愿意,就可以做一个知府的话语,那是绝对的震惊和意外。有些不敢相信的,颤抖着嘴唇问道。

    “我可以么?”

    “只要你愿意,当然可以。”

    王仲笃定的回答说道。

    不过么,薛文明心里清楚,任何东西都是要用东西换的。这个同样如此,尽管驸马爷说的笃定,但一定是有着条件的。虽然不知道是他的意思还是天子的授意,但听听是什么条件,总不是坏事。

    “要我怎么做?”

    “很简单啊,近的来说,就是和松潘将军府一起,应对黄头鞑靼以及白草吐蕃的逼近攻击。至于说,远一些的么,就是协助随后的官府,在松潘建立官学,把各处土司土官的子弟送进官学来读书认字,成绩优异的,还能够去到京师,进入国子监就学,然后不管是参加科举,还是陛下开恩,门荫做官,都是一个极好的出路。至于别的么,无非是安定地方,守疆守土,仅此而已。“

    “什么?只有这些?”

    “你以为呢?”

    看着薛文明疑惑的样子,王仲笑着问道。

    “那不是太过简单了些?”

    薛文明有些不敢相信,王仲说的这些,出了官学之外,他如今还不都在做?黄头鞑靼逼近松潘,一旦进攻送松潘得手,马上就会和五夷蛮为敌,一山不容二虎这个道理,谁都懂。所以,不用王仲提起,他都是要和松潘将军一起,应对这个危局的。

    至于说,建立官学,那就不是条件,而是给与土司土官的福利好么?要知道,那些大儒一向看不起华族以外的民族,认为他们都是蛮夷。所以,能够进学,对于蛮部以及所有的部族来说,那就是天大的恩赐。

    更不用说,还有进入国子监和参加科举,这就是天子对于大家的天大的恩赐。

    至于说别的什么,保境安民,守疆守土,就是不说,也是大家在做的事情,难道这位笑眯眯的都司大人,当朝的驸马爷在欺骗自己?不过倒也不像,毕竟,不管欺不欺骗,这些事都已经在做,骗自己以及那些土司土官,对他有好处么?薛文明看不到,既然没有好处,那就应该不会。

    可这是到底为什么呢?

    “是不是觉得不敢相信?”

    王仲笑眯眯的问道。

    “是有些不敢相信。”

    薛文明倒是老实,直接说道。

    “就是这么简单。虽然我说的没有获得皇帝授权,但是,我也是有着把握,会让天子同意的。你尽管放心,别的地方我不知道,但是在松潘这里,我敢保证。”

    这样一说,容不得薛文明不信。毕竟,没有皇帝的圣旨,松潘将军府不也是说建立就建立了?而原本的那个军民指挥司,直接被押往京师不说,还被皇帝直接砍了脑袋。这些事实摆在眼前,不信都不行。

    而且,即便是真的不成,但只要能够让自己的子孙进学,进入国子监,以后可以参加科举,那么就是天大的便宜,还不用付出太多额外的东西。

    “多谢大人。”

    想到这里,薛文明直接跪倒在地,向着王仲磕头说道。

    “不用这样,要是真的想要谢我,那就联络各部首领,把官学办起来吧。”

    “一定尽力。”

    薛文明怀着无尽的感激,离开了巡检司。

    “子仲个,你说的不是在骗人吧?”

    “不是骗人。”|

    “那你肯定皇帝会答应?”

    “怎么不会?改土归流而已,这不就是朝廷的一贯主意么?”

    “改土归流?你这个是改土归流?”

    听到王仲说这居然就是朝廷坚持的改土归流,吴元义有些发懵了。这怎么是改土归流?难道建立起来官学就是改土归流?要是真的这么简单,以前怎么没人想得到,没人这么做?

    “嘿嘿,我就知道,能够看透的人不多。我一说,你就明白了。”

    “那你说。”

    “改土归流,实际的用意不过是把把持地方的土官,换成朝廷控制的流官,在这里收税募兵,我说的不错吧?”

    “确实不错。”

    “只要达成这个目的,你管做官的那些流官是科举出身的人还是原本的土官子弟呢?”

    在得到吴元义的认可自己的解释之后,王仲笑眯眯的反问说道。

    “什么?怎么会是这么一回事?”

    所谓的土官,流官。之间的区别就是,一个是终身制的,连地方都不会挪动的那种,虽然有着皇帝加封,也不过是走个流程,承认一个名义而已。而流官则是几年一换地方,像流水一样,可以轮换挪动的那种,这是完全有着朝廷控制的那种。

    如今的改土归流,大家都认为,必须有朝廷任命的科举出身的官员过去,建立官府,收取税负,能够募兵。再也不被各地土司土官所掌控权力,才是改土归流。

    这种办法,看似彻底,但是,实行不易。

    首先就是,那些科举出身的家伙,谁愿意去到一个穷山恶水的地方做官?所有需要改土归流的地方,全部是那种位于深山,交通不便,瘴疠横生的地方,去那里做官,不说下辖的全部都是野蛮的未曾开化的野人,一言不合,就要械斗杀人的那种。光是疫病丛生,瘴疠遍地,都能已经让人受不了了。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科举的第,难道就是为了去流放之地做官?那是流放,不是做官好么?一旦去了那里,搞不好小命不保,死后都不得还乡。

    谁愿去,谁去,反正我不去。

    有着这种思想存在,可以说,即便有着地方条件成熟,那也是无人去上任做官的。不得不咋耗费了巨大精力之后,重新加封土司土官。

    这已经不是改土归流,而是改流归土了。

    但是,王仲的打算却是,不是无人愿意过来做官么?那么当地人中不能也不愿意吧?那就干脆,建立官学,培育当地人,让他们科举之后,来做流官。这样改土归流,还不行么?

    但是,吴元义思考过后,依然有着疑问。

    “那岂不是换汤不换药,和原来一样?”

    “谁说和原来一样?”

    王仲知道他的意思,就是说,即便是土司土官的后裔,进学科举以后,还回到自己的家乡做官,和原本的土司土官,有什么区别?

    这个关窍才是王仲这个计划的重点关节。所以,王仲神秘的一笑之后,说道。

    “进学之后,还要进国子监,科举之后,去哪里做官,你以为是自己选择,还是朝廷委派?”

    说道这里,王仲停下话语,看着吴元义,似笑非笑,一脸神秘。

    “什么?还能这么做?”

    “怎么不能?我记得朝廷遇着规矩,不得在家乡以及距离家乡三百里以内做官,对吧?你觉得他们特殊,可以自己选择?”

    这句话一出口,吴元义倒吸一口凉气,心里顿时就是一阵阴寒。

    “这才是毒辣手段啊。以夷制夷。看似优厚的官学,国子监,科举不过是香甜的诱饵而已。引诱土司土官,吧自己的子弟送过去,有土司土官变成朝廷的官。既然做了朝廷的官,总要遵守规矩吧?朝廷让你去哪里做官你就要去。试想一下,如果薛文明不是做的龙州知府,而是播州知府,手下还有一批五夷蛮的兵丁,那么播州想要叛乱?美得你,不用朝廷出手,薛文明为了保住自己的知府官位,就要下狠手镇压。而同时播州的五姓七家,也在播州以外的地方做官,他们自然也和薛文明一样,需要稳固自己的官位,来安定地方。至于说两者联合起来,一起作乱,那根本没有可能,不是一个部族,根本联合不起来。而且,如果朝廷有意再狠一些,吧一席有着仇恨的部族,来交换做官,嘿嘿,那就更加热闹了。“

    “这样一来,别说叛乱了,有点儿风吹草动,朝廷就会得到消息,不用出动兵力平叛,那些官员就会自己解决一切隐患。这样一来,别说官学国子监科举了,为着这些土司土官子弟单独开科都行。“

    “而且再怎么说,他们十几年读下来,总会记住些什么吧?久而久之,还会有着蛮夷存在?全部都是朝廷的人。这才是杀人不见血,诛人诛心啊。好狠毒的绝户计。”

    “只有时间够长,那里还会有着华族以外的族群存在,不是被融合,就是被杀光了,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想到这里,吴元义看着胖呼呼,似乎是人畜无害的王仲,急忙说道。

    “子仲妙计,我军中有事,告辞了。”

    说完之后,似乎是逃离一般,急急忙忙离开了巡检司。

    “我是老虎,会吃人么?居然这么害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