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诅咒
近来,某经济学家觉得是打开秦始皇陵的时候了,并云打开秦陵将会给国家带来巨额的经济效益等。
今日,若是有确凿无疑的秦始皇嬴氏后人,听到这掘祖坟的消息,不知将作何想?
在此,姑且不论打开这坟墓究竟会带来多少经济效益,若真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经济学家”算得再清楚恐怕也不如职业的盗墓贼吧。以此为目的,打开秦始皇陵,本质和盗墓又有什么区别呢。就算陵墓里的财宝可以为国家及附近的人民造福,恐怕陪葬物品所带来的财富,除盗墓贼以外,也没多少人能心安理得地享用吧。
或许不少人联想到秦始皇的暴虐,都会觉得其陵墓里的财富是不义之财,是二千多年前华夏土地上各国人民的民脂民膏,认为秦始皇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盗贼。
然而,这并不能为盗墓贼洗白,也不是两千多年之后堂而皇之打开陵墓取其宝贝创收的理由。
尽管秦始皇陵附近地区,早已不止一次的遭到过破坏和掠夺。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项羽就曾焚烧了尚未完全建成的阿房宫,掠夺了秦陵的地面建筑和财宝——我想,这里的经济利益也是大有可观的,而西楚霸王的思维想必也是和21世纪的某些经济学家是一样的。不过,英雄盖世的霸王,并未因盗墓而获得的利益一统天下,最后还是四面楚歌,与虞姬上演一场感动千古的离别,最后自刎于乌江边。多少诗词名家留下“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之类的吟诵。
历史上许多伟大的考古学家都掩盖不了盗墓贼的身份。
楼兰考古的先驱者斯文·赫定与斯坦因的所做所为,又何尝不是一种盗墓贼式的行为呢?自瑞典人斯文·赫定于1900年3月28日在罗布淖尔荒原上发现楼兰古城,次年开始发掘,到现在已经整整一百年了。在此之前和之后来到这片地区的还有沙俄的普尔热瓦尔斯基、科兹洛夫,瑞典贝格曼,美国亨廷顿,英国斯坦因,日本桔瑞超……当年的西方与日本几乎都有人来到罗布泊,或进入楼兰古城,发掘附近古墓。
楼兰自然无法免除被一次又一次发掘的命运。
相比之下,秦始皇已经很幸运了。
如果我们这个国家,到今天还要依靠盗墓来推动经济发展,依靠死人的陪葬品来增加GDP的数字,那真是21世纪全世界的笑话了。
请经济学家们记住,无论何时何地,盗墓都是一件丧尽天良的事。
哪一天,若是真的有哪位脑袋发热者打开了秦始皇的陵墓,那么,他恐怕将会遭遇“秦始皇的诅咒”吧!
我几年前的小说《诅咒》里就写到过“法老的诅咒”,历史上最著名的事件莫过于埃及图坦卡蒙王陵的发掘。
1922年,考古学家卡特打开了埃及国王谷荒漠中著名的图坦卡蒙法老的陵墓,卡特及其助手潜入古墓。在进人内室之前,卡特发现了一块泥塑板上的古埃及象形文字,文字的内容翻译过来后让人毛骨悚然:“死神将展开巨大的翅膀,扼杀敢于扰乱法老安息的任何人。”
另一尊神像上,又见到了这样一段文字:“与沙漠的酷热相配合的,迫使盗墓贼逃之夭夭,并专司保卫图坦卡蒙陵墓之职者,正是我!”
但他们全然不在意,还是进入了内室,发现了存放图坦卡蒙法老木乃伊的金棺。
不久,这次考古活动的资助者,卡纳冯伯爵在图坦卡蒙墓中准备开启金棺时,突然左脸颊上被蚊子叮了一口,由此染上了莫名其妙的重病。几个月后,卡纳冯病死在开罗。
不可思议的是,在卡纳冯去世的同时,整个开罗突然之间停了电,所有人都陷入了黑暗之中,五分钟后才恢复供电。卡纳冯的姐姐当时就守在死者身边,她回忆说:“(卡纳冯)死以前,发着高烧连声叫嚷:‘我听见了他的召唤,我要随他而去了。’”
后来对图坦卡蒙法老木乃依的研究结果更令人意外,这位仅仅活到十八岁就死去的少年法老,也是被蚊子咬了一口而死的,而经考古学家检查发现,图坦卡蒙法老的木乃伊被蚊子叮的部位也在左脸颊上,痕迹清晰,与卡纳冯脸上被蚊咬的那个部位一模一样。
而诅咒并没有就此消失——
卡特的助手迈斯患上了高烧,四年后不治而亡,他的母亲和一名护士,也因被小虫叮咬后死亡;
接着,卡特的另一个助手贝茨尔因心脏病突发死亡;
被卡特请来的考古学家梅西,长期昏迷不醒,死于卡纳冯住宿的同一个旅馆;
第一个解开图坦卡蒙裹尸布,并用X光透视其身体的亚齐伯尔特·理德教授,在拍了几张照片后突发高烧,不久便死了;
考古学家埃普林·霍瓦依特则在离开图坦卡蒙王陵几天后自杀身亡,他留下遗言:“我因受到法老的诅咒离开这个世界。”
最怪异的是,1929年的一天清晨,卡纳冯的遗孀伊丽莎白去世,她同卡纳冯一样,也是因虫子叮蜇而死的,甚至叮蜇的部位也在左脸颊。
这么多受害者的死因究竟是什么呢?开罗博物馆馆长梅赫来尔不相信法老的诅咒,他说:“我一生与木乃伊打交道,我不是还健在吗?”但不久他就突然因心脏病突发而死。
有的科学家认为是病毒所致,他们发现有一种病毒的生命力极其顽强,能够在木乃伊体内存活达四千年之久。病毒可以通过皮肤接触而发作,陵墓内彩色壁画的颜料里,就含有砒霜等剧毒。也有人认为考古人员因为长期在古墓内工作,对墓中霉菌过敏反应而导致死亡。
德国历史学家菲利普·范登堡写过一本书叫《法老的诅咒》,就专门引用过著名的原子科学家路易斯·巴格雷尼的见解:“我认为古埃及人已知原子分解规律,他们的祭司和智者对铀的特性很清楚,用原子辐射来保护他们的圣地是可能的……陵墓下面可能蕴藏着铀,或者陵墓本身用具有放射性的石块砌成。这种射线直到今天还能致人死命,或者至少损害人的健康。”
基于此,我可以想象,作为世界上最巨大神秘的陵墓——秦始皇陵,也一定埋藏着极其神秘的机关和秘密,至今我们对这些秘密知道的仅仅是皮毛,无论是自然或超自然的力量,都有可能成为可怕的诅咒,使每一个胆敢进入秦始皇陵的人遭遇危险。
去年夏天,我在西安签名售书,也趁着休息间隙去参观了秦始皇陵和兵马俑。我独自买了门票走进秦始皇陵景区,爬上了高高的陵墓,陵墓堆土而成,种植着果树,像是更大更扁平的金字塔。
我一直走到了陵墓的最顶端,一个大约上百平方米的平台。在这高高的平台上向四周遥望,可以见到关中千里平原,还有更远处的秦岭山。
秦陵顶端平台的游人并不是特别多,最可笑的是上面还有收费摄影的地方,竟然还有满清皇帝的服装供人摄影。在秦始皇的头顶上有人穿着满清宫廷旗袍照相留念,真是对世人、对历史的莫大讽刺!
刹那我想到了很多,还有小时候印象极其深刻的一部电影《古今大战秦俑情》。虽然有很多人认为这片子荒诞不经,在当时却是深深感动了我和周围的人们。
也许,在我脚下数百米的深处,秦始皇陵里的战士们依然活着,他们尚武的血液永不停歇,战车与战马威风凛凛,长弓铁矛杀气腾腾。
谁?敢打开龙穴?
谁?敢正面迎接秦始皇的诅咒?
真理指向自由
——浅谈摩尼教与诺斯替主义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摩尼”是个颇为陌生的名字,但在东西方的古代历史上,摩尼以及他所创立的宗教——摩尼教,却曾经有过非常重大的影响。即便你从没有听说过摩尼,但肯定知道金庸名著《倚天屠龙记》,那个具有无限传奇色彩的明教,就是历史上存在过的中国化的摩尼教,就连朱元璋建立的帝国也以“明”作为国号(尽管明朝刚刚建立就禁止了明教传播)。
公元216年4月14日,摩尼出生于古代文明中心之一的两河流域,并在曼达教派社团的环境中长大,据说有波斯贵族的血统。摩尼在十二岁时第一次有了“灵视”体验,二十岁时受到了神的启示,离开曼达派教团,两年后自创了摩尼教。摩尼教的根本教义为“二宗三际论”。二宗是指光明与黑暗,分别代表善与恶。三际是指初际、中际、后际,也就是过去、现在、未来。初际阶段,光明世界与黑暗世界泾渭分明;中际阶段,黑暗侵入光明,光明与黑暗斗争;后际阶段,光明与黑暗重新分开。
摩尼曾经有过长途旅行,远至印度,因此可能受过佛教的影响,甚至传说他到过西藏。
后来,摩尼成功说服了萨珊波斯皇帝沙普尔一世,使摩尼教在波斯帝国境内广泛传播。沙普尔一世死后,巴赫兰一世继位,波斯传统的拜火教向摩尼反攻。
公元276年,摩尼被捕入狱,遭到剥皮酷刑而惨死,尸体被肢解,悬挂在城头示众。然而,这个比耶稣基督还要惨烈的殉难方式,非但没有使摩尼教消亡,反而激发了摩尼教徒的虔诚信仰,并相信摩尼牺牲之后必定会升入光明的王国。此后的几个世纪,摩尼教迅速发展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
虽然,今日已找不到摩尼教徒,但摩尼教曾经影响过古代许多民族。摩尼教认为:大明尊分别派遣佛陀、琐罗亚斯德、耶稣来凡间拯救世人,最后一位先知是摩尼自己。“二宗三际论”可以看到波斯拜火教的渊源,基督教的耶稣也在摩尼教中占有崇高地位,摩尼就自称是耶稣的使徒。可见摩尼教是伊斯兰教诞生以前世界几大主要宗教元素之集大成者。
摩尼教在西方曾广泛传播,基督教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出生于北非的圣奥古斯丁就曾是摩尼教徒。
摩尼教在东方的传播影响更为深远,早在唐代便传入中国。安史之乱时,唐朝向雄踞大漠的回鹘牟羽可汗借兵,回鹘军队占领洛阳之后,带着四名摩尼教僧人回到草原,牟羽可汗与摩尼僧人们讨论了三天三夜,最终决定将摩尼教立为国教。公元9世纪,回鹘帝国灭亡,摩尼教又随着西迁的回鹘人分布于今天的新疆地区。他们创造了拥有辉煌文明的高昌回鹘王国,至今还留下了不少摩尼教遗迹以及宝贵的出土文书,是研究古代东西方历史的重要的资料。13世纪,高昌回鹘在蒙古帝国的内战中毁灭。
摩尼教绝非一个人在战斗!
摩尼教的起源并非偶然,而是希腊化晚期兴起于地中海世界的诺斯替主义思潮的重要一支,也是宗教化和组织化程度最高、影响最广泛的一支。
“诺斯替(Gnosticism)”来源于希腊语gnostikos(即knower,指拥有诺斯或“秘密知识”的人)。“诺斯”也就是知识的意思,但这并非普通的知识,而是有关于世界本源和神的本来面目的知识,有关于人的终极拯救的知识,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秘传而不得轻易示人的知识,因此又被翻译为“灵知主义”。
诺斯替主义可以分为塞特派、瓦仑廷派、圣多马派、巴西里德派、赫耳墨斯教,这五派是诺斯替主义的叙利亚—埃及类型;而摩尼教以及唯一现存的诺斯替主义教派曼达派,则属于诺斯替主义的伊朗类型,而基督教的马克安派可以算是个例外。
包括摩尼教在内,广义的诺斯替主义都是彻底的二元论。其他诺斯替主义的思想,大多以基督教的外衣出现。而在基督教的早期历史上,诺斯替主义一度风行一时,很可能诺斯替主义就是基督教初创时期的基础思想之一。但随着正统教会占据统治地位,便将诺斯替主义斥为异端,以前可见的诺斯替主义文献资料,大多记载于基督教会反对诺斯替主义而编写的文献之中。直到1945年发现于尼罗河谷的收入了大量早期诺斯替文献的《那戈·玛第文集》,才是考古史上的第一手资料。
希腊化时期,从亚历山大东征至基督教在罗马帝国获得统治地位,这是个政治与思想剧变的时代。众多帝国兴起又灭亡,各种不同的文明与宗教互相交融对抗,个体的存在不再依托于城邦,而作为渺小的个人也投入到动荡不安的世界之中。其中一小部分蔑视世俗的人,他们拒绝承认当时流行的宗教,尤其拒绝承认犹太教经典《旧约》中的神,认为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是由低级能量的神出于无知而创造的。这个宇宙本身是邪恶的,宇宙中的道德规范和律法也是荒谬的。而在我们的这个宇宙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充满光明的至高无上的神。但这位最高之神并不创造我们的世界,也不统治这个宇宙,更超出普通人的认知范围,而是一位伟大的异乡之神。
在诺斯替主义塞特派的《犹大福音》中,耶稣对他唯一真正的使徒犹大说:“[来],我要将没有任何人知道的[秘密]教给你。有一个伟大的、无限的疆域,没有任何一代天使知道它的范围,在这个疆域里有一个伟大的无形的[神灵](Spirit),没有一个天使的眼睛看见过它,没有一颗心灵的思想领悟过它,它从来没有被用任何名称所称呼过。”
汉文《摩尼教下部赞·叹明界文》描述的明界就相当于《犹大福音》中耶稣所说的无限的疆域:“一则高广非限量,并是光明无暗所。诸佛明使于中住,即是明尊安置处。”《下部赞》“叹无上明尊偈文”如此歌颂最高神:“我等常活明尊父,隐密恒安大明处。高于人天自在者,不动国中俨然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