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广东方面,因为财政困难,而北伐的事业又很重要,所以只能努力筹备。这时,财政当局由于打算统一马路旁的铺业主权和改良马路,所以征集办理了一种铺底捐,凡是马路两旁的店铺都按照铺底的价值缴纳二成的费用,作为在马路旁营业的成本。除此之外,还有租捐、特种药品捐、珠宝玉石捐、仪仗捐等费用,各个商店纷纷团结起来一致反对,并且商量以一起罢市来对付苛捐杂税。他们召集全市的商团与附近的各个乡团,以联防的名义集中在广州向当局警戒示威。这个时候,广东省长徐绍桢已经辞职,但是对于国事他仍然很关心。他听了这个消息以后,担心会影响治安,于是就急忙上任出面调停。商界方面于是就提出了七个条件:
一、永远取消统一马路业权案;
四、取消其他一切拟办之苛捐;
六、交回各江封用之轮船,以利交通;
二、取消租捐;
五、军队出驻市外;
三、取消特种药品捐;
七、免财政厅长陈其瑗职。
徐绍桢调停了几天以后,广东省长杨庶堪才发出布告,取消了马路统一业权的议案。商界方面因为布告中没有“永久”两个字,所以不愿意承认,他们一定要达到永久取消议案的目的。徐绍桢只能又在双方之间尽力撮合商议,才让杨庶堪答应了在布告中增加“永久取消”的词语,其他的各项杂税也一律取消。这次的风潮总算这样结束了。那些来到广州市的商团乡团,原来是为了总罢市的后援而来的,现在看见事情已经解决了,于是就纷纷回去了。这个时候,各团的代表又开会设立了联防总办事处,没想到这一个举动,早已经勾起了野心家的利用之心,由于之前的商会会长陈廉伯私自向挪威购买大批军械一案,酿成了各地的大罢市和商团与驻军之间的冲突,甚至牵动了外交,这点只要看一下九月一日孙中山先生对外的宣言就可以知道了。宣言的原文中说:
自广州汇丰银行买办,开始公然叛抗我政府后,予即疑彼之叛国行动,有英国之帝国主义为其后盾。但余不欲深信,因英国工党今方执政,该党于会议中及政纲中,曾屡次表示同情于被压迫之民族。故予当时常希望此工党政府,既已握权在手,或能实行其所表示,至少抛弃从前以祸害耻辱积压于中国之炮舰政策,而在中国创始一国际公道时代,即相传为英工党政治理想中之原则者。
不意八月二十九日,英总领事致公文于我政府,声称沙面领团“抗议对一无防御的城市开炮之野蛮举动”。末段数语,则无异宣战。其文曰:“予现接上级英海军官通告,谓彼已奉香港海军总司令训令,倘中国当局对城市开炮,所有一切有用之英海军队,立即行动。”兹我政府拒绝“对一无防御之城市开炮之野蛮举动”之妄言。须知我政府对于广州全市,或因不得已而有此举动之处,只有西关郭外之一部,而此处实为陈廉伯叛党之武装根据地。此项妄言所从出之方面,乃包含新嘉坡屠杀事件,及阿立察(印度)、埃及、爱尔兰等处残杀行为之作者在内,故实为帝国主义热狂之总表现。
他国姑勿论,最近在我国之万县英海军,非欲炮击一无防御之城市,直至我同胞二人被捕,不经审判,立即枪毙,以满足帝国主义之凶暴,而始免于一击乎?然则是否因此种暴举,可以行诸一软弱不统一之国家而无碍,故又欲施诸别一中国之城市当局欤?惟予觉此项帝国主义的英国之挑战,其中殆含有更恶之意味。试观十二年来,帝国主义各强国于外交上,精神上,以及种种借款,始终一致的赞助反革命,则吾人欲观此项帝国主义之行动,为并非企图毁坏吾之国民党政府,殆不可行。盖今有对我政府之公然叛抗举动,其领袖为在华英帝国主义最有力机关之一代理人。
我政府谋施对付此次叛抗举动之唯一有力方法,而所谓英国工党政府者,乃作打倒我政府之恐吓,此是何意味乎?盖帝国主义所欲毁坏之国民党政府,乃我国中唯一努力图保持革命精神之政府,乃唯一抗御反革命之中心,故英国之炮欲对之而发射。从前有一时期为努力推翻满清,今将开始一时期为努力推翻帝国主义之干涉中国扫除完成革命之历史的工作之最大障碍。
这股风潮,后来经过范石生、廖行超两人的调停,总算得到了一个圆满的解决。后来又因为被陈廉伯利用,曾经发生过一次大变,这是后面的事了,现在暂时不提。
现在说一说孙中山先生因为东南东北的战事都已经爆发,所以常常召集各地要人讨论北伐的计划。这一天,大家正在开会的时候,忽然有消息传来,石青阳过来请求会见。原来,自从熊克武失败以后,石青阳因为在四川没有立足之地,只能到别的省暂时居住。后来,石青阳知道熊克武在云南、贵州边境,于是也到云南去投靠唐继尧。唐继尧本来就一直心怀图谋四川的心思,听说石青阳来云南以后还是很欢迎他的,唐继尧立刻邀请石青阳到省城见面。石青阳刚到省城,唐继尧就已经派代表来迎接他。石青阳到了唐继尧的住所,唐继尧立刻迎了出来,一看见石青阳,他便高兴得好像是老相识。大家坐下来以后,石青阳大致问了一些云南的现状,又大概地把川中失败的原因说了一遍。
唐继尧叹了一口气说:“锦帆兄是我们的老友,我每天都希望他能平定四川,驱除北方的势力,替我们西南各省出一口气,没想到眼看着就要成功的事业竟然又吃了败仗,真是可惜啊!”石青阳笑着说:“收复四川并不是没有希望,还需要看锦帆的努力啊。”唐继尧也笑着说:“如果真的是这样就好了。”石青阳说:“话虽然是这样说,但是在我看来,熊君绝对不能再次进入四川,恐怕天府这个地方是要完全落入吴佩孚的手中了呢。”唐继尧说:“为什么这么说呢?”石青阳说:“吴佩孚一直主张武力统一主义,对于四川,他早就已经处心积虑地希望能并入他的版图。吴佩孚现在占据着全国一半的地盘,实力非常雄厚,谁是他的对手啊?奉张这么强悍,兵力如此雄厚,都不堪他的一击,更何况是区区的一旅兵力,怎么能抵抗半国的兵力。所以,我料定熊君不能再收复四川作为云南各省的屏障,而吴佩孚占据四川地盘也是在意料之中呢。”唐继尧惊讶地说:“这话恐怕也未必可靠吧。武力统一,只不过是一句话罢了,实际上怎能做得到呢?”
石青阳笑着说:“我们不必说他做得到做不到,就先把现在的大趋势来比较讨论一下。吴佩孚现有的地盘,有直隶、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湖北、江西、福建等九省,还有热、察、绥、京兆等特别区域。四川与湖南实际上也不只是他的附属品。与吴佩孚敌对的,只有奉张、浙卢、粤孙,和黔、滇等省而已。浙卢现在受了苏、皖、赣、闽四省的监视,自己都顾不过来,哪里还顾得上向外发展?所以浙卢不能成为吴佩孚的威胁。奉张虽然一直在关外称雄,但是光是直隶的兵力就足够抵挡他们,要想入关是非常难的事。所以奉张也不能成为吴佩孚的威胁。粤孙东江之乱还没有平息,更无暇北伐。所以粤孙更不能成为吴佩孚的威胁。
吴佩孚现在只用河南、湖北、陕西三省的兵力,再加上亲吴的川军就已经不止有二十万大兵,一鼓作气地图谋四川省什么难的?四川不难一鼓作气地攻破是第一点。四川平定以后,让一支兵力从南部进入贵州,还可以由湖南出兵从西面攻打,以形成夹击的趋势,攻破一个又穷又弱小的贵州还愁什么?贵州不难攻破是第二点。四川、贵州都平定之后,双方一起合力攻击云南,蓂赓(唐继尧字蓂赓)兄弟虽然以智勇出名,恐怕也未必能抵抗得住豫、陕、鄂、川、湘、黔六省的兵力。云南不难攻破是第三点。云南得手以后,由湖南出兵攻打广西的北面,云南出兵攻打广西的腹中之地,广西也肯定不能抵抗。广西不难攻破是第四点。西南各省都平定以后,广东怎么能孤立呢?孙中山也只有出国西游然后再等待机会了。广东不难攻破是第五点。西南地区全平定了以后,解决浙卢更是不用费吹灰之力。浙江不难攻破是第六点。到那时,吴佩孚拼尽全国的力量东伐,奉张又怎么能打得过吴佩孚呢?奉张又不难攻破是第七点。兄弟,你看这武力统一的计划能不能够实现呢?”
唐继尧沉默了半天,又说:“这样说来,兄弟将会怎么来对付呢?”石青阳笑着说:“我不过是孑然一身而已,也没什么地盘,还讲用什么对付的方法。能够在国内住一天,便住一天,在四川不能立足,就到别的省去住,别的省如果不能立足,还可以去国外住。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何必去计较什么怎么对付。”
唐继尧想了一会儿说:“吴佩孚能联合各省的力量来推行他武力统一的政策,我们各省为什么不可以联合起来对抗吴佩孚呢?”石青阳笑着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计划。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到头来结果也不过是一场空而已。你看看这次锦帆在四川吃了败仗,谁愿意去帮助他一臂之力啊,当初他打了胜战的时候,胡若愚还肯为他卖力,等到他这一次战败以后,大家都只在旁边袖手旁观,想要保全自己的实力。其实北军方面计划各个击破,想保全自己的实力,最后结果也不过是空想而已。”
唐继尧气愤地说:“哪有这种话啊?我今天就要反其道而行,竭尽全力来帮助锦帆重新攻入成都,驱除北方势力。”石青阳笑着说:“兄弟如果真的有这种决心,也不是你单独能够承担的,必须要由西南各省大家都团结起来,才能成为一种超大的势力。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保持西南的力量,而且还可以攻打中原,消灭曹、吴呢。”唐继尧说:“我的主意已经决定了,兄弟能不能帮助我一次,代我和熊君、贵州的刘君接洽,共同组成一个联军,一起来抵抗四川的侵略?”石青阳慷慨地说:“既然兄弟你肯做这样大义的举动,兄弟之间怎么有不帮忙的道理?我会立马到贵州和锦帆兄接洽商谈。”唐继尧听了很高兴。
石青阳住了一天以后便到贵州和刘显世切磋商议。刘显世当然非常赞成了。滇、黔两省商议说妥了以后,才来和熊克武说明了一切,熊克武当然更加高兴,他立马组织了一个川滇黔联军总司令部,想要攻占四川然后向外发展。这个计划策划完成以后,石青阳便又跑到广东和孙中山先生进行接洽。孙中山先生原来是只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不会追求私人的权利和福利,看见他们愿意北伐曹、吴,便立刻将他们当成志同道合的人,并拥戴唐继尧为副元帅,以便率军北伐,更好地处理一切事务。这个时候,由于东南的形势紧张,所以石青阳又以川滇黔联军总司令代表的名义来请求出师的日期。这时,孙中山已经决定北伐,当时就拟定了一个北伐宣言,文中的内容是这么写的:
国民革命之目的,在造成独立自由之国家,以拥护国家及民众之利益。辛亥之役,推倒君主专制政体暨满洲征服阶级,本已得所借手,以从事于目的之贯彻。假使吾党当时能根据于国家及民众之利益,以肃清反革命势力,则十三年来政治根本,当已确定,国民经济教育荦荦诸端,当已积极进行。革命之目的纵未能完全达到,然不失正鹄,以日跻于光明,则有断然者。
原夫反革命之发生,实继承专制时代之思想,对内牺牲民众利益,对外牺牲国家利益,以保持其过去时代之地位。观于袁世凯之称帝,张勋之复辟,冯国璋、徐世昌之毁法,曹锟、吴佩孚之窃位盗国,十三年来,连续不绝,可知其分子虽有新陈代谢,而其传统思想,则始终如一。此等反革命之恶势力,以北京为巢窝,而流毒被于各省。间有号称为革命分子,而其根本思想初非根据于国家及民众之利益者,则往往志操不定,受其吸引,与之同腐,以酿成今日分崩离析之局,此真可为太息痛恨者矣。
反革命之恶势力所以存在,实由帝国主义卵翼之使然。证之民国二年之际,袁世凯将欲摧残革命党以遂其帝制自为之欲,则有五国银行团大借款于此时成立,以二万万五千万元供其战费。自是厥后,历冯国璋、徐世昌诸人,凡一度用兵于国内,以摧残异己,则必有一度之大借款,资其挥霍。及乎最近曹锟、吴佩孚加兵于东南,则久悬不决之金佛郎案即决定成立。由此种种,可知十三年来之战祸,直接受自军阀,间接受自帝国主义,明明白白,无可疑者。
今者,浙江友军为反抗曹锟、吴佩孚而战,奉天亦将出于同样之决心与行动,革命政府已下明令出师北向,与天下共讨曹锟、吴佩孚诸贼,于此有当郑重为国民告,且为友军告者。此战之目的,不仅在覆灭曹、吴,尤在曹、吴覆灭之后,永无同样继起之人,以继续反革命之恶势力。换言之,此战之目的不仅在推倒军阀,尤在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盖必如是,然后反革命之根株乃得永绝,中国乃能脱离次殖民地之地位,以造成自由独立之国家也。
中国国民党之最终目的,在于三民主义,本党之职任,即为实行主义而奋斗,故敢谨告于国民及友军曰:吾人颠覆北洋军阀之后,必将要求现时必需之各种具体条件之实现,以为实行最终目的三民主义之初步。此次暴发之国内战争,本党因反对军阀而参加之,其职任首在战胜之后,以革命政府之权力,扫荡反革命之恶势力,使人民得解放而谋自治。尤在对外代表国家利益,要求重新审订一切不平等之条约,即取消此等条约中所定之一切特权,而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以消灭帝国主义在中国之势力。盖必先令中国出此不平等之国际地位,然后下列之具体目的,方有实现之可能也。
一、中国跻于国际平等地位以后,国民经济及一切生产力得充分发展。
二、实业之发展,使农村经济得以改良,而劳动农民之生计有改善之可能。
三、生产力之充分发展,使工人阶级之生活状况,得因其团结力之增长,而有改善之机会。
四、农工业之发达,使人民之购买力增高,商业始有繁盛之新机。
五、文化及教育等问题,至此方不落于空谈。以经济之发展,使智识能力之需要日增,而国家富力之增殖,可使文化事业及教育之经费易于筹措。一切智识阶级之失业问题,失学问题,方有解决之端绪。
六、中国新法律更因不平等条约之废除,而能普及于全国领土,实行于一切租界,然后阴谋破坏之反革命势力,无所凭借。
凡此一切,当能造成巩固之经济基础,以统一全国,实现真正之民权制度,以谋平民群众之幸福。故国民处此战争之时,尤当亟起而反抗军阀,求此最少限度之政纲实现,以为实行三民主义之第一步。中华民国十三年九月十八日。
此外又下了三道命令,命令中说:
去岁曹锟骫法行贿,渎乱选举,僭窃名器,自知倒行逆施,为大义所不容,乃与吴佩孚同恶相济,以卖国所得,为穷兵黩武之用,借以摧残正类,消除异己,流毒川、闽,四海同愤。近复嗾其鹰犬,隳突浙江,东南富庶,横罹锋镝,似此穷凶极戾,诚邦家之大憝,国民之公仇。比年以来,分崩离析之祸烈矣,探其乱本,皆由此等狐鼠凭借城社,遂使神州鼎沸,生民丘墟。本大元帅夙以讨贼戡乱为职志,十年之秋,视师桂林,十一年之夏,出师江右,所欲为国民剪此蟊贼,不图宵小窃发,师行顿挫,遂不得不从事扫除内孽,绥缉乱余。
今者烽烟虽未靖于东江,而大战之机,已发于东南,渐及东北,不能不权其缓急轻重。古人有言:“豺狼当道,安问狐鼠?”故遂刻日移师北指,与天下共讨曹、吴诸贼。此战酝酿于去岁之秋,而爆发于今日,各方并举,无所谓南北之分,只有顺逆之辨。凡卖国殃民,多行不义者,悉不期而附于曹、吴诸贼。反之抱持正义,以澄清天下自任者,亦必不期而趋集于义师旗帜之下。
民国存亡,决于此战,其间绝无中立之地,亦绝无可以旁观之人。凡我各省将帅,平时薄物细故,悉当弃置,集其精力,从事破贼,露布一到,即当克期会师。凡我全国人民,应破除苟安姑息之见,激励勇气,为国牺牲,军民同心,以当大敌,务使曹、吴诸贼,次第伏法,尽摧军阀,实现民治。十三年来丧乱之局,于兹敉平,百年治安大计,从此开始。永奠和平,力致富强,有厚望焉。布告天下,咸使闻知!九月五日。
本大元帅于去岁之春,重莅广州,北望中原,国本未宁,危机四布,而肘腋之地,伏莽纵横,乘隙思逞,始欲动之以大义,结之以忠信,故倡和平统一之议,以期销弭战祸,扶植民本。不图北方跋扈武人曹锟、吴佩孚等,方欲穷兵黩武,摧锄异己,以遂其僭窃之谋,乃勾结我叛兵,调唆我新附,资以饷械,嗾其变乱,遂使百粤悉罹兵燹,北江群寇,蜂拥而至,东江叛兵,乘时蠢动。西江南路,跳梁亦并进。当此之时,以一隅之地,搘四面之敌,赖诸将士之戮力,人民之同心,兵锋所指,群贼崩溃,广州根本之地,危而复安。
在将士劳于征战,喘息不遑,在人民疲于负担,筋力易敝。然革命军不屈不挠之精神,已渐为海内所认识矣。曹、吴诸贼,既不获逞于粤,日暮途远,始窃名器以自娱,于是有骫法行贿,渎乱选举之事。反对之声,遍于全国,正义公理,本足以褫奸宄之魄,然天讨未申,元凶稽戮,转足以坚其盗憎主人之念。湖南讨贼军入定湘中,四川讨贼军规复重庆,形势甫展,而大功未就。曹、吴诸贼,乃益无忌惮,既吮血于福建,遂磨牙于浙江,因以有东南之战事。逆料此战事,且将由东南而渐及于东北。
去岁贿选时代所酝酿之大战,至此已一发而不可遏。以全国言,一切变乱之原动力,在于曹、吴,其他小丑,不过依附以求生存,苟能锄去曹、吴,则乱源自息。以广东言,浙江、上海实为广东之藩篱,假使曹、吴得逞于浙江、上海,则广东将有噬脐之祸。故救浙江、上海,亦即以存粤。
职此之故,本大元帅已明令诸将,一致北向讨贼,并克日移大本营于韶州,以资统率。当与诸军会师长江,饮马黄河,以定中原。其后方留守之事,责诸有司。去岁以来,百粤人民,供亿军费,负担綦重,用兵之际,吏治财政,动受牵掣,所以苦吾父老兄弟者甚至。然存正统于将绝,树革命之模型,吾父老子弟所有造于国者亦甚大,当此全国鼎沸之日,吾父老子弟,尤当蹈厉奋发,为民前驱,扫除军阀,实现民治,在此一举,其各勉旃!毋忽。九月五日。
最近这十年来,中国在列强帝国主义的侵略下,渐渐地沦为次殖民地,而满洲政府仍然牢守着民族的特权阶级和君主的专制政治,中国人民虽然想要自救,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出路,孙中山先生于是率领同志们开始革命,来建立中华民国,这段时间已经有十三年了。原来革命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独立自主地傲立在世界上,从此就和帝国主义势不两立。所以帝国主义与军阀互相勾结,展开了反动活动。军阀仗着有帝国主义为他们撑腰,于是肆无忌惮地公然蔑视国民,破坏民国。革命党人和他们展开了殊死搏斗,但是大多数的人民仍然没有改掉两耳不闻国事的习惯,他们对国事坐视不管,所以革命党人就处于一个势单力薄的处境,经受了很多失败。接着看命令中的内容:
十三年来,革命所以未能成功,其端实系于此。广东与革命关系最深,其革命担负亦最重,元年以来,国事未宁,广东人民亦不能得一日之安。九年之冬,粤军返旆,宜若得所借手,以完革命之志事,而曾不须臾,典兵者已为北洋军阀所勾引,遂以有十一年六月之叛乱。至十二年正月,借滇、桂诸军之力,仅得讨平,然除孽犹蜂聚于东江,新附复反侧于肘腋。曹锟、吴佩孚遂乘间抵隙,嗾赣军入寇北江一带。西江南路亦同时啸起,广州一隅,几成坐困。文率诸军,四围冲击,虽所向摧破,莫能为患。
然转输供亿,苦我广东父老昆弟至矣。军事既殷,军需自繁,罗掘多方,犹不能给,于是病民之诸捐杂税,繁然并起。其结果人民生活,受其牵掣,物价日腾,生事日艰。夫革命为全国人民之责任,而广东人民所负担为独多,此已足致广东人民之不平矣。而间有骄兵悍将,不修军纪,为暴于民,贪官污吏,托名筹饷,因缘为利,驯致人民生命自由财产,无所保障,交通为之断绝,廛市为之雕败,此尤足令广东人民叹息痛恨,而革命政府所由彷徨夙夜,莫知所措者也。
广东人民身受痛苦,对于革命政府,渐形失望,而在商民为尤然。殊不知革命主义为一事,革命进行方法又为一事。革命主义,革命政府始终尽力,以求贯彻,革命进行方法,则革命政府,不惮因应环境以求适宜。广东今日此等现状,乃革命进行方法未善,有以使然,于革命主义无与。若以现状之未善,而谤及于主义之本身,以反对革命政府之存在,则革命政府,为拥护其主义计,不得不谋压此等反对企图,而使之消灭。
三十余年来,文与诸同志实行革命主义,不恤与举世为敌,微特满洲政府之淫威,不足撄吾怀抱,即举世之讪笑咒诅,以大逆无道等等恶名相加,亦夷然不以为意,此广东人民所尤稔知者也。故为广东人民计,为商民计,莫若拥护革命政府,实行革命主义,同时与革命政府,协商改善革命之进行方法。盖前此大病,在人民守其不问国事之习,不与革命政府合作,而革命政府为存在计,不得不以强力取资于人民,政府与人民之间,遂生隔膜。
今者革命政府不恤改弦更张,以求与人民合作,特郑重明白宣布如左:
(一)在最短时期内,悉调各军,实行北伐。
(二)以广东付之广东人民,实行自治。广州市政厅克日改组,市长付之民选,以为全省自治之先导。
(三)现在一切苛捐杂税,悉数蠲除,由民选官吏另订税则。
以上三者,革命政府已决心实行,广东人民,当知关于革命之进行方法,革命政府不难徇人民之意向,从事改组。惟我广东人民,对于革命之主义,当以热诚扶助革命政府,使之早日实现,庶几政府人民,同心同德,以当大敌。十三年来未就之绪,于以告成。中华民国实嘉赖之。
各省的人民听说孙中山誓师北伐的消息以后,都伸长了脖子盼望着,巴不得革命军能早点来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