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第一部:关门写作,开门改稿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一部:关门写作,开门改稿

    在本书前面部分,我写到自己在《里斯本周刊》当体育记者的短暂生涯(事实上,我就是周刊的体育部,是小镇上的霍华德·柯塞尔

    ),然后给出一篇例文,展现编辑是怎样工作的。出于行文需要,举的是一篇很短的例文,而且那是非虚构的新闻报道。以下是一篇小说,完全没动过的初稿,是我关起门来放手去写的东西——这篇小说好像脱了外衣,只穿袜子和短裤站在你面前。我建议你仔细阅读,然后再去看修改过的稿子。

    宾馆故事

    麦克·恩斯林还没出旋转门,就看到海豚宾馆的经理奥斯特梅耶坐在大堂里一张加厚软垫沙发椅上。麦克心中略为一沉,想道:

    或许还是该把那倒霉的律师带来。

    不过现在已经来不及了。而且奥斯特梅耶如果决定再设一道路障阻止麦克前往一四〇八房间,那未必是坏事;等到他写稿时,这种细节只会让故事更出彩。

    奥斯特梅耶看到他,站起身,穿过房间,伸出一只胖手,迎上从旋转门进来的麦克。海豚宾馆位于六十一街靠近第五大道之处;地方不大,却很精致。麦克将随身的小衣箱换到左手,伸出右手,上前与奥斯特梅耶握手,但先与穿夜礼服的一对男女擦肩而过。女人一头金发,一袭黑衣,身上散发出轻柔的鲜花般的香水味,这气味如同寥寥几笔,勾勒出纽约城的形象。夹楼的酒吧里有人在演奏《日日夜夜》,仿佛给这大概的形象加了个注脚。

    “恩斯林先生,晚上好。”

    “奥斯特梅耶先生。有问题吗?”

    奥斯特梅耶面露难色。他四顾小而精致的宾馆大堂一会儿,仿佛在寻求帮助。服务台旁,一个男人正在跟太太讨论买戏票的事,服务生面带微笑,耐心地望着夫妻俩。前台有个男人,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想必在飞机商务仓里坐了太久。这人正与值班女人交流预订房间的情况。女人身穿精致的黑色套装,这身工作服作为晚装也丝毫不嫌简陋。海豚宾馆一切正常。人人都有人帮忙,只有可怜的奥斯特梅耶先生落入作家的魔爪,无人能救。

    “奥斯特梅耶先生?”麦克又叫一声,心里对他有点歉意。

    “不,”奥斯特梅耶最后说道,“没有问题。但是,恩斯林先生……可否请您到我的办公室一叙?”

    原来如此,麦克想,

    他还想再试试

    。

    他要是在另一种情景下,可能会失去耐心,但他现在有的是耐心。这对关于一四〇八房间的那一章有好处,能为那一章增添恰如其分的恐怖气氛,他的读者最爱这种调调——就管这段叫“最后的警告”——而且不仅如此。奥斯特梅耶出尔反尔,毫无决断,但是麦克·恩斯林直到这一刻才拿准,他不是故弄玄虚。奥斯特梅耶真的是很害怕一四〇八房间,害怕麦克今天晚上在里面会出事。

    “当然,奥斯特梅耶先生。我该把包留在前台呢,还是带在身边?”

    “哦,我们带在身边比较好,可以吗?”奥斯特梅耶像个称职的好主人,伸手去帮麦克拎包。没错,他还抱有一线希望,以为能说服麦克不住那个房间。要不然,他大可以叫麦克把包放到前台……或者亲自把包送到前台。“让我来。”

    “我自己来好了,”麦克说,“只是一点换洗衣服和一支牙刷,没什么重量。”

    “你确定?”

    “是的,”麦克说道,目光坚定地望着他,“我恐怕是主意已定。”

    有一会儿,麦克以为奥斯特梅耶打算放弃。这个矮胖子穿件圆角外套,领带打得整整齐齐,叹了口气。可他后来又端正肩膀,打起精神。“那好,恩斯林先生,跟我来。”

    宾馆经理在大堂时看起来小心翼翼,信心不足,甚至有点垂头丧气。自他到了那间带橡木嵌板装、修体面的办公室,对着墙上挂的几张宾馆相片(海豚宾馆在一九一〇年十月开业——麦克不参考报纸杂志对宾馆的评论也能写文章,但他还是做了调研),似乎又有了信心。地板上铺着波斯地毯。两台落地灯发出柔和的黄光。写字台上的台灯有个绿色菱形灯罩,台灯旁有个防潮雪茄烟盒。雪茄烟盒旁摆着麦克·恩斯林最近的三本著作。当然,通通都是简装版本。但他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我们这位东道主也是做足了功课啊

    ,麦克心想。

    麦克在写字台前的一张椅子上坐下来。他以为奥斯特梅耶会坐到写字台后面去,借位置之便占得主动,从经理的角度看着雇员的座位。但奥斯特梅耶让麦克吃了一惊。他在写字台前另外一张椅子上坐下来,跷起二郎腿,俯身向前,小心收腹,去够雪茄烟盒。

    “来根雪茄吗?恩斯林先生?不是古巴货,也还算得上是好烟。”

    “不,谢谢您。我不抽烟。”

    奥斯特梅耶的视线转向麦克右耳后夹的一根香烟——如同旧时代纽约的俏皮文人记者将待抽的香烟得意地别在帽檐下,旁边还露出一角记者通行证。麦克对这根烟实在是习焉不察,因此他片刻之间真是不知道奥斯特梅耶为什么看他。然后他记起来了,呵呵一笑,把烟取下来,自己看了看,然后回望着奥斯特梅耶。

    “我已经九年没吸过烟了,”他说,“我有个大哥死于肺癌。他去世不久我就戒烟了。至于我耳朵后面这根烟……”他耸耸肩,“我猜半是装腔作势,半是出于迷信。这就像你有时在人家的桌上或墙上看到的那些东西,装在一个小盒子里,上面写着‘紧急情况下击碎玻璃’。我有时候对别人说,核战如果爆发,我就点着这根烟。一四〇八是吸烟房间吗,奥斯特梅耶先生?万一真爆发核战呢。”

    “那的确是吸烟房。”

    “那敢情好,”麦克诚恳说道,“熬夜时不用担心这茬儿了。”

    奥斯特梅耶并没觉得好笑,而是又叹了口气,但这次的叹息里没有大堂里的那种沉郁感。没错,是因为这个房间,麦克心想,这是他办公的房间。今天下午,麦克跟律师罗伯特森一起来时,奥斯特梅耶也是一进到这个房间就显得镇静了许多。当时麦克以为部分原因在于他们离开了往来行人注视的目光,另一部分原因在于奥斯特梅耶已经放弃。现在他明白,事情不是那样的。是因为这个房间。这也很自然。房间里挂着不错的照片,地上铺着块不错的地毯,还有不错的雪茄——虽然不是古巴产的——存在防潮盒里。自从一九一〇年十月以来,无疑已经有许多经理在这里处理过许多业务;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个房间和那个女人一样,就是纽约的缩影。那个金发黑裙的露肩女人身上的香水味,仿佛是个暗示,她会在凌晨做爱,纽约式活力充沛的健康性爱。麦克来自奥玛哈,但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回过老家了。

    “你还是认为我不能说服你改变主意,是吗?”奥斯特梅耶问道。

    “我知道你不能。”麦克说,重又将香烟放到耳朵后面。

    下面是这个故事开篇同一片段的修改稿——改稿好比给小说穿上衣服,理好头发,也许还喷一点古龙香水。我一旦在稿子里做好这些修饰,就可以开门迎客、面对世界了。

    一四〇八①

    麦克·恩斯林还没出转门,就看到海豚宾馆的经理奥斯特梅耶坐在大堂里一张加厚软垫沙发椅上。②麦克心中一沉,想道:或许还是该把那倒霉的律师带来。不过现在已经来不及了。而且欧林如果决定再设一道路障阻止麦克前往一四〇八房间,那未必是坏事;有失必有得。

    欧林穿过房间,伸出一只胖手,迎上从旋转门进来的麦克。海豚宾馆位于六十一街靠近第五大道之处,地方不大,却很精致。麦克将随身的小衣箱换到左手,伸出右手,上前与欧林握手,但先与穿夜礼服的一对男女擦肩而过。女人一头金发,一袭黑衣,身上散发出轻柔的鲜花般的香水味,这气味如同寥寥几笔,勾勒出纽约城的形象。夹楼的酒吧里有人在演奏《日日夜夜》,仿佛给这大概的形象加了个注脚。

    “恩斯林先生,晚上好。”

    “欧林先生。有问题吗?”

    欧林面露难色。他四顾小而精致的宾馆大堂一会儿,仿佛在寻求帮助。服务台旁,一个男人正在跟太太讨论买戏票的事,服务生面带微笑,耐心地望着。前台有个男人,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想必在飞机商务仓里坐了太久。这人正与值班女人交流预订房间的情况。女人身穿精致的黑色套装,这身工作服作为晚装也丝毫不嫌简陋。海豚宾馆一切正常。人人都有人帮忙,只有可怜的欧林先生落入作家的魔爪,无人能救。

    “欧林先生?”麦克又叫一声。③

    “恩斯林先生……可否请您到我的办公室一叙?”

    ④好呀,有何不可呢?这对关于一四〇八房间的那一章有好处,能够增加恐怖气氛,他的读者最爱这种调调,而且还不仅如此。欧林出尔反尔,毫无决断,但是麦克·恩斯林直到这一刻才拿准,他不是故弄玄虚。欧林真的是很害怕一四〇八房间,害怕麦克今天晚上在里面会出事。

    “当然,欧林先生。”

    欧林像个称职的好主人一样,伸手去帮麦克拎包。“让我来。”

    “我自己来好了,”麦克说,“只是一点换洗衣服和一支牙刷,没什么重量。”

    “你确定?”

    “是的,”麦克说道,目光坚定地望着他,“我已经穿上了我的幸运夏威夷衬衫,”他微笑道,“它能驱鬼避邪。”⑤

    欧林叹了口气,这个矮个胖子,穿件圆角外套,领带打得整整齐齐。“那好,恩斯林先生,跟我来。”

    宾馆经理在大堂时看起来小心翼翼,甚至有点垂头丧气。但他到了那间带橡木嵌板、装修体面的办公室,对着墙上挂的几张宾馆相片(海豚宾馆在一九一〇年十月开业——麦克不参考报纸杂志对宾馆的评论也能写文章,但他还是做了调研),似乎又有了信心。地板上铺着波斯地毯。两台落地灯发出柔和的黄光。写字台上的台灯有个绿色菱形灯罩,台灯旁有个防潮雪茄烟盒。雪茄烟盒旁摆着麦克·恩斯林最近的三本著作。当然,通通都是简装版本。我们这位东道主也是做足了功课啊,麦克心想。

    ⑥麦克在写字台前坐下来。麦克以为欧林会坐到写字台后面去,但欧林让麦克吃了一惊。他在麦克身边的一张椅子上坐下来,跷起二郎腿,俯身向前,小心收腹,去够雪茄烟盒。

    “来根雪茄吗?恩斯林先生?”

    “不,谢谢您。我不抽烟。”

    欧林的视线转向麦克右耳后夹的一根香烟——如同旧时代纽约的俏皮文人记者将待抽的香烟得意地别在帽檐底下露出的一角记者通行证下头。麦克对这根烟实在是习焉不察,因此他片刻之间真是不知道欧林为什么看他。然后他呵呵一笑,把烟取下来,自己看了看,然后回望着欧林。

    ⑦“我已经九年没吸过了,”他说,“有个大哥死于肺癌。他去世之后我就戒烟了。至于我耳朵后面这根烟……”他耸耸肩。“我猜半是装腔作势,半是出于迷信。就像这件夏威夷衬衫,或者你有时在人家的桌上或墙上看到的那些东西,装在一个小盒子里,上面写着‘紧急情况下击碎玻璃’。一四〇八是吸烟房间吗,欧林先生?万一真爆发核战呢。”

    “那的确是吸烟房。”

    ⑧“那敢情好,”麦克诚恳地说道,“熬夜时不用担心这茬儿了。”

    欧林又叹了口气,但这次的叹息里没有大堂里的那种沉郁感。没错,是因为这个办公室,麦克心想,这是他的办公室。今天下午,麦克跟律师罗伯特森一起来时,⑨欧林也是一进到这个房间就显得镇静了许多。这也很自然。你除了在自己的特殊地方,还能在哪儿感觉信心十足呢?欧林的办公室里挂着不错的照片,地上铺着块不错的地毯,还有不错的雪茄存在防潮盒里。自从一九一〇年以来,无疑已经有许多经理在这里处理过许多业务;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个房间和那个金发黑裙露肩女人一样,也是纽约的象征。她身上的香水味,仿佛是个暗示,她会在凌晨时享受纽约式活力充沛的健康性爱。麦克来自奥玛哈,但已经多年没有回过老家。

    “你还是认为我不能说服你改变主意,是吗?”欧林问道。

    “我知道你不能。”麦克说,重又将香烟放到耳朵后面。

    其中大部分修改的理由都很明显。如果你将前后两份稿子对起来看,我相信你一定能明白,基本上所有的修改都是为了什么,我还希望你会发现,认真细看,即便是所谓的“专业作家”出手,初稿也是活儿很糙。

    大多数的修改都是删节,目的在于加快故事节奏。我删减时,脑子里始终想着斯特伦克的话——“删掉不必要的字”——同时也是为了满足我前面给出的公式:第二稿=初稿×90%。

    我挑了几处修改,稍加说明:

    ①很显然,《宾馆故事》作为标题远远不如《无敌推土机》或《蚁王诺玛·珍》醒目。我写初稿时,只是随便写了这个题目上去,知道我往下写时一定能找到更合适的题目。(我即便想不出更好的标题,编辑通常也会帮忙出主意,想题目,但结果多半很糟糕。)我喜欢《一四〇八》,是因为这小说属于那种“十三楼”故事,而且这几个数字加起来正好等于十三。

    ②奥斯特梅耶这个名字又长又怪。我用“全部替换”功能,将名字换成“欧林”,一举将故事缩短了十五行之多。再说,我写完《一四〇八》之后,想到这个故事很可能要被收到我的一个有声小说集里去。那里头的故事都要由我本人来朗读,我可不想一个人坐在录音棚里,整天一遍又一遍地念叨奥斯特梅耶如何如何,奥斯特梅耶又如何如何。所以我把名字改了。

    ③我这是在揣摩读者对他的想法。大多数读者都有独立思考能力,因此我把三行字减到两行。

    ④舞台指导式文字太多了,不需要这么长篇大套地解释太显而易见的东西,背景故事太笨重,删掉了事。

    ⑤啊,幸运夏威夷衬衫登场了。这个意象在初稿就出现了,但是在三十页之后。一件重要的道具,那时候登场太晚了,所以我把它往前提了。有条舞台剧规矩是这么说的:“在第一幕中,壁炉上方如果摆着一支枪,在第三幕,枪就得开火。”反过来也成立,主角的幸运夏威夷衬衫如果会在故事结尾时起到相当的作用,那你得让它尽早出现。不然它看起来就像是作家临时抱佛脚、专为解围设计的道具(其实的确如此)。

    ⑥初稿里有句“麦克在写字台前的一张椅子上坐下来”。唉,得——他还能坐在什么上?地板上吗?我想不会,所以删除。我还删除了关于古巴雪茄的一句话。不仅是因为这话听着不新鲜,更是因为烂电影里的坏人总是说:“来根雪茄!古巴货!”快得了吧。

    ⑦初稿和第二稿要表达的意思相差不大,但是第二稿被删得只剩骨架。注意看!看看这败兴的副词“不久”,看到了吗?被我一脚踢开,毫不留情!

    ⑧这里不仅有副词,还是斯威夫特式的句子:“那敢情好,”麦克诚恳说道……但我坚持不改这个地方,我的辩词是,例外正好说明规则有道理。我把“诚恳”放在句中,是想让读者明白,麦克在取笑可怜的欧林先生。语气不重,不过他确实是在取笑人家。

    ⑨这一段非但啰嗦,而且重复。删它没商量。但是,有些人在属于自己的特定位置会感到舒适,这一点似乎能说明欧林的性格,所以我加了这么一句。

    我考虑过把《一四〇八》全篇终稿放在本书里,但是这想法跟我决心追求的初衷相违背。你如果想听完整故事,可以从《血与烟》这部收有三篇小说的有声书里找到这篇《一四〇八》。你也可以上西蒙和舒斯特公司的网站看试读版,网址是hhp://www.SimonSays.com。记住,上文只是例文,你不需要读完整篇小说。我是在教你维护引擎,不是带你出去兜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