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芳香-让体罚消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提起体罚二字,基本是“专业术语”了,那就是老师对学生身体的侵犯和惩罚。当然,父母也有打骂孩子的时候,但那是对“自己孩子”的打骂,尽管同样不合理不合法,但不是此文要涉及的内容,另文再谈。也许是自小深受师恩,在我的记忆中,始终都是我少年时期恩师们的高大形象。他们拿着卑微的津贴,住着简陋的房屋,日日夜夜辛勤耕耘不计得失,不畏艰苦,耐心细致,和蔼可亲。飞扬的粉尘,清贫的生活破坏着他们的健康,让他们过早衰老生病,有的甚至过早去世,但他们依然无怨无悔……

    每当想起他们,我心满是感激和感恩。此时,甚至于不想再继续这个沉重的话题。

    但我还是得说,为亲耳所闻的一件事。只觉得不说不快,更感觉说出来也是我的义务。尽管我心依然不改对老师们的敬重和景仰。一日下午,我去学校接女儿,早到了一会,学校大门未开。于是,就站门前等。旁边一个六十来岁的阿姨正和另一个家长在闲聊:

    阿姨说:“我来一个多小时了,坐家里心不踏实,来这听着,我孙子哭声大,如果他哭了我就叫门进去”。

    “为什么啊?”另一家长问。

    “昨天孙子回来哭得饭都没有吃,问他好久才说,还要我保证要保密。我孙子告诉我说:王老师说我上课和小朋友说话了,罚我捡全班的废纸,我捡了;送饭的刘老师来了,见我手脏,又说我笨死了,到处捡垃圾,说我只该捡自己桌边,我错了两次,所以挨了两个二十鞭子。我问他什么鞭子,他说老师用来指黑板的。儿子和媳妇都去外地打工了,我心疼啊,可又不敢得罪老师,今天孙子说什么都不肯上学,说愿意当农民,问他谁教的这话,他说是王老师说的,从小不好好学,长大只有当农民。最后好说歹说才来,现在是春天了,他还把半个多月都没戴的帽子带上,说这样就不怕老师打头了,电视里说了,打头会变傻。”说到这,老人家眼眶红了。

    “那去给学校领导反应啊!”我忍不住说道。

    “没用啊,除非不在这上学了,我儿子说,别得罪人,等他们回来请老师吃顿饭吧。”

    “是不是真的啊?”我吃惊地问,心里半信半疑。

    “怎么不是真的,上次我来得早,看见上体育课的老师拿着长长的一根棍子,好几次敲打那些乱说乱动不好好排队的学生”另一个家长说道。

    “可从没有听我女儿说过老师打她呀?”我说。

    “那是你女儿听话吧,何况打了也不敢说,只是看见脸是花的,追问才说。”

    我心不由一阵冰冷。

    开门了,我快步去教室接出女儿。第一次不由自主地仔细看女儿的脸,特别眼睛周围,如果有花痕就说明哭过。有时看来看去都是干干净净的,还要忍不住问她一句:今天有没有人打你呀?(不敢说老师,怕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女儿很乖地回答:没有。于是放心地回家。从那以后每天如此。有时都怀疑我的心理是不是有问题。可那个“奶奶”的话总是挥之不去。

    如果那“奶奶”说的是事实,我敢肯定,那个还只是学前班孩子的心里一定不会轻松。家长所受的伤害只是一时的心疼,一时对老师的不信任,可孩子呢?对他也许是一辈子难以愈合的创伤。别总认为时间可以把一切遗忘,那些最初的伤害,特别是心灵上的伤害,只会随时间越来越深重。如同我自己对中小学那些恩师的美好印象,一生不变。

    这可能不只是我个人的过于担忧。从各种途经知道,现在体罚学生的现象又有所增加。究其原因,据说是现在的孩子太难教,调皮,自负,不听话,不用“武力”根本不行;再者,就是个别老师心比天高,总觉得收入低,工作辛苦,生活压力大,让他们变得脾气粗暴。二者拼加就有了体罚学生的行为。

    但我还是希望这个“体罚”一词,能从教育这个光荣的行业消逝。如果老师们在感到累烦的时候,多想想当初选这个职业时本应想到的奉献。如果能想想自己也在为人父母,也会为人父母,如果能爱学生如同爱自己的孩子,我想体罚一定会最终绝迹的。就算你的确忍无可忍了,也最好能像为自己孩子的小屁股扬掉一点灰尘就行了。当然,也还得我们家长配合,对孩子不过分娇惯,爱孩子要有底线,要有原则。

    老师也是人,和其他人一样,也有素质的高底,文化层次的高矮,尽管是极少数的人极少时候所为,或许真的在所难免。那我们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我们教育主管部门,毫不留情地把那些素质差,不热爱教育事业,不热爱孩子,动不动就体罚孩子,脾气暴躁的另类老师“请”出教师队伍,让他们另寻他们可以“施展才华”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体罚从教育行业消失,才能让家长放心,让孩子健康成长,让祖国的未来有望。

    2008年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