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雪肆虐的乌拉尔山脉发出的第一枚子弹开始,《兵临城下》这部电影都在诉说着战火中的浪漫与感伤,以及如同驻足峭壁悬崖之上的那种毫无退路的局促窘迫,经历日复一日艰难的对峙,直到决胜的子弹从瓦西里那支莫辛-纳甘枪中发出,贯穿敌首,观众才安下心来。
人们对狙击手有着刻板成见,认为他们能够冷静到毫无人性、冷酷到杀人如麻。《兵临城下》或多或少使大众心中对狙击手的印象有了一些改变,影片中的瓦西里以其清澈的眼眸、与机智并存的勇敢、笑到最后的胜利征服了无数观众。
当瓦西里的子弹带着金属的锋利与火药的刺鼻味道贴近敌人前额的时候,或许在子弹击中之前,敌人的灵魂就被死亡的恐惧撕碎了。
初露锋芒
在1942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一次战斗中,没有发到枪的瓦西里手持5发子弹跟随部队发起冲锋。德军密集的炮火阻拦着苏军的进攻。苏联红军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去,后边的人冲上来拿起战友的枪继续向前。然而勇敢还是没有改变失败,战斗结束了,苏联士兵的尸体布满了广场。德国的坦克耀武扬威地开过来,向阵地上死伤的苏军一阵扫射。
又一场扫射结束了,一切似乎恢复了平静。
不远处,德国军官们躲在一堵矮墙后得意扬扬地冲凉。几个德国鬼子端着枪在附近为他们站岗。藏在尸体中的苏军政治指导员丹尼洛夫悄悄探出头来。他很想干掉眼前的德国鬼子,可是对方有几个人,距离又较近,只要他开一枪,就会被敌人发现而必死无疑。丹尼洛夫几次端起枪又放下,汗水浸透了衣衫。“我来试试行吗?长官。”一个声音从后面传过来。丹尼洛夫看了看那个满脸血污的年轻人,迟疑了一下,把枪递了过去。
年轻人趴在地上,从前面一个花坛的缺口处将枪对准了敌人,他一动不动。
德军的飞机从空中掠过,在不远处扔下了一颗炸弹。炸弹轰然爆炸……与此同时,正在洗澡的德国军官脑浆飞溅——年轻人开枪了。在爆炸声的掩护下,枪似乎发于无声。德国鬼子看着倒下的军官,莫名其妙、不知所措。没有给他们任何机会,随着飞机的轰鸣,子弹再一次悄然射出。又一名德国兵脑袋开花。剩下的人紧张地端枪躲避,却完全不知道子弹发自何处。“3个、4个。”年轻人默数着战果,连续发枪,只剩下一个敌人了。他好像发现了子弹的方向,朝年轻人走过来。他举起枪寻找着……年轻人猛地站起来。德国鬼子将枪对准了年轻人,手指扣动了扳机,然而已经晚了,一颗子弹已经击中了他的眉心。一瞬间,只一瞬间,第5个也是最后一个德国兵被击毙。年轻人向后倒去,重重呼出了一口气。
丹尼洛夫惊呆了:“你叫什么名字?”“瓦西里·扎伊采夫,长官。”
这个故事就是《兵临城下》这部巨作的开头,而这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智斗魔鬼
对于苏军来说,这正是一个需要英雄、需要榜样的时刻。丹尼洛夫认为,应该让全军知道这个“神枪手”,鼓舞士气,树立胜利的信心。于是军事记者们让第62集团军第284步兵师1047团的狙击手瓦西里·扎伊采夫声名大噪。苏联军民都为之骄傲,为之振奋。12、32、46……瓦西里的狙击战果不断迅速地增加着。希特勒的将军们坐不住了,他们决定拔掉这颗尖利的钉子,德军第6集团军司令部要求将德军的王牌狙击手调往前线,专门对付瓦西里。于是德国柏林索森狙击手学校校长、德军狙击之王柯尼格少校被委以此任,来到了斯大林格勒。
当致命的威胁向瓦西里靠近的时刻,爱也走近了他。美丽刚强的俄籍犹太女孩塔妮娅爱上了这位狙击英雄。为了爱情,为了理想,她毅然离开了安全的后方指挥部,勇敢地拿起枪与瓦西里并肩战斗。瓦西里也深爱着塔妮娅。他发誓,为了塔妮娅他要活下去,他要无畏地迎接一场真正的生死较量,而且,一定要赢!
从柏林飞抵前线的柯尼格率先开始行动。他打死了两名苏军狙击手——每个都是一发命中。这是决斗的挑战书。
这位德国狙击之王以行动宣告了他的到来。
接下来,就是决战前最紧张的准备阶段,对于瓦西里来说,那是黎明前的黑暗。狙击之王柯尼格名不虚传,像黑影一样笼罩在苏军狙击手之上。瓦西里是他们的希望,是唯一可以赶走死亡阴影的一道亮光。瓦西里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他感到死神就在他身边,稍一疏忽就会将他抓走。他知道自己只有一条路可走,杀了柯尼格。但柯尼格究竟在哪儿?
双方都在寻找着、等待着——决战的那一刻。
一天,柯尼格率先打破了沉默,他击碎了莫罗佐夫中士狙击步枪上的光学瞄准镜,击伤了另一名狙击手沙依金中士。莫罗佐夫和沙依金两人都是有经验的射手。他们经常在最困难的决斗中获胜,而这次,他们却输得“轻而易举”。毫无疑问,这真的是一个最强劲的对手。
紧张的对峙又持续了两天。
最后决战
第三天,清晨的薄雾渐渐散尽,太阳升起来了,照耀着这一片战争的废墟,刺眼的阳光使人感到无比焦灼。突然,丹尼洛夫好像看见了什么。他兴奋地跪起身来喊:“他在那儿!”话音未落,一颗子弹已击中了丹尼洛夫的肩膀。他尖叫着倒在了地上。柯尼格这一枪是决战开始的信号,是警告,是先发制人,是示威,也是阴谋。他没有打丹尼洛夫的头部,让他活着,就是希望瓦西里能够跳起来救助受伤的战友,从而暴露自己。
然而,瓦西里纹丝不动。
柯尼格也恢复了沉默。他任凭苏军卫生兵爬过瓦砾匆匆忙忙把丹尼洛夫放上担架抬走,没有再开枪。
瓦西里一边观察,一边紧张地思索着——敌人究竟潜伏在哪里呢?他小心地用望远镜观察。一块斜支在墙角的钢板引起了他的注意。钢板上胡乱堆放着一些碎砖头。它位于德军防线的前方。站在敌人的角度考虑,狙击点设在哪里最好呢?钢板下是否被挖成了掩体,敌人的枪手昼伏夜出?瓦西里紧锁眉头,大脑快速地转动着。狙击手的对决不只是枪法,还有耐力,还有心智!
对,钢板下就是德国枪手绝妙的巢穴。柯尼格,我找到你了!瓦西里把枪口瞄准了钢板下的暗点,等待着柯尼格的暴露。他想起了小时候,在乌拉尔山上,狼一步步警觉地走近,他屏住呼吸,一动不动,任凭冰雪,任凭饥饿,任凭恐惧……瓦西里静候着,狙击阵地已被丹尼洛夫暴露,柯尼格一定知道苏军狙击手会变换阵地。他的枪口像野兽的大嘴,随时会把人吞掉。在这种情况下,有任何轻举妄动,都等于死亡。
可瓦西里明白,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他必须尽快杀死柯尼格,解除苏军狙击手的最大威胁。于是,他把一只手套套在一块木板上举过头顶。说时迟那时快,手套刚刚露出一半便被一枪击穿。“啊哈,终于上钩了,恶棍。”瓦西里察看着被击穿的手套——不偏不斜,直接命中。这就说明子弹的正前方,德军的王牌枪手就藏在钢板之下!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把他引出来。可是怎么引?瓦西里决定——变换阵地,明天从另一个方向收拾他。
次日早晨,秋天的阳光穿过城市废墟,从德国人背后照射在苏联狙击手瓦西里躲避的方向。必须等过了上午才能行动,因为瞄准镜的反光可能会把位置暴露给德国人。
大部队的战斗也越来越激烈了,城市的上空飞机轰鸣,爆炸声此起彼伏。塔妮娅跟战友们一起掩护平民撤离,她的心里深深地担忧着瓦西里的安危。她一边战斗一边不时望向狙击阵地的方向,就在这时,一颗炸弹在她不远处炸落,塔妮娅倒下了,她的腹部深深插入了一块大弹片,鲜血像泉水一样涌出来,她轻轻呼唤着瓦西里的名字,闭上了眼睛……
太阳渐渐西移。午后,瓦西里的步枪已处于背光位置,而柯尼格的阵地则暴露在直射阳光之下。钢板边上有一个东西在闪光——是一块破碎的玻璃片,还是敌人枪上的瞄准镜?是采取决定性步骤的时候了。
瓦西里的战友库利科夫小心翼翼地把头盔稍稍向上举起,而瓦西里集中全部的注意力瞄准了钢板下的发光点。计谋成功了,柯尼格沉不住气了,他也想早点结束决斗。于是德国人一声枪响,库利科夫顺势将身子一挺,假装着大叫一声倒下去……
然后静下来了,空气中的紧张似乎在散开,决战似乎已经结束了。德国王牌狙击手柯尼格有些得意忘形了。他从钢板下探出半个脑袋窥视。等待已久的时机终于到来了。瓦西里迅速扣动了扳机。这是他4天来射出的唯一一颗子弹。这颗子弹击中德国狙击之王的前额,穿过后脑勺和头盔飞出。
天黑后,苏军284步兵师的部队开始进攻。战斗更加激烈。瓦西里和他的观察员爬出狙击阵地,从钢板下拖出了那具被击毙的德国枪手的尸体,搜出他身上的证件,证件表明:被击毙者正是赫赫有名的德军常胜狙击手、狙击之王——狙击教官柯尼格。
在这场战争中,瓦西里奇迹般地击毙了400余名德国兵!
不久后,瓦西里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触动地雷受了重伤,失去了那双明亮敏锐的眼睛。后来,他悄悄地去了乌克兰,在基辅市一所工业机械学校担任老师,有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妻子、一个平静安稳的家庭。每当别人提起这段往事时,他总是保持沉默。
而苏联人民也并没有忘记瓦西里,他们把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由他缴获的德军狙击手的步枪瞄准镜珍藏于莫斯科军事博物馆,他所使用过的狙击步枪也被陈列在伏尔加格勒博物馆中供后人瞻仰。
塔妮娅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战乱之中,她要到哪里去寻找自己的瓦西里?她渐渐绝望,以为瓦西里已经牺牲,痛苦地忍受着思念,在战后开始了新的生活。
直到后来作家威廉·克雷格在创作以瓦西里的故事为原型的小说《兵临城下》时找到了塔妮娅,塔妮娅才知道心爱的人还活着。她立刻晕了过去!
传奇狙击手的战斗和爱情同样刻骨铭心。
巾帼不让须眉——前苏联狙击手柳德米拉
柳德米拉·米哈伊尔洛夫娜·帕夫利琴科无愧于苏联一号王牌女狙击手的称号,她共击毙德国士兵309人,可谓巾帼不让须眉。
从古至今,战场一直是男人们的天下,战场是帝王的粉墨,战场是将相的长歌,英雄豪杰在重重刀光剑影下书写无限波澜壮阔。女人是极少涉足战争的,即便是现代,卷入战争的女人也大多是在军队的后方或是战火硝烟的边缘,穿着白色大褂忙于救治伤患,能做到这样就已经是十分勇敢了。
而手握狙击枪,埋伏在深山老林之中,在瞄准镜后面杀人于千米之外的那些女狙击手更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女狙击手中最有名的当数柳德米拉·米哈伊尔洛夫娜·帕夫利琴科,她不单夺取了敌人的性命,还为自己赢得苏联海军少将的军衔。
王牌女狙击手
海军少将柳德米拉·米哈伊尔洛夫娜·帕夫利琴科,苏联英雄,在敖德萨和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中击毙309个纳粹匪徒。
伟大的苏联女狙击手柳德米拉·米哈伊尔洛夫娜·帕夫利琴科于1916年6月12日出生在乌克兰贝里亚特沙科夫的一个小村庄。在孩童时代,柳德米拉是一个学习勤奋、成绩优异,而又具有独立精神的好学生。在她上9年级时,搬家到了基辅。她在那儿找到了一份工作。同时,她也常常参加一家射击俱乐部的活动,很快她成为了一个神枪手。
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时,柳德米拉已经是25岁的基辅国立大学主修历史的学生了。和许多同学一样,柳德米拉报名参加了红军,她近乎标准的女军人仪表赢得了招兵官员的青睐,但是她却表示希望拿起一支步枪到前线直接打击敌人。招兵军官笑了起来,问她知道多少关于步枪的知识。柳德米拉马上熟练地操起了瞄准的姿势。但是军官仍然试图劝说柳德米拉做一个战地护士。但是被柳德米拉没有商量余地地拒绝了。最终,柳德米拉参加了红军,到25步兵师做了一名步枪射手。
她有特异功能吗?
1941年8月,第25步兵师奉命保卫一个位于巴亚耶夫卡附近极具战略意义的山头。在巴亚耶夫卡附近的一个村落,柳德米拉获得了她的头两个战果。柳德米拉和一个观察兵一道活动,武器是一支带P.E.4瞄准具的莫辛—纳甘1891/307.62毫米口径狙击步枪。这种5发的步枪的初速是840米/秒,有效射程超过549米,是当时最好的狙击步枪之一。在敖德萨作战的2个半月里,柳德米拉一共打死了187个敌人。当敖德萨已无法坚守时,苏军集群撤往塞瓦斯托波尔。在接下来的残酷战斗中,柳德米拉于1942年6月被德军迫击炮弹炸伤。根据最高统帅斯大林本人的命令,柳德米拉乘潜艇撤离塞瓦斯托波尔。到这时,她的战果已达惊人的309个。
柳德米拉随即被塑造为一个了不起的女英雄。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后,柳德米拉访问了美国,成为第一个被罗斯福总统接见的苏联公民。随后柳德米拉在美洲继续访问,她来到加拿大,在演讲里讲述自己的经历。回国后,晋升为近卫军少校的柳德米拉从未参加战斗。1943年10月25日,她被授予苏联英雄的荣誉称号和金星勋章。
战后的1945至1953年间,她在苏联海军供职,并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柳德米拉从海军退役后,又在苏联军事支援辅助委员会供职。1974年10月10日,柳德米拉·米哈伊尔洛夫娜·帕夫利琴科不幸逝世,年仅58岁,被安葬在莫斯科的Novodevichiye公墓。
墓碑上镌刻着女狙击英雄柳德米拉生前最喜欢的诗句——痛苦如此持久,像蜗牛充满耐心地移动;快乐如此短暂,像兔子的尾巴掠过秋天的草原。
为了纪念她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卓越表现,苏联在1976年发行了一枚以柳德米拉为主题的纪念邮票,邮票上的柳德米拉勇敢美丽、英姿飒爽,不禁使人联想起这位女狙击手盛年之时,是如何在枪林弹雨中英勇杀敌。
柳德米拉·米哈伊尔洛夫娜·帕夫利琴科这位苏联人民的女儿,将自己最美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可爱的祖国,苏联人民将永远铭记她,世界各地热爱和平的人们也会将无尽的敬佩献给她。
苏军王牌——前苏联狙击手尼古拉
越战初期,苏联秘密支持越南,并在外交上表示:苏联没有参加越战,也没有在军事上支持越南。由于苏联的参战是非正式的,苏军进入越南也是悄悄进行的。出发之前,参加越战的苏联军人都被告知他们此次参加越战是为了履行国际主义义务,支援社会主义兄弟国家。
越南的丛林是狙击手们天然的游乐场,狙击手在这里绞尽脑汁捕捉对手,向读者呈现一幕幕血腥、智慧的猎杀盛宴。
尼古拉就是从苏联来的优秀狙击手之一。他在越南战场上给美国大兵和美国狙击手带去了强大的震慑和巨大的杀伤力。在他的带领下,三位狙击手就牵制住了美军一个小型部队。当天空中发动机作响,美军竟派来轰炸机向这三人小队进行报复……
临危受命
黑色的枪管从一堆落叶中缓缓地伸出来,瞄准镜中的十字线已经牢牢地套住了目标的身影。屏住呼吸,手指在扳机上一扳,“砰”清脆的枪声响过以后,目标的头上立即绽开了一朵血花,倒了下去。小心翼翼地退回隐蔽所,美军第一狙击手威尔长嘘了一口气,从口袋中掏出本子,在上面再画了一条横杠,这已经是他第58个战果了,他将是尼古拉最强的对手。
越南战场是一个很适合进行狙击战的地方,这里,森林为狙击手们提供了天然的射击场所和藏身处,在用特种战不能有效对付越南游击战之后,越来越多的美军狙击手来到了越南。他们单枪匹马地穿梭于森林中,神不知鬼不觉地对越共的军队进行着无情的猎杀。
面对美军狙击手造成的越来越严重的伤亡,越共中央坐不住了,他们知道,如果不有效地对美军狙击手进行反击,那么,部队的士气将受到极大的打击。但是他们手中缺乏对付敌方狙击手的最好武器——我方的出色狙击手。于是,他们想到了苏联,寻求苏联当局的帮助。
尼古拉便是苏联派来的优秀狙击手之一。
初战告捷
一个黑影在森林里闪动了一下,然后又马上消失不见了,尼古拉知道,他遇见了和自己身份一样的人——狙击手。他悄悄地把经过伪装的枪管伸出来,眼睛靠在瞄准镜上,静静地等待着。
20分钟过去了,没有动静,可是他不敢有丝毫的放松,从狙击学校学来的经验告诉他,狙击是一项极富耐性的竞赛,谁的耐性更强,更冷静,谁就是竞赛的胜利者!
30分钟过去了,森林里出奇的安静,安静到让人不禁毛骨悚然。乌鸦不时发出的“哇哇”的叫声更增加了不少紧张的气氛。
尼古拉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一滴滴的汗珠,他咬了咬自己的下唇,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
一只受惊的兔子突然从侧面的树丛里蹦了出来,尼古拉知道,他的对手已经转移到侧面了,他缓缓地、极其小心地把枪口转移过来,通过瞄准镜,他看见树丛中间露出一架望远镜,正在观察着。
找到目标了!尼古拉把瞄准镜的准星牢牢地套在望远镜的镜片上,击发!枪声划破了森林的寂静,无数的飞鸟冲天而起。
目标再也不动了,但是尼古拉还是在瞄准着,不敢有丝毫大意。20分钟过去了,目标还是一动不动。于是,他小心地从隐蔽处退出来,匍匐着,慢慢地靠了过去。子弹准确地射进了敌人的眼睛,后脑上穿出的弹孔中还流着白色的脑浆和红色的血。
狙杀成功了。
较量!较量!
由于苏联狙击手的秘密出现,使美国的狙击手们感到了莫大的恐慌,他们不得不更小心了。为了对付苏联狙击手,他们甚至不惜集体行动,设置各种假目标,在诱使苏联狙击手开枪的同时进行狙杀。而苏联狙击手则以守株待兔的方法,在各个森林入口埋伏着,等候美国狙击手的到来。双方在不断地较量着。
一天,在美军的营地里,威尔手里拿着瓶啤酒,一边看着同伴整理装备,一边尽情地喝着。58次的狙杀成功纪录,使他在狙击手中名声鹊起,每个人都想超越他,让自己更加伟大。
“你等着吧,威尔,我一定会超越你的!”说话的是史文森中士,他也是一个狙击手,已经有了42次的狙杀成功纪录,是第二号狙击手。
“不要太大意了,最近我们的狙击手伤亡明显上升了,而且从尸体上看都是一枪毙命,这证明是被另一个狙击手狙杀的,你要小心。”
“放心吧,能够射中我的子弹现在还没有造出来呢!”史文森背起行装:“我要打猎去了,我会超越你的!”
“小心为上!”
尼古拉靠在掩体的墙上,疲倦地闭上了眼睛。已经连续几天没有好好休息过了,他的体力已经透支。在吃过食物补充体力以后,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休息。狙击所消耗的不单是体力,精神也受到了很大的损耗。但是突然间他神经一绷隐蔽了起来。
史文森肯定自己遇见了一个敌方的狙击手,因为他的反应太快了,在他刚准备举枪瞄准的时候他就消失了。那是只有狙击手才具有的反应。他决定跟这个狙击手玩下去,玩一场只有一个胜利者的游戏。
尼古拉庆幸自己在睡梦中还能对脚步声产生警觉,在无意识地听到脚步声后,他下意识地清醒过来,然后又迅速地隐蔽了起来。隐蔽好后,他才顾得上观察周围环境,没有一个人,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只是他自己多心。可是,作为一个狙击手,他知道,他遇到了另外一个同是狙击手的人。
每次的等待总是让人感到无比烦躁,特别是高手之间的较量,1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任何动静。
史文森躲在一堆落叶的下面,透过望远镜警觉地观察着一切轻微的异常。对手能在那么长的时间里不暴露行踪,让他感到莫名的激动,已经很久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对手了。越是高水平的狙击手,就越能让他斗志昂扬。
COME ON,BABY!他在心中默默地呼喊着。
尼古拉也知道自己面对的是水平很高的狙击手,他不敢有丝毫的大意,默默地趴在一个树丛里,一动不动,等待着对方犯的哪怕是一个细小的错误。这时,天气突变,阴云密布,不一会儿大雨倾盆而下。
双方都在雨中守候着,都希望这场雨能够帮助自己找到对方。
史文森这时发现雨水已经开始聚集汇成水流了,可能会把自己藏身处的树叶冲走而暴露自己。于是,他开始悄悄地移动,每次都很轻,试图不暴露自己。终于,他成功地转移到了一棵树露出地面错综复杂的树根下。
他再次用望远镜观察,缓缓地移动着视线,突然,他发现一个钢盔在一个树丛里闪了一下,定住,再观察,没错,是钢盔,露出了一点点,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对于追求一枪毙命的狙击手来说,已经足够了。于是,他举起枪,瞄准,射击!成功命中,钢盔立即耷拉了下来。他兴奋了,从掩体里猛地站起来,要去看一下他的对手!
就在史文森兴奋之时,“砰”一颗子弹精确地射中了他的眉心,他身体一颤,整个人就倒下去了,鲜血和着雨水染红了整个地面。
尼古拉从另一边的树丛中站起来,他刚才也趁着下雨转移了位置,随后把钢盔用树枝挑起诱敌,没想到真的奏效了。他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抽出匕首,来到史文森的尸体旁,把他的肩章割了下来,放进自己的口袋。这已经是他的第14个战果了!
清醒镇定
狙击成功带给狙击手的喜悦是无尽的,对于尼古拉来说,每次成功的狙杀都是自己的荣耀。看着口袋里的14个肩章,他是兴奋的。今天,他奉命和两个同伴一起去牵制一个营的美军,让越南的部队有足够的时间作好防御准备。
他们在树林里静静守候着,等待着美军的到来,三个人,三支黑洞洞的枪口闪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寒光,从不同的方向瞄向树林唯一的入口。狙击,又要开始了。
透过瞄准镜,他们发现五个美军大兵出现在通向树林的路上,还有人背着小电台。他们知道这是美军的先头侦察分队,于是不动声色继续保持沉默。
那五个美国大兵以战斗队形搜索前进着,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在他们眼皮底下埋伏着三个一枪毙命的狙击手正在等候着他们身后的大部队。在他们确认没有什么敌方军队埋伏后,他们用电台告诉身后的部队,可以前进了。
美国兵继续前进对下一个地段进行搜索,狙击手们放过了他们,因为他们等待的是后面一个营的500多名美国兵。
过了10分钟,大队的美军士兵出现了,他们排成三排,以长蛇阵的队形行进着,对于狙击手来说,这是一群再好不过的靶子了。
“砰……砰……砰……”三支狙击枪响了起来,排头的三个美国兵应声而倒,而后边的美国兵由于一时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竟然都没有卧倒。
“砰……砰……砰……”又是三声枪响,又有三个美国兵倒下了,直到这时美国人才知道他们遇到了伏击,全部慌忙卧倒,漫无目标地发射着子弹。
看到美国人都卧倒了,狙击手们也停止了射击,在没有把握命中的情况下,狙击手是不愿意开枪的,因为他们携带的弹药有限,要求极其精确的射击,争取一枪解决掉一个。
在胡乱射击一阵后,美国人发现他们没有再受到攻击,于是认为已经把埋伏的越南游击队吓跑了,便又站了起来准备继续前进。但是他们没有想到,他们这次面对的不再是越南的游击队,而是训练有素的三个狙击手。重新前进还没有几米,又是三声枪响,又有三个美国兵倒了下去。这次,美国人学乖了,立即卧倒,很长时间都没有再起来。
那五个美国先头侦察分队的士兵显然听到了枪声,他们又返回来了,狙击手们当然不会放过送上门的猎物。于是,卧倒的美国士兵们看到了这样一幕:那五个同胞拼命地奔跑着想要与他们会合,可是,随着步枪声音的一声声响起,他们一个个栽倒在地上,五个人,五声枪响。现在,美国人终于明白了,他们碰到的不是游击队,而是狙击手。
于是,报复开始了。美国人用上了大炮和飞机,对树林进行了长达30分钟的猛烈轰炸,美国兵们也不管命不命中,把枪里的子弹也全部倾泻进了树林。飞机投掷下来的燃烧弹把树林点着了。顿时,树林里浓烟四起。
轰炸结束了,尼古拉从被炸弹差点掀翻的掩体中悄悄探出身子,环顾了一下四周。一个同伴的掩体已经被炸飞了,身体被炸了出来,狙击枪也被抛了出来,尼古拉知道,他已经惨死。还有一个同伴似乎没事,还能跟他打手势示意。美国兵没敢再前进,他们丢下十来具尸体匆匆退去。尼古拉和另一个同伴从掩体里站起来,来到牺牲了的同伴前。他们默默地挖了个坑,把同伴埋葬了,然后把他的狙击枪插在了坟墓前。把失去伙伴的愤怒与悲痛咽下,尼古拉重新握紧了枪。
敌方复仇
史文森的尸体被找到并运了回来。威尔在营地里看着史文森的尸体,一枪毙命,子弹从眉心打入,从脑后穿出,只有狙击手才有这么好的枪法。他把史文森的狙击步枪拿起来,拿出弹夹,已经发射出一颗子弹,证明史文森开过枪,但是没有打中对手。能让一个优秀狙击手不能做到一枪毙命,那对方一定是更优秀的狙击手。威尔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笑意,他把枪放回史文森的身边,说:“伙计,我会为你报仇的!”
苏军狙击手们突然遇到了可怕的敌手,四天内已经有三人被击毙,而且从伤口上看,都是打在要害部位一枪毙命。显然,他们遭遇到了比自己略高一筹的狙击手的狙杀。苏军狙击手们被迫减少单独狙击的次数,转而采取双人小组进行行动。
威尔隐藏在灌木丛的下面,身上披着一块迷彩布,使得他看上去好像与大地融为一体。他已经在这附近活动三天了,发现不断有对方狙击手出没于这个地区,于是,他把自己伪装了起来。前方是一片与人齐高的蒿草地,很适合狙击手的行动。威尔根据自己的狙击经验告诉自己,今天一定有所斩获。
他就这么静静地等候着,等候着猎物自动送上门来。
经过漫长的等待,蒿草突然一阵晃动,他知道有人来了。他把瞄准镜打开,眼睛靠了上去。两个拿着狙击步枪的狙击手从蒿草里走了出来,有说有笑的,全然不知道死神就在附近。
瞄准镜已经套住了其中一个狙击手的头,击发,那个人的头猛地向后一仰,然后整个人就往后倒了下去,鲜血在空中画出了一道美妙的弧线。
另外一个狙击手立即卧倒,把身体尽量压低慢慢地往后移动着,试图退到蒿草里面去。威尔不愿意让猎物就此溜走,他把枪口压低,瞄准了若隐若现的钢盔,他在等待着,等待着一个机会。那个狙击手向后一直移动着,不时把头稍微抬起一点观察周围的情况。在威尔的瞄准镜里,看到的只是钢盔下露出的一双眼睛,但是对于一个优秀的狙击手来说,已经够了。在那个狙击手再一次抬头察看情况时,威尔扳动了扳机,血从那个狙击手的头上流了出来。
掏出本子,再在上面画上了两杠,已经是第63个战果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