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记录-像幽灵一样战斗——狙击作战要领(一)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狙击手已经成为今天特种作战行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甚至,一名出色狙击手的行动本身,就可能是一次特种作战的全部。狙击手需要具备的不仅有高超的射击技术,还有精明的头脑。为了培养出优秀的猎手,一个个狙击手培训学校设立起来,使狙击手的培养走上了工业化生产的道路。被送进培训学校的士兵们从教官大声的呵斥中,在地狱般的训练下成长为优秀的猎人。

    狙击第一课——基础教程

    能够在军队里被选为狙击手的士兵,都是在训练中不怕累、在战斗中打不死的人,在最恶劣的环境中都能生存,个个都是百步穿杨的神射手。他们跟普通的士兵很少来往,我行我素。总之,他们特立独行,让人产生无限遐想!下面让我们领略一下钢铁般的战神是如何造就出来的。

    教官的下马威

    第一周,教官会对学员们训话:“在这里,我就是皇帝,你们在这里没有名字,只有编号,直到你们被踢回去或者从这里自动走出去。你们的命是我的,我不管你们曾经在部队里多么威风,在这里,回答我的话只有两句——‘教官’和‘明白!教官’。如果让我听到第三句,我就会让你们的屁股立马开花!”

    某天凌晨3点左右,士兵们睡意正浓,忽然传来尖锐的哨子声。紧急集合,士兵们一阵忙乱,有些甚至连鞋子都没穿好就冲了出去。在门口迎接他们的是一束高压水柱,他们东倒西歪地排好队,教官计算着时间,对着他们吼:“你们这帮懒虫,三岁小孩都比你们快,没事了,回去睡吧!”士兵们浑身湿透地躺在床上,刚合眼,哨子又响了,冲出去排好队,教官说:“没事了,回去睡吧。”队伍里发出了不满声,教官大吼:“不想睡是不是?打背包!5公里越野!”

    当然,这是某部军事电影对魔鬼训练的描绘,而真正的狙击手训练也是如此。

    第一个星期就是跑步,天天跑,负重跑、轻装跑,跑得士兵们口吐白沫,半死不活,教官稍微不满意就重跑。而且,伙食也不按时供应,有时候一天一顿,有时候一顿都没有,就这么饿着肚子。晚上士兵们又累又饿睡不着,眼泪哗啦哗啦地往下流。

    进入地狱前的热身

    第二周,开始基本单兵动作训练,200多米的训练场,先跑过平衡木,然后翻过一个差不多2米高的墙,从铁丝网下面爬过,爬绳网,顺绳子爬下来……

    接下来是更加严酷的训练,教官在耳边吼,几个助教在几个重要的地方大声地提醒士兵们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动作要领,那些动作完全变成了机械运动。之后增加了几个项目:每天100个俯卧撑、100个引体向上、100个仰卧起坐、100个高抬腿跳、100个举枪跳蹲!

    这是今后每天的必修课,无论训练强度多么大,每天必须完成!

    身体的极限

    第三周,由于前两周的体能训练,士兵们的身体壮实了很多,接下来的几周伙食供给还不错,士兵们发现自己成了一个饭桶,就这样继续着每天同样的训练课程,直到第九周。

    第九周,士兵们被车拉到离营地很远的地方,然后教官把背包丢给士兵,背包加枪全部负重有40多公斤。教官说:“这里离营地有50公里,自己跑回去吧!12个小时到,顺着公路跑就行了。”然后,把车开走了!

    50公里,12个小时,40公斤负重!士兵们完成了50公里越野后,得到了难得的12个小时休息,这次,又有几十个人没能坚持下来!

    第十周主要是游泳训练和配合训练,士兵们被带到一条河边,12人扛一艘冲锋舟沿河岸往下游跑,然后逆流划船,冲锋舟重得要死,12个人配合不好根本抬不起来,更不用说扛着跑。划船的时候也要配合默契,要不,急流很快就会把船打翻,教官会开着装有发动机的冲锋舟把这些落水兵拉上来,然后继续训练。每天都要完成定额训练,不完成没饭吃!还有,就是扛木头,一根大圆木,12个人要配合好了才扛得起来并跑得动,要不,一下子就稀里哗啦全倒下了。

    漆黑的梦魇

    第十一周,士兵们被带到了营地旁边的一座大山上,这里有个隐蔽的入口,进去一看,里面很大,才知道是二战时期的防空洞。有好几十米高,里面有个大水池,还有一座跳水塔,很高,大概有30多米。士兵们被赶上跳水塔,然后从上面跳下来。

    某个受训士兵曾有这样的经历:“在夜里,教官偶尔会把士兵们都集中到水池边,然后给我们戴上简易呼吸装置,把我们放到池子底,四周什么都看不到,黑糊糊的,池子估计有20米深,每个人前面都有根绳子,万一有什么,我们就拉绳子浮出水面。这还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四周除了水泡声,一切都静悄悄的,让人感到恐惧,水也冰冷冰冷的,感觉我身体的最后一丝热量都被榨干了,我努力地控制自己的呼吸,根据脉搏跳动来估计时间,大约过了2个多小时,有人顶不住了,拉绳子浮出了水面,绳子上系着铃铛,铃铛声传到水下,感觉很虚无缥缈!”

    炼狱周正式开始

    第十二周,清晨先是武装越野15公里,跑回来还没休息,马上又跑,一整天只有大量运动,没有休息,这样跑了三天三夜。这几天,每天的伙食少得可怜,每天休息不到一个小时,第三天的时候,士兵们已经手脚僵硬、目光呆滞、意识混乱了,有的晕了过去,有的甚至出现了幻觉,被抬了出去。还没完,扛圆木、战术训练、单兵训练、划船……这些大运动量的训练也没有暂停过。第四天晚上,士兵们已经累得不成人形,爬绳网和铁丝网的时候,助教在耳朵边大声地问问题:“你的枪是什么型号?口径多少?你爸爸叫什么?你的代号?我是谁?……”都是些简单的问题,要是在平时,随便就可以回答上来,可是,这时候的士兵完全靠意志在支撑着,脑子已经空白了,喊声听来似乎是在空气中飘荡一样。

    在炼狱周中不断有人被抬出来,有些士兵稍微清醒后又挣扎着返回训练场,训练场像是飘在空中一样。

    这样的训练历时5天,教官终于说了一句话:“训练结束!”剩下的士兵一下子就瘫倒在地上,睡着了!

    要想在训练营里受到尊重和捍卫人格,只有向他们证明——我是最优秀的!

    接下来,是一个专业教官训话,教官说:“你们经受住了最艰苦的训练,但是,不代表你们已经成为一个合格的狙击手,狙击战术讲究的是人与人的默契,在今后的训练里,我会将你们训练成一个又一个默契的团队。现在,我讲一下基本战场守则,这些,你们要牢牢记住,这将是今后你们在战场上的保命和完成任务的法宝!

    “第一,这里是战场,任何一个失误都会要了你们的命!

    第二,别把敌人想得太笨,那会显得自己很蠢!

    第三,别以为自己看不见对方,对方也看不见你,要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战场!”

    狙击手的大脑

    从第十三周开始,士兵进行公共专业科目的训练和学习。比如:渗透、基本狙击、队形、搜索、逃脱、攻击、线路选择、野外生存、野外食物索取、基本情报判读、攀登、轻武器使用……

    公共科目一共有6周学习时间。

    在对轻武器学习使用的过程中,士兵们接触到的全部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狙击步枪,比如:M16、M24、gelok、G36……

    在这期间,战术教官要求士兵每时每刻都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注意事物的变化。刚开始,他们很不习惯,一次去食堂的时候,大家排好队,浩浩荡荡地杀向食堂,结果,被教官布置在食堂里的一束高压水柱伏击了;在进行野外行军训练的时候,因为时间紧,士兵们没有按照战场规则在前方进行侦察,一帮人呼啦啦地冲到了终点,结果被教官一顿臭骂;晚上站岗,教官有时候会半夜把士兵叫醒,让他们去摸其他战友的哨,有时候是教官亲自来摸。

    士兵们从第十七周开始训练重武器使用,比如:大炮、高射炮、特种车辆驾驶,学习操炮、把炮推进阵位或者拉出阵位、测距、塞炮弹、开炮……当然,不是真的炮弹,而是训练弹,炮弹特别死沉,快速射击的时候,送炮弹的都快跟不上了,通过训练,队员之间有了默契。

    第二十周进行速降和登机训练,士兵们前期爬绳网就已经有基础了,利用绳网上下的时候就要爬绳子和通过绳子滑下来。有一架直升机,士兵们要摇把手把直升机升到不同的高度来训练。直升机的引擎还可以发动,在里面的时候全身跟着颤动,前几次落地的时候士兵全身还在抖动。从这边滑下来,再从那边爬绳梯上去,每天就这么爬上滑下。

    枪不离身

    从第二十二周开始,士兵们将进行专业训练了。从第22周到第25周这四周的时间里,士兵们学弹道学。在不同距离、不同子弹、不同枪械、不同环境下进行狙击训练。掌握温度、湿度、光线等环境对枪械和弹道的影响,学到了狙击手的伪装技术等等!

    这个时候狙击训练要求是400米内首发命中头部那么大的目标,800米内3发命中胸部目标,1000米内3发命中胸部目标是优秀。通常来说,1000米内士兵都可以单发命中胸部目标。练习瞄准的时候,教官会不断地报出目标参数,然后士兵回答纠偏,弹种选择等等……

    第二十五周,个别成绩优秀的狙击手被带到山洞里,被关到黑糊糊的房子里,不见天日,连声音都没有,不知道时间。然后,无所事事。前两天还好过,每天在黑暗中作运动,有人会准时来送吃的,但是谁都不跟他说话。

    不知道过了多少天,狙击手们放出来后被带到医务室检查身体,一个教官给他们作心理测试,比如会问及你这些天在干吗,想什么等等。这是对狙击手的心理耐力进行的测试,心理素质差的,或转到了其他专业,或被送回了普通部队。

    然后是格斗训练,学习了徒手格斗后,学习匕首格斗。然后是教官的示范,先用假人示范,然后两个学员跟教官真人对战,当然,教官是不会用全力的,不过没两下,两个学员就趴下了。

    狙击手在第二十八周被送到了空降部队接受跳伞训练,为期两周。

    首先是从1.5米的跳台开始,学习跳机动作和触地动作,双腿并拢,双手保持拉伞绳的动作,随时保护头部。触地时双腿一定要并拢好,脚尖略微向前帮助缓冲,屈膝,眼睛盯着地面,如果落地速度太快或者地形不好,则应立即弯腿缓冲并向侧面倒下,双手护头帮助缓冲……

    跳台越来越高,最后的跳台将近5米高,万一空降时主伞打不开,副伞比主伞小,落地速度相当于从2~3层楼跳下来的速度,为此有必要进行充分准备。

    百步穿杨

    第二十九周开始精准射击训练,每个狙击手每天至少要打掉5000发子弹。而且,这5000发子弹是不允许有任何偏差的。

    刚开始第一天,狙击手们还有几个达不到目标的,但最多也就有几发子弹没有命中目标。训练内容有400米卧射、800米站射、1000米蹲射、1200米自由射击等等。

    狙击第二课——绝对冷静

    心动的代价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两个狙击手对峙时的心态,对于狙击手来说,心态可以决定生死。在任何人都会紧张的战争中,狙击手唯有具备冷静的心态才能弹无虚发!

    策纳和维克多是两位顶尖的狙击手,他们有过几次照面,两人都很欣赏对方的枪法,如果不是因为这该死的战争,或许他们还能成为朋友。这天,他们隔河相遇了,仅仅根据出枪的动作,他们就认出了对方。“维克多,我知道是你,我们总算相遇了。”策纳很兴奋,今天终于有机会比比谁的枪法更高一筹了。

    说时迟那时快,策纳已经瞄准了维克多的枪口。他不敢瞄准维克多戴着伪装帽的头。他知道,就维克多的枪法和射击速度来说,在中弹前,他完全来得及射出自己的子弹,那颗出膛的子弹即使是在维克多死后,也会飞过来要了自己的命。因此,只有向维克多的枪口开枪,才能拦住他的子弹。毕竟都是高手,维克多的想法与策纳一模一样。

    两人谁也没有开枪,他们很清楚只要对手比自己多一发子弹,那自己就一定会死在这颗无法阻挡的子弹上。此时所能做的就只有对峙了,你瞄着我的枪口,我瞄着你的枪口,不妥协、不后退,只有坚持,但是不知要坚持到什么时候。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谁也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出现什么情况。突然,一位窈窕的女郎从策纳对面的树林里走到河边。她四处看了看,见没什么动静,于是开始脱衣服——显然她是要洗澡。

    女郎解开纽扣,露出嫩白的脖子,接着脱下裙子……

    策纳呼吸急促起来,他感到机会来了。“与这样诱人的裸女正对着,而我只面向维克多,他现在一定比我还要躁动。”策纳坚信没有一个男人能抵抗美女的诱惑。于是,他果断地扣动了扳机。就在这一瞬间,裸女突然转过身来,策纳不由自主地颤了一下,因为有生以来,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完美、性感的女人……

    策纳的枪口不由自主地偏了,对面的一串子弹却带着死神准确地扑来……策纳到死也没明白——其实,维克多是个女兵!

    仅剩子弹和冷静

    毫无杂念的心态是狙击手必备的心理素质,在冷酷的战场上,在狙击手的视野里只有目标。狙击手的基本特点是要做到弹无虚发,一枪致命。关键时刻只能一枪,还要致命,其要求是多么严酷和苛刻。

    二战期间,曾有一名狙击手创下击毙敌人526名的杀敌纪录。要知道,在常规战争中,一般战斗人员击毙敌人平均所使用的子弹数量为400发,而狙击手平均每1.3发子弹就可以击毙一名敌人,这样比较一下,无论是军事上还是经济上,狙击手所发挥的作用确实非同小可。

    为了训练出一枪致命的狙击手,平均要花费40000发子弹。我们知道,狙击手通常是从部队里枪法较高的人员中筛选出来的,即使这样,他们仍得从头做起,训练自己在烈日下、草丛里、阴影中、雨雪浓雾等恶劣环境里捕杀对手的本领。一名合格的狙击手,除了要有娴熟的射击技术,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敏捷的反应力,以及一般人所不具备的韧性和冷静。其实,狙击手最大的价值不在其高超的射击技术,而在于他们对敌人的心理威慑,他们像幽灵一样无处不在,可以一枪致命,没人知道他们下一枪对准的是谁!据说在某个战场上,当狙击手成功击毙一名敌手后,对方一队人竟然谁也不敢再动一下。这个说法也许有点夸张,但充分说明了狙击手的威慑力量。这种力量的源泉便是冷静。

    任何一种技术性工作的要领都在于进行不断的操练,在这一点上,狙击手和一般的操作工人没有什么两样。此外,狙击手同一般士兵最大的区别是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战争对人的考验是严酷的,对狙击手的考验在“严酷”二字的前面得加个“更”字,因为狙击手的袭击目标通常是对方首领或者重要人物,无论是对方或者己方,都不允许他有开第二枪的机会,这是他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如此强大的心理压力,除了冷静之外,还有什么力量可以与之抗衡?冷静对于狙击手的意义要比大赛中的运动员更大,因为丧失它的代价是生命。

    冷静,对于处于和平环境里的人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无论是面对繁重无绪的工作,还是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无论是数以万计的投资,还是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都需要我们去冷静地思考,冷静地对待。冷静产生智慧,冷静产生力量,有了智慧和力量,我们就可以让困难和问题“一枪致命”地消灭。

    为了适应战争需要,各国对狙击手心态的训练都很重视,狙击手的心理素质体现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应变能力上,恐怖事件具有不可预测性,因此需要狙击手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为锻炼狙击手的心态,除静态训练,他们还必须在激烈运动之后迅速冷静下来瞄准射击。比如百米冲刺后紧接着就趴下瞄准,让心态迅速冷静下来绝非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要靠日积月累锻炼出来。另外,队员们还要学会在不同的环境中伪装自己,就算大火在身上燃烧,也必须做到纹丝不动。

    除了具有冷静的心理素质外,狙击手还必须具备超强的忍耐力和意志力,在等待中发现目标并一枪毙敌。为了锻炼这种能力,训练中的狙击手每天清晨起床后要进行5公里越野跑。除了越野跑,每天还必须进行立姿、蹲姿训练,10来斤重的步枪,端着一站就是一上午,不管什么姿势,手都不能发抖,有时候枪管上还要挂一个装满水的水壶,锻炼手的稳定性。

    狙击手在集训中,每个人都会使用固定枪械,这样能够更好地掌握所用枪的性能。狙击手平时脑袋里就只有枪,成天就是围着“准星”、“缺口”、“目标”这3点在转,没有握枪时,手也会时不时端成持枪的姿势,或者食指轻轻一弯,扣动“扳机”。

    狙击第三课——亲历战争

    他蛰伏在岩石背面,“幽灵狙击手”——这是敌军“赠予”他的绰号,而更多人则愿意称呼他“死神之眼”。被他盯住的人,只有一种结果——死!

    他必须杀人。如果他不杀人,敌人就会杀死他。这就是战争,战争决不能失败,而为什么发动战争,对于狙击手来讲并不重要。

    他依旧一动不动,仿佛与岩石融为一体。灰色的废墟里一片安静,没有一个人影,远处偶尔传来零星的枪炮声。光线很明亮,轻风微拂,夏日的午后略有一些惬意。若在平时,这正是人们午休的好时光,可他却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在战场上,只有死人才安全……

    不错,只有劲敌死去狙击手才能活命,在生与死的较量里,在成与败的对决中,更多地射杀敌人并能够使自己全身而退的才是真正成功的狙击手。这种成功的狙击手往往历经了无数腥风血雨的洗礼,接受了更多艰难残酷的考验,他们宝贵的作战经验已经化做无形的勋章和坚固的盾牌,引领和保护他们行走在死亡和光荣并存的道路上……

    费卢杰的战火

    美国海军陆战队下士诺兰·考瓦尔斯基,他于2004年4月6日起在费卢杰战役中任美军狙击手。考瓦尔斯基曾是一名在美国西部以猎鹿为生的职业猎手。当他还是个小孩子时,他就跟随父亲在迪亚群山里追猎鹿与麋。父亲精心地指导他的猎术,使他很快成为一名出色的猎手。之后他在密苏里的布里德格顿定居,那里离圣路易斯城48公里。在那里他擅长打高速奔跑的猎物,像野兔与山鸡,因此考瓦尔斯基以高超的枪法而远近闻名。那时,他绝不会想到将来在战场上,这些猎术会用来杀人。

    日后他参加了美国海军陆战队,由于他的射术精湛,便成了一名狙击手。随后他随部队转战伊拉克,当时距离巴格达56公里远的费卢杰不断发生针对美军的暴力事件,最后美军下决心拔掉这颗眼中钉,在费卢杰与伊拉克人对阵时,他的射击术派上了用场。那是在2004年4月里,他是第三批被派到伊拉克去作战的士兵。他所选用的武器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M40A3型狙击步枪,这是北约军队里使用的标准狙击步枪,最大有效射程是915米,或者叫做1000码远,重量是7.5千克。

    “我不停地射击,直到用光了所有狙击步枪的弹药,最后我们不得不使用代用子弹,直到我们后方的补充弹药到达。”这是考瓦尔斯基在费卢杰战场上写下的日记,记录了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参战经历。

    2004年4月6日:“我的狙击队配属于‘英雄连’,那是率先冲入费卢杰城的先头部队。”这支狙击队的代号是“最棒的米诺尔人”。考瓦尔斯基担任助理队长,其他成员有:狙击队队长——下士奥斯卡·雷伊,他是与考瓦尔斯基一样经历过“伊拉克解放行动”战役的老兵;M249机枪手——下士托马斯·格拉沃尔,还有无线电发报员——下士托马斯·莫甘。

    那时的费卢杰城在考瓦尔斯基的眼里就像烈火熊熊燃烧的圣诞树,在刺眼的火光里他随着队伍冲到了占领目标,抵达了城市中心。

    “开头,部队前进得挺快,但冲进市中心时好像炸开了马蜂窝,结果不那么好收拾。我的队伍负责监视一条长长的道路,那条路通过费卢杰城中心。你能看到这条大路所联结着的其他小巷,而我们的位置正在这些小巷交会处,是一个非常好的观察地点。我们没有向前走很远,便与大批反抗分子接上了火,他们沿着路边卧倒,大约在800米距离外用手中的一切武器向我们开火。”

    初上战场

    反抗分子的火力已经让一支伊拉克防卫部队死死地趴在了路上,不敢抬头,看来伊拉克的部队真的不敌逊尼派的武装分子。“数不清的枪弹与火箭弹在我们头上穿过。”考瓦尔斯基静下来仔细观察着战场上的情况。此时无线电操作员发现了目标,他打出了第一颗子弹。

    “有一个家伙冲过了道路,停在了路中央的混凝土障碍物前。距离大约为900米,莫甘求战心切,‘当’的一声打响了第一枪。但这枪打高了,从那家伙头上划了过去。那人一惊,从掩蔽物后逃了出来,跑着穿过了道路。在那里他停了下来,他接着犯了一个大错误,躲在了一根电线杆后。那电线杆是挡不住他的身体的,莫甘打了第二枪,这一次命中目标,那家伙倒在了地上,但还没有死,还在挣扎着要爬回去。我的枪响了,这一枪打在了那个反抗者的肋骨上。他身子抽搐了一下,便一动不动了。”

    考瓦尔斯基注意到街北边有人在活动,那里有反抗分子在交谈与指点着,这支狙击队的下一个目标就这样出现了。“我知道机会要来了。”考瓦尔斯基说,他的狙击步枪瞄准一个走出房子进入胡同里的反抗分子。反抗分子站在那里,用一条红色的头巾包着头,穿着一身白色服装,他手里握着一支火箭弹发射筒,距离考瓦尔斯基大约是595米远。

    “当他朝我们的位置上一瞥时,脸上突然露出恐惧之色,好像知道自己命将不保。”考瓦尔基斯指示两个狙击手看住那男人,莫甘与雷伊同时瞄准那个目标,雷伊射出了他的第一发子弹,但莫甘的枪更快,子弹击中了那个男人胸部致命的部位。那男子挣扎着不要自己倒下,但最后还是摔倒了,从他被击中的地点摔出去有2.7米远。

    “那里简直成了一幅连续不断的射击图,在那一天里,我们每个狙击枪手的步枪都打出去了35至40发子弹。”考瓦尔斯基写道。狙击步枪的子弹太厉害了,当受重伤的武装分子被同伙拖走后,绝大多数都死在了送往费卢杰总医院的路上。“最棒的米诺尔人”狙击队也对敌方的火箭弹手造成了重创,一天中三次击毙了埋伏的火箭弹发射手,两个人被当即打死,第三个可能被救回,捡回了一条命。

    2004年4月7日:反抗分子的迫击炮四处开火,尽管没有准确地击中美军目标,但迫击炮火很快就成为对费卢杰海军陆战队的主要威胁。“开头他们胡乱开炮什么也打不着,但迫使我们的部队停滞了好长时间,任何不济的炮手最终都能打到我们,他们真的做到了。炮火让海军陆战队很头疼,很多伤员都是迫击炮火所致。”

    殊死较量

    2004年4月8日:“我向一个正扛着一支火箭筒的家伙开了一枪,当时他站在车前,与一个坐在车上的男子交谈,离我大约有668米远。我一枪打在他的肩上,他倒下了。但当我将另一颗子弹装进弹夹时,那车上的家伙已经将他朋友拽上车,开车逃走了。”

    几乎在同时,敌方狙击手出现在视野中,一个对抢时间的战斗开始了。

    “我通过狙击步枪瞄准镜看到了敌人,一支绿色枪筒探出了窗口,径直瞄向我们。那是在正午,背光的大楼房间里很暗,因此我没有看到他是握着一个火箭发射器,距离在597米开外。如果他先发射,我就会没命的。但我并不慌张,迅速将步枪瞄准他,在他开火前我幸运地先扣动了扳机。那枪手的火箭弹没能够出膛,人握着火箭弹发射器栽倒在窗口。”

    雷伊下士见此立刻兴奋地大呼小叫起来:“你击中他了!”但还没等他再一次说“你击中他了”时,里面有人将那受了致命伤的枪手拽回到暗暗的房间里去了。“我想我是击中了他的喉部。因为我能看到很多血喷到了窗子上。”考瓦尔斯基说。雷伊的狙击步枪打死了6个武装分子,还有5个可能被击中;考瓦尔斯基落在他后面,分别是5死与4伤;莫甘只打死了2个,另外可能还有2个受伤。

    当然优势不能长久保持,狙击手们随时都能感觉到死亡的威胁。大约是在临近中午的时候,考瓦尔斯基与雷伊受到了对方狙击枪手的射击。“我们能确切地分辨出子弹是在我们前面的什么地方射过来的,我们能听到那子弹‘蹼蹼’或者‘吱吱’的声响。”万幸的是那个狙击手枪法有欠准确,但他们还是急忙躲到了0.6米高的楼墙后面隐蔽起来,并举起了战斗头盔,去吸引对方射击。从对手射来的子弹飞行声音中,考瓦尔斯基能分辨出那狙击枪手水平不怎么样,因此他便回到了步枪旁。他刚刚摸着枪,没想到突然“当”的一声响,对方的子弹竟然打在了他狙击步枪的反光板上。虽然没事,但他也惊出了一身冷汗。

    一整天的激战过后,考瓦尔斯基的队伍被拉回到了战线后面,重新整顿装备,替换上了无线电电池与识别器。从4月6日到8日,这支狙击队一直在战斗,队员们都累坏了,需要好好休息一夜。

    2004年4月9日:“我们看到两个家伙跑着穿过一条胡同,两个人手里分别拿着的是60毫米迫击炮管与一个自制的炮架。我们开枪了,其中一个家伙被一枪打在了肩上,但他挣扎着跑到掩体后面去了。”

    在经过几天被动的战斗后,敌人的抵抗变换了方式,不再与美军直接对阵,只是用迫击炮与火箭筒在楼顶朝美国海军陆战队射击。“晚上,在同一条胡同里,就是我曾在窗子里打死那个敌人的地方,这会儿敌人的迫击炮手从学校房子里隔着墙向我们部队开炮。我们能看到炮弹画着弧线从墙里面打出来,但我们射击不到他们。我们呼叫增援,叫来一辆坦克。那坦克冲上路面,坦克炮手用坦克主炮轰击那面墙,当然最后将里面的敌人打成了哑巴,解决了问题。”

    2004年4月10日:“黎明时分,我们看到敌人通过小巷向东运动,我们密切观察着。短时间后,我们的左方与右方开始受到小型武器与迫击炮火的攻击,我估计他们可能是一支60人的队伍。美军调整着反击火力,调集了‘英雄连’的两个装甲车,还有60毫米迫击炮,与对方热热闹闹地打了一仗。”

    2004年4月11日:“雷伊与我看到一辆宝马汽车急速地开了过来,突然车门打开,武装分子从里面伸出火箭筒向我们攻击,离我们有732米远。我们用MKl9狙击步枪开火,瞬间打哑了那个火箭筒手。当另一个家伙打出了第二发火箭弹时,雷伊的枪瞄准了他。正当他要爬进车里时,枪声响了,那人一下子就倒在了车门旁。里面的人不顾一切地开始逃跑,拉着那具尸体跑了好长一段距离。”

    2004年4月12日:“我们接到了命令,狙击队移动到布兰克上尉的位置。”到达现场后,他们看到反抗分子卧倒在街上,躲在RPK型轻机枪后面,正在向美军扫射。“开头机枪没有击中任何人,但却把我们都撵到了掩体后面。后来上士班长麦克尔·雷哈特被一颗子弹打中胸部,受了重伤。”

    “狙击枪手在装甲车的掩护下,开枪击倒了那个机枪手。正在此时,一辆伊拉克救护车开了上来,两个家伙跳出来,奔向那个受伤的机枪手。”

    布兰克上尉命令狙击手不要开火,除非那救护车上的人去抢那架机枪。“我知道那些家伙并不是医疗队的,果然他们并不检查那受了致命伤的机枪手,他们只是拽着他,把他扔在救护车后面。”考瓦尔斯基说。这时他看到另一个家伙跑回来,去取那挺机枪。早已准备好的雷伊用他的M16步枪击中了他,此时每个人都开了火,那个反抗分子受了重伤,考瓦尔斯基称那家伙死前跳起了“布吉舞”。他们也向那救护车开枪了,但那司机已经先逃走了。

    险些丧命

    激战过后,考瓦尔斯基与雷伊移到了楼顶,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狙击枪位。过了一会儿,考瓦尔斯基盯住了一条胡同里的两个家伙,离他有549米远。雷伊打了一枪,打在其中一人的肚子上。瞬间过后,考瓦尔斯基听到了一声枪响,子弹从他头左侧划过,一个新枪眼出现在楼墙上,他庆幸地对自己说:“我捡了条命。”

    在对面楼里,考瓦尔斯基看到窗口里伸出一副绿色的长双筒望远镜。“我们向窗子里打了一发子弹吓吓他,让他知道这是我们的阵地。”考瓦尔斯基说。然后一辆装甲车向楼上开火,用它的50mm口径机枪密集地扫射。那个狙击手逃出大楼,考瓦尔斯基看到有4个反坦克导弹在楼顶上,炮口指向街下面——这是精心设计的对美国坦克的伏击。考瓦尔斯基向上司要求让他去击毁那些导弹,但布兰克上尉命令他先不能开火,要让海军陆战队员找到安全掩蔽点。突然,一颗导弹打了出来,呼啸着冲向那辆装甲车,那战车瞬间燃起火焰。

    接到了开火的命令,考瓦尔斯基与整个狙击队迅速开始反击,配置的所有狙击步枪齐射。混战打了3个小时,而考瓦尔斯基的狙击队与海军陆战队都躺在屋顶上动弹不得。对方的狙击手也很厉害,枪法的准确程度出人意料。考瓦尔斯基举着枪,而雷伊正在观察着打过他们头顶的子弹数目。“你能听到子弹‘嘶嘶’的尖叫声,那城里的情形真是可怕。”考瓦尔斯基说,他正在还击敌方的狙击手时,一发子弹擦过了他的左耳。

    “当子弹靠近时你绝对能分辨出来。”考瓦尔斯基说。他滚离了枪位,告诉雷伊尽可能地平躺着。现在,昔日的猎手成了对方的猎物,这时只听雷伊说道:“你身上出血了。”“我感觉到是我的耳朵被打中了,真的是,那该死的子弹打中了我的耳朵,”考瓦尔斯基十分庆幸。幸好不严重,子弹只是从他的耳朵上咬掉了指甲那么大的一块肉。

    2004年4月13日:“到处都是敌人的迫击炮火与小武器的火舌,他们真的试着要击毁那些坦克。”考瓦尔斯基看到3个拿着火箭筒的家伙跑过了小巷,距离他有713米远。他在枪膛里装上了1个3.50毫米直径的铅弹,瞄准镜的十字线对准了最后一个家伙,枪击发了,那家伙中弹倒在了街上。考瓦尔斯基随即预料到敌人的炮手会还击,便与战友迅速撤离了屋顶。果不其然,一会儿,便有敌方炮弹向屋顶射来。1颗60毫米迫击炮弹正中屋顶,就是考瓦尔斯基与雷伊刚刚进行狙击的位置。

    短暂的中场休息

    “我甚至没有听到那迫击炮弹的出膛声,不知道从哪里打来,像一个魔术,迫击炮弹从天而降,”考瓦尔斯基描述。他心里暗自庆幸,“又干完了一天的活儿。”

    2004年4月14日:“街道上开始慢慢变得安静,部队开始使用心理战术,卡车上装着巨大的扬声器,一天到晚地向反抗者宣传,夜里就放摇滚音乐。”同时为了确保敌人晚上不能发动进攻,AC-130A“幽灵”武装直升机彻夜轰炸所有的敌人阵地。

    2004年4月15日:“雷伊与我回到营地,然后回到了前线。在我们的观察哨位上,没有多少敌人活动,只有一次一支火箭筒从侧面朝我们开火。敌人的活动明显减少了。”

    2004年4月16日:狙击队长胡伊军士长叫考瓦尔斯基立刻过去。当他们到达时,发现对面有反抗分子在向他们射击,一颗火箭弹呼啸着打过他们的头顶。胡伊问考瓦尔斯基是否注意到对面街道上457米远的一座尖塔,他回答“没有”。这时考瓦尔斯基看到白色闪光出现在那尖塔开着的窗子里,然后听到了掠过他头顶上撕裂般的声响。

    考瓦尔斯基呼叫布兰克上尉,他正在那个地区。他命令部队向那里发射导弹,但导弹无法击中塔的中心部位,只炸掉了塔边缘的墙砖,于是考瓦尔斯基与布兰克呼叫1辆M-1A1主战坦克参与进攻。“很快我听到坦克用它的主炮说话了,那狙击手扔了手中的枪,摔出窗子死了。”考瓦尔斯基大笑起来。毫无悬念,1个120毫米坦克主炮总是能克敌制胜。

    清真寺因为其宗教与文化特点在美军行动保护之列,然而,当反抗分子占据了清真寺圣地,用于他们的武装目的,那地方就失去了它受保护的地位,清真寺也成了美军打击的目标。那天午后,一场厉害的沙尘暴席卷而来,冲击着美国第一海军陆战队师的第二营,对面看不见人,部队无法作战。此时城市北部起了大火,天空中是来自美国空军与海军陆战队的战斗机,加上眼镜蛇直升攻击机,都在继续对敌人的目标开火。

    2004年4月17日:“在一整天里没有活动,但在晚上7时,我击中了一个年轻的男孩,也就有12或者13岁。当时他正扛着迫击炮管穿过学校门前的小巷,枪响后他倒在了地上,枪打在了他的下胸部。但当早上太阳升起来时,我看到他不在那里了。”考瓦尔斯基毫不迟疑地去杀死一个孩子,他认为是因为他带着杀人武器。“人们回到家里总是问我在伊拉克杀了多少人,但我总是告诉他们没杀多少人,是救了多少人,狙击手打死一个带着武器的反抗分子时总是感到在救人。”考瓦尔斯基解释道。

    鸣枪庆生

    2004年4月18日:“伊拉克人开始玩起绳索诡计,他们将绳子扔过街道。在那边拴上装备,再把它拽回去。当装备经过街道时,我们就瞄准那包东西射击。”那一天,他与雷伊用狙击步枪打了96发子弹。

    2004年4月19日至25日,战事相对减少。

    2004年4月26日:回到前方行动基地。

    2004年4月28日:“今天是我的21岁生日。”

    考瓦尔斯基用特别的方法庆祝自己的生日,向着街道当中被遗弃的81毫米迫击炮管开枪。他第一发子弹将迫击炮管打到了空中,旋转着但没有爆炸。他就连着打了4枪,这是他在费卢杰最后一次开火。

    2004年4月29日:“第5海军陆战团第一营撤出了费卢杰。”

    至此,美军的战斗伤亡统计人数:51名海军陆战队员丧生,数百人受伤,一些人终生残疾。六个月后,又一支海军陆战营开进了费卢杰,去完成尚未结束的军事任务。

    狙击手训练教程

    无数次的战火过后,军事战略和战争武器的发展日新月异。近几年来,很多西方国家都根据自己的实战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狙击作战力量。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武器研制的方面已经是登峰造极。但是,西方政府也忽略了一个他们最应该重视的问题:自己研发的新型武器有可能会被恐怖分子利用,从而加大恐怖活动的破坏力。几场局部战争几乎在全球的十多个地方证明,只要有资金,就可以买到武器,就像在北爱尔兰,恐怖分子在积极地搜寻适合他们的狙击步枪。由于打击恐怖组织的狙击力量受到极大的重视,进而在今后的军事活动中狙击作战会被认为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战的一部分重要力量。

    下面,就让我们来解密那些在国际特种兵对战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狙击手们的成长之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