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初,一名从来没有受过任何火器设计培训的枪械爱好者,决心设计一支优秀的大口径半自动狙击步枪。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完成了从制订计划、进行设计并制造出样枪的全过程。第二年又创建了自己的公司。这名富有传奇色彩的设计者就是巴雷特。1982年巴雷特公司开始试生产,M82A1大口径狙击步枪正式诞生。在开始的几年时间内,巴雷特公司的狙击步枪主要是面向民用市场,对其军事应用未有足够的重视。
80年代中期,巴雷特在匡蒂科展示了12.7毫米巴雷特半自动步枪,虽然未能引起海军陆战队太大的兴趣,但是巴雷特公司开始按照军用标准研制狙击步枪,而军方也记住了巴雷特公司。
海湾战争前夕,美海军陆战队的高级军官对远距离沙漠作战步兵武器的配备问题进行了讨论。很显然,M16步枪远远达不到要求,海军陆战队决定寻找一种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步枪。而此时,巴雷特公司已研制出12.7毫米口径的军用反器材狙击步枪。1990年10月,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式选定M82A1作为其远距离杀伤武器,用来对付雷达、飞机、指挥车及其他高价值的目标,爆炸器材处理分队也用它来排雷。M82A1以良好的性能赢得了参战者的信赖,在战场上表现出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的特点,而且后坐力小,对付远距离的轻型目标如车辆、雷达甚至是飞机等效果都非常好,很受士兵们的欢迎。随后,英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荷兰等27个国家的特种部队相继装备了M82A1,使之一跃成为使用最广泛的大口径狙击步枪之一,几乎占了12.7毫米狙击步枪市场的统治地位。
巴雷特公司并不满足于此,在M82A1的基础上又相继推出了M82A2、M90、M95、M98、M99、M82A1M等多种变型枪。它们继承了M82A1的优点,并根据不同需要进行了改进。
XMl07计划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XMl07计划提出之前,美国陆军正在寻求一支大口径的重型狙击步枪,作为当时配备的7.62毫米M24狙击步枪的补充,以提高狙击小组的远程反器材及作战能力。这种需求日益迫切,最后聚焦到一支采用枪机直动式原理的12.7毫米口径的狙击步枪上。大家一致认为采用直动式枪机的武器要比半自动武器精度更高。但是当研究者对备选方案仔细研究斟酌之后,并不是很满意。因此,他们开始考虑自动装填的半自动射击武器。幸运女神再次光临巴雷特公司,研究者们将目光投向了M82A1。巴雷特公司按照美国陆军计划研制了M82A1M(公司型号),由于没有最后定型,军方将其命名为XMl07(XM表示试验型),XMl07计划正式启动。
青出于蓝
XMl07同M82A1一样,是枪管短、后坐式半自动武器。但是它比M82A1要轻要短,重量为10.4千克,全枪长1220毫米(M82A1全枪质量为12.9千克,全枪长1448毫米),并在枪托尾部增加了一个支撑杆。
XMl07沿袭了M82A1的许多设计特点和技术性能。它采用M1913瞄具导轨,可拆卸的折叠式两脚架,有后握把、帕克法表面磷化技术。准星和表尺可折叠,双气室枪口制退器可拆卸,高效的枪口制退器减少了大部分的后坐力,射击时感觉非常舒适,射击精度得到了保证。枪托底部还有一个特种橡胶后坐缓冲垫。使用12.7×99毫米勃朗宁机枪弹,采用容弹量为10发的可拆卸式弹匣。在瞄具系统方面,XMl07没有像M82A1那样,配用巴雷特公司的10倍瞄准镜和海军陆战队使用的10倍Unertl瞄准镜,而是采用了刘坡尔德白光瞄准镜,并增加了夜间使用的AN/PVS-10夜视瞄准镜。
由于XMl07可以有效打击2000米距离上的人员和器材,精度很高,甚至小于1密位。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装备XMl07主要用以打击运动中的快艇,摧毁雷达和移动通信器材。此外,XMl07还被用于引爆已废弃的或未爆炸的弹药。
战场逞威
从近几年发生的几次局部战争来看,谁能在武器射程上占据优势,谁就能取得战场上的主动权,而大口径狙击步枪正具有这样的优势。
事实上,美国军队对于增强武器火力的需求非常大,以至于XMl07还没有定型时,就已经在阿富汗战场上大量使用,特种部队使用它作为人员杀伤武器对付塔利班士兵。阿富汗战争刚刚开始时,美军曾为第82空降师和第101空中突击师购买了50支XMl07步枪,之后又陆续购置了数百支XMl07用于阿富汗战场。实战证明该枪性能十分可靠,可以满足美军的作战需要。
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国陆军又购买了几百支XMl07运往伊拉克。XMl07并不是美国官方正式规划的武器开发项目,然而由于伊拉克战争对于该武器的紧急需求,美国陆军加快了对XMl07狙击步枪的开发,在短期内大量生产。
海外战场中的出色表现,证明XMl07从技术、操作及评估几个方面都可满足陆军的使用需求。另外XMl07比现役的同类武器更加轻便,这意味着士兵可以更加灵活地运动,或是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与器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美陆军武器生产管理者认为,该武器的使用者对它很满意,反馈回来的信息是十分肯定的。
美国陆军选择在M82A1基础上改进的XMl07作为新狙击步枪,不仅扩充了美国陆军狙击步枪的队伍,更重要的是XMl07在战场上的表现足以证明它将会是未来美军大口径狙击步枪的主力。
后劲十足
尽管各方对XMl07的反映都很好,但是美国陆军还在继续对其进行完善和改进。
一是在全天候作战方面,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增加士兵传感器,以提高XMl07的夜间使用能力。士兵传感器及设备管理计划办公室的代表们正在研究一种专门应用在XMl07步枪上的夜视装备,以取代现在使用的PVS—10。军方要求夜视器材采用第三代图像增强器。至于白光瞄准镜,陆军希望在现有产品中选择。为达到理想状态,狙击手还希望武器上可同时安装热成像瞄准具和夜视瞄具,目前这项技术还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另外,狙击手希望在使用夜视瞄具时不要拆除其他瞄具。
二是改进膛口装置。研究人员正在为XMl07试验一种新的消声/消焰器,以研制出更为有效的抑制枪口噪声和枪口焰的膛口装置。
另外,弹道工程师也在为XMl07研制新弹药。虽然该枪可以发射除轻型脱壳穿甲弹(SLAP)之外的所有12.7毫米口径弹药(特别适合发射Mk211即211式弹——一种多用途反器材弹药),但研究人员也在为XMl07研发一种新的特种人员目标杀伤弹。新弹药将使用比赛级精度的12.7毫米BMG普通弹头,目前命名为XMl022远程战术狙击弹药。XMl022与Mk211的弹道接近,这样可以减少狙击手在更换弹药后要重新修正弹道的麻烦,利于即时瞄准射击。
各项试验完成后,XMl07将按照美国陆军制定的优先顺序装备部队。第一批样枪一部分已经交付美国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使用,一部分则投入到第18空降军使用。同时,XMl07狙击步枪还将投入坦克旅级战斗队使用。全球反恐战争正促进该武器装备部队。
M40A3狙击步枪——海军陆战队的骄傲
美国海军陆战队比陆军更早重视侦察狙击,并按自己的理论提出了侦察狙击部队的构思,20世纪50年代开始组建侦察狙击部队,加强战术训练,充实武器装备。在狙击步枪方面,现有的几种高精度狙击步枪分别适宜不同距离和目标的狙击。中等距离(约300m)使用高级神射手步枪(SAM-R),如M16A4SAM-R;传统的远距离(约1000m)M40A3步枪;超远距离对付有生目标、爆炸物和重装甲,使用特种用途远距离步枪(SASR),如巴雷特M82A3SASR。其中M40A3步枪是海军陆战队精密兵器部以雷明顿M700民用步枪为基础改造的M40步枪的最新型。陆战队最值得骄傲的武器莫过于这支自造自用的高精度步枪了。
历练中诞生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为了对付英国军舰的进攻成立了海军陆战队。这支部队一直都非常重视狙击战术的使用,但初期毕竟还是主要依赖士兵的技能与自身的装备。
从一战开始,美军开始采用“制式狙击步枪”装备士兵。M1903A4作为美军最早的制式狙击步枪,是从当时的制式步枪M1903A3中挑选出精度较高的、并装上当时高放大倍率的维纳特尔8倍瞄准镜而成的。
二战中还研发了以美国伽兰德M1步枪为基础的半自动狙击步枪,包括从M1步枪中挑选高精度的、装上维纳特尔8倍瞄准镜而成的M1B狙击步枪。以及1944年装上俐玛2.5倍瞄准镜而成的M1C狙击步枪。M1B与M1C使用至二战结束。朝鲜战争期间,还将伽兰德M1步枪换装特制的枪管,并安装里比·欧文斯·福特2.2倍瞄准镜,制成M1D狙击步枪。这些以伽兰德M1步枪为基础的半自动狙击步枪被用做中距离狙击步枪,以辅助使用M1903A4狙击步枪的主狙击手。
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陆军与海军陆战队对“狙击”的见解与应用发生分歧。陆军遵循以M1步枪为基础开发M1B-M1D的步骤,于1967年从M14步枪中挑选出精度较高的,装上可调测距瞄准镜,改称M21狙击步枪,装备在越南的美军部队。该枪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被雷明顿公司生产的M24狙击步枪取代。另外,最近在中东战争中取得良好战果的M14步枪,除了少数被改装为M21狙击步枪之外,其他重新调整,作为M14变型枪并被称为M14DMR(Designated
Marksman Rifle)精确射手步枪。
海军陆战队则按自己的理论提出侦察狙击部队的构思,并开始组建侦察狙击部队。海军陆战队的枪械调配部门对各种狩猎步枪、射击比赛步枪、弹药、瞄准镜进行了对比试验,寻找最佳的狙击步枪方案。结果,雷明顿M700民用步枪与雷德菲尔德3.9倍瞄准镜的组合在各项试验中成绩最佳,于1966年4月7日被定为制式狙击步枪,称为VSMCM407.62mm狙击步枪,并立即投入越南战争取代海军陆战队在战争初期采用的温切斯特M70狙击步枪。
越南高温多雨的热带气候使M40的木制枪托膨胀变形,枪机与枪管等金属件生锈。于是,海军陆战队精密兵器部立即着手M40的改进,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制成了M40A1狙击步枪。该枪配装不受气候影响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的麦克米兰(McMillan)枪托,金属件的表面经磷化处理,瞄准镜改用维纳特尔10倍瞄准镜。
M40A1在越南战争中使用颇多,给美军狙击手创立了“一枪狙杀”的典范。后来,陆军也在海军陆战队的狙击手学校学习狙击技术,1988年也在雷明顿M700上配装H-S精密设备公司枪托、刘坡尔德MK310倍瞄准镜和哈里斯两脚架,制成M24SWS狙击步枪。
海军陆战队继续对M40A1进行改进,经历了M40A2(装有麦克米兰A1枪托、刘坡尔德MK4/M1PR3.5—10倍瞄准镜和哈里斯两脚架),1996年研制成功M40A3狙击步枪。
战场上的纪录
2004年11月的伊拉克费卢杰一战,美军最终在没有付出多大伤亡的情况下攻陷该城,在这场对峙当中,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狙击手们可谓是大显身手,他们借助手中性能优良的M40A3狙击步枪发挥了奇兵的作用,其中一名预备役狙击手汉克甚至还创下了伊拉克战争当中最远距离970米射杀对方人员的纪录。
从美海军陆战队狙击手的瞄准镜望出去,可以清晰地看到八九百米远的地方多名伊拉克非政府武装人员正在对着美军发射迫击炮。而这时多名美军狙击手已经在一座房子的屋顶上埋伏好了,在发现目标之后,海军陆战队的狙击手们调匀呼吸,然后食指慢慢地扣住M40A3狙击步枪的扳机,随着“砰”的一声枪响,狙击手着弹点观察员通过望远镜能够清晰地看到伊拉克人躲藏处一个身影应声而倒。
这是2004年11月发生在伊拉克费卢杰战役当中的历史性一幕,这并非美军狙击手首次在伊拉克战场执行狙击射杀任务,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但历史定格在这一瞬间时,它将会被记录进史册,因为这一瞬间象征着美军费卢杰之战的胜利,也向人们展示了M40A3狙击步枪在战场上的威力以及美军狙击手的训练有素、技能高超。在2004年11月11日,当以美军为首的联军进攻费卢杰城西面时与一伙伊拉克非政府武装人员发生了激战。海军陆战队第31远征军第23团1营B连的狙击手们担负起了定点清除伊拉克非政府武装人员的任务。
在这一战役当中,第23团1营B连的狙击手们在手中M40A3狙击步枪巨大威力的帮助下发挥了很强的攻坚作用,伊拉克非政府武装人员一个接一个地倒在他们的枪下。
海军陆战队的神射手
在费卢杰之战中,海军陆战队第31远征军第23团1营B连的狙击手们表现出了高度的耐心和无畏的勇气,并以自己的训练有素向世人证实他们会成为战场上最为致命的武器之一。现年35岁的汉克事后自己也说道:“在你亲眼看到战场上所存在的威胁之前你是不会相信的,在费卢杰我们真的是处在一种相当恐怖的氛围当中,因为看起来似乎每一个人都在把枪口对着我们,如果他们对我们开枪,我们就会随时将他们撂倒。”
汉克描述了当时与伊拉克非政府武装分子对峙时的情景:“当时那些非政府武装已经对战场的情况了如指掌,于是他们就开始从后面攻击我们,打击我们的供给线。一开始我们是准备在一座桥上射杀敌方的,但是后来我们接到情报说我们的司令部遭到伊拉克狙击手的袭击,于是我们就回去接应,并试图找到敌方的狙击手,但在寻找敌方狙击手的途中我们遭遇了对方机枪的袭击,随之而来的是敌方的迫击炮。最后我们就开始寻找敌方迫击炮的部署地点。上级安排我和战友潜入敌方炮火附近的一个房顶,占据有利地形之后我们就对敌方阵地进行了观察。敌方炮火当时已经对我们进行了长达20分钟的袭击,确实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伤亡,而我们的炮火又无法直接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打击,因此必须派出我们这样的狙击手来执行任务,消除敌方的这个火力点。”
汉克在描述当时的情形时继续说道:“我们当时观察到敌方武装人员躲在河对岸的几辆汽车当中,由于他们所驾驶的汽车一直处在不断运动的状态当中,于是我们就断定他们并非真正的火力点,而是为火力点探寻目标的前哨人员。在向上级汇报了这一情况之后,上级命令我们继续寻找真正的火力来源并将他们清除。于是我们就继续向南边搜寻,在爬上一座房子向河对岸观察时才发现河对岸有三至五名非政府武装人员正在操作一门12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朝我们射击,当时有两个人正面对着我们,另外一个则是背对着我们。我们随即决定采取行动。我在瞄准之后开了一枪,将背对我们的那个人放倒。后来又有一个人探出头来想看看我们究竟躲在哪里,于是我又一枪将他击倒,另外两人也同时被我的战友放倒,随后我们的迫击炮就对着这个火力点猛烈射击,彻底将它摧毁。我当时也不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距离目标有那么远,事后才有人告诉我说我创下了伊拉克战争最远距离射杀目标的纪录。”
苏军的恐怖幽灵
1941年夏天的苏德战场,形势异常严峻。纳粹德国的军队已经打到了莫斯科外。在莫斯科南边,两军展开了激烈的坦克战,战斗极为残酷。有一天,在离莫斯科大约250公里的布良斯克地区,红军战士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中士正准备从自己的坦克里爬出来时,一枚炮弹片打碎了他的肩胛骨。
AK-47突击步枪——传奇的诞生
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的戎马生涯就这样结束了。他原先一心想为自己的祖国而献身,然而这次的重伤却使他永远离开了炮火纷飞但却令他热血沸腾的战场。伤愈出院后他退役到一个机械厂工作,并在那里开始了他另外一条人生道路。
AK-47——永远的经典
在新的岗位上,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依然焕发出旺盛的工作热情,并以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支援着前线的英雄们,当时谁都没有想到,几十年后,这个默默无闻的士官竟扬名天下,他的名声甚至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苏联英雄。
他将他的创造天赋与爱国精神结合起来,研制出一种突击步枪。这种自动步枪几乎是所有革命者最喜爱的武器,而且也是革命者的一些敌人最喜爱的武器。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在枪械发展史上,这个名字与科尔特(左轮手枪发明者)和毛瑟兄弟(毛瑟枪发明者)的名字一起闻名于世。
卡拉什尼科夫于1919年11月10日出生在哈萨克斯坦的库里亚。他最初的职业是铁路员工,一天,他对别人说:“我不是要成为发明家,而生来就是发明家。”他很快就显露出了巨大的才能。不过,他的独特想法最终得到重视则是在他服兵役期间。他引起了朱可夫元帅的注意,元帅亲自过问了他的工作,因而他伤愈后被调到了机械厂。在住院期间,卡拉什尼科夫不断地想到自己的国家所面临的那场战争。红军士兵的个人武器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问题,他说:“我总在想,哪怕是用手工操作方式,也要制造出一种简单、有效、可靠和尽可能轻便的武器来装备前线战士。”因而,他千方百计地搜集有关个人武器的资料,然后不断进行试验。他终于制造出了一种步枪的原型,并将它送交阿拉木图军事试验中心。
然而,在那些赫赫有名的大工程师面前,他这个默默无闻的小预备役士官的才华很难得到赏识,因而他的步枪被火炮与轻武器委员会的专家们否定了,他们更加喜欢的是西蒙诺夫的SKS—45步枪。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随后,东西方对抗开始了。由于美国人不久前在广岛和长崎投了原子弹,个人用武器已不是苏联参谋部优先考虑的事情了,他们主要关心的是搞核武器,其余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
卡拉什尼科夫并没有灰心。他继续设计步枪,并从德国STG-44自动步枪上得到启发,终于研制出了AK—47型自动步枪。工厂造出了AK—47的样品,并造出了这种自动步枪用的子弹。接着,人们对这种自动步枪进行了大量试验。
苏联国防部和参谋部开始注意并支持这个计划。斯大林后来也同意成批制造这种自动步枪。他给卡拉什尼科夫颁发了奖金,并授予他“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称号。
于是,他被调到了苏联乌德穆尔特自治共和国的伊杰夫斯克军工厂,AK—47自动步枪在该厂开始生产。
AK-47于1951年在红军中投入使用。这种步枪长86.9厘米,枪管长41.4厘米,枪重4.3公斤(最初型)。装有30发子弹的弹夹是可换的。该枪的理论射速为每分钟600发,而实际上只有90发,这就是说,使用者每分钟能打光三个弹夹。该枪的理论射程为400米,实际上,超出300米子弹就打不准了。在苏联军队中,AK—47很快就取代了西蒙诺夫的卡宾枪。卡宾枪有固定的弹仓,重新装子弹较难。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既可以单发射击,也可以连发射击。苏军使用卡宾枪的历史从此结束了。
卡拉什尼科夫的自动步枪因重量轻、体积小,以及射速快而在战斗中显得很有效。但是,真正使它有别于其他武器的东西则是它的坚固耐用和安全可靠性。它用气体传动,枪栓和活塞是不会氧化的。在持续射击导致金属发热膨胀或者有异物,尤其是灰尘进入枪内时,该枪的机械结构仍能继续工作。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兵给自己的M16自动步枪的枪管套上避孕套来防止灰尘。配备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的伊拉克士兵就用不着这样做。
AK—47是为在苏联的极端气候条件下——炎热的沙漠或冰天雪地作战而设计的。一天,一位记者请卡拉什尼科夫将自己的步枪与美国著名的M16步枪作个比较。卡拉什尼科夫对他说:“我的枪可靠、耐用、很轻,不论谁都会使,因为它构造简单。你可以把它放入水中几个星期,然后把它从水中拿出来,给它上膛,就能‘嗒、嗒、嗒、嗒’地射击。给你一支M16,你就不可能这样。它会生锈、卡壳,因而不能使用。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兵一旦从战死的越南战士身上得到一支AK—47时,就把他们手中性能不稳定的M16扔掉,这事并不少见。一个美国将军后来向我证实了这件事。”AK—47的这种可靠性奥秘何在?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这种武器的金属零件是用合金制造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卡拉什尼科夫使自己的步枪更加完善。在苏联和别处,人们造出了这种步枪的好几种型号。人们把枪管加长,并把它支在一个两脚架上,使之成为一挺轻机枪;把它支在一个三脚架上,它就变成了通用机枪。人们还给它配备更大的弹夹以及供给子弹的装置——子弹带,甚至配备电子扳机,以便把它用在坦克和各种装甲车的炮塔上。
1959年,出现了AKM型自动步枪。从外表上看,它与AK—47是一样的,而实际上却是明显不同的型号。AKM更轻(仅3.15公斤),只有内行才能发现其外形变化。枪托更直了,而且稍微加长了一些,所有的活动部件经过更为有效的防腐蚀再处理。人们还造出了一种有着折叠式枪托的变体,它的名字是AKMS。
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更轻、更便宜而破坏力更大的新弹药研制出来了。美国人首先为其M16自动步枪采用了口径为5.56毫米的新子弹。苏联紧跟其后,研制出了口径为5.45毫米的M—74子弹。新子弹的重量只有3.41克,而不是原先的7.85克。按相等的子弹重量来算,步兵身上可带的子弹数量就是原先的两倍多。因此,步兵持续作战的时间就增加了。
由于子弹飞行速度加快了,新子弹造成的伤口比以前要大得多。它以震撼神经系统的冲击波形式,在被击中的肌体中扩散其剩余冲力,其速度也比以前要快得多。能够使用新弹药的新式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也制造出来了。首先是标准型号的AK-74、带有金属枪托的AKS和供特种部队、坦克兵用的AKSU。AKSU比常规的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要短些,样子像冲锋枪,保持着突击步枪的威力与效能。
AK—74保留着其先前各种型号自动步枪的样子,虽然有几个零件跟以前不一样了。它稍微长了一点儿(原先是86.5厘米长,现在是93厘米长),弹夹的弯曲度略微小了一点儿。枪栓改变了,以适应新标准。由于是新合金制造的,枪管及主要零件能经受住更大的压力。
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曾出口东方阵营的所有国家和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它还在许多国家(如印度、埃及、伊拉克、叙利亚等)制造,甚至常被仿造。例如,以色列的加利尔、芬兰的M62—76主要是模仿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而造出来的。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两国交界地区,专门仿造武器的手工造枪者在其临时车间里制造它。然而,即使样子和它一样,这些手工步枪往往是用从旧汽车骨架回收的钢来制造的,故其性能远远不如它们的“前辈”。
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当初是为苏联红军而设计的,然而,令它获得殊荣的,却是在第三世界:它成了民族解放斗争的象征。
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的光荣钟声是在20世纪60年代敲响的。首先是在越南,苏联用AK—47大规模地武装河内的正规军和南越的民族解放阵线的游击队,结果,手持这种步枪的越南人使美国人在战争中吃尽了苦头。
在同一时期,正在争取纳米比亚的独立和反对种族隔离的西南非洲人民组织、非洲人国民大会也得到了这种自动步枪。莫斯科向一些独立国家提供AK—47,如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等,同时也向非洲之角的一些政权和运动组织提供这种武器,例如,苏联向摩加迪沙,后来又向亚的斯亚贝巴、埃塞俄比亚,接着又向厄立特里亚人……提供这种武器。利比亚也成了武器供应者,因为它获得了大量的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
在黎巴嫩战争中,人们发现巴勒斯坦人以及一些民兵手中有AK—47及其“后继者”。在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索马里、卢旺达等国的战争中,人们也使用这些武器。
苏联解体之后,卡拉什尼科夫仍留在乌德穆尔特,他今天还生活在俄罗斯的这个自治共和国。在近20年中,他是这个共和国最高苏维埃的代表。如今,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的产量已经大大下降了。它只占这个100多万人口国家军工生产的10%。
据已知的最新估计,卡拉什尼科夫的AK-47已被制造了7500多万支,如果每支收取1美元,他就会成为富翁。可是他说:“我从不想要个人发财致富。”
虽然他已正式退休,但他仍继续在军工厂里工作。1995年,他每月只领取100万卢布的工资,也就是说,还不到1000法郎。他丝毫不否认自己过去的经历,尤其不否认自己是共产党人。他说:“我太老了,不能改变信念了。对我们苏联人来说,共产主义支配着我们一生中的所有时候。你怎么能像变魔术一样把半个多世纪受的教导一下子抹掉呢?”
从河内到哈瓦那,从喀布尔到开普敦,许多战士不时地哼着歌颂“卡拉什大伯”的小歌曲。另一些战士把他的昵称作为他们儿女的名字。现在,在其故乡乌德穆尔特,他继续在设想将来取代AK的新式步枪。他说:“但要耐心些,这可能要等到2010年。”
SVDK狙击步枪——青出于蓝
遗传加变异,能诞生出优异物种,俄罗斯SVDK狙击步枪就是在这一“公式”下横空出世的。它继承了一代名枪——德拉戈诺夫(SVD)狙击步枪的精髓设计,并在局部加以改进。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它采用了比前辈更为优秀、口径更大的新型狙击步枪弹,有理由相信,它会延续一代名枪的传奇。
俄罗斯SVDK9.3mm狙击步枪是SVD增大口径的变型枪,俄罗斯《国家标准——轻武器术语与规范》中规定,凡是口径大于9mm的枪械都划在大口径的范围,因此发射9.3×64mm枪弹的SVDK狙击步枪,又被称为“大口径德拉戈诺夫狙击步枪”。
矛盾之争催生新口径狙击枪弹
配用9.3×64mm新型狙击枪弹,是SVDK狙击步枪的一大亮点。当初,俄罗斯研制大口径狙击步枪的出发点是鉴于7.62×54mmR枪弹的性能对日益增强的个人防护装备已显得力不从心。举个简单的例子,圣彼得堡NPF公司出品的用做人体护甲的陶瓷板,能够在10m的距离上挡住SVD狙击步枪发射的B-32穿甲燃烧弹头,而现有的7.62×54mmR弹药中,再也找不到比B—32穿甲能力更强的弹药了。
当然,这样的问题不只引起俄军的关注。大多数西方军队过去装备的狙击步枪发射7.62×51mmNATO弹,很难保持足够的终点能量来对付标准的人体护甲。为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更大威力的7.62mm狙击枪弹,如0.762厘米(7.62×67mm)温切斯特·马格努姆弹和0.85852厘米(8.6×70mm)拉普尔·马格努姆弹(简称LM弹)相继问世。尽管采用12.7mm口径可以使狙击步枪具有更大的威力,但是12.7mm口径存在着武器过重、后坐力过大和发射特征明显等难以消弭的先天不足,不可能完全替代中口径的狙击步枪。
出自芬兰的0.338英寸拉普阿马格努姆弹填补了7.62mmNATO弹和12.7mm弹之间的火力空白,并且该弹的弹道降比7.62mmNATO弹少25%,在横风为4m/s时风偏比NATO弹小50%,有效狙击距离可达1500m。作为远距离高精度枪弹,拉普阿马格努姆弹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国际上许多著名轻武器厂商纷纷推出了发射该弹的狙击步枪并被多个国家采纳,如美国雷明顿公司推出的M24A3SWS、英国和印度尼西亚装备的L115A,以及芬兰、意大利、丹麦、爱沙尼亚等国装备的萨科TRG42狙击步枪等。
俄罗斯在发展威力更大的中口径狙击步枪道路上其实落后了一步。虽然俄军在1987年就装备了VSS9mm微声狙击步枪,但其为达到较好的微声效果,配用了亚音速的9×39mm狙击步枪弹,有效射程仅400m,与SVD发射的7N1狙击枪弹相比,徒有更大的口径却没有更大的威力。
随着个人防护技术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以及国外相关弹药技术的发展,不甘落后的俄罗斯人着眼于更具威力的狙击步枪。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中央精密机械科学技术研究所开始在9.3×64mm布烈奈克猎枪弹的基础上研制出SN9.3mm狙击枪弹。布烈奈克猎枪弹是1910年研制成功的大威力猎枪弹,可以杀伤300m以内的大型动物。
SN9.3mm狙击枪弹直接采用了布烈奈克猎枪弹的弹壳,弹头改为具有硬质钢心的穿甲弹头,弹头质量17g,几乎比7N1弹头重了一倍。比较神奇的是,SN弹的平均最大膛压340MPa,低于布烈奈克猎枪弹的380MPa,而有效射程却提高到1000m以上。
弹药威力巨大的SN狙击枪弹
SN9.3mm狙击枪弹比7.62mm枪弹具有更大的口径,弹头质量也提高了近一倍,可以具有良好的穿甲性能,也具有更大的潜力生产各种用途的辅助枪弹,比如装药量更多、更高效的燃烧弹。
俄军认为SVD在600m以内的射弹散布能够满足军用狙击步枪的任务需要,而针对反恐和特种作战中更高的射击精度要求,俄军已经装备了高精度的SV987.62mm狙击步枪。因此,在SVDK的设计过程中不太关注射击精度的提高,而是首先注重弹药威力的提升。
7N1与SN狙击枪弹的对撞
与7N1狙击枪弹相比,SN狙击枪弹的初速较小,但由于SN弹头质量和弹头断面比能更大,因而存速能力更强,抗风偏能力也有所提高。因此,SN狙击枪弹的有效命中概率和有效毁伤概率均高于7N1狙击枪弹。
当然,仅与7N1狙击枪弹相比并不能证明SN狙击枪弹就是成功的。0.85852厘米拉普尔·马格努姆弹与SN狙击枪弹的规格、尺寸相差不大,发射这两种枪弹的狙击步枪的外形尺寸和质量也不会相去甚远,更重要的是,这两种弹都是因7.62mm口径的局限性而研发的,因此它们更具有相当的可比性。
SN弹初速比0.85852厘米拉普尔·马格努姆弹初速低,而弹道系数则比后者高。一般来说,更快的初速意味着弹头会更早到达目标,可以减小对运动目标的修正量;弹道系数小,则意味着弹道更低伸,在对不同距离上的目标射击时,垂直方向上的射击修正量更小,有利于减小测距误差对瞄准误差的影响。因此,就这两项性能来说,0.85852厘米拉普尔·马格努姆弹更优秀。
在气体动力学方面,0.85852厘米拉普尔·马格努姆弹弹的性能也更为完善,具有更大的断面比能和更好的存速能力,能够以超音速飞行更远的距离。而在相同的距离上,SN弹的速度则从超音速到亚音速,由此弹头周围的气流特征和空气阻力函数发生剧烈变化(如弹道激波的骤然衰减等),产生的涡流使弹头飞行姿态受到扰动,从而导致散布增大。在保持超音速飞行的距离内,弹头的散布与距离成线性关系。例如,SN弹在200m处弹头的横向散布是40mm,则400m处的横向散布约为80mm。由于弹头在跨音速段飞行的变化,使弹头的散布与距离不再符合线性关系,SN弹飞至1000m后将会迎来跨音速段的激烈扰动,飞行方向会发生偏移,而0.85852厘米拉普尔·马格努姆弹在1500m以外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由此看来,0.85852厘米拉普尔·马格努姆弹具有更好的弹道性能,命中概率高于SN9.3mm狙击枪弹。
当然,SN狙击枪弹也有自己的优势。0.85852厘米拉普尔·马格努姆弹采用铅心,依靠动能打击杀伤目标,具有较高的停止作用,但其穿甲能力与采用硬质钢心的SN狙击弹相比差了很多。能够可靠命中却打不透和能够打透却难以命中一样,都不能算是有效。而且SN狙击枪弹的膛压比较低,有利于改善弹壳的受力和提高枪管的寿命。
综合评价SN狙击枪弹,其威力和命中概率较7N1狙击枪弹具有较大的进步,但较国外的同类武器仍有一些差距。
“块头”加大的SVDK
SVDK狙击步枪由伊热夫斯克机械厂设计,现已投入小批量生产。该枪的结构设计以德拉戈诺夫狙击步枪为基础,外形与SVDS7.62mm伞兵型狙击步枪相似,但是“块头”要大得多:更厚的枪管、更重的弹匣、加固的脚架,所以质量增加在所难免。当然,一支新枪出炉,即使是有结构基础,也不是等比放大那么简单。SVDK狙击步枪的导气装置、瞄具接口、枪托抵肩垫等细部结构与原型枪有很多不同,并且增设了可以折叠放入护木下方的两脚架。
目前SVDK狙击步枪已经通过俄罗斯国家靶场的全套试验,在高级军官射击训练基地进行的部队试验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最终被俄军采纳。至于俄军是否会像英军宣布采用0.85852厘米口径替换7.62mm口径狙击步枪那样,完全淘汰SVD和SVDS狙击步枪,目前还是未知数。
V—94狙击步枪——战争催生的产物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吸取阿富汗战争中的战斗教训,开始研制12.7毫米大口径狙击步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图拉仪表制造设计局在轻武器专家什普诺夫的领导下,继续加速研制12.7毫米V—94自动装弹型狙击步枪,并于1994年首次公开展示其试验样品,并于1996年开始装备强力部门特种部队,成为俄罗斯第一种国产大口径狙击步枪。
V—94狙击步枪可以执行的战斗任务范围非常广泛,主要用于杀伤2000米距离内各种大目标,如运动中的、暴露的或伪装的轻装甲(15毫米)和非装甲目标,摧毁敌方雷达设备、导弹发射装置和火炮系统,地面静止状态下的飞机和直升机,消灭1000米距离内穿戴单兵防护设备的敌方有生力量(小目标),也可远距离区域排雷,击爆敌方水雷和小型水面舰只,防护沿岸地区安全,控制边界。由于这种武器射程较远,战斗能力超强,狙击手可在敌方轻武器瞄准火力射程之外行动,大大提高了战场生存能力。
V—94步枪采用传统结构布局,自动装弹。枪膛闭锁和开锁,废弹壳从弹膛中退出抛射,弹匣供弹进膛等全部自动完成。自动装置工作原理基于子弹发射时产生的火药气能量利用基础之上。发射时火药气通过枪膛和套筒里的导气孔,作用到气筒活塞,使其向后弹射机匣。导气管装配在枪管左侧,当机匣向后反冲时,枪膛开锁,废弹壳回撤抛射,复位弹簧压缩,扳机解脱保险,下一发子弹从弹匣中进弹至弹膛输送线,在复位弹簧作用下,机匣返回先前状态。保险上配有机匣架全角槽,有4个战斗突出部,与枪尾挡板啮合,在主突出部作用下,借助子弹发射时产生的火药气对套管的压力,使保险翻转,枪膛闭锁。弹药室借助发射负载通过打火限动器固定到枪管尾部螺纹上,弹药室内部装配有嵌入件,保障枪膛闭锁时保险提前翻转。扳机型击发机构组装在可更换模块内,只能单发点射,由开关钮类型的保险控制。
由于V—94狙击步枪威力强劲,发射时后坐力相当大,在最初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到消除后坐力,最大程度地减小对射手的影响的问题。V—94采用独特的枪口双室制退器和消焰器,可消除大部分后坐力,同时还有人机工程学性能突击的木质枪托和缓冲肩托,枪托底板上有减震橡皮齿背。不过,枪托的长度和高度不可调节。这种步枪射击时的主要控制机构是玻璃钢手枪手柄,换弹手柄位于机芯匣右侧,由可拆卸U形金属弹匣供弹,5发子弹交错配置。弹匣卡锁在扳机前面,弹匣装枪时,弹匣卡钩卡在机芯匣突击部上,支撑突出部与卡锁啮合,使弹匣固定在机芯匣窗内,废弹壳向右方抛射。
图拉武器设计师在最初研制V—94狙击步枪时,成功解决了所有大口径步枪特有的一个主要问题——整体长度过长。V—94最大的特点就是可折叠,大大缩减了步枪整体长度。枪管尾部装配有铰链,可对折。V—94在折叠状态下,整体长度最短化,由1700毫米减至1100毫米,从而便于运输和携带。这种特点对步枪来说绝对不多余。由于战斗状态下的V-94全长1700毫米,战斗携带非常不便,空降时顺利通过装甲设备或直升机上狭窄的疏散舱时有一定的难度。折叠后,总长缩减为1100毫米,宽度和厚度分别为125和196毫米。行进状态下,枪管与导气系统一起向右后方折叠,用卡锁钳定在机芯匣后部。为防止枪管和机械装置弄脏或堵塞,枪管尾部切面和机芯匣都用特殊杠杆互相遮盖。步枪中部,在接近重心处的枪管上装配有反转手柄,便于携带。V-94共有两种固定状态,一种向枪尾方向,用于战斗状态时的携行,一种向枪口方向,用于折叠状态时的携带。不装弹匣和瞄准具时,V-94狙击步枪空重11.7千克。
V-94步枪的瞄准装置由固定准星、平衡布局性能良好的瞄准机构和部件组成。可使用支架瞄准射击,为此在枪管上固定有折叠式双脚架,相对步枪横面铰接,可以弯转,能保障这种狙击步枪稳固支撑于任何表面。在行进状态下,双脚架支柱由卡锁固定,沿枪管方向展开。不过,由于双脚架和移动手柄增加了枪管负重,对射击精度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机芯匣左板“燕尾”式标准固定有瞄准具支架,与V-94步枪较远射程相适应,可在枪管上装配德拉戈诺夫狙击步枪使用的PSO-1改进型4倍光学瞄准器、重达3.5千克的POS13×60型高倍(13倍)光学瞄准器、专用日视瞄准器、POS12×56轻型高倍(12倍)瞄准器、各种可见光和红外频谱激光目标指示器等瞄准装置。使用光学瞄准器时的瞄准射程为2000米。不过,对实际目标进行射击时,要想达到这么远的距离还有些困难,战斗射程通常在1500米左右。使用5倍夜视光电瞄准器时,夜间瞄准射程600米。
V-94狙击步枪使用5发弹匣自动换弹,能高速瞄准射击,减轻射手的疲劳感。不过,武器设计师们未能成功矫正这种步枪特有的一个缺陷:较大的射击声。射击声音过大,不仅会暴露武器位置,还会对射手本人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感觉射击时就像打耳光一样,因此,要求射手一定要使用护耳器。
尽管V-94/OSV-96能发射任何类型的12.7×108毫米口径弹药,为保障较高的射击密度,还是需要研制专用狙击子弹。乌里扬诺夫军工厂为这种步枪专门研制生产了“12.7SN”狙击子弹,这种新型狙击子弹破甲能力增强,射击密度提高,总重量141克,其中弹头重56克,火药重17克,子弹总长147毫米,弹壳长108毫米,弹头长64.6毫米,弹头头部为黑色。“12.7SN”子弹内部有淬钢弹心,能保障百分之百地杀伤瞄准射程内的所有敌方有生力量。这种狙击子弹制作比较精细,要求严格,设计公差比标准弹药少许多,从而保障较好的射击密度。100米射程点射4—5发后,散射横面不超过50毫米,射击密度性能比同类武器7.62毫米SVD狙击步枪高0.5倍。这一点在实战目标射击时非常重要,这种12.7毫米子弹飞行时的侧向偏流比7.62毫米步枪子弹缩小了25%~50%,从而保障1发摧毁1200米距离内的大目标。除“12.7SN”狙击子弹外,V-94步枪还可使用其他12.7毫米子弹,其中包括BZT-44破甲燃烧曳光弹、BS和B-32破甲燃烧弹。BS和B-32破甲燃烧弹用于点燃敌方液体燃料,杀伤装甲掩体内的有生力量。BS子弹弹头为黑色,主体为红色。B-32子弹弹头为黑色。BZT-44破甲燃烧曳光弹与B-32子弹机构类似,曳光成分在燃烧时形成红色弹迹,弹头为紫色,红带。上述所有12.7毫米子弹弹壳制作材料既有黄铜,也有覆铜钢。子弹初速度900米/秒,射速15—20发/分钟。
在对V-94进行一些小的改进后,这种狙击步枪开始以OSV为代号装备部队。事实上,V-94与OSV-96不仅在枪口制退器结构上有所不同,在枪托和移动手柄形状方面也有一些区别。目前,V-94/OSV-96狙击步枪主要装备俄罗斯内务部内务部队、联邦安全局和其他强力部门,在车臣战事中得到了广泛的战斗使用。不过,尽管具有较高的战斗使用性能,V-94狙击步枪并未替代7.62毫米SVD自动装弹型狙击步枪,只是作为狙击手武器装备的补充,实质性地提高了其战斗能力。
以色列的胜利图腾
以色列军队久经沙场,经历了五次战争和多次边界冲突,作战经验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以色列军队中的特种部队世界闻名,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以色列国建立以前,现今已是以色列军队中的精锐。1976年7月3日至4日,以色列突袭乌干达恩德培机场,营救103名犹太人质的“闪电行动”震惊了全世界。在1988年5月4日的“梅登维法行动”中,以色列的“红魔鬼”特种部队参与了这次大规模的现代城市巷战,击毙了50余名真主党枪手。以色列特种部队装备了高技术狙击枪械,这些高性能枪械有的是自主研发,有的则从美国进口。
TCIM89狙击步枪——特种部队的利刃
以色列TCI公司(Technical Consultingin
ternational——技术顾问国际公司)生产的M89SR(即“89型狙击步枪”),是以色列生产的美国M14步枪的无托改型。这种武器的前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色列萨尔迪斯公司研制的M36狙击手武器系统(SWS)。
M36SWS和同时期研制的IMIGALAT&aposZ一样,都是打算取代以色列国防军改装的M14SWS。以军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M36SWS、GALAT&aposZ和M14SWS一起进行对比试验,其间M36SWS在射击精度方面表现最好,而且性能可靠、尺寸紧凑,因此以军一次性订购了1300套M36SWS。不幸的是,萨尔迪斯公司并没有足够的财力和技术资源去按期生产这批步枪。结果,GALAT&aposZ或M36SWS都没能取代M14SWS,因此M14SWS继续使用了11年,直到1997年被美国的M24SWS所取代。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萨尔迪斯公司倒闭了,而TCI公司获得了M36SWS的生产权。于是TCI公司对M36步枪进行改进,采用新的碳纤维枪托,并重新命名为M89。
尽管只是M14的无托型,不过M89的精度非常高,据说在测试中使用以军配发的IMIM852168格令弹时,最好的一组射弹散布能达到1MOA(当然,是指最好的一组,并不是平均值),而当采用更好的比赛级弹药如M118LR175格令弹时,M89甚至可以达到0.75MOA。由于采用了无托结构,因此即使M89的浮置式枪管全长为560mm,但全枪长度只有850mm,加上消声器时全长也仅为1030mm。M89通用M14的20发弹匣,装满实弹时全重为6.28公斤(连同消声器为7.03公斤)。由于尺寸紧凑且重量轻,因此非常适合城市环境下的战斗行动,由于射击精度高,也很适合开阔地的战斗。由于是狙击武器,因此只能半自动射击。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军只购买了50套M36SWS。M36步枪的全长较短,而且火力也比较强,特别适合一些需要伪装的隐蔽行动。所以装备M36的部队主要是以色列国防军中的便衣特种部队。
目前的M36只保留了极少的样枪,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被以军购买的50支M36由于没有得到适当的维护而退役。以军中使用的M89数量也非常小,主要由“樱桃”侦察队使用。另外M89也向外国销售,主要的销售对象是特种部队,据说也有一些买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