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微反应-小动作不能小看——不能忽视的肢体动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一些不由自主的小动作出现。如果你留心观察,这些小动作中,有许多都大有深意,它可以帮助你读懂别人内心的真实世界。本章将带你读懂耸肩、鞠躬、个人空间等背后的意义。

    冻结、逃跑或攻击——面对威胁的反应

    冻结反应

    想象一下,你独自一人住在一个很偏僻的地方,天已经很晚了,但是你还没有睡觉,因为你在看一部电视剧。而且,你住的地方连你的父母以及所有熟悉的人都不知道,也就是说不会有人到这里来找你。

    就在你兴趣盎然地观看电视剧时,突然听到了敲门的声音,没错,是在敲你的门,而不是邻居家的。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或许你会说:“当然是问‘谁啊?’”这个反应自然会有,而且也是很正常的反应,但却不是你的第一反应。

    你的第一反应会是身体僵住,如果你在观看电视剧的时候正好在吃零食,那么当你听到这一声敲门的声音时,你拿零食的手或是你正在咀嚼零食的动作会突然停止。在这一刻,你所有的动作还有思维都好像被瞬间冻结住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冻结反应。

    很多人都认为,在人们遇到危险或是威胁时,出于求生本能的需求,人的条件反射性的反应就是逃跑。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因为人的第一反应会是冻结反应,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愣住”。

    虽然冻结反应所维持的时间很短暂,但却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当人们经历过冻结反应之后,才会采取一些应对方式,例如拔腿就跑等。

    这种冻结反应从人类还是原始人的时候就流传下来,它能够保护人类免受其他野兽的伤害。大约在一百多万年以前,原始人的足迹遍布了整个非洲大草原。那个时候,原始人的生存条件很差劲,因为他们不像狮子、老虎等凶猛的野兽具有锋利的牙齿和利爪,也不像羚羊等食草类动物具有能快速奔跑的长腿。也就是说,这些原始人面临着重重危机。但是,原始人最终还是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了。这是因为人类的大脑帮助原始人找到了弥补自身不足的方法。这些方法中既有制造锋利的工具以保护自身,也有利用冻结反应来避免伤害。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凶猛的野兽是不吃尸体的。因此,许多动物都会通过装死来保护自己的。所谓装死,其实就是在遇到危险时不逃跑,而是保持静止不动。而人类的冻结反应其实就是一种装死的行为。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大多数食肉动物对迅速移动的物体十分敏感,而对于那种相对静止的物体反应却十分迟钝。

    渐渐地,这种冻结反应就被流传下来,并进入到了人类大脑中的潜意识层面。所以在人们面对危险的事物时,根本不用思考,就会做出冻结反应。虽然人类现在似乎已经不再需要冻结反应的保护了,但是我们依然不能小看冻结反应的作用,因为祖先们所发明的防御保护措施直到今天也依然有用。

    美国哥伦布中学和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曾经发生过两起校园枪击案件,在这两起案件中有不少学生伤亡,但是也有不少学生躲过了这次厄运。这些安然无恙的学生并不是因为运气好,而是因为他们在面对丧心病狂的杀手时,巧妙地运用了冻结反应。

    当这些学生和杀手相隔仅仅几米距离时,他们出现了冻结反应,而且他们的冻结反应维持的时间很长,所以显得很镇定,从而躲过了厄运。

    一个人剧烈恐惧的时候,其冻结反应的时间会很长。这样一来往往会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这个人好镇定啊!

    例如,一群胆小的人坐在一起听一个老婆婆讲真实的鬼故事。几乎所有的人都很害怕,并且跑了出去。但是,只有一个人还坐在那里,于是老婆婆称赞道:“你胆子真大,你看所有的人都跑了,只有你还坐在这里。”那个人很无奈地说:“不是我不想跑,而是我的身体已经吓得僵硬了,根本无法逃跑。”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的冻结反应,来推测出对方的心理感受是否舒适,从而寻找出不舒适的根源,以解决问题。

    一般情况下,人的冻结反应很明显。比如一个人正行走在路上,突然他看到了一只老虎。于是,他行走的脚步马上就会停止,这就是冻结反应,然后在短暂的停止后,他才会采取一些应对危险的措施。

    但是,也有一些冻结反应是不易被察觉的,例如呼吸。当一个人参加面试时,他会紧张地屏住呼吸或是只做浅呼吸,以应对威胁。或者他会一直维持同一个坐姿,这也是一种冻结反应。

    在FBI探员审讯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就经常发现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犯罪嫌疑人坐在那里接受审讯的时候,会把自己的脚放在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而且会在整个审讯过程中都保持同一姿势和位置。

    后来FBI探员发现,如果犯罪嫌疑人出现了这种行为,那么说明这个犯罪嫌疑人很可能在说谎。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犯罪嫌疑人感觉到了压力。或许是FBI探员的某一个问题、一句话、一个动作,触到了犯罪嫌疑人心理上的敏感点。所以,FBI探员在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这一行为时,就会顺藤摸瓜地继续提问,以找到有价值的线索。

    冻结反应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减少曝光率。当一个人感到威胁时,就会希望减少自身的曝光率,不希望其他人看到自己,希望自己变成隐形人,把自己隐藏起来。例如,当我们遇到尴尬的事情时,就会有一种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的心理。实际上这种心理就是减少曝光率。

    但是,这种把自己隐藏起来的想法并不现实,因为一个大活人毕竟不可能凭空消失。于是,人们就会做出一些动作,这些动作其实就是隐藏自己的心理的具体表现。例如竖起衣领或低下头,通过限制自己的头部的曝光率来达到隐藏自己的目的。

    在超市中,小偷们就经常出现这种隐藏自己的动作,他们这种隐藏的动作会和其他在超市购物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小偷们常常会弯腰弓背,而其他人则经常做出挺胸抬头的动作。

    逃跑反应

    面临威胁时,人们首先会出现冻结反应。但是,当人们发现冻结反应根本无法解决所面临的威胁时,人们的身体就会做出逃跑的动作。

    对于原始人而言,他们在做出逃跑动作后,马上就会逃走。但是,现代人却没有这种自由,因为我们会因为一些客观因素而不能逃离。但是威胁依然存在,于是人的肢体就会做出避开或是远离的动作。

    当两个人正在交谈的时候,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于是,他们都想要离开这个不自在的情境,但是出于礼貌又不能离开。他们的身体就会出现变化。他们的身体会远离对方,双腿和双脚也会做出离开的姿势,有时还会伴随着捂脸和闭眼的动作。

    我们的逃跑反应还反映在躯干的倾斜动作上。当一个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人时,他的躯干就会倾斜到远离这个人的方向。不仅是人,在面对一些令自己讨厌的事物时,人们也会产生同样的反应。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人们的这种逃跑反应,特别是第一次参观纪念馆的人。有的人因为好奇心会向前倾斜自己的身体,但是在看清楚那些展览品之后,就会远离。有的人的逃跑反应表现得比较强烈,在看到那些展览品之后,他们明显吓坏了,立刻转身离开纪念馆。其实,这就是一种逃离令自己厌恶的事物的反应。

    攻击反应

    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根本无法逃脱所面临的危险时,就会采取攻击的行为,以保护自身免受伤害。也就是说,冻结和逃跑都不管用了,所以只好放手一搏。这个时候,因为威胁而带来的恐惧情绪就会发生转化,变成愤怒的情绪。

    对于一个原始人来说,他可以直接去攻击对自己产生威胁的事物。但是,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加深,人们似乎变得越来越理智了,即使在面对威胁,想要发起进攻时,也不一定是直接的肢体进攻,例如给对方一拳。

    这种进攻反应逐渐升级,变成了一种没有身体接触的进攻。例如,我们平时所遇到的争吵,其实就是进攻反应的升级。

    即使不会发生身体上的直接进攻,但是人们依然会出现进攻的身体姿势。躯干延伸的动作有时就代表着无声的抗拒和攻击。

    有的孩子在受到父母的批评时,内心不服气,但是却不能直接表现出来,就会做出躯干延伸的动作。如果这时他正坐在椅子上,那么他就会向后靠着椅背,并向前延伸自己的双腿。

    这种躯干延伸的动作虽然表明了自己的愤怒,但是并不适合在所有的场合出现。躯干延伸的动作会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是一种不尊重别人的动作。

    此外,躯干延伸的动作还代表着舒适。如果一个人在家里或是其他轻松的氛围中出现了躯干延伸的动作,那么就不能理解为是一种变相的攻击反应,它只是一种舒适的姿势而已。

    如果两人出现了争吵,双方还会采取挺起胸膛的肢体动作,因为两人在争吵的时候,都会出现攻击的意向,但是却不能直接击打对方,于是只好用挺起胸膛的动作来试图维护自己的权威。而且,这种挺起胸膛的动作有时也是打架的前奏,它能张开你的胸肌,挑衅对方的私人空间。

    尽管攻击反应是人们面对威胁时的最后一种选择,但是最好还是尽量避免发生攻击。不管这种攻击行为是直接(打架、争吵)还是间接的(威胁性的肢体动作或是眼神),都会让你处于愤怒的不良情绪之中。这样一来,你的判断力和理智就会受到影响。

    喜欢还是讨厌?——腹侧否决和腹侧前置

    我们身体的腹侧位置具体是指我们身体的前侧,常常能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喜好与厌恶。当我们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或事物时,我们的腹侧就会倾向对方,这就是所谓的腹侧前置;但是当我们遇到自己厌恶的人或事物时,我们的腹侧就会远离对方或是转变方向,这就是腹侧否决。

    在人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腹侧否决和腹侧前置的转变可以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人内心的变化。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时,我们腹侧的方向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戴安娜与查尔斯王子的婚姻经历许多人都知道,不少人都责怪查尔斯对戴安娜的利用。因为有传言说,查尔斯之所以会娶戴安娜为妃,只是因为戴安娜比较适合成为他的王妃,他只需要戴安娜在公众面前营造好王妃的形象,并成功生下王室继承人就可以了。

    所以,结婚后的查尔斯对戴安娜一直很冷淡,以至于戴安娜渐渐对这段婚姻丧失了信心,并最终选择了放弃。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可以通过查尔斯与戴安娜的一些合照中的腹侧前置和腹侧否决动作来猜测他们之间关系的变化。

    从查尔斯与戴安娜的婚姻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戴安娜为挽救这段婚姻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是,戴安娜发现自己的徒劳无功后,也渐渐放弃了这段婚姻。所以,当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会很不自在,于是就出现了腹侧否决的动作。

    不久之后,戴安娜就在一次公开场合羞辱查尔斯,让查尔斯的吻落空了。这件事情发生以后,立刻引起了许多英国人的不满。后来,在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勒令下,查尔斯和戴安娜离婚。

    腹侧是人体中最脆弱和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位置,因此我们的大脑格外注意对腹侧的保护。所以,只有当我们处于舒服的状态时,才会出现腹侧前置的动作,也就是把自己的腹侧展示给对方。

    当我们准备将自己的腹侧展示给自己喜欢的人或是事物时,也就是出现腹侧前置的动作,我们会移开一切可能会阻挡我们的物体,甚至包括随时能给予我们保护和帮助的手臂。例如拥抱的姿势,就是一种典型的腹侧前置动作。

    现任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前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在政治上一直是不错的合作伙伴,他们两人之间的性格正好也呈一种互补的关系,普京相对强势一些,而梅德韦杰夫却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

    普京与梅德韦杰夫相识于列宁格勒大学,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好。虽然两人已经相识了几十年,但是他们之间的友谊并没有随着时间而冲淡或是变质,从他们合影中腹侧前置的动作中就可以看出来。

    腹侧前置与腹侧否决的动作除了说明人们之间的关系之外,有时也会出现在一些不熟悉的人身上。例如当一群人在开会探讨某个问题时,人们往往会对那些与自己观点相似的人做出腹侧前置的动作,要不亲密地坐在一起,要不就把自己的腹侧展示给对方,要不就是身体靠近对方等。

    而面对那些观点与自己不同的人时,人们往往会警惕地控制住自己的身体,尽量避免出现腹侧前置的动作。

    有时候尽管人们之间的距离很远,还是会出现腹侧否决的防御性动作。例如在美国总统竞选辩论时,虽然候选人之间的距离离得很远,但是人们在面对自己的竞争对手或是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时,依然会把自己的身体倾向远离对方的一侧,也就是出现腹侧否决的动作。

    撒谎还是无奈?——耸肩的寓意

    耸动肩膀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种躯干动作,但是耸肩所代表的意义却很丰富。例如当一个老板问员工问题:“你最近听到过客户的抱怨吗?”员工或许会回答:“没有。”我们不知道员工的回答是否属实,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的肢体语言来推测他的回答到底是不是真实的。这名员工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轻轻地耸动了一下自己的半个肩膀,动作很轻微。通过这个轻微的耸肩动作,我们可以判断出这个员工的回答不是真实的,他在撒谎。

    当一个人摊开双手轻轻耸动半个肩膀时,说明这个人缺乏安全感和担当,也就是说他所说的话是不可信的,他不会对自己的话负责。

    当一个人对自己所说的话确信无疑之时,他就会做出双肩耸动的动作,而且很明显。这个动作说明这个人是诚实的,同时也表明他感到很舒适和自在,并且对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充满了自信心。

    有时,当人们表示自己很无奈和无助时,也会轻轻地耸动肩膀,并且伴随着双手摊开的动作。所表达的意思是,当事人很无奈,没有办法。

    2005年10月,美国国防部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中央党校发表演讲。他在演讲中强调,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可以让美国在东亚和西太平洋的势力范围更安全。

    在拉姆斯菲尔德演讲完毕后的提问时间中,一名学生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美国是不是在向中国发出含糊不清的信息?”面对这个尖锐的问题,拉姆斯菲尔德依然没有正面回答:“这是下次中美两国会谈时需要讨论的话题。”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拉姆斯菲尔德摊开双手,并且轻轻地耸动了一下肩膀,表示现出了他的无可奈何。

    很明显,拉姆斯菲尔德的这个回答并没有在事先准备好的范围内,他的回答只是在被逼无奈之下的一种托词。

    在双肩耸动的动作中,有一种动作虽然也是双肩耸起,但是却被称为双肩收缩。这是一种消极的双肩耸动姿势,表明这个人对突如其来的威胁感到恐惧,做出双肩收缩的动作其实就是一种自我保护。

    双肩收缩动作的具体表现是,当事人慢慢将双肩提高到自己耳朵位置的高度,看起来就好像想要把自己的头部给收缩起来一样。外人看来,这个人的脖子好像随着双肩收缩的动作而消失了。

    其实双肩收缩的动作来源于乌龟缩头的动作。乌龟的爬行速度很缓慢,也就是说乌龟并不具备一项基本的生存本领——逃命的速度。但是,乌龟仍然可以生存,因为乌龟具有坚硬的外壳。而且,乌龟还具有一种神奇的本领,那就是遇到危险时,可以自如地把自己裸露在外壳外面的四肢和头部收缩到硬壳之中,这样一来,乌龟就免受外界的威胁了。

    其实人也一样,当人们遇到突如其来的外界袭击或威胁时,会下意识地把自己的头隐藏起来,而这种隐藏其实就是一种自我保护。毕竟头部是人类最重要的器官,在遇到危险时,人们首先要保护的部位就是头部。

    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采用两种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头部。一种是双手抱头,这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另一种方式就是收缩双肩。因为人们在收缩双肩的同时,其实也是把自己的头部缩回去。

    这个收缩双肩,把头部收缩回去的动作在实际用途上没有任何保护的作用,因为人类不像乌龟,可以把头部收缩到硬壳之中。但是,这种收缩的动作却可以产生神奇的心理效果,当事人可以从这个肢体动作中获得一种自我安慰,也可以重拾心理层面的安全感。

    作为德国总理的默克尔正在和意大利总理普罗迪谈论问题,但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美国总统布什走进了会议厅,但是他并没有走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上,而是溜到了默克尔的身后。然后,这位美国总统在众目睽睽之下做出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动作,布什居然为默克尔进行肩部按摩。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按摩服务,默克尔明显无法接受,而且似乎还受到了惊吓。于是,默克尔的肩膀立刻收缩,最后甚至举起手臂以表示拒绝。

    这时美国总统布什好像才缓过神来,他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和失礼。于是,布什马上缩回自己的双手,红着老脸灰溜溜地离开了。尽管布什离开后默克尔收回了自己的手臂,并且肩膀收缩的动作也消失了,但是默克尔依然一脸尴尬。这个事件被称为“按摩门事件”,并成为了这次八国峰会的热点。

    肩膀收缩的动作除了在一个人遇到威胁时会出现外,有时当一个人缺乏自信心的时候也会做出这个动作。

    在一些公司召开的会议上,如果公司老板要求参加会议的人都说说自己最近取得的成就时,一些人会侃侃而谈自己取得的辉煌业绩,但是也有一些人默不作声。或许是因为这些人并没有取得辉煌的业绩,于是在面对他人的成就时就会自卑。而且,这些默不作声的人还会做出双肩收缩的动作,并且不断地抬高自己的双肩,仿佛想把自己的头部藏起来一样。

    弯腰的差距咋就这么大!——鞠躬的意义

    弯腰动作就是躯干弯曲,它所代表的意义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通用的。弯腰给人一种奉承或是尊重的谦逊之感,如果一个人自动出现弯腰的动作,除了表明对他人的尊重和敬意之外,还带着阿谀奉承和地位卑微的意味。

    二战爆发之前,麦克阿瑟将军被调到菲律宾任职,于是一名军官受命前去摘掉麦克阿瑟将军办公室中的一些装饰品。当这名军官准备离开时,向麦克阿瑟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才转身离开。其实,当时这名军官根本不用这么做,也没有人要求他必须这么做,但是他还是自觉地鞠躬了。

    这名军官在用鞠躬的动作告诉麦克阿瑟将军,他对麦克阿瑟将军十分尊重,尽管麦克阿瑟将军被暂时调离了美国,但是在这名军官的心中,麦克阿瑟将军依然是一个十分有地位和影响力的人。

    后来事实证明,麦克阿瑟将军不仅成为了二战时期欧洲最高军事联盟的指挥官,而且还是诺曼底登陆作战计划的策划者,他的领导力直接改变着整个世界的局势。

    虽然弯腰的动作表示对他人的尊重态度,对方也会因为你的弯腰动作而心生好感,但是弯腰动作的出现一定要根据具体的场合和身份而定,不然就会给人一种有失体面的感觉。

    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出访日本。当奥巴马会见日本明仁天皇并与其握手时,居然采用了90°的深度鞠躬。

    奥巴马的这一弯腰鞠躬动作很快引起了美国人的不满,因为奥巴马的身份是美国总统。作为一个国家元首,奥巴马代表的是美国。但是,奥巴马却在公共场合对日本天皇做出深度鞠躬的动作,明显有低声下气之意,不符合奥巴马美国总统的身份。

    总之,我们在使用弯腰的动作时,一定要注意场合和身份。弯腰的动作如果使用不当,会让人感到你是一个阿谀奉承的小人,从而让其他人鄙视你。但是,如果弯腰的动作使用得当,许多人都会被你的举动所感动,感受到别样的亲近和敬意,从而更加增添你的人格魅力。

    我该离你多远?——人际交往中的距离

    每到寒冷的冬天,野猪们都会聚集在一起取暖。野猪们聚在一起取暖的时候,总会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因为它们身上长满了刺,如果彼此靠得太近的话,就会伤害到对方;但是如果距离太远的话,它们又会感觉到寒冷,总之结果都是不如意的。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需要掌握一个适合的度,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和持久的人际关系。那么,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变得很重要,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套有关空间势力范围划分的具体标准。

    在自然界中,任何一种动物都十分在意自己的领地,它们运用各种方式来表明这个地盘是自己的势力范围。例如,有的动物会通过气味来判断是否有入侵者,如果在自己的领地中闻到其他味道,那么它马上就会警惕起来,随时准备发动进攻。

    人也是一种十分在意私人空间的动物,如果有人没有经过自己的允许随意进入了私人领地,那么自己一定十分厌恶这个人。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对方的领地。当你侵犯了对方的私人领地后,再想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是,有关私人领地范围大小的划分却是因人而异的,通常情况下都是因为关系的亲疏远近而不同。例如你与一个关系并不亲近的人交流时,你所要求的私人领地的范围就会很大;但是,如果你是在和朋友交流,你所认为的私人领地的范围就会相对缩小许多。

    20世纪60年代,美国空间关系学创始人爱德华·霍尔专门研究了人在划分空间势力范围时的具体标准。霍尔通过大量研究总结出了人在划分空间势力范围或距离时的四种主要类型:

    0~45厘米之间的范围属于亲密空间。通常情况下,父母、配偶、子女、关系亲密的朋友可以随意进入这个范围,而且不会引起当事人的敌意和厌恶感。

    45~120厘米之间的范围属于个人空间。通常情况下,朋友、同事和熟悉的人进入这个范围,不会引起当事人的警惕和防御。

    120~360厘米之间的范围被称为社交范围。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在这个范围内和一些不熟悉的人打交道,例如送快递的工作人员或是问路的陌生人等。如果陌生人超过了这个空间范围,那么不仅会引起当事人的反感,还会使当事人提高警惕性,因为当事人很可能认为这个人对自己图谋不轨。

    360厘米以上的范围属于公共空间。如果一个人在距离你360厘米之外内活动,你完全不会有被侵犯的感觉,不仅不会引起你的警惕,你甚至都不会注意到他的存在。例如,即使一个身着大猩猩服饰的人在距离你360厘米之外走过,你或许都不会注意到这个人怪异的服饰。

    霍尔通过研究所得出的这个结论适用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生活场合,例如一个陌生人没有经过许可,是不可能随意进入当事人的个人空间的,也就是说这两人之间的距离必须得保持在120厘米以上。

    但是,如果是关系比较亲密的人,他们之间的距离超过了120厘米,那么则说明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某种破裂迹象。例如一对情侣,如果他们上街时彼此之间的距离超过了120厘米,那么他们之间一定出现了危机。

    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是必需的,如果你随意闯入他人的私人空间,不仅会引起当事人的不满,还会引起周围人的猜疑。例如,如果一名女员工总是经常随意闯入男上司的私人领地,那么周围的人会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很暧昧。

    虽然霍尔所得出来的这个结论适用于许多场合,但是在有些特殊的场合并不适用。例如公交车、地铁、电影院或是电梯等公共场合。你如果正在乘坐地铁,周围挤满了陌生人。那么,大家之间的距离肯定都是亲密空间的距离,这是客观因素造成的,大家只能接受对方进入自己的私人领地。

    那么,私人空间的范围会不会因为性别的不同而有差异呢?为了证明这个假设,相关研究人员还专门设计了一个实验。

    这个实验的具体步骤就是,让一个人从正面不断地接近一个陌生人,当被接近的人内心感觉到不舒服或是做出一些防御性的肢体动作时,这个不断接近的动作会暂时停止,然后实验人员开始测量两人之间的距离,并把这个数据当作一个人能够容忍陌生人入侵自己私人空间的最大距离。

    实验一共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让一名男性实验者不断地从正面接近一名女性,直到这个女性想要离开时,这名男性才停止不断接近的动作。这时研究者测量的最大距离为1.35米;第二个阶段是让一个男性实验者不断地从正面接近一名陌生男性,研究者测量的距离是1.14米;第三个阶段是让一名女性实验者不断地从正面接近一名陌生女性,研究者测量的距离是1.05米;第四个阶段是让一名女性实验者不断地从正面接近一名陌生男性,研究者测量的距离是0.88米。

    通过这个实验所得到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女性容忍同性进入自己私人空间的程度明显比男性要好些;女性容忍异性进入自己私人空间的程度明显比男性要差些。

    私人空间的范围还代表着一个人的安全感。当我们被其他人侵犯私人空间时,我们除了会感到愤怒和厌恶外,还会伴随着危机感,并且做出防御性的准备,例如提高警惕或是做出防御的肢体动作等。

    如果一个人的私人空间范围很大,那么说明他的安全感比较低,而且很容易被人冒犯和发火;如果一个人的私人空间范围很小,那么则说明这个人的安全感比较高,不容易发火。

    美国精神科医生琴扎尔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分别对八名杀人犯和八名普通犯人进行私人空间范围的测试。测试的方式是让测试者朝着犯人走去,直到犯人阻止时才停下来,而测试者所站的位置与犯人所站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就是犯人私人空间的边界。

    实验的结果是,这八名杀人犯的私人空间范围平均为2.72平方米;而八名普通犯人的私人空间范围平均为0.65平方米。

    这个实验结果表明,杀人犯所需要的私人空间范围明显高于普通犯人,而且是普通犯人的四倍。这就说明,杀人犯更容易因为他人入侵自己的私人领地而愤怒,从而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

    既然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而且不允许他人入侵,那么当有人入侵时,人们一般都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呢?通常情况下,人们在肢体上都会出现相应的反应,并且手臂反应很明显。

    当一个人私人领地被侵犯时,首先会做出防御的动作,这时人们会用自己的手臂去防御。例如两个人打架时,人们除了会用手臂进攻以外,在面对对方的进攻时,也会用手臂遮挡住自己的头部和前胸,这种遮挡的动作其实就是一种自我保护和防御。

    除此之外,人们的腿脚往往也会做出进攻的姿势。但是如果意识到对手是不可战胜时,人们就会因为恐惧而放弃自己的私人领地,出现逃跑的反应。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