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读书要掌握方法——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学习的法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学海无涯苦作舟。难道学习就只有与苦做伴,才能学有所成?

    对于这一点,大教育家,最能也是最善于学习的孔子显然是不大认同的。否则,他就不会在《论语》中苦口婆心的大量阐述学习的方法了,直接说个“苦学”不就完了吗?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提倡“乐之者”的,他建议人们把学习当成爱好,深入其中,并为此提出了许多方法,通过学习这些方法,我们或许就能摆脱人为的“苦海”。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大意: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而能够获得新知识,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的是什么?

    就是“温故而知新”。

    学习最重要的是获取心得,逐步达到无师自通的程度。换句话说,无师自通,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所以,高明的老师总是致力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温故而知新”是一种反复研读的,多方琢磨的过程。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好的书都经得起咀嚼,每咀嚼一回,就又悟出些真味,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因而有位评论家说:少年时读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会发笑,中年时读了会思想,老年时读了却想哭。

    好的书是需要反复读的,英国桂冠诗人丹尼生每天研究《圣经》;大文豪托尔斯泰把《新约福音》读了又读,最后可以长篇背诵下来;马克·吐温旅行时必带一本厚厚的《韦氏大辞典》;白朗宁每天翻阅辞典,从辞典里面获得乐趣和启示……“温故而知新”也是从过去看将来,从过去的时间领域所积累的经验为参照系,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制定实现未来目标的工作计划,但是过去的经验不应该成为消极的“定势”,成为限制创新的包袱和累赘,囿于经验的成见,变得胆小、世故、迟钝起来,空失很多人生机遇,这种情形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所以,“温故而知新”贵在创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说:“战争中的第一次战斗都是独特的,需要对实际情况作深刻的分析。最容易通向惨败之路的莫过于模仿以往英雄们的计划,把它用于新的情况中。”在战争史上,由于照搬前人经验而丧师败绩的事例不胜枚举。唐朝房官效法古制,用车战制敌,被安史叛军杀得一败涂地。0世纪30年代的法军统帅部,完全搬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在法西斯德国的闪击下,一触即溃。相反,那些被人称道的成功战例,如韩信的背水为阵,刘伯承的重叠设伏等,都无不具有惊人的创新之举。

    历史没有完全的翻版,经验更不能百试百灵,唯心史观有在以往经历的基础上加入新的成分和创意,才能做到无往而不利。“温故”不是一味重复而是要“知新”这样就“可以为师矣”。

    勤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大意:孔子说:“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惘,只空想不读书那就危险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两句话阐明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只学不思或只思不学都容易陷入迷惑而无所获。

    只读书不思考是读死书的书呆子,只空想不读书是陷入玄虚的空想家。书呆子迂腐而无所作为.空想家浮躁不安而胡作非为,甚至有精神分裂的危险。

    所以,儒者主张既要读书又要思考。

    明代人陈鎏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术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学是入书,思是出书。出入有道,学业可成。

    爱因斯坦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他创立狭义相对论,据说就经过了10年的沉思。只是学习,没有思考,没有消化、整理、提高,只能是杂乱无章的知识的堆积,不可能形成实际的效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翁和一个孩子用一头驴子驮着货物去卖,货卖出去了,孩子骑驴回来,老翁跟着走,但路人责备小孩子不懂事,让老年人徒步,于是他们便换了一个位置;而旁人又说老人心硬,于是老人忙将孩子抱到鞍上;后来看见的人说他们没人性,于是两人又都下来。走了不久,又有人笑他们是呆子,空着现成的驴子不骑;于是老人对孩子叹息道,我们只剩了一个办法,就是我们两人抬着驴子走。这个笑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无论读书,还是做事,只是一味的“旁征博引”,不加思索,“脑子里给别人跑马”,结果往往会弄到抬驴子走的。常听人说,现在报刊上一会说要注意晨跑,一会儿又说早晨锻炼不好;一会儿说喝茶有益健康,一会儿又说要少喝茶;一会儿将某部影片捧得上天,一会儿又将其贬得一钱不值……这便是“学而不思”者的烦恼,人云亦云,当然只有陷入迷惘的境地。

    书是前人经验的总结,读书是汲取前人经验的过程,但不能自己囫囹吞枣,生吞活剥。书籍和经验也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亦不能置之不理,一味蛮干。会读书也要会思考,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既要进得去,也要出得来。

    3.不知为不知,敢于说不知道

    原文:子曰:“由!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大意:孔子说:“子由啊!你知道了吗?懂得了就是懂得了,没有懂就是没有懂,这才是真懂。”

    求知最忌自欺欺人,不懂装懂。

    人们时常讽刺那种只会说“YES!”的“假洋鬼子”,把他们当作不懂装懂的典型形象。而实际上,生活中这样的“假洋鬼子”到处都是,充斥于各行各业。

    如果只是读书求知,这种“假洋鬼子”还不过是害己而已,没有什么大碍。但如果让这种人从政治国,那可就不是害己的问题了,小则害己害人,大则亡党亡国。

    所以,我们绝不要低估了不懂装懂的危害。因为它完全可能由一种个人品质而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公害,遗患无穷。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人丁肇中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采访时,曾对很多问题都表示“不知道”。前一阶段又听说他在为南航师生作学术报告时,面对同学提问又是“三问三不知”:“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不知道。”“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不知道。”“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0年的发展方向?”“不知道。”三问三不知!这让在场的所有同学意外,但不久就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也许,一些人在说“不知道”时往往被看作是孤陋寡闻和无知的表现,但丁先生的“不知道”却体现着一种做人的谦逊和科学家治学的严谨态度,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问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学识渊博,越要虚怀若谷。作为专家、学者,对不知道的东西,我们不仅应当老实地承认“不知道”,而且要敢于说“不知道”。美国现代物理学家费曼说:科学家总是与疑难和不确定性打交道的。当一个科学家不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时,他就是不知道;当他有了大概的猜测时,他的答案也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即使他对自己的答案胸有成竹时,他也会对质疑留有余地。对科学家来说,承认自己的无知,使自己的结论留有被质疑的余地,是科学发展所必需的。学人只有秉持这样的科学态度,才能不断地“格物致知”,获得新认识,达到新境界。常言所谓“一事不知,学者之耻”,其本意正是在于策励学者们不断求索,不断进取。孔子曾云“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即使是在专业领域内,那种自诩或表现为无所不知的“专家”,不仅其学识而且其人品也都是值得怀疑的。

    其实,丁肇中教授大可不必说“不知道”。比如可以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术语糊弄过去,可以说一些不沾边际的话搪塞过去,甚至还可以委婉地对学生说:“这些问题对于你们来说太深奥,一两句话解释不清楚。”但是,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却选择了最老实、最坦诚的回答方式,而且表情自然、诚恳,没有明知不说的矫揉造作,没有故弄玄虚,也绝没有“卖关子”。丁教授坦言不知道,不但无损于他的科学家形象,更凸现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令人肃然起敬。

    与丁肇中“三问三不知”相似的还有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在一个大型演唱会上的表现,他演唱时刚到高潮之际,却突然停顿下来。举座哗然,连乐队都停了下来。帕瓦罗蒂坦诚地说自己忘记歌词了,请求大家原谅,希望大家再给他一次表演机会。在一阵沉寂后,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事后,有人告诉帕瓦罗蒂:“你完全可以做做口型,而不必承认自己忘了词。相信观众肯定会认为是麦克风坏了而丝毫不会怀疑到你身上。”帕瓦罗蒂微微一笑:“如果还有下次,我同样会认错。因为事实早晚会被人知道,那对我的声誉影响会更大”。

    与丁先生相反的是,一些人尤其是个别官员,在很多问题面前往往表现了“万事通”、“博学家”的“风采”,下基层、搞调研,在情况不明、事情未弄清的时候就发指示、提要求、做决定,流露出一种“傲视万众”、“唯我正确”的态度。殊不知,一些指示、要求、决定有时与基层的实际不相符合,有的甚至离题万里,基层照此做下去,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有一般常识的人都知道:人非圣贤,不可能生而知之,治学之要,行政之本,就在于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孜孜以求,来不得半点虚假。对不知道的东西,就不要充当“先知先觉”,更不要自认为能“升而知之”,认为自己一旦当了领导就对什么问题都有发言权。这是做学问做官乃至做人的一个最起码的要求。时下有些“专家”、“学者”,总喜欢对一些自己不甚了解的事情发言,不负责任地乱说一通。结果是“专家意见”并不“专业”,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有些“专家”因此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力在减弱。与此相对照,让人更觉得作为学术大师的丁肇中“三问三不知”,对于学人来说十分可贵,令人警醒。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坦然与诚实,不仅是科学家、艺术家和领导干部应该具有的,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

    人的知识都是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得来的,与官位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个别官员之所以“升而知之”、“官升知识长”、“官大本领强”,其实是官僚主义在作怪,并错误地认为只有如此才能显示其“水平”、“能力”和“高明之处”,才不至于混同于一般老百姓,而且自己确实“高”。这些官员“升而知之”的做法令老百姓倒胃口、反感“事小”,给人民、国家带来损失“事大”!谨防“升而知之”,才能使个别官员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才能树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才能注意学习、加强学习,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才能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更好地为人民、国家做贡献。否则,总认为“升而知之”,就会堵塞其提高、前进的道路,最终贻害无穷。

    4.好学者,恒心最重要

    原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大意: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哪个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好学,不迁怒于人,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可惜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听说过比他还好学的人了。”

    孔子曾经这样自诩道,说他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好学(《公冶长》)。现在又听他赞扬颜回好学,而且,只有颜回好学。这一方面说明在圣人看来,只有颜回才是真正得了他的真传,继承了他的衣钵,另一方面也使我们进一步知道了“好学”的品质不是随便什么等闲之辈都可以有的,从而使我们再也不敢自诩为“好学”的人了。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孔子说到颜回好学时,并没有说他文学如何如何了得,历史如何如何了得,语言如何如何了得,而是说他“不迁怒,不贰过”,既不迁怒于人,又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这在我们看来,完全是品德问题,而不是什么好不好学的问题。这又一次说明,在圣人门下,学习决不仅仅是指书本知识、文化知识,而是包括“德育”的内容在内的,所谓“进德修业”,在儒学里,都是属于“学”的范畴。

    说到“不迁怒,不贰过”,这6个字可真是我们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修养。所谓不迁怒,就是自己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有什么烦恼和愤怒不发泄到别人身上去,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不拿别人做自己的出气筒。比如说,自己在外面受了气,不拿太太做出气筒;受了太大的气不拿孩子做出气筒。或者,受了上司的气,不拿下级做出气筒,如此等等,那可真是难以修成的涵养。至于说不贰过,就是知错而改,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这更是难上加难的修养。能够做到这一点,不说是非圣人不可,起码也是像颜回那样的贤人了。

    如果说“好学”的准则就是这些,我们谁还敢自认为是“好学”的人呢?要修炼成仁者本色,就得不断添草加柴,贵在坚持,恒心永在。

    你可能刚走出或即将走出校门,此时此刻,你首先是要找到合意的工作。不喜欢的工作,你不要它;喜欢的工作,它不要你。你不断地寄履历表、推荐函、参加面试,就这样来来回回折腾了半个月,好不容易,有一天,你终于在信箱里看到录取通知,搞定了!

    谁知,这正是苦难的开始。正式上班后,你经常被上司交付做一些无关痛痒的事,让你感觉自己可有可无,不被重视。虽然你在校成绩表现优异,办公室里的那些“老鸟”可不在乎你学业得了几分。连续几个月下来,你觉得非常不舒服,所有的事情你都不满意,觉得自尊受到很大的伤害,你甚至怀疑:“我是不是还要继续干下去?”

    根据心理研究人员指出,这是多数社会新鲜人普遍共有的现象——适应不良,尤其是从一个被保护的环境跳入另一个竞争性的环境,最容易发作。因而,在这个阶段,社会新鲜人所受到的心理冲击也最大。

    美国著名的心理咨询师歇尔女士做了一个比喻:这就好像过去所有针对你需求的体贴都结束了,你将进入一个完全不是为了容纳你而设计的竞技场,在工作世界中,尽管你仍如稚龄幼儿般,但椅子已是成人尺寸,而你被期望要尽早适应,“孩子”或“学生”的身份已不复存在。

    在这个阶段,很多社会新鲜人脱离不了惶恐,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选对了工作?进错了公司?还是自己能力不足,无法承担大任?而这才只是第一关,你就感觉自己快要败下阵来!

    其实,若是把整个生涯拉开来看,你未来的路还长得很,一口气吃不成大胖子,何必在刚起步的时候自己吓自己呢?除非是极少数的人,否则,现在已很少有人会在一个工作里呆一辈子,多数人在一生中,总会换过好几个工作,那么,现阶段这些不愉快的经验,只不过是你整个生涯里的一小段插曲罢了!

    小吴是某大学的学生,对一个大学生来说,小吴的生活的确够忙了。

    早上8点,小吴固定到学校上课,一直到傍晚6点离开学校,转往一家补习班担任夜间导师,晚上10点下班回家,则开始研究当天的股市行情,并把相关资料输入电脑,一直要忙到深夜一、两点才上床睡觉。周末假日,小吴也没闲着,几乎都是到建筑工地充当临时油漆工。小吴一个月所赚的钱,加起来大约在4万元上下,算是很不错的收入。

    而其他的同学大都以打麻将、玩乐为重,小吴显得很拼命,也比较“社会化”。事实上,他的家境不错,足以供养他,不过,小吴坚持要自己赚学费、生活费。他说:“年轻要不要努力,完全看自己,至少,我不喜欢浑浑噩噩过日子。”

    虽然,一般人都说,学生的“职志”就是专心把书念好,小吴可不这么想:“我认为应该利用学生生涯提早规划自己未来的蓝图,否则,等到毕业或当完兵之后再来决定,都嫌太慢了。”

    根据小吴观察,平均有百分之六、七十的大学生,对未来几乎都没什么想法,一到毕业的关口就变得很彷徨,到底是念研究生、就业还是出国?即使就业也不知道该走哪一行?总而言之,简直不知该何去何从?“所以,我很早就打定主意,要利用四年大学生涯多方体验人生,帮助自己找出兴趣和所长。”

    严格说来,小吴还算是一个用功的学生,他并没有为了赚钱而荒废功课,成绩一直维持在中上程度。另外,他同时拥有珠算和心算初段的资格。不过,他强调自己绝非是为了分数而念书,而是完全依照自己的兴趣做选择。在学校里,他最喜欢听一些创业成功的企业人士演讲,认为“听一堂这种课,比听其他三堂课还管用”。

    学企管的小吴认为,在学校里念了一大堆理论,但是,课本上的东西都是死的,必须靠自己去活用。他举自己投资股票为例:“譬如,投资学上讲了很多种投资组合,如果我不实际去操作,怎么能够明白其中的奥妙呢?”

    经过这些体验,小吴说,他已经很笃定自己以后要做什么,他有信心,将来在起跑线上能交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即使工作不如预期顺利,也别绝望,你只要顺着心中所想,迟早有一天会找到你的最爱。或许,有些人会在你的耳边不断叮咛:“你该这样!你该那样!”也有一些人警告你:“你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别管他们,任何值得你去做的,尽管去做,你只要确定一件事:你为什么会呆在这里?你是为了学习,而不是为了讨好别人。

    万一是不合适的工作,也不妨试试看,只有在尝试错误中,你才能认清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不论是对的或错的工作,目的只有一个——让你更了解自己。渐渐地你会发现,每次学到的东西,都是在累积你的筹码。

    5.兴趣和快乐是最好的老师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大意:孔子说:“知道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无论是学习还是进德修业等等,这都是三种不同的境界:知道——喜好——乐在其中。

    “知道”偏重于理性,对象外在于己,你是你,我是我,往往失之交臂,不能把握自如。所以,当需要我们身体力行进行实践的时候,往往难以做到。比如说我们都“知道”锻炼身体很有好处,很有必要,但要天天早上起来坚持锻炼身体,那就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喜好”触及情感,发生兴趣。就像一位熟识的友人,又如他乡遇故知,油然而生亲切之感,但依然是外在于我,相交虽融融,物我两相知。比如说我们很多人都会说自己“喜好”看书,这是确实的,但“喜好”的程度有所不同,大多数人是“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本浏览浏览,那本翻阅翻阅,觉得有些累了,扔在一边,明天再读,这就是“好之者”,甚于“知之者”,但还没有进入“乐之者”的境界。

    “乐在其中”才是“乐之者”的境界。这种境界有一个最恰如其分的词语来形容,这就是“陶醉”。陶醉于其中,以它为赏心乐事,就像亲密爱人一样,达到物我两忘,合二而一的境界。比如颜回,住在“贫民窟”里,用竹篮子打饭,用瓜瓢舀水喝,人们都忍受不了那种贫困,而颜回自己却乐在其中。(《雍也》)又比如孔子,发愤起来就忘记了吃饭,高兴起来就忘掉了忧愁,甚至连自己将要老了也不知道。(《述而》)用当今时髦的话来说,这就叫做“太投入了”。

    很可惜,现在“投入”学习,“投入”修养自己的人都太少了,而多半“太投入了”的,是在麻将桌上,坐在那里快乐得很;那可真是达到了“乐之者”的境界啊!

    乐之者,不亦乐乎?

    所谓知之者,就是迷信知识的人。这种人看似相信知识,其实没什么知识。人类最大的知识就是不迷信知识。

    所以,企图“知道得越多越好”的人注定失败。他们企图从知识上了解世界,这是不可能的。我们要从本质上认知世界,不能从量上认知世界。一颗星星加一颗星星再加一颗星星,这样加下去不会等于头上的星空,因为在你加的过程中很多星星都已经不存在了,或转化了。

    因此,从知识与经验上认知世界是不可靠的,必须依靠人类固有的心力与眼力。

    我们认知自身也是这样的。哲人说:“认识你自己。”难道是要我们做一个综合的自我检测题吗?不,不是的。认识自己的意思是认识自己的本质与灵魂。因此,迷信知识的人是无知的,其欲望是不自然而不必要的。

    所谓好之者,就是对某类事物有兴趣的人,如商人对钱,男人对女人,等等。这种兴趣是出自天性或环境的影响,其发生是自然而必然的。但是它注定不会得到完全的满足,因为对象太大了。虽然可以轻易击中,但得不到全部。

    一支箭射进树林中只能射到一棵树,但不能射中所有的树。树林以被射中一棵树的方式吞掉了箭。欲望以被满足有限的方式吞掉了追求无限的人。因此,对无限欲望保持强烈兴趣的人也注定失败,其欲望是虽然自然但不必要的。

    只有乐之者的欲望才能得到满足,因为它是自然而必要的。快乐使人与世界合二为一,这种欲望符合自然之道,使人与事与物达成和谐,所以能顺心如意。当然这指的是真正的乐于为之者,而不是貌合神离者。

    人们之所以有时做不好事情,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真正地成为“乐之者”。你要是真正地乐于做某件事,你就会成为你要做的事,事情本身就会成就你,成全你。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即包含这层意思,智者乐于做水就会成为水,仁者乐于做山就会成为山。只有真心喜欢一件事情,我们才会成功。原因很简单,真正的喜欢投入就多,能量一充足,就可以发电,把事情干成。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显然是把“乐之者”作为了做人的最高境界。

    只有乐于做人的人才会成功。

    从前有个闲适的有钱人问古希腊智者西塞罗:“你是否愿意坐下来同我探讨真理?”

    西塞罗回答道:“与其与一个普通人一起认识真理,不如同柏拉图一起犯错误。”

    西塞罗的意思是:知识上的探讨我已不感兴趣,现在我只关心精神上的愉悦。

    精神上的愉悦者就是孔子在此说的“好之者”,一个从心里喜欢的人。

    冬天的时候,河里都快结上冰了。有人看见希腊智者米松光着身子在河水里捉鱼。人们惊异地问:“米松先生,你不穿衣服难道不怕冷吗?”

    米松举着手里的鱼笑道:“它们也没穿衣服啊。”

    愚蠢的人会指出米松的这个行为根本不明智,不能叫智者。而见此能会心微笑的人明白米松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快乐呀,他得自然之道,这就是智者。

    中国魏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喜欢喝醉了倒地就睡,经常睡在酒店老板娘的身旁。酒店老板开始以为二人有染,日久细看根本没这事,阮籍只不过是喜欢这样罢了。

    如今,像阮籍这样的“好之者”已经不多了,而像孔子这样主张人生为快乐的智者也越来越少。

    喜欢读书的人与喜欢喝酒的人,这两种人是最有品味的,他们明白如何才能让自己爽起来。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满足自己的感官感受,我们要把心灵开放出去,接收进来,用心聆听先哲的启迪,这样就不用数也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了——一种说法是天上只有一颗星星,还有种说法是天上一颗星星也没有,惟一的一颗跑到地面仰着头数星星去了。

    既然你已经仰着头那就望呀望,数呀数,数累了你就不数了。耶稣上十字架之前说:

    “主啊,原谅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如果已经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了,那么人类就会正确而快乐,不会再有无谓的牺牲与浪费。

    快乐来源于对本来的认知,有真知才能真乐。因此,乐之者也必是好之者与知之者,这样他的快乐才有所依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孔子这话等于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道一件事不如喜欢一件事。喜欢是一种大知识。佛经上把喜欢佛学的人称为“善知识”,也是这个意思。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于这句话是说:做一件事光凭爱好还不行,还必须不断收获快乐才能成功。这时人是忘我的,天真的,自然的,活泼的,就像希腊智者米松冬天裸体下河捉鱼一样,看似疯癫,其实是自然。

    米松多么天真,说鱼“它也没有穿衣服呀”,对真理的痴迷非常可爱。孔子也是放浪形骸的,无论是杖击原壤时,还是登泰山而小天下时,无论是在齐闻韶时,还是周游列国、藐视天下君王时,都体现了一种“乐之者”的超凡风度。孔子风度一路传下来,形成了后世著名的魏晋之风,代表了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男人)最有品味的一种生活。

    6.三人行,必有我师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大意: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师的。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自己就可以改正。”

    三人行必有我师。那么,天涯何处无老师?真正好学的人是不拘于专门固定的老师的,随处都可以不耻下问。

    从另一方面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就是《里仁》篇里所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老师的优点固然值得我们学习,老师的缺点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借鉴,关键是不要盲目崇拜。

    当然,说是这么说。事实上,老师在我们的眼中多少有些理想化的色彩,有的还环绕着神圣的光环,使我们恰恰难以分辨哪是他们的优点,哪是他们的缺点。

    所以也就只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了罢。

    在我们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老师,第一老师是养育我们的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对我们的影响最深。从幼儿园到大学这些老师都呈有形的,实际上生活中有很多对我们有影响与有帮助的人。有的人一面之缘,有的人相伴一程,有的人从未相识却受益良多。

    不仅所有帮我们的人是我们的老师,那些伤害我们的人也是我们的老师。有一次听牧师讲道说:有一个人脾气暴躁,于是就求主说:“请把我变成一个温柔的人。”于是主就派了一个凶恶的人来,面对这个凶恶的人,脾气暴躁的人总是小心的说话,再也不敢发脾气了。因为那个人太凶了。但是他百思不得其解,就去问主说:“我求您把我变成一个温柔的人,你为什么派一个凶恶的人来。”主说:“只有凶恶的人才会教会你温柔,你身边的人对你太温柔了,你如何的暴躁她们都能原谅你。”脾气暴躁的人恍然大悟。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不仅仅是说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我们要有一颗谦虚的心向身边的每一个人学习。同时我们还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每一个用各种形式帮助我们的人,甚至给我们带来苦难的人,逆境使人沉沦亦使人奋进。

    感谢身边的每一个人,感谢生活、感谢每一个爱你和不喜欢你的人,爱我们的人带给我们温情,不喜欢我们的人令我们不断完善自己。

    有一段写在德兰修女孤儿院墙上的警句,每一次当读到这段话的时候心都不由地抽紧。脑海里仿佛看见那个纤瘦、柔弱的老人,用自己的一生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通过下面的一段话我们可以想象她经历的一切是怎样的坎坷,才能总结出这样的警句来告诫世人。把这段话抄下来与大家共勉——无论是在未来的人生路上,还是在生活,事业当中,让我们多一些付出,少想一些自己的益处,这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德兰修女孤儿院墙上的警句警示那些不讲道理、思想谬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不管怎样,这个世界总是爱他们的。

    如果你做善事,人们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不管怎样,总是要做善事;如果你成功以后,身边尽是假的朋友和真的敌人,不管怎样,总是要成功,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被遗忘,不管怎样,总是要做善事。

    诚实与坦率使你易受攻击,不管怎样,总是要诚实与坦率;你耗费数年所建设的可能毁于一旦,不管怎样,总是要建设;人们确实需要帮助,然而如果你帮助他们,却可能遭到攻击,不管怎样,总是要帮助。

    将你所拥有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你可能会被踢掉牙齿,不管怎样,总是要将你所拥有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

    7.学习宜早不宜迟

    原文: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吾从先进。”

    大意:孔子说:“先修养好礼乐后做官的,是一般的士人;先有了官位后修养礼乐的,是贵族士大夫的子弟。如果选用人才,那我主张选用先修养好礼乐的人。”

    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这实际上就是“先进”与“后进”的区别。

    孔子的主张是“学而优则仕”,先学习,提高修养然后再去做官。而不大赞成“仕而优则学”,先得了官位然后再去进修学习。

    以我们今天的情形作不尽恰当的比拟,孔子的主张是先读书,从小学、中学、大学直做到研究生,拿了文凭后才参加工作,才分配到政府中去做公务员,然后慢慢升迁而坐上官位,担任领导人,而不大赞成先工作,提拔成干部然后才去夜大或干部培训班进修学习拿大专文凭。

    当然,这里的比拟的确是不尽恰当的,因为孔子注重的是修养礼乐的实际内容,要求修身宜早不宜迟,倒不是文凭的问题。只不过,文凭是你拥有修身经历的证明,外在的形式与内在的实际也是有所挂钩的。所以,我们今天的干部制度把文凭作为提升的一道硬扛子,是不是也与圣人的思想渊源有关系呢?

    “礼乐”是孔子时代一个人的“必修课”,也是一个人文化知识水平高低的象征。

    先学习礼而后做官的人,犹如今天在某种专门学校学习结业以后,具有某一级学业学历的“文凭”,或“资格证书”,再担任某种领导职务;先做官而后学习礼乐的人,则如现代社会曾经有过的那样,让没有读书学习过的人,担负一定的领导工作。这两者的结局,显然是大相径庭的。

    连000多年前的孔子都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来当官掌权,在从事经济建设的当今时代,尤其是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时下,我们很难设想一个没有学习过,不具备相当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人,可以领导好一支科学技术队伍,去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正如有位伟人所言:“文盲是没法建设社会主义的。”即便是一个肯在担任领导工作之后再学习的人,也不如先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能做好工作,这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们今天选用领导干部,除了看一个人良好的心理素质、政治思想和品德作风外,还要有知识、有文化、懂管理、会经营、具有经济头脑。试问,不读书学习的人,能达到这样的标准、能做好领导工作吗?

    时代在前进,科学技术在发展,对领导干部的要求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举个简单的例子,过去的二等兵可以当营长,今天未经军事学院培训的人,就连个排长也当不上。一个不具备现代军事科学知识的指挥官,能带领用先进军事武器武装起来的现代化部队,并在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中取得胜利吗?

    不是有“军官训练团”之类的机构,来提高在职领导干部的思想业务水平吗?是的,任何人都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但那是更新、补充知识,而不同于“后进于礼乐”。“后进于礼乐”是说成为某行业的内行以后,再去担任这一行业的领导职务。而不是纯粹的外行。在此基础上,才说得上进“在职培训”的这样“班”,那样“校”去提高理论水平、业务素质、领导艺术等等。

    孔子“后进于礼乐”的主张,为我们所承袭;“先进于礼乐”也为我们所鼓励和提倡。人生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奉献、不断进取的过程,是不容停滞和倒退的!

    科学技术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飞快向前发展,不允许我们停顿或迟疑。任何领域的知识和水平都在以几年一更新的规律发生着变化。所以,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领导者,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为此,国家举办了“成人教育”,以方便在职职工和领导干部,在不脱离生产和工作的情况下,通过广播电视大学、职工技术学校、函授大学、夜大学和自学考试等途径,提高业务水平,跟上时代的步伐。

    8.学以致用,将知识运用于实践

    原文: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大意:孔子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事,却不能处理得好;叫他出使外国,又不能独立应对;虽然读得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春秋时代诗与政治、外交活动密切相关,无论是处理政事还是在外世活动中,往往都会引证“诗曰”,随口吟出,而能够切合适用。这是非常有意思的时代风气,有点像解放后,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随口引用毛主席语录一样。它并不是要求政治家都成为诗人,更不是要求诗人来做政治家,而是因为诗里面包含了许多丰富的知识,且有表达情感,打动人心和审美、教育等多方面的功能,确实可以在政治、外交等场合起到超乎寻常的作用。尤其是经孔子删订的《诗经》三百篇,更是如孔子所说:“可以激发感情,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乌兽树木的名称。”(《阳货》)所以,孔子号召“小子何莫夫学(诗)?”(《阳货》)要求学生都要学习《诗经》。

    不过,孔子从来是要求学习为应用而反对读死书的,正如他在《学而》篇里强调的那样:“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的目的是为了“行”。如果不能“行”,你书读得再多也是没有用的。相反,只要你能够言谈举止得体,行为方式得当,那就如他的学生子夏所说:“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说到底,还是求实务本,学以致用。

    孔子所说的“道”有两个方面含意:一是道德、道理,即一个人的行为规范;二是方面、方法,亦即事物的道理。

    孔子把学习、掌握、实行“道”的程度区分为四种:一是共同学习的人群中,有的人并未懂得某些道理;二是部分人能够理解所学内容的道理,并掌握其方法;三是部分人能使用所学的方法,并坚持某种道义;四是部分人能随机应变,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正所谓同样受教,得“道”各异。

    学而不懂,等于不学,白白浪费了宝贵时间。这种人或因智力低下,或不肯用功,或基础知识太差,或思想不专一。经过分析,找准存在问题,即阻碍学习的原因,而后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或改变学习方法,或发扬“笨鸟先飞”的精神,或扫除学习的思想障碍,或发挥集体的力量帮助解决、克服影响学习的困难问题,终会学有所知,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能够学好理论并掌握其方法的人。关键在于应用。不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那也等于白学。此种人需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向一切有实践经验的人学习,虚心地拜他们为老师,尽快地把自己的理论转化为实际运用中的能力,方能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行家里手”。

    能够使用学得的知识,又能够坚持既定的道德标准,规范自己行为的人,可以成为某项事业的核心力量。这种人具有娴熟的技能,又朝着自己认定的目标,执著于事业上的追求,其前途必然光明。

    这一种人,如果在取得一定成就的时候便保守起来;在获得一官半职或某种荣誉之后,便躺在“功劳簿”上睡起大觉来;或者身居要位,改变初衷,干起违法乱纪的勾当,那就走上了一条危险的道路。反之,他们始终遵循选定的方向,既孜孜以求地在事业上做出成绩,又根据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观念,革新技术,学习和掌握现代化的科学理论、管理方法、操作技能和经营手段等,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坚持的正确原则,与广大群众同甘苦,共担风险,就是社会的中坚,国家的栋梁,事业的中流砥柱。

    今天,我们在形势逼人、形势喜人的内外情势下,不仅需要熟读“圣贤书”、能吟诗作赋的文人墨客,更需要能经邦治国、救济万民的经济人才和政治人才。但愿能有更多这方面的人才脱颖而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