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故事-牌匾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张县长上省城参加会议,领到一块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的牌匾。开完会,张县长把牌匾往宾馆的床底下一塞,扭头叫司机上了街。

    临来时,张夫人交待他去省城最有名的霞美照相馆,把他们上次补拍的结婚照取回来。张县长不敢怠慢,取了结婚照,又特地配了一个大镜框。

    晚上,张县长和县委刘书记通了话,商定第二天中午十二点左右,县里五套班子全体成员和部分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在县城南门外召开大会,载歌载舞欢迎张县长带匾归来。届时,县电视台还要现场摄像报道。

    从省城到县城300多公里,小车早上出发,十一点半就到了距县城五里路的清兴庄,张县长叫司机停下车,方便方便,尔后一边整整自己的衣服,一边叫司机将那块牌匾找出来。

    许久,司机神情紧张地报告:“县长,牌匾没有了。”

    “不可能!我亲手领回来的嘛!”张县长跳下车来,帮着找牌匾。

    后备箱所有的东西都搬了下来,一件件地清理,真怪,就是没有牌匾。张县长又把小车座位上堆的东西都搬下来,还是没有。他拍着脑袋想了半天,突然想起自己把牌匾放到床铺底下了,“糟了,一定是忘在宾馆了!”

    此时,从县城方向隐隐传来鼓乐之声,张县长看看表,快十二点了,欢迎队伍是来迎牌匾的啊,没了牌匾怎么办?张县长急得双脚直跳。司机怕县长责怪自己,胆怯地说:“县长,我倒有个办法,不知行不行?”

    “什么办法?你快说!”

    司机指着张县长夫妇照片的大镜框,说:“这个镜框和牌匾大小差不多,我正好给女儿买了一块红绸子,蒙在镜框上顶牌匾,混过欢迎的人再说。”

    张县长犹豫再三,猛地一跺脚:“偷梁换柱,现在也只能这么办了。”

    在鼓乐声中,张县长手捧蒙着红绸的镜框下车,县里各位领导纷纷迎上前来。张县长一只手紧紧把镜框抱在怀里,另一只手不停地与大家亲切握手。

    主持仪式的李副县长手一挥,鼓乐停了,先是刘书记讲话,接着县委宣传部郑部长、县妇联华主任、县团委邱书记等一个个上台讲话,张县长笑容满面地站着、听着,手里却始终警惕地抱着那个蒙红绸的镜框。

    李副县长高声说道:“最后,请张县长讲话!”

    张县长抱着镜框走到扩音器前,娓娓动听地向大家叙述了参加表彰大会领奖的经过。说着说着,他不免激动起来,提高嗓门大声说道:“这是我们全县的光荣,我们要谦虚谨慎,再接再厉,把我们县精神文明建设搞得更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讲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张县长觉得应该做一个动作,表现出一种气势,于是把镜框使劲往上举了一下。

    恰在这时,一阵轻风吹过,张县长光顾高举镜框,手没有抓住红绸,于是,那块美丽的红绸就轻轻飘了起来,露出了张县长夫妇那灿烂的笑容。

    “哇!”张县长和所有在场的人都不约而同地喊了起来……

    (范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