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改变一生心态-沉默的力量犹如一个兵阵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尸居而龙现,渊默而雷声。(《庄子·在宥》)

    豹子在追捕猎物之前,是在沉默中积蓄关键时刻的爆发力!

    心态导致胜负

    我的沉默惊天动地,我的沉默惊动世人。因为当众说纷纭时,我独自无言,自然可以战胜一切言说。沉默最有说服力,沉默最好懂,沉默最引人注目,沉默之人如太阳般热烈。

    1997年,俞心焦和熊晋仁找我写幅字送给中国最着名的摇滚歌手崔健。

    我问写什么字?

    他们看样子早就想好了,熊晋仁说:“就写‘渊默雷声’吧。”

    我问有出处吗?

    熊晋仁说:“庄子。”

    我不信,以为他杜撰。大家一笑。

    晚上当时我就认真地写了一幅隶书横幅的“渊默雷声”送给崔健,俞、熊二兄觉得写得不错,大家很高兴。

    事过数载,有次我翻《庄子》,无意中看到一句“尸居而龙现,渊默而雷声”,一愣,跳了起来,原来熊晋仁并没有杜撰。

    当年俞心焦、熊晋仁,我,还有很多朋友一起提倡复兴道家思想,没成什么气候,但这个想法即扎了根。中国的“新儒家”过后,可能会有“新道家”的学说惊动世人吧?

    沉默数载,不语如惊雷。

    北京如意文化中心常设的“中国文化论坛”还在紫竹院时,主持者李伯淳曾请熊晋仁去讲了一次“杨朱”,请我讲了一次“庄子美学”。我讲的那次出我意外,很多老先生都非常接受我的观点,燕遁符老师说我“参透了生死”。其实我是故作惊人之谈。我讲的大意是:

    庄子美学就是骷髅美学,一定要把人还原到了不能再还原的真实面貌时,我才承认是美的。

    我在《走马》这首诗里写道:

    当你娇俏如枯骨,

    我当追认你为今生最美的红颜。

    就是这个意思。

    枯骨——红颜

    这一组概念是最引人思考的,它给了人美的极致。

    庄子那句话很有意思,当为天下格言。

    “尸居而龙现”,指人像尸体一样呆着,又像龙一样出没世间。

    尸体是死气沉沉的,龙是活灵活现的,这两个极端都统一在人身上,便具有神出鬼没、化腐朽为神奇的奇幻状态。

    细想,人每天都是诡异的,忽而东,忽而西,忽而哭,忽而笑,忽而醒,忽而寐,非常诡异,但光是诡异是没用的,必须化诡异为奇异,化奇异为平常功夫,然后才能真正地神奇起来。要想如意变化,首先就要懂得怎样才能不变。

    你要战胜流水,你就要不流。大禹治水,不动如山。

    你要战胜飞逝的时间,你首先就不要飞逝,否则就会被时间带走。你要学会静坐观花,不语品茶。明白外物都在腐朽、破碎,而我依然完好,依仗的就是那一口气,那一盏灯。

    心灯。

    尸居之人像死人,但他忽而感应前行,驱风为马,驱气如龙,就像龙一般。有了尸的不动,才有龙的灵动。自然之道静极思动,静久而逾动,静得越深动得越猛。

    “渊默而雷声”,这话美极了。像深渊一样沉默,但又发出惊天雷声。

    我的沉默惊天动地。

    我的沉默惊动世人。

    因为当世人都在众说纷纭时,我独自无言数载,自然可以战胜一切言说。沉默最有说服力,沉默最引人注目,沉默之人如太阳般热烈。

    《尚书》上讲殷高宗谅阴(谅阴就是服丧),三载不言。最后梦见一个圣人,终于开口,让大家四处寻访,终于得到了贤相伊尹,振兴了殷室。

    沉默之后,必有奇迹发生。

    《庄子》讲了一个故事《接舆点拨肩吾》:

    肩吾拜见接舆。

    接舆说:“过去你老师给你说了些什么?”

    肩吾说:“他告诉我,做国君的一定要凭借自己的意志制定法度,人民谁敢不听从?”

    接舆说:“那是骗人的做法。圣人治理天下,不用法度。圣人先正自己而后感化他人,任人各尽所能就是了。”

    接舆就是前面我们讲过的大名鼎鼎的楚狂人,曾经狂歌于孔子之前。接舆讲治天下要“正己”,这不是一般的端正自己就可以了,而是有多个复杂的技术层面,有“心斋”,有“坐忘”,当然也有“尸居”与“渊默”。特别是要沉默,才能正己。

    昨晚我与朋友家人一起看了一场中国散打王对抗美国自由搏击的电视比赛,四场比赛美国人全输。但美国人中也有武学高手,最后一个出场的美国人非常沉默,果然让中方的散打王柳海龙大吃了苦头。

    高手都是沉默的。

    圣人无言。

    庄子讲了一个故事《道人大战巫师》:

    郑国有个巫师名叫季咸,十分灵验,能占生死祸福,准确如神,人们见了他,都要抛掉东西跑开。

    列子却折服不已,回来对壶子说:“我以为先生的道理最高深了,现在才知道还有更高深的。”

    壶子说:“我最高的道理还未传授给你,你请那巫师来看看我的相。”

    第二天,列子邀请季咸来看壶子的相。看完了相,季成出了门对列子说:“你先生神色如灰烬,形象怪异,不能活了。”

    列子进屋大哭一番。

    壶子说:“我给他显现的是寂然不动的心境,他只能看到我闭塞的生机,再请他来看看。”

    第三天,列子又邀季成看壶子。

    季咸看后对列子说:“你先生幸亏遇上了我,有救了,闭塞的生机开始活动了。”

    列子进屋把话告诉壶子。

    壶子说:“刚才我给他看的是天地间的生气,一线生机从脚后跟升起,他只能看到我的一线生机,再请他来看看。”

    第四天,列子再邀请季咸。

    看后季成对列子说:“你先生神态恍惚,无法看相,待心神安宁时再看吧。”

    列子把话转述与壶子。

    壶子说:“我给他显示的是没有征兆的太虚境界,你再请他看看。”

    第五天,列子又邀请季咸看壶子,季成还未站定便逃跑了。

    壶子叫列子去追,列子没追上。

    壶子对列子说:“刚才我给他显示的是万象皆空的大道,跟他随意应付,他弄不明我的究竟,像草遇到风就散乱了,所以他逃跑了。”

    列子这才知道自己什么也没学到,回到家里三年不出门,为妻子做饭,喂猪就像伺候人一样,对任何事物没有偏私,抛弃了浮华而恢复了真朴。

    壶子战胜季咸,最重要的一招就是沉默。沉默所以能高深莫测,可以一举击溃对手。

    他的沉默吓跑了对方。

    沉默是强大。

    有的人一天到晚叫嚣,其实是“满壶全不响,半壶响叮当”,太肤浅,不堪大用。季咸是个大巫师,好装神弄鬼,好预测,但他这一套在像壶子这样的得道高人面前全然无用。

    壶子不用动手就打败了季咸,他的沉默已全然展示了他的无上功夫。

    列子因此受益匪浅,回家也沉默三年,做饭做出了味道,喂猪喂出了意思,一切随便,在家务事中修炼,如此也最终得道,成为继老庄后的第三位着名的道家宗师。

    有个日本武士道高手来到少林寺,想要挑战空言大师。

    空言大师说“好好”,就让弟子把日本武士带进来。

    日本武士见面就抽刀,空言大师却让他喝茶。

    日本武士也就喝了,又相信这老和尚不会害他,就坐下来边打量边喝茶。

    空言大师倒茶滴水不漏,坐下时衣带无声。

    日本武士的全身杀气被无形中消减,心想即使不动手,也要与这老僧论学。于是日本武士大谈日本武士道如何厉害,空言大师只管听,不发一言。

    最后日本武士话说完了,茶也喝完了,只好又口干舌燥地离去,回到日本后连杀数人。

    同门问他当时为何不动手?

    武士说:“这老和尚太沉默了,当时气氛压抑如山,我稍有举动,就会遭巨石压顶。”

    这个日本武士未人武学中至高无上的“沉默”境界,当然会大败而归。

    沉默让人如此震撼。

    人有“一动一静三沉默”

    1.一动

    人永远都在动,一直到动不了为止。而最开始的那次动,决定了一生的动向。最开始的那次动不是指胎儿的第一次蠕动,而是指婴儿的第一次心动。

    婴儿一心动,就觉醒了。

    熊晋仁把这次觉醒叫“原始震撼”,我把它叫“终极推动”,都是指人的第一次心动。不是因为欲望升腾,而是因为本能复苏。如婴儿的第一次心动不只是因为喝奶,而可能是看到了窗外的月亮,被天然美景震撼了,若有所思。

    2.一静

    人一动心,就永远在动。动久了必然烦与累,这时需要“静一下”。这次“静一下”不仅是静一下,而是静很多下,有能力的话,应使自己在永动中永静,永远保持宁静的心。

    岩上有棵树,风吹它,它也动,人推它,它也动,但它本身是静的。这一静非常可贵。

    以动随动,必毁。

    以静制动,可以长生。

    3.三沉默

    人的第一次沉默是因为欲望严重受挫,第二次沉默是幸福得说不出话来,第三次沉默是参透人生玄机,闭关于众人之前。凡此“三沉默”非常可贵,它让人反思自己。曾子说的“三省吾身”即此。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