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太阳-媒 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47年秋季攻势结束后,在政治委员罗荣桓的提议下,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为东北人民解放军。部队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之中,开始了休整和大规模的诉苦复仇教育。关山林和乌云的婚事在这个时候被提了出来。

    8团在四平战役中打得很苦,损失惨重,2营基本上是打光了,1营和3营也各有伤亡,部队需要大量整补。1947年东北人民解放军的实力已今非昔比,部队在兵力和装备方面的补充已得到相当保障。兵力的来源主要是地方部队和解放兵,部队在兵源补齐之后,开始了长达一个多月的诉苦复仇教育运动。关山林这时心里就估摸着,认识乌云也有一年多了,也该结婚了。当时部队正驻在林口,离合江省军区很近,关山林就骑着马去找张如屏,想让张如屏替自己拿拿主意。

    张如屏刚从下面检查土改工作情况回来,见了关山林很高兴,立刻叫手下的通信员去弄点儿酒来,也没有现成的菜,炒了点儿黄豆,两个人围着炭火边喝边唠。关山林见不得黄豆,一见黄豆就要呕吐。关山林本来在炕头上坐着,看见通信员端着黄豆进来,一抽身站起来,凶神恶煞地说,你把黄豆弄走,我恶心。张如屏很奇怪,说,你怎么会恶心,往日喝酒没黄豆,牲口饲料里你还抓一把呢。关山林站在那里不说话,浑身发着抖,脸色铁青得难看极了,半晌克制下来,就把四平战役自己吃的亏说给张如屏听,说到政委金可牺牲的场面时,喉咙里已有了哽噎。张如屏听了,欷歔不已,他知道关山林和金可是老战友,抗战八年几乎在一起,感情上撕裂不开,金可的死对他来说怎么也是一次沉重的伤害。张如屏立即让人把黄豆撤了,两人索性什么也不要,光喝酒。

    几杯酒下肚,关山林热了,脱去大衣,脱去轨靴,把靰鞛散开放在炭火边烤着,一双赤脚臭烘烘地搁在火盆上,搓着脖子上的汗泥说,老张,我来找你,想和你商量一下,你看我那事儿怎么整?

    张如屏吱地呷一口酒,问,你的什么事儿?什么怎么整?

    关山林不高兴了,说,还有什么事儿,当然是我和乌云的事儿。

    张如屏放下酒杯,冲关山林指了指自己的空酒杯,示意关山林给自己倒酒,又问,你和乌云怎么了?

    关山林没看张如屏的空酒杯,说,我们也该结婚了吧。

    张如屏笑道,怎么,急了?

    关山林说,急不急的,我们也处了一年多对象了,也该结婚了。

    张如屏看关山林只顾了说话,没有心思照顾自己的酒杯,就拿过酒壶斟上,端起酒杯说,你们哪里是处了一年多对象,你们统共就见了三面,没说上十句话,只能说是认识了一年多,那也叫处对象?

    关山林伸手一把抓过张如屏手里的酒杯说,你不用拿话堵我,我是真处过了,馆子也上过了,公园也逛过了,不叫处叫什么?话是你说的,你当时说,乌云还小,事情得一步步办。现在乌云二十了。不小了,见过三面也好,说过十句话也好,反正我得结婚。

    张如屏朝关山林伸手要酒杯,说,怎么是二十,是十九嘛。

    关山林不给张如屏酒杯,说,十九进二十,吃着二十的饭,不是二十是什么?

    张如屏说,那你是怎么打算的,说结就结?

    关山林说,部队正在休整,我瞅着这是个机会,再过些日子,冬季攻势又要开始了,要再往后拖,拖到明年解冰后,那就更闲不下来了。东北的情况你是知道的,这仗如今只会越打越大,四平战役我就看出来了,几个纵队,十几万人一起上,到头来还是没打下来。老金咱们同志快十年了,我是亲眼看着他被打烂的,他坐在那里,屁股下垫着黄豆,连叫也没叫出一声来。我琢磨着,说不定哪一仗,我也就这么光荣了。我倒不是怕光荣,革命这么些年,也算老党员了,这点儿道理还能不明白。不过,我和老金不能比,他是有老婆的人,壮烈得不亏,我长这么大,连女同志的手都没挨过一下,所以,我想早点儿和乌云结婚。

    张如屏听出关山林话里的伤感,抬头看看他,看出他眼睛里的潮气,自己也不由得动了情,伸手抓过关山林手里的酒杯,将杯中酒一口饮尽,说,老关,你的心思,我是能够理解的。好,这事我来办。你放心,我就是再怎么,也一定让你把老婆讨上。

    关山林听张如屏这么说,感动得不得了,说,老张,谢谢你。关山林一边说一边伸出手去,两个战友的两双大手,隔着通红的炭火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关山林惦记着部队,当天就赶回林口驻地去了。张如屏说办就办,当即派人去牡丹江,把乌云从学校接回军区。

    乌云不知道是什么事,被人带到政治部张主任的屋里。张如屏看乌云,人胖了,脸上红彤彤的,一双大眼睛要多精神有多精神,齐耳短发掖在帽子里,穿一套洗得发白的军装,浑身上下洋溢着一股青春活泼的朝气,比一年前又漂亮了许多。

    乌云一见张如屏就挺着小胸脯给张如屏敬了个礼,说,张主任,战士乌云奉命前来报到。

    张如屏笑呵呵地走上去握着乌云的手说,咱们的女学生回来了。好啊,很好。小乌你不要拘谨,小乌你坐。乌云就坐下。张如屏也在乌云对面坐下,让勤务兵给乌云端来一杯开水,又找出一些松子来,抓一把在乌云手里,让乌云嗑。张如屏先随随便便问了一些乌云在学校里的情况,乌云认真地作了回答,然后张如屏就把话题转到正事上。

    张如屏说,小乌,我今天把你接回来,是想和你谈谈你的个人大事儿。

    乌云没有思想准备,一时没有明白张如屏说的个人大事儿是指的什么,压根儿也没往那上面想,觉得有些唐突,又不便问,只是用一双明媚的眼睛看着首长,听他往下说。

    张如屏说,原来呢,考虑到你刚来部队,年纪又小,个人的事情不便立刻处理,所以就往后拖了拖。现在嘛,组织上考虑,你的年纪也合适了,时机也成熟了,这件事,也可以考虑了,我就代表组织上找你谈谈心,商量商量,看怎么把你们的个人大事儿解决了。

    张如屏这么一说,乌云才明白,对方说的个人大事儿是怎么一回事,脸立刻就红了,一直红到脖根下。乌云一明白过来就有些犯糊涂,想自己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终身大事,首长怎么就提出这样的事情来了呢?就算自己是独立旅唯一的女兵,部队上有这样的规定,女兵一过十八岁“年纪就合适了”,就“时机成熟了”,就得处理个人大事儿,组织上热情地关心,总得有一个目标吧?个人大事儿不是指一个人的事儿,而是两个人,得有两个人,这事才算有个眉目,才能算大事儿,那么,那一个人又是谁呢?这么想着,张如屏又说话了。

    张如屏看乌云在那里犯着愣,就说,怎么样,小乌,你也谈谈吧,谈谈你是怎么考虑的。你放开谈,不要有顾虑,组织上考虑这事,主要还是从工作上出发,当然,生活上也是需要考虑的,组织上会考虑各方面的情况,总之是要把这件事办好。

    乌云嗫嚅道,首长,我,我没有什么考虑,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件事儿,我说不好。

    张如屏觉得有意思,笑着说,怎么没有考虑呢?怎么没想过呢?怎么说不好呢?不能吧?这么大的事儿,当然是要考虑的,当然是要好好说道一下的。你们接触也有一年多了,他又去牡丹江市看过你,你们就没谈过这方面的事儿?

    乌云想,原来首长说的是邵越呀。她一下子恍然大悟。乌云这么一明白,不知为什么,脑子里突然闪过远藤熏一的影子。她也不明白为什么就会想起自己的药理学老师。

    这几个月里,远藤老师越来越表现出对乌云的好感,而且,他经常在散步时碰到在江边背课文的乌云,两个人坐在江边十分轻松地说一会儿话。6月份学校因战局不稳准备撤出牡丹江,在收拾搬迁的时候,乌云和远藤熏一在一块儿捆教学设备,不知怎么的,两个人的手碰到了一起。两个人都愣住了,有些发窘。后来远藤熏一怔怔地冒出一句话,说,不知将来乌云君会喜欢上哪一个人,那个男人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呵。乌云当时很慌乱,没有接远藤老师的话茬,事情也就这么过去了。以后远藤老师也没再提什么,倒是乌云感到有些隐隐的遗憾,想着当时自己为什么那么没用,为什么就不把话头接过来,让远藤老师说下去,说出让她更慌乱的话来,又有些期待的心情,觉得远藤老师一定会再来找自己。可是这样期待下去,远藤老师就是没来找。找也是找了,就是谈话的内容和乌云想的不一样。乌云有一回夜里做梦,梦见自己和远藤老师在一起,远藤说自己是乌云的哥哥,要把乌云带回家里去,乌云心里很难过,觉得哥哥不好,很委屈,想流泪。乌云梦醒之后发了好长时间的怔。这件事,班上两个好朋友也看出来了。白淑芬对乌云说,你发没发觉,远藤熏一对你有点儿意思呢。乌云知道她说的是什么,偏偏装傻,说,你说的是什么呀?白淑芬说,你少装傻,你精灵豆一个,还能不知道这个?乌云说,我就是不知道嘛。白淑芬说,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你要真不知道我就告诉你,他是看上你了。乌云红着脸说,别瞎说,瞎说烂舌头。白淑芬说,什么烂舌头,你以为我支持你呀,我才不支持呢。远藤熏一是日本人,小日本欺负咱们这么多年,欠下咱们多少民族血债,如今他打败了,他还不甘心,还想变着法子来占咱们的便宜,他是怎么想的。德米在一旁说,你这是什么话,日本侵略咱们,那是日本军国主义和政府干的,和老百姓没关系。日本的老百姓也是受苦受难的,怎么能混为一谈呢?乌云你别听她的。白淑芬说,好哇,德米你这是什么思想,我看你这种觉悟十分危险,你可是解放军的战士,怎么能帮着小日本打咱们姑娘的主意?乌云见她俩越说越没有谱,又气又急地捂住耳朵说,你俩别争了,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呀,别人心里根本就没想过这事。乌云这么说,其实也真没敢有太多的想法,学校里学习很紧张,容不得她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这种事,她是抱着听其自然的态度来对待这件事情的。现在这件事终于被提出来了,可是对方却不是远藤老师,而是小邵。部队首长根本不知道远藤这个人,所以首长不会提到远藤。不知为什么,乌云心里有一种失落的感觉,有些替远藤抱不平。

    乌云当然不可能把心里的想法告诉张如屏,只是赶走脑子里的念头,对张如屏说,首长,我确实没考虑过。他去牡丹江,主要是给我送东西,我们没有谈过这件事儿。

    张如屏呵呵地笑,说,你看你,小乌你看你,你还想对组织上打埋伏。怎么主要是送东西?送东西,那是次要的,不是主要的。主要的,他早就给组织上汇报了。你们不是在一起吃过饭,逛过街,还一起逛过公园吗?你想想,在一起待了那么久,干了那么多事儿,哪能不谈谈个人问题嘛。不谈个人问题,那你们谈什么?

    乌云低头着,捏着衣角,害羞极了,心里想,这个小邵,也真是,怎么可以对组织上瞎说呢?就算在一起吃过饭,逛过街,逛过公园,也不能说什么都谈过了呀。何况,就算有什么事儿,这种事儿也向组织汇报,也太那个了吧。乌云说,首长,我们是在一起吃过饭,逛过街,也逛过公园,但我们在一块儿只谈部队上的事儿,真的没谈过别的什么。

    张如屏看出乌云不是掩饰的人,就说,真这样呀?真这样那不能怪你,应该怪他。都一年多了,他都干了些什么?庄稼也收两茬了,还老嫌地荒着,自己不把握嘛,怪得了谁?张如屏摸着下巴颏儿想了想,问乌云,这么说,这件事,你们两人谁也没把窗户纸捅破,对吧?

    乌云臊得慌,咬着嘴唇摇摇头。

    张如屏说,你看这事弄的,不是被动了吗?

    乌云盯着自己的鞋尖小声说,首长,不被动,一点儿也不被动。我还小,现在还不想考虑这种事。

    张如屏说,你岁数是不算太大,可他年纪不小了呀,人家在他这个年纪上,娃都抱上好几个了。

    乌云有些犯糊涂,抬起头来看张如屏,说,首长,他不才二十出头吗?难道部队上也兴这个年纪就抱几个娃的?

    张如屏盯着乌云,好半天才问,你说谁呀?

    乌云发觉不对,也盯着张如屏说,首长说的是谁呀?

    张如屏说,还能是谁?当然是你们关旅长了,难道还能有别的人?

    乌云脸上腾地涌起红晕,脱口道,我还以为首长说的是小邵呢。

    张如屏一愣,说,怎么会是小邵?小邵他菜瓜刚起蒂儿,早着呢,你怎么会想到他?这事怎么会弄成这样?

    这一下,两个人才明白事情全给弄扭了,两人说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张如屏便从头问起,这才弄清楚,原来乌云到了独立旅,再从独立旅到学校,期间关山林根本就没有对乌云提到任何关于这方面的事儿,别说没提到过这方面的事儿,甚至连马路和公园也没逛过,逛过的是邵越,和关山林没关系,关山林和乌云差不多连话都没说上几句,从头到尾,关山林只是一相情愿,人家姑娘还蒙在鼓里呢。把事情弄清楚了,张如屏哭笑不得,心里想,老关呀老关,你这都是怎么搞的,自己老大一把年纪,人家姑娘在身边待了一年多,结果还是个局外人。就算这样,就算这事儿没捅破,你也不能瞎吹牛吧,说什么上馆子呀,逛公园呀,说得挺邪乎的,弄得大家都信了,害得自己差点儿没做个乱点鸳鸯谱的乔太守。

    乌云这个时候呆呆地想,怎么会是这样?怎么会是自己和关旅长的事儿?自己被部队招来当兵也只一年多时间,也没说是和关旅长处对象呀?谁也没有告诉过自己呀?再往回一想,自己到部队上,怎么见的旅长,怎么安排的工作,怎么去的学校读书,首长又怎么去牡丹江看自己,这么一想,就全明白过来了。乌云明白过来了,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不是个滋味儿。对于关山林,乌云是非常敬佩的,人家是大首长,大英雄,当过红军,爬过雪山,走过草地,打过仗,负过伤,是战士们心目中崇拜的偶像,要论贡献和地位,是乌云可望而不可即的。但是,说到处对象,说到结婚成家,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乌云就算是从乡下出来的女孩子,就算是一名刚参军不久的女战士,对个人问题就算没有细细地琢磨,也不是没有一丁点儿考虑的。关山林三十五六岁了,年纪怎么说也是一大把了,又不太爱收拾,看着胡子乱糟糟的,皮肤又黑又粗,人显着老气,要放在别处,这是有经历、老成,若放在对象上来考虑,怎么也让人不能接受,两个人站在一起,倒像是父女俩一样,叫人怎么说?这是其一。其二,过去没人对自己提起过个人的终身大事,自己也不曾有时间精力来考虑,现在既然提起了,乌云就不可能不想到对自己心思的人。那个人,怎么就不是远藤老师?怎么就不是小邵?怎么就偏偏是关旅长?如果是远藤老师,乌云也许不用考虑就会一口答应下来。如果是小邵,乌云也许考虑一下就会答应下来。而组织上对自己提出的那个人,却是自己没有丝毫念头、没有丝毫精神准备的。乌云一时被堵在那里,怎么也理不清自己的想法,只觉得心里乱糟糟的,理不清个子丑寅卯来。

    乌云心里想什么,张如屏不知道,但张如屏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张如屏弄清楚了情况,身子坐正了,摆出一副从头开始的架势,说,小乌,过去咱们没把情况弄清楚,现在咱们弄清楚了。弄清楚了就好,弄清楚了,咱们就可以把它解决了。你先说说,你对关旅长——现在是关团长,有什么意见没有?

    乌云坐在那里不说话,低着头绞着手指头。

    张如屏看她那个样子,不说也知道,事情来得突然,人家女同志没有思想准备。照说,也应该让她认真地想一想。张如屏是个文化人,又长期做政治思想工作,不是那种不通情达理的人,可是事情被提出来,也没时间让人平心静气地捉虱子了。关山林说得对,部队说动就得动,哪有什么时间让人反复琢磨呢。

    张如屏耐心地说,小乌同志,我知道你没有心理准备,这事乍一提出来,一时有些琢磨不过来,也许还有些不好意思。其实嘛,这事也没有太多好想的,关团长的情况是很清楚的,他十六岁参加赤卫队,十八岁参加红军,觉悟高,立场坚定,对敌人狠,对同志亲,打仗勇敢,大大小小立过十几次战功,不管在什么地方,他都是我们党的骨干,是党信得过的好同志。组织上之所以考虑你和他的事,也是对你的情况做过了解,认为你们的条件相当,认为你们是合适的。结了婚,成了家,一方面,你可以帮助组织上照顾好关团长,让他能安安心心打仗,解放全中国;另一方面,你也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很多好传统。你们夫妻俩比翼双飞,共同进步,这是一件大好事,是组织上对你的信任。你看,这样说,咱们就把一切事都说清楚了吧?现在就差你的一句话了。

    张如屏看乌云,等着乌云表态,可乌云不说话,仍然低着头绞手指。

    张如屏说,乌云同志,你表个态,表个态这事就成了。你不要不好意思。我刚才说了,这是好事,既然是好事,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

    乌云没动静,坐在那里,头越来越往下低。

    张如屏有些急了,说,你说话呀,你怎么不说话?你不说话,组织上就不好办了。你不能让组织上不好办,不能让组织上为难。我们刚才已经把情况说清楚了。我们简单一点儿,这件事,你是同意还是不同意?你同意,就说同意。你不同意,就说不同意。

    张如屏说完,就等乌云表态。他又等了好长一段时间。他开始觉得这事有些棘手了,不那么好办了。他在想,看来问题不那么简单呢。他想,自己是不是应该还说点儿什么,或者也许得考虑改变方案了。他正打算开口,乌云低着头说了一句什么,他没听清。张如屏问乌云,你说什么?

    乌云抬起头来说,首长,我同意。

    乌云说完这话,眼眶里噙着的两颗泪珠儿扑簌簌地落了下来。张如屏一拍巴掌高兴地说,你同意好嘛。你同意就好了嘛。你同意,事情就简单了嘛。小乌你不要哭。小乌你哭什么呢?这是件大喜事,应该高兴,怎么你倒哭起来了?

    张如屏不说还好,一说,乌云眼泪刷刷地就直往下淌,再也止不住,她索性就坐在那里,低着头,绞着手指头,呜呜地放声大哭起来,把个张如屏,哭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白她到底出了什么事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