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曌恩威并施、李昭德精明能干,贤者进、奸者退,此所谓“易乱除邪,革正异俗;兆民反本,抱素怀朴”,大周结束了革命以来的政治纷争,迈入蓬勃向上的好日子。长寿三年(
公元693年
)正月,就在百官为女皇重新带着皇嗣、皇孙祭祀明堂而庆幸时,边庭却传来重大消息——吐蕃大军进犯!
诚然吐蕃的内部矛盾很严重,但对于论钦陵而言西域是他不能放弃的,噶尔氏家族威望隆重就是因为战功赫赫,如今大周不但招诱了许多部族,还夺回西域,这不是毁了他们噶尔氏的功劳吗?故而论钦陵一心想要报复,恰在此时机会找上门来。来俊臣屈杀阿史那元庆,其长子阿史那献也被流放崖州,但元庆还有一幼子,名唤阿史那俀子,父兄蒙难之时他在亲信保护下逃出洛阳,这会儿逃亡到吐蕃恳求庇护。论钦陵决定趁此机会兴兵伐周,惜乎他本人正与赞普僵持,碍于情势分身乏术,遂立阿史那俀子为西突厥十姓可汗,命自己的五弟勃伦赞刃统率吐蕃军三万、突厥降兵三万,打着帮俀子复国的旗号向大非川(
今甘肃临潭
)进军,同时又命四弟悉多于率军北上,欲夺回四镇。
武周好不容易收回西域,岂能再失去?再者通过先前那场战斗,将士士气大涨,又通过降兵摸清了吐蕃的内情,故而朝廷上下一心抗战,丝毫不感畏惧。李昭德一面致书安西大都护许钦明,命其严加守备,一面又祭出大将王孝杰,命其直应吐蕃大军。可是战火刚刚点燃又从北方传来军报,突厥进犯灵州(
今宁夏吴忠
)——阿史那默啜继承其兄阿史那骨笃禄之位,两年时间已稳固内部,又开始骚扰中原!武曌紧急应对,派右鹰扬将军李多祚出战,并命娄师德再度出任营田大使,组织北部军镇防务,做好长期与突厥打交道的准备。
疾风知劲草,烈火验真金,这风云变幻之际正是检验大周真正实力的时刻。短短一个月后结果揭晓,两份捷报同时送到洛阳——王孝杰不负所托再展神威,副总管唐休璟、部将张怀寂、监军张仁愿等人也奋勇作战,周军在冷泉(
今新疆哈密
)、大岭(
今青海乐都
)先后击败勃伦赞刃和阿史那俀子,六万敌军几乎尽数歼灭。另一路许钦明守备得当,碎叶镇守使韩思忠建立奇功,击败了悉多于,斩杀敌军万人以上。与此同时李多祚也在灵州打了胜仗,默啜趁火打劫而来,没捞到好处反遭周军痛击,情知久战不利,灰溜溜撤退了。
唐高宗晚年以来,大唐屡屡受挫就是因为吐蕃、突厥彼来我往,西北两敌无法兼顾,而这次竟双双告捷,真是值得庆贺的胜利。武曌欣喜若狂,甚至感觉自己的武功超过了丈夫。她立刻晋升李多祚为右鹰扬大将军,对王孝杰的感激更是溢于言表,竟然晋升其为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让他挂宰相头衔,并赐爵清源县男。其他有功之人也均有所升赏。
百官朝贺,大宴庆祝,连民间也为此次胜利欢呼沸腾,薛怀义也来锦上添花,他为女皇觅到一位“大师”。
薛怀义奉命接待达摩流志等大德,因“驴唇不对马嘴”颇感郁闷,于是悄然动了念头——不通佛法就不能弘法吗?连武承嗣都给女皇戴了顶“金轮神圣皇帝”的桂冠,我岂能闲着?既然女皇重视高僧,我何不亲自寻觅几位高僧招到洛阳来,那不也是功劳吗?
为此他命他那帮徒子徒孙四处打听,访查朝廷不知的大师。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让他访到一位,是河北相州的一位年迈女尼。这位老尼自称“净光如来”,据说已三百多岁,能预知未来、洞晓祸福,而且有辟谷之能,每日仅食一麻一米,颇受当地贫苦百姓尊仰。此等高人焉能错失?薛怀义赶忙致书,盛情邀请她入京,这老尼还真随和,当即领着一帮女弟子来了。
一见到女皇,老尼马上断言,说女皇的寿数比自己还长,简直可与天地齐寿,还说武周有朝一日将吞并吐蕃、扫平突厥,一统华夷之地。武曌心中窃笑,情知薛怀义胸无点墨,被神棍蒙了,却看这老尼慈眉善目、说话乖巧,有不少迷信的百姓吹捧,于是也不揭穿,命其带领徒众入居麟趾寺,表面上仍以礼相待。
法藏、圆测等真正的高僧自然不屑与这等“大师”结交,而薛怀义却自以为立了大功,与老尼互相吹捧,自此白马寺与麟趾寺交往甚频,两家的男女弟子也越走越近,私下里颇多“切磋佛法”的。相较那些谨慎修持的真僧人,这些假和尚、假尼姑似乎更热衷传法,走遍洛阳的大街小巷,到处劝人行善,当然也更乐于接受布施。佛门势力比天授之处更为强大,薛怀义更是倚仗圣宠无所忌惮,常欺辱道门,凡在街上遇到道士,必要痛打一顿。神都有一座弘首观,以前李唐之时香火极为兴盛,其观主侯尊是著名的道长,曾受天皇礼遇。有一次薛怀义与他不期而遇,竟命弟子将其掳回白马寺,强逼着剃了头发改当和尚。此类荒唐举动不可胜计,不但引发道门忧虑,也使一位名叫阿罗憾的胡人将军感到不安。
阿罗憾是波斯贵族,已年近七旬,据说是安息帝国(
又称帕提亚帝国,曾一度非常强大,常年与罗马征战,公元226年被萨珊波斯代替
)后裔,在本国享有盛名。惜乎随着大食(
阿拉伯帝国
)的崛起,波斯日趋没落,丧失大片国土,皇帝伊嗣俟遇刺身亡,王子卑路斯逃亡至吐火罗(
阿富汗及巴基斯坦西北部
),龙朔元年(
公元661年
)向大唐称臣,请求高宗李治出兵援助。李治慨然允诺,在疾陵城(
今伊朗扎博勒
)建立波斯都护府,册封卑路斯为波斯王兼都督,隶属于安西大都护府;并将大唐界碑立到吐火罗,自四镇以西至波斯以东,共设八十八个羁縻州、一百一十个县、一百二十六座军府,大唐领土鼎盛便是其时。但紧接着唐又忙于吞并高丽,继而与新罗开战,吐蕃也渐渐崛起,自大非川之败后李治已无暇顾及波斯,卑路斯勉强支撑几年,终于穷途末路,于上元二年(
公元675年
)流亡至长安,阿罗憾就在那时跟随诸多贵族一起来到中原。
两年后卑路斯含恨而终,但萨珊王朝的子孙仍不忘复国,调露元年(
公元678年
),卑路斯之子泥涅师在名将裴行俭护送下西归,企图发起复国战争。可是那次大唐出兵的首要任务是奇袭妄图叛乱的西突厥首领阿史那都支,护送泥涅师归国只是障眼法。结果裴行俭成功剪除叛乱回京复命,泥涅师只在伊州(
今新疆哈密
)、庭州(
今新疆吉木萨尔
)募集到少量兵马,依旧是走到吐火罗就无法前行。此后吐蕃与大唐连年恶战,西域反复易主,泥涅师非但得不到援助,连和两京的联系都时常中断,进不能取胜,退没有归路,只能顶着波斯王的虚名原地蹉跎,至今已羁留吐火罗十余年。
阿罗憾自入唐以来服役于军中,如今担任左豹韬员外将军,因年岁原因实际上已赋闲。他半生在胡半生在唐,目睹了大食侵占波斯,也经历了天授革命,很明白泥涅师的窘境,而且随着武周夺回四镇,隐隐有与大食建立友好邦交的意愿,这样一来波斯岂不永无复国之日?世事如此徒劳无益,既然他乡已成故乡,那就照顾好同胞的生活吧,为此他积极投身传教事业。昔日跟随卑路斯入唐的波斯人多居于长安义宁坊,迁都洛阳后则散居于会节、立德等坊,祆教(
又名拜火教
)是他们的忠实信仰;在阿罗憾等人努力下,洛阳南市修建了祆教寺,不仅用于传教,也教授故国的楔形文字、歌舞艺术和历史文化,承载着在华波斯人的思乡之情。而现在佛教势力强大,俨然有唯我独尊之势,连中原道士都被欺辱,他们胡人教徒岂有好日子过?
阿罗憾深恐祆教被禁绝,为此绞尽脑汁,最终想出一个办法。祆教圣典《阿维斯陀》(
波斯古经,有别于世界其他宗教的最大特点是善恶二元论,记载光明神马兹达和黑暗神阿赫里之间的斗争,最终善良战胜邪恶。光明代表神圣的思想对佛教、儒家有极大影响。
)宣扬光明之神救世,而女皇以“曌”为名,日月凌空也是光明之相,何不以此为辞博得女皇欢心,换取她对自由传教的保护呢?佛徒既然能够通过宣扬弥勒转世获得女皇支持,祆教为何不能?
他拿定主意,为营造出女皇君临万国的气势,又与同样担忧的景教(
基督教
)教士探讨此事,甚至还联络到东夷贵族高足酉——此人系高丽王族后裔,高丽国灭亡后归顺大唐,拥有正三品镇军大将军的头衔。高足酉虽不信教,但因来俊臣构害泉献诚之事颇感忧虑,唯恐自己受到同样的勒索,也想跟女皇拉近关系得到保护,故而与阿罗憾一拍即合。
他们商议妥当,又一起找到春官尚书、梁王武三思,声称女皇之德临于万邦,光明无限照耀四海,各教子民无不尊仰,愿意出资为女皇修一座纪念建筑,永远铭记武周王朝的丰功伟绩。武三思在李昭德手下日子也不舒服,好事送上门来焉能错过?赶忙带这帮四夷酋长、异域教徒入宫面圣,武曌大喜过望,当即批准他们的请求,马上准备筹建。
事情办成了,阿罗憾却半喜半忧。喜的是教会得到了女皇庇护,现在薛怀义见了他也毕恭毕敬的;忧的是此事越闹越大,这座建筑远超他的预想。他最初的设想是效仿古时大秦国那样修一座纪功柱(
图拉真纪功柱,坐落于意大利罗马,至今犹存
),可上奏之后女皇却给纪功柱起了个别名,唤作“天枢”,交由著名画师、新罗人毛婆罗设计,宰相姚令璋督工建造,而且让儒生、僧侣、道士、教士广泛参与讨论,由武三思撰写铭文——这可真是万国文化的大杂烩,最终会修成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大伙受到朝廷重视,热情都很高,因为各自信仰不同也不免鸡吵鹅斗一番,讨论了半个月仍没画出草图,但地点和材质却定下来了。地点选在皇宫正门、天津桥南岸,为象征武周社稷万年牢固要用铜铁铸造!这可愁坏了阿罗憾、高足酉,上哪儿去找那么多铜铁?但自己挖的坑得自己填,况且天枢位于重要位置,关乎国家体面,决不能有纰漏,二人只好献出大笔家产并动员在京的西域胡商捐献铜钱。
上至女皇下至百姓,大周的臣民正热火朝天地建设他们的国家,而此刻从营州(
今辽宁朝阳
)又传来消息,东北的室韦部落造反。作为和契丹、靺鞨、奚族同等级的小藩,这一事件并未引起多少重视,朝廷派刚刚建功的李多祚前去征讨,不到一个月就戡平了。
然而谁也没意识到,这场小叛乱其实是个警讯,是后来滔天巨浪的前奏……
kfYV3CVOqu5RygoNDVhFXYgR7MVO7+MK1n+KdMT6Vtc9XpQgYuCWHP5REKg40ddUbIZxKO3XZlXwIziPYIz09g==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